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HOA/ROCK-2信号通路在甲状腺髓样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3
1
作者 汪颖厚 陈安杰 +3 位作者 王斌 杨栋 辛世杰 蔡相军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65-367,共3页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RHOA、ROCK-2蛋白在甲状腺髓样癌(MTC)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MTC中RHOA、ROCK-2蛋白表达水平较癌旁甲状腺组织中明显增高,二者的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年龄及TNM分期无关,而ROCK-2与淋巴结转...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RHOA、ROCK-2蛋白在甲状腺髓样癌(MTC)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MTC中RHOA、ROCK-2蛋白表达水平较癌旁甲状腺组织中明显增高,二者的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年龄及TNM分期无关,而ROCK-2与淋巴结转移有关。RHOA、ROCK-2的表达可能对MTC的发生和发展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髓样癌 RHOA ROCK一2 转移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2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3
2
作者 汪颖厚 辛世杰 +1 位作者 杨德华 孟涛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956-957,共2页
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是临床上罕见的疾病,病情凶险,威胁母婴的生存。本文通过回顾分析2例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患者的诊治过程及文献复习,探讨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特点及诊治要点。
关键词 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 病因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移植静脉重塑中Wnt5a表达的变化 被引量:1
3
作者 汪颖厚 辛世杰 +7 位作者 杨栋 王磊 李晰 王雷 丁奎 曹辉 张健 段志泉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8-30,共3页
目的研究Wnt5a在自体移植静脉重塑过程中的表达变化。方法建立大鼠颈静脉—腹主动脉移植模型,分别于术后7、14、28 d取材移植血管,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Wnt5a蛋白在移植血管中的表达,Real-time PCR定量检测Wnt5a mRNA的表达;以对侧颈静... 目的研究Wnt5a在自体移植静脉重塑过程中的表达变化。方法建立大鼠颈静脉—腹主动脉移植模型,分别于术后7、14、28 d取材移植血管,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Wnt5a蛋白在移植血管中的表达,Real-time PCR定量检测Wnt5a mRNA的表达;以对侧颈静脉作为对照。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正常静脉、术后7、14、28 d移植静脉Wnt5a阳性细胞比例分别为(4.67±0.21)%、(20.34±0.26)%、(35.25±0.20)%和(57.24±0.52)%,正常静脉与移植静脉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Real-time PCR结果显示:术后7、14、28 d大鼠Wnt5a mRNA表达增加,分别为对照组的3.56、8.44和16.87倍。结论自体静脉移植后,Wnt5a在新生内膜及中膜中高表达,并可能与细胞增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静脉移植 重塑 WNT5A 血管内膜 平滑肌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脐单孔3D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16例分析 被引量:9
4
作者 刘亮 刘晓斌 +4 位作者 汪颖厚 陈安杰 刘洪涛 王斌 蔡相军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80-381,共2页
3D腹腔镜具有解剖层次清楚,操作精确,手术时间短,手术风险小等优势。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我院16例急性阑尾炎患者的诊治过程并结合文献,探讨3D腹腔镜的优势及临床应用前景。
关键词 3D腹腔镜 单孔 阑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骨髓源性内皮祖细胞的培养和表面标志物鉴定 被引量:4
5
作者 杨栋 辛世杰 +6 位作者 李凤贺 王磊 汪颖厚 李悦 李晰 马文锋 张健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063-1066,共4页
目的建立一种从小鼠骨髓中分离、培养内皮祖细胞(EPC)的方法,并对EPC多种表面标志物进行鉴定。方法密度梯度离心法获取小鼠骨髓源性单个核细胞,应用专门培养基EGM-2培养。观察不同时期细胞增殖情况;在培养7 d后行DIL-AC-LDL和FITC-UEA-... 目的建立一种从小鼠骨髓中分离、培养内皮祖细胞(EPC)的方法,并对EPC多种表面标志物进行鉴定。方法密度梯度离心法获取小鼠骨髓源性单个核细胞,应用专门培养基EGM-2培养。观察不同时期细胞增殖情况;在培养7 d后行DIL-AC-LDL和FITC-UEA-1双荧光染色鉴定及流式细胞检测;应用RT-PCR分析0,4,7 d时CD31、CD34、CD45、CD117、CD133、FLK-1、VE-Cad等表面标志物的表达情况。结果诱导培养的骨髓单个核细胞72 h后基本完成贴壁,8~9 d时贴壁70%~80%可进行传代,2~3周后呈典型的鹅卵石样外观。细胞培养7 d后DIL-AC-LDL和FITC-UEA-1双染色阳性细胞比例为(90.16±6.77)%,流式细胞检测PE-Flk-1、APC-CD133、FITC-CD34均阳性概率为(1.73±0.27)%。RT-PCR结果显示随时间推移CD34、CD117、CD133的表达量逐渐下降,而CD31、FLK-1、VE-Cad等内皮系标志物的表达逐渐增加。结论密度梯度离心法结合定向诱导培养可获得较多数量的EPC,以流式细胞检测技术为主,结合细胞形态学和功能学对EPC进行鉴定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祖细胞 小鼠 骨髓 细胞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土三七致肝小静脉闭塞病六例临床分析及文献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张亚杰 汪颖厚 田丰 《实用药物与临床》 CAS 2016年第9期1137-1140,共4页
目的探讨土三七致肝小静脉闭塞病(HVOD)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疗方法及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土三七致HVOD共6例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诊治经过。结果 6例土三七致HVOD患者均以腹水腹胀为主要临床表现,同时伴有乏力、恶心、食欲减退、... 目的探讨土三七致肝小静脉闭塞病(HVOD)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疗方法及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土三七致HVOD共6例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诊治经过。结果 6例土三七致HVOD患者均以腹水腹胀为主要临床表现,同时伴有乏力、恶心、食欲减退、双下肢浮肿、轻度黄疸。结论土三七致HVOD的突出临床表现为大量腹水。增强CT及介入造影检查对本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目前治疗尚无特效方法,抗凝治疗存在争议。加强患者对中药的鉴别能力,规范合理用药,才能减少疾病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三七 吡咯烷生物碱 肝小静脉闭塞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甲状腺恶性淋巴瘤22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杨栋 王磊 +5 位作者 汪颖厚 高洪明 吕俊远 宋泽 李晰 辛世杰 《临床外科杂志》 2014年第12期903-906,共4页
目的:总结原发性甲状腺恶性淋巴瘤(PTL)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和预后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至2012年收治的22例PTL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22例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术中查8例病变局限于腺体内,14例侵及腺外组织。其中行... 目的:总结原发性甲状腺恶性淋巴瘤(PTL)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和预后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至2012年收治的22例PTL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22例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术中查8例病变局限于腺体内,14例侵及腺外组织。其中行甲状腺全切1例,双侧次全切除15例,单侧腺叶切除6例,3例同期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6例患者因术前有气道狭窄在手术同期行气管切开术。结果22例患者术后病理证实为PTL。实验室检查均有甲状腺球蛋白抗体和/或微粒体抗体升高。病理类型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型)和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MALT型)。术后化疗效果良好。最长随访时间61个月。结论 PTL诊断较难,术后病理检查是明确诊断的有效方法。对于迅速增大并伴有压迫症状及抗体增高的甲状腺肿物术前应考虑PTL的可能性,并予以积极处理。甲状腺抗体检查在协助诊断上有一定意义。联合放化疗是临床上治疗的主要方法。两种病理类型淋巴瘤的患者在预后上未见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 淋巴瘤 诊断 治疗 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消化性溃疡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1
8
作者 张亚杰 汪颖厚 田丰 《辽宁医学杂志》 2009年第4期205-207,共3页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感染 消化性溃疡 十二指肠溃疡 HP感染 澳大利亚 胃溃疡 科学家 发病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在腹部创伤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4
9
作者 王斌 汪颖厚 《创伤外科杂志》 2018年第2期160-161,共2页
腹腔镜技术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多种临床诊治过程中,其迅猛发展将腹部创伤的诊治带入了崭新的时代。随着腹腔镜技术在腹部创伤中的成功应用,外科医生逐步认识到腹腔镜微创手术的优势。本文从腹腔镜技术在腹部创伤诊治中的优势、适应证、禁... 腹腔镜技术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多种临床诊治过程中,其迅猛发展将腹部创伤的诊治带入了崭新的时代。随着腹腔镜技术在腹部创伤中的成功应用,外科医生逐步认识到腹腔镜微创手术的优势。本文从腹腔镜技术在腹部创伤诊治中的优势、适应证、禁忌证、相关并发症及应用前景方面进行论述,旨在探讨腹腔镜在腹部创伤中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部创伤 腹腔镜 微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HMMR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10
作者 周洪晨 刘洪涛 +1 位作者 张成 汪颖厚 《中国医学工程》 2022年第9期19-28,共10页
目的探究透明质酸介导的运动受体(HMMR)基因在结直肠癌(CRC)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在本研究中,使用Oncomine、GEPIA、BioGPS数据库研究HMMR在结直肠癌组织和正常结直肠组织中表达的差异;使用Ualcan数据库分析HMMR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 目的探究透明质酸介导的运动受体(HMMR)基因在结直肠癌(CRC)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在本研究中,使用Oncomine、GEPIA、BioGPS数据库研究HMMR在结直肠癌组织和正常结直肠组织中表达的差异;使用Ualcan数据库分析HMMR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使用GEPIA数据库及COX分析研究HMMR表达水平对CRC患者预后的影响;使用String数据库绘制HMMR蛋白互作网络图及GO功能注释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使用TISIDB数据库分析HMMR在免疫浸润中的表达及不同分子亚型和免疫亚型中表达的差异。结果通过Oncomine、GEPIA、BioGPS分析:与正常组织相比,HMMR在结直肠癌中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通过HPA数据库显示,免疫组化结果提示HMMR在结直肠癌中染色成阳性。通过GEPIA数据库发现,HMMR高表达的CRC预后比HMMR低表达的患者预后更好(P=0.02)。通过COX分析发现,HMMR基因是结直肠癌患者总体生存(OS)的良好预后因子(P=0.002)。通过PPI蛋白互作、GO富集、KEGG通路收集到与HMMR相关蛋白18组。主要富集于10种细胞学组分、5种分子功能和11种生物学过程,并参与了4条信号通路。通过TISIDB数据库分析HMMR mRNA与NK细胞、B细胞、巨噬细胞、CD4+T细胞和肥大细胞等细胞在结直肠癌组织的免疫微环境中的表达明显相关。结论HMMR在结直肠癌中呈高表达,HMMR的表达可协助评估结直肠癌患者的预后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MMR基因 结直肠癌 生物信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坏死性筋膜炎诊治体会 被引量:9
11
作者 汪颖厚 辛世杰 +5 位作者 杨栋 苗鹏 李晰 王磊 张健 段志泉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70-272,共3页
目的总结坏死性筋膜炎(necrotizing fasciitis,NF)的临床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06--2012年24例坏死性筋膜炎的临床资料,并总结诊治体会。结果本组24例坏死性筋膜炎患者,其中男19例,女5例;年... 目的总结坏死性筋膜炎(necrotizing fasciitis,NF)的临床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06--2012年24例坏死性筋膜炎的临床资料,并总结诊治体会。结果本组24例坏死性筋膜炎患者,其中男19例,女5例;年龄25~72岁,平均年龄(54±12)岁。发病部位:会阴部、臀部16例,左下肢3例,背部2例,右下肢2例,右下肢及左背部1例。治疗方法:24例均采取广泛切开引流、彻底清创及有效的抗生素治疗,其中输白蛋白13例,输血9例,应用肠外营养19例,接受高压氧治疗15例。24例中一期治愈17例(70.83%),二期植皮4例(16.67%),复发2例(8.33%),死亡1例(4.17%)。结论坏死性筋膜炎起病较急,进展迅速,必须尽早确诊,给予有效抗生素治疗的同时强调早期切开引流、彻底清创,并要加强临床护理及相关营养等支持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筋膜炎 坏死性 清创术 抗炎
原文传递
自固定补片与普通平片在无张力疝修补术中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7
12
作者 朱海峰 王福荣 +6 位作者 董文亮 刘亮 冷晗 李医明 陈安杰 汪颖厚 王斌 《中华疝和腹壁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4年第4期36-38,共3页
目的对比分析自固定补片与普通平片在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二医院2013年1~9月应用自固定补片和普通平片行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患者169例,其中应用自固定补片行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78... 目的对比分析自固定补片与普通平片在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二医院2013年1~9月应用自固定补片和普通平片行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患者169例,其中应用自固定补片行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78例(观察组),应用普通平片行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91例(对照组),比较二组手术时间、平均住院时间、阴囊积液、疼痛、复发及切口感染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48.3±0.4)min,对照组手术时间(63.8±0.4)min,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61,P=0.00);观察组术后住院(3.2±0.5)d,对照组术后住院(3.5±0.6)d,二组平均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3,P=0.13)。二组患者术后均随访3个月至1年,二组均无复发及切口感染。观察组阴囊积液2例,对照组阴囊积液3例,经对症治疗后均治愈;观察组经随访无局部疼痛患者,对照组局部明显疼痛5例(VAS>3),观察6个月后疼痛消失,二组疼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4)。结论应用自固定补片可减少患者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并减轻术后疼痛,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股沟 疝修补术 无张力 对比研究
原文传递
低氧诱导因子1a在大鼠下肢急性缺血中的表达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晰 辛世杰 +5 位作者 杨栋 丁奎 汪颖厚 曹辉 张健 段志泉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5期3232-3235,共4页
目的了解低氧诱导因子1a(HIF-1a)在急性大鼠下肢缺血肌组织中表达的变化规律。方法以SD成年大鼠建立下肢缺血模型,根据阻断左骼总动脉的时间分别设假手术组(0h组)、4h组、8h组、12h组和24h组,切取下肢腓肠肌,通过免疫绀纵化学、... 目的了解低氧诱导因子1a(HIF-1a)在急性大鼠下肢缺血肌组织中表达的变化规律。方法以SD成年大鼠建立下肢缺血模型,根据阻断左骼总动脉的时间分别设假手术组(0h组)、4h组、8h组、12h组和24h组,切取下肢腓肠肌,通过免疫绀纵化学、免疫印迹(Western印迹)及实时定量逆转录酶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缺血腓肠肌中HIF-1a的表达。结果HIF-1a在大鼠正常腓肠肌中呈低水平表达,而在各缺血组中的表达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5),并且在缺血早中期(4h和8h),其表达达到高峰,随着缺血时间的延长,HIF-1a表达旱下降趋势。结论HIF-1a在大鼠急性下肢缺血过程中存在特征性的变化趋势,推测HIF-1a可能是急性缺血过程中一种重要的适应性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诱导因子1 外周血管疾病 骨骼
原文传递
塞来昔布对2型糖尿病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肝组织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Y/核因子-KB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田丰 张亚杰 汪颖厚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590-595,共6页
目的探讨塞来昔布对2型糖尿病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保护作用及其对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v/核因子(NF)-KB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36只,随机等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模型+celecoxib组,共3组。造模成功后取血... 目的探讨塞来昔布对2型糖尿病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保护作用及其对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v/核因子(NF)-KB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36只,随机等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模型+celecoxib组,共3组。造模成功后取血清及肝脏组织。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HE及油红O染色观察肝脏病理改变;免疫组织化学、Westernb10t检测肝脏PPARY、NF—KBp65、COX-2蛋白的表达。计量资料两两比较采用f检验。结果模型组ALT、AST水平分别为(301.8±5.40)U/L和(345.4±9.63)U/L,高于对照组的分别为(33.00±4.06)U/L和(76.6±7.64)U/L和模型+celecoxib组的分别为(88.80±13.07)U/L和(99.8±20.51)U/L。HE及油红O染色结果显示肝细胞脂肪变性及肝组织炎症。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模型组的NF—KBN5和COX-2积分吸光度分别为4.04E5±2.42FA和6.62E5±2.64E4,高于对照组(分别为4.23E4±6.82E3和4.82E4±3.71E3),t值分别为48.86,72.93,尸值均〈0.01;同时又高于模型+celecoxib组(分别为2.74E5±4.38E4和2.31E5±2.09E4),t值分别为9.02,40.51,P值均〈0.01。模型组PPARg积分吸光度值(4.50E4±2.38E3)和对照组(4.26E4±5.09E3)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模型+celecoxib组PPARY积分吸光度值(3.22E5±1.54E4)较模型组升高,f值为61.82,JD〈0.01。Westernblot结果显示模型组NF—KBp65、COX-2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4.93±0.76和3.04±0.23)高于对照组(分别为1.00±0.13和1.00±0.15),t值分别为11.44,16.64,P值均〈0.01;同时又高于模型+celecoxib组(分别为2.44+-0.32和1.26±0.11),t值分别为6.80,15.81,P值均〈0.01。以对照组(1.00±0.15)为参照,模型+celecoxib组PPARY蛋白相对表达量(0.98±0.09)高于模型组PPARg蛋白相对表达量(0.37±0.03),f=15.08,P〈0.01。结论塞来昔布对2型糖尿病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病变发挥保护作用,其机制很可能与调节PPARv/NF—KB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 NF-KB 塞来昔布
原文传递
Wnt5a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
15
作者 杨栋 辛世杰 +5 位作者 刘彦 汪颖厚 王磊 王雷 宋清斌 张健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479-1483,共5页
目的:探讨Wnt5a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收集术后病理确诊为PTC的患者石蜡标本47例,包括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以及手术切除的PTC新鲜标本及其癌旁组织10例。分别采用免疫组化法及real-time PCR检测Wnt5a在PTC及癌... 目的:探讨Wnt5a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收集术后病理确诊为PTC的患者石蜡标本47例,包括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以及手术切除的PTC新鲜标本及其癌旁组织10例。分别采用免疫组化法及real-time PCR检测Wnt5a在PTC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结果:47例患者的石蜡标本中,PTC及癌旁组织中,Wnt5a在PTC组织的阳性表达率为68.09%(32/47),在癌旁甲状腺组织为6.38%(3/47),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统计分析显示,Wnt5a的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及年龄无关(均P>0.05),而与肿瘤的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或P<0.01)。10例手术标本检测显示,PTC中Wnt5a mRNA的表达明显高于其的癌旁甲状腺组织(6.43±1.38 vs.1.12±0.59,P<0.01)。结论:PTC组织中Wnt5a表达水平增高,这可能对PTC的发生和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乳头状 WNT5A 肿瘤转移
原文传递
颈部巨大良性畸胎瘤一例 被引量:1
16
作者 宋泽 辛世杰 +3 位作者 汪颖厚 杨德华 张健 段志泉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31-331,共1页
患者女,72岁。因发现颈部肿物40余年入院。查体:颈前偏左侧可见一巨大球形肿物,约20cm×30cm(图1),局部破溃出血,伴灰白色碎豆腐渣样物质溢出,恶臭,质软,边界欠清,活动度羞,无压痛,听诊未闻及血管杂音,颈部未触及肿... 患者女,72岁。因发现颈部肿物40余年入院。查体:颈前偏左侧可见一巨大球形肿物,约20cm×30cm(图1),局部破溃出血,伴灰白色碎豆腐渣样物质溢出,恶臭,质软,边界欠清,活动度羞,无压痛,听诊未闻及血管杂音,颈部未触及肿大淋巴结。行针吸细胞学检查提示为炎性细胞。颈部CT:左侧可见类圆形混杂密度影,其内密度不均匀,可见低密度影及团块状钙化,甲状软骨及气管明显受压变扁,向行侧移位,左侧颈部及锁骨区软组织内可见片状低密度影,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内可见点状含气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部肿物 良性畸胎瘤 针吸细胞学检查 低密度影 肿大淋巴结 破溃出血 血管杂音 炎性细胞
原文传递
胸乳入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51例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斌 王福荣 +5 位作者 朱海峰 董文亮 陈安杰 冷晗 汪颖厚 蔡相军 《中华腔镜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4年第4期34-36,共3页
目的:探讨胸乳入路腔镜下甲状腺手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我科自2010年3月至2013年4月完成胸乳入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51例,其中甲状腺腺瘤22例,结节性甲状腺肿29例。结果51例手术均取得成功,其中一侧腺叶部分切除术22例,一侧次全切... 目的:探讨胸乳入路腔镜下甲状腺手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我科自2010年3月至2013年4月完成胸乳入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51例,其中甲状腺腺瘤22例,结节性甲状腺肿29例。结果51例手术均取得成功,其中一侧腺叶部分切除术22例,一侧次全切除术23例,一侧次全切除另侧部分切除术4例,双侧次全切2例。无喉返神经、喉上神经损伤、无甲状旁腺损伤。手术时间60~120 min,出血量5~20 ml。颈部皮肤瘀斑8例,未予特殊处理,出院后两周自行吸收。皮下气肿15例,经过挤压、负压吸引痊愈。切口渗出较多、脂肪液化2例,经过局部引流、压迫在一周内痊愈。手术区域巨大血肿1例,术后4 h 再次局部麻醉下从胸部切口吸引清除,加置1根引流管,压迫止血后痊愈。51例随访6~24个月,无复发,所有患者对美体效果满意。结论胸乳入路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是治疗良性甲状腺疾病的一种很好的选择,颈部无痕的美容效果受到部分患者的欢迎,值得临床推广;但由于颈部解剖复杂,血管、神经变异较多,内镜下操作空间小,操作具有相当的难度,因此在开展初期应该选择合适的病例,循序渐进,逐步扩大手术适应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切除术 腔镜 胸乳入路
原文传递
不同年龄、季节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病影响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张营 汪颖厚 +2 位作者 曹宇 王斌 蔡相军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18年第11期1385-1385,共1页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季节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病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辽阳市中心医院和北部战区总医院自2013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135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按照年龄、发病季节的不同分入亚组,分析并总结不...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季节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病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辽阳市中心医院和北部战区总医院自2013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135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按照年龄、发病季节的不同分入亚组,分析并总结不同年龄、季节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病的影响。结果 135例患者中,年龄≥40岁患者比例(107例,79. 3%)明显高于年龄<40岁患者比例(28例,20. 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冬季发病患者比例(44例,32. 6%)明显高于春季(33例,24. 4%)、夏季(21例,15. 6%)、秋季(37例,27. 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年龄> 40岁和冬季是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深静脉血栓 危险因素 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