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汽化过氧化氢应用于烧伤重症监护病房终末消毒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张寅 唐毅 +7 位作者 王亦晨 叶震遐 汪雯靓 刘怡青 滕培敏 张祎博 王群 糜琛蓉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830-834,共5页
目的运用汽化过氧化氢消毒法对烧伤重症监护病房进行终末消毒,比较不同消毒用量的消毒效果。方法选取某院灼伤整形科一间110 m^3空病房作为试验场地。将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菌片打开后放置于事先预定无遮隔的15个布点位置(距消毒机器0... 目的运用汽化过氧化氢消毒法对烧伤重症监护病房进行终末消毒,比较不同消毒用量的消毒效果。方法选取某院灼伤整形科一间110 m^3空病房作为试验场地。将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菌片打开后放置于事先预定无遮隔的15个布点位置(距消毒机器0、1、2、3、4 m处,每处再分上、中、下3个平面),以及无盖无菌试管内15个布点(位置同前),每个位点无盖无菌试管内和无遮隔各放置一张过氧化氢指示胶带。根据病房的大小分别以8、12 g/m^3计算过氧化氢用量。待消毒5 h后,观察化学指示胶带变色情况,菌片放入肉汤培养,培养后观察结果。应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采用8 g/m^3过氧化氢消毒时,峰值浓度为255.9 g,达到峰值浓度的时间为1 h 48 min;采用12 g/m^3消毒时,峰值浓度为337.6 g,达到峰值浓度的时间为2 h 26 min。当两种消毒用量消毒时间达到8 h,病房内的浓度基本相同。无遮隔情况下,两种消毒用量化学指示胶带均变色;无盖无菌试管内的化学指示胶带不能完全变色。过氧化氢消毒用量分别为8、12 g/m^3时,无遮隔的标本阳性率分别为6.67%和2.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各位点不同消毒用量的消毒效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化学指示胶带变色在临床中可作为消毒效果的初步判断。使用汽化过氧化氢进行终末消毒时要尽可能地充分暴露需消毒的物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消毒时间和消毒用量,病室内不同位点消毒效果基本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化过氧化氢 消毒 烧伤科 重症监护病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严重烧伤病人尽早肠内营养的主要因素
2
作者 张寅 窦懿 +4 位作者 张勤 汪雯靓 沈晓娴 马珍珠 吴蓓雯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23年第5期441-447,共7页
目的:通过11年病人住院资料的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影响严重烧伤病人早期营养的主要因素和伤后72 h内是否实施肠内营养对治疗结局的影响,为严重烧伤病人肠内营养方案提供依据。方法:本回顾性研究对2009年1月到2020年12月间在烧伤后24 h... 目的:通过11年病人住院资料的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影响严重烧伤病人早期营养的主要因素和伤后72 h内是否实施肠内营养对治疗结局的影响,为严重烧伤病人肠内营养方案提供依据。方法:本回顾性研究对2009年1月到2020年12月间在烧伤后24 h内收治入院烧伤总面积>30%的烧伤成年病人资料进行分析。采用单因素和多元回归分析影响严重烧伤病人尽早实施肠内营养的主要原因,采用非参数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72 h内与72 h后给予实施肠内营养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对28 d生存率、在院期间生存率等治疗结局的影响。结果:影响严重烧伤病人启动肠内营养时间的单因素分析结果为烧伤总面积、Ⅲ度烧伤面积及烧伤原因、是否有吸入性损伤(P<0.05)。将上述单因素纳入多元回归分析发现,影响病人尽早实施肠内营养的主要影响因素是Ⅲ度烧伤面积(P=0.017)及吸入性损伤(P=0.001)。进一步以烧伤后72 h内是否启动肠内营养作为研究目标分析发现,病人有吸入性损伤和Ⅲ度烧伤面积大是其主要原因。经数据匹配后的受伤情况及伤前情况一致条件下,烧伤后72 h内与72 h后实施肠内营养的病人在院期间生存率、28 d生存率、血培养阳性率等结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静脉导管培养阳性率较低(P=0.001)、烧伤后7 d内接受肠外营养治疗率较低(P=0.001)。结论:导致严重烧伤病人未能尽早实施肠内营养主要原因是Ⅲ度烧伤面积大及合并吸入性损伤。烧伤后72 h内接受肠内营养降低静脉导管培养阳性率及肠外营养的使用率,从而降低严重烧伤病人救治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面积烧伤 肠内营养 肠外营养 导管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烧伤患者伤后功能锻炼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汪雯靓 张寅 《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 CAS 2019年第4期314-318,共5页
目的探讨烧伤患者伤后功能锻炼现状及影响烧伤患者出院后功能锻炼的因素。方法选择2017年12月至2018年6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灼伤整形科住院的符合入选标准的烧伤瘢痕整形患者60例,采用方便抽样法,根据患者入院前功能锻... 目的探讨烧伤患者伤后功能锻炼现状及影响烧伤患者出院后功能锻炼的因素。方法选择2017年12月至2018年6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灼伤整形科住院的符合入选标准的烧伤瘢痕整形患者60例,采用方便抽样法,根据患者入院前功能锻炼情况将60例患者分为功能锻炼组(n=28)和非功能锻炼组(n=32)。采用自制问卷调查表对患者进行功能锻炼现状调查,收集患者的年龄、居住地、付费方式、文化程度、职业、家庭月收入等基本资料,对患者进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评分,包括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和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3个维度。数据比较采用t检验、χ~2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调查问卷共发放60份,回收有效问卷60份,回收率100%。功能锻炼组28例患者中,入院前坚持每日锻炼次数大于6次的仅8例(28.6%),患者功能锻炼的方法为主动活动和被动活动,功能锻炼信息主要来自医护、电视或网络、亲朋好友及其他。功能锻炼组患者社会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SSRS总评分分别为(11.6±4.0)、(25.3±6.2)、(7.9±2.1)、(46.5±10.0)分,与非功能锻炼组(9.6±2.3)、(22.1±4.5)、(22.1±4.5)、(39.2±10.8)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48、3.29、4.17、3.32,P值均小于0.05)。对2组患者年龄、文化程度、居住地、付费方式、职业和家庭月收入比较,结果显示患者的年龄、文化程度、职业以及家庭月收入对其进行功能锻炼有一定的影响(χ~2=0.032、2.672、0.342、0.893,P=0.021、0.017、0.031、0.004),而与其居住地、付费方式无关(χ~2=1.973、0.931,P=1.377、4.091)。对影响患者功能锻炼的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职业以及家庭月收入对患者进行功能锻炼有一定的影响(P值均小于0.05),而患者年龄、居住地、付费方式对患者功能锻炼没有影响(P值均大于0.05)。结论医务工作者应针对不同年龄层、不同文化层次及不同收入水平的患者进行个体化宣教,促使患者更好地进行烧伤后功能锻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瘢痕 LOGISTIC模型 功能锻炼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烧伤科低年资护士护理大面积烧伤患者休克期液体复苏的情景模拟教学前瞻性自身前后对照研究 被引量:12
4
作者 解琳 张寅 +4 位作者 王佳玉 杨定婷 滕培敏 汪雯靓 黄一 《中华烧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781-787,共7页
目的探讨对烧伤科低年资护士护理大面积烧伤患者休克期液体复苏进行情景模拟教学的效果。方法2018年3月—2019年7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灼伤整形科定科的25名符合入选标准的低年资护士,纳入此前瞻性自身前后对照研究。护... 目的探讨对烧伤科低年资护士护理大面积烧伤患者休克期液体复苏进行情景模拟教学的效果。方法2018年3月—2019年7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灼伤整形科定科的25名符合入选标准的低年资护士,纳入此前瞻性自身前后对照研究。护士中女21名、男4名,年龄23~26岁,在灼伤整形科工龄为1.0(1.0,2.0)年。根据大面积烧伤患者休克期液体复苏护理中的三大问题确定教学的3个情景,以Jeffries护理模拟教学理论框架为基础撰写教案,通过专家咨询法和低年资护士评价得出教案的可行性和实用性高。根据教案中的3个情景,对低年资护士进行情景模拟教学,每个情景2个学时,共6个学时。在教学前1个月(以下称教学前)和教学后1个月(以下称教学后),由教师采用自行设计的低年资护士综合能力评分表,对低年资护士的综合能力进行评价;低年资护士采用护理高仿真模拟教学中学生行为表现自评量表,对自我行为进行评价。对数据行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教学后,教师对低年资护士综合能力评价中的沟通能力、患者接收、病情评估、液体复苏、应急处理、药物使用、操作技能、仪器使用、团队合作、人文关怀评分和总分均明显高于教学前(t=-8.060、-11.421、-17.232、-24.800、-4.670、-11.916、-12.131、-11.606、-14.632、-13.325、-25.068,P<0.01),其中液体复苏、病情评估、操作技能、仪器使用4项评分较高。教学后,低年资护士自我行为评价中的沟通交流、分工合作、临床决策、专业知识和技能、专业发展和评判性思维得分和总分分别为(4.6±0.4)、(4.8±0.3)、(4.6±0.3)、(4.6±0.4)、(4.6±0.4)、(23.2±1.5)分,分别明显高于教学前的(4.1±0.7)、(4.2±0.7)、(3.9±0.5)、(3.7±0.6)、(3.9±0.5)、(18.8±2.6)分(t=-3.361、-5.721、-6.987、-7.923、-7.922、-7.367,P<0.01)。结论情景模拟教学通过以解决大面积烧伤休克期液体复苏护理中实际问题为切入点,训练低年资护士临床实践操作能力和应变能力,从而提高低年资护士对大面积烧伤患者液体复苏护理临床实践操作的综合能力,提升其自信心和评判性思维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休克 情景模拟教学 液体复苏
原文传递
半封闭病房住院烧伤患者家属的心理需求横断面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1
5
作者 徐勤祺 汪雯靓 +2 位作者 张寅 汪敏娴 董正椽 《中华烧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475-484,共10页
目的分析并探讨半封闭病房住院烧伤患者家属的心理需求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择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灼伤整形科2018年10月—2019年4月收治的符合入选标准的82例半封闭烧伤病房住院烧伤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横断面调查。采用... 目的分析并探讨半封闭病房住院烧伤患者家属的心理需求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择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灼伤整形科2018年10月—2019年4月收治的符合入选标准的82例半封闭烧伤病房住院烧伤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横断面调查。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调查烧伤患者及其家属的一般资料,涉及患者烧伤原因、性别、年龄、烧伤总面积、烧伤深度、烧伤严重程度、烧伤部位、医疗保险类型及其家属与患者亲属关系、性别、年龄、有无监护隔离病房陪护经验、职业、文化程度、月收入,共计15个指标。采用重危患者家属需求量表(CCFNI)评估患者家属5个因子:医护人员的支持(SS)、家属自身的舒适(CS)、获取信息、亲近患者的需求(PS)、病情保证共包含45个条目的各条目、各因子得分及总得分情况。按一般资料分类后采用CCFNI评估患者及其家属总得分,对数据行独立样本t检验或单因素方差分析。选取前述分析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筛选患者家属心理需求的独立影响因素。按前述筛选出独立影响因素患者年龄、烧伤总面积及其家属性别、文化程度、监护隔离病房陪护经验进行分类,采用CCFNI评估患者及其家属的得分情况,对数据行独立样本t检验或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本次研究发放调查问卷82份,回收有效问卷80份,回收率为97.6%。80例患者中,男45例、女35例;≤14岁的有35例(43.75%);大部分患者为火焰和热力烧伤;中、重、特重度烧伤患者分别为33例(41.25%)、21例(26.25%)、26例(32.50%);无医疗保险患者只有3例(3.75%)。80名患者家属中,男34名(42.50%)、女46名(57.50%);62.50%的患者家属年龄集中在18-45岁;有监护隔离病房陪护经验的有12名,占15.00%。家属CCFNI总得分为(141±14)分,包含的5个因子:病情保证、PS、获取信息、CS、SS各条目的得分分别为(3.77±0.23)、(3.43±0.37)、(3.53±0.34)、(2.50±0.59)、(2.69±0.45)分。家属心理需求排名前5的条目集中在病情保证、PS、获取信息这3个因子,条目“保证患者得到最佳的救治”排在首位,得分为(3.99±0.11)分。不同年龄、烧伤总面积、烧伤严重程度患者及不同性别、文化程度、是否有监护隔离病房陪护经验患者家属的CCFNI总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378、5.481、5.913、t=4.027、14.339、7.265,P<0.05或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患者年龄(≤14、15-45岁)、烧伤总面积(11%-30%、31%-49%、≥50%TBSA)及其患者家属性别、文化程度、监护隔离病房陪护经验均可影响患者家属心理需求(t=3.133、2.260、2.297、2.433、3.015、2.200、-2.102、2.463,P<0.05或P<0.01)。不同年龄段患者家属的病情保证因子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390,P<0.05);不同烧伤总面积患者的家属的SS和病情保证2个因子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042、3.131,P<0.05或P<0.01);有监护隔离病房陪护经验的患者家属的病情保证因子得分低于无监护隔离病房陪护经验者(t=-1.040,P<0.05);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患者家属的SS因子得分高于高中(中专)及以下者(t=0.657,P<0.05);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患者家属的获取信息因子得分低于高中(中专)及以下者(t=-1.438,P<0.05);患者男性家属的SS因子得分低于女性(t=4.149,P<0.05)。结论半封闭病房住院烧伤患者家属对保证患者得到最佳的救治的需求最为迫切。患者年龄、烧伤总面积及其家属性别、文化程度、监护隔离病房陪护经验是影响患者家属心理需求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住院病人 患者家属 心理需求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医用恒温箱运用于伤口清洗液体加温的效果研究
6
作者 周佳美 汪雯靓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10期9-11,共3页
使用医用恒温箱进行伤口清洗液体加温,分析加温效果,为制定相应的护理规范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我科使用的同一品种、同一批号的伤口清洗液体,分别放置在医用恒温箱内三层的五个区域(分别为第一层,第二层,第三层,每层分为左内侧,右内侧,... 使用医用恒温箱进行伤口清洗液体加温,分析加温效果,为制定相应的护理规范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我科使用的同一品种、同一批号的伤口清洗液体,分别放置在医用恒温箱内三层的五个区域(分别为第一层,第二层,第三层,每层分为左内侧,右内侧,左外侧,右外侧,中心区域)共15个区域。分别设定医用恒温箱的温度为37℃,38℃,39℃,40℃,41℃,42℃。在加温后的1h、2h、3h、4h、5h、6h,测量液体的实际温度。结果 (1)医用恒温箱的每个设定温度与液体实际温度有差距,随着设定温度的增加,液体实际温度也增加。当恒温箱温度设定在40-42℃时,测得的实际平均温度达到37℃左右时,液体放置时间不同。分别为4h-6h、3h-6h、2h-6h。(2)当医用恒温箱内设定温度40℃且液体放置4h时,第一层的溶液温度明显高于第二层和第三层(平均温度分别为37.00±0.04℃、36.89±0.04、36.80±0.01,P<0.01)。(3)在医用恒温箱内设定温度40℃时,液体放置4h,5h,6h时各区域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考虑到临床实际工作中,换药需要延续一定时间,所以一般选择加温40℃为宜,在换药前4-6h开机。根据换药人数准备液体,尽量放在第一和第二层。一次放入溶液量不要太多,以免在高温环境下存放时间太长,当天加温当天用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用恒温箱 伤口清洗液体加温 实际温度 低体温 伤口愈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