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浮式风机系泊缆疲劳裂纹扩展分析与寿命预测研究
1
作者 苏一鸣 曹诗卉 +3 位作者 汪雪良 丁洪涛 王昌梓 何文涛 《船舶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51-265,共15页
浮式风机长期遭受海洋环境荷载影响,极易使系泊缆产生疲劳损伤,甚至断裂。基于S-N/T-N曲线法的疲劳强度评估存在无法考虑结构初始缺陷和计算离散性大等诸多不足;断裂力学方法可对含初始缺陷的结构进行剩余疲劳寿命评估。然而,大型结构... 浮式风机长期遭受海洋环境荷载影响,极易使系泊缆产生疲劳损伤,甚至断裂。基于S-N/T-N曲线法的疲劳强度评估存在无法考虑结构初始缺陷和计算离散性大等诸多不足;断裂力学方法可对含初始缺陷的结构进行剩余疲劳寿命评估。然而,大型结构的断裂力学法分析过程复杂、计算效率低,目前单一的通用软件难以实现从时域载荷分析到疲劳寿命的精准预报。本文构建疲劳裂纹扩展的PYTHON程序框架,基于断裂力学法联合SESAM、ABAQUS以及Franc 3D软件,开发系泊缆疲劳裂纹扩展程序,实现多海况下系泊缆疲劳裂纹扩展过程模拟。其次,基于系泊缆疲劳裂纹扩展程序以OC4半潜浮式风机1号系泊缆为例,进行锚链疲劳寿命的计算。最后,基于1号系泊缆的疲劳寿命计算结果,系统地探究裂纹初始位置、裂纹初始形貌等因素对裂纹扩展行为及疲劳寿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系泊缆链环中冠段区域的裂纹扩展速率最快,疲劳寿命最短,分别约为弯曲段和直线段的74%和36%。初始裂纹的形貌对系泊缆疲劳寿命有着显著影响,初始裂纹尺寸越大,系泊缆疲劳寿命越短;初始裂纹长深比越小,系泊缆疲劳寿命越短。本研究工作可为浮式风机系泊缆的设计分析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泊缆 断裂力学法 疲劳裂纹扩展 疲劳寿命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觉测波技术及其图像智能优化算法研究进展
2
作者 朱真慧 汪雪良 +1 位作者 孙函宇 姚骥 《装备环境工程》 2025年第1期114-124,共11页
综述了波浪监测中基于视觉的测波技术,重点讨论了单目、双目、多目视觉技术的基本原理,并通过应用案例分析其优势与不足。基于智能算法正逐渐应用到图像处理中,如卷积神经网络、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等,对人工智能在视觉测波技术中角点检... 综述了波浪监测中基于视觉的测波技术,重点讨论了单目、双目、多目视觉技术的基本原理,并通过应用案例分析其优势与不足。基于智能算法正逐渐应用到图像处理中,如卷积神经网络、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等,对人工智能在视觉测波技术中角点检测、特征匹配等阶段的具体应用进行了分析,讨论了深度学习算法在波浪反演、波浪预测中取得的进展,阐述了智能算法及技术对优化波浪监测系统的重要性,并展望了未来人工智能在此领域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视觉 波浪监测 图像识别 特征匹配 神经网络 深度学习 智能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驱动的载人舱球壳下潜过程推演与异常诊断
3
作者 姚骥 汪雪良 +4 位作者 叶聪 顾学康 陈浩政 王雷 张铮铮 《船舶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710-1720,共11页
针对大深度载人舱球壳下潜过程难以推演等问题,本文提出一种数据驱动的下潜过程推演与异常诊断算法。首先,对大深度载人舱球壳结构及历史下潜数据进行分析。其次,将下潜深度作为输入,关键热点应力作为输出,利用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long ... 针对大深度载人舱球壳下潜过程难以推演等问题,本文提出一种数据驱动的下潜过程推演与异常诊断算法。首先,对大深度载人舱球壳结构及历史下潜数据进行分析。其次,将下潜深度作为输入,关键热点应力作为输出,利用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long short-term memory network,LSTM)构建下潜过程推演模型,并对推演结果进行分析。与DNN模型和BP模型进行对比,推演误差分别降低35.89%和68.30%。最后,基于LSTM模型,提出一种数据异常诊断算法,该算法可对传感器出现故障时的异常数据进行及时诊断与修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驱动 载人舱球壳 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 下潜过程推演 异常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仿真数据库的深潜球壳应力场数字孪生方法
4
作者 曹宇 李杰 +2 位作者 王芳 刘智翔 汪雪良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764-1779,共16页
提出一种基于仿真数据库及数字孪生技术的深潜球壳应力场预报方法,通过建立不同尺度及载荷下耐压球壳的应力场分布仿真数据库,在潜水器上实现了通过单个耐压壳有限传感器布点虚拟传感监测其他关键部位的应力状态。基于数字孪生技术构建... 提出一种基于仿真数据库及数字孪生技术的深潜球壳应力场预报方法,通过建立不同尺度及载荷下耐压球壳的应力场分布仿真数据库,在潜水器上实现了通过单个耐压壳有限传感器布点虚拟传感监测其他关键部位的应力状态。基于数字孪生技术构建三级虚拟结构层,Level-1 DT层实现从有限元仿真模型到数字模型的空间映射及云图展示,球壳的极限承载力实验与数值结果对比误差小于9.4%。Level-2 DT层通过创建数据库实现数字模型的数据样本推演,仿真数据库中未获得尺寸及载荷条件下的球壳应力场分布通过局部拉格朗日插值方法获得,插值应力结果相对于仿真结果的相对误差为4.8%。Level-3 DT层开发了深潜球壳数字模型危险区域应力场分布的机器学习预报功能,通过粒子群算法优化后的BP神经网络保证预测结果与仿真结果的误差小于1%。该方法综合考虑材料性能、结构尺寸和环境载荷,可以为耐压壳结构的实时安全评估提供参考,实现对潜水器单个或多个球壳动应力场分布的动态感知、智能诊断和科学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真数据库 数字孪生 深潜球壳 应力场分布 优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FEM和虚实结合的加筋板应变场构建研究
5
作者 陈国材 汪雪良 +3 位作者 杨华伟 蒋镇涛 张涛 张正 《船舶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09-421,共13页
iFEM(inverse finite element method)是目前进行结构应变场构建最有前景的方法之一,其目的是在结构离散应变采集过程中,以最少的实际测点获取满足精度要求的结构应变场。在一些局部区域应变数据不易采集时,可尝试采用虚实结合的方式进... iFEM(inverse finite element method)是目前进行结构应变场构建最有前景的方法之一,其目的是在结构离散应变采集过程中,以最少的实际测点获取满足精度要求的结构应变场。在一些局部区域应变数据不易采集时,可尝试采用虚实结合的方式进行离散应变数据的采集。本文以船舶典型结构加筋板为例,根据实测数据,结合仿真模型,依据Xgboost的测点回归方法,基于iFEM技术依次计算实测、仿真和虚实结合三种方法的应变场重构精度,分析误差原因。通过预测,当47个物理测点时平均误差最低,为1.92%,以虚实结合路径输入15个点和21个点时结果与验证点的误差均小于3%,验证了虚实结合快速补充缺失数据的应变场重构的方法操作性强、准确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FEM 加筋板 虚实结合方法 应变场 Xgboost回归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时间相关性的风速和波浪高度短期预测
6
作者 姚骥 汪雪良 +2 位作者 武文华 顾学康 张欣玉 《船舶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32-842,共11页
风与波浪高度是海洋工程设计的重要参数之一,其准确预测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针对波浪高度复杂多变、难以预测的挑战,本文考虑时间相关性,利用长短时记忆(Long-Short-Term Memory,LSTM)神经网络方法建立风和波浪高度的短期预测模型。首... 风与波浪高度是海洋工程设计的重要参数之一,其准确预测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针对波浪高度复杂多变、难以预测的挑战,本文考虑时间相关性,利用长短时记忆(Long-Short-Term Memory,LSTM)神经网络方法建立风和波浪高度的短期预测模型。首先,对波浪高度和风速等海洋环境原始时间序列进行分析,并选取不同时间间隔对浪高和风速极值进行取值;其次,对风速与波浪高度开展相关性分析,并基于LSTM方法,构建风和波浪高度单步预测模型。在时间间隔为0.5 h时,波浪的预测误差为0.12 m;进而构建风和波浪联合预测模型,预测风速下的波高预测误差仅为0.12m,与实测风速下的波浪预测误差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关性分析 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 风速预测 波浪预测 联合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体船横向结构波浪设计载荷试验与规范比较研究(英文) 被引量:8
7
作者 汪雪良 胡嘉骏 +2 位作者 顾学康 耿彦超 徐春 《船舶力学》 E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69-275,共7页
三体船连接桥结构波浪设计载荷的确定对结构设计中关注的横向强度问题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为了研究一艘三体船连接桥横向波浪载荷,进行了该三体船的水池模型试验,包含不同浪向下规则波与不规则波试验。试验对连接桥遭受的分离弯矩Msp、... 三体船连接桥结构波浪设计载荷的确定对结构设计中关注的横向强度问题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为了研究一艘三体船连接桥横向波浪载荷,进行了该三体船的水池模型试验,包含不同浪向下规则波与不规则波试验。试验对连接桥遭受的分离弯矩Msp、分离剪力Qsp和横向扭矩Mtt进行了测量,分析了其传递函数和统计的特性。根据对这些连接桥横向波浪载荷在试验值、推断值与规范计算值之间的比较分析表明:劳氏规范关于这些横向波浪载荷的计算值可能对应于规则波双幅波高6.0m;对于不同的横向波浪载荷来说,保证率为99%的设计载荷推断值对横向扭矩Mtt来说要大于规范计算值,而分离弯矩Msp和分离剪力Qsp的推断值对应的规范计算值则相当,这意味着设计人员在用劳氏规范进行校核时,横向扭矩Mtt的规范计算值是偏向于冒险的,应给予特别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体船 连接桥 波浪设计载荷 规范 模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LCC在波浪中弹性响应的理论与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汪雪良 赵南 +1 位作者 丁军 胡嘉骏 《船舶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27-136,共10页
商船的大型化发展使得船长变得越来越长。这将导致大型船舶在大洋中航行时船体梁产生由于流固耦合作用引起的波激振动和砰击颤振。文章采用模型试验和理论预报方法研究了一艘VLCC在满载和压载条件下的低频和高频垂向波浪载荷响应特性。... 商船的大型化发展使得船长变得越来越长。这将导致大型船舶在大洋中航行时船体梁产生由于流固耦合作用引起的波激振动和砰击颤振。文章采用模型试验和理论预报方法研究了一艘VLCC在满载和压载条件下的低频和高频垂向波浪载荷响应特性。试验模型长度超过6 m,采用两根非均匀截面梁来连接模型分段,并在分段处测量模型横剖面处的垂向弯矩。理论计算采用二维非线性切片理论和三维线性水弹性理论,预报结果和模型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发现船体梁的波激振动易在小波高和低波浪周期下发生,尤其是船体梁的两节点垂向湿谐振频率为遭遇波浪频率整数倍的时候。波幅增大后,船体梁还将发生砰击颤振。波浪持续激励时波激振动和砰击颤振往往会耦合发生,由于船体梁小结构阻尼的影响,目前的技术手段难以从船体梁总振动中把它们分离开来。船舶的装载条件会对船体梁的振动特性尤其是波激振动产生较大的影响,研究发现压载条件下的波激振动响应要比满载条件下的严重,在已有文献中提到这种影响的机理在文中得到了模型试验和理论计算的再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LCC 波激振动 砰击 模型试验 三维水弹性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LNG船波激振动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汪雪良 顾学康 +1 位作者 胡嘉骏 徐春 《中国造船》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12,共12页
尽管LNG船波浪总体载荷的研究在数值方法和模型试验研究方面均有文献可考,但是大型化后的LNG船其波激振动特性的研究仍不多见,考虑液舱晃荡作用对整体波浪载荷尤其是对波激振动影响的试验研究更为缺乏。在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耐波性水... 尽管LNG船波浪总体载荷的研究在数值方法和模型试验研究方面均有文献可考,但是大型化后的LNG船其波激振动特性的研究仍不多见,考虑液舱晃荡作用对整体波浪载荷尤其是对波激振动影响的试验研究更为缺乏。在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耐波性水池和拖曳水池对一艘大型LNG船分别进行了两种缩比的模型试验,研究了液舱中液体晃荡和船体刚度变化对总体载荷的影响。试验研究发现了波浪载荷中倍频成分引起的非线性波激振动现象,并且在斜浪中存在类似于垂向波激振动的横向和扭转波激振动。液舱中液体的晃荡总体上减弱了船体的波激振动响应。船体刚度的减小引起船体结构的水弹性效应被急剧放大,从而导致了严重的波激振动现象。最后对本文所述的模型试验进行了不确定度因素分析,并给出了相关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LNG船 波激振动 模型试验 不确定性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体结构砰击总体载荷理论研究综述 被引量:10
10
作者 汪雪良 杨鹏 +1 位作者 顾学康 胡嘉骏 《中国舰船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7-18,共12页
船体结构遭受的波浪砰击载荷是一种强非线性的流体与结构之间的相互作用。砰击将导致船体主要按其两节点湿谐振频率发生振动,这种船体梁的总振动即为颤振。它往往引起船体结构的极限强度问题和疲劳损伤问题,这两种问题在船舶结构设计领... 船体结构遭受的波浪砰击载荷是一种强非线性的流体与结构之间的相互作用。砰击将导致船体主要按其两节点湿谐振频率发生振动,这种船体梁的总振动即为颤振。它往往引起船体结构的极限强度问题和疲劳损伤问题,这两种问题在船舶结构设计领域不可回避。从理论研究方面对船舶的砰击总体载荷进行综述,分析二维理论和三维理论在预报船体结构砰击总体载荷方面的优缺点。分析表明:虽然二维理论在该领域的应用已超过50年,但理论中基本假设和数学模型的局限性制约了其在肥大型船、多体船和海洋平台等领域的广泛应用;三维理论能突破二维理论的基本假设和数学模型的局限性,能在更加广泛的工程领域内得到应用。考虑外飘等非线性影响的三维时域水弹性理论能更加精确地预报砰击载荷,是船体结构砰击总体载荷理论研究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体结构 砰击 颤振 船舶水弹性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大型矿砂船波激振动及颤振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汪雪良 胡嘉骏 +1 位作者 顾学康 张凡 《江苏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20-124,共5页
为研究超大型矿砂船的波激振动和颤振现象,通过某超大型矿砂船波浪载荷和合成载荷的预报计算,并将计算结果和模型试验结果比较,给出了该船的波浪载荷特征.研究表明:波激振动是一种船体结构与波浪载荷间的共振现象,它和颤振都是船舶在波... 为研究超大型矿砂船的波激振动和颤振现象,通过某超大型矿砂船波浪载荷和合成载荷的预报计算,并将计算结果和模型试验结果比较,给出了该船的波浪载荷特征.研究表明:波激振动是一种船体结构与波浪载荷间的共振现象,它和颤振都是船舶在波浪中运动时产生的高阶振动.一般地,波浪周期较短且波高较小时,大型船舶容易产生波激振动现象,然而,在大波高时,船体往往会由砰击引起颤振,但由于振动衰减阻尼很小,较难区分此时产生的是波激振动还是砰击振动或者是其组合.因而高阶波浪矩包含了波激和砰击颤振成分.波激振动在该类超大型船舶的总波浪载荷中占有很大的比例,且在不同航线上的影响程度也不同.研究结果对该船及同类超大型船舶的结构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大型矿砂船 波激振动 颤振 模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型试验与三维水弹性理论的船舶波激振动响应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汪雪良 顾学康 胡嘉骏 《船舶力学》 E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915-925,共11页
船体波激振动使得船体结构中产生高频、持续和具有一定幅值的振动应力,可能引起结构发生严重的疲劳损伤,因而对船舶结构的安全性带来严峻的挑战。文章以一艘大型LNG船为研究对象,采用三维线性水弹性理论与水池模型试验方法对船舶波激振... 船体波激振动使得船体结构中产生高频、持续和具有一定幅值的振动应力,可能引起结构发生严重的疲劳损伤,因而对船舶结构的安全性带来严峻的挑战。文章以一艘大型LNG船为研究对象,采用三维线性水弹性理论与水池模型试验方法对船舶波激振动响应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了规则波与不规则波中的波激振动特性。改变该LNG船的刚度,并保持船型、重量分布等其它主船体特征不变,在模型试验和理论计算中探讨了刚度对波激振动的影响。通过两种刚度船体梁的模型试验与理论计算结果的比较分析,给出了波浪周期和船体刚度的变化对波激振动影响的几点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激振动 三维水弹性理论 模型试验 船体梁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舶波激振动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3
作者 汪雪良 顾学康 胡嘉骏 《船舶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830-844,共15页
随着船舶大型化的发展,高强度钢的大量使用,对于船舶长度超过300m以上的大型船舶来说,波激振动现象逐渐突出。波激振动是一种高频谐振,它对船体结构的疲劳寿命产生重大影响。文章从理论预报、模型试验和实船测试三个方面对船舶的波激振... 随着船舶大型化的发展,高强度钢的大量使用,对于船舶长度超过300m以上的大型船舶来说,波激振动现象逐渐突出。波激振动是一种高频谐振,它对船体结构的疲劳寿命产生重大影响。文章从理论预报、模型试验和实船测试三个方面对船舶的波激振动现象进行综合性的阐述,并提出当今船舶波激振动领域的研究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激振动 理论预报 模型试验 实船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舶波浪载荷预报方法和模型试验研究综述 被引量:13
14
作者 汪雪良 顾学康 +1 位作者 祁恩荣 胡嘉骏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20-28,共9页
系统阐述船舶波浪载荷预报的二维、二维半、三维方法以及水弹性力学分析方法,详细分析了完全弹性模型以及分段弹性模型的试验技术,并给出了船舶波浪载荷预报方法和模型试验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作为一个自然的发展趋势,船舶水动力学的... 系统阐述船舶波浪载荷预报的二维、二维半、三维方法以及水弹性力学分析方法,详细分析了完全弹性模型以及分段弹性模型的试验技术,并给出了船舶波浪载荷预报方法和模型试验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作为一个自然的发展趋势,船舶水动力学的发展方向是从频域转向时域、从切片理论转向完全三维理论、从线性转向非线性以及从势流转向粘流。船舶波浪载荷模型试验目前广泛采用只模拟一阶垂向振动频率的均质梁来开展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浪载荷 预报方法 模型试验 均质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行船舶在波浪中响应长期监测技术 被引量:10
15
作者 汪雪良 顾学康 +2 位作者 魏纳新 徐国徽 吴宴华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59-62,共4页
船舶在运营中遭遇恶劣海况时结构可能会发生破坏,从而对船舶在海上航行的安全性产生严重影响。对航行船舶结构安全性的实时监测与评估是船舶设计研究人员非常关注的问题,它对船体结构的研究、设计和标准制定以及航行操作都有重要的意义... 船舶在运营中遭遇恶劣海况时结构可能会发生破坏,从而对船舶在海上航行的安全性产生严重影响。对航行船舶结构安全性的实时监测与评估是船舶设计研究人员非常关注的问题,它对船体结构的研究、设计和标准制定以及航行操作都有重要的意义。对研发成功的一套航行船舶在波浪中响应的长期监测系统(LOTEMS)及其在实船航行中的长期应用情况进行介绍和分析。该系统能对船体结构的总纵强度和局部强度、船舶6个自由度的运动模态以及船舶的加速度进行实时的跟踪测量和分析,可为船舶结构安全状态提供必要的警示信息,以便为船舶操作人员航行决策提供辅助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监测 结构强度 船舶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体梁刚度对波激振动影响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汪雪良 顾学康 胡嘉骏 《中国舰船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5-62,77,共9页
船舶大型化发展的趋势使得其尺度越来越大,而结构轻量化设计的需求则使高强度钢被大量应用于其结构设计之中,相对于传统的小尺度船舶,相对刚度的下降使得船体梁变得越来越"软",这将导致大型船舶在波浪中航行时船体结构波激振... 船舶大型化发展的趋势使得其尺度越来越大,而结构轻量化设计的需求则使高强度钢被大量应用于其结构设计之中,相对于传统的小尺度船舶,相对刚度的下降使得船体梁变得越来越"软",这将导致大型船舶在波浪中航行时船体结构波激振动特性发生变化。采用模型试验和理论预报的方法,研究某大型工程船在不同船体梁刚度下的低频和高频垂向波浪载荷响应。分段试验模型采用2种横剖面惯性矩的钢质梁,用以分别模拟船舶横剖面原始的和变化后的刚度。采用三维水弹性理论对该船在波浪中的响应进行预报,并与模型试验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小刚度的船体梁更易在波浪中发生波激振动;频繁的波激振动将导致结构发生严重的疲劳损伤问题。这种刚度变化对船体梁波激振动的影响规律表明,有必要将刚度作为大型船舶结构优化设计的重要参数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体梁 刚度 波激振动 模型试验 三维水弹性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穿浪双体船总体设计载荷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汪雪良 顾学康 《船舶力学》 E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6-65,共10页
为了比较分析不同高速船规范的适用性,根据DNV、ABS、CCS和LR规范中关于高速双体船波浪载荷的评估方法,分别对一高速穿浪双体船进行了总体波浪设计载荷的评估。同时对该穿浪双体船进行了水池模型试验,包含规则波与不规则波的试验。试验... 为了比较分析不同高速船规范的适用性,根据DNV、ABS、CCS和LR规范中关于高速双体船波浪载荷的评估方法,分别对一高速穿浪双体船进行了总体波浪设计载荷的评估。同时对该穿浪双体船进行了水池模型试验,包含规则波与不规则波的试验。试验对该双体船的纵垂向弯矩、横垂向弯矩、横向扭矩和纵摇有关扭矩进行了测量,分析了其传递函数和统计特性。根据对纵垂向弯矩、横垂向弯矩、横向扭矩和纵摇有关扭矩在规范与试验之间的比较分析表明,DNV规范中关于该穿浪双体船总体波浪设计载荷的评估与模型试验值最接近,CCS规范次之,ABS和LR规范中关于该穿浪双体船的总体波浪设计载荷的评估值较试验值大很多,尤其是横向波浪设计载荷的评估。通过对规范计算的总体波浪载荷与模型试验结果及其推断值的比较分析,进一步明确了现行规范对该双体船波浪设计载荷评估的适用性:采用DNV和CCS规范对该双体船进行结构设计是合理的;采用ABS和LR规范将偏于安全和保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 穿浪双体船 总体波浪设计载荷 规范 模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LNG船液体晃荡及其对波浪载荷影响的模型试验研究(英文) 被引量:2
18
作者 汪雪良 顾学康 +1 位作者 胡嘉骏 徐春 《船舶力学》 E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394-1401,共8页
液舱中液体晃荡不仅对液舱结构产生内载荷作用,同时也通过与船体运动的耦合对LNG船的波浪载荷产生影响。文章通过某大型LNG船自航模型在波浪中的带液舱运动和波浪载荷试验,研究液舱中液体晃荡特性及其对总体波浪载荷的影响。同时对液舱... 液舱中液体晃荡不仅对液舱结构产生内载荷作用,同时也通过与船体运动的耦合对LNG船的波浪载荷产生影响。文章通过某大型LNG船自航模型在波浪中的带液舱运动和波浪载荷试验,研究液舱中液体晃荡特性及其对总体波浪载荷的影响。同时对液舱有水(30%H)状态下的液舱中液体运动周期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发现:在相同排水量和重量分布下,液舱中液体的存在对船体梁垂向振动频率和船体横摇周期都有影响;液舱中液体的运动周期不仅与液舱本身的形状和液面高度有关,还与船模航行时遭遇的浪向以及航速有关;虽然船舶浪向和航速是液舱内液体晃荡对总体波浪载荷产生影响的敏感参数,但总体影响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NG船 晃荡 波浪载荷 模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体船波浪载荷测试技术研究 被引量:9
19
作者 汪雪良 顾学康 +2 位作者 胡嘉骏 祁恩荣 徐春 《舰船科学技术》 2010年第1期28-37,共10页
双体船有异于常规单体船的船型结构决定了其波浪载荷有其独有的特点。一般来说,双体船由于片体之间流体相互作用会使其遭受的波浪载荷发生变化,其横向载荷如横向弯矩、扭矩等对双体船尤为重要,直接影响双体船的横向强度。本文对双体船... 双体船有异于常规单体船的船型结构决定了其波浪载荷有其独有的特点。一般来说,双体船由于片体之间流体相互作用会使其遭受的波浪载荷发生变化,其横向载荷如横向弯矩、扭矩等对双体船尤为重要,直接影响双体船的横向强度。本文对双体船在波浪中载荷的测试技术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模型的相似理论,并对波浪载荷测试系统进行了分析和设计,其中包含船模质量控制、模型分段设计、测量梁的设计以及湿甲板砰击弯矩和压力的测量设计等;对模型测量系统进行了仪器的配置研究。研究了双体船波浪载荷的实船测量技术,主要研究了测试内容、测点布置以及测试工况等,重点阐述了模型试验数据的处理技术,主要有垂向弯矩、扭矩和水平弯矩测点测量信号的低频和高频矩的分离和叠加处理,砰击压力的处理技术等;对模型试验和实船测试的不确定度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体船 波浪载荷 模型试验 实船测试 不确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流体粘性作用的双体船运动和波浪载荷预报 被引量:1
20
作者 汪雪良 顾学康 缪泉明 《船舶力学》 E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99-207,共9页
利用源汇分布法计算双体(或多体)剖面的水动力系数,在此基础上,对二维切片理论在双体船的垂向运动和波浪载荷预报上的应用进行了拓展,考虑了流体粘性的作用,比较了不同航速、不同片体间距和片体间水动力相互干扰等因素对运动和载荷预报... 利用源汇分布法计算双体(或多体)剖面的水动力系数,在此基础上,对二维切片理论在双体船的垂向运动和波浪载荷预报上的应用进行了拓展,考虑了流体粘性的作用,比较了不同航速、不同片体间距和片体间水动力相互干扰等因素对运动和载荷预报的影响。算例结果表明,该方法能较好地预报双体船在规则波中的运动响应和波浪载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源汇分布法 流体粘性力 片体间距 片体间水动力干扰 波浪载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