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AP联合不同浓度舒芬太尼行自控静脉镇痛在产科快速康复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1
作者 谢丹 李洪琼 +1 位作者 董碧倩 汪芳俊 《西部医学》 2024年第1期114-119,共6页
目的 观察超声引导下双侧腹横肌平面阻滞(TAP)联合不同浓度的舒芬太尼行自控静脉镇痛(PCIA)对剖宫产术后疼痛及催乳素的影响,评价其在产科快速康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20年5月—2021年12月我院择期行剖宫产的产妇96例为研究对象... 目的 观察超声引导下双侧腹横肌平面阻滞(TAP)联合不同浓度的舒芬太尼行自控静脉镇痛(PCIA)对剖宫产术后疼痛及催乳素的影响,评价其在产科快速康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20年5月—2021年12月我院择期行剖宫产的产妇9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3组,每组32例,3组产妇术后均在超声引导下行双侧TAP,并分别给予浓度0.50 ug/mL(S1组),0.75 ug/mL(S2组),1.00 ug/mL(S3组)的舒芬太尼行自控静脉镇痛(PCIA)。分别记录术后4、8、24、48 h产妇静息、运动状态下切口痛的VAS评分、宫缩痛的VAS评分,术前10 min及术后24、48 h产妇血清催乳素(PRL)水平,记录首次下床时间、排气时间、自行排尿时间,记录术后不良反应等。结果 S2组、S3组术后8、24 h切口静息VAS评分明显低于S1组(P<0.05),且在术后8、24、48 h切口活动痛和宫缩痛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S1组(P<0.05);S2组S3组术后24、48 h血清PRL浓度高于S1组(P<0.05);S3组术后排气时间(39.49±6.01) h、恶心呕吐发生率(26.7%)明显高于S1组和S2组(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的TAP联合0.75 ug/mL的舒芬太尼行PCIA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效果好,对催乳素分泌影响小,且胃肠道恢复快,不良反应更少,是推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剖宫产围术期应用的一种多模式镇痛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腹横肌平面阻滞 舒芬太尼 镇痛 剖宫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体化PEEP通气策略对围手术期肺保护、肺不张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系统性评价及荟萃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冯端 赵育 +2 位作者 李维 万吉祥 汪芳俊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24年第1期68-76,共9页
目的 在全麻患者术中使用不同的方法(电阻抗断层成像、肺部超声、动/静态肺顺应性、驱动压、跨肺压)确定个体化呼吸末正压(PEEP),与传统的固定PEEP相比是否引起肺损伤、肺不张及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clinicaltrial... 目的 在全麻患者术中使用不同的方法(电阻抗断层成像、肺部超声、动/静态肺顺应性、驱动压、跨肺压)确定个体化呼吸末正压(PEEP),与传统的固定PEEP相比是否引起肺损伤、肺不张及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clinicaltrials.gov、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及中国知网,并筛选所有选定文章的参考列表和类似文献,搜索截至2023年1月的所有中英文出版物,使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研究了45篇文献,共3 767患者。Meta分析显示个体化PEEP组CC-16浓度、肺部超声评分及肺部并发症发生率与传统PEEP组相比明显降低(P<0.05)。个体化PEEP与术中更高的动态肺顺应性和更低的驱动压有关(P<0.000 01)。同时,个体化PEEP组相较于传统PEEP组对MAP(P=0.13)和HR(P=0.9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与传统PEEP相比,术中使用个体化PEEP增加了患者围手术期肺保护效应,降低了围手术期肺不张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同时,并不引起围手术期血流动力学紊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末正压 肺保护通气策略 肺不张 血流动力学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预充对心脏手术患者体外循环期间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16
3
作者 汪芳俊 胡建华 +2 位作者 杨霜 万勇 李洪琼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04-209,共6页
目的:评价右美托咪定预充对心脏手术患者体外循环(CPB)期间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择期行二尖瓣和主动脉瓣置换术的风湿性心脏病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C组)和右美托咪定组(D组),各40例。全麻下D组患者预充液中加入右美... 目的:评价右美托咪定预充对心脏手术患者体外循环(CPB)期间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择期行二尖瓣和主动脉瓣置换术的风湿性心脏病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C组)和右美托咪定组(D组),各40例。全麻下D组患者预充液中加入右美托咪定1μg/kg,C组患者预充液中加入等量氯化钠溶液。观察两组患者CPB前并行阶段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观察两组患者CPB期间升压药(间羟胺)和降压药(酚妥拉明)的使用量、降压药使用前后的MAP变化和两次用药间隔时间;记录两组患者CPB期间的麻醉药物使用量;于麻醉诱导前5 min(t_1)、CPB前5 min(t_2)、CPB 30 min(t_3)、CPB 60 min(t_4)、CPB结束(t_5)、术后2 h(t_6)、术后12 h(t_7)和术后24 h(t_8)测定两组患者的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观察两组患者心脏复跳时间、复跳例数及心律失常(室颤)发生情况,前/后并行循环时间和主动脉阻断时间,心脏复跳后各时段的多巴胺使用量及心动过缓的发生情况。结果:与C组比较,D组患者CPB前并行阶段的MAP明显升高、HR明显降低,间羟胺和酚妥拉明的使用量明显减少,两次用药间隔时间明显延长,CPB期间的咪达唑仑和丙泊酚用量明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PB转流后两组患者血清IL-6和TNF-α水平随时间逐渐升高,至CPB结束时(t5)达到最高;与t_1比较,两组患者在t_3~t_8时点的血清IL-6和t_2~t_8时点的血清TNF-α水平均明显升高;与C组比较,D组患者在t_4~t_7时点的血清IL-6和t_3~t_7时点的血清TNF-α水平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心脏复跳时间、复跳例数、复跳后室颤例数、前/后并行循环时间和主动脉阻断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心脏复跳后多巴胺的使用量随时间逐渐减少,但各时段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跳后两组患者均未见心动过缓现象发生。结论:右美托咪定1μg/kg加入到预充液中可有效预防心脏手术患者CPB开始时的一过性低血压,同时可减轻其CPB期间血压的升高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预充液 体外循环 血流动力学 平均动脉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屈位不同角度牵引治疗颈椎病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24
4
作者 汪芳俊 魏威 +2 位作者 廖胜辉 任宏宇 范炳华 《中国骨伤》 CAS 2014年第7期592-596,共5页
目的:分析不同牵引角度加载在颈椎曲度变直的模型上得到的数据,为临床牵引治疗颈椎病提供实验依据和临床建议。方法:选取颈椎曲度变直患者采集CT数据(女性,43岁),采用专用生物力学有限元软件构建完整的颈椎全节段模型,包括使用... 目的:分析不同牵引角度加载在颈椎曲度变直的模型上得到的数据,为临床牵引治疗颈椎病提供实验依据和临床建议。方法:选取颈椎曲度变直患者采集CT数据(女性,43岁),采用专用生物力学有限元软件构建完整的颈椎全节段模型,包括使用实际解剖位置构建的颈椎韧带、肌肉组织;进行有限元模型的验证后,用0。、前屈5°10°15°20°25°进行牵引,观察椎间孔、关节突、钩锥关节、椎间盘的间距变化,以及髓核和基质的应力变化。结果:当牵引角度为前屈0°~15°时,椎问孔、钩椎关节、后关节突之间的间距加大,椎间盘的拉应力适宜,压应力较小,比较符合临床治疗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力学 有限元分析 颈椎 牵引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和七氟烷全麻对老年患者认知和记忆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0
5
作者 汪芳俊 王桂芳 +2 位作者 蔡蓉 孙桂英 自华芬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894-1896,共3页
麻醉手术后发生的认知和记忆功能障碍在成年和老年患者中均可发生,且部分发展为慢性病变,严重影响患者的康复和参与社会与家庭生活的能力。瑞芬太尼是一种人工合成的新型超短效阿片类药物,具有起效迅速、作用时间短、消除迅速、连续输... 麻醉手术后发生的认知和记忆功能障碍在成年和老年患者中均可发生,且部分发展为慢性病变,严重影响患者的康复和参与社会与家庭生活的能力。瑞芬太尼是一种人工合成的新型超短效阿片类药物,具有起效迅速、作用时间短、消除迅速、连续输注无蓄积作用以及代谢不依赖于肝肾功能的特点;七氟烷是新型的卤族类麻醉药,其理化性质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芬太尼 丙泊酚 七氟醚 老年 认知功能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拉地尔联合酚妥拉明控制体外循环期间高血压的效果 被引量:9
6
作者 汪芳俊 陈斌 +1 位作者 刘洋 涂发平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342-1346,共5页
目的观察乌拉地尔联合酚妥拉明控制体外循环期间高血压的效果。方法 90例主动脉瓣和二尖瓣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酚妥拉明组(A组)、乌拉地尔组(B组)和乌拉地尔联合酚妥拉明组(C组)观察3组患者体外循环期间降压药物使用情况,用药前后... 目的观察乌拉地尔联合酚妥拉明控制体外循环期间高血压的效果。方法 90例主动脉瓣和二尖瓣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酚妥拉明组(A组)、乌拉地尔组(B组)和乌拉地尔联合酚妥拉明组(C组)观察3组患者体外循环期间降压药物使用情况,用药前后平均动脉压(MAP)变化情况以及两次用药间隔时间(t)并记录。观察主动脉开放至心脏复跳的时间(T)以及复跳情况;记录前并行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和后并行循环时间,心脏复跳后1~5 min(T1)、5~10 min(T2)、10~20 min(T3)、20~30 min(T4)和30~60 min(T5)多巴胺使用情况;观察并记录麻醉诱导前1 min(t1)、体外循环(CPB)前1 min(t2)、CPB 30 min(t3)、CPB 60 min(t4)、CPB结束(t5)、术后2 h(t6)、术后12 h(t7)和术后24 h(t8)各时点血浆TNF-α和IL-6浓度变化情况。结果 3组患者体外循环期间使用降压药物前后组间MAP变化情况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B组较A组患者使用降压药物间隔时间有所延长,C组患者使用降压药物间隔时间较A、B组明显延长(P〈0.05)。3组患者心脏复跳情况、前并行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和后并行循环时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B组患者在心脏复跳后不同时间段平均每分钟多巴胺使用量均较A、C组高,C组患者在心脏复跳后不同时间段平均每分钟多巴胺使用量均较A组高(P〈0.05);各组患者心脏复跳后多巴胺的使用量随时间逐渐减少。CPB时各组患者血浆TNF-α和IL-6浓度随时间逐渐升高,CPB结束时其浓度达最高;C组患者血浆TNF-α浓度在CPB结束及术后各时间点均较A、B组低(P〈0.05),CPB结束、术后2和12 h C组患者血浆IL-6浓度均较A、B组低(P〈0.05)。结论乌拉地尔联合酚妥拉明应用于成人体外循环期间进行降压,可以提供比较平稳的降压效果而不导致血压过低,同时还可以减少或延缓单独用药产生的药物耐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拉地尔 酚妥拉明 联合 高血压 体外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对七氟醚麻醉患者苏醒呼末七氟醚浓度的影响 被引量:7
7
作者 汪芳俊 胡建华 +2 位作者 李洪琼 王艺铮 曾悦怡 《天津医药》 CAS 2016年第8期1036-1039,共4页
目的观察术中输注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对七氟醚麻醉患者苏醒时呼末七氟醚浓度及躁动的影响。方法择期行单侧乳腺癌根治术患者120例,年龄35~56岁,随机分为4组,每组30例。D0.5、D0.6、D0.7组分别给予右美托咪定0.5、0.6、0.7μg/(kg&#... 目的观察术中输注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对七氟醚麻醉患者苏醒时呼末七氟醚浓度及躁动的影响。方法择期行单侧乳腺癌根治术患者120例,年龄35~56岁,随机分为4组,每组30例。D0.5、D0.6、D0.7组分别给予右美托咪定0.5、0.6、0.7μg/(kg·h),C组给予生理盐水;观察并记录患者术中、术后各时段呼末七氟醚浓度,记录患者苏醒时呼末七氟醚浓度,观察患者苏醒情况和停药至苏醒拔管时间,观察患者麻醉苏醒拔管情况,并根据Riker’s镇静-躁动评分进行评估。记录手术时间、麻醉时间、术中瑞芬太尼用量、术中听觉诱发电位指数(AAI)、七氟醚吸入浓度及相应时间。结果4组患者一般资料、瑞芬太尼用量、手术时间和术中AAI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D0.7组麻醉时间较其他3组延长(P<0.05)。与C组比较,D0.5、D0.6和D0.7组术中不同时段七氟醚吸入浓度均降低,苏醒时间延长,苏醒时呼末七氟醚浓度降低,且D0.7组苏醒时间较D0.5、D0.6组延长,苏醒时呼末七氟醚浓度低于D0.5组,与D0.6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C组比较,D0.5、D0.6和D0.7组Riker’s镇静-躁动评分达到7分的比例降低(P<0.05);D0.6和D0.7组评分达到4分的比例较C组和D0.5组高,而达到6分的比例较C组和D0.5组低(P<0.05);D0.7组患者评分达到3分的比例高于其他3组(P<0.05)。术中D0.6组和D0.7组分别有4例(13%)和8例(27%)发生心动过缓。结论七氟醚吸入麻醉中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0.6μg(/kg·h)可有效减少术中七氟醚的用量并降低苏醒时呼末七氟醚浓度,减少患者吸入全麻苏醒躁动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药 吸入 右美托咪定 七氟醚 吸入麻醉 浓度 苏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原患者术后镇痛的研究进展
8
作者 王辉 汪芳俊 《四川医学》 CAS 2024年第3期314-317,共4页
高原环境中,随着海拔的升高,空气中的氧分压逐渐降低,人体吸入的氧气难以扩散到肺毛细血管中。血红蛋白-氧解离曲线的特征显示,动脉血氧分压直到海拔2500 m以上才显著下降,因此医学上将2500 m作为高原的界限[1]。长期生活在高海拔低氧... 高原环境中,随着海拔的升高,空气中的氧分压逐渐降低,人体吸入的氧气难以扩散到肺毛细血管中。血红蛋白-氧解离曲线的特征显示,动脉血氧分压直到海拔2500 m以上才显著下降,因此医学上将2500 m作为高原的界限[1]。长期生活在高海拔低氧、低气压环境中的人群,机体会激活参与氧气运输、血管生长和红细胞生成的蛋白质基因编码程序,从而产生独特的神经、呼吸、循环和血液等系统改变[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 全身麻醉 术后镇痛 多模式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对患者膝关节腔注射罗哌卡因镇痛ED_(50)的影响 被引量:9
9
作者 汪芳俊 何燕 +1 位作者 杨霜 李洪琼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873-876,共4页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对罗哌卡因膝关节腔注射用于老年患者膝关节镜术后镇痛ED50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膝关节镜诊治术老年患者72例,男35例,女37例,年龄60~75岁, ASA Ⅰ或Ⅱ级。随机分为罗哌卡因组(R 组)和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组...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对罗哌卡因膝关节腔注射用于老年患者膝关节镜术后镇痛ED50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膝关节镜诊治术老年患者72例,男35例,女37例,年龄60~75岁, ASA Ⅰ或Ⅱ级。随机分为罗哌卡因组(R 组)和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组(DR 组),每组36例。R组患者膝关节腔内注射不同浓度罗哌卡因;DR 组患者关节腔内注射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和右美托咪定1μg/kg 的混合液。术后2 h VAS 评分低于3分为镇痛有效。采用序贯法确定罗哌卡因浓度,初始浓度为0.15%,相邻浓度比值为1.1,镇痛有效则下一例采用低一级浓度,镇痛无效则下一例采用高一级浓度。采用 Dixon-Massey 法确定 ED50及其95%CI。记录术前5 min(T0)、术后1 h(T1)、2 h (T2)、3 h(T3)、6 h(T4)、12 h(T5)、24 h(T6)和48 h(T7)患者 BP 和 HR,并对患者进行改良的 OAA/S 评分和 VAS 评分。结果术前和术后各时点两组患者 BP、HR、VAS 评分和 OAA/S 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C 组 ED50为0.31%(95%CI 0.30%~0.32%);DR 组 ED50为0.14%(95%CI 0.14%~0.15%)。结论右美托咪定可增强罗哌卡因膝关节腔注射用于患者膝关节镜术后镇痛的效果,并可减少罗哌卡因的用药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罗哌卡因 膝关节镜 术后镇痛 ED5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米芬太尼导致术后痛觉过敏的剂量依赖关系 被引量:30
10
作者 汪芳俊 万勇 +1 位作者 刘洋 涂发平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937-939,共3页
目的观察雷米芬太尼引起术后痛觉过敏的剂量依赖关系。方法择期腹部手术患者300例随机均分成五组。各组维持麻醉的雷米芬太尼剂量分别为0.1μg.kg-1.min-1(R0.1组)、0.2μg.kg-1.min-1(R0.2组)、0.3μg.kg-1.min-1(R0.3组)、0.4μg.kg-1... 目的观察雷米芬太尼引起术后痛觉过敏的剂量依赖关系。方法择期腹部手术患者300例随机均分成五组。各组维持麻醉的雷米芬太尼剂量分别为0.1μg.kg-1.min-1(R0.1组)、0.2μg.kg-1.min-1(R0.2组)、0.3μg.kg-1.min-1(R0.3组)、0.4μg.kg-1.min-1(R0.4组)、0.5μg.kg-1.min-1(R0.5组)。分别于术前(T0)和静脉停止泵注雷米芬太尼后1 h(T1)、1.5 h(T2)、2 h(T3)、3 h(T4)、6 h(T5)、12 h(T6)、24 h(T7)、48 h(T8)应用机械压力法测定各组患者胫骨前皮肤的疼痛阈值,同时在T1~T8时记录患者VAS评分;记录患者术后镇痛药物的使用情况。结果R0.3、R0.4、R0.5组机械压力痛觉阈值T1~T5时较T0时明显降低(P<0.05或P<0.01),R0.4、R0.5组T6时仍然偏低(P<0.05)。T4~T8时五组VAS评分均低于T1时(P<0.05或P<0.01);T1~T6时R0.3、R0.4、R0.5组VAS评分较R0.1组明显升高(P<0.05或P<0.01),T7时R0.4、R0.5组VAS评分仍然偏高(P<0.05或P<0.01)。结论雷米芬太尼剂量达到0.3μg.kg-1.min-1时可以降低患者机械压力痛觉阈值,并导致痛觉过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米芬太尼 痛觉过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手术室噪声对无痛人流手术麻醉的影响 被引量:7
11
作者 汪芳俊 胡建华 +1 位作者 涂发平 刘洋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762-765,共4页
目的 观察不同手术室噪声对无痛人流手术麻醉的影响.方法 选择行人工流产术全麻患者120例,随机分为A组(噪声为30~40 dB)、B组(噪声为50~60 dB)和C组(噪声为70~80 dB),每组40例.静脉推注芬太尼1μg/kg、丙泊酚2.0 mg/kg行麻醉诱... 目的 观察不同手术室噪声对无痛人流手术麻醉的影响.方法 选择行人工流产术全麻患者120例,随机分为A组(噪声为30~40 dB)、B组(噪声为50~60 dB)和C组(噪声为70~80 dB),每组40例.静脉推注芬太尼1μg/kg、丙泊酚2.0 mg/kg行麻醉诱导,根据患者意识情况可分次追加丙泊酚0.5 mg/kg,待其意识消失后开始手术.术中根据患者对手术刺激的反应,必要时分次追加丙泊酚0.5 mg/kg.记录噪声干预前5 min(T0)、麻醉诱导前1 min(T1)、手术开始后1、3、5、10 min(T2、T3、T4、T5)以及术后患者清醒时(T6)的MAP、HR、SpO2和BIS值.观察并记录丙泊酚麻醉诱导剂量,同时记录术中追加丙泊酚的剂量;观察人流综合征的发生情况和术后恶心呕吐情况;评价麻醉效果和患者梦境感受并记录患者苏醒时间和离院时间.结果 与T0时比较,T1时B、C组MAP和BIS明显升高(P<0.05),HR明显增快(P<0.01),且明显高于和快于A组(P<0.05或P<0.01);T2时三组MAP和BIS均明显降低(P<0.01),HR明显减慢(P<0.05);T3、T4时三组BIS仍明显降低(P<0.01),但T4时B、C组BIS明显高于A组(P<0.05);T5、L时B、C组MAP明显升高(P<0.05或P<0.01),HR明显增快(P<0.01),且明显高于和快于A组(P<0.05或P<0.01),B、C组BIS明显高于A组(P<0.05).与C组比较,A、B组麻醉效果明显提高(P<0.05),A组丙泊酚诱导剂量和术中追加剂量明显减少(P<0.05).与A组比较,B、C组苏醒时间与离院时间明显延长(P<0.05),梦境难受率明显升高(P<0.05).结论 手术室噪声不仅影响丙泊酚无痛人流手术麻醉的效果,还会加重患者的紧张和焦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室噪声 人工流产术 丙泊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托咪酯与异丙酚复合芬太尼用于无痛人流麻醉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7
12
作者 汪芳俊 王玲英 郑述碧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07年第4期335-337,共3页
目的观察依托咪酯和异丙酚复合芬太尼应用于无痛人流术的麻醉效果。方法要求行人工流产术妇女180例,随机分为三组,C组不用任何麻醉药及镇痛药;A组静脉推注芬太尼1μɡ/kg后静脉推注依托咪酯0.3mg/kg;B组静脉推注芬太尼1μɡ/kg后静脉推... 目的观察依托咪酯和异丙酚复合芬太尼应用于无痛人流术的麻醉效果。方法要求行人工流产术妇女180例,随机分为三组,C组不用任何麻醉药及镇痛药;A组静脉推注芬太尼1μɡ/kg后静脉推注依托咪酯0.3mg/kg;B组静脉推注芬太尼1μɡ/kg后静脉推注异丙酚2.0mg/kg。监测人流术前、术中以及术后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呼吸频率(RR)、脉搏氧饱和度(SpO2)变化;进行镇痛效果评价并观察术中出血量、人流综合征的发生情况以及术后恶心呕吐情况;记录患者苏醒时间和离院时间。结果A组患者MAP在给药后无明显变化;B组患者MAP在给药后1-3分钟有轻微下降(p<0.05)。A、B两组患者心率在给药后均有所降低(p<0.05)。给药后,A、B两组患者自主呼吸频率明显减缓,10分钟后恢复到给药前水平;两组血氧饱和度有所下降,但不明显(p>0.05)。A、B两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C组(p<0.05);A、B两组镇痛效果差别无显著性(p>0.05)。A组离院时间较B组有所延长(p<0.05)。A、B两组人流综合症发生情况和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低于C组(p<0.05)。结论采用依托咪酯或异丙酚复合小剂量芬太尼应用于无痛人流术中,均可产生良好的麻醉与镇痛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托咪酯 异丙酚 无痛人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七氟醚复合丙泊酚在小儿气道异物取出术中的麻醉效果 被引量:5
13
作者 汪芳俊 万勇 +2 位作者 涂发平 刘洋 孙桂英 《中国医药》 2009年第7期551-553,共3页
目的观察七氟醚复合丙泊酚在小儿气道异物取出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符合美国麻醉学会制定的Ⅰ-Ⅱ级标准、年龄1—4岁、行气管异物取出术小儿6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七氟醚组和氯胺酮组,每组30例。七氟醚组采用吸入七氟醚诱导麻醉... 目的观察七氟醚复合丙泊酚在小儿气道异物取出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符合美国麻醉学会制定的Ⅰ-Ⅱ级标准、年龄1—4岁、行气管异物取出术小儿6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七氟醚组和氯胺酮组,每组30例。七氟醚组采用吸入七氟醚诱导麻醉,术中维持药物选用丙泊酚1.5mg/(kg·h)微泵持续注入。间断吸入七氟醚;氯胺酮组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1mg/kg和氯胺酮1.5mg/kg诱导麻醉,术中麻醉深度不足时分次静脉注射氯胺酮1.5mg/kg至麻醉满意。记录诱导前(T0)、麻醉诱导后术前1min(T2)、插入支气管镜时(T2)、拔支气管镜时(T3)、清醒时(T4)血压、心率及血氧饱和度。记录手术时间、苏醒时间和术中医生满意度,观察术中和术后患儿是否有支气管痉挛、呕吐、呼吸道梗阻、舌后坠等并发症。结果2组患儿T2时收缩压、心率较T0时明显升高。七氟醚组患儿T1时收缩压、心率较T0时明显降低;2组患儿血氧饱和度T1-T4各时段均较T0时明显升高;七氟醚组患儿苏醒时间显著快于氯胺酮组;七氟醚组患儿医生满意度较氯胺酮组高;术后氯胺酮组患儿舌后坠发生率明显高于七氟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儿T0~T4各时段舒张压、血氧饱和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七氟醚复合丙泊酚在小儿气道异物取出术中能提供良好的手术条件,术中麻醉平稳,术后患儿苏醒快且苏醒质量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道异物取出术 七氟醚 丙泊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麻醉实习带教的新思考 被引量:8
14
作者 汪芳俊 涂发平 +2 位作者 刘洋 孙桂英 陈斌 《中国医院》 2010年第5期49-51,共3页
通过制定全面的实习目标和详细的临床麻醉实习带教方案,促使实习生对书本知识的再学习,以及加强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同时坚持临床麻醉带教内容的多样化和均衡化。从而为临床麻醉实习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机会,确保临床麻醉技能培训的全... 通过制定全面的实习目标和详细的临床麻醉实习带教方案,促使实习生对书本知识的再学习,以及加强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同时坚持临床麻醉带教内容的多样化和均衡化。从而为临床麻醉实习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机会,确保临床麻醉技能培训的全面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麻醉 实习带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仰卧位整复推拿治疗颈源性头痛30例 被引量:5
15
作者 汪芳俊 王鹏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49-150,共2页
关键词 颈源性头痛 推拿治疗 仰卧位 整复 推拿法治疗 临床疗效 治疗效果 药物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麻醉方法对大鼠蛛网膜下腔阻滞模型建立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汪芳俊 胡建华 +1 位作者 杨宇焦 万勇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62-465,共4页
目的比较大鼠异氟烷吸入麻醉与戊巴比妥钠腹腔注射麻醉对大鼠蛛网膜下腔阻滞模型建立的影响。方法将4月龄SD大鼠60只随机分成A、B两组,每组30只。A组大鼠腹腔注射10g/L戊巴比妥钠溶液30mg/kg,术中根据需要追加首次剂量的1/4;B组采用吸... 目的比较大鼠异氟烷吸入麻醉与戊巴比妥钠腹腔注射麻醉对大鼠蛛网膜下腔阻滞模型建立的影响。方法将4月龄SD大鼠60只随机分成A、B两组,每组30只。A组大鼠腹腔注射10g/L戊巴比妥钠溶液30mg/kg,术中根据需要追加首次剂量的1/4;B组采用吸入麻醉箱对大鼠进行麻醉诱导,并采用大鼠面罩吸入异氟烷维持麻醉,术中根据麻醉深度调节吸入麻醉药的浓度。记录两组大鼠麻醉诱导时间、手术时间、麻醉时间、苏醒时间和术中麻醉效果,观察两组大鼠麻醉前后血氧饱和度、呼吸频率、心率,体温变化情况,以及两组大鼠麻醉死亡和建模成功情况。结果两组大鼠月龄、体质量、术中血氧饱和度和体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后1~60min,A组大鼠心率较B组显著降低(P<0.05);麻醉后5min,A组大鼠呼吸频率较B组显著降低(P<0.05);与A组比较,B组麻醉诱导时间、麻醉维持时间、手术时间和麻醉苏醒时间均显著缩短(P<0.05);术中B组麻醉效果明显较A组好(P<0.05);B组大鼠建模成功率明显较A组高,而麻醉死亡率较A组低(P<0.05)。结论大鼠异氟烷吸入麻醉具有操作简单、麻醉起效快、术中麻醉维持平稳、术后麻醉苏醒迅速等特点,能为大鼠蛛网膜下腔阻滞模型建立提供良好的麻醉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异氟烷 吸入麻醉 戊巴比妥钠 腹腔注射 蛛网膜下腔阻滞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麻醉实习带教满意度情况调查 被引量:3
17
作者 汪芳俊 杨霜 +2 位作者 李洪琼 王艺铮 曾悦怡 《中国医学教育技术》 2017年第2期222-225,共4页
目前针对临床麻醉实习学生对实习教学的反馈研究还不足。该次调查发现:非高校教学附属医院的带教教师资历、带教内容、带教方法均亟待提高;同时非直属教学医院实习管理水平亦有待提升;而高校教学附属医院实习生活条件有待改善;教学医院... 目前针对临床麻醉实习学生对实习教学的反馈研究还不足。该次调查发现:非高校教学附属医院的带教教师资历、带教内容、带教方法均亟待提高;同时非直属教学医院实习管理水平亦有待提升;而高校教学附属医院实习生活条件有待改善;教学医院实习假期安排应合理化;同时应处理好实习与考研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麻醉实习 实习带教 满意度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范炳华审症求因治疗颈椎病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总结 被引量:7
18
作者 汪芳俊 许丽 范炳华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5年第1期3-4,11,F0002,共4页
范炳华(1952-),男,主任中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全国第五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范炳华教授师承著名中医推拿专家丁季峰老先生,从事中医推拿临床、教学、科研工作40余年,擅长将物理学原理应用于推拿... 范炳华(1952-),男,主任中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全国第五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范炳华教授师承著名中医推拿专家丁季峰老先生,从事中医推拿临床、教学、科研工作40余年,擅长将物理学原理应用于推拿临床,形成独特的整脊推拿手法。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是一种以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并出现一系列神经根受刺激的症状和/或椎动脉缺血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综合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 推拿疗法 审症求因 范炳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限元分析法在颈椎病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2
19
作者 汪芳俊 范炳华 魏威 《中医正骨》 2012年第4期71-73,78,共4页
有限元分析法作为一种新的生物力学研究方法,已广泛地应用于人体脊柱的研究中,它不仅能逼真地模拟椎体、椎间盘、脊髓、韧带甚至肌肉,还能分析模型内部各种组织的应力和张力。近些年来,随着计算机辅助技术的发展,颈椎有限元模型不断完善... 有限元分析法作为一种新的生物力学研究方法,已广泛地应用于人体脊柱的研究中,它不仅能逼真地模拟椎体、椎间盘、脊髓、韧带甚至肌肉,还能分析模型内部各种组织的应力和张力。近些年来,随着计算机辅助技术的发展,颈椎有限元模型不断完善,有限元分析法在研究颈椎病病理机制及治疗颈椎病中的应用和研究也逐步深入。本文就有限元分析法在颈椎病研究中的应用进展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 有限元分析 生物力学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仰卧位拔伸整复手法治疗颈源性头痛50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7
20
作者 汪芳俊 吴梦晗 陈梅兰 《中国中医药科技》 CAS 2009年第6期484-485,共2页
目的:观察仰卧位拔伸整复手法治疗颈源性头痛的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94例颈源性头痛患者,分为手法组50例,采用仰卧位拔伸整复法;牵引组44例,单纯牵引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视觉模拟疼痛评价值和多普勒检测情况。结果:治疗组VAS值改... 目的:观察仰卧位拔伸整复手法治疗颈源性头痛的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94例颈源性头痛患者,分为手法组50例,采用仰卧位拔伸整复法;牵引组44例,单纯牵引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视觉模拟疼痛评价值和多普勒检测情况。结果:治疗组VAS值改善明显(P<0.01)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较治疗前减慢(P<0.05),且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法治疗疗效显著,优于单纯牵引治疗,且副反应少,安全性和依从性好。其机理可能是通过减慢过快的血流速度,来缓解脑血管痉挛以减轻头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痛/按摩疗法 颈源性头痛 人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