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体分SiCp/Mg复合材料真空压力浸渗制备工艺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汪志太 余欢 +2 位作者 徐志锋 严青松 蔡长春 《南昌航空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7年第2期1-4,20,共5页
进行了真空压力浸渗法制备高体积分数SiCp/Mg复合材料的工艺实验。结果表明,真空压力浸渗法具有良好的渗流条件,避免了气体和夹杂物的裹入等问题;在压力为300 kPa、温度为973 K及保压时间为5 min条件下,成功渗透了振实堆积的单一尺寸SiC... 进行了真空压力浸渗法制备高体积分数SiCp/Mg复合材料的工艺实验。结果表明,真空压力浸渗法具有良好的渗流条件,避免了气体和夹杂物的裹入等问题;在压力为300 kPa、温度为973 K及保压时间为5 min条件下,成功渗透了振实堆积的单一尺寸SiCp多孔体的最小粒径为32μm;浸渗后的复合材料中SiCp体积分数达到了58.21%。经OM、XRD分析表明,镁液渗透均匀,复合材料内部组织致密,无明显的孔洞及夹杂等铸造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SiCp/Mg 制备工艺 高体积分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高速熔凝Ni-33%Sn过共晶合金组织演化
2
作者 汪志太 林鑫 +1 位作者 曹永青 黄卫东 《铸造技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805-2808,2824,共5页
分别采用连续激光及脉冲激光高速熔凝Ni-33%Sn过共晶合金。结果表明,经连续激光熔凝后熔池内组织由α-Ni+β-Ni3Sn规则层片共晶、未完全熔化的β-Ni3Sn颗粒,以及部分重熔的β-Ni3Sn枝晶组成,经脉冲激光熔凝后熔池内为完全的α-Ni+β-Ni... 分别采用连续激光及脉冲激光高速熔凝Ni-33%Sn过共晶合金。结果表明,经连续激光熔凝后熔池内组织由α-Ni+β-Ni3Sn规则层片共晶、未完全熔化的β-Ni3Sn颗粒,以及部分重熔的β-Ni3Sn枝晶组成,经脉冲激光熔凝后熔池内为完全的α-Ni+β-Ni3Sn规则层片共晶。两种方式熔凝后,熔池内组织较基材均明显细化,随着激光扫描速度的增大,共晶层片间距逐渐减小。当激光扫描速度达到1 000 mm/s时,仍未出现规则层片共晶向非规则反常共晶组织的转变,结合TMK模型分析,同时与相同生长速度下的深过冷实验对比,揭示快速生长并非产生反常共晶形成的充分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高速熔凝 Ni-33%Sn合金 组织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却速率对Cu_(70)Zr_(30)合金初生相及包晶转变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杨伟 张燕龙 +3 位作者 余欢 陈寿辉 卢百平 汪志太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2295-2301,共7页
采用差热分析与阶梯铜模喷铸技术,研究不同冷却速率作用下Cu70Zr30合金初生相尺寸、形貌以及包晶层厚度等的演化规律,讨论相选择与包晶转变的形成机理。结果表明:近平衡凝固条件下,差热分析试样中初生相形成与包晶转变的发生温度分别为1... 采用差热分析与阶梯铜模喷铸技术,研究不同冷却速率作用下Cu70Zr30合金初生相尺寸、形貌以及包晶层厚度等的演化规律,讨论相选择与包晶转变的形成机理。结果表明:近平衡凝固条件下,差热分析试样中初生相形成与包晶转变的发生温度分别为1042℃和957℃,均滞后于平衡相图中相应的温度。由于包晶相两侧成分区间相差不大,且固态中原子扩散系数较小,因此,平均包晶层厚度仅为5μm,并存在残余的Cu51Zr14初生相。铜模喷铸条件下,非平衡凝固组织中初生相结构未发生改变,但包晶转变得到有效抑制。随冷却速率提高,过冷度的增加有利于形核发生,初生相形貌从定向束状向等轴晶发生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ZR合金 冷却速率 非平衡凝固 相选择 包晶转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选区烧结陶瓷粉末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4
作者 郑玉惠 余欢 +4 位作者 徐志锋 蔡长春 严青松 熊博文 汪志太 《铸造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60-264,共5页
根据国内外对激光选区烧结使用陶瓷粉末材料的研究成果,分别介绍了四类陶瓷粉末材料的研究现状,并分析了粘结剂直接混合、表面覆膜、表面改性等在陶瓷粉末材料激光烧结机制中的影响;结合陶瓷粉末材料在激光选区烧结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讨... 根据国内外对激光选区烧结使用陶瓷粉末材料的研究成果,分别介绍了四类陶瓷粉末材料的研究现状,并分析了粘结剂直接混合、表面覆膜、表面改性等在陶瓷粉末材料激光烧结机制中的影响;结合陶瓷粉末材料在激光选区烧结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讨论了进一步研究陶瓷粉末材料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选区烧结 陶瓷粉末 快速成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C_p/AZ91D复合材料真空压力浸渗制备工艺及微观组织的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刘文娜 余欢 +3 位作者 徐志锋 汪志太 胡美忠 蔡长春 《铸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61-464,469,共5页
采用真空压力浸渗装置制备SiCp/AZ91D复合材料。对制备工艺进行了改进,提出了以SiC颗粒覆盖法保护镁合金熔体的措施,可以有效解决熔剂覆盖法易造成的熔剂夹杂问题;在压力0.4MPa、浸渗温度700℃、保压5min的条件下,制备SiC单一颗粒尺寸为... 采用真空压力浸渗装置制备SiCp/AZ91D复合材料。对制备工艺进行了改进,提出了以SiC颗粒覆盖法保护镁合金熔体的措施,可以有效解决熔剂覆盖法易造成的熔剂夹杂问题;在压力0.4MPa、浸渗温度700℃、保压5min的条件下,制备SiC单一颗粒尺寸为5μm、体积分数为44.7%的SiCp/Mg复合材料;并且成功制备32μmSiC单一颗粒体积分数为56.4%的SiCp/AZ91D复合材料。经过光镜、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仪分析表明,采用SiC颗粒覆盖法制备SiCp/AZ91D复合材料组织致密、无明显孔洞及夹杂等铸造缺陷,有新相Mg2Si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压力浸渗 SiCp/AZ91D复合材料 制备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体分SiC_p/Mg复合材料真空气压浸渗工艺及其热膨胀性能 被引量:2
6
作者 徐志锋 余欢 +4 位作者 汪志太 郑玉惠 胡美忠 蔡长春 严青松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610-1613,1617,共5页
采用真空气压浸渗法制备了高体分小尺寸SiCp/Mg复合材料,研究了真空压力对小尺寸SiCp多孔体浸渗的影响规律及SiCp/Mg复合材料的热膨胀性能。实验表明,在浸渗温度为983K,压力0.3MPa,保压5min的条件下,其中,能有效浸渗的振实堆积的单一尺... 采用真空气压浸渗法制备了高体分小尺寸SiCp/Mg复合材料,研究了真空压力对小尺寸SiCp多孔体浸渗的影响规律及SiCp/Mg复合材料的热膨胀性能。实验表明,在浸渗温度为983K,压力0.3MPa,保压5min的条件下,其中,能有效浸渗的振实堆积的单一尺寸SiCp多孔体的最小粒径达到了13μm;而32μm的SiCp/Mg复合材料的密度为2.625g/cm^3,SiC颗粒体积分数达到了58.2%。OM、XRD分析表明镁液渗透均匀,无明显的气孔、缩松和熔剂夹杂等铸造缺陷;Mg基体、α型SiC是复合材料的主要组成相,同时还含有少量的MgO、Mg2Si相。此外,32μmSiCp/Mg复合材料在30-200℃温度范围内的平均热膨胀系数为6.5×10^-6/K,表现出了优异的热膨胀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气压浸渗 高体分 SICP/MG复合材料 热膨胀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平衡凝固反常共晶研究进展 被引量:2
7
作者 曹永青 林鑫 +3 位作者 汪志太 魏雷 宋梦华 黄卫东 《铸造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2123-2128,共6页
对共晶生长的凝固理论及非平衡凝固条件下产生的反常共晶的生长机制进行了评述。通过比较分析发现,现有的共晶生长理论模型不能够很好地解释反常共晶的形成,此外,发现不同的研究者对反常共晶的生长机制还有争议,关于两种反常共晶的划分... 对共晶生长的凝固理论及非平衡凝固条件下产生的反常共晶的生长机制进行了评述。通过比较分析发现,现有的共晶生长理论模型不能够很好地解释反常共晶的形成,此外,发现不同的研究者对反常共晶的生长机制还有争议,关于两种反常共晶的划分标准未统一,对同一合金体系在深过冷快速凝固下产生反常共晶的临界过冷度有差异。综合现有研究结果,进一步研究反常共晶的生长机制对共晶凝固理论科学的发展将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平衡凝固 反常共晶 生长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_(4)C/AlSi10Mg复合材料激光选区熔化成形工艺及性能研究
8
作者 洛毅 汪志太 +4 位作者 胡耀政 徐志锋 刘奋成 张守银 刘丰刚 《铸造技术》 CAS 2024年第8期793-801,共9页
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因其卓越的综合性能而备受关注,选区激光熔化技术为复合材料的制备提供了新的路径。采用SLM技术成形不同含量B_(4)C颗粒增强AlSi10Mg复合材料,研究了成形工艺参数(激光功率、扫描速度和扫描间距)对成形件显微组织... 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因其卓越的综合性能而备受关注,选区激光熔化技术为复合材料的制备提供了新的路径。采用SLM技术成形不同含量B_(4)C颗粒增强AlSi10Mg复合材料,研究了成形工艺参数(激光功率、扫描速度和扫描间距)对成形件显微组织、致密度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B_(4)C/AlSi10Mg复合材料试样内部孔洞和裂纹较少,B_(4)C颗粒在铝基体中分布均匀,与AlSi10Mg基体有良好的结合。在激光功率240 W,扫描速度1400 mm/s,扫描间距0.13 m的工艺条件下,3%B_(4)C/AlSi10Mg(质量分数)复合材料致密度最高达到99.39%。当B_(4)C颗粒含量提高至5%时,尽管硬度有所提升,但致密度、抗拉强度及断裂伸长率均有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区激光熔化 B_(4)C/AlSi10Mg复合材料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预时效对ZL114A合金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9
作者 尹家新 林埔安 +2 位作者 徐志锋 张守银 汪志太 《铸造工程》 2024年第2期6-13,共8页
研究了预时效温度和时间对ZL114A合金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预时效温度和时间对ZL114A合金的组织有着一定影响,预时效工艺为110℃×2 h的合金组织中α-Al枝晶细化,共晶硅相呈细小的颗粒状均匀弥散地分布于枝晶和... 研究了预时效温度和时间对ZL114A合金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预时效温度和时间对ZL114A合金的组织有着一定影响,预时效工艺为110℃×2 h的合金组织中α-Al枝晶细化,共晶硅相呈细小的颗粒状均匀弥散地分布于枝晶和二次枝晶间。低温预时效温度和时间对ZL114A合金的各项力学性能有一定的影响,预时效工艺为110℃×1 h的ZL114A合金抗拉强度最大,达到331.7 MPa,伸长率最好,达到11%。110℃×2 h预时效工艺的ZL114A合金屈服强度最大,为266 MPa,较未预时效处理合金的屈服强度提高了65 MPa,提升幅度为32%,将低温预时效与正常热处理工艺相配合,可有效提高ZL114A合金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预时效 ZL114A合金 微观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合金选区激光熔化精密成形及其在航空领域的应用 被引量:14
10
作者 甘武奎 彭金贵 +3 位作者 李仕豪 夏文强 汪志太 徐志锋 《航空制造技术》 2019年第16期53-63,共11页
主要介绍了铸造铝合金的选区激光熔化(Selective Laser Melting,SLM)成形技术,总结分析了ZL1××–ZL4××系4个系列铸造铝合金的SLM成形工艺、SLM成形件热处理工艺等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其在航空工业领域的工程应用,... 主要介绍了铸造铝合金的选区激光熔化(Selective Laser Melting,SLM)成形技术,总结分析了ZL1××–ZL4××系4个系列铸造铝合金的SLM成形工艺、SLM成形件热处理工艺等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其在航空工业领域的工程应用,并进一步探讨了铸造铝合金SLM成形技术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铸造铝合金 选区激光熔化 成形工艺 热处理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熔模铸造泵壳类铸铁铸件热裂问题分析及解决方案 被引量:2
11
作者 许盛发 张守银 +5 位作者 刘敬伟 陈燕飞 卢百平 徐志锋 汪志太 马志健 《铸造技术》 CAS 2021年第12期1051-1054,共4页
采用铸造模拟软件ProCAST分析了熔模铸造长江750特别铸铁泵壳铸件的热裂缺陷,并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铸件和浇注系统冷却速度以及凝固时间的差异是造成的铸造应力,并导致热裂缺陷产生的主要原因。通过减小浇注系统的尺寸,缩小了铸... 采用铸造模拟软件ProCAST分析了熔模铸造长江750特别铸铁泵壳铸件的热裂缺陷,并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铸件和浇注系统冷却速度以及凝固时间的差异是造成的铸造应力,并导致热裂缺陷产生的主要原因。通过减小浇注系统的尺寸,缩小了铸件和浇注系统的冷却速度和凝固时间的差异,改善铸造应力的分布,减轻由铸件和浇注系统形成的应力框效应,可以有效避免热裂缺陷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铸铁 熔模铸造 热裂 铸造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L114A铝合金激光选区熔化成形工艺 被引量:9
12
作者 刘志权 尹家新 +2 位作者 徐志锋 汪志太 肖波 《铸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961-967,共7页
以ZL114A铝合金粉末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激光选区熔化(SLM)成形主要工艺参数如激光功率、扫描速度、扫描间距、铺粉厚度等对ZL114A成形试样致密度的影响。结果表明,SLM成形ZL114A合金试样的致密度随着激光功率的增大而增大;而随着扫描... 以ZL114A铝合金粉末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激光选区熔化(SLM)成形主要工艺参数如激光功率、扫描速度、扫描间距、铺粉厚度等对ZL114A成形试样致密度的影响。结果表明,SLM成形ZL114A合金试样的致密度随着激光功率的增大而增大;而随着扫描速度的增大,试样的致密度则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当激光功率为450 W,扫描速度为2 000 mm/s,扫描间距为0.09 mm,铺粉厚度为0.05 mm时,试样致密度最大可达到99.92%,其SLM沉积态合金的常温平均抗拉强度为402.7 MPa,伸长率为6.0%。进一步引入能量密度模型,综合表征能量输入与试样致密度之间的作用关系,当能量密度在35~100 J/mm^3范围内,其致密度均可达99%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选区熔化 ZL114A铝合金 致密度 能量密度 成形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C-Ni-Co硬质合金表面激光熔凝修复组织与摩擦磨损性能 被引量:8
13
作者 高健 刘奋成 +3 位作者 刘丰刚 徐洋 宋梦华 汪志太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71-182,共12页
目的为实现WC-Ni-Co硬质合金的表面疲劳裂纹缺陷修复,研究不同预热温度对合金表面激光熔凝层组织、显微硬度及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规律。方法采用4 kW光纤激光器制备了不同预热温度的WC-Ni-Co硬质合金熔凝层,用着色探伤剂检测表面裂纹,... 目的为实现WC-Ni-Co硬质合金的表面疲劳裂纹缺陷修复,研究不同预热温度对合金表面激光熔凝层组织、显微硬度及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规律。方法采用4 kW光纤激光器制备了不同预热温度的WC-Ni-Co硬质合金熔凝层,用着色探伤剂检测表面裂纹,用光学显微镜(OM)和扫描电镜(SEM)观察熔凝层的显微组织,用能谱仪(EDS)和X射线衍射仪(XRD)测定熔凝层的元素分布和相组成,用显微硬度计和磨损试验机测定熔凝层的硬度和耐磨性能,并观察了熔凝层的磨损形貌,分析熔凝层的磨损机理。结果熔凝层包含原始WC相、α-Co基体相、共晶鱼骨状碳化物、弥散分布的细小二次碳化物等组织,与基材WC颗粒的不规则形状相比,经熔凝后WC颗粒发生了明显的长大和界面平直化,且共晶鱼骨状碳化物为WC、Cr_(7)C_(3)、CoC_(x)和C_(6)(CoCrNi)_(23)的混合物。熔凝层的范围随着预热温度的升高逐渐增加,最大达866.7μm;当预热温度达到400℃以上时,熔凝后得到的熔凝层没有产生裂纹。熔凝层的平均显微硬度达到934HV_(0.5),远高于基材硬度762HV_(0.5)。预热温度的升高会降低熔凝层的摩擦因数,提高表面的耐磨性。结论当预热温度达到或超过400℃时,熔凝层中的WC颗粒分布较为均匀,无裂纹等缺陷,具有较高的硬度和耐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熔凝 硬质合金 显微组织 摩擦磨损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Y对铜模快冷Mg-6Al合金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亮 汪志太 +3 位作者 杨伟 余欢 吴泽光 蔡长春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2709-2716,共8页
采用铜模喷铸与真空感应熔炼相结合,研究了Y含量(质量分数)对快冷Mg-6Al合金非平衡凝固组织及力学压缩性能的影响。通过稀土相结构及形貌分析对合金晶粒细化规律进行阐述。结果表明:铜模喷铸Mg-6Al合金组织显著细化,平均晶粒尺寸由铸态... 采用铜模喷铸与真空感应熔炼相结合,研究了Y含量(质量分数)对快冷Mg-6Al合金非平衡凝固组织及力学压缩性能的影响。通过稀土相结构及形貌分析对合金晶粒细化规律进行阐述。结果表明:铜模喷铸Mg-6Al合金组织显著细化,平均晶粒尺寸由铸态时的200μm降低到24.5μm,同时初生α-Mg相形貌从粗大不规则花瓣状向细小等轴枝晶转变。随Y含量增加,快冷Mg-6Al合金组织出现先细化后粗化趋势,其中添加1%Y时合金中形成方块状或棒状Mg24Y5相,能够促进异质形核,细化效果最佳,平均晶粒尺寸仅13μm,相应压缩强度高达404 MPa。当Y含量过多时,快冷Mg-6Al-1.25Y合金中Mg24Y5相易发生团聚,从而弱化组织细化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 镁合金 快速凝固 组织细化 异质形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冷稀土镁合金中沉淀相析出及其压缩力学性能 被引量:1
15
作者 聂海明 杨伟 汪志太 《材料热处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30-37,共8页
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及能谱仪等研究了AZ91-0. 75 mass%Er合金的快冷组织及其沉淀相的析出行为,分析了不同条件下合金的压缩性能。结果表明:非平衡效应的增强可以有效细化快冷合金晶粒组织,抑制针状Al-Er稀土相形成,促使晶界相以... 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及能谱仪等研究了AZ91-0. 75 mass%Er合金的快冷组织及其沉淀相的析出行为,分析了不同条件下合金的压缩性能。结果表明:非平衡效应的增强可以有效细化快冷合金晶粒组织,抑制针状Al-Er稀土相形成,促使晶界相以不连续岛状形式分布;经200℃时效处理后,铜模喷铸合金中析出了Mg-Er化合物相,随时效时间延长,析出相的体积分数和尺寸不断增加,其中时效16 h后发生严重的团聚及粗化现象;晶粒细化与固溶强化有利于提高铜模喷铸合金的压缩强度;随时效过程进行,快冷合金的压缩强度先升后降,其中时效8 h后的压缩强度最高可达438. 41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平衡凝固 时效 晶粒细化 沉淀析出 稀土镁合金
原文传递
退火温度对选区激光熔化ZL205A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欧阳奇 汪志太 +2 位作者 徐志锋 李仕豪 李泽铧 《铸造技术》 CAS 2021年第3期211-215,219,共6页
采用选区激光熔化(SLM)成形ZL205A合金并对其进行退火处理,研究了退火温度对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沉积态试样的组织由θ(Al_(2)Cu)相和α-A1基体组成;随着退火温度升高,Cu元素以颗粒状分布在铝基体中,使晶粒尺寸变大,组织中... 采用选区激光熔化(SLM)成形ZL205A合金并对其进行退火处理,研究了退火温度对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沉积态试样的组织由θ(Al_(2)Cu)相和α-A1基体组成;随着退火温度升高,Cu元素以颗粒状分布在铝基体中,使晶粒尺寸变大,组织中无新相生成。退火处理后,试样的伸长率大幅度提高,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和显微硬度均呈下降趋势,拉伸断口为韧性断裂特征。在250-300℃退火2 h,伸长率较沉积态分别提升14.3%和28.6%,且强度优于沉积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区激光熔化 ZL205A合金 退火温度 组织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空压力浸渗法制备B_(4)C/ZL301复合材料的组织与性能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晓东 骆毅 +1 位作者 胡耀政 汪志太 《西安航空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61-66,共6页
采用真空压力浸渗法制备了B_(4)C体积分数约为60%的B_(4)C/ZL301复合材料,对基体材料和B_(4)C/ZL301复合材料微观组织、显微硬度、摩擦磨损及压缩性能进行测试分析。结果表明,采用真空压力浸渗法制备的B_(4)C/ZL301复合材料组织致密,增... 采用真空压力浸渗法制备了B_(4)C体积分数约为60%的B_(4)C/ZL301复合材料,对基体材料和B_(4)C/ZL301复合材料微观组织、显微硬度、摩擦磨损及压缩性能进行测试分析。结果表明,采用真空压力浸渗法制备的B_(4)C/ZL301复合材料组织致密,增强相颗粒分布均匀,界面结合良好。复合材料的性能明显提高:平均显微硬度为252.00 HV,比铝合金基体(72.08 HV)提高了249.6%;平均摩擦因数为0.214,较铝合金基体(0.385)明显减小;复合材料的压缩强度相对于基体材料提升了9.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压力浸渗 B_(4)C/ZL301复合材料 摩擦系数 界面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模喷铸Mg-6Al-1Y合金快冷组织形成及其固溶行为
18
作者 刘亮 汪志太 +3 位作者 杨伟 王振军 蔡长春 余欢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0期20066-20069,共4页
采用真空感应熔炼与等温固溶相结合,研究了稀土Y对铜模喷铸Mg-6Al合金快冷组织形成及其热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非平衡凝固Mg-6Al-1Y合金中形成亚稳稀土Mg 24 Y 5相,能够促进晶粒细化,抑制溶质偏析,形成细小球状晶组织。随铜模内径降... 采用真空感应熔炼与等温固溶相结合,研究了稀土Y对铜模喷铸Mg-6Al合金快冷组织形成及其热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非平衡凝固Mg-6Al-1Y合金中形成亚稳稀土Mg 24 Y 5相,能够促进晶粒细化,抑制溶质偏析,形成细小球状晶组织。随铜模内径降低,凝固冷速增加,晶粒细化效果更加显著,其中内径为2 mm时所获得的平均晶粒尺寸减小到2μm以内。Y的加入导致晶界处β相转变温度由425.57℃升高到429.46℃,提高了快冷Mg-6Al合金的高温热稳定性。高冷速引起的细晶强化有利于增加快冷Mg-6Al-1Y合金的显微硬度。经400℃/2 h固溶处理后β相的溶解导致快冷合金硬度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平衡凝固 固溶处理 组织细化 热稳定性 稀土镁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ecline of nucleation in the heating process with a high heating rate
19
作者 杨高林 林鑫 +3 位作者 宋梦华 胡桥 汪志太 黄卫东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14年第8期426-429,共4页
The effect of the heating rate on the nucleation of metallic glass in a rapid heating process starting from the glass transition temperature is investigated. The critical nucleus radius in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 The effect of the heating rate on the nucleation of metallic glass in a rapid heating process starting from the glass transition temperature is investigated. The critical nucleus radius in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temperature of the undercooling liquid. If the increment rate of the critical nucleus radius, owing to the heating process, is higher than the growth rate of the nuclei, the nuclei generated at the low temperature will become the embryos at the high temperature. This means that the high heating rate can make no nucleation happen in the heating process. In consideration of the interfacial energy, the growth rate of the nuclei in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ir size and the growth rate of the critical nucleus is zero. Thus, the lower heating rate can also make the nuclei decline partially. Finally, this theory is used to analyze the nucleation process during laser remelting metallic gla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UCLEATION growth rate heating rate bulk metallic glas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部冷却条件对激光熔凝Ni-Sn合金反常共晶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4
20
作者 汪志太 林鑫 +1 位作者 曹永青 黄卫东 《中国激光》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91-96,共6页
分别对置于铜、钛及耐火砖导热台上的Ni-33%Sn(质量分数,下同)合金进行激光熔凝实验,以研究不同的导热条件下激光重熔对Ni-33%Sn合金微观组织的影响。结果显示,在Ni-33%Sn合金试样被熔透的条件下,三种不同导热台上试样微观组织比较相似... 分别对置于铜、钛及耐火砖导热台上的Ni-33%Sn(质量分数,下同)合金进行激光熔凝实验,以研究不同的导热条件下激光重熔对Ni-33%Sn合金微观组织的影响。结果显示,在Ni-33%Sn合金试样被熔透的条件下,三种不同导热台上试样微观组织比较相似,熔池底部均产生了反常共晶组织,并且铜台上试样反常共晶区域明显大于其他两种导热台。分析认为,试样熔池底部的自由形核及快速生长导致了反常共晶的产生,而熔池两侧的外延生长行为以及熔池底部在经历高速自由形核生长后的外延生长条件的建立,使得只能在熔池底部的小区域内形成反常共晶。铜导热台由于具有更大的导热系数使得铜台上试样在底部有更大的冷却速率,从而获得更大的形核区域,所以该导热台上试样底部反常共晶区域要大于其他两种导热台的共晶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 激光熔凝 反常共晶 冷却条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