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钻井液对煤层气井壁稳定性影响实验研究
被引量:16
- 1
-
-
作者
汪伟英
夏健
陶杉
田文涛
马丽
孙玉英
-
机构
长江大学油气资源与勘探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华北油田公司采油工艺研究院
-
出处
《石油钻采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94-96,共3页
-
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大型油气田及煤层气开发"子课题"山西沁水盆地煤层气水平井开发示范工程"(编号:2011ZX05061)资助
-
文摘
在对煤层气储层岩石组成及理化性能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测定煤岩与钻井液接触后的力学性质,研究各种理化性能对煤层井壁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钻井液侵入煤层后容易引起黏土膨胀,煤层气储层存在由于水敏引起的煤层井壁失稳的危险;在岩石强度大、无水敏的煤储层可采用清水钻进,在水敏性强的储层应在钻井液中加入黏土抑制剂,并采用欠平衡等钻井方式,控制钻井液侵入。
-
关键词
节理煤层
井壁稳定
钻井液
理化性能
阳离子交换容量
膨胀率
-
Keywords
joint coal bed methane
borehole stability
drilling fluid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capacity of exchangeable cation
expansion rate
-
分类号
TE254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井工程]
-
-
题名流体性质对出砂的影响及控制
被引量:15
- 2
-
-
作者
汪伟英
王尤富
王孝忠
何海峰
聂飞朋
-
机构
江汉石油学院石油工程系
-
出处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3年第5期79-80,共2页
-
文摘
油藏开发过程中的出砂问题是影响产能的重要因素。了解油藏出砂机理对有效控制出砂以及选择合理的防砂方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通过室内岩心流动实验,研究了流体粘度以及pH值对出砂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开始出砂的临界流速随原油粘度以及流体pH值的升高而下降;当pH值超过12以后,出砂量显著增大。因此在钻井、完井及油井作业过程中应注意入井流体pH值的控制。
-
关键词
流体粘度
出砂
影响
控制
岩心流动实验
临界流速
PH值
-
Keywords
sand produclion
core flow test
fluid viscosity
fluid pH value
critical flow rate
-
分类号
TE358.1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
-
题名稠油非线性渗流测定方法研究
被引量:14
- 3
-
-
作者
汪伟英
喻高明
柯文丽
王雨
戈月
-
机构
长江大学(武汉)石油工程学院
油气资源与勘探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长江大学)
-
出处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64-467,共4页
-
文摘
稠油由于其非牛顿特性,在多孔介质中的渗流特征与常规原油不同,一般表现为非线性渗流,其特征之一是可能存在启动压力梯度,只有当驱替压力梯度超过启动压力梯度时稠油才开始流动,且渗流规律偏离达西定律。通过室内实验研究,设计了合理测量启动压力梯度的方法。利用天然岩心与实验室配制的模拟油,设定不同的驱替流量来测量启动压力梯度,研究实验测量启动压力梯度过程中驱替流量对测量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驱替流量超过某一临界值时,测量得到的启动压力梯度会受到驱替流量的影响。因此,在测量岩心真实启动压力梯度的过程中,实验方法和驱替流量的选择不容忽视。
-
关键词
稠油
非线性渗流
启动压力梯度
实验研究
-
Keywords
heavy oil
nonlinear seepage
threshold pressure gradient
experimental study
-
分类号
TE345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
-
题名聚合物驱采油污水絮凝技术研究
被引量:11
- 4
-
-
作者
汪伟英
马丽
周兰芳
许冬进
-
机构
油气钻采工程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
出处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11-414,共4页
-
文摘
通过烧杯絮凝沉降观察和水样透光率测定,考察了8种阳离子和阴离子聚丙烯酰胺(PAM)、5种铝系无机絮凝剂、3种铁系无机絮凝剂及多种不同组成的二元、三元复配絮凝剂对含聚合物70mg/L的胜利孤东聚驱油藏产出污水的净化效果,得到了适合孤东采油厂的3个絮凝剂配方,即:300mg/L的AlCl3+0.5mg/L的AP(阴离子PAM);90mg/L的ZO(阳离子PAM)+210mg/L的AlCl3;120mg/L的FeCl3+180mg/L的AlCl3+0.55mg/L的AP(阴离子PAM),处理后水透光率≥95%。讨论了絮凝机理。
-
关键词
采油污水
含聚合物污水
絮凝剂(混凝剂)
净水剂
复配化学剂
净水处理
絮凝/混凝
透光率
-
Keywords
oilfield produced water
polymer containing wastewater
flocculants/coagulants
water clearing agents
chemicals in combination
water purification (clearing)
flocculation/coagulation
light transmittance
-
分类号
X74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TU991.22
[建筑科学—市政工程]
-
-
题名储层岩石水敏性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8
- 5
-
-
作者
汪伟英
唐周怀
吕迎红
杜燕
赵磊
-
机构
江汉石油学院石油工程系
中原油田分公司
-
出处
《江汉石油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49-50,共2页
-
文摘
注入流体矿化度与储层中的粘土矿物不配伍时 ,会引起粘土矿物水化膨胀和分散 ,导致渗透率降低。研究表明 ,岩石水敏损害程度与注入水盐度、盐度递减速率以及 p H值有关。当注入水盐度低于 9 0 0 0 mg/L时 ,渗透率明显降低。盐度递减速率越快 ,水敏损害程度越大。
-
关键词
储集层
水敏性
油层保护
粘土矿物
矿化度
渗透率
-
Keywords
reservoir
water sensitivity
clay mineral
salinity
permeability
-
分类号
TE258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井工程]
-
-
题名钻井液侵入引起煤岩膨胀对煤储层的伤害
被引量:21
- 6
-
-
作者
汪伟英
肖娜
黄磊
邹来方
田中兰
杨恒林
-
机构
油气资源与勘探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长江大学)
中国石油集团钻井工程研究院
-
出处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2010年第3期20-22,共3页
-
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36课题1(2008ZX05036-001)
-
文摘
在分析了煤层气储层岩性特征和煤层水特征的基础上,通过室内静态实验测定了沁水盆地郑庄3号主力煤层煤样分别在蒸馏水、煤层水和1%KCl盐水中的线性膨胀率;并测定了煤样的水敏性。研究结果表明,煤岩遇水膨胀程度直接受煤中黏土矿物的影响,煤粉膨胀主要发生在开始与水接触的1h时间内,配制钻井液的地表水进入煤层后将造成煤岩膨胀,降低煤储层渗透率,对煤储层造成损害。
-
关键词
煤层气
黏土膨胀
钻井液
水敏伤害
渗透率
-
Keywords
Coalbed methane
Clay swelling
Drilling fluid
Water-sensitive injury
Permeability
-
分类号
TE258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井工程]
-
-
题名钻井过程中裂缝性储层伤害机理及试验评价方法
被引量:11
- 7
-
-
作者
汪伟英
张顺元
王玺
蒋光忠
彭春洋
黄志强
-
机构
长江大学石油工程学院
中石油钻井工程技术研究院
-
出处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08-111,168,共4页
-
基金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重大专项(2008E-1610)
-
文摘
在对裂缝性油藏岩石孔隙结构、应力敏感性、渗流规律研究的基础上,提出采用人为造缝的方法模拟地层岩石裂缝开度,通过测定钻井液污染前后岩心渗透率的变化,评价钻井液对储层的伤害程度。以哈萨克斯坦肯基亚克油田为例,针对钻井过程中的储层伤害机理进行试验评价。结果表明,对裂缝宽度很小的岩心,固相颗粒堵塞在岩心表面;对裂缝宽度大于100μm的岩心,固相颗粒进入岩心深处,造成严重伤害。裂缝宽度越大,伤害程度越严重。因此,对裂缝性油藏,如果裂缝宽度很大,应考虑使用平衡钻井或欠平衡钻井,以达到保护储层的目的。
-
关键词
钻井
裂缝性储层
裂缝宽度
储层伤害
评价方法
-
Keywords
well drilling
fractured reservoir
fracture width
reservoir damage
evaluation method
-
分类号
TE258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井工程]
-
-
题名原油中有机质沉积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 8
-
-
作者
汪伟英
周克厚
王尤富
吴一慧
张公社
-
机构
江汉石油学院石油与材料工程系
-
出处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06-308,共3页
-
文摘
在地层温度 (6 5℃ )下研究了含沥青质 8.2 4 %、胶质 39.1%、蜡 4 .98%、凝点 - 2 2℃、粘度 (6 5℃ ) 32 6mPa·s的渤海绥中 36 1油田脱水脱气原油的有机质沉积现象。该原油与pH为 7~ 13的矿化度 80 0 0mg L的注入水等体积混合后 10d内无沉积物生成 ,注入水pH增加至 14时 2 4h后 ,与 15 %盐酸液混合时 2 4 0h后即有沉积物生成。在 6 5℃下在储层岩心中注入原油 10PV ,降温至 5 5℃并静置 4h ,再在 6 5℃注入原油 10PV ,岩心渗透率由 0 .174μm2 降至 0 .15 7μm2 ,如降温至 5 5℃后继续注入原油 10PV ,则渗透率由 0 .180 μm2 降至 0 .14 6 μm2 。在原油中加入1%沥青质后分别注入 3个岩心 ,注入 10PV时岩心渗透率下降 5 %~ 9%。实验结果表明 ,与极高pH值的水或酸液混合 ,岩心 (油藏 )温度降低及原油中沥青质含量增大均可引起原油中有机质沉积。从原油胶体的结构讨论了有机沉积实验结果。图 1表 3参 4。
-
关键词
原油
有机质沉积
实验研究
重有机质
原油
储层岩心
渗透率伤害
石油胶体稳定性
-
Keywords
organic deposition
heavy organic substances
crude oil
reservoir core
permeability damage
peroleum colloid stability
-
分类号
TE258.3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井工程]
-
-
题名煤层气储层钻井液结垢伤害实验研究
被引量:15
- 9
-
-
作者
汪伟英
陶杉
黄磊
邹来方
田中兰
杨恒林
-
机构
长江大学油气资源与勘探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中国石油集团钻井工程研究院
-
出处
《石油钻采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5-38,共4页
-
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36课题(1编号:2008ZX05036-001)部分内容
-
文摘
我国煤层气储层渗透率低,有轻微结垢也极有可能导致渗透率大幅度降低。为了深入研究结垢对煤层气储层的伤害,在分析煤层气储层特征的基础上,利用饱和指数法预测了山西沁水郑庄煤层气储层在钻井液侵入时的结垢趋势,然后通过室内静态实验测定了钻井液与地层水在不同混合比、不同pH值条件下的结垢量,并通过岩心流动实验,进一步证实了钻井液侵入产生结垢对储层的伤害程度。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地表水配制的钻井液在侵入储层后有碳酸钙垢形成,结垢量随pH值升高而增大;钻井液侵入量越大,煤储层伤害越严重。
-
关键词
煤层气储层
储层伤害
钻井液
结垢
PH值
-
Keywords
coalbed methane reservoir damage
pH value
drilling fluid
scale
-
分类号
TE37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
-
题名煤层气储层渗透率特征研究
被引量:19
- 10
-
-
作者
汪伟英
汪亚蓉
邹来方
石惠宁
-
机构
长江大学石油工程学院
中国石油集团钻井工程研究院
华北油田分公司采油工艺研究院
-
出处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27-128,164,共3页
-
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2008ZX05036-001)
-
文摘
采用煤岩渗流试验装置,研究了煤层气储层中气体的渗流规律,以及气体滑脱效应、有效应力对煤岩渗透率的影响。从理论上研究了煤岩孔隙系统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由于煤岩特殊的双重孔隙介质特征,有效应力对渗透率影响非常严重。岩石总有效应力增大,煤岩渗透率下降。而卸压时渗透率只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从而造成渗透率的损失。
-
关键词
煤层气
有效应力
渗透率
滑脱效应
-
Keywords
coalbed methane
effective stress
permeability
slippage effect
-
分类号
TD84
[矿业工程—煤矿开采]
-
-
题名稠油非线性渗流及其对采收率的影响
被引量:8
- 11
-
-
作者
汪伟英
陶杉
田文涛
马丽
晓春
-
机构
长江大学石油工程学院
新疆油田分公司录井公司
-
出处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15-117,共3页
-
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08ZX05024-004)
-
文摘
稠油中含有大量的胶质、沥青质,而胶质、沥青质的极性和表面活性很强,当它们与岩石颗粒表面接触时,就表现出明显的相互作用。这样,在岩石颗粒表面就形成一个富含极性物质的特殊液体层——边界层。稠油边界层的存在影响到稠油在地层中的流动,最终影响到水驱采收率。通过室内试验研究了稠油在多孔介质中的渗流规律,并以此为基础研究了注采压差与采收率的关系。结果表明,稠油在多孔介质中流动存在一启动压力,渗透率越低,启动压力越大,注水开发时注入压力必须高于启动压力,在考虑防止指进的情况下适当提高注水压力,降低边界层的厚度,才能提高稠油的采收率。
-
关键词
稠油
非线性渗流
采收率
边界层
启动压力
-
Keywords
heavy oil
nonlinear flow
recovery
boundary layer
starting pressure
-
分类号
TE311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
-
题名表面活性剂对煤岩润湿性及相对渗透率的影响
被引量:9
- 12
-
-
作者
汪伟英
田中兰
杨林江
杨恒林
欧阳云丽
张承洲
-
机构
油气资源与勘探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长江大学)
中国石油集团钻井工程技术研究院
-
出处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中旬)》
CAS
2015年第1期79-82,7,共4页
-
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1ZX05036-001)
-
文摘
采用煤粉自吸法,分别研究了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石油磺酸盐和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与煤岩接触后,对煤岩表面润湿性的影响。通过稳定法测定了煤岩吸附活性剂和气-液界面张力改变对煤层气储层气-液两相相对渗透率曲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煤岩表面润湿性呈弱亲水性,在吸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后煤岩亲水性增强,气相相对渗透率下降,液相相对渗透率升高。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对润湿性改变作用较小,气液界面张力降低后,气相相对渗透率升高,有利于煤层气产出。
-
关键词
入井液
煤岩
煤层气
气-液相对渗透率
表面活性剂
-
Keywords
inflow fluid
coal
coalbed methane
gas-liquid relative permeability
surfactant
-
分类号
TE357.469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
-
题名束缚水饱和度、岩石性质对自吸的影响
被引量:20
- 13
-
-
作者
汪伟英
张公社
-
机构
江汉石油学院
-
出处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66-69,共4页
-
文摘
自吸是裂缝性油藏采油的一个特别重要的方面。影响自吸的因素有很多,文中主要研究束缚水饱和度和岩石性质 对自吸速度及采收率的影响。研究中使用的多孔介质分别为高渗砂岩、低渗砂岩、石灰岩。结果表明,束缚水饱和度对砂岩 体系自吸速度有较强的影响.当束缚水饱和度Swi小于 6%时,自吸速度随Swi增加而减小,在Swi为 6%~15%的范围内自 吸速度达最低,当Swi在15%~30%的范围内,自吸速度随束缚水饱和度增高而升高。在束缚水饱和度为零的情况下,三种 类型岩石中以石灰岩的自吸采收率最高,其值比同等渗透率级别的砂岩高23%。
-
关键词
束缚水饱和度
岩石性质
自吸采油
低渗透油气藏
-
Keywords
initial water saturation
rock lithology
spontaneous imbibition
ultimate recoveryl pore structure
capillary pressure
-
分类号
TE348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
-
题名煤层气储层阳离子交换容量及其对煤岩物性的影响
被引量:3
- 14
-
-
作者
汪伟英
马丽
原晓珠
夏健
石惠宁
孙玉英
-
机构
油气资源与勘探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长江大学)
中石油华北油田分公司
-
出处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18-120,共3页
-
基金
大型油气田及煤层气开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山西沁水盆地煤层气水平井开发示范工程"资助项目(2011ZX05061)
-
文摘
为了解煤岩物性,采用氯化铵-酒精分光光度法测定煤岩中的黏土矿物阳离子交换容量,并通过水敏试验进行验证。沁水煤田凤凰山和寺河矿的阳离子交换容量试验结果表明:寺河矿因水敏产生的煤层损害可能性大于凤凰山;水敏性试验研究则证明了凤凰山无水敏伤害,寺河矿存在较强的水敏伤害;阳离子交换量与水敏伤害紧密相关,阳离子交换容量越大,储层潜在水敏性亦强;衡量煤岩黏土阳离子交换容量的大小区别于常规的油藏,即使阳离子交换容量小于9 mmol/100 g,也不能忽视煤岩黏土的水化膨胀,要与水敏试验相结合来判断水化作用对储层造成的伤害。
-
关键词
煤层气
阳离子交换容量
水敏
水化作用
分光光度法
储层伤害
-
Keywords
coal bed methane
positive ion exchange volume
water sensitivity
hydration function
spectral photometric method
reservoir damage
-
分类号
P631.81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
-
题名高泥质强水敏砂岩储层酸液体系研究
被引量:2
- 15
-
-
作者
汪伟英
张公社
张光明
周克厚
-
机构
油气钻采工程湖北省重点实验室长江大学石油工程学院
-
出处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304-306,共3页
-
基金
中国石化胜利油田有限公司项目(04H033)
-
文摘
采用溶蚀率测定实验和岩心流动实验研究了适合于高泥质、强水敏砂岩储层岩石酸化的酸液体系配方,分析了酸液种类、酸液浓度和关井时间对酸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对泥质含量较高的砂岩储层,采用含氢氟酸的酸液体系酸化效果较好,但为了防止二次沉淀生成,必须优化设计酸液浓度和反应时间;对水敏性强的储层酸化,采用含氟硼酸和氢氟酸的缓速酸酸液体系酸化比土酸效果更好。在酸化后,注入防膨液段塞能稳定粘土,延长和提高酸化效果。
-
关键词
砂岩
强水敏
酸化
泥质
地层伤害
渗透率
-
Keywords
sandstone
strong water sensitive
acidification
argillaceous formation damage
permeability
-
分类号
TE357.2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
-
题名确定钻井液侵入油层伤害的数值模拟计算方法
被引量:5
- 16
-
-
作者
汪伟英
胡荣
高振龙
-
机构
江汉石油学院石油工程系
河南油田第一采油厂
中原油田地质研究院
-
出处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10-12,共3页
-
文摘
钻井液会侵入油气层并在近井眼周围形成伤害区,其伤害深度和程度可应用钻井液侵入模型来计算。该方法在建立了预测侵入近井眼地带钻井液的浓度随径向距离变化的数学模型的基础上,通过数值积分确定钻井液侵入深度和伤害油层程度,计算中不需要复杂的钻井液滤失的岩心流动实验,只需钻井液性能参数和地层孔渗资料,应用钻井现场资料就可以较准确地确定钻井液侵入深度和伤害程度,方法简单,应用方便。通过试井方法证明该方法是正确的。
-
关键词
数值模拟
计算方法
钻井液
地层损害
侵入深度
损害程度
-
Keywords
drilling fluid
formation damage
invasion depth
damage degree
numerical stimulation
-
分类号
TE258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井工程]
-
-
题名临盘油田盘二区块油井出砂机理分析
被引量:2
- 17
-
-
作者
汪伟英
郝斐
王勤田
熊敏
杨晶
徐文
-
机构
江汉石油学院石油工程系
胜利油田分公司临盘采油厂
-
出处
《江汉石油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59-60,共2页
-
文摘
通过对山东临盘油田盘二区块地质特征及生产资料的统计分析 ,研究了生产过程中油井出砂机理。结果表明 ,地层压力、生产压差以及含水率是影响油井出砂的重要因素。保持足够高的地层压力开采 ,设计合理的生产压差 ,控制产水率上升 ,能有效减少出砂 。
-
关键词
临盘油田
盘二区块
油井
出砂机理
地层压力
生产压差
含水率
-
Keywords
oil well
sand production
mechanism
formation pressure
producing pressure drop
water content ratio
Linpan Oilfield
-
分类号
TE358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
-
题名有机垢对地层损害机理研究
被引量:2
- 18
-
-
作者
汪伟英
周克厚
王尤富
张公社
-
机构
江汉石油学院
-
出处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2002年第6期67-68,共2页
-
文摘
有机垢对地层的损害是引起产能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通过室内实验研究了有机垢对地层损害的机理。实验结果表明 ,有机垢在多孔介质中形成后使部分孔喉受到堵塞 ,岩石渗透率明显下降。同时 ,有机垢还使岩石表面润湿性发生转变 ,其亲油性增强。对亲水油藏 ,由于润湿性的转变 ,油、水两相在多孔介质中的分布发生变化 ,油相相对渗透率降低 ,采收率也受到影响。有机垢造成的损害在地层中很难彻底清除 ,因此 ,应以预防为主。
-
关键词
有机垢
地层损害
机理
研究
油气层保护
渗透率
润湿性
-
Keywords
organic deposition, formation damage, mechanism, permeability, wettability
-
分类号
TE258.1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井工程]
-
-
题名毛管力与含水饱和度对岩石出砂的影响
被引量:8
- 19
-
-
作者
汪伟英
张公社
何海峰
王孝忠
张志全
-
机构
江汉石油学院石油工程系
-
出处
《中国海上油气(工程)》
2003年第3期47-49,共3页
-
文摘
出砂是影响油井生产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防砂工艺技术的关键在于正确分析油层出砂的原因 ,并判断油层出砂机制。通过室内岩心流动试验 ,研究了毛管力、含水饱和度对岩石出砂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束缚水饱和度时 ,毛管力对岩石表面微粒起到稳定作用 ;当油水同时流动时 ,岩石出砂临界流速随着含水饱和度的升高而下降 ,出砂量随着含水饱和度的增大而增大。疏松砂岩油藏开采过程中应合理设计生产工艺参数 ,控制含水体积分数上升 。
-
关键词
毛管力
含水饱和度
岩石出砂
油井
临界流速
-
Keywords
capillary pressure, water saturation, sand production, critical velocity, sand prevention
-
分类号
TE358.1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
-
题名完井方式对聚合物粘度的影响
被引量:4
- 20
-
-
作者
汪伟英
张磊
-
机构
长江大学石油工程学院
新疆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
-
出处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08-110,共3页
-
基金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研究项目(CNOOCRC(LTD)2006-KFGC-SZ361005)
-
文摘
疏松砂岩油藏在注聚过程中,可能会由于防砂完井方式的选择不合理而导致聚合物溶液粘度大幅度下降,从而影响聚合物驱效果。通过测定聚合物溶液流过不同类型防砂筛管后的粘度保留率,分析了完井方式对聚合物溶液粘度的影响。结果显示,无论采用何种筛管进行防砂,聚合物溶液通过筛管后粘度均有所下降;在较高的注入速度下,聚合物通过筛管时粘度下降幅度较大;通过金属网筛管时的粘度损失比绕丝筛管高,且易产生堵塞现象。因此,选择绕丝筛管作为聚合物驱油田注聚井的防砂方法较为合适。
-
关键词
完井方式
聚合物
粘度
防砂筛管
-
Keywords
completion method
polymer
viscosity
sand control screen
-
分类号
TE257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井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