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鼠抑郁行为的性别差异与单胺转运体及单胺氧化酶B关系的实验研究
1
作者 汪丽佳 秦丽娟 +2 位作者 刘丹 刘任 周岐新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3年第9期993-998,共6页
目的:探讨慢性轻度不可预见刺激(CUMS)致大鼠抑郁行为的性别差异与神经细胞单胺氧化酶B(MAO-B)、5-羟色胺转运体(5-HTT)及去甲肾上腺素转运体(NET)表达的关系。方法:SD大鼠雌雄各30只,随机分为雄性对照组(MCG)、雄性模型组(MMG)、雌性... 目的:探讨慢性轻度不可预见刺激(CUMS)致大鼠抑郁行为的性别差异与神经细胞单胺氧化酶B(MAO-B)、5-羟色胺转运体(5-HTT)及去甲肾上腺素转运体(NET)表达的关系。方法:SD大鼠雌雄各30只,随机分为雄性对照组(MCG)、雄性模型组(MMG)、雌性对照组(FCG)和雌性模型组(FMG),采用孤养结合CUMS方式建立大鼠抑郁模型。以开场实验和强迫游泳实验评价大鼠焦虑抑郁行为;Western blot法和荧光定量PCR法分别测定脑桥NET和海马5-HTT及MAO-B蛋白和mRNA表达。结果:经CUMS处理的MMG大鼠开场实验水平和垂直得分均显著低于MCG,FMG大鼠垂直得分明显低于FCG,且MMG大鼠水平和垂直得分也显著低于FMG;FMG和MMG大鼠强迫游泳不动时间显著长于各自对照组,且MMG大鼠不动时间显著长于FMG;与各自对照组相比,FMG和MMG大鼠5-HTT蛋白表达均明显降低,而MAO-B表达明显升高;NET蛋白表达仅MMG明显升高,且显著高于FMG大鼠。结论:CUMS更易诱导雄性大鼠产生抑郁样行为,其原因可能与CUMS导致两性大鼠MAO-B、NET、5-HTT表达量的差异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性别差异 去甲肾上腺素转运 5-羟色胺转运体 单胺氧化酶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射灌土壤水分运移分布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程东娟 雍芳 +1 位作者 侯毅凯 汪丽佳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9-20,24,共3页
通过室内注射灌水分入渗试验,研究了注射灌土壤水分运移分布特性。研究表明:注射灌的累积入渗量随时间延长而增大,与时间呈幂函数关系;注射灌土壤湿润锋为圆心在出水口下方的半圆形,湿润锋运移速度随时间延长变缓,过两出水口中心连线中... 通过室内注射灌水分入渗试验,研究了注射灌土壤水分运移分布特性。研究表明:注射灌的累积入渗量随时间延长而增大,与时间呈幂函数关系;注射灌土壤湿润锋为圆心在出水口下方的半圆形,湿润锋运移速度随时间延长变缓,过两出水口中心连线中点竖直切面的运移速度在初期小于过两出水口中心的竖直切面,随着时间延长运移速度相接近;在出水口下方,土壤水分向下运移范围较大,土壤含水量较大,变化较小,而在出水口上方,土壤水分向下运移范围较小,土壤含水量较小,变化较大。以上研究可以为进一步补充注射灌理论技术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射灌 土壤水分 运移 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容重对膜孔灌盐土水盐运移分布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程东娟 霍自民 汪丽佳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21-124,共4页
通过室内土壤膜孔灌盐土水分入渗试验,分析了土壤容重对膜孔灌盐土水盐运移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1)土壤容重越大,相同入渗时间的累积入渗量越小,相同灌水量下土壤湿润范围越大;(2)入渗结束时,土壤含水量以膜孔为中心呈等值线分布,土... 通过室内土壤膜孔灌盐土水分入渗试验,分析了土壤容重对膜孔灌盐土水盐运移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1)土壤容重越大,相同入渗时间的累积入渗量越小,相同灌水量下土壤湿润范围越大;(2)入渗结束时,土壤含水量以膜孔为中心呈等值线分布,土壤容重越小,相同位置的土壤含水量越大;(3)膜孔灌对盐土有明显的淋洗作用,膜孔附近土壤盐分含量远低于本底值,湿润体边缘有较高盐分累积;(4)相同灌水量下,土壤容重越小,盐分淋洗范围越大。以上研究结果可以为盐土上膜孔灌合理灌溉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容重 膜孔灌 盐土 水盐运移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初始含水量对注射灌土壤水分运移分布特性影响试验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程东娟 汪丽佳 +1 位作者 侯毅凯 雍芳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91-94,共4页
通过室内不同土壤初始含水量的注射灌水分入渗试验,研究了土壤初始含水量对注射灌土壤水分运移分布特性影响。研究表明:注射灌的累积入渗量与时间呈幂函数关系,土壤初始含水量越大,相同入渗时间的累积入渗量越大。在出水口下方土壤水分... 通过室内不同土壤初始含水量的注射灌水分入渗试验,研究了土壤初始含水量对注射灌土壤水分运移分布特性影响。研究表明:注射灌的累积入渗量与时间呈幂函数关系,土壤初始含水量越大,相同入渗时间的累积入渗量越大。在出水口下方土壤水分湿润范围较大,土壤含水量也较大,而在出水口上方则相反。土壤初始含水量越大,土壤湿润范围越大,距离出水口相同距离的土壤含水量越大。以上研究可为进一步补充注射灌理论技术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射灌 初始含水量 土壤水分 水分运移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前高校学风建设存在问题调查分析——以上海松江大学城园区为例
5
作者 汪丽佳 徐攀 毛宁 《科教文汇》 2011年第21期35-36,共2页
学风是一所学校治学精神、治学态度、治学方法和师生整体精神面貌的综合反映。高等教育发展不仅需要有量的发展,更要有质的提高,要提高办学质量,学风建设是关键。
关键词 学风 评价 高校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拉法辛抗CUMS致大鼠抑郁行为涉及阻遏海马TH和TPH表达下调 被引量:8
6
作者 秦丽娟 刘丹 +6 位作者 蒋兴惠 邱红梅 汪丽佳 刘任 费慧芝 胡小娅 周岐新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4年第4期398-403,共6页
目的:探讨慢性轻度不可预见刺激(chronic unpredictable mild stress,CUMS)致大鼠抑郁行为与海马色氨酸羟化酶(tryptophan hydroxylase,TPH)和酪氨酸羟化酶(tyrosine hydroxylase,TH)表达关系及文拉法辛的干预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64只... 目的:探讨慢性轻度不可预见刺激(chronic unpredictable mild stress,CUMS)致大鼠抑郁行为与海马色氨酸羟化酶(tryptophan hydroxylase,TPH)和酪氨酸羟化酶(tyrosine hydroxylase,TH)表达关系及文拉法辛的干预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64只,随机分为对照组(NG)、模型组(MG)、文拉法辛灌胃正常组(WNG)、文拉法辛灌胃模型组(WMG)。采用孤养结合CUMS方式建立大鼠抑郁症模型;以开场实验和强迫游泳实验评价大鼠焦虑抑郁行为;生物化学方法检测大鼠皮层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力以及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blot分别测定海马TPH、TH 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与NG组相比,MG组大鼠开场实验水平得分、垂直得分明显降低,强迫游泳不动时间显著延长,MDA含量升高,SOD活力及TPH、TH mRNA和蛋白表达均明显下降;给予文拉法辛可明显阻遏CUMS诱导的上述变化,但对正常大鼠无影响。结论:CUMS致大鼠抑郁行为与海马TH和TPH表达下调有关;文拉法辛能阻遏这种表达下调,改善大鼠焦虑和抑郁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慢性轻度不可预见刺激 文拉法辛 海马色氨酸羟化酶 酪氨酸羟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S致大鼠抑郁行为涉及单胺递质合成酶表达下调 被引量:7
7
作者 汪丽佳 邱红梅 +4 位作者 蒋心惠 刘丹 费慧芝 胡小娅 周岐新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27-531,共5页
目的探讨慢性不可预知性刺激(chronically unpredicted stress,CUS)致大鼠抑郁行为与单胺递质合成限速酶色氨酸羟化酶(tryptophan hydroxylase,TPH)和酪氨酸羟化酶(tyrosine hydroxylase,TH)表达的关系。方法♂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对照... 目的探讨慢性不可预知性刺激(chronically unpredicted stress,CUS)致大鼠抑郁行为与单胺递质合成限速酶色氨酸羟化酶(tryptophan hydroxylase,TPH)和酪氨酸羟化酶(tyrosine hydroxylase,TH)表达的关系。方法♂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rol group,CG)和模型组(model group,MG),每组15只。采用连续给予CUS结合孤养28 d建立抑郁模型;对照组每笼5只,正常饲养;以开场试验和糖水消耗实验进行行为学评价;以荧光定量PCR测定海马、前脑皮层TPH及TH mRNA表达,以Western blot法测定海马、前脑皮层TPH及TH蛋白表达。结果与CG相比,MG大鼠开场实验水平和垂直活动得分均明显降低,糖水消耗量也显著减少,海马、前脑皮层TPH及TH mRNA和蛋白表达均明显下降。结论 CUS诱导♂大鼠产生抑郁症样行为,其发生机制可能与单胺递质合成限速酶TPH、TH表达下调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慢性不可预见性刺激 色氨酸羟化酶 酪氨酸羟化酶 5羟色胺 去甲肾上腺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g-8.5Gd-4.5Y-0.8Zn-0.4Zr稀土镁合金室温包套压缩变形行为及变形机制 被引量:2
8
作者 章懿清 汪丽佳 +4 位作者 胡励 何曲波 周涛 时来鑫 李明骜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125-2136,共12页
在室温条件下对固溶处理的热挤压态Mg-8.5Gd-4.5Y-0.8Zn-0.4Zr稀土镁合金分别进行单轴压缩与包套压缩实验,采用光学显微(OM)、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X射线衍射(XRD)和透射电子显微(TEM)等研究了该合金在变形后的微观组织。合金在单轴... 在室温条件下对固溶处理的热挤压态Mg-8.5Gd-4.5Y-0.8Zn-0.4Zr稀土镁合金分别进行单轴压缩与包套压缩实验,采用光学显微(OM)、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X射线衍射(XRD)和透射电子显微(TEM)等研究了该合金在变形后的微观组织。合金在单轴压缩条件下的最大变形量为18%,而在包套压缩条件下的最大变形量高达32%。结果表明:该合金在两种变形条件下的微观组织演化规律类似,即均会因协调塑性变形的需要而产生{1012}拉伸孪晶和{1121}拉伸孪晶,且前者的数量多于后者。同时,在变形过程中晶粒c轴向压缩方向的聚集程度逐渐增大。在18%变形量条件下,包套压缩试样的位错密度(0.2728 nm^(−2))明显高于单轴压缩试样的位错密度(0.1796 nm^(−2));在18%变形量条件下的单轴压缩试样中,主要激活的位错类型为〈a〉位错,而〈c+a〉位错数量较少;而在包套压缩试样中,〈c+a〉位错被大量激活来承载塑性应变,进而导致Mg-8.5Gd-4.5Y-0.8Zn-0.4Zr稀土镁合金的室温塑性显著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镁合金 包套压缩 微观组织演化 变形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变形对双峰分离非基面织构AZ31镁合金板材室温力学行为及微观组织演变的影响
9
作者 汪丽佳 胡励 +3 位作者 苗天虎 周涛 何曲波 刘相果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881-889,共9页
为揭示双峰分离非基面织构AZ31镁合金板材预变形后的室温变形行为及微观组织演化规律,对该板材施加压下量5%的深冷轧制预变形,结合室温单轴拉伸和微观组织表征实验,研究预变形对制备板材力学行为及微观组织演变的影响。结果表明,沿轧制... 为揭示双峰分离非基面织构AZ31镁合金板材预变形后的室温变形行为及微观组织演化规律,对该板材施加压下量5%的深冷轧制预变形,结合室温单轴拉伸和微观组织表征实验,研究预变形对制备板材力学行为及微观组织演变的影响。结果表明,沿轧制方向(RD)试样的初始屈服强度和断裂延伸率较未预变形试样分别提升212.5%和降低56.9%。沿板材横向(TD)试样的初始屈服强度和断裂延伸率较未预变形试样分别降低6.7%和提升37.9%。不同方向试样初始屈服强度的差异主要是由于TD试样中TD织构组分所对应的晶粒比RD试样中双峰分离非基面织构组分所对应的晶粒更容易激活基面滑移。断裂延伸率的差异主要是由于在RD试样中,{1012}拉伸孪晶的扩张受到抑制,会较早出现{1011}压缩孪晶,而在TD试样中,{1012}拉伸孪晶可以有效扩张,且后期出现一定数量的{1011}-{1012}双孪晶来承载/协调塑性应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Z31镁合金 双峰分离非基面织构 预变形 微观组织演化 塑性变形机制
原文传递
深冷处理对双峰分离非基面织构AZ31镁合金板材室温力学性能的影响
10
作者 汪丽佳 许君怡 +2 位作者 胡励 苗天虎 詹莎 《材料研究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499-507,共9页
将经520℃/5 h热处理的双峰分离非基面织构AZ31镁合金板材分别进行水冷处理和在液氮中深冷处理12 h,然后进行室温单轴拉伸实验并使用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和透射电子显微(TEM)等手段表征,研究其室温力学行为和微观组织的演化。结果表明... 将经520℃/5 h热处理的双峰分离非基面织构AZ31镁合金板材分别进行水冷处理和在液氮中深冷处理12 h,然后进行室温单轴拉伸实验并使用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和透射电子显微(TEM)等手段表征,研究其室温力学行为和微观组织的演化。结果表明:在深冷处理和水冷处理的双峰分离非基面织构镁合金板材中,都析出了纳米相(Mg_(17)Al_(12)和Al_(8)Mn_(5))。与水冷处理的板材相比,深冷处理板材中析出相的体积分数提高了65.5%,尺寸增大了78.7%。6%和12%的室温拉伸结果表明,变形后{101ˉ2}拉伸孪晶的体积分数分别提高了38.0%和36.7%。与水冷处理板材相比,深冷处理板材的初始屈服强度和最大抗拉强度分别提高43.8%和5.2%,但是断裂延伸率降低了20.4%。强度提高的主要原因是,在深冷处理过程中生成的高密度位错、Mg_(17)Al_(12)和Al_(8)Mn_(5)纳米析出相产生了沉淀强化;断裂延伸率降低的主要原因是,在{101ˉ2}拉伸孪晶界积累的高密度位错阻碍了基面滑移,使微裂纹倾向于向高位错密度处扩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材料 非基面织构AZ31镁合金 深冷处理 微观组织演化 塑性变形机制
原文传递
大鼠抑郁行为的性差异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功能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表达的相关性 被引量:1
11
作者 秦丽娟 汪丽佳 +2 位作者 刘丹 刘任 周岐新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CAS CSCD 2014年第4期524-528,共5页
目的探讨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刺激(chronic unpredicted mild stress,CUMS)致大鼠抑郁行为的性差异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hypothalamic-pituitary-adrenalaxis,HPA)功能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 目的探讨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刺激(chronic unpredicted mild stress,CUMS)致大鼠抑郁行为的性差异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hypothalamic-pituitary-adrenalaxis,HPA)功能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表达的相关性。方法将60只SD大鼠(雌雄各半)经open-field法筛选后,随机分为雌性对照组(CF)、雄性对照组(CM)、雌性模型组(SF)及雄性模型组(SM),每组15只。CF和CM组5只/笼;SF组和SM组采用孤养及CUMS方式建立大鼠抑郁模型。通过高架迷宫和糖水消耗试验评价大鼠焦虑抑郁行为程度;放射免疫法检测大鼠血清中皮质酮(corticosterone,CORT)的含量;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大鼠海马BDNF和下丘脑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corticotropin-releasing factor,CRF)mRNA的转录水平和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CF和CM组相比,SF和SM组大鼠糖水偏爱率、进入高架迷宫开臂次数、向下探究次数和在开臂停留时间均显著减少(P<0.05),血清中CORT含量增高(P<0.01),海马BDNF mRNA的转录水平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0.01),下丘脑CRF mRNA的转录水平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SM组大鼠糖水偏爱率、进入高架迷宫开臂和闭臂次数、直立及向下探究次数、中央区停留时间、血清中CORT含量及下丘脑CRF mRNA的转录水平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SF组(P<0.05),而在闭臂停留时间显著长于SF组(P<0.05)。结论 CUMS致大鼠焦虑抑郁行为的性别差异与HPA轴功能和BDNF表达有关,为进一步研究抑郁症的性别差异机制及寻找可能的防治措施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原文传递
阿戈美拉汀对抑郁症疗效与安全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12
12
作者 汪丽佳 王红梅 +2 位作者 宋捷 胡小娅 邱峰 《药物评价研究》 CAS 2019年第9期1856-1863,共8页
目的比较阿戈美拉汀与选择性五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和万方数据库,筛选阿戈美拉汀与SSRIs... 目的比较阿戈美拉汀与选择性五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和万方数据库,筛选阿戈美拉汀与SSRIs相比较治疗抑郁症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比较阿戈美拉汀与SSRIs的疗效与不良反应(ADR)。检索时限从建库至2019年4月,采用RevMan 5.3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2项RCTs,计3 292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阿戈美拉汀与SSRIs治疗后总有效率、治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阿戈美拉汀较SSRIs恶心的发生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0.58,95%CI(0.47,0.72),P<0.000 01];致失眠发生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0.47,95%CI(0.32,0.69),P=0.000 1];致腹泻、便秘及多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其他ADR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阿戈美拉汀治疗抑郁症与SSRIs疗效相当、安全性尚可,致ADR发生率不比SSRIs的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戈美拉汀 选择性五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 抑郁症 不良反应 META-分析
原文传递
2018—2020年我院门诊药房中成药退药处方分析与管理对策 被引量:2
13
作者 汪丽佳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22年第14期41-43,共3页
目的:对2018—2020年3年间医院门诊药房中成药退药处方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管理对策。方法:选择2018—2020年医院门诊药房中成药退药处方300张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进行处方分析。结果:退药的主要原因包括患者自身原因、用... 目的:对2018—2020年3年间医院门诊药房中成药退药处方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管理对策。方法:选择2018—2020年医院门诊药房中成药退药处方300张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进行处方分析。结果:退药的主要原因包括患者自身原因、用药禁忌、患者家中有药、医生重复开药、诊断错误、药品质量问题、医保经济因素、收费失误等。结论:针对中成药退药情况应加强医院各部门之间的沟通,提高医务人员的综合素质,充分发挥药师的药学服务作用,强化门诊退药管理,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尽量减少中成药退药情况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诊药房 中成药 退药 处方分析 管理对策
原文传递
我院安神类中成药临床应用管理与风险评估
14
作者 潘学静 汪丽佳 支雨琪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21年第23期33-35,共3页
目的:调查医院安神类中成药临床应用管理与风险评估。方法:采取随机分层抽样法,选取2020年8月11日~2021年3月31日医院安神类中成药处方560张进行应用调查及风险评估分析。结果:安神类中成药处方涉及的疾病主要有失眠(28.39%)、抑郁(21.4... 目的:调查医院安神类中成药临床应用管理与风险评估。方法:采取随机分层抽样法,选取2020年8月11日~2021年3月31日医院安神类中成药处方560张进行应用调查及风险评估分析。结果:安神类中成药处方涉及的疾病主要有失眠(28.39%)、抑郁(21.43%)、精神分裂症(17.68%)等;剂型主要有片剂(25.18%)、胶囊剂(21.79%)、颗粒剂(17.5%)等;疗程主要依次为15 d(30%)、7 d(27.32%);每日服药次数主要为1天3次(33.93%),其次为1天1次(28.39%)。高频类安神中药的限定日费用(DDC)均<12,药物利用指数(DUI)均<1.0;不合理处方发生率为10.36%,主要的不合理因素有用法用量不合理(3.93%)、药物联用不合理(3.21%)、毒副作用增强(1.79%)等;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54%。常见不良反应为恶心呕吐(1.79%)、腹泻(1.07%)、头晕(0.71%)。结论:医院安神类中成药临床应用涉及病种广泛,剂型多样化,基本符合合理及经济管理规范。在风险管理方面仍存在一定不合理之处,需进一步加强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神类中成药 处方 应用管理 风险评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