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8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XL-90杨湿心材与对照材物理力学性质分析
1
作者 李永进 汤玉喜 +1 位作者 唐洁 黎蕾 《森林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7-112,共6页
为探究湿心材与对照材物理力学性能差异,以13年生南方型黑杨(XL-90杨)为研究对象,分别测定湿心材与对照材的木材密度、干缩率、湿胀性、抗弯强度、抗弯弹性模量、抗压强度及硬度等物理力学指标,对比分析其物理力学性能差异。结果表明:... 为探究湿心材与对照材物理力学性能差异,以13年生南方型黑杨(XL-90杨)为研究对象,分别测定湿心材与对照材的木材密度、干缩率、湿胀性、抗弯强度、抗弯弹性模量、抗压强度及硬度等物理力学指标,对比分析其物理力学性能差异。结果表明:对照材密度(气干、基本、全干)、干缩率(气干、全干)和湿胀性(气干、饱水)均高于湿心材,且对照材和湿心材的径向干缩率、湿胀性均低于弦向,其中对照材的径向、弦向、体积气干干缩率分别较湿心材提高1.123%、2.335%、3.292%,径向、弦向、体积气干湿胀性分别提高0.916%、3.475%、4.221%。对照材的抗弯强度、抗弯弹性模量、顺纹抗压强度及径向、弦向横纹抗压强度分别较湿心材降低5.617、1862.853、8.200、0.496、0.426 MPa,湿心材端面、径面、弦面硬度较对照材分别提高613.333、702.917、692.500 N,且对照材与湿心材的抗弯弹性模量、抗压强度、硬度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XL-90杨湿心材密度、干缩率和湿胀性等物理性能均低于对照材,而抗弯强度、抗弯弹性模量、抗压强度和硬度等力学性能均高于对照材,该研究结果可为XL-90杨在木材加工利用方面提供应用性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L-90杨 湿心材 对照材 物理力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土地利用变化的湖南长江岸线生境质量评价 被引量:1
2
作者 李永进 汤玉喜 +1 位作者 黎蕾 唐洁 《三峡生态环境监测》 2024年第2期57-66,共10页
岸线是长江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其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生境质量时空响应对长江岸线生态保护和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1990、2000、2010、2020年4期土地利用数据为基础,采用生态系统服务和权衡的综合评估(integ... 岸线是长江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其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生境质量时空响应对长江岸线生态保护和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1990、2000、2010、2020年4期土地利用数据为基础,采用生态系统服务和权衡的综合评估(integrated valuation of ecosystem services and tradeoffs,InVEST)模型,研究了湖南长江岸线30年来土地利用变化及生境质量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1)1990—2020年湖南长江岸线土地利用格局发生了明显变化,草地、建设用地、未利用土地面积持续增加,占比分别增加了3.69%、0.81%和0.56%,耕地和水域面积持续减小,占比分别降低了2.46%和1.88%。(2)1990—2020年湖南长江岸线生境质量均值为0.8075,其中1990—2010年生境质量呈下降趋势,2010年后生境质量明显提高。生境质量空间分布表现为长江干线到防洪大堤逐渐降低。(3)生境质量等级以“优”和“良好”为主。相较于1990年,2020年生境质量“优”等级和“良好”等级面积占比共减少了0.25%。(4)土地利用转化产生的负面影响大于正面影响,土地利用转化导致生态环境退化和改善的土地利用变化贡献指数(land use change contribution index,CI)分别为-1.8151和0.9569,其中草地、水域转为耕地和建设用地是造成研究区生境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该研究有助于进一步了解长江岸线土地利用变化与生境质量之间的关系,可为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岸线 土地利用 InVEST模型 生境质量 时空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方型黑杨生长性状和木材材性与湿心材形成的相关性
3
作者 李永进 汤玉喜 +1 位作者 唐洁 黎蕾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5-18,26,共5页
为了分析南方型黑杨生长性状、木材性状对其湿心材形成的影响程度,于2023年11月份,在岳阳市君山区丁字堤南方型黑杨试验林,选取13年生的8个南方型黑杨无性系为研究对象,每个无性系选取6株样株,用9 mm生长锥在树高1.3 m处钻取木样,分别... 为了分析南方型黑杨生长性状、木材性状对其湿心材形成的影响程度,于2023年11月份,在岳阳市君山区丁字堤南方型黑杨试验林,选取13年生的8个南方型黑杨无性系为研究对象,每个无性系选取6株样株,用9 mm生长锥在树高1.3 m处钻取木样,分别测量木芯长度、湿心材长度,并称量质量;依据试验设计,测定样木的胸径、树高、材积、树液pH、生材含水量、气干材含水量、木材基本密度;运用相关分析法、通径分析法,计算各性状对湿心材比例的直接影响、间接影响、决定系数,分析南方型黑杨无性系生长性状、木材性状的7个性状指标对湿心材比例的影响。结果表明:8个无性系间,湿心材比例、胸径、树高、材积、生材含水量存在极显著差异。树液pH和生材含水量,与湿心材比例存在极显著正相关,气干材含水量与湿心材比例存在显著正相关。通径分析表明,生材含水量(W r)、树液pH、气干材含水量(W a)是影响湿心材比例(R(wh))的重要因子,通过多元回归分析建立3个性状与湿心材比例的多元回归方程R(wh)=-0.995+0.006pH+0.075 W r+0.005 W a;其中,生材含水量对湿心材比例的直接影响(0.522)和单独决定系数大小表明,生材含水量对湿心材比例影响最大。因此,生材含水量大小可以作为选育南方型黑杨低湿心材选育时的评定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方型黑杨 生长性状 木材材性 生材含水量 湿心材比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松种子发芽率与种子形态性状的相关性及通径分析
4
作者 陈建军 汤玉喜 +3 位作者 李永进 唐洁 黎蕾 贺光宗 《湖南林业科技》 2024年第5期27-32,共6页
为探究水松种子形态性状对发芽特性的影响程度,以福建省古田县6个水松家系种子为研究对象,运用相关分析、通径分析等方法对水松种子长度、宽度、投影面积、RGB色彩系统的R值、G值、B值、千粒重和空瘪率等8个形态性状与发芽率的关系进行... 为探究水松种子形态性状对发芽特性的影响程度,以福建省古田县6个水松家系种子为研究对象,运用相关分析、通径分析等方法对水松种子长度、宽度、投影面积、RGB色彩系统的R值、G值、B值、千粒重和空瘪率等8个形态性状与发芽率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6个水松家系间,种子宽度、投影面积、R值、G值、千粒重、空瘪率、发芽势、发芽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发芽率与种子宽度、千粒重显著正相关,与G值、B值显著负相关。通径分析表明,千粒重(X_(1))、R值(X_(2))和G值(X_(3))是影响发芽率(Y)的主要因子,通过多元回归分析建立水松种子发芽率与3个种子形态性状的多元回归方程:Y=8.421+4.870 X_(1)+0.753 X_(2)-1.126 X_(3)。G值对种子发芽率具有直接负向作用(直接通径系数为-1.300)且决定系数(1.690)最大。因此,选用成熟度高的红色种子且避免绿色种子是提高水松种子发芽率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松 发芽率 形态性状 通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淹水胁迫对美洲黑杨无性系保护酶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21
5
作者 汤玉喜 刘友全 +2 位作者 吴敏 唐洁 李永进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5,共5页
以美洲黑杨无性系XL-75、XL-77、XL-90、I-69及耐涝性极强的苏柳J172为对象,开展了其过氧化产物M DA及保护酶活性对淹水胁迫的响应研究.结果表明:淹水胁迫下I-69杨M DA含量较对照明显上升,XL-75、XL-77、XL-90、J-172在淹水初期M DA含... 以美洲黑杨无性系XL-75、XL-77、XL-90、I-69及耐涝性极强的苏柳J172为对象,开展了其过氧化产物M DA及保护酶活性对淹水胁迫的响应研究.结果表明:淹水胁迫下I-69杨M DA含量较对照明显上升,XL-75、XL-77、XL-90、J-172在淹水初期M DA含量较对照略有下降,在后期出现回升的趋势;淹水15 d时,5个参试材料SOD活性与对照比较均明显下降,随着淹水胁迫程度加深,SOD活性表现为依次上升趋势,而POD变化则与SOD恰好相反,二者存在明显的补偿机制;各无性系CAT活性在淹水胁迫下总体上表现为下降的趋势;淹水30 d以内时,5个参试材料ADH活性均较对照显著提高;淹水45 d时,I-69杨ADH活性较对照下降56.9%,而XL-75、XL-77、XL-90、J172分别较对照提高970.4%、279.1%、555.2%和461.5%;不同处理下SOD、CAT相对值与总生物量相对值呈极显著正相关,且其广义遗传力分别为0.774 3、0.765 1,表明其受遗传控制程度较高,可作为不同无性系间耐涝性评价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生理学 淹水胁迫 MDA 保护酶 耐涝性 美洲黑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淹水胁迫下美洲黑杨无性系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 被引量:19
6
作者 汤玉喜 刘友全 +2 位作者 吴敏 唐洁 李永进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8年第8期156-161,共6页
【研究目的】季节性淹水胁迫是滩地杨树造林的主要限制因子,建立可靠的指标体系对美洲黑杨无性系耐涝性进行评价意义重大;【方法】以美洲黑杨XL-75、XL-77、XL-90、I-69及苏柳J172为对象,分析了其内部生理生化指标对淹水胁迫的响应、性... 【研究目的】季节性淹水胁迫是滩地杨树造林的主要限制因子,建立可靠的指标体系对美洲黑杨无性系耐涝性进行评价意义重大;【方法】以美洲黑杨XL-75、XL-77、XL-90、I-69及苏柳J172为对象,分析了其内部生理生化指标对淹水胁迫的响应、性状间相关性及其遗传变异;【结果】淹水胁迫下各无性系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CAT活性在总体上表现为下降的趋势;I-69杨在淹水胁迫下MDA含量较对照明显上升,XL-75、XL-77、XL-90、J-172在淹水初期MDA含量较对照略有下降,在后期出现回升的趋势;淹水15d时,5个参试材料SOD活性与对照比较均明显下降,随着淹水胁迫程度加深,SOD活性表现为依次上升趋势,而POD变化则与SOD恰好相反,二者存在明显的补偿机制;淹水30d以内时,5个参试材料ADH活性均较对照显著提高,淹水45d时,I-69杨ADH活性较对照下降56.9%,而XL-75、XL-77、XL-90、J172分别较对照提高970.4%、279.1%、555.2%和461.5%;【结论】不同处理下Chl、SOD、CAT相对值与总生物量相对值呈极显著正相关,且其广义遗传力在0.5967~0.7743之间,表明其受遗传控制程度较高,可做为不同无性系耐涝性评价的可靠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淹水胁迫 过氧化产物 抗氧化酶 耐涝性 美洲黑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滩地淹水胁迫对杨树生长与木材显微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0
7
作者 汤玉喜 刘友全 +1 位作者 吴立勋 吴敏 《中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29-33,共5页
对5种不同淹水时间类型滩地1~10年生杨树单株材积生长动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类型之间单株材积生长量均存在显著差异,且随着林龄增长,其差异逐步减小;不同淹水胁迫下,当年年轮宽度、纤维细胞数量、木材基本密度均存在显著差异,... 对5种不同淹水时间类型滩地1~10年生杨树单株材积生长动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类型之间单株材积生长量均存在显著差异,且随着林龄增长,其差异逐步减小;不同淹水胁迫下,当年年轮宽度、纤维细胞数量、木材基本密度均存在显著差异,纤维长度和宽度差异不显著;杨树年轮宽度与径向纤维细胞数、导管数、径向纤维比量呈正相关;随淹水胁迫程度加深,当年形成层细胞分裂受到了显著抑制,纤维细胞以及导管数量减少,林木径向生长量下降,径向导管比量提高,纤维比量下降,细胞壁腔比减小,木材密度明显降低.对5种淹水类型滩地的林木生长进行了系统聚类,合并划分为4种生长类型,对其中3种常规造林宜林类型杨树生长潜力进行了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培育 滩地 年均淹水时间 单株材积 组织细胞 杨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滩地林业血防工程抑螺效应及其成因研究 被引量:13
8
作者 汤玉喜 吴敏 +2 位作者 吴立勋 唐洁 林建新 《湿地科学与管理》 2006年第4期8-13,共6页
在洞庭湖区滩地对不同类型杨树抑螺防病林采取定位观测的研究方法,对滩地钉螺种群变化与抑螺防病林营造措施、林龄的关系及其内在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林分郁闭前,通过林农复合等林地土壤管理措施,改造钉螺孳生环境,可有效降低活... 在洞庭湖区滩地对不同类型杨树抑螺防病林采取定位观测的研究方法,对滩地钉螺种群变化与抑螺防病林营造措施、林龄的关系及其内在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林分郁闭前,通过林农复合等林地土壤管理措施,改造钉螺孳生环境,可有效降低活螺和感染螺密度;林分郁闭后,林地水分、光照、植被等环境因子朝着不利于钉螺孳生的方向演变;滩地抑螺防病林生态系统抑螺效果具有显著性和持续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钉螺分布 环境因子 滩地 抑螺防病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L-90等美洲黑杨杂交子代ISSR分子鉴别 被引量:3
9
作者 汤玉喜 刘志祥 +2 位作者 吴敏 唐洁 李永进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6,共6页
为了探讨ISSR分子标记在美洲黑杨杂交子代分子鉴别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中的应用,笔者以15个黑杨无性系为研究对象,进行ISSR分子标记研究。(1)经单因素对比实验,建立适合黑杨无性系的ISSR-PCR分子反应体系,即在25μL反应体系中加入引物1.0... 为了探讨ISSR分子标记在美洲黑杨杂交子代分子鉴别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中的应用,笔者以15个黑杨无性系为研究对象,进行ISSR分子标记研究。(1)经单因素对比实验,建立适合黑杨无性系的ISSR-PCR分子反应体系,即在25μL反应体系中加入引物1.0μmol/L,模板30ng,Taq酶1.5U,dNTP0.25mmol/L,Mg2+2.0mmol/L。反应程序为94℃加热3min,使模板DNA变性,然后进入下列温度循环:94℃变性45s、56℃退火30s、72℃延伸1min,共计35个循环。循环结束后在72℃延伸5min,以保证DNA延伸彻底。(2)筛选出10个ISSR引物对15个黑杨无性系进行ISSR分析。共检测到63个位点,各无性系的多态位点百分率在20.63%~30.16%之间。多态位点百分率最高的为XL-77、XL-83、XL-101、2KEN8和I-69;多态位点百分率最低的为XL-92、XL-90。(3)通过各无性系的Nei遗传距离与UPGMA聚类分析,除欧美杨A65/31外,其他所有美洲黑杨无性系聚为1个类群3个亚群,美洲黑杨杂交子代间遗传分化及亲缘关系通过ISSR-PCR特异性标记谱带可以得到准确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洲黑杨 ISSR-PCR 多态位点 遗传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淹水胁迫下美洲黑杨新无性系光合特征的变化 被引量:5
10
作者 汤玉喜 周金星 +2 位作者 吴敏 唐洁 李永进 《林业科技开发》 2008年第6期20-24,共5页
以美洲黑杨I-69、XL-75、XL-77、XL-90及苏柳J172为研究对象,采用盆栽育苗并实行人工淹水胁迫处理,测定不同淹水胁迫条件下各无性系光合特征,分析各光合生理指标的变化规律、相互关系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淹水胁迫下各... 以美洲黑杨I-69、XL-75、XL-77、XL-90及苏柳J172为研究对象,采用盆栽育苗并实行人工淹水胁迫处理,测定不同淹水胁迫条件下各无性系光合特征,分析各光合生理指标的变化规律、相互关系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淹水胁迫下各无性系Pn、Tn、Cond、Ci均表现出先随淹水胁迫快速下降,至30d或45d时略有回升的趋势,其中4个美洲黑杨无性系淹水胁迫时Pn、Tr、Cond在不同无性系之间、淹水与不淹水对照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0=0.01),4个杨树无性系中,以I-69杨下降幅度最大,其Pn下降89.91%~91.98%、Tr下降91.78%~95.27%、Cond下降96.30%-97.41%。Ci在淹水胁迫时下降幅度明显不及砌,表明淹水胁迫下Pn降低是气孔限制与非气孔限制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水分利用效率WUE随淹水胁迫的进行先上升、后下降,但均高于不淹水对照。叶片蒸汽压亏缺值场扰随淹水胁迫程度加深明显上升。对净光合速率与其他光合生理指标及环境因子关系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淹水胁迫 净光合速率 气孔导度 水分利用效率 美洲黑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杨树无性系生长与材性遗传变异及综合选择研究 被引量:14
11
作者 汤玉喜 吴立勋 +2 位作者 吴敏 徐世凤 唐洁 《湖南林业科技》 2005年第5期1-5,共5页
以6年生18个杨树无性系为材料,研究其生长与材性性状的遗传变异及性状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除纤维含量、纤维长度外,树高、胸径、材积、纤维宽度、长宽比、木材基本密度6性状在无性系间均存在显著差异,各性状重复力在0.6109~0.905 3之... 以6年生18个杨树无性系为材料,研究其生长与材性性状的遗传变异及性状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除纤维含量、纤维长度外,树高、胸径、材积、纤维宽度、长宽比、木材基本密度6性状在无性系间均存在显著差异,各性状重复力在0.6109~0.905 3之间,生长性状受高度遗传控制,纤维宽度、长宽比、木材基本密度受中等至强度遗传控制;生长与材性性状遗传具有相对独立性,就杨树纸浆材而言,材性改良应以生长性状的改良为前提;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评选出XL-90、XL-77、XL-101、XL-75、XL-92共5个综合性状优异的美洲黑杨杂交新无性系,其中XL-90、XL-77表现尤为突出,与Ⅰ-69比较,其单株材积生长量分别提高60.71%、46.45%,单株纤维产量分别提高51.43%、44.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性系 遗传变异 关联度分析 综合选择 杨树 无性系生长 杨树无性系 材性性状 选择研究 灰色关联度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湘北平原美洲黑杨无性系的丰产性与遗传稳定性 被引量:2
12
作者 汤玉喜 吴敏 +1 位作者 唐洁 李永进 《林业科技开发》 2010年第6期18-22,共5页
对3个地点34个美洲黑杨无性系7年生试验林胸径、树高、材积生长进行多点联合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各性状无性系间、地点间及地点内区组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胸径、材积性状无性系×地点交互效应显著。以材积性状为例,采用联合回归法、... 对3个地点34个美洲黑杨无性系7年生试验林胸径、树高、材积生长进行多点联合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各性状无性系间、地点间及地点内区组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胸径、材积性状无性系×地点交互效应显著。以材积性状为例,采用联合回归法、生态价法和非参数法3种稳定性分析方法对各无性系在不同地点的适应性与稳定性进行评价,根据Eberhart-Russell模型bi值及无性系×地点交互效应值将34个无性系划分为广泛生境型、优良生境型、不良生境型3类。以各无性系材积主效应值Vi及非参数稳定性度量值Si(1)对各无性系的丰产性与稳定性进行综合评价,以中汉17为参照,评选出9个高产稳定型无性系,其中,XL-90、XL-77、XL-75、XL-92、XL-101为5个杂交新无性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性系 丰产性 遗传稳定性 美洲黑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滩地淹水胁迫对杨树生长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0
13
作者 汤玉喜 吴立勋 +2 位作者 徐世凤 彭光裕 林建新 《湖南林业科技》 2002年第1期14-17,共4页
不同淹水时间滩地 8年生黑杨派南方型无性系胸径、树高生长均存在显著差异 ;随着林龄的增加 ,差异有所减小 ,表明其耐水淹能力随林龄的增加而有所增强。以单株材积、林木保存率为依据 ,划分不同淹水条件滩地的杨树宜林性 ,提出相应的林... 不同淹水时间滩地 8年生黑杨派南方型无性系胸径、树高生长均存在显著差异 ;随着林龄的增加 ,差异有所减小 ,表明其耐水淹能力随林龄的增加而有所增强。以单株材积、林木保存率为依据 ,划分不同淹水条件滩地的杨树宜林性 ,提出相应的林种规划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淹水胁迫 滩地 淹水时间 宜林性 生长预测 杨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滩地杨树立地质量数量化评价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汤玉喜 吴立勋 +3 位作者 程政红 徐世凤 姚君华 林建新 《湖南林业科技》 2001年第1期8-11,共4页
本研究在编制洞庭湖滩地杨树立地指数表的基础上 ,根据影响杨树树高生长的立地项目的选择和类目划分 ,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 ,应用数量化理论Ⅰ ,编制出滩地杨树数量化地位指数得分表 ,旨在为滩地有林地和无林地的杨树立地质量评... 本研究在编制洞庭湖滩地杨树立地指数表的基础上 ,根据影响杨树树高生长的立地项目的选择和类目划分 ,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 ,应用数量化理论Ⅰ ,编制出滩地杨树数量化地位指数得分表 ,旨在为滩地有林地和无林地的杨树立地质量评价提供统一的标准 ,为滩地杨树造林和经营提供理论依据。经检验其精度较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滩地 立地质量 地位指数得分 杨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杨树无性系表型性状及ISSR分子标记遗传多样性分析
15
作者 杨艳 李永进 +5 位作者 黎蕾 吴毅 杨柳 田野 唐洁 汤玉喜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8-147,共10页
【目的】综合表型性状及分子标记多样性分析探明供试的62个杨树无性系的遗传多样性,为杨树进一步遗传改良奠定基础。【方法】选取地径、苗高、叶面积、叶长、叶宽、叶柄长、叶绿素、侧枝数、叶厚、单株总叶片、叶片干质量、叶片含水率... 【目的】综合表型性状及分子标记多样性分析探明供试的62个杨树无性系的遗传多样性,为杨树进一步遗传改良奠定基础。【方法】选取地径、苗高、叶面积、叶长、叶宽、叶柄长、叶绿素、侧枝数、叶厚、单株总叶片、叶片干质量、叶片含水率等12个表型性状和ISSR分子标记对杨树无性系个体间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利用PopGen 32、SPSS 16.0及NTsys 2.10e等软件分别计算多样性指数、进行表型性状间的方差分析以及对各无性系进行UPGMA法聚类分析。【结果】侧枝数、单株叶片数、叶片干质量、叶面积以及地径的变异系数均达到了10%以上,叶柄长、叶长、苗高的变异系数也达到了8%以上的水平。利用5条ISSR引物检测到62份杨树无性系多态性谱带百分率平均为89.04%,基因多样度平均为0.4074,Shannon多样性指数(I)平均为0.5304。采用UPGMA法构建的形态和分子标记聚类图将供试材料聚成的类群均有家系内聚为一类的趋势,但也存在较大的差异;表型性状聚类分析主要是根据叶片的相关性状相似度越高的被聚为一个类群;分子标记聚类主要呈现出亲缘关系越近的无性系越容易聚为一个类群的聚类规律。【结论】供试的杨树无性系间表型性状分化程度高,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研究结果为杨树种质资源的改良、种质创新及多元化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树无性系 表型性状 ISSR 遗传多样性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岳阳地区杨树人工林生态系统净碳交换季节动态研究 被引量:25
16
作者 魏远 张旭东 +5 位作者 江泽平 周金星 汤玉喜 吴立勋 黄玲玲 高升华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56-665,共10页
利用涡度相关法对长江流域杨树人工林CO2通量季节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CO2通量的日变化特征与杨树所处生长阶段以及光合有效辐射(PAR)有关,夜间生态系统净碳交换(NEE)与5 cm土壤温度呈指数相关,全年的生态系统净碳交换(NEE... 利用涡度相关法对长江流域杨树人工林CO2通量季节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CO2通量的日变化特征与杨树所处生长阶段以及光合有效辐射(PAR)有关,夜间生态系统净碳交换(NEE)与5 cm土壤温度呈指数相关,全年的生态系统净碳交换(NEE)数值波动在-2~2 mg.m-2.s-1之间。生长季NEE的变化特点为:早上7点开始生态系统整体表现为吸收CO2,到午时(11:00—13:00)NEE的值较为稳定,日落(18:30—19:00)开始生态系统呼吸作用占主导,而晚上NEE的值变化不大。CO2的最大吸收出现在早上10点左右。NEE同时表现为较为明显的季节变化,在生长季节(4-9月)NEE多为负值,生态系统整体表现为对CO2的吸收,而在非生长季表现为一定强度的碳释放,值得注意的是在2006年的6月碳固定能力弱于生长季的其他月份,原因是长期降雨导致土壤呼吸加剧和水淹的生理胁迫导致杨树呼吸作用加剧。2006年全年NEE为-579 g.m-2,说明该生态系统具有明显的碳汇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通量 涡度相关法 动态变化 生态系统净碳交换 杨树人工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洞庭湖区杨树人工林测土配方施肥及其与树体养分的相关性 被引量:19
17
作者 杨艳 汤玉喜 +3 位作者 唐洁 李永进 李志辉 吴敏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03-107,共5页
为探明环洞庭湖区中龄期杨树人工林需肥特性,提高肥料利用率,对7年生的杨树人工林开展了测土配方施肥试验及其养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该试验区中龄期杨树树体养分与土壤中多种养分呈极显著相关性;氮、磷、钾肥通过合理配施,对胸径生... 为探明环洞庭湖区中龄期杨树人工林需肥特性,提高肥料利用率,对7年生的杨树人工林开展了测土配方施肥试验及其养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该试验区中龄期杨树树体养分与土壤中多种养分呈极显著相关性;氮、磷、钾肥通过合理配施,对胸径生长量的促进作用显著,树高生长量则差异不大;施肥处理16号(0.6 kg/株氮肥、1.5 kg/株磷肥、0.15 kg/株钾肥),林木平均胸径及树高生长量分别为6.07 cm和5.84 m,相比对照CK增长率分别可增加10.58%和7.11%,综合表现比较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树人工林 测土配方施肥 养分含量 生长量 环洞庭湖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食两用黄栀子果实有效成分及其与农艺性状的相关性 被引量:17
18
作者 杨艳 汤玉喜 +4 位作者 唐洁 郭生豫 李昌珠 李永进 吴敏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5-19,共5页
为有效地开发利用黄栀子种质资源,加快育种进程,对黄栀子果实中的主要有效成分进行了测定与分析,并探讨了有效成分与农艺性状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供试的不同种类黄栀子果实均含有栀子酸、绿原酸、栀子苷以及藏红花素,但各成分的含量... 为有效地开发利用黄栀子种质资源,加快育种进程,对黄栀子果实中的主要有效成分进行了测定与分析,并探讨了有效成分与农艺性状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供试的不同种类黄栀子果实均含有栀子酸、绿原酸、栀子苷以及藏红花素,但各成分的含量差异较大,其中栀子苷含量最高,平均可达10.44 mg/g,其次是藏红花素,为9.4 mg/g,绿原酸为1.74 mg/g,栀子酸含量最少,平均仅为1.15 mg/g;果实有效成分遗传多样性指数均大于1.0,但遗传力均比较小,表明供试的4种黄栀子品种果实有效成分遗传分化能力强,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叶片性状及冠幅与果实有效成分呈极显著正相关,果实表型性状及单株果数与果实有效成分也呈极显著正相关,且相关系数均高于0.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栀子 药食两用植物 有效成分 农艺性状 相关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方型黑杨种质资源表型及生长性状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15
19
作者 杨艳 汤玉喜 +4 位作者 唐洁 李昌珠 李永进 吴毅 谢勇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31-36,共6页
为了解南方型黑杨种质材料的表型及生长性状遗传多样性,丰富黑杨种质资源遗传基础,并进一步为南方地区黑杨种质资源定向选育提供参考,选取地径、苗高、叶面积、叶长、叶宽、叶柄长、叶绿素、侧枝数、叶厚、单株总叶片、叶片干质量共11... 为了解南方型黑杨种质材料的表型及生长性状遗传多样性,丰富黑杨种质资源遗传基础,并进一步为南方地区黑杨种质资源定向选育提供参考,选取地径、苗高、叶面积、叶长、叶宽、叶柄长、叶绿素、侧枝数、叶厚、单株总叶片、叶片干质量共11个树体性状及生理指标,同时观测记录了每个无性系的生长期和抗性,对62份南方型黑杨种质资源的13个性状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62份黑杨资源分成7个类群,各类群材料根据不同性状的相似性进行聚类,整体比较分散,具有较高的分化强度。13个性状的多样性指数H′变化范围介于0.587~1.550之间,平均值为1.098,叶片相关性状以及生长期遗传多样性较丰富。主成分分析将相关变量转化为叶片形态、单株叶片数量、抗性及生长期、侧枝数4个主成分,涵盖了13个测定性状80.953%的遗传信息。本研究首次从表型及生长相关性状等方面探明了南方型黑杨的遗传多样性,对于充分发掘黑杨资源优良基因型,进一步开展南方型黑杨遗传改良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方型黑杨 种质资源 表型性状 生长性状 遗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洲黑杨无性系苗期光合生理特性研究 被引量:14
20
作者 唐洁 汤玉喜 +4 位作者 苏晓华 李永进 吴敏 杨艳 黄秦军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2-16,共5页
研究了9个美洲黑杨无性系的光合生理特性,为优良新无性系的选育提供参考。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测定美洲黑杨的光合作用日变化及其光响应曲线,利用非直角双曲线Farquhar模型、二次曲线及直线方式拟合光响应曲线,分析比... 研究了9个美洲黑杨无性系的光合生理特性,为优良新无性系的选育提供参考。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测定美洲黑杨的光合作用日变化及其光响应曲线,利用非直角双曲线Farquhar模型、二次曲线及直线方式拟合光响应曲线,分析比较光响应特征参数及影响净光合速率因子。结果表明:各无性系的净光合速率均具有明显的日变化规律,tn01-78、tn01-38、tn04-n52呈双峰曲线现象,2个峰值出现的时间在11:00和14:00左右,其余呈单峰曲线,净光合速率最大值出现在12:00左右;不同无性系最大净光合速率、暗呼吸速率、表观量子效率、光饱和点和光补偿点的大小范围分别为20.50~31.42μmol·m-2s-1、1.67~3.19μmol·m-2s-1、0.055~0.279μmol·μmol-1、950.83~1360.83μmol·m-2s-1和29.03~55.20μmol·m-2s-1;净光合速率(Pn)变化与气孔导度Gs、水压亏缺Vpdl、空气温度Tair和光合有效辐射VPAR呈正相关,与胞间CO2浓度Ci和大气相对湿度(HR)呈负相关;净光合速率与影响因子的相关程度依次为气孔导度>光合有效辐射>胞间CO2浓度>大气相对湿度>空气温度>水压亏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洲黑杨 无性系 光合生理特性 净光合速率 生态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