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胸腔镜与经胸骨切除胸腺手术治疗重症肌无力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3
1
作者 汤海森 王晓伟 +1 位作者 梁朝阳 郭永庆 《北京医学》 CAS 2017年第6期611-614,共4页
目的通过与经胸骨切除胸腺手术对比,探讨胸腔镜胸腺切除术在治疗重症肌无力中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5年12月于中日友好医院胸外科行胸腺切除术的62例重症肌无力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结果 62例患者中,38例(61... 目的通过与经胸骨切除胸腺手术对比,探讨胸腔镜胸腺切除术在治疗重症肌无力中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5年12月于中日友好医院胸外科行胸腺切除术的62例重症肌无力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结果 62例患者中,38例(61.3%)行胸腔镜胸腺切除术,24例(38.7%)行经胸骨胸腺切除术。胸腔镜手术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少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带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传统组(P<0.05)。而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手术总有效率在两组MG患者之间无明显差别(83.3%vs.88.9%,P=0.962)。结论电视辅助胸腔镜技术对于重症肌无力的疗效不差于传统经胸骨手术,且具有出血少、损伤小及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肌无力 胸腔镜经胸骨胸腺切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肺癌根治术与胸腔镜肺楔形切除术治疗肺癌疗效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易德发 丁云礼 汤海森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2年第12期1458-1460,共3页
目的 比较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肺癌根治术与胸腔镜肺楔形切除术治疗肺癌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安庆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62例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小切口组(接受胸腔镜辅助小... 目的 比较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肺癌根治术与胸腔镜肺楔形切除术治疗肺癌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安庆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62例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小切口组(接受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肺癌根治术)30例和楔形组32例(接受胸腔镜肺楔形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临床疗效、最大呼气流量(peak expiratory flow,PEF)、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和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楔形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小切口组,手术时间、术后置管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小切口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临床总有效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术前PEF、FEV1和FVC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楔形组PEF、FEV1和FVC均高于小切口组,且上述指标术前术后差值均小于小切口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术后当日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术前皮质醇(cortisol,COR)、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NE)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2d,楔形组VAS评分、COR与NE均低于小切口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胸腔镜肺楔形切除术术后恢复更快,对术后疼痛应激反应和肺功能的影响更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肺癌根治术 胸腔镜肺楔形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阳性食管癌患者术后血清抗HP抗体水平与胃食管吻合口漏发生率的相关性分析
3
作者 丁云礼 易德发 汤海森 《武警后勤学院学报(医学版)》 CAS 2021年第11期8-10,31,共4页
【目的】探究幽门螺杆菌(HP)阳性食管癌患者术后胃食管吻合口漏发生的危险因素,并分析血清抗HP抗体(HP-IgG)水平与吻合口漏发生率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HP阳性食管癌手术患者119例,根据术后是否... 【目的】探究幽门螺杆菌(HP)阳性食管癌患者术后胃食管吻合口漏发生的危险因素,并分析血清抗HP抗体(HP-IgG)水平与吻合口漏发生率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HP阳性食管癌手术患者119例,根据术后是否发生吻合口瘘分为吻合口瘘组与非吻合口瘘组,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筛选影响吻合口瘘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119例HP阳性食管癌患者术后胃食管吻合口漏发生14例,发生率为11.8%(14/119);中期瘘11例,晚期瘘3例,13例均经非手术治疗痊愈,1例死亡;吻合口瘘组(合并呼吸系统疾病、术前放化疗史、McKeown手术方式、吻合部位为颈部占比及术后14 d血清)HP-IgG水平均高于非吻合口瘘组(P<0.05),术前白蛋白水平低于非吻合口瘘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前放化疗史(OR=2.764,95%CI=1.279-5.971)、术前白蛋白水平(OR=2.531,95%CI=1.211-5.289)、McKeown术式(OR=2.986,95%CI=1.174-7.595)、吻合部位为颈部(OR=3.214,95%CI=1.622-6.370)、血清HP-IgG阳性(OR=2.728,95%CI=1.348-5.523)是影响吻合口瘘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HP阳性食管癌患者术后吻合口瘘以中期瘘为主,吻合口漏患者术后血清HP-IgG持续阳性占比较高,术后血清HP-IgG阳性是吻合口漏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HP感染可能参与了吻合口瘘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食管癌 吻合口漏 影响因素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