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型颅脑损伤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合理应用 被引量:10
1
作者 汤树洪 甘渭河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4年第4期530-532,共3页
目的 :传统的鼻饲营养方法因脑损伤胃动力下降难以安全实施。方法 :对 4 8例重型脑损伤病人实施改良后的早期鼻饲组 (4 8例 )采用鼻饲要素膳 ,对照组 (5 0例 )按常规方法实施鼻饲营养支持 ;实验组开始时间为伤后 4 8h,对照组为伤后 6~... 目的 :传统的鼻饲营养方法因脑损伤胃动力下降难以安全实施。方法 :对 4 8例重型脑损伤病人实施改良后的早期鼻饲组 (4 8例 )采用鼻饲要素膳 ,对照组 (5 0例 )按常规方法实施鼻饲营养支持 ;实验组开始时间为伤后 4 8h,对照组为伤后 6~ 8d。结果 :病人对早期通过胃肠滴注胃肠营养液有较好的耐受性、喂养计划切实可行。与对照组相比 ,实验组获得较优的氮平衡 ,血清的蛋白 ,肌酐身高指数 ,体重等营养指标均明显改善 (P <0 .0 5~ <0 .0 1)。结论 :改良后的鼻饲方法和喂养计划 ,有助于脑损伤后早期肠道营养有效和安全地实施 ,对改善病人营养状况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 肠内营养支持 合理应用 鼻饲营养支持 胃肠道营养 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内窥镜下行脑内血肿清除术20例 被引量:1
2
作者 汤树洪 甘渭河 +1 位作者 陆伟水 罗红伟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19-119,共1页
关键词 神经内窥镜 脑内血肿清除术 穿刺引流 颅内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果体区肿瘤并梗阻性脑积水治疗策略探讨 被引量:1
3
作者 汤树洪 梁敏 +2 位作者 冼克聪 甘渭河 陆伟水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17-118,共2页
关键词 松果体区肿瘤 梗阻性脑积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例脑干血肿的外科治疗体会 被引量:1
4
作者 汤树洪 陆伟水 +1 位作者 罗红伟 冼克聪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05年第4期506-507,共2页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脑干血肿的可能性。方法对12例经CT确诊为脑干出血的病人施行颅脑血肿清除术,并仔细观察血肿及取活检。结果7例为血管畸形出血,术后5例存活,2例死亡;5例为高血压性出血,1例自动出院,4例死亡。结论血管瘤畸形性脑干出血...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脑干血肿的可能性。方法对12例经CT确诊为脑干出血的病人施行颅脑血肿清除术,并仔细观察血肿及取活检。结果7例为血管畸形出血,术后5例存活,2例死亡;5例为高血压性出血,1例自动出院,4例死亡。结论血管瘤畸形性脑干出血选择外科手术治疗方法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干 血肿 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畸形 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放侧裂池引流治疗特重型颅脑损伤 被引量:1
5
作者 汤树洪 甘渭河 陆伟水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03年第6期807-807,共1页
目的 探讨开放侧裂池引流在特重型颅脑损伤的救治经验。方法 对22例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在术中行开放侧裂池引流的方法治疗。结果 22例病人引流量每天>150ml的13例,死亡5例,病死率为38.46%;引流量每天<150ml的9例,死亡6例,病死率... 目的 探讨开放侧裂池引流在特重型颅脑损伤的救治经验。方法 对22例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在术中行开放侧裂池引流的方法治疗。结果 22例病人引流量每天>150ml的13例,死亡5例,病死率为38.46%;引流量每天<150ml的9例,死亡6例,病死率为66.67%。结论 开放侧裂池引流治疗特重型颅脑损伤能降低颅内压,改善脑灌注压及脑血流,降低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外科手术 引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内镜技术的临床应用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汤树洪 谭海涛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09年第11期1214-1217,共4页
神经内镜技术作为微创神经外科的重要组成部分,近10年来有了突破性进展,神经内镜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适应证也越来越宽。该文对神经内镜技术的发展史、手术适应征、手术并发症全面进行综述。
关键词 神经内镜 外科手术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远外侧枕下入路切除斜坡区脑膜瘤1例及文献复习
7
作者 汤树洪 甘渭河 +2 位作者 陆伟水 罗红伟 冼克聪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3年第6期948-949,共2页
关键词 远外侧枕下入路 切除术 斜坡区脑膜瘤 手术治疗 病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内镜治疗松果体区肿瘤5例
8
作者 汤树洪 甘渭河 +1 位作者 陆伟水 罗红伟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3年第4期587-587,共1页
关键词 脑内 松果体区肿瘤 内镜治疗 活检术 入路 术后放疗 造瘘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氧联合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33例患者的治疗效果分析 被引量:7
9
作者 汤树洪 《世界复合医学》 2020年第6期74-76,共3页
目的分析高压氧与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手术联合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8月该院收治的65例重型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高压氧组和手术组,手术组给予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手术,高压氧组在手术组基础上给予... 目的分析高压氧与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手术联合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8月该院收治的65例重型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高压氧组和手术组,手术组给予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手术,高压氧组在手术组基础上给予高压氧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和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GCS评分和NI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高压氧组NIHSS评分(13.62±4.74)分低于手术组(t=4.763,P<0.05),GCS评分(11.58±2.37)分高于手术组(t=5.521,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IL-6、IL-1β和TNF-α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高压氧组血清IL-6(24.07±4.39)ng/mL、IL-1β(17.63±4.57)ng/mL和TNF-α(13.46±2.56)ng/mL低于手术组(P<0.05)。高压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手术组(χ^2=9.659,P<0.05)。结论高压氧联合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手术治疗效果显著,改善炎症因子水平,促进意识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氧 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手术 重型颅脑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内镜辅助下锁孔入路夹闭颅内动脉瘤12例分析
10
作者 汤树洪 甘渭河 陆伟水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9年第3期476-477,共2页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神经内镜 锁孔入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下经单鼻孔蝶窦切除垂体瘤10例 被引量:7
11
作者 甘渭河 汤树洪 +3 位作者 陆伟水 罗红伟 冼克聪 梁敏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3年第1期122-123,共2页
关键词 内镜下 经单鼻孔蝶窦切除 垂体瘤 神经外科手术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6例嗅沟脑膜瘤的显微手术治疗 被引量:4
12
作者 罗红伟 甘渭河 +5 位作者 陆伟水 汤树洪 冼克聪 梁敏 李国平 覃重桥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822-822,共1页
关键词 嗅沟脑膜瘤 显微手术治疗 显微手术切除 手术入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翼点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颅内前循环动脉瘤 被引量:5
13
作者 罗红伟 甘渭河 +5 位作者 陆伟水 汤树洪 覃重桥 余松祚 谭适 陆弘盈 《广西医学》 CAS 2011年第12期1621-1622,共2页
目的探讨翼点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颅内前循环动脉瘤的方法、手术时机、技巧和效果。方法采用显微外科经翼点入路颅内动脉瘤夹闭术治疗23例颅内动脉瘤患者,夹闭动脉瘤23个。结果 23例动脉瘤手术全部成功夹闭。出院时恢复良好19例,轻残2例,重... 目的探讨翼点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颅内前循环动脉瘤的方法、手术时机、技巧和效果。方法采用显微外科经翼点入路颅内动脉瘤夹闭术治疗23例颅内动脉瘤患者,夹闭动脉瘤23个。结果 23例动脉瘤手术全部成功夹闭。出院时恢复良好19例,轻残2例,重残1例,死亡1例。结论显微外科经翼点入路颅内动脉瘤夹闭术是治疗颅内前循环动脉瘤一种安全、微创、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 颅内前部循环 翼点入路 显微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内蛛网膜囊肿45例的手术治疗体会 被引量:5
14
作者 罗红伟 陆伟水 +5 位作者 甘渭河 汤树洪 覃重桥 余松祚 谭适 陆弘盈 《广西医学》 CAS 2011年第1期88-89,共2页
目的总结颅内蛛网膜囊肿手术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颅内蛛网膜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手术方法。结果神经内镜下囊肿壁部分切除及邻近脑池-蛛网膜下腔-脑室造瘘术34例,显微镜下开颅囊肿壁切除术8例,囊肿-腹腔分流术3例。45例患... 目的总结颅内蛛网膜囊肿手术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颅内蛛网膜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手术方法。结果神经内镜下囊肿壁部分切除及邻近脑池-蛛网膜下腔-脑室造瘘术34例,显微镜下开颅囊肿壁切除术8例,囊肿-腹腔分流术3例。45例患者术后症状消失33例,改善10例,无变化2例。术后3~6个月复查CT或MRI,见囊肿消失8例,明显缩小35例,无改变2例。结论颅内蛛网膜囊肿的手术方法应根据囊肿部位、大小、症状、年龄等因素综合考虑。神经内镜手术是治疗颅内蛛网膜囊肿较为理想的微创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囊肿 神经内镜 显微镜 颅内囊肿切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血清S-100B蛋白水平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0
15
作者 梁敏 汤树洪 甘渭河 《广西医学》 CAS 2012年第12期1607-1609,共3页
目的探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血清S-100B蛋白水平变化的意义。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90例SAH后1、2、3、7 d时血清S-100B蛋白水平,并结合Hunt-Hess分级法、GCS、颅内压、不同部位动脉瘤、动脉瘤夹闭手术或介入栓塞... 目的探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血清S-100B蛋白水平变化的意义。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90例SAH后1、2、3、7 d时血清S-100B蛋白水平,并结合Hunt-Hess分级法、GCS、颅内压、不同部位动脉瘤、动脉瘤夹闭手术或介入栓塞等各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1)SAH患者发病后血清S-100B蛋白浓度立即升高;Hunt-Hess分级级别加大,不同时点S-100B越明显升高(P<0.01);在GCS评分越低,不同时点S-100B越明显升高(P<0.01);颅内压增高组不同时点S-100B比正常组升高(P<0.01)。(2)不同部位动脉瘤出血后,血清S-100B蛋白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动脉瘤夹闭手术者与介入栓塞者血清S-100B蛋白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血清S-100B蛋白水平可反映SAH后患者脑损害程度,对预测迟发性脑血管痉挛继发性脑损害的评估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 动脉瘤 S-100B蛋白 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三脑室底造瘘和脑室腹腔分流治疗脑积水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6
16
作者 甘渭河 汤树洪 +1 位作者 陆伟水 罗红伟 《广西医学》 CAS 2005年第8期1155-1156,共2页
目的比较治疗脑积水的两种手术方式之疗效及并发症。方法采用神经内镜下第三脑室底造瘘治疗梗阻性脑积水21例,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脑积水40例。结果造瘘组症状缓解20例(95.2%),术后并发症5例(23.7%),均为非感染性发热;分流组症状缓解40例... 目的比较治疗脑积水的两种手术方式之疗效及并发症。方法采用神经内镜下第三脑室底造瘘治疗梗阻性脑积水21例,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脑积水40例。结果造瘘组症状缓解20例(95.2%),术后并发症5例(23.7%),均为非感染性发热;分流组症状缓解40例(100%),术后并发症18例(45%)。两组均无死亡。结论两种不同术式治疗脑积水疗效相当,但内镜下第三脑室底造瘘术并发症明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镜 第三脑室底造瘘术 脑室腹腔分流术 梗阻性脑积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骨锁在外伤性颅骨骨折复位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国平 甘渭河 +2 位作者 汤树洪 郑惠娜 冼克聪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7期2206-2206,共1页
近来来颅脑外伤的发生率逐年增高,颅脑外伤已成为患者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在颅脑外伤的病例中多数伴有颅骨骨折,骨折轻重程度不一,在常规情况下多数已不能还原。我们采用颅骨锁进行颅骨骨折复位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骨折复位术 颅骨骨折 外伤性 应用 颅脑外伤 发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内动脉瘤的诊断治疗进展 被引量:9
18
作者 梁敏 汤树洪 甘渭河 《广西医学》 CAS 2008年第5期698-701,共4页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手术治疗 介入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模态脑功能定位在胶质瘤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3
19
作者 覃重桥 张文佳 +2 位作者 谭适 汤树洪 梁曦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9年第23期4176-4178,共3页
目的:探讨术前多模态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脑功能定位技术在脑胶质瘤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3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25例脑胶质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术前均利用核磁共振DTI... 目的:探讨术前多模态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脑功能定位技术在脑胶质瘤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3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25例脑胶质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术前均利用核磁共振DTI技术在导航工作站将肿瘤、神经纤维束及肿瘤周边的结构进行重建,并进行3D打印,术前根据3D打印出来的模型进行模拟手术,术中避开重要结构切除肿瘤,手术入路设计上可以避免损伤脑功能区及肿瘤周边的重要结构,通过多模态定位技术进行脑胶质瘤手术。结果:术前导航定位准备工作13~19 min,平均(15.2±1.4) min;iMRI扫描准备时间4~7 min,平均(5.8±0.8) min。25例患者全切21例,占84%;次全切或部分全切4例,占16%。术后KPS评分与术前相比较显著升高(P<0.05)。术后1年生存23例,生存率92%。结论:术前多模态磁共振DTI脑功能定位技术用于脑胶质瘤的手术治疗可通过影像融合和重建,提供准确的肿瘤与功能区结构的关系,准确显示肿瘤位置,为肿瘤的精准切除提供了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瘤 磁共振功能成像 多模态影像 导航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颅脑损伤后血清IL-6 IL-8 IL-10含量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22
20
作者 梁敏 汤树洪 甘渭河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3年第17期3-4,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颅脑损伤后免疫功能紊乱的相关炎性介质与时间动态变化的关系,即血清中促炎细胞因子IL-6、IL-8和抗炎细胞因子IL-10的含量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150例,分为轻、中、重型3组血清IL-6、... 目的探讨急性颅脑损伤后免疫功能紊乱的相关炎性介质与时间动态变化的关系,即血清中促炎细胞因子IL-6、IL-8和抗炎细胞因子IL-10的含量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150例,分为轻、中、重型3组血清IL-6、IL-8、IL-10含量的变化,分析血清中IL-6、IL-8、IL-10含量之间的动态关系与急性颅脑损伤分级以及变化趋势。结果重型组1d、2d、3d、7d、14d5个时间点的IL-6、IL-8、IL-10水平较轻、中型明显升高;IL-6水平于第2天达到最高峰,IL-8水平于第3天达到最高峰,IL-10水平于第7天达到最高峰;IL-6、IL-8、IL-10达到最高峰后均出现迅速下降趋势。结论血清中IL-6、IL-8、IL-10水平的变化与急性脑损伤程度呈正相关,即脑损伤程度越重,IL-6、IL-8、IL-10的水平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颅脑损伤 IL-6 IL-8 IL-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