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燃料电池船复合储能容量优化与配置经济性分析
1
作者 李昕 张靖凯 +3 位作者 汤旭晶 黄江帆 石宇涵 杨祥国 《中国航海》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5-64,共10页
复合储能系统可改善由船舶负载功率波动引起的燃料电池寿命损耗问题,但配置成本限制了其在燃料电池船上的广泛应用。为合理配置储能容量,使船舶动力系统设计具备长期的可靠性,提出了一种计及复合储能系统全寿命周期的容量优化配置方法... 复合储能系统可改善由船舶负载功率波动引起的燃料电池寿命损耗问题,但配置成本限制了其在燃料电池船上的广泛应用。为合理配置储能容量,使船舶动力系统设计具备长期的可靠性,提出了一种计及复合储能系统全寿命周期的容量优化配置方法。在构建各电源系统模型的基础上,建立包括购置成本、维护成本、置换成本和能耗成本的复合储能系统全寿命周期成本模型,并采用雨流计数法来评估储能的置换成本。最后依据“Alsterwasser”号燃料电池船的典型功率需求数据,以储能设备的容量参数、燃料电池的输出功率和电源系统的运行参数为优化变量,采用灰狼优化算法进行求解。通过不同储能类型和优化目标下的配置方案对比,验证了所提方法的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料电池船 复合储能系统 容量优化配置 全寿命周期成本 灰狼优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延边三角形接法的24脉波移相变压器设计与电磁特性分析
2
作者 孙玉伟 林佶 +1 位作者 汤旭晶 袁成清 《船海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8-53,共6页
针对核心设备24脉波移相变压器,从移相原理出发进行设计,并建立场路耦合模型对电磁设计和绕组短路力进行核算,其中关键设计参数移相角与理论值最大偏差仅为0.53%。在此基础上加工实验样机进行实验,移相角度偏差最大仅为0.2°。综合... 针对核心设备24脉波移相变压器,从移相原理出发进行设计,并建立场路耦合模型对电磁设计和绕组短路力进行核算,其中关键设计参数移相角与理论值最大偏差仅为0.53%。在此基础上加工实验样机进行实验,移相角度偏差最大仅为0.2°。综合仿真与实验结果,24脉波移相变压器设计有效,且场路耦合模型适用于多脉波移相变压器的电磁仿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相变压器 电磁设计 场路耦合 短路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PC的船用光储发电系统平抑策略
3
作者 张仲泽 汤旭晶 +3 位作者 郭威 汪恬 胡浩帆 张卫国 《中国航海》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6-154,共9页
为有效抑制船用光伏输出功率的波动性,提高光伏在船舶电网中的渗透率,文章在储能模块平抑光伏功率波动的场景下,以“中远腾飞”轮为研究对象,将模型预测控制(MPC)理论应用于船用光储发电系统研究中,利用储能充放电实现双向功率控制。首... 为有效抑制船用光伏输出功率的波动性,提高光伏在船舶电网中的渗透率,文章在储能模块平抑光伏功率波动的场景下,以“中远腾飞”轮为研究对象,将模型预测控制(MPC)理论应用于船用光储发电系统研究中,利用储能充放电实现双向功率控制。首先建立船用光储发电系统模型,设计提升储能电池出力水平的MPC策略;其次在MATLAB中搭建仿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MPC可以在有效提升控制精度的同时平抑光伏并网波动,实现了电池在船舶电力系统充放电过程中的控制优化;最后分析了储能电池容量对于平抑效果的影响,得出MPC使储能模块对于不同渗透率的光伏均能实现平抑的结论,为高渗透率光伏发电系统在船舶上的应用与发展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电网 光伏 储能电池 模型预测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舶中速柴油主机遥控系统的研制 被引量:10
4
作者 汤旭晶 李鹤鸣 +3 位作者 金华标 喻方平 彭和平 周天宝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625-628,共4页
介绍了新研制的一套以可编程序控制器 ( PLC)为控制核心的船舶中速柴油主机遥控系统 .该系统具有成本低、可靠性高、可维性好等特点 ,通过文本编辑器对系统设置的参数进行修改 ,即可适用于不同型号。
关键词 无人机舱 中速柴油机 主机遥控 PLC 船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虚拟同步发电机的船舶光伏并网逆变控制策略 被引量:7
5
作者 汤旭晶 喻航 +3 位作者 孙玉伟 袁成清 严新平 邱爰超 《中国航海》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8-33,共6页
在船舶电力系统中集成并网型太阳能光伏系统,当传统恒功率(PQ)控制策略光伏逆变器与船舶电站并联运行时,存在惯性小、阻尼低且不易实现光伏能量合理调度等问题。针对PQ控制策略存在的缺陷,提出一种基于虚拟同步发电机(Virtual Synchrono... 在船舶电力系统中集成并网型太阳能光伏系统,当传统恒功率(PQ)控制策略光伏逆变器与船舶电站并联运行时,存在惯性小、阻尼低且不易实现光伏能量合理调度等问题。针对PQ控制策略存在的缺陷,提出一种基于虚拟同步发电机(Virtual Synchronous Generator,VSG)的光伏并网逆变控制策略,在控制算法中引入功-频下垂特性和虚拟转动惯量,使并网逆变器具有与同步发电机相似的输出下垂特性及惯性阻尼;利用PSCAD/EMTDC建立船舶光伏电-船电并网电力系统仿真模型,分别对PQ和VSG模式下的电网频率/电压波动、光伏并网逆变器和同步发电机组承担的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进行分析,研究系统参数的暂态变化。结果表明:采用VSG控制策略能有效抑制系统频率波动,实现光伏并网功率的自动调节,并显著提高电网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 光伏系统 并网 虚拟同步发电机 下垂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超级电容的船用光伏并网系统功率控制 被引量:4
6
作者 汤旭晶 刘雄航 +2 位作者 孙玉伟 邱爰超 袁成清 《中国航海》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94-99,共6页
针对光伏并网系统输出功率的间歇性和随机性会降低船舶电力系统运行稳定性的问题,采用超级电容作为储能,使船用光伏并网功率平缓输出。分析超级电容特性和光伏系统的构成,建立光伏电池阵列和基于扰动观察法的输出最大功率点追踪(Maximum... 针对光伏并网系统输出功率的间歇性和随机性会降低船舶电力系统运行稳定性的问题,采用超级电容作为储能,使船用光伏并网功率平缓输出。分析超级电容特性和光伏系统的构成,建立光伏电池阵列和基于扰动观察法的输出最大功率点追踪(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MPPT)控制模型,由超级电容和双向DC/DC变换器构成功率调节装置吸收或补偿功率突变,采用恒功率控制策略控制并网逆变器输出。通过调整辐照度进行仿真试验,并搭建试验平台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在船用光伏并网系统中接入超级电容可平滑光伏输出功率,能有效抑制电网频率和相电压的波动,提高船用光伏并网电力系统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用光伏并网系统 超级电容 双向DC/DC 功率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ROFIBUS-DP总线的风力送丝风速平衡控制系统设计 被引量:3
7
作者 汤旭晶 李鹤鸣 +2 位作者 喻方平 余振安 候忠平 《制造业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60-62,共3页
在分析卷烟厂风力送丝工艺原理和测量实际送丝风速的基础上,提出改造风速平衡控制系统的必要性,并介绍了所设计的基于PROFIBUS-DP现场总线风力送丝风速平衡控制系统硬件组成及控制策略。该系统已在卷烟厂投入生产,运行可靠,取得了很好... 在分析卷烟厂风力送丝工艺原理和测量实际送丝风速的基础上,提出改造风速平衡控制系统的必要性,并介绍了所设计的基于PROFIBUS-DP现场总线风力送丝风速平衡控制系统硬件组成及控制策略。该系统已在卷烟厂投入生产,运行可靠,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送丝 现场总线 PROFIBUS CONTROLNET P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DR音频采集记录子系统的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汤旭晶 黎庶 +2 位作者 金华标 崔秀芳 喻方平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2005年第4期610-612,共3页
介绍了根据中国船级社《船载航行数据记录仪检验指南》而设计的VDR音频采集记录子系统.主要由混音电路板、多通道语音采集卡和传声器功能自检模块组成,系统实现语音信号采集、编码、压缩后,由主控制器控制音频数据存储至受保护的存储单... 介绍了根据中国船级社《船载航行数据记录仪检验指南》而设计的VDR音频采集记录子系统.主要由混音电路板、多通道语音采集卡和传声器功能自检模块组成,系统实现语音信号采集、编码、压缩后,由主控制器控制音频数据存储至受保护的存储单元,并定时对语音通道进行自检,若发生故障,则通过报警模块显示报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行数据记录仪 VDR 混音 编码/解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惰性气体发生系统(IGS)的PLC控制 被引量:2
9
作者 汤旭晶 王克 +1 位作者 徐合力 李鹤鸣 《船舶》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61-63,共3页
本文介绍一套基于可编程序控制器 (PL C)的惰性气体发生系统。文中详细介绍了惰性气体发生系统的流程图 ,主要硬件电路结构和软件的设计。从近一年的使用结果表明 ,该系统操作方便 ,可靠性高 。
关键词 惰性气体发生系统 IGS PLC 可编程序控制器 船舶运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轮机工程专业电气自动化综合实验设计 被引量:4
10
作者 汤旭晶 黎庶 +1 位作者 陈汛平 杨建国 《航海教育研究》 2009年第1期67-68,79,共3页
针对轮机工程电气自动化教学的现状,就在轮机综合实验室实践教学中如何开展电气自动化综合实验做了一些尝试和探索。实践证明,综合实验加深了学生对轮机自动化系统的总体认识,提高了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 轮机工程 船舶电气自动化 综合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OTOS 70卷接机组主电机交流伺服系统改造 被引量:4
11
作者 汤旭晶 江志凌 +2 位作者 胡业伟 毛杰 林云飞 《烟草科技》 EI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9-20,共2页
针对PROTOS70卷烟机的工作特点,采用交流伺服系统替代原直流调速主驱动系统,实现交流化改造,同时改用电气制动取代原机组的气囊刹车系统。
关键词 PROTOS 70卷接机组 交流伺服系统 制动电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拉线放卷恒张力控制系统的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汤旭晶 戴忠 +1 位作者 俞忠明 江志凌 《电气传动自动化》 2006年第1期34-35,48,共3页
GD4350CH小包透明卷烟包装机生产中由于拉线放卷张力波动较大,易出现拉线褶皱现象.在对原系统进行分析与研究后,提出利用交流伺服技术改造放卷控制系统,在转速跟随过程中加入张力闭环调节,通过改变放卷速度使张力保持恒定。
关键词 张力控制 拉线 交流伺服 制动电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ODBUS协议的主机遥控系统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汤旭晶 苗凤林 《船海工程》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0-32,共3页
针对MANB&W6L16/24柴油机基本模块支持MODBUS通讯的功能,设计了一套基于MODBUS协议的可编程序控制器(PLC)主机遥控系统,具有结构简单、功能齐全,配置灵活,可扩展、成本低等特点。
关键词 无人机舱 中速柴油机 主机遥控 MODBUS P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LC的中速主机遥控装置研制 被引量:1
14
作者 汤旭晶 薛培红 +2 位作者 李鹤鸣 王勤鹏 杨建国 《造船技术》 2009年第2期17-19,共3页
该遥控装置以可编程序控制器(PLC)为控制核心,适用于单转向中速柴油主机带倒顺离合器齿轮箱的船舶主推进操纵系统。系统以主机调速器转速控制为内环,遥控装置转速控制为外环,组成了双闭环转速控制,改善了液压调速器的静态偏差,提高了系... 该遥控装置以可编程序控制器(PLC)为控制核心,适用于单转向中速柴油主机带倒顺离合器齿轮箱的船舶主推进操纵系统。系统以主机调速器转速控制为内环,遥控装置转速控制为外环,组成了双闭环转速控制,改善了液压调速器的静态偏差,提高了系统调节的快速性和抗扰动能力。齿轮箱换向时对螺旋桨艉轴转向和转速进行鉴别及逻辑比较,确保主机不熄火。装置结构简单,通用性好,操纵和故障自检功能完善,能与航行参数记录仪(VDR)按IEC61162-1协议串行通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舱自动化 主机遥控 双闭环转速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用辅锅炉的 PLC 控制
15
作者 汤旭晶 戴忠 +1 位作者 喻方平 李鹤鸣 《武汉造船》 1998年第3期41-43,共3页
用PLC作为控制单元,实现对船用辅锅炉燃烧器管理和燃烧过程负荷控制,有效地提高系统可靠性。
关键词 PLC 船用 辅锅炉 燃烧器 蒸汽锅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舶余热利用sCO_2布雷顿循环发电技术综述 被引量:14
16
作者 严新平 王佳伟 +3 位作者 孙玉伟 袁成清 汤旭晶 耿海鹏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939-946,共8页
在船舶动力系统能量转换和利用过程中,实现烟气余热的最大效率回收是降低船舶能效设计指数(EEDI)的有效途径。超临界二氧化碳(sCO_2)发电系统在船舶余热循环利用方面所具有的技术优势已引起全球船舶行业的高度关注,而如何将其与船舶动... 在船舶动力系统能量转换和利用过程中,实现烟气余热的最大效率回收是降低船舶能效设计指数(EEDI)的有效途径。超临界二氧化碳(sCO_2)发电系统在船舶余热循环利用方面所具有的技术优势已引起全球船舶行业的高度关注,而如何将其与船舶动力系统有机集成并实现高效、稳定联合循环运行发电,正是当前制约该新型技术实船应用的瓶颈。概述了sCO_2布雷顿循环发电的基本原理、典型技术特点及循环结构,分析了国内外研究机构针对sCO_2发电系统在船舶余热循环利用方面的研究现状,探讨了现阶段面向船舶主机余热发电工程化应用所存在的关键技术问题,从而为推进sCO_2布雷顿循环发电技术在船舶烟气余热回收利用领域的基础理论研究和工程方案设计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二氧化碳 布雷顿循环 发电系统 船舶 余热回收 能效设计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能源船舶混合储能系统关键技术问题综述 被引量:31
17
作者 孙玉伟 胡克容 +3 位作者 严新平 汤旭晶 袁成清 潘鹏程 《中国造船》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26-236,共11页
电力电子变换技术的不断进步为风能、太阳能和燃料电池等新能源技术在船舶中的应用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为平抑分布式发电装置间歇性和随机性电能输出与不同运行工况下船舶电气负荷持续稳定电能需求之间的矛盾,储能系统在新能源船舶电... 电力电子变换技术的不断进步为风能、太阳能和燃料电池等新能源技术在船舶中的应用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为平抑分布式发电装置间歇性和随机性电能输出与不同运行工况下船舶电气负荷持续稳定电能需求之间的矛盾,储能系统在新能源船舶电力系统的电源能量中继和功耗动态平衡过程中的调控作用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储能系统必须同时具备高功率密度和高能量密度的特点,才能满足船舶电力系统中大功率异步电机频繁启动和电气负荷长时间不间断运行的需求。论文介绍了典型储能技术的技术特点,着重探讨集成蓄电池-超级电容的典型混合储能系统,对比分析了无源式和有源式混合储能系统结构的技术差异;从适用电网的不同运行模式(离网型和并网型)和不同优化策略(目标和方法)的角度,分别论述了混合储能系统的容量优化配置问题的解决途径;在此基础上,从能量型与功率型储能元件的匹配控制环节和变流器的运行控制环节,解析了混合储能系统的协调运行控制技术发展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船舶 混合储能 系统构架 容量配置 协调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滚装船船电-光伏并网系统构建及电能质量分析 被引量:14
18
作者 袁成清 张彦 +2 位作者 孙玉伟 汤旭晶 严新平 《中国航海》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1-24,84,共5页
随着绿色船舶和新型船体设计概念不断被推广,将光伏系统与船舶电力系统进行并网运行成为未来船舶发展的方向。为了给大型远洋船舶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设计和应用提供依据,以适宜搭建光伏阵列的大型滚装船为研究对象,构建一种船电-光伏并... 随着绿色船舶和新型船体设计概念不断被推广,将光伏系统与船舶电力系统进行并网运行成为未来船舶发展的方向。为了给大型远洋船舶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设计和应用提供依据,以适宜搭建光伏阵列的大型滚装船为研究对象,构建一种船电-光伏并网系统,对该系统的构建流程和系统结构进行详细阐述,并根据大型滚装船船电-光伏并网系统的特点,对电能质量问题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成果可为大型远洋船舶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设计和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工程 大型滚装船舶 光伏系统 并网 电能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伏渗透率对船舶光伏系统电能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7
19
作者 邱爰超 袁成清 +2 位作者 孙玉伟 汤旭晶 严新平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532-1538,共7页
为了研究光伏渗透率对船舶并网光伏电力系统电能质量的影响,采用PSCAD/EMTDC软件平台参照远洋滚装船"中远腾飞"轮并网型光伏系统进行电力系统建模仿真研究,并设定8个不同等级光伏渗透率,对比分析光伏并网切入和离网切出工况... 为了研究光伏渗透率对船舶并网光伏电力系统电能质量的影响,采用PSCAD/EMTDC软件平台参照远洋滚装船"中远腾飞"轮并网型光伏系统进行电力系统建模仿真研究,并设定8个不同等级光伏渗透率,对比分析光伏并网切入和离网切出工况对并网电力系统暂态的电能质量。光伏并网切入对电力系统电压和频率的扰动作用显著强于其离网切出过程,且随着光伏渗透率的提高呈增长趋势。研究结果表明:该研究工作对于深入探索光伏系统与船舶电力系统并联运行的临界条件、暂态和静态稳定性以及整个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工程 绿色船舶 船舶电力系统 光伏系统 电能质量 PSCAD/EMTDC 电压偏差 频率偏差 最大单次谐波含量 总畸变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集成高效热能发电系统的船舶Attained EEDI及燃油消耗量分析 被引量:10
20
作者 袁成清 潘鹏程 +3 位作者 孙玉伟 严新平 张彦 汤旭晶 《中国造船》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97-206,共10页
为满足国际海事组织(IMO)关于船舶能效设计指数(energy efficiency design index,EEDI)的强制要求,各国已开始探索高效热能发电技术在船舶能源系统中的集成和应用,以期通过对船舶主动力装置余热进行回收利用,实现降低EEDI、减少燃油消... 为满足国际海事组织(IMO)关于船舶能效设计指数(energy efficiency design index,EEDI)的强制要求,各国已开始探索高效热能发电技术在船舶能源系统中的集成和应用,以期通过对船舶主动力装置余热进行回收利用,实现降低EEDI、减少燃油消耗量和控制废气排放量的目标。论文以超临界二氧化碳布雷顿循环(S-CO_2 Brayton cycle,S-CO_2 BC)发电系统、有机朗肯循环(organic Rankine cycle,ORC)余热发电系统、卡琳娜循环(Kalina cycle,KC)余热发电系统和动力涡轮(power turbine,PT)余热发电系统为具体研究对象,分别就单一新型动力循环发电系统和组合型高效热能发电系统在某型2500TEU支线集装箱船中集成,对船舶达到的能效设计指数(attained EEDI)和燃油消耗量折减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布雷顿循环发电系统取代1台船舶辅机,并与有机朗肯循环、卡琳娜循环及动力涡轮等新型动力循环余热发电系统构成组合型高效热能余热发电系统技术方案,可实现船舶达到的能效设计指数EA与没有应用任何高效热能发电系统技术方案的指数相比下降33.28%;单一应用有机朗肯循环余热发电技术对减少船舶燃油消耗量的贡献显著,燃油节省率可达到5.99%。这项研究工作可为在船舶上集成应用高效热能发电技术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余热利用 高效热能发电 达到的能效设计指数(attained EEDI) 燃油消耗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