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3种高原裂腹鱼肝脏组织转录组比较分析
1
作者
郝恬
汤先湖
江守文
吴智超
许强华
机构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生物资源与管理学院
大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开发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国家海洋生物科学国际联合研究中心
水产种质资源发掘与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出处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2-100,共9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2YFD2400800,2018YFC031060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1772826)。
文摘
青藏高原低温、低氧的极端环境特征是生物适应性进化的天然实验室。裂腹鱼亚科鱼类广泛分布于青藏高原附近水域,在长期进化过程中适应了独特的高原环境。为揭示裂腹鱼适应高原环境的关键信号通路,以2种高海拔(>3000 m)的高原裂腹鱼[巨须裂腹鱼(Schizothorax macropogon)、拉萨裂腹鱼(S.waltoni)]和1种低海拔(<1000 m)的原始裂腹鱼[齐口裂腹鱼(S.prenanti)]为研究对象,对3种裂腹鱼的能量代谢主要组织—肝脏进行转录组测序比较分析。通过对高海拔与低海拔裂腹鱼肝脏转录组的比较,在2种高海拔裂腹鱼中找到共同差异变化的基因106个,其中66个基因表达上调,40个下调。GO和KEGG富集分析显示,氧化还原过程、血液发生相关途径、氨基酸的代谢和类固醇的生物合成是高海拔裂腹鱼应对高原环境的最重要途径。其中,氧化还原和血液生成相关基因(如:faxdc2、cpox、cyp51和NADH-cytochrome b5 reductase 2)的高表达可能在应对高原环境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该研究为鱼类高原低氧适应的分子机制研究提供了新见解。
关键词
裂腹鱼
肝脏
转录组分析
高原
低氧
Keywords
Schizothoracinae
Liver
Transcriptome analysis
Plateau
Hypoxia
分类号
S917.4
[农业科学—水产科学]
题名 3种不同海拔裂腹鱼肾脏转录组比较
2
作者
汤先湖
郝恬
江守文
吴智超
许强华
机构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生物资源与管理学院
大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开发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国家海洋生物科学国际联合研究中心
上海海洋大学水产种质资源发掘与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出处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43-551,共9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2YFD2400800,2018YFC031060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1772826)。
文摘
裂腹鱼亚科鱼类长期生活在青藏高原缺氧环境,是研究低氧适应机制的天然生物模型。对3种裂腹鱼:高海拔(>3600 m)的孤唇裂腹鱼和巨须裂腹鱼与低海拔(<700 m)齐口裂腹鱼的主要渗透调节器官肾脏进行转录组分析。通过对孤唇裂腹鱼和巨须裂腹鱼与齐口裂腹鱼的肾脏转录组进行比较分析,分别筛选出504个和478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有199个共同差异表达基因。对共同差异基因进行GO(Gene Ontology)和KEGG(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的富集分析发现,两组共同差异基因主要富集在糖酵解/糖原生成过程、脂质生物合成过程和血管生成等通路上。其中eno3、fbp1α、prpf19和ctsz等基因的高表达可能在高海拔裂腹鱼长期适应低氧环境中起着重要作用。本研究为揭示高原鱼类长期低氧适应提供了新思路。
关键词
高原
裂腹鱼
转录组
糖代谢
低氧
Keywords
plateau
schizothoracine
transcription analysis
carbohydrate metabolism
hypoxia
分类号
S917.4
[农业科学—水产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