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165例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汤亚男 朱英标 +2 位作者 卢丽萍 高丽霞 李慎茂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1-44,共4页
目的探讨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VBD)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分析165例VBD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分析症状性与非症状性VBD的影响因素。结果本组165例中男性105例,女性60例,平均年龄65±3岁。临床表现:后循环TIA61例,后循环梗死16例,脑干出... 目的探讨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VBD)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分析165例VBD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分析症状性与非症状性VBD的影响因素。结果本组165例中男性105例,女性60例,平均年龄65±3岁。临床表现:后循环TIA61例,后循环梗死16例,脑干出血1例,前庭阵发症28例,三叉神经痛15例,面肌痉挛11例,无症状33例。CTA、MRA、DSA显示基底动脉不同程度的延长扩张、骑跨。VBD症状有无,与患者年龄、高血压病、糖尿病、吸烟、血管直径、延长扩张程度相关。结论 VBD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常见症状有卒中、压迫性症状和脑神经损害等,血管影像检查是重要的诊断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 临床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架机械取栓与抗凝治疗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效果及预后因素分析
2
作者 项琳 钟根龙 汤亚男 《现代实用医学》 2024年第7期860-863,共4页
目的分析支架机械取栓与抗凝治疗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效果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丽水市人民医院2016年6月至2023年6月期间收治的86例颅内静脉窦血栓(CVST)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将其分为支架组(n=43)和抗凝组(n=43),比... 目的分析支架机械取栓与抗凝治疗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效果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丽水市人民医院2016年6月至2023年6月期间收治的86例颅内静脉窦血栓(CVST)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将其分为支架组(n=43)和抗凝组(n=43),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重组VILIP1蛋白(rVILIP1)、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不良反应。随访90 d后,根据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将研究对象分为预后良好组(n=56,mRS≤2分)和预后不良组(n=30,mRS>2分),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CVST患者预后的因素,ROC曲线分析预后的影响因素及联合预测模型对CVST患者预后的评价效能。结果治疗后,两组NSE、rVILIP1水平降低,BDNF水平升高,且支架组各指标均优于抗凝组(均P<0.05)。支架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抗凝组(P<0.05)。和预后不良组相比,预后良好组的发病至治疗时间更低、合并高血压少、术后再通不良少、术后24 h NIHSS评分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发病至治疗时间长、高血压、术后再通不良及术后24 h NIHSS评分高是影响CVST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发病至治疗时间、高血压、术后再通不良、术后24 h NIHSS评分及联合预测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47、0.668、0.761、0.738、0.926,敏感度分别为0.667、0.804、0.821、0.667、0.833,特异性分别为0.875、0.533、0.700、0.839、0.893。联合检测的AUC均高于单个指标,且敏感度和特异度均为最优。结论和传统抗凝治疗相比,支架机械取栓能够有效减轻CVST患者的神经损伤,且安全性良好。发病至治疗时间长、高血压、术后再通不良、术后24 h NIHSS评分高是影响CVST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架机械取栓 抗凝治疗 颅内静脉窦血栓 影响因素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均匀化的轻质高强件拓扑优化及方法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汤亚男 谢桂兰 +1 位作者 曹尉南 刘叶花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184-1188,共5页
对复合材料微观结构的拓扑优化进行研究。采用有限元理论,以微观单元的密度为设计变量、材料体积分数为优化约束条件、渐进均匀化理论求得的材料宏观力学性能为优化目标建立模型。并采用变密度法描述问题,优化准则法进行求解,通过Matla... 对复合材料微观结构的拓扑优化进行研究。采用有限元理论,以微观单元的密度为设计变量、材料体积分数为优化约束条件、渐进均匀化理论求得的材料宏观力学性能为优化目标建立模型。并采用变密度法描述问题,优化准则法进行求解,通过Matlab语言编程实现微观结构的拓扑优化,得到具有最优等效力学性能的微结构构型。讨论了过滤半径、网格密度以及惩罚因子对优化过程及结果的影响,选取适当的参数建立优化模型,并将上述优化模型用于冲孔板的优化,实现了构件轻质高强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微结构 拓扑优化 均匀化理论 敏度过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他汀类药物的依从性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汤亚男 朱英标 +1 位作者 高丽霞 卢丽萍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13年第1期50-52,共3页
目的研究缺血性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他汀类药物的依从性。方法对服用他汀类药物的缺血性脑卒中/TIA住院和门诊患者的基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报销情况、医师的指导性、门诊的随访情况、他汀类药物的种类、功... 目的研究缺血性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他汀类药物的依从性。方法对服用他汀类药物的缺血性脑卒中/TIA住院和门诊患者的基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报销情况、医师的指导性、门诊的随访情况、他汀类药物的种类、功能预后、脑卒中的危险因素个数等),通过电话及信件随访的方式,调查患者离院和出院后第12个月他汀类药物的服用情况,对他汀类药物的依从性进行调查并分析影响因素。结果他汀类药物使用的依从性与随访情况、指导性、报销情况有关(P<0.05)。而与性别、年龄、文化程度、他汀类药物的种类、功能预后、脑卒中的危险因素个数无关(P>0.05)。结论积极干预他汀类药物依从性的影响因素,是解决指南-实践之间差距的一个途径,是降低脑卒中的重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他汀类药物 依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7
5
作者 汤亚男 卢丽萍 +1 位作者 杜小鹏 陈伟康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08年第5期308-310,共3页
目的探讨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和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果6例患者中男2例,女4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先兆子痫1例(孕37周),慢性肾功能不全2例,高血压病4例。... 目的探讨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和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果6例患者中男2例,女4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先兆子痫1例(孕37周),慢性肾功能不全2例,高血压病4例。急性起病5例,亚急性起病1例。头痛4例,伴恶心、呕吐3例,视物模糊2例,癫痫样发作(全面强直-阵挛性发作)1例,行为异常1例,视乳头水肿3例,皮质盲2例。影像学检查:病灶在CT表现多为低密度影,MR呈稍长或等T1,长T2及Flair像高信号,具有双侧性;其中累及额叶2例,顶、枕叶6例,颞叶2例,小脑3例,脑干2例,丘脑1例,基底节2例,侧脑室周围4例;白质6例,皮层2例;2例行增强检查无强化。6例均采取降压、脱水及对症等治疗治疗2~3周后MR复查病灶完全或大部分消失。结论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的临床和影像学具有一定的特征性,早期诊断及治疗一般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 临床特点 影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缺乏性脊髓病诊治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汤亚男 高丽霞 卢丽萍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664-665,共2页
铜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在体内除参与构成铜蓝蛋白(cemloplasmin,CP)外,还是多种重要代谢酶的辅助因子,对维持神经系统的正常结构和生理功能起重要作用。铜缺乏性脊髓病(copper deficiency myelopathy,CDM)是由于铜缺乏导致的... 铜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在体内除参与构成铜蓝蛋白(cemloplasmin,CP)外,还是多种重要代谢酶的辅助因子,对维持神经系统的正常结构和生理功能起重要作用。铜缺乏性脊髓病(copper deficiency myelopathy,CDM)是由于铜缺乏导致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可引起脊髓后索与侧索及周围神经病变,出现感觉性共济失调,痉挛性瘫痪及周围损害损害等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缺乏 脊髓病 神经系统变性疾病 周围神经病变 感觉性共济失调 诊治 痉挛性瘫痪 微量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成形术治疗症状性椎基底动脉串联性狭窄 被引量:2
7
作者 汤亚男 李慎茂 朱凤水 《浙江医学》 CAS 2012年第17期1424-1425,1440,共3页
目的探讨血管成形术治疗症状性椎基底动脉串联性重度狭窄的可行性、安全性。方法对14例症状性椎基底动脉串联性重度狭窄患者采用血管成形术,术后第3个月行临床、颈部超声及经颅多普勒超声(TCD)随访。结果14例患者中,治疗病变28处,... 目的探讨血管成形术治疗症状性椎基底动脉串联性重度狭窄的可行性、安全性。方法对14例症状性椎基底动脉串联性重度狭窄患者采用血管成形术,术后第3个月行临床、颈部超声及经颅多普勒超声(TCD)随访。结果14例患者中,治疗病变28处,其中1处采用球囊扩张成形术.27处采用支架成形术.技术成功率100%;术后24h内并发眩晕1例;术后第3个月临床随访头晕2例,颈部超声及TCD随访V1段出现无症状性再狭窄1例,失访1例。结论在大的治疗中心里,血管成形术治疗症状性椎基底动脉串联性重度狭窄是安全、可行的,但还需长期随访和更多病例的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成形术 椎基底动脉 串联性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多发急性脑梗死为首发表现的Trousseau综合征临床与影像特点 被引量:1
8
作者 汤亚男 张胜武 +4 位作者 肖佳佳 钟根龙 项琳 邱伟文 黎普刚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20年第5期532-533,540,共3页
目的探讨以多发性急性脑梗死为首发表现的Trousseau综合征临床与影像学特点。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9年1月在丽水市人民医院的病例,18例以多发性急性脑梗死为表现的Trousseau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血D-二聚体、影像学资料,并进行总结... 目的探讨以多发性急性脑梗死为首发表现的Trousseau综合征临床与影像学特点。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9年1月在丽水市人民医院的病例,18例以多发性急性脑梗死为表现的Trousseau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血D-二聚体、影像学资料,并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18例患者中,男12例,女6例,平均57~85岁,平均(73.22±1.99)岁;肺癌4例,胃癌2例,肝癌2例,恶性淋巴瘤2例,泌尿系肿瘤2例,贲门癌2例,多发性骨髓瘤1例,软组织肉瘤1例,子宫内膜癌1例,甲状腺肿瘤1例;D-二聚体为2 352~4 247μg/L,平均(2 519.72±467.59)μg/L;头颅MRI表现为多个动脉支配区的多发性脑梗死,其中同时累及双侧半球7例,累及一侧半球5例,累及双侧半球+后循环6例。结论多发性急性脑梗死是Trousseau综合征的一种表现形式,头颅MRI表现为累及幕上(或幕下)一侧或两侧多支动脉支配区的多发性急性脑梗死,伴有血D-二聚体显著升高;对不明原因的多发性脑梗死伴随血D-二聚体显著升高者,应重视恶性肿瘤的筛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OUSSEAU综合征 临床 影像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达拉奉合巴曲酶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被引量:1
9
作者 汤亚男 卢丽萍 +1 位作者 杜小鹏 周慧萍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8年第2期98-99,共2页
关键词 进展性脑梗死 依达拉奉 巴曲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数据环境下档案管理的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14
10
作者 汤亚男 《中外企业家》 2015年第4X期167-169,共3页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使档案管理从传统意义上的档案存储,升华为对档案数据的进一步挖掘,从而发现数据间的关联,为决策者提供决策依据。本文分析了大数据环境下档案管理中档案数据的输入、存储、分析输出等各环节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相...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使档案管理从传统意义上的档案存储,升华为对档案数据的进一步挖掘,从而发现数据间的关联,为决策者提供决策依据。本文分析了大数据环境下档案管理中档案数据的输入、存储、分析输出等各环节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解决对策,对大数据新形势下的档案管理工作进行新的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档案管理 数据存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动脉夹层12例临床观察
11
作者 汤亚男 黎普刚 +2 位作者 卢丽萍 高丽霞 张胜武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15年第6期491-492,共2页
动脉夹层是指动脉壁层内的退行病变或外伤引起内膜的撕裂,在血压的作用下导致血液通过破损的血管内膜进入血管壁,使血管壁分层,造成血管狭窄、闭塞或形成假性动脉瘤;可发生于颈总动脉、颈内、外动脉。
关键词 颈动脉夹层 影像学 抗凝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丘脑出血眼症状临床分析
12
作者 汤亚男 杜小鹏 卢丽萍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07年第4期264-266,共3页
目的分析丘脑出血眼征的特点,提高对丘脑出血的认识。方法34例丘脑出血患者,通过头颅CT/MR检查确定血肿累及部位,严格评定眼征类型、分析其发生率及发病机制。结果57例丘脑出血中眼征34例(59.6%),其中2例有相互合并;双眼上视麻痹14例,... 目的分析丘脑出血眼征的特点,提高对丘脑出血的认识。方法34例丘脑出血患者,通过头颅CT/MR检查确定血肿累及部位,严格评定眼征类型、分析其发生率及发病机制。结果57例丘脑出血中眼征34例(59.6%),其中2例有相互合并;双眼上视麻痹14例,双眼上、下视联合麻痹1例,垂直性一个半综合征1例,水平注视麻痹9例,会聚障碍8例,病灶侧Horner征2例。结论眼征是丘脑出血的常见体征,以垂直性眼球运动障碍中的双眼上视麻痹最常见,其次水平注视麻痹,其他类型相对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丘脑出血 眼征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微出血部位和负荷与脑梗死抗血小板治疗的相关分析 被引量:14
13
作者 黎普刚 郑双双 +4 位作者 吕雪霞 钟根龙 项琳 汤亚男 蓝丽康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19-122,共4页
目的探讨脑微出血(CMB)发生部位和负荷对脑梗死抗血小板治疗风险及获益的影响。方法选择伴CMB的急性脑梗死患者214例,根据CMB发生部位分为单纯脑叶组39例,深部/幕下组62例,混合部位组113例,随访各组新发脑梗死、脑出血情况,并比较各组... 目的探讨脑微出血(CMB)发生部位和负荷对脑梗死抗血小板治疗风险及获益的影响。方法选择伴CMB的急性脑梗死患者214例,根据CMB发生部位分为单纯脑叶组39例,深部/幕下组62例,混合部位组113例,随访各组新发脑梗死、脑出血情况,并比较各组治疗前及治疗1年后CMB的变化。结果深部/幕下组既往脑梗死、高血压和糖尿病比例明显高于单纯脑叶组和混合部位组(P<0.05)。混合部位组基线CMB数高于单纯脑叶组和深部/幕下组[(8.69±2.75)个vs(6.65±2.47)个、(6.58±3.17)个,P<0.05]。单纯脑叶组脑出血比例明显高于深部/幕下组和混合部位组(12.8%vs 3.2%、2.7%,P<0.05),且发生脑出血患者中4例基线CMB数>5个。深部/幕下组再发脑梗死比例明显高于单纯脑叶组和混合部位组(24.2%vs 7.7%、9.7%,P<0.05)。3组治疗1年后仅部分患者复查头颅MRI,其中单纯脑叶组28例,深部/幕下组40例,混合部位组56例。单纯脑叶组CMB进展比例明显高于深部/幕下组和混合部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5.7%vs 12.5%、10.7%,P<0.05),且病灶以脑叶为主。结论抗血小板治疗风险与CMB部位和负荷相关,单纯脑叶CMB抗血小板治疗的脑出血风险增加,治疗后CMB更易进展。深部/幕下CMB患者脑梗死复发风险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脑梗死 血小板聚集抑制剂 阿司匹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蜂窝胞元结构参数对其宏观等效表征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9
14
作者 刘叶花 谢桂兰 +1 位作者 曹尉南 汤亚男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29-34,共6页
将均匀化理论与有限元方法相结合,建立了预测铝蜂窝宏观等效特征参数的细观力学模型,研究铝蜂窝胞元结构参数对其宏观等效表征性能的影响,并采用MATLAB语言编程,计算了不同高长比、不同厚长比及不同胞璧夹角的不规则正交各向异性蜂窝铝... 将均匀化理论与有限元方法相结合,建立了预测铝蜂窝宏观等效特征参数的细观力学模型,研究铝蜂窝胞元结构参数对其宏观等效表征性能的影响,并采用MATLAB语言编程,计算了不同高长比、不同厚长比及不同胞璧夹角的不规则正交各向异性蜂窝铝芯的等效弹性参数,得到了胞元结构参数对铝蜂窝宏观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所得结果对蜂窝铝芯的结构设计及其在风力机叶片的工程应用中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均匀化 蜂窝铝芯 结构参数 等效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内外段椎动脉盗血频谱形态分级与锁骨下动脉近段狭窄程度的关系 被引量:8
15
作者 许敬华 雷建明 +4 位作者 汤亚男 卢丽萍 张胜武 邓华东 王超君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14年第5期341-343,共3页
目的评价锁骨下动脉狭窄程度与颅内、外段椎动脉盗血频谱形态分级的关系。方法 63例发出椎动脉之前狭窄(或闭塞)的锁骨下动脉患者,分析椎动脉颅内、外段频谱形态变化并进行分组比较。结果锁骨下动脉近段狭窄程度与椎动脉颅外段、颅内段... 目的评价锁骨下动脉狭窄程度与颅内、外段椎动脉盗血频谱形态分级的关系。方法 63例发出椎动脉之前狭窄(或闭塞)的锁骨下动脉患者,分析椎动脉颅内、外段频谱形态变化并进行分组比较。结果锁骨下动脉近段狭窄程度与椎动脉颅外段、颅内段盗血频谱形态变化呈正相关(r分别为0.721、0.793,P<0.01),颅内段椎动脉的盗血频谱较颅外段更加敏感。结论椎动脉盗血频谱形态变化对间接判断锁骨下动脉狭窄程度具有一定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频谱形态 锁骨下动脉 椎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加曲班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8
16
作者 朱英标 官常荣 +1 位作者 叶祖森 汤亚男 《中国现代医生》 2017年第1期64-67,共4页
目的分析阿加曲班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3月至我院就诊的86例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分为常规组与实验组,每组患者各43例,其中常规组患者采取氯吡格雷治疗,实验组患者在此... 目的分析阿加曲班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3月至我院就诊的86例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分为常规组与实验组,每组患者各43例,其中常规组患者采取氯吡格雷治疗,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阿加曲班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与常规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3.02%与72.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1周、2周实验组患者的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实验组与常规组治疗前血小板聚集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第1周和第2周两组患者的血小板聚集率明显下降(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与常规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6.98%与9.3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采取阿加曲班联合氯吡格雷进行治疗的效果较为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值得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实践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 阿加曲班 氯吡格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眼神经麻痹病因及特点 被引量:21
17
作者 杜小鹏 汤亚男 卢丽萍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8年第3期71-72,共2页
目的分析动眼神经麻痹原因及特点。方法对2001—10~2006—10全院收治的80例动眼神经麻痹患者作回顾性总结,通过血糖、头颅CT、MR、MRA、DSA、脑脊液等检查,分析动眼神经麻痹原因及特点,各病因与在各年龄段分布的情况。结果80例动眼... 目的分析动眼神经麻痹原因及特点。方法对2001—10~2006—10全院收治的80例动眼神经麻痹患者作回顾性总结,通过血糖、头颅CT、MR、MRA、DSA、脑脊液等检查,分析动眼神经麻痹原因及特点,各病因与在各年龄段分布的情况。结果80例动眼神经麻痹中,动脉瘤19例(23.8%),脑血管病16例(20.0%),糖尿病13例(16.3%),炎症性11例(13.8%),肿瘤8例(10.0%),外伤6例(7.5%),其他7例(8.8%)。结论引起动眼神经麻痹以动脉瘤最常见,各病因在各年龄段分布具有一定特点,对诊断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眼神经麻痹 原因 年龄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RACE程序服务提升整形美容患者满意度 被引量:2
18
作者 刘志荣 贾菲 +1 位作者 杨琼 汤亚男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4年第16期64-65,共2页
目的 探讨整形美容中心实施TRACE护理服务体系对患者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将600例患者根据其就诊顺序进行分组,2013年7~8月300例为对照组,2013年9~10月300例为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咨询方法,观察组实施TRACE护理服务体系,即电话接... 目的 探讨整形美容中心实施TRACE护理服务体系对患者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将600例患者根据其就诊顺序进行分组,2013年7~8月300例为对照组,2013年9~10月300例为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咨询方法,观察组实施TRACE护理服务体系,即电话接待(Telephone)、电话回复(Recall)、前台接待(At front desk)、现场咨询(Consultation)、延伸服务(Extended serv-ice).在术后3个月内电话回访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 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TRACE护理服务体系为患者提供专业的、个性化的护理服务,提升了护理服务质量,有效提高了手术疗效及护理工作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形美容手术 整形美容中心 TRACE护理服务 患者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尔茨海默病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9
作者 高丽霞 卢丽萍 +1 位作者 汤亚男 成俊英 《中国现代医生》 2012年第26期16-18,共3页
阿尔茨海默病(AD)是最常见的痴呆类型,严重威胁着老年人的健康。近年来,关于AD的研究进展迅速。除三种公认的发病机制:微管相关蛋白tau异常神经原纤维缠结、β淀粉样蛋白(Aβ)毒性、基因突变学说,现在的研究认为,许多神经退行性疾病的... 阿尔茨海默病(AD)是最常见的痴呆类型,严重威胁着老年人的健康。近年来,关于AD的研究进展迅速。除三种公认的发病机制:微管相关蛋白tau异常神经原纤维缠结、β淀粉样蛋白(Aβ)毒性、基因突变学说,现在的研究认为,许多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生机制中可能有类朊蛋白机制参与。新的诊断标准中进一步肯定了生物标记物在AD诊断中的价值,并强调区分研究用途及临床使用的重要性,具有较好的临床实用性。发病机制的进一步认识及诊断的突破为AD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抗淀粉样肽策略、分泌酶调解抑制剂及疫苗免疫治疗有望成为AD治疗的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发病机制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锁骨下动脉近段重度以上狭窄者同侧椎动脉无盗血频谱现象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许敬华 雷建明 +4 位作者 邓华东 汤亚男 卢丽萍 张胜武 王超君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15年第6期421-423,共3页
目的探讨锁骨下动脉近段重度以上狭窄者同侧椎动脉无盗血频谱现象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椎动脉无盗血现象的锁骨下动脉重度以上狭窄者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所有病例均在1周内行DSA(或CTA)检查证实。结果锁骨下动脉重度以上狭... 目的探讨锁骨下动脉近段重度以上狭窄者同侧椎动脉无盗血频谱现象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椎动脉无盗血现象的锁骨下动脉重度以上狭窄者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所有病例均在1周内行DSA(或CTA)检查证实。结果锁骨下动脉重度以上狭窄无同侧椎动脉盗血者合并同侧椎动脉起源于主动脉弓者4例,双侧锁骨下动脉重度狭窄合并一侧或双侧颈内动脉重度以上狭窄者6例,一侧锁骨下动脉重度狭窄合并同侧椎动脉闭塞者3例,一侧锁骨下动脉重度狭窄合并对侧椎动脉开口及一侧颈总动脉重度狭窄者2例,头臂动脉闭塞合并对侧椎动脉开口重度狭窄者1例。结论锁骨下动脉重度以上狭窄如合并多支颈部血管狭窄(或闭塞)者,或合并同侧椎动脉起源异常者可无椎动脉盗血现象,此时不能以盗血的有无来判定锁骨下动脉狭窄的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锁骨下动脉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