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年病人髋关节置换术后静脉血栓栓塞预测模型的建立与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秦小娟 廖涛 +2 位作者 王晓晨 熊露 池雨晨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20年第8期781-785,共5页
目的通过分析老年病人髋关节置换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VTE)发生的危险因素,建立列线图评价模型,并评价模型预测术后VTE的准确性。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四川省骨科医院收治的老年髋关节置换术病人144例为研究对象,其中发生术... 目的通过分析老年病人髋关节置换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VTE)发生的危险因素,建立列线图评价模型,并评价模型预测术后VTE的准确性。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四川省骨科医院收治的老年髋关节置换术病人144例为研究对象,其中发生术后VTE的病人24例作为VTE组,另外120例无VTE的病人为对照组。采用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老年病人髋关节置换术后VTE的危险因素。根据回归分析结果,建立列线图评价模型。利用ROC曲线及Hosmer-Lemeshow检验评价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血糖、应用骨水泥是发生术后VTE的危险因素,应用预防血栓药物、按计划进行主被动训练是发生术后VTE的保护因素(P<0.05)。根据多因素分析结果,成功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Hosmer-Lemeshow检验结果显示,模型的预测效能为95.83%,模型拟合良好。ROC曲线显示,列线图模型预测老年病人髋关节置换术后VTE的AUC为0.988,特异性为96.77%,敏感性为99.82%。结论基于年龄、血糖、是否应用骨水泥、术后是否应用预防血栓药物治疗、术后是否按计划进行主被动训练建立的预测老年病人髋关节置换术后VTE发生风险的列线图模型,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敏感性,临床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髋关节置换术 静脉血栓栓塞症 危险因素 列线图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路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对脊柱骨折患者围术期指标、创伤应激指标及并发症的影响 被引量:27
2
作者 刘俊 陈星 +1 位作者 梁佳佳 池雨晨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21年第3期139-142,共4页
目的观察后路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脊柱骨折对患者围术期指标、创伤应激指标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85例脊柱骨折患者,均实施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45例选择后路经皮微创法(A组),40例选择传统开放入路(B组),比较两组围术... 目的观察后路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脊柱骨折对患者围术期指标、创伤应激指标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85例脊柱骨折患者,均实施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45例选择后路经皮微创法(A组),40例选择传统开放入路(B组),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视觉模拟疼痛(VAS)评分、创伤应激指标[血清皮质醇(Cor)、C反应蛋白(CRP)、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并发症情况。结果A组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小于B组;手术时间、术后卧床时间与住院时间短于B组;术后1周VAS评分低于B组;术后1 d血清Cor、CRP、ACTH、TNF-α水平低于B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B组(P<0.05)。结论后路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的优点,能减轻脊柱骨折患者创伤应激反应与术后疼痛,降低并发症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路经皮微创 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 围术期指标 创伤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斜外侧腰椎间融合术的护理体会
3
作者 池雨晨 曾殿红 +1 位作者 梁佳佳 廖涛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0年第8期192-193,共2页
本研究主要总结了腰椎椎间融合术(OLIF)的手术配合及护理经验,包括巡回护士术前手术用物及物品准备,术中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器械护士术中密切关注手术进展,及时准确传递手术器械,术后安全转运患者,做好保暖措施等。巡回护士、器械护... 本研究主要总结了腰椎椎间融合术(OLIF)的手术配合及护理经验,包括巡回护士术前手术用物及物品准备,术中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器械护士术中密切关注手术进展,及时准确传递手术器械,术后安全转运患者,做好保暖措施等。巡回护士、器械护士的密切配合是确保手术患者术中安全、手术顺利开展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外侧腰椎间盘融合术 手术配合 巡回护士 器械护士 麻醉 椎间盘突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