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3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农村远程心电监测与诊断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6
1
作者 江朝光 陈运奇 +1 位作者 顾沂晖 连丽娜 《中国数字医学》 2012年第5期84-86,共3页
为做好农村公共卫生和疾病防治关键技术集成研究的课题研究,针对农村普遍存在的缺少适宜医疗卫生技术和产品等突出问题,引入有关企业的远程心电设备与技术,结合农村实际情况,研究建立远程心电监测与诊断网络系统,形成适宜农村使用的小... 为做好农村公共卫生和疾病防治关键技术集成研究的课题研究,针对农村普遍存在的缺少适宜医疗卫生技术和产品等突出问题,引入有关企业的远程心电设备与技术,结合农村实际情况,研究建立远程心电监测与诊断网络系统,形成适宜农村使用的小型便携移动式诊疗、急救、自救医疗服务装备和服务模式,为提高农村医疗机构专业技术力量和医疗急救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程心电监测 农村公共卫生 疾病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心肌成形术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江朝光 黄靖香 +2 位作者 纪小龙 孙衍庆 李功宋 《军医进修学院学报》 CAS 2004年第1期1-2,共2页
目的 :针对广泛性心肌缺血和终末期心力衰竭治疗不佳的现状 ,尝试细胞心肌成形术的方法。方法 :培养犬心肌细胞系 ,将培养的供体心肌细胞移植入受体心脏 ,以改善心脏功能。观察了细胞系的生物学特性。将培养的心肌细胞采用胶体金标记后 ... 目的 :针对广泛性心肌缺血和终末期心力衰竭治疗不佳的现状 ,尝试细胞心肌成形术的方法。方法 :培养犬心肌细胞系 ,将培养的供体心肌细胞移植入受体心脏 ,以改善心脏功能。观察了细胞系的生物学特性。将培养的心肌细胞采用胶体金标记后 ,移植到犬的心肌内 ,术后 6d、12d、36d取材观察 ,结果 :6d、12d标记的细胞仍存活 ,宿主对植入细胞无明显排斥反应 ,36d排斥死亡。结论 :心肌细胞移植受体心脏可能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心肌成形术 心肌缺血 心力衰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循环术中心肌缺血再灌注后自由基活力增高 被引量:1
3
作者 江朝光 李佳春 +4 位作者 骆荩 李功宋 田亚平 沈文梅 方允中 《军医进修学院学报》 CAS 1993年第3期173-175,共3页
本文观察5例体外循环下心内直视手术患者术中血浆丙二醛(MDA)含量、共轭双烯(DCDB)含量、全血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及血浆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n-SOD)活力,以观察外科全心缺血再灌注后自由基损伤的变化。结果显示:体外循环期间反映... 本文观察5例体外循环下心内直视手术患者术中血浆丙二醛(MDA)含量、共轭双烯(DCDB)含量、全血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及血浆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n-SOD)活力,以观察外科全心缺血再灌注后自由基损伤的变化。结果显示:体外循环期间反映自由基损伤的血浆脂质过氧化物MDA及DCDB在再灌注时段明显增高(P<0.05)。而抗超氧阴离子酶SOD在再灌注时段明显下降(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循环 心肌缺血 再灌注 自由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生物力学的模型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江朝光 姜澜 +1 位作者 孙衍庆 李功宋 《军医进修学院学报》 CAS 1999年第4期241-244,共4页
目的:应用深低温在停循环期间经上腔静脉逆行灌注保护大脑已在临床采用。为进一步研究血流动力学与微血管通透的机制。方法:自行制做了一套循环模拟系统,它由搏动泵、阻尼器、弹性腔和不同口径的弹性管道组成大循环,用聚丙烯中空纤... 目的:应用深低温在停循环期间经上腔静脉逆行灌注保护大脑已在临床采用。为进一步研究血流动力学与微血管通透的机制。方法:自行制做了一套循环模拟系统,它由搏动泵、阻尼器、弹性腔和不同口径的弹性管道组成大循环,用聚丙烯中空纤维膜模拟毛细血管组成微循环。通过调整模型参数,例如心率、外周阻力和动脉顺应性等。结果:经检验其数值与心血管循环生理特点相符合。可模拟仿真血管流量和压力波形进行正和逆行灌注。结论:自行研制的心血管模型将体循环和微循环有机联系在一起,未见文献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模型 模拟研究 生物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县域卫生信息化关键技术集成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江朝光 陈运奇 +12 位作者 田亚平 高艳红 雷永贵 沈哲 王梅 张建 贺利群 许丹 张文生 李博 姜跃滨 陈飞 牟延军 《中国数字医学》 2012年第4期28-31,共4页
根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课题要求和卫生部关于医改和信息化的部署,结合农村公共卫生与疾病防治需要,研究开发了一整套适应农村卫生现代化建设的县域卫生信息化集成系统。在湖南省厅郴州市局和安仁县政府的大力参与和支持下,在安仁县... 根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课题要求和卫生部关于医改和信息化的部署,结合农村公共卫生与疾病防治需要,研究开发了一整套适应农村卫生现代化建设的县域卫生信息化集成系统。在湖南省厅郴州市局和安仁县政府的大力参与和支持下,在安仁县全面实施,取得了良好效果,受到社会各界好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卫生信息化 农村卫生 县域卫生信息化集成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内氧合器的研制及其仿生学特点 被引量:1
6
作者 江朝光 林刚 +2 位作者 李功宋 周津 杨溥臣 《军医进修学院学报》 CAS 1998年第4期246-248,共3页
目的:探索血管内氧合器的氧合机制,改进氧合器的气体交换效率。方法:采用国产聚丙烯中空纤维,自行设计,研制出一种血管内氧合器。对氧合器进行了动物实验研究。结果:应用血管内氧合器后,能部分改善缺氧及高碳酸血症动物的动脉血... 目的:探索血管内氧合器的氧合机制,改进氧合器的气体交换效率。方法:采用国产聚丙烯中空纤维,自行设计,研制出一种血管内氧合器。对氧合器进行了动物实验研究。结果:应用血管内氧合器后,能部分改善缺氧及高碳酸血症动物的动脉血气指标,提高动脉血氧分压4.06kPa(P<0.01),降低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1.99kPa(P>0.05)。并从仿生学角度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氧合器 仿生学特点 研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液灌流对家兔毒气吸入性肺损伤的肺保护作用 被引量:1
7
作者 江朝光 张雁华 李佳春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2003年第3期170-173,164,共5页
目的 研究活性炭血液灌流 (charcoalhemoperfusion ,CHP)对家兔全氟异丁烯 (perfluoroisobutylene,PFIB)吸入性急性肺损伤 (actuelunginjury ,ALI)的肺治疗作用。 方法 健康雌性新西兰大白兔 2 1只 ,随机分为空白组、染毒组及治疗组... 目的 研究活性炭血液灌流 (charcoalhemoperfusion ,CHP)对家兔全氟异丁烯 (perfluoroisobutylene,PFIB)吸入性急性肺损伤 (actuelunginjury ,ALI)的肺治疗作用。 方法 健康雌性新西兰大白兔 2 1只 ,随机分为空白组、染毒组及治疗组。建立家兔PFIB吸入ALI模型。治疗组染毒后 4h开始CHP ,转流量 (5 0~ 10 0 )ml/min ,时间 2h。监测染毒前后心率、平均动脉压和PaO2 ,PaCO2 ;检测基础值及染毒后 2、4、8、12h血浆Interleukin - 8、红细胞压积 (Hct)及白细胞计数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bronchoalveolarlavagefluid ,BALF)总蛋白浓度、IL - 8、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 (neutrophilelastase ,NE)水平 ;髓过氧化物酶 (myeloperoxidase ,MPO)活力 ;计算肺组织含水率和肺毛细血管通透指数。取右下肺缘组织及心、肝、肾组织行光镜下病理学检查。结果  (1)治疗组MAP、心率在CHP初期分别显著下降和上升 (p <0 .0 5 ) ,2 0min内逐渐回复并保持平稳。 (2 )各组 12h内PaO2 、PaCO2 保持平稳 ,组间无统计学差异 (p>0 .0 5 )。 (3)治疗组 8、12h血液白细胞计数、血浆IL - 8水平以及BALFIL - 8水平与染毒组相比显著下降 (p<0 .0 5 )。 (4)治疗组BALF中总蛋白浓度、NE水平 ,肺水肿参数及肺组织MPO活力与染毒组相比均显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灌流 家兔 毒气吸入性肺损伤 肺保护 活性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癌手术前后血清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性质及量的变化研究
8
作者 江朝光 黄孝迈 +5 位作者 康礼源 孙玉鹗 李冬 田亚平 沈文梅 方允中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1989年第4期335-337,共3页
本文报告16例肺癌患者血清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SOD)性质及量的变化,并与10例良性胸部疾病作对照,结果显示:癌变组免疫学性质改变的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SOD-Ⅰ)含量明显高于良性病变组。对11例切除原发灶的肺癌患者行手术前后... 本文报告16例肺癌患者血清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SOD)性质及量的变化,并与10例良性胸部疾病作对照,结果显示:癌变组免疫学性质改变的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SOD-Ⅰ)含量明显高于良性病变组。对11例切除原发灶的肺癌患者行手术前后对照,结果表明:术后 CuZn-SOD-Ⅰ明显下降,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总量(CuZn-SOD-C)、总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SOD-A)则升高。作者认为:肺癌可导致全身抗自由基损伤酶 CuZn-SOD 在性质及量上发生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外科手术 超氧化物歧化酶类 血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d∶YAG激光行左心房光凝固隔离术的实验研究
9
作者 江朝光 顾瑛 +2 位作者 李佳春 孙衍庆 李功宋 《中国激光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3期145-147,共3页
目的 探讨将Nd∶YAG 激光用于左心房隔离术的效果和可行性。方法 采用6 只杂种犬( 平均体重18-6 kg) ,经左侧或正中开胸,常规建立体外循环,阻断主动脉使心脏停搏,以St.Thomas 冷停搏液灌注保护心肌。切开左心房,采用裸光纤连续波Nd∶Y... 目的 探讨将Nd∶YAG 激光用于左心房隔离术的效果和可行性。方法 采用6 只杂种犬( 平均体重18-6 kg) ,经左侧或正中开胸,常规建立体外循环,阻断主动脉使心脏停搏,以St.Thomas 冷停搏液灌注保护心肌。切开左心房,采用裸光纤连续波Nd∶YAG 激光照射左心房,波长1-06 μm ,测定输出功率为6 、7 、8 、10 W的Nd∶YAG 激光对犬心房壁照射的效果。术毕,恢复心脏搏动。实验结束取左心房心肌组织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 光纤末端输出功率以7 W 效果最好,组织病理学检查凝结线心肌全层细胞均发生坏死。术后增加左室流出道阻力,提高左心房压,未见左心房有撕裂、膨出现象。结论 采用激光行左心房凝固隔离术安全、简便、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凝固 心房 心房纤颤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肺癌组织中锰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的研究
10
作者 江朝光 黄孝迈 +5 位作者 康礼源 孙玉鹗 沈文梅 赵厚安 方允中 李连碌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1989年第3期220-222,共3页
本文应用亚硝酸盐形成法测定5例肺癌患者的肺癌组织中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n-SOD)活力,用硫代巴比土酸反应测定了其脂类过氧化物(LPO)含量。结果表明肺癌组织中Mn-SOD活力最高,癌周边组织次之,边缘正常肺组织最低,呈现一个由高到低的梯度... 本文应用亚硝酸盐形成法测定5例肺癌患者的肺癌组织中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n-SOD)活力,用硫代巴比土酸反应测定了其脂类过氧化物(LPO)含量。结果表明肺癌组织中Mn-SOD活力最高,癌周边组织次之,边缘正常肺组织最低,呈现一个由高到低的梯度趋势,而在肺癌组织中LPO含量较低。作者发现5例肺癌患者的肺癌组织和自身的边缘正常肺组织中Mn-SOD活力的差异有非常显著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氧化物歧化酶类 肺肿瘤 分析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循环术中心肌再灌注损伤的观察
11
作者 江朝光 李佳春 +5 位作者 骆荩 李功宋 时志强 田亚平 沈文梅 方允中 《军医进修学院学报》 CAS 1990年第1期11-13,共3页
本文观察5例体外循环下心内直视手术患者术中血浆丙二醛(MDA)含量,共轭双键二烯(DCDB)含量、全血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及血浆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n-SOD)活力,以观察外科心肌再灌注损伤的变比。结果显示:体外循环期间反映自由基损伤... 本文观察5例体外循环下心内直视手术患者术中血浆丙二醛(MDA)含量,共轭双键二烯(DCDB)含量、全血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及血浆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n-SOD)活力,以观察外科心肌再灌注损伤的变比。结果显示:体外循环期间反映自由基损伤的血浆脂质过氧化物MDA及DCDB在再灌时段明显升高(P<0.05)而抗超氧阴离子酶SOD在再灌时段明显下降(P<0.05)。另外,作者首先检测并发现血浆Mn-SOD在再灌时段明显升高(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循环 灌注法 心肌 血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与模拟超氧化物歧化酶对心肌血流动力学的保护作用研究
12
作者 江朝光 何蕾 +2 位作者 王晶 赵明霞 关彬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2005年第1期28-30,27,共4页
目的 研究黄芪与模拟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对心肌血流动力学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间生态离体兔心共生支持系统模型。24只心脏随机分为黄芪组、模拟酶组和对照组各 8只,分别采用黄芪+St.Thomas'液、模拟酶+St.Thomas'液以及St.... 目的 研究黄芪与模拟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对心肌血流动力学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间生态离体兔心共生支持系统模型。24只心脏随机分为黄芪组、模拟酶组和对照组各 8只,分别采用黄芪+St.Thomas'液、模拟酶+St.Thomas'液以及St.Thomas'液进行心肌保护。常温缺血 45min,再灌注 60min,比较三组再灌注后 5min,30min和 60min的冠脉流量(CF),心率(HR),左室收缩压(PLV),左室舒张压(LVDP),左室压力上升最大变化速率( +dp/dtmax)和下降最大变化速率( -dp/dtmax)情况。结果 再灌注后黄芪组心率恢复优于模拟酶组和对照组(P<0. 05),LVEDP、+dp/dt优于模拟酶组 (P<0. 05);模拟酶组再灌注后LVEDP恢复优于对照组 (P<0.05)。再灌注后模拟酶组CF偏低,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 05)。结论 黄芪和模拟酶均对缺血再灌注心脏功能有一定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 再灌注 对照组 保护作用 心肌血流 左室 心率 超氧化物歧化酶 PLV 冠脉流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循环手术中白细胞发光的动态观察
13
作者 江朝光 李佳春 +3 位作者 李功宋 苏维平 田亚平 沈文梅 《军医进修学院学报》 CAS 1995年第1期72-73,共2页
体外循环手术中白细胞发光的动态观察江朝光,李佳春,李功宋,苏维平,田亚平,沈文梅(1.北京解放军总医院心外科,100853)1对象与方法1.1临床资料收入我院治疗的先天性及风湿性心脏病7例,男4例,女3例。年龄6~5... 体外循环手术中白细胞发光的动态观察江朝光,李佳春,李功宋,苏维平,田亚平,沈文梅(1.北京解放军总医院心外科,100853)1对象与方法1.1临床资料收入我院治疗的先天性及风湿性心脏病7例,男4例,女3例。年龄6~52岁。心功能Ⅱ~Ⅲ级(NYH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 体外循环 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院科室管理概论——第十讲 医院科室的科研管理
14
作者 江朝光 黄茂辉 《中国医院管理》 1999年第6期61-63,共3页
l科室科研工作的特点 (1)以应用研究为主。各临床、医技科室的专业不同,但都是以提高诊疗技术和水平为科研的目的。科室的医务人员及设备主要用于诊疗病人,使得科室科研工作以应用或应用基础研究为主。
关键词 医院管理 科室管理 科研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活性提取成分对膜脂质过氧化损伤的防护作用 被引量:100
15
作者 汪德清 沈文梅 +3 位作者 田亚平 孙仲怡 江朝光 袁师敏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2期746-748,共3页
采用3种活性氧产生体系诱发膜脂质过氧化为实验模型,观察了黄芪活性提取成分对膜脂质过氧化作用的防护效能。结果表明,黄芪活性提取成分对多种自由基均有良好的清除作用,其中黄芪总黄酮和黄芪总皂甙的作用最佳。
关键词 黄芪 中草药 细胞膜 活性氧 脂质过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的三种提取成分对氧自由基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171
16
作者 汪德清 沈文梅 +3 位作者 田亚平 孙仲怡 袁师敏 江朝光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129-132,共4页
研究从黄芪中分离出的总黄酮(TFA)、总皂甙(TSA)和总多糖(TPA)对黄嘌呤/黄嘌呤氧化酶和多形核白细胞呼吸爆发介导鲁米诺化学发光及H2O2Fe2+诱导鼠肝匀浆脂质过氧化三个实验体系的作用。结果表明,TFA和TS... 研究从黄芪中分离出的总黄酮(TFA)、总皂甙(TSA)和总多糖(TPA)对黄嘌呤/黄嘌呤氧化酶和多形核白细胞呼吸爆发介导鲁米诺化学发光及H2O2Fe2+诱导鼠肝匀浆脂质过氧化三个实验体系的作用。结果表明,TFA和TSA有良好的清除氧自由基作用,其中TFA效果最好,TSA次之,提示黄芪抗氧化作用的主要成分可能是TFA和TSA。TPA对氧自由基有部分清除作用.但作用强度随其深度的增加而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 过氧化脂质 自由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蜜炙过程对黄芪(体外)抗氧化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14
17
作者 汪德清 沈文梅 +2 位作者 田亚平 袁师敏 江朝光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150-152,共3页
实验结果表明,蜜炙过程不明显影响黄芪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_2 ̄-)清除作用,但生黄芪对羟自由基(·OH)和多形核白细胞(PMN)呼吸爆发产生的活性氧的清除作用优于制黄芪水提物。提示加热炮制可部分降低黄芪抗氧化作... 实验结果表明,蜜炙过程不明显影响黄芪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_2 ̄-)清除作用,但生黄芪对羟自由基(·OH)和多形核白细胞(PMN)呼吸爆发产生的活性氧的清除作用优于制黄芪水提物。提示加热炮制可部分降低黄芪抗氧化作用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 自由基 蜜炙 化学发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比色法测定冬虫夏草中甘露醇的含量 被引量:8
18
作者 金道山 江朝光 +2 位作者 梅世昌 王锦传 赵美玲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S1期120-122,共3页
关键词 甘露醇含量 比色法测定 含量测定 高碘酸钠 冬虫夏草 解放军总医院 对照品 光吸收 分光光度计 西洋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远航对舰艇官兵细胞免疫功能和营养状况的影响 被引量:14
19
作者 高艳红 于青琳 +6 位作者 胡金川 高静 祖英秋 邵长利 秦颖 江朝光 田亚平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17-619,共3页
目的探讨远航对舰艇官兵免疫功能和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用流式细胞仪和日立模块式7600全自动血生化分析仪对173名舰艇官兵远航前后T、B、NK淋巴细胞亚群(包括CD3+、CD3+CD4+、CD3+CD8+、CD4+/CD8+、CD3-CD19+和CD3-CD56+等6项免疫指标... 目的探讨远航对舰艇官兵免疫功能和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用流式细胞仪和日立模块式7600全自动血生化分析仪对173名舰艇官兵远航前后T、B、NK淋巴细胞亚群(包括CD3+、CD3+CD4+、CD3+CD8+、CD4+/CD8+、CD3-CD19+和CD3-CD56+等6项免疫指标)和血清总蛋白(TP)、白蛋白(ALB)、葡萄糖(Glu)、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A2(ApoA2)、载脂蛋白B(ApoB)、载脂蛋白C2(ApoC2)、载脂蛋白C3(ApoC3)、载脂蛋白E(ApoE)、脂蛋白a[LP(a)]及血清铁(Fe2+)、总铁结合力(TIBC)、血红蛋白(Hb)、钾(K+)、钠(Na+)、氯(Cl-)、钙(Ca2+)、镁(Mg2+)等指标进行了检测。结果与航前比较,舰艇官兵CD3+淋巴细胞、CD3+CD4+淋巴细胞、CD4+/CD8+均显著升高(P<0.05),CD3+CD8+淋巴细胞显著降低(P<0.05)。Glu、ApoC2水平显著升高(P<0.01),ApoA2水平升高(P<0.05),TC、LDC-C、ApoB、LP(a)水平显著降低(P<0.01);总铁结合力水平升高(P<0.05),TP、ALB、Hb水平显著降低(P<0.01),血清Fe2+水平降低(P<0.05),Mg2+水平升高(P<0.05),Na+、Ca2+水平显著降低(P<0.01)。结论远航期间舰艇官兵免疫力提高,白蛋白和血清Fe2+、Na+、Ca2+水平降低,应给予及时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军医学 免疫活性 营养状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细胞补体受体1分子水平及其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关联研究 被引量:11
20
作者 胡金川 田亚平 +6 位作者 江朝光 温新宇 高艳红 董矜 郭广宏 王玲 董振南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729-733,共5页
目的我国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发病率居世界首位,治疗属世界难题。SLE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许多研究表明,SLE患者红细胞补体受体1(complement receptor type 1,CR1)分子水平及功能低下,但未见研究对CR1基因... 目的我国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发病率居世界首位,治疗属世界难题。SLE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许多研究表明,SLE患者红细胞补体受体1(complement receptor type 1,CR1)分子水平及功能低下,但未见研究对CR1基因与SLE遗传易感性的关联进行报道。文中旨在探讨红细胞CR1分子水平及其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与SLE的关联。方法检测SLE患者(SLE组)及健康人(对照组)红细胞CR1分子水平及5个标签SNP位点基因型,比较对照组CR1基因各SNP位点基因型对应CR1分子水平的差异,以及SLE组和对照组组间红细胞CR1分子水平和CR1基因各SNP位点基因型、等位基因的分布差异,计算比值比(OR)及其95%CI。结果对照组CR1基因rs3818361C>T/TT基因型携带者红细胞CR1水平低于CC、CT基因型者(P<0.05),rs11118167T>C/TC、CC基因型携带者红细胞CR1水平低于TT基因型者(P<0.01),rs9429945C>T/CT、TT基因型携带者红细胞CR1水平低于CC基因型者(P<0.01)。SLE组CR1几何平均荧光强度比值(geometric mean fluorescence intensity ratio,GMFIR)低于对照组(P<0.01);有3个标签SNP位点与SLE发病关联(P<0.01或P<0.05),与非携带者比较,CR1-rs4844600G>A/GG基因型(OR:8.672,95%CI:3.864~19.462)及G等位基因(OR:7.419,95%CI:3.425~16.073)、CR1-rs3818361C>T/CC基因型(OR:1.872,95%CI:1.113~3.149)及C等位基因(OR:1.575,95%CI:1.067~2.325)、CR1-rs11118167T>C/TT基因型(OR:2.083,95%CI:1.065~4.071)及T等位基因(OR:1.941,95%CI:1.050~3.588)携带者患SLE风险增加。结论健康人CR1基因rs3818361C>T/TT基因型、rs11118167T>C/TC、CC基因型和rs9429945C>T/CT、TT基因型携带者红细胞CR1水平低于该SNP位点其他基因型携带者。SLE患者红细胞CR1分子水平降低,CR1基因rs4844600G>A、rs3818361C>T、rs11118167T>C等3个SNP位点与SLE发病关联,其易感基因型CR1-rs4844600G>A/GG、CR1-rs3818361C>T/CC和CR1-rs11118167T>C/TT与SLE患者CR1分子水平低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红细胞免疫 补体受体1 单核苷酸多态性 关联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