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g、TgAb联合ECT在甲状腺癌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1
作者 吴佳鑫 毛秋粉 黄诚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6期104-107,共4页
目的分析甲状腺球蛋白(Tg)、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联合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ECT)在甲状腺癌(TC)中的诊断价值。方法以我院2021年1月至2023年2月收治的82例TC患者为病例组,并以同期50名进行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两组均接受Tg、TgAb、... 目的分析甲状腺球蛋白(Tg)、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联合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ECT)在甲状腺癌(TC)中的诊断价值。方法以我院2021年1月至2023年2月收治的82例TC患者为病例组,并以同期50名进行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两组均接受Tg、TgAb、ECT检查。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比较三者单独及联合检查对TC的诊断效能。结果病例组的Tg、TgAb水平及冷结节、边缘不规则占比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g、TgAb、ECT联合检查诊断TC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高于单一Tg、TgAb、ECT检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82例患者中,术后复发6例,复发率为7.32%;复发组的Tg、TgAb水平及冷结节、边缘不规则占比高于未复发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C诊断过程中,Tg、TgAb、ECT联合检查能够为其提供良好的数据支撑,具有较高诊断价值,值得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癌 甲状腺球蛋白 甲状腺球蛋白抗体 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 病理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急性甲状腺炎采用核医学与超声检查的诊断价值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毛秋粉 曹晓征 +3 位作者 王锦锋 关文华 黄诚 胡斌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第22期56-57,共2页
目的分析亚急性甲状腺炎采用核医学和超声检查的诊断价值。方法 83例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进行核医学和超声检查,对患者诊断的准确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83例患者采用核医学检查的阳性率为95.18%(79/83)。采用超声检查的... 目的分析亚急性甲状腺炎采用核医学和超声检查的诊断价值。方法 83例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进行核医学和超声检查,对患者诊断的准确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83例患者采用核医学检查的阳性率为95.18%(79/83)。采用超声检查的阳性率为92.77%(77/8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检查方法甲状腺左、右叶厚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采用超声检查与核医学检查的准确率均比较高,甲状腺左、右叶厚度的检出效果无差异,临床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检出方法进行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急性甲状腺炎 核医学检查 超声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发性骨髓瘤采用核医学影像诊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
3
作者 毛秋粉 曹晓征 +3 位作者 王锦锋 关文华 黄诚 胡斌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31期84-85,共2页
目的探讨核医学影像诊断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90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均接受核医学影像检查,指定高年资专业临床影像学检查医师完成相关操作,以病理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观察核医学影像检查的诊断符合率。结果 90例多发性骨... 目的探讨核医学影像诊断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90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均接受核医学影像检查,指定高年资专业临床影像学检查医师完成相关操作,以病理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观察核医学影像检查的诊断符合率。结果 90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均顺利完成核医学影像检查,以病理诊断作为金标准,核医学影像诊断符合率为91.11%(82/90)。结论应用核医学检查对多发性骨髓瘤具有较为满意的检出率,有利于提高患者诊断正确率,对保障其疗效及预后均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核医学影像 临床诊断 应用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诊断剂量^(131)I对分化型甲状腺癌摄^(131)I功能影响的定量研究
4
作者 毛秋粉 尹雅芙 +1 位作者 陈松 李亚明 《同位素》 CAS 2013年第4期228-232,共5页
分析131I治疗的52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患者,30例试验组患者手术后和131I治疗前均口服131I,诊断剂量为74MBq,并行诊断性全身显像和治疗性全身显像,两次显像的残余甲状腺组织或功能性转移灶的放射性计数分别以Dx、Tx表示。22例对照组患... 分析131I治疗的52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患者,30例试验组患者手术后和131I治疗前均口服131I,诊断剂量为74MBq,并行诊断性全身显像和治疗性全身显像,两次显像的残余甲状腺组织或功能性转移灶的放射性计数分别以Dx、Tx表示。22例对照组患者术后直接给予131I治疗,并行治疗性全身显像。结果表明,试验组患者Tx显著小于Dx和对照组患者Tx,根据服用诊断性131I到131I治疗的时间间隔为1~2d、3~7d和8~32d,试验组患者分为A、B、C组,A组、C组患者的Tx/Dx值显著大于B组,A组和C组患者的Tx/Dx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以上结果表明,74MBq诊断剂量131I可产生"顿抑效应",且"顿抑效应"在服用诊断剂量131I后3~7d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化型甲状腺癌 全身显像 甲状腺顿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125)I治疗结直肠癌术后肝转移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8
5
作者 黄诚 曹晓征 +2 位作者 王锦锋 林森 毛秋粉 《广东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895-1896,1900,共3页
目的评估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125)I粒子治疗对结直肠癌术后肝转移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TACE联合^(125)I治疗的23例结直肠癌术后肝转移病例,随访观察6个月。结果所有患者均未出现肠瘘、粒子移位等严重并发症。术后随访6个... 目的评估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125)I粒子治疗对结直肠癌术后肝转移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TACE联合^(125)I治疗的23例结直肠癌术后肝转移病例,随访观察6个月。结果所有患者均未出现肠瘘、粒子移位等严重并发症。术后随访6个月,2例达到完全缓解,12例达到部分缓解,2例疾病呈现进展趋势,7例疾病呈稳定趋势。结论 TACE联合^(125)I粒子植入治疗可以改善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近期生活质量,短期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25I 肝动脉化疗栓塞 结直肠癌肝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FDG PET/CT显像对胃部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 被引量:6
6
作者 胡斌 毛秋粉 +1 位作者 王锦锋 谢新立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6期2229-2232,共4页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显像对胃癌及原发性胃淋巴瘤(PGL)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93例胃癌(23例黏液腺癌及70例非黏液腺癌)及58例PGL[31例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及27例黏膜相关组织淋巴瘤(MALT)]患者...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显像对胃癌及原发性胃淋巴瘤(PGL)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93例胃癌(23例黏液腺癌及70例非黏液腺癌)及58例PGL[31例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及27例黏膜相关组织淋巴瘤(MALT)]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他们的临床资料、胃壁病灶的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病灶最大厚度、CT值、病灶形态、合并脾肿大及肾门下淋巴结转移状况。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SUVmax与病灶最大厚度的关系。结果胃癌组的平均年龄、病灶累及贲门的比例明显高于PGL组(P<0.05)。胃癌组的SUVmax及脾肿大发生率均显著低于PGL组(P<0.05)。病灶形态方面,胃癌组以Ⅱ型及Ⅲ型多见,而PGL组以Ⅰ型及Ⅱ型多见,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进一步分析表明DLBCL的SUVmax明显高于其他类型(P<0.05),病灶最大厚度明显大于胃黏液腺癌及MALT(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病理类型患者的SUVmax与病灶最大厚度之间均无显著相关(P>0.05)。结论 18F-FDG PET/CT检查在胃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方面有重要意义,不同肿瘤、不同病理亚型患者在SUVmax、病灶最大厚度、病灶形态等方面有所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 胃肿瘤 原发性胃淋巴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FDG PET/CT对肺部结节的诊断价值
7
作者 郑艳 胡斌 +2 位作者 黄诚 王锦锋 毛秋粉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18年第6期1930-1931,共2页
目的:探讨18F-脱氧葡萄糖(18F-FDG) PET/CT在肺部良恶性结节中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2016年2月-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95例肺结节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行螺旋CT及18F-FDG PET/CT检查,以病理组织学诊断或穿刺检... 目的:探讨18F-脱氧葡萄糖(18F-FDG) PET/CT在肺部良恶性结节中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2016年2月-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95例肺结节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行螺旋CT及18F-FDG PET/CT检查,以病理组织学诊断或穿刺检查结果为参考依据,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与研讨。结果:18F-FDG PET/CT与CT检出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种检查方式特异度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 18F-FDG PET/CT检查灵敏度与准确性均高于CT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18F-FDG PET/CT在肺部良恶性结节疾病中具有较高的鉴别诊断价值,可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部结节 脱氧葡萄糖 CT 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FDG PET/CT引导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在肺占位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5
8
作者 候青青 胡斌 +3 位作者 黄诚 毛秋粉 郑艳 罗要国 《山东医药》 CAS 2023年第18期30-33,共4页
目的观察^(18)F-FDG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引导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在肺占位病变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325例疑似肺占位病变患者,其中102例行18F-FDG PET/CT高代谢靶区定位后经皮肺穿刺活检术(观察组)、单... 目的观察^(18)F-FDG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引导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在肺占位病变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325例疑似肺占位病变患者,其中102例行18F-FDG PET/CT高代谢靶区定位后经皮肺穿刺活检术(观察组)、单纯CT指导下肺内病灶穿刺患者223例(对照组),以穿刺活检组织病理检查结果结合随访结果为临床最终诊断(金标准),测算^(18)F-FDG PET/CT定位后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后穿刺活检组织病理学诊断的检出率、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率。结果①96例观察组的临床最终诊断结果为恶性病变84例、良性病变12例。96例患者的穿刺活检组织病理结果为良性病变14例、恶性病变82例,14例良性病变中临床最终诊断为恶性病变2例、良性病变12例。196例对照组的临床最终诊断结果为恶性病变162例、良性病变34例。196例患者的穿刺活检组织病理结果为良性病变61例、恶性病变135例,61例良性病变中临床最终诊断为恶性病变27例、良性病变34例。②观察组患者病理学诊断的检出率、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分别为94.1%(96/102)、97.6%(82/84)、100%(12/12)、97.9%(94/96),对照组患者的检出率、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分别为87.8%(196/223)、83.3%(135/162)、100%(34/34)、86.2%(169/196),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病理学诊断的敏感度及准确率均较高(χ^(2)分别为10.856、9.848,P均<0.01)。结论相比于单纯CT引导,^(18)F-FDG PET/CT高代谢靶区定位可提高穿刺活检术中的定位及穿刺活检组织病理学诊断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F-FDG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 经皮肺穿刺活检术 肺占位病变 肺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FDG PET/CT显像在大动脉炎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3
9
作者 樊琳琳 史晓飞 +4 位作者 毛秋粉 马新 武新峰 王飞 周丽卿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7年第9期1516-1520,共5页
目的探讨大动脉炎患者的^(18)F-FDG PET/CT显像特征及其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7年4月在我院通过^(18)F-FDG PET/CT显像确诊的5例大动脉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年龄、性别选择5例非大动脉炎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测量病变动脉段... 目的探讨大动脉炎患者的^(18)F-FDG PET/CT显像特征及其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7年4月在我院通过^(18)F-FDG PET/CT显像确诊的5例大动脉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年龄、性别选择5例非大动脉炎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测量病变动脉段血管壁局部摄取^(18)F-FDG的标准摄取值,SUV是该部位标准摄取值的最高值。大动脉炎组和对照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SUV的差异。大动脉炎组SUVmax分别与血沉、C反应蛋白做Spearman相关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在大动脉炎组中,5例患者PET/CT显像均表现为主动脉及其主要分支的血管壁FDG代谢增高。CT提示4例患者血管壁增厚。5例患者均累及升主动脉、主动脉弓、降主动脉。3例累及头臂干。3例累及左/右颈动脉。1例累及肠系膜上动脉。3例累及左/右髂总动脉。2例SUVmax位于主动脉弓,1例SUVmax位于颈总动脉,1例SUVmax位于降主动脉,1例SUVmax位于腹主动脉。大动脉炎组病变血管壁SUV为(4.21±0.91),对照组SUV为(1.54±0.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22,P<0.001)。大动脉炎组的SUVmax与C反应蛋白呈正相关(r=0.900,P=0.037),与血沉无相关性(r=0.100,P=0.873)。结论 PET/CT显像在大动脉炎患者表现为主动脉及其主要分支血管壁的FDG代谢增高。PET/CT显像能够发现早期大动脉炎。SUVmax能评价大动脉炎的疾病活动度,敏感性高于血沉、C反应蛋白等炎性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动脉炎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 X线计算机体层成像 18氟-脱氧葡萄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C1-siRNA对甲状腺乳头状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机制
10
作者 王明军 毛秋粉 +4 位作者 刘金彪 王宁 汲权威 侯永强 王新征 《癌症进展》 2019年第8期897-900,921,共5页
目的探讨抑制甲状腺乳头状癌中斯钙素1(STC1)的表达对肿瘤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将NC-siRNA和STC1-siRNA转染至甲状腺乳头状癌K1细胞,分别作为阴性对照组和STC1-siRNA组,以未转染的细胞作为空白对照组。蛋白质印迹法(Wes... 目的探讨抑制甲状腺乳头状癌中斯钙素1(STC1)的表达对肿瘤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将NC-siRNA和STC1-siRNA转染至甲状腺乳头状癌K1细胞,分别作为阴性对照组和STC1-siRNA组,以未转染的细胞作为空白对照组。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中STC1、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蛋白激酶B(AKT)、磷酸化的AKT(p-AKT)的相对表达量,CCK8检测细胞的增殖活力,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的凋亡率及活性氧簇(ROS)水平。结果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中STC1蛋白的相对表达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TC1-siRNA组中STC1蛋白的相对表达量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P<0.01)。转染24、48、72 h后,STC1-siRNA组细胞的光密度(OD)均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P<0.01);转染48 h后,STC1-siRNA组细胞的凋亡率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STC1-siRNA组中ROS水平及BAX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均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Bcl-2、p-AKT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均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抑制甲状腺乳头状癌中STC1基因的表达可降低肿瘤细胞的增殖活力,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AKT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C1基因 甲状腺乳头状癌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AKT信号通路 RNA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PECT核素显像法结合手触诊法测量甲状腺重量对131I治疗甲亢疗效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黄诚 毛秋粉 +3 位作者 曹晓征 王锦锋 郑艳 林森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9年第2期135-137,共3页
目的评价分析SPECT核素显像法结合手触诊法测量甲状腺重量对131I治疗甲亢疗效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72例甲亢患者用数字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观察组采用SPECT核素显像法结合手触诊法测量甲状腺重量,并以此为依据进行131I... 目的评价分析SPECT核素显像法结合手触诊法测量甲状腺重量对131I治疗甲亢疗效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72例甲亢患者用数字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观察组采用SPECT核素显像法结合手触诊法测量甲状腺重量,并以此为依据进行131I治疗甲亢,对照组采用手触诊法进行甲状腺重量测量和131I治疗甲亢。对比两组甲亢患者131I治疗的效果,FT3、FT4和TSH等甲状腺功能指标,甲状腺球蛋白(hTG)、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等自身抗体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FT3、FT4和TSH甲状腺功能指标和自身抗体hTG、TG-Ab和TPO-Ab水平相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亢患者在接受131I治疗时采用SPECT核素显像法结合手触诊法测量甲状腺重量,能够提高临床疗效,获得高度的满意评价,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ECT核素显像法 手触诊法 甲状腺重量 131I 甲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全切术与次全术在甲状腺癌中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明军 毛秋粉 +3 位作者 刘金彪 王宁 汲权威 柳笛 《西藏医药》 2019年第6期36-37,共2页
目的探究甲状腺全切术与次全切除术在甲状腺癌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7年5月~2018年6月本院住院手术治疗的甲状腺癌患者60例,根据随机双盲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甲状腺次全切除术,观察组采用甲状腺全切术。... 目的探究甲状腺全切术与次全切除术在甲状腺癌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7年5月~2018年6月本院住院手术治疗的甲状腺癌患者60例,根据随机双盲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甲状腺次全切除术,观察组采用甲状腺全切术。对比两组术中相关指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手术中相关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6.67%)比对照组(6.67%)高,术后随访1年复发率(0.00%)较对照组(20.00%)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全切术与次全切除术在甲状腺癌的治疗中均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虽甲状腺全切术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但远期疗效较好、复发率较低,因此可根据患者病情决定其适宜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全切术 次全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T-CT、WBC联合CRP检测对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与淋巴瘤的鉴别诊断价值 被引量:1
13
作者 吴佳鑫 毛秋粉 黄诚 《临床医学》 CAS 2024年第8期84-86,共3页
目的 探讨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PET-CT)、白细胞计数(WBC)联合C-反应蛋白(CRP)检测对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NHL)与淋巴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3月至2022年12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82例NHL患者为研究组,选择我院... 目的 探讨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PET-CT)、白细胞计数(WBC)联合C-反应蛋白(CRP)检测对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NHL)与淋巴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3月至2022年12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82例NHL患者为研究组,选择我院同期收治的60例淋巴瘤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临床特征、相关检验指标(WBC、CRP)、受累淋巴结PET-CT分布情况及PET-CT相关参数的差异,分析应用PET-CT、WBC联合CRP对NHL与淋巴瘤的鉴别诊断价值。结果 研究组发病年龄低于对照组,体温升高、皮疹、肌肉酸痛患者例数显著多于对照组,WBC显著低于对照组,CR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T-CT显像中两组颈部淋巴结受累患者例数均较多;两组脾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骨髓SUVmax及淋巴结SUVmax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肿瘤代谢体积及病灶糖酵解总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PET-CT、WBC、CRP单独及联合应用鉴别诊断NHL的AUC分别为0.811、0.715,0.630及0.892。结论 PET-CT、WBC、CRP联合应用对NHL的鉴别诊断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 淋巴瘤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 白细胞计数 C-反应蛋白 鉴别诊断
原文传递
乳腺癌患者化疗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8
14
作者 毛秋粉 尹雅芙 +4 位作者 刘浩 李娜 李雪娜 周久茂 李亚明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1年第15期4462-4464,共3页
近些年随着化疗药物和化疗方案的发展,已经确认化疗能降低癌症复发的风险,且能延长生存时间,但有研究表明化疗仅能够引起生存期的轻微延长。近期,一项对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研究也证实了这个观点[1]。然而,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有... 近些年随着化疗药物和化疗方案的发展,已经确认化疗能降低癌症复发的风险,且能延长生存时间,但有研究表明化疗仅能够引起生存期的轻微延长。近期,一项对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研究也证实了这个观点[1]。然而,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有研究报道指出化疗能引起认知功能障碍。很多患者自述在接受化疗后出现记忆力减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功能障碍 乳腺癌患者 化疗后
原文传递
改良无充气经锁骨下入路腔镜手术治疗甲状腺乳头状癌的疗效观察
15
作者 王明军 薛源 +2 位作者 乔楠 毛秋粉 程维刚 《中国实用医刊》 2024年第24期1-3,共3页
目的探讨改良无充气经锁骨下入路腔镜手术治疗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的疗效。方法回顾性抽取2020年5月至2023年6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PTC患者106例, 依据术式分为研究组(40例, 予以改良无充气经锁骨下入路腔镜手术)和对照组(6... 目的探讨改良无充气经锁骨下入路腔镜手术治疗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的疗效。方法回顾性抽取2020年5月至2023年6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PTC患者106例, 依据术式分为研究组(40例, 予以改良无充气经锁骨下入路腔镜手术)和对照组(66例, 予以传统颈部切口手术)。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手术前后血清炎性指标及美容瘢痕量表评分。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 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术前, 两组血清炎性指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研究组血清炎性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美容瘢痕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 两组总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无充气经锁骨下入路腔镜手术治疗PTC疗效较佳, 可减轻炎性反应, 不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且美容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乳头状癌 改良无充气经锁骨下入路腔镜手术
原文传递
PET-CT在卵巢恶性肿瘤淋巴转移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
16
作者 毛秋粉 胡斌 +4 位作者 黄诚 王锦锋 郑艳 曹晓征 林森 《医学新知》 CAS 2018年第4期400-401,共2页
目的分析PET-CT(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一电子计算机X射线断层扫描系统)在卵巢恶性肿瘤淋巴转移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7月-2017年12月收治的49例卵巢恶性肿瘤患者,手术治疗前对患者行PET-CT检查,预测腹膜后淋巴... 目的分析PET-CT(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一电子计算机X射线断层扫描系统)在卵巢恶性肿瘤淋巴转移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7月-2017年12月收治的49例卵巢恶性肿瘤患者,手术治疗前对患者行PET-CT检查,预测腹膜后淋巴结转移位置与情况。复发患者接受区域淋巴结与病灶清扫术,初治患者接受卵巢癌肿瘤细胞灭减术的同时予以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比较手术治疗前PET-CT与术后淋巴结的病理检查结果,分析PET-CT诊断卵巢恶性肿瘤淋巴转移的特异性、准确性、敏感性、阳性与阴性的预测值。结果PET-CT诊断淋巴结转移的特异性、准确性、敏感性、阳性与阴性的预测值:腹膜后淋巴结分别为91.30%、93.87%、53.06%、96.29%与91.30%;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分别为100.O%、95.91%、96.15%、92.30%与100.0%。结论PTE-CT在卵巢恶性肿瘤淋巴转移诊断中对各项指标数据有着较高的敏感性,能够有效预测淋巴结转移位置与情况,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T-CT 卵巢恶性肿瘤 淋巴转移 临床价值
原文传递
^(18)F-FDG-PET/CT融合显像对孤立性肺结节的诊断价值探讨 被引量:1
17
作者 毛秋粉 胡斌 +4 位作者 黄诚 王锦锋 郑艳 曹晓征 林森 《慢性病学杂志》 2018年第9期1209-1210,1213,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18氟-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X线体层成像(^(18)F-FDG-PET/CT)融合显像诊断孤立性的肺结节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核医学科应用^(18)F-FDG-PET/CT融合显像诊断的53例... 目的探讨应用18氟-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X线体层成像(^(18)F-FDG-PET/CT)融合显像诊断孤立性的肺结节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核医学科应用^(18)F-FDG-PET/CT融合显像诊断的53例孤立性肺结节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根据诊断结果探讨^(18)FFDG-PET/CT融合显像的诊断价值。结果 53例孤立性肺结节患者最终确诊恶性34例,良性19例。孤立性肺结节应用^(18)F-FDG-PET/CT融合显像诊断的灵敏性为97.06%(33/34)、特异性为78.95%(15/19)、准确性为90.57%(48/53)。研究对象的ROC曲线下面积0.905。视觉与标准摄取比值(SUVmax)的诊断效率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结果以SUVmax≥2.5作为鉴别孤立性肺结节的良、恶性的界值。结论^(18)F-FDG-PET/CT融合显像具有高灵敏性、高准确性、高特异性等优势,有助于对孤立性肺结节的鉴别与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立性肺结节 18氟-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X线体层成像 诊断 价值
原文传递
18-氟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仪对肺部不同大小结节的良恶性诊断价值
18
作者 毛秋粉 胡斌 +3 位作者 黄诚 王锦锋 郑艳 王明军 《慢性病学杂志》 2018年第5期574-576,共3页
目的临床中使用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仪(PET/CT)进行鉴别,能够有效的提升鉴别的准确性、敏感度,探讨18-氟(18-F)PET/CT对肺部不同大小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6年12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PET... 目的临床中使用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仪(PET/CT)进行鉴别,能够有效的提升鉴别的准确性、敏感度,探讨18-氟(18-F)PET/CT对肺部不同大小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6年12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PET/CT检查的90例肺部结节患者,并有明确的病理随访结果,其中肺癌患者有51例(腺癌32例、鳞癌8例、腺鳞癌2例、大细胞癌3例、小细胞癌1例、临床诊断肺癌5例);良性病变39例,包括腺瘤、错构瘤、肉芽肿等。根据结节大小分为3组,计算PET/CT对不同大小肺结节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 90例患者中PET/CT正确诊断为83例,总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4.51%、88.62%、92.21%、92.92%、91.21%。PET/CT的假阴性病例3例,假阳性病例4例。结论 PET/CT对肺部不同结节良恶性鉴别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氟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仪 肺部结节
原文传递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中18F-FDG?PET/CT图像的应用研究
19
作者 毛秋粉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11期51-53,共3页
研究分析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中18F-FDG PET/CT图像的应用效果和价值。方法 选择医院在2019年3月-2022年4月期间收治的120例行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术的肺部病变患者作为本次的探究对象,根据检查方式的不同进行分组,对照组70例... 研究分析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中18F-FDG PET/CT图像的应用效果和价值。方法 选择医院在2019年3月-2022年4月期间收治的120例行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术的肺部病变患者作为本次的探究对象,根据检查方式的不同进行分组,对照组70例肺部病变患者采用传统的CT引导进行经皮肺穿刺活检术,观察组50例肺部病变患者采用18F-FDG PET/CT图像引导经皮肺穿刺活检术,术后对病理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对患者进行临床随访,并记录收集患者术后诊断相关信息进行对比观察。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活检病理结果恶性病变有40例,良性病变有30例,观察组患者的恶性病变有30例,良性病变20例。以手术病理临床诊断结果作为参照标准,观察组的灵敏度、特异度以及准确度均高于对照组,且灵敏度以及准确度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观察组略少,比较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中18F-FDG PET/CT图像的应用价值高,能更为准确的提高活检有效率,并有效明确病灶相应情况,为临床诊断治疗肺部疾病提供了有效地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 经皮肺穿刺活检 18F-FDG PET/CT 应用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FDG PET/CT显像在Tg阳性131I全身显像阴性的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3
20
作者 胡斌 王锦锋 毛秋粉 《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 2015年第3期242-246,251,共6页
目的:评判18F-FDG PET/CT作为一个常规的检查工具对临床诊断怀疑为分化型甲状腺癌(DTC)复发、伴有甲状腺球蛋白(Tg)升高且131I全身显像阴性患者的价值。方法对甲状腺全切后经放射性131I去除治疗后的32例Tg升高伴全身131I显像阴性的... 目的:评判18F-FDG PET/CT作为一个常规的检查工具对临床诊断怀疑为分化型甲状腺癌(DTC)复发、伴有甲状腺球蛋白(Tg)升高且131I全身显像阴性患者的价值。方法对甲状腺全切后经放射性131I去除治疗后的32例Tg升高伴全身131I显像阴性的DTC患者行18F-FDG PET/CT显像。按照Tg水平将患者分2组:H组21例(>10 ng/ml)和L组11例(2~10 ng/ml)。分别采用超声、病理学检查和临床随访对结果进行验证,评估18F-FDG PET/CT在DTC中的诊断价值。结果32例患者中,20例18F-FDG PET/CT显像阳性,其中18例真阳性,2例假阳性。在18例真阳性患者中,15例是局部复发,6例有远处转移,3例患者同时有局部侵犯伴远处转移。12例18F-FDG PET/CT显像阴性,其中真阴性4例,假阴性8例,总体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分别为69.2%、66.7%和68.8%。,H组的18F-FDG PET/CT显像灵敏度(80%)、特异度(100%)和准确率(80.9%)跟L组(33.3%、60.0%和45.5%)比较均显著增加。32例患者中的18例(56.2%)的临床处理策略发生了改变,12例(37.5%)进行了指导性根治手术。结论18F-FDG PET/CT可以探测和准确定位DTC中Tg升高且131I全身显像阴性的区域复发和远处转移,因此可推荐为常规的诊断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脱氧葡萄糖F18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甲状腺肿瘤 甲状腺球蛋白 血清白蛋白 放射性碘标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