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9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毛寿龙:根据公民的需求而不是政府自己的需求来提供公共服务 被引量:1
1
作者 毛寿龙 《中国改革》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32-32,共1页
关键词 公共服务 政府 公民 治道变革 毛寿龙 新公共管理 管理发展 服务部门 提供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寿龙:发展公民社会 被引量:3
2
作者 毛寿龙 《中国企业家》 2005年第24期90-90,92,共2页
代表行业的企业家 能够联合起来,制 定行业标准,为良 性竞争提供社会信 用基础。只有这样, 市场经济才会慢慢 形成良性循环。允 许公民自主治理, 这是非常重要的政
关键词 公民社会 毛寿龙 行业标准 信用基础 良性竞争 市场经济 自主治理 政治改革 企业家
原文传递
公共领导力供给:党建引领社区治理共同体建构的内在机理
3
作者 毛寿龙 肖敏 《求实》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16,M0003,共14页
党建引领已成为推进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体系的重要制度安排,并要求深入探讨基层党建何以引领社区治理共同体建构议题。以公共领导力为基点,对话统合治理理论,结合社区治理共同体的内在逻辑关系,构建“动因—过程—结果”分析框架,对... 党建引领已成为推进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体系的重要制度安排,并要求深入探讨基层党建何以引领社区治理共同体建构议题。以公共领导力为基点,对话统合治理理论,结合社区治理共同体的内在逻辑关系,构建“动因—过程—结果”分析框架,对湖南省长沙市F社区更新治理实践进行单案例分析。研究发现:基层党建立足组织、利益和价值三重统合要素,强化对社区公共领导力的供给,驱动了社区治理共同体建构。具体而言:组织统合下的空间塑造机制在共建层面构建了扁平化治理结构;利益统合下的资源在地性转化机制在共治层面激发了集体行动动力,选择性激励机制保障了集体行动的持续开展;价值统合下的策略性动员机制在共享层面凝聚了共治共识。此过程不仅助推树立政党治理权威,也提升了社区自主治理能力。本研究验证了社区治理中保持多主体合作与治理权力相对集中的可能性,有助于延展统合治理理论的解释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党建 社区治理共同体 公共领导力 统合治理 空间塑造机制 资源在地性转化机制 选择性激励机制 策略性动员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层负担治理的秩序维度
4
作者 毛寿龙 张精富 《学术界》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9-100,共12页
基层干部的负担过重制约基层治理效能的提升。通过引入“秩序理论”构建基层负担治理的分析框架,进一步拓展了“秩序理论”在基层负担治理中的适用性。基层干部在政策执行中遭遇的负担可以划分为实质型负担和程序型负担两种类型。基层... 基层干部的负担过重制约基层治理效能的提升。通过引入“秩序理论”构建基层负担治理的分析框架,进一步拓展了“秩序理论”在基层负担治理中的适用性。基层干部在政策执行中遭遇的负担可以划分为实质型负担和程序型负担两种类型。基层负担治理本质上是治理秩序的建构,成功的基层负担治理是适应不同秩序的复合治理模式,政府秩序、市场秩序、社会秩序、个人秩序有不同的治理工具隐喻。以2000—2022年中国基层减负政策为例进行秩序诊断后发现,减负政策存在秩序维度失衡,即过度依赖政府秩序维度的治理工具,且更加关注程序型负担治理而相对忽视实质型负担治理。未来基层负担治理需要根据不同负担类型,优化市场秩序、社会秩序和个人秩序维度治理工具的设计和运用,实现治理秩序的再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治理 基层负担 基层减负 秩序维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心目中的好学生
5
作者 毛寿龙 《中国教工》 2025年第1期61-61,共1页
毕业季和毕业生谈话后,我写下如下文字:“大家毕业以后,会有无数的可能性。我过去关注的几个班,现在发现都出奇的优秀。二十五年前的一个班,24个人,居然有12个正厅级、1个副厅级,还有1个正军级。还有一个班,整体情况不知道,但我所知道... 毕业季和毕业生谈话后,我写下如下文字:“大家毕业以后,会有无数的可能性。我过去关注的几个班,现在发现都出奇的优秀。二十五年前的一个班,24个人,居然有12个正厅级、1个副厅级,还有1个正军级。还有一个班,整体情况不知道,但我所知道的在山西省政府里工作的MPA(公共管理硕士)学生,现在不是副厅级就是正厅级。我的学生里,很多博士生已经是教授,还有很多是学院的副院长、副书记等。”对此,有朋友留言说,我的价值观有问题,官本位。显然,这里有误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厅级 官本位 毕业季 毕业生 博士生 出奇 价值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的规则分析——制度分析与发展框架下对黄河流域实践的考察
6
作者 毛寿龙 赵小渝 《行政管理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43-54,共12页
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作为新时代中国治水工作的重要实践,对于改善水资源利用方式、提升水资源管理效率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制度分析与发展(IAD)框架,以黄河流域为例,从边界、位置、选择、聚合、范围、信息、偿付等七个关键维度,系统分析... 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作为新时代中国治水工作的重要实践,对于改善水资源利用方式、提升水资源管理效率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制度分析与发展(IAD)框架,以黄河流域为例,从边界、位置、选择、聚合、范围、信息、偿付等七个关键维度,系统分析了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下的治水规则及其实施情况。研究发现,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为黄河流域水资源的合理分配和有效管理提供了明确指导。然而,制度实施阶段规则操作化不足、规则适应性有限和规则有效性欠缺等问题仍然存在,影响了制度效能的充分发挥。未来研究和实践可从完善多层级嵌套的规则体系,促进持续性、系统性制度创新,发展多维度、多目标融合的绩效评价等层面对参与规则加以改进,以提升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的实施效果,促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刚性约束 制度分析与发展框架 应用规则 黄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政府状态、合作的困境与农村灌溉制度分析——荆门市沙洋县高阳镇村组农业用水供给模式的个案研究 被引量:29
7
作者 毛寿龙 杨志云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87-92,共6页
免征农业税后,基层政府因财政汲取能力有限和公共服务动机的缺乏,陷入职能意义上的"无政府状态",农田水利建设等基本公共服务严重缺失。与此同时,因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社会资本的制约,"搭便车"行为的影响,导致农... 免征农业税后,基层政府因财政汲取能力有限和公共服务动机的缺乏,陷入职能意义上的"无政府状态",农田水利建设等基本公共服务严重缺失。与此同时,因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社会资本的制约,"搭便车"行为的影响,导致农民自主治理能力的欠缺和合作的困境。在此背景下,"丢包袱"式的农村水利市场化取向的改革,加剧了灌溉集体行动的困境。湖北省沙洋县高阳镇村组的实证研究表明,农村灌溉问题涉及农民的个人选择、集体行动和灌溉制度的演进等复杂的选择和制度问题。总结村民在灌溉制度中的合作困境,尝试进行理论阐释,探讨建立有效灌溉制度的可能性,对于扩展我们对农业灌溉制度和村民自治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政府状态 合作的困境 公共池塘资源 自主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主义抑或区域主义:区域环保督查中心的职能定位与改革方向 被引量:20
8
作者 毛寿龙 骆苗 《天津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2014年第2期50-56,共7页
建立环保部区域督查中心是完善我国环境监管体制、更好地解决跨域环境问题的重要举措。区域环保督查中心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国家监察执行力,在跨域合作治理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协调作用。经过几年的实践探索,当前的区域督查中心面临转型... 建立环保部区域督查中心是完善我国环境监管体制、更好地解决跨域环境问题的重要举措。区域环保督查中心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国家监察执行力,在跨域合作治理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协调作用。经过几年的实践探索,当前的区域督查中心面临转型,需要在运行中进一步明确自身的职能边界和制度化之间的关系。区域督查中心的运行一般遵循国家主义和区域主义两种逻辑,这两种逻辑存在着内在矛盾和冲突,如何通过改革以更好地发挥其作用,需要结合其实际问题解释其改革的方向和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环保督查中心 运行困境 国家主义 区域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府绩效评估中公众参与的限度及超越 被引量:20
9
作者 毛寿龙 陈小华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2-26,共5页
政府绩效评估中公众参与开始兴起,并取得一定的成效,但另一方面其有效性受到了一些质疑。运用政府绩效评估的政治和经济双重逻辑评估了这些质疑,阐明公众在政府绩效评估中扮演消费者、监督者和生产者三种角色,公众参与有助于维护政府绩... 政府绩效评估中公众参与开始兴起,并取得一定的成效,但另一方面其有效性受到了一些质疑。运用政府绩效评估的政治和经济双重逻辑评估了这些质疑,阐明公众在政府绩效评估中扮演消费者、监督者和生产者三种角色,公众参与有助于维护政府绩效评估的公平价值和责任导向。通过介绍美国政府管理中形成的参与式评估和专家型评估两种政府绩效评估模式,并在总结美国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得出超越我国政府绩效评估中公众参与限度的若干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绩效评估 公众参与 公共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三十年来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的研究综述 被引量:13
10
作者 毛寿龙 景朝亮 《天津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2014年第4期12-18,共7页
转变政府职能是一个经常引发人们思考的老话题,目前再度成为公共行政领域的研究焦点。回顾近三十年我国学术界关于政府职能模式的认知脉络,包括传统的马克思主义政府职能模式、市场导向型政府职能模式、引导型政府职能模式以及服务型政... 转变政府职能是一个经常引发人们思考的老话题,目前再度成为公共行政领域的研究焦点。回顾近三十年我国学术界关于政府职能模式的认知脉络,包括传统的马克思主义政府职能模式、市场导向型政府职能模式、引导型政府职能模式以及服务型政府模式等。政府职能范式的更新反映出人们看待政府职能的视角在变化,而在视角变迁中,行政生态环境、路径依赖及我国文化的中庸倾向与实用主义偏好等因素都起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职能 引导型 服务型 市场导向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复合主体与城市治道变革--以杭州市为例 被引量:9
11
作者 毛寿龙 李文钊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1-14,共4页
杭州是中国经济社会最为发达的城市之一。在快速发展过程中,杭州市政府深深体会到,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必须进行治道变革。为此,杭州市政府提出了社会复合主体的政策理念。经调研发现,杭州市社会复合主体不仅是一种发展理念,对于... 杭州是中国经济社会最为发达的城市之一。在快速发展过程中,杭州市政府深深体会到,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必须进行治道变革。为此,杭州市政府提出了社会复合主体的政策理念。经调研发现,杭州市社会复合主体不仅是一种发展理念,对于城市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而且还是一种治道新理念,对于城市政府的治道变革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它值得我们关注,值得我们深入研究、总结和思考,因为它为中国未来的政府治理模式,中国未来的城市治理,乃至中国整个社会转型与发展,提供了新的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杭州市 社会复合主体 城市治道变革 生活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险、制度环境与自然灾害治理:基于社会-生态系统(SES)的分析 被引量:9
12
作者 毛寿龙 蔡长昆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5年第1期1-10,共10页
在给定自然灾害的多样性情况下,人类应对自然灾害的治理制度安排存在多样性和丰富性。在不同条件下,自然灾害治理制度安排成为降低自然灾害的脆弱性以及提高人类社会系统自然灾害的恢复力、适应力和变革力的重要手段。无论是脆弱性分析... 在给定自然灾害的多样性情况下,人类应对自然灾害的治理制度安排存在多样性和丰富性。在不同条件下,自然灾害治理制度安排成为降低自然灾害的脆弱性以及提高人类社会系统自然灾害的恢复力、适应力和变革力的重要手段。无论是脆弱性分析、风险管理还是治理,都没能有效地解释治理制度选择以及制度绩效问题。因此,引入社会生态系统分析的视角,将自然灾害治理制度嵌入到复杂的社会生态系统的互动结构之中,构建了一个更加整合的自然灾害治理分析框架,识别了决定自然灾害治理制度安排的核心变量:灾害风险属性以及制度环境。在此基础上,发展了四个有关自然灾害治理安排的命题:多样性命题、风险属性-治理命题、制度环境-治理命题以及嵌入性-制度绩效命题,从而推进了对自然灾害治理制度安排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灾害 风险 制度环境 治理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公共服务民营化研究(上) 被引量:8
13
作者 毛寿龙 陈建国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12,共12页
公共服务既是公众生活所必需的,又是政府的重要职能之一。能否促成公共服务的有效供给既是衡量政府治理绩效的重要标准,也是衡量公众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因此,如何改革我国的公共服务体制既是一个重要的实际问题,又是一个重大的学... 公共服务既是公众生活所必需的,又是政府的重要职能之一。能否促成公共服务的有效供给既是衡量政府治理绩效的重要标准,也是衡量公众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因此,如何改革我国的公共服务体制既是一个重要的实际问题,又是一个重大的学术课题。为了节省改革成本,降低改革风险,加快改革速度,提升改革效率,集中研究引人注目的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国家公共服务民营化改革的经验,并在此基础上发掘出对推进我国公共服务改革具有借鉴意义的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公共服务 民营化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咎辞职、问责制与治道变革 被引量:111
14
作者 毛寿龙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5-49,共5页
2 0 0 4年中国政府的重大举措之一就是推行引咎辞职 ,实行政府官员问责制。本文分析了引咎辞职以及问责制对于责任政府建设的意义 ,以及存在的问题。本文的核心观点是 ,中国政府的这些举措基本上还停留于行政性操作的范畴 ,要进一步推... 2 0 0 4年中国政府的重大举措之一就是推行引咎辞职 ,实行政府官员问责制。本文分析了引咎辞职以及问责制对于责任政府建设的意义 ,以及存在的问题。本文的核心观点是 ,中国政府的这些举措基本上还停留于行政性操作的范畴 ,要进一步推进责任政府 ,必须在技术上完善引咎辞职以及相关的责任制度安排 ,并在制度上重视从行政性问责走向程序性问责。在此基础上论文还进一步分析了引咎辞职和问责制对于推进中国政府治道变革的意义 ,认为引咎辞职和问责制有利于提升中国政府治道变革的有效需求 ,从而有可能促进中国政府的治道变革 ,但这两个制度的有效推行 ,也需要中国政府的治道变革。这两者是行动改变条件 ,条件提升行动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问责制 治道变革 引咎辞职 行政性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方公共政策的理论发展之路及其对本土化研究的启示 被引量:23
15
作者 毛寿龙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43-148,共6页
认识、选择与行动,是公共政策研究的特色。因此之故,公共政策的理论研究一直滞后于实践研究。最近20多年来,西方公共政策领域发展了很多理论。本文将介绍西方公共政策的重要理论,分析其理论发展过程,并以IAPP研究为例,说明西方公共政策... 认识、选择与行动,是公共政策研究的特色。因此之故,公共政策的理论研究一直滞后于实践研究。最近20多年来,西方公共政策领域发展了很多理论。本文将介绍西方公共政策的重要理论,分析其理论发展过程,并以IAPP研究为例,说明西方公共政策理论的经验对于我们本土化研究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公共政策 发展 本土化 多流框架 中断-均衡框架 政策扩散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权力重构、行政吸纳与秩序再生产:网格化治理的逻辑——基于溪口镇的经验探讨 被引量:38
16
作者 毛寿龙 李玉文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8-34,共7页
网格化治理作为乡镇政府治理创新的基本方略,是提升基层政府治理能力,完善基层治理体系,应用广泛的治理实践。以浙江溪口镇的网格化治理作为研究的案例样本,遵循"宏观—微观—宏观"的研究进路,在理解网格化治理制度内涵和实... 网格化治理作为乡镇政府治理创新的基本方略,是提升基层政府治理能力,完善基层治理体系,应用广泛的治理实践。以浙江溪口镇的网格化治理作为研究的案例样本,遵循"宏观—微观—宏观"的研究进路,在理解网格化治理制度内涵和实证案例描述的基础上,探讨乡镇政府进行网格化治理动力、运作机制和行为逻辑,通过建构"权力—吸纳—秩序"的解释框架,对网格化治理实践进行理论阐释与解析,反思和探讨其实践中存在的深层矛盾和"内卷化"风险,并指出进一步完善的制度性应然措施,以期完善网格化治理的理论建构,为基层政府治理提供理论指引和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权力重构 行政吸纳 秩序 网格化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城市化进程中乡村治理的变迁问题——基于贵州省习水县二郎乡实施“三关工程”的思考 被引量:4
17
作者 毛寿龙 蔡晶晶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2009年第2期27-35,共9页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农民工的大量进城导致农村日益空心化,农村"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在这种背景下,贵州省习水县二郎乡推出了"三关工程",以三类群体——农民工、留守儿童和...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农民工的大量进城导致农村日益空心化,农村"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在这种背景下,贵州省习水县二郎乡推出了"三关工程",以三类群体——农民工、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为作用对象,建立一个全方位的服务体系。"三关工程"不仅仅表现为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完善,更深刻地体现了当代乡镇治理的制度基础、城乡关系、政府职能范围等方面的变迁。从未来看,只有从综合配套的制度安排着手,理顺事权和财权关系,走向多中心治理,引入民主秩序,才能实现"三关工程"的可持续发展,促进农村的良好治理,并最终推动城乡综合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化 乡镇治理 “三关工程” 变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策网络:基于隐喻、分析工具和治理范式的新阐释——兼论其在中国的适用性 被引量:34
18
作者 毛寿龙 郑鑫 《甘肃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13,共10页
当前,政策网络理论已经成为公共政策研究的一种重要范式。通过文献梳理,依据政策网络的功能差异性形成理解政策网络的三种视角:以描述性功能为主的"隐喻"视角、以解释性功能为主的"分析工具"视角和以规范性功能为主... 当前,政策网络理论已经成为公共政策研究的一种重要范式。通过文献梳理,依据政策网络的功能差异性形成理解政策网络的三种视角:以描述性功能为主的"隐喻"视角、以解释性功能为主的"分析工具"视角和以规范性功能为主的"治理范式"视角。文章认为,政策网络的三种视角为我国社会转型期的政策制定和社会治理提供有益借鉴。在分析政策网络本土化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语境下,未来政策网络研究要聚焦政策网络的形成、维持与变迁机制,网络结构与政策结果、政策网络管理策略、网络绩效评估以及政策网络的量化分析等领域,从而更好地描述、解释与改善中国的政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策网络 政策制定 社会治理 政策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政府体制改革的过去与未来 被引量:43
19
作者 毛寿龙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2004年第2期87-92,共6页
在20多年的改革开放进程中,中国政府体制改革主要表现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也就是如何建设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每一个阶段都取得了实质性的成果。这些改革包含着组织效率、职能效率和政治效率... 在20多年的改革开放进程中,中国政府体制改革主要表现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也就是如何建设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每一个阶段都取得了实质性的成果。这些改革包含着组织效率、职能效率和政治效率的基本价值。从组织、职能和政治三个逻辑,可以更好地理解过去,并预测中国政府体制未来10-20年的基本改革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制改革 成果 价值 改革走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共事物的治理之道 被引量:25
20
作者 毛寿龙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00-105,共6页
2009年10月埃莉诺.奥斯特罗姆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其原因是对公共事物的治理之道做出了杰出的学术贡献。她用制度分析的研究方法,对三类案例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总结出治理之道。她的理论结论是,集体行动的逻辑是正确的,但在很多情... 2009年10月埃莉诺.奥斯特罗姆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其原因是对公共事物的治理之道做出了杰出的学术贡献。她用制度分析的研究方法,对三类案例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总结出治理之道。她的理论结论是,集体行动的逻辑是正确的,但在很多情况下,尤其是对小规模的公池资源管理来说,有很多自主治理成功的实践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她总结了成功的八条经验,分析了失败的制度原因,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了公共事物的自主治理之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体行动的逻辑 制度分析 埃莉诺.奥斯特罗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