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6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力资本扩张与企业出口贸易方式——高等教育改革驱动贸易高质量发展的证据 被引量:1
1
作者 毛其淋 杨琦 《商业经济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8-35,共18页
由间接出口向直接出口的贸易方式转变对出口企业长远发展极为重要,是中国能否实现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研究发现,人力资本扩张能够提高企业的直接出口概率。渠道检验表明,人力资本扩张能够有效提高企业的生产率、缓解企业融资约... 由间接出口向直接出口的贸易方式转变对出口企业长远发展极为重要,是中国能否实现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研究发现,人力资本扩张能够提高企业的直接出口概率。渠道检验表明,人力资本扩张能够有效提高企业的生产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和降低企业的出口固定成本,进而促使企业更多地选择直接出口贸易方式。异质性分析发现,人力资本扩张对民营企业、小企业、技术密集型企业、东部沿海地区的企业选择直接出口贸易方式的促进效应更大。最后,发现人力资本扩张促进了企业从间接出口向直接出口转变,并且这种转变还是人力资本扩张提升企业出口国内附加值和扩大出口规模的重要途径。从人力资本扩张的视角揭示了企业出口贸易方式选择与转变的驱动因素,对于理解和深化高等教育改革、有效促进出口转型升级具有一定的政策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力资本 出口贸易方式 直接出口 间接出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行竞争如何影响企业进口——来自中国工业企业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2
2
作者 陈乐远 毛其淋 《南开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0-140,共21页
中国政府将扩大进口规模、优化进口结构、提高进口质量作为经济“新常态”下的发展战略。本文利用2000—2013年中国制造业微观企业数据和银行分支机构数据,深入分析了银行竞争对企业进口的影响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银行竞争显著... 中国政府将扩大进口规模、优化进口结构、提高进口质量作为经济“新常态”下的发展战略。本文利用2000—2013年中国制造业微观企业数据和银行分支机构数据,深入分析了银行竞争对企业进口的影响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银行竞争显著促进了企业进口规模扩大,传导渠道为融资约束缓解和生产规模扩张。异质性分析表明,银行竞争对非国有企业、中小规模企业、一般贸易企业、信息不透明企业及消费品进口的促进作用更大。进一步研究发现,股份制和城市商业银行竞争在更大程度上促进了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进口。此外,银行竞争还显著促进了进口高质量发展,包括促进了进口多样化和提高了进口质量,以及延长了进口持续期。本研究不但从新的角度诠释了中国进口快速发展的动因,而且对下一步银行业的深化改革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行竞争 企业进口 进口高质量发展 融资约束 规模扩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开放、城市化水平与城乡收入差距--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经验研究 被引量:62
3
作者 毛其淋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1-22,155,共12页
本文首先分析了经济开放、城市化水平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机制,然后利用我国1995-2008年的省际面板数据,采用系统广义矩方法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城市化水平是缩小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重要因素;经济开放在总体上扩大了城乡... 本文首先分析了经济开放、城市化水平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机制,然后利用我国1995-2008年的省际面板数据,采用系统广义矩方法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城市化水平是缩小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重要因素;经济开放在总体上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但存在区域的差异性,即它显著地加剧了我国沿海地区的收入差距而对内陆地区却起到缩小的作用,入世以来经济开放对我国整体收入差距的扩大效应有所缓和;但如果考虑经济开放对城市化水平的影响,则经济开放度的提高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开放 城市化 城乡收入差距 面板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新驱动与中国制造业企业出口技术复杂度 被引量:64
4
作者 毛其淋 方森辉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24,共24页
研发对企业出口竞争力的提升问题是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对外贸易领域的重要体现,但鲜有文献从企业层面对此进行系统研究。本文利用2005—2007年的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海关贸易数据,采用倾向得分匹配基础上的倍差法深入研究了企业研... 研发对企业出口竞争力的提升问题是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对外贸易领域的重要体现,但鲜有文献从企业层面对此进行系统研究。本文利用2005—2007年的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海关贸易数据,采用倾向得分匹配基础上的倍差法深入研究了企业研发、地区知识产权保护对企业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企业研发显著促进了企业出口技术复杂度的提升,并且地区知识保护强化了企业研发对出口技术复杂度的提升作用。进一步的异质性分析发现,过度的企业研发会削弱该提升作用;一般贸易企业和混合贸易企业的研发有助于提升其出口技术复杂度;本土企业研发对其出口技术复杂度的提升作用弱于外资企业,且国有企业属性进一步降低了该提升作用。最后,我们还考察了市场竞争与政府补贴在研发影响企业出口技术复杂度中的作用,发现在那些市场竞争程度越弱的行业,企业研发越能促进其出口技术复杂度的提升,另外,适度的政府补贴能够促进企业研发对其出口技术复杂度的提升作用,而过度补贴则起到了削弱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研发 出口竞争力 出口技术复杂度 PSM-DI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开放对中国就业的长期和短期影响效应——基于跨省面板数据的协整与误差修正模型的再检验 被引量:7
5
作者 毛其淋 吕越 《产经评论》 2011年第3期106-118,共13页
文章基于1996—2007年的省际面板数据,采用面板协整和面板误差修正模型的计量方法就经济开放对我国国内就业的长期和短期影响效应进行了深入的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出口是就业增长的长期和短期原因,且长期的拉动效应更大;进口在长... 文章基于1996—2007年的省际面板数据,采用面板协整和面板误差修正模型的计量方法就经济开放对我国国内就业的长期和短期影响效应进行了深入的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出口是就业增长的长期和短期原因,且长期的拉动效应更大;进口在长期和短期对国内劳动力都具有替代效应,且长期的影响弹性较小;外资是就业增加的长期原因但其对就业的影响效应很弱;(2)出口、进口和外资对就业变化的平均贡献度分别为12.994%、-4.051%和0.392%,总体的经济开放因素对就业变化的平均贡献度为9.336%,且贡献度的变化趋势表现为倒"U"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开放 就业 面板数据 误差修正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力资本与创新驱动——高等教育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微观证据 被引量:20
6
作者 毛其淋 杨琦 方森辉 《财贸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19,共19页
以中国“高校扩招”政策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倍差法深入考察人力资本扩张对中国企业创新的影响。结果表明,人力资本扩张显著提高了企业的专利申请数,对企业创新产生了显著的促进作用,并且这一过程主要通过促进研发投入、增加中间品和资本... 以中国“高校扩招”政策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倍差法深入考察人力资本扩张对中国企业创新的影响。结果表明,人力资本扩张显著提高了企业的专利申请数,对企业创新产生了显著的促进作用,并且这一过程主要通过促进研发投入、增加中间品和资本品进口规模及种类、提升学习能力等渠道实现。另外,人力资本扩张还提高了企业的创新效率和创新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力资本 企业创新 创新质量 创新效率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贸易自由化与异质性企业生产效率变动:来自中国制造业的微观证据 被引量:19
7
作者 毛其淋 《当代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98-109,127-128,共12页
本文使用1998—2007年高度细化的关税数据测算了最终品关税和中间品关税,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国微观企业数据实证考察了贸易自由化与异质性企业生产率变动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贸易自由化对制造业企业生产率进步具有相当的解释力,... 本文使用1998—2007年高度细化的关税数据测算了最终品关税和中间品关税,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国微观企业数据实证考察了贸易自由化与异质性企业生产率变动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贸易自由化对制造业企业生产率进步具有相当的解释力,其中中间品关税减让引致的成本节约以及优质要素获得效应对制造业企业生产率的促进作用比最终品关税减让引致的竞争效应更大;(2)贸易自由化对非出口企业、非加工企业以及本土企业的生产率提高的影响效应分别显著地大于出口企业、加工企业和外资企业,并且这些差异又主要体现在中间品关税减让引致的成本节约以及优质要素获得效应对生产率的作用上;(3)制造业行业总体生产率的上升主要来自企业内部生产率的改善,而市场份额重置效应的贡献相对较小,进一步的估计发现,贸易自由化对资源重置效率的净影响也较为微弱。本文为理解中国制造业企业生产率的动态演进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和经验证据,同时也为评价中国入世的经济效果提供了一个有益的判别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贸易自由化 企业生产率 加工贸易 资源重置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市场一体化与中国出口技术水平——基于金融发展视角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被引量:20
8
作者 毛其淋 《世界经济文汇》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4-40,共27页
本文基于金融发展的视角,通过构建数理模型考察了国内市场一体化影响出口技术水平的微观机制。在此基础上,采用工具变量两阶段最小二乘法(2SLS)进行深入的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国内市场一体化显著且稳健地提高了中国地区出口技术水平... 本文基于金融发展的视角,通过构建数理模型考察了国内市场一体化影响出口技术水平的微观机制。在此基础上,采用工具变量两阶段最小二乘法(2SLS)进行深入的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国内市场一体化显著且稳健地提高了中国地区出口技术水平,而且在金融发展水平越高的地区,国内市场一体化对地区出口技术水平的促进作用越大,即国内市场一体化与金融发展是相互强化发挥作用的。进一步的估计显示,在金融控制强的区域,金融发展对地区出口技术水平的促进作用并不明显;而在金融控制弱的区域,金融发展则显著地提高了地区出口技术水平。此外,金融控制弱区域的国内市场一体化对出口技术水平的边际影响效应也远远高于金融控制强区域。本文的研究意味着,降低金融控制程度不仅可以直接提高金融发展对地区出口技术水平的影响效应,而且还间接地提升国内市场一体化对地区出口技术水平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内市场一体化 金融发展 出口技术水平 两阶段最小二乘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重经济开放与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的演进 被引量:57
9
作者 毛其淋 《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5-20,共16页
本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测算了经济增长质量指数,发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增长质量在总体上呈现出波动中上升的趋势,并进一步从理论上分析了二重经济开放影响经济增长质量的作用机理。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利用中国2002—2009年的省... 本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测算了经济增长质量指数,发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增长质量在总体上呈现出波动中上升的趋势,并进一步从理论上分析了二重经济开放影响经济增长质量的作用机理。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利用中国2002—2009年的省级面板数据,采用工具变量两阶段最小二乘法(2SLS)考察了二重经济开放对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发现:出口数量的扩张对经济增长质量的作用不明显,而出口质量的提高显著地促进了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区际开放对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此外,在影响经济增长质量上,出口开放与区际开放之间存在显著的互补效应,即区际开放强化了出口开放对经济增长质量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增长质量 二重经济开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资银行进入是否影响了中国企业进口? 被引量:10
10
作者 毛其淋 赵柯雨 《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5-19,共15页
本文以中国加入WTO后分阶段取消对外资银行的地域限制作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多批次冲击倍差法系统地考察了外资银行进入对中国制造业企业进口行为的影响效应与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外资银行进入显著扩大了当地企业的进口规模。影响机... 本文以中国加入WTO后分阶段取消对外资银行的地域限制作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多批次冲击倍差法系统地考察了外资银行进入对中国制造业企业进口行为的影响效应与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外资银行进入显著扩大了当地企业的进口规模。影响机制检验发现,"融资约束缓解"是外资银行进入促进企业进口的重要途径,并且在外部融资依赖度越高的行业,外资银行进入对企业进口的促进效应越大。进一步的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外资银行进入对民营企业进口的促进效应大于外资企业和国有企业,对一般贸易企业进口的促进效应大于混合贸易企业和纯加工企业,对中间品进口的促进效应大于资本品和消费品,对东部地区企业进口的促进效应大于中西部地区企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资银行进入 企业进口 融资约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外开放、基础设施规模与经济增长 被引量:12
11
作者 毛其淋 《产经评论》 2012年第1期111-125,共15页
本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了一个综合考虑国际贸易和FDI因素的对外开放指标和综合考察4类基础设施的基础设施规模指标。在此基础上利用中国28个省份1995—2008年的面板数据,以工具变量两阶段最小二乘法(2SLS)研究基础设施规模、对外开... 本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了一个综合考虑国际贸易和FDI因素的对外开放指标和综合考察4类基础设施的基础设施规模指标。在此基础上利用中国28个省份1995—2008年的面板数据,以工具变量两阶段最小二乘法(2SLS)研究基础设施规模、对外开放与省区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并检验了基础设施规模是否提高了对外开放对省区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本文的实证结果表明:对外开放和基础设施规模都显著地促进了省区经济增长,对外开放和基础设施规模每提高1%,将导致人均实际GDP提高0.379%和0.251%;基础设施规模提高了对外开放对省区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在基础设施相对发达的地区,其对外开放对省区经济增长的偏效应明显地高于基础设施相对落后的地区;最后从动态过程看,对外开放对各省区经济增长的边际影响都有不同程度提高,而基础设施规模对省区经济增长的边际影响在部分地区出现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外开放 基础设施规模 经济增长 两阶段最小二乘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如何影响企业的出口模式? 被引量:3
12
作者 毛其淋 王玥清 《当代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31-140,共10页
出口模式对于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维持稳定的外贸环境和提升企业绩效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采用双重差分法研究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出口模式选择的影响和机制。研究发现,贸易政策不确定性下降显著促进了企业对直接出口模式的选择。... 出口模式对于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维持稳定的外贸环境和提升企业绩效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采用双重差分法研究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出口模式选择的影响和机制。研究发现,贸易政策不确定性下降显著促进了企业对直接出口模式的选择。机制检验表明,生产率提升和融资约束缓解是贸易政策不确定性下降促进企业更多地选择直接出口模式的重要渠道。异质性检验表明,贸易政策不确定性下降对民营企业、一般贸易企业、中小规模企业和内陆企业选择直接出口模式的促进作用更大。进一步研究表明,贸易政策不确定性下降会显著提高企业利润、扩大企业出口规模以及提高企业出口国内附加值,而企业对直接出口模式的选择是贸易政策不确定性下降提升企业绩效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贸易政策不确定性 企业出口模式 企业绩效 企业生产率 融资约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群商业信用与企业出口模式——非正式融资渠道影响贸易高质量发展的微观证据 被引量:3
13
作者 毛其淋 钟一鸣 《南开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40-58,共19页
本文利用2000—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和海关贸易数据,系统考察了集群商业信用对中国制造业企业出口模式选择的影响及其背后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集群商业信用显著增加了企业的直接出口可能性。机制检验表明,融资约束的缓解是集... 本文利用2000—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和海关贸易数据,系统考察了集群商业信用对中国制造业企业出口模式选择的影响及其背后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集群商业信用显著增加了企业的直接出口可能性。机制检验表明,融资约束的缓解是集群商业信用促进企业直接出口的重要渠道,并且在外部融资依赖度越高的行业,集群商业信用对企业选择直接出口模式的促进效应越大。异质性分析显示,集群商业信用对高生产率企业、民营企业以及高资本密集度企业选择直接出口模式的促进效应更强。最后,本文进一步考察了集群商业信用对在位企业出口模式转变的影响及其经济绩效,发现集群商业信用有利于促进间接出口企业向直接出口模式转变,这一转变对于企业出口附加值率、利润率以及产能利用率的提升都产生了明显的促进作用。本文深入探究了集群商业信用与企业出口模式之间的关系,既为全面评估集群商业信用这一非正式融资渠道的经济绩效提供了有力的微观依据,又为我国政府优化贸易模式、促进贸易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益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业信用 出口模式 融资约束 企业绩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刺激计划的出口效应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毛其淋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34,共34页
在中美贸易摩擦和新冠肺炎疫情双重冲击的背景下,深入评估经济刺激计划对企业出口的影响,这对于当前“稳外贸”尤其是“稳出口”有着重要的参考和指导意义。本文首次从“量”与“质”的双重视角系统研究了经济刺激计划对中国制造业企业... 在中美贸易摩擦和新冠肺炎疫情双重冲击的背景下,深入评估经济刺激计划对企业出口的影响,这对于当前“稳外贸”尤其是“稳出口”有着重要的参考和指导意义。本文首次从“量”与“质”的双重视角系统研究了经济刺激计划对中国制造业企业出口的影响,发现经济刺激计划显著促进了企业出口规模的扩大,融资约束的缓解是经济刺激计划扩大企业出口规模的重要渠道。进一步的分解检验表明,经济刺激计划主要通过集约边际途径促进了企业出口规模的扩大。此外,经济刺激计划一方面促进了企业出口数量的增长,另一方面则降低了企业出口价格,即在经济刺激计划的作用下,企业采取低价策略进入国际市场。异质性分析发现,经济刺激计划在更大程度上促进了民营企业、非加工贸易企业、沿海地区企业以及高外部融资依赖度企业出口规模的扩大。最后,本文从出口“质”的角度进一步探究了经济刺激计划与企业出口的关系,发现经济刺激计划未能明显提升企业出口技术复杂度,甚至对企业出口质量产生了一定的抑制作用,即经济刺激计划促使企业采取“重数量轻质量”的出口扩张模式。本文的研究不仅为宏观政策影响微观企业行为提供了经验证据,也为中国政府更好地推进“稳外贸”特别是“稳出口”工作提供了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刺激计划 出口规模 出口质量 稳出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贸易发展、外资引进与国内就业——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经验分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毛其淋 《山东经济》 2010年第5期24-28,共5页
本文基于我国31个省市1996-2007年的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和随机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了国际贸易和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国内就业的影响,并从区域视角考察了这种影响的差异性。研究发现:出口贸易显著地促进了国内就业,出口的就业弹性从东部... 本文基于我国31个省市1996-2007年的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和随机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了国际贸易和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国内就业的影响,并从区域视角考察了这种影响的差异性。研究发现:出口贸易显著地促进了国内就业,出口的就业弹性从东部地区向西部地区递减;进口贸易对国内就业的影响为负,而外资只对东部地区的就业有促进作用。最后本文为扩大就业提出几点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就业 进口渗透率 出口导向 面板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长三角地区区域创新能力、人力资本与外资绩效 被引量:2
16
作者 毛其淋 《科技与经济》 CSSCI 2010年第3期23-26,共4页
测算了外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和拉动度、外资的业绩指数等指标,结果表明,2000年以来长三角地区利用外资的绩效是显著的。通过建立面板数据模型,从溢出效应的角度对外资的绩效问题进行分析,发现长三角地区高度的经济开放水平、国内研发... 测算了外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和拉动度、外资的业绩指数等指标,结果表明,2000年以来长三角地区利用外资的绩效是显著的。通过建立面板数据模型,从溢出效应的角度对外资的绩效问题进行分析,发现长三角地区高度的经济开放水平、国内研发投入力度的加大以及由此带来的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和丰富的高水平人力资本资源使得外资溢出效应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成为近年来长三角地区利用外资取得高绩效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创新能力 人力资本 外资绩效 溢出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主创新背景下的FDI技术溢出效应——以我国长三角地区为例 被引量:1
17
作者 毛其淋 《新疆财经》 2009年第3期40-45,58,共7页
本文基于长三角地区2000年-2007年的统计数据,通过对外资引进现状的考察,建立面板数据模型来研究FD I技术外溢效应。实证分析表明,FD I在长三角地区存在显著的正向的技术外溢效应,长三角地区开放的市场环境和自主创新能力对FD I的技术... 本文基于长三角地区2000年-2007年的统计数据,通过对外资引进现状的考察,建立面板数据模型来研究FD I技术外溢效应。实证分析表明,FD I在长三角地区存在显著的正向的技术外溢效应,长三角地区开放的市场环境和自主创新能力对FD I的技术外溢产生了正面影响。此外,具有高等教育水平的人力资本对FD I技术外溢效应的发挥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而具有中等教育水平的人力资本的作用较小且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主创新 FDI技术外溢 长三角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FTA框架下的中国与新加坡双边贸易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毛其淋 《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 2010年第2期28-34,共7页
基于联合国统计署商品贸易数据库2000年—2007年的相关数据,通过测算贸易强度指数、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和贸易互补性指数,从实证分析的角度验证了中新两国在十大类商品贸易比较优势上存在的差异性,揭示了中新贸易的互补性关系,并从产业内... 基于联合国统计署商品贸易数据库2000年—2007年的相关数据,通过测算贸易强度指数、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和贸易互补性指数,从实证分析的角度验证了中新两国在十大类商品贸易比较优势上存在的差异性,揭示了中新贸易的互补性关系,并从产业内贸易角度进一步考察了中新贸易的态势,最后提出了几点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FTA 贸易强度指数 显性比较优势 贸易互补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进出口贸易对浙江省经济增长作用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毛其淋 《黑龙江对外经贸》 2007年第7期72-74,共3页
本文首先从浙江省进出口贸易的历史和现状出发,借助Eviews软件对浙江省1986~2005年进出口贸易和GDP统计数据进行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进出口贸易每增加1%,浙江省经济将增长0.635851%,得出进口贸易对浙江省的经济增长也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本文首先从浙江省进出口贸易的历史和现状出发,借助Eviews软件对浙江省1986~2005年进出口贸易和GDP统计数据进行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进出口贸易每增加1%,浙江省经济将增长0.635851%,得出进口贸易对浙江省的经济增长也有较大的促进作用但略小于出口贸易。最后在实证分析基础上结合浙江省实际情况提出政策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出口贸易 浙江省 经济增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革开放30年我国外贸出口与经济增长:基于外贸体制改革的视角 被引量:2
20
作者 毛其淋 《兰州商学院学报》 2009年第6期39-44,共6页
基于我国1978—2007年的年度数据,文章从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两个角度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口贸易规模及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并通过引入虚拟变量探讨我国外贸体制改革不同阶段的出口贸易与经济增长情况,结果表明我国1978年以来的外贸... 基于我国1978—2007年的年度数据,文章从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两个角度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口贸易规模及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并通过引入虚拟变量探讨我国外贸体制改革不同阶段的出口贸易与经济增长情况,结果表明我国1978年以来的外贸体制改革是卓有成效的,出口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在总体上随改革的深入而变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革开放 经济增长 外贸体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