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刺梨渣营养成分、生物学功能及其在草食动物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1
作者 毛世红 王府 +7 位作者 王旭 杨蓉 吕艳丽 谭晓山 周迪 谢玲玲 卢琦 田兴舟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25年第2期38-43,共6页
刺梨经榨汁处理后剩余的果渣副产物约占鲜果重量的一半,刺梨渣富含维生素、多酚、黄酮等生物活性成分,是一种优质的功能饲料原料。刺梨渣具有抗氧化、抗炎症、降血糖等多种生物学功能,可提高动物免疫力,改善机体健康状态。本文综述了刺... 刺梨经榨汁处理后剩余的果渣副产物约占鲜果重量的一半,刺梨渣富含维生素、多酚、黄酮等生物活性成分,是一种优质的功能饲料原料。刺梨渣具有抗氧化、抗炎症、降血糖等多种生物学功能,可提高动物免疫力,改善机体健康状态。本文综述了刺梨渣的营养成分、活性物质、生物学功能及其在草食动物养殖中的应用现状及应用难点,探讨其作为功能性饲料的可行性。旨在为刺梨渣在草食动物生产中的应用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梨渣 活性成分 生物学功能 草食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人”——道德理想的文化内涵 被引量:7
2
作者 毛世红 邱涛涛 《福建茶叶》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2-55,共4页
伴随着茶文化的发展,饮茶群体的不断扩大,茶文化作品的不断丰富,"茶德"、"茶道精神"等文化内涵逐步诞生并融入事茶人和爱茶人的精神生活,"茶人"渐渐从茶叶工作者的通称成为一种"道德理想",本... 伴随着茶文化的发展,饮茶群体的不断扩大,茶文化作品的不断丰富,"茶德"、"茶道精神"等文化内涵逐步诞生并融入事茶人和爱茶人的精神生活,"茶人"渐渐从茶叶工作者的通称成为一种"道德理想",本文主要就茶人在生活、精神追求、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等方面所具有的共同特征进行概述,为茶文化在当代大学生德育方面的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人 精神追求 道德修养 审美情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叶关键香气成分及其对感官品质的贡献 被引量:5
3
作者 毛世红 岳翠男 +1 位作者 肖凌 童华荣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8年第4期4-9,共6页
进入21世纪以后,随着癌症、代谢综合征、心血管疾病以及神经退行性疾病发病率逐渐升高,茶叶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喜爱,与此同时,消费者对茶叶风味带来的感官享受的追求也不断上升。茶叶中含有大量的香气成分,仅有很少一部分化合物可赋予... 进入21世纪以后,随着癌症、代谢综合征、心血管疾病以及神经退行性疾病发病率逐渐升高,茶叶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喜爱,与此同时,消费者对茶叶风味带来的感官享受的追求也不断上升。茶叶中含有大量的香气成分,仅有很少一部分化合物可赋予茶叶特殊香气,并在香气呈现中起主要的贡献作用,这部分香气成分被称为关键香气成分。本文主要对影响绿茶、红茶、黑茶、乌龙茶、白茶和黄茶感官品质的关键香气成分做简要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 关键香气成分 感官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仁茶产业机械化发展策略初探 被引量:2
4
作者 毛世红 邱涛涛 +1 位作者 田景涛 徐代华 《福建茶叶》 2014年第3期44-46,共3页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铜仁22家茶叶企业的主要茶叶产品类型、生产过程中生产经营规模、使用的主要茶园管理机械和茶叶加工机械等问题进行调研,分析铜仁茶叶企业茶叶机械加工茶叶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下一步的发展策略。
关键词 铜仁 茶叶机械化 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文化——从文化现象到文化产业还有多远的距离? 被引量:1
5
作者 毛世红 邱涛涛 《蚕桑茶叶通讯》 2010年第1期21-22,共2页
关键词 文化产业 茶文化 文化现象 距离 文化消费 中华文明 《茶经》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整合营销传播与茶叶品牌构建 被引量:1
6
作者 毛世红 龚正礼 《广东茶业》 2008年第4期38-40,共3页
国际贸易已发展到以品牌为标志对资源、市场进行优化配置的阶段,拥有品牌就是拥有市场,而我国却是"有名茶,无名牌"。面对跨国公司的强势侵入,我国茶业在土地、劳动力等方面的低成本优势逐渐消失,因而打造我国自主的茶叶"... 国际贸易已发展到以品牌为标志对资源、市场进行优化配置的阶段,拥有品牌就是拥有市场,而我国却是"有名茶,无名牌"。面对跨国公司的强势侵入,我国茶业在土地、劳动力等方面的低成本优势逐渐消失,因而打造我国自主的茶叶"名牌"势在必行。本文结合整合营销传播的基本知识,初步探讨了塑造茶叶品牌的思路和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合营销传播 品牌构建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炒青绿茶儿茶素超临界CO_2萃取工艺优化研究
7
作者 毛世红 邱涛涛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7期44-47,共4页
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炒青绿茶儿茶素超临界CO2萃取工艺进行探讨,确定萃取效果影响的程度从高到低依次为:萃取压力>夹带剂乙醇用量>萃取时间>萃取粒度,最佳萃取工艺为:底物与夹带剂(乙醇)之比为100g/250mL,萃取压力25MPa... 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炒青绿茶儿茶素超临界CO2萃取工艺进行探讨,确定萃取效果影响的程度从高到低依次为:萃取压力>夹带剂乙醇用量>萃取时间>萃取粒度,最佳萃取工艺为:底物与夹带剂(乙醇)之比为100g/250mL,萃取压力25MPa,萃取温度50℃,粒度为60目,萃取120min。按照该工艺茶叶中儿茶素粗提物的得率为6.053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二氧化碳 儿茶素 萃取 炒青绿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整合营销传播理论在茶叶品牌构建中的应用
8
作者 毛世红 龚正礼 《蚕桑茶叶通讯》 2008年第3期27-28,共2页
国际贸易已发展到以品牌为标志对资源、市场进行优化配置的阶段,拥有品牌就是拥有市场,而我国却是"有名茶,无名牌"。面对跨国公司的强势侵入,我国茶业在土地、劳动力等方面的低成本优势逐渐消失,因而打造我国自主的茶叶"... 国际贸易已发展到以品牌为标志对资源、市场进行优化配置的阶段,拥有品牌就是拥有市场,而我国却是"有名茶,无名牌"。面对跨国公司的强势侵入,我国茶业在土地、劳动力等方面的低成本优势逐渐消失,因而打造我国自主的茶叶"名牌"势在必行。结合整合营销传播的基本知识,初步探讨了塑造茶叶品牌的思路和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合营销传播 品牌构建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茶素及其衍生物合成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9
作者 陆昌琪 毛世红 +1 位作者 童华荣 丁阳平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316-326,共11页
儿茶素具有抗肿瘤、抗氧化、抗病菌以及保护心脑器官等多种药理作用,这些药理活性主要由其多羟基结构决定,然而,多羟基结构也使儿茶素在中性和碱性条件下结构不稳定。儿茶素被人体摄入后会很快在生物酶作用下发生甲基化或糖苷化,研究发... 儿茶素具有抗肿瘤、抗氧化、抗病菌以及保护心脑器官等多种药理作用,这些药理活性主要由其多羟基结构决定,然而,多羟基结构也使儿茶素在中性和碱性条件下结构不稳定。儿茶素被人体摄入后会很快在生物酶作用下发生甲基化或糖苷化,研究发现,在儿茶素结构中引入其他基团可有效提高其稳定性和生物利用率,并特异性增强儿茶素药理作用。其中,甲基儿茶素抗过敏和逆转肿瘤细胞耐药性表现突出,糖苷儿茶素水溶性显著提高并可有效防止褐变,而酰化儿茶素由于脂溶性明显增强,其抗氧化和抗癌活性也随之明显增强。在不同位置进行取代达到的效果也不相同,通过研究儿茶素及其不同衍生物的合成途径和药理作用,将有助于进一步研究发现儿茶素新的药理功能并加快促进儿茶素药物的临床应用,本文详细介绍了儿茶素生物合成和化学合成途径,重点综述儿茶素不同衍生物的合成途径并简单说明其药理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合成 化学合成 结构修饰 药理作用 研究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香型凤凰单丛茶挥发性成分分析 被引量:31
10
作者 肖凌 毛世红 童华荣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0期233-239,共7页
采用溶剂辅助风味蒸发法提取玉兰香、蜜兰香和桂花香3种香型凤凰单丛茶的挥发性成分,运用气相色谱-质谱(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联用技术结合气相色谱-嗅辨(gas chromatographyolfactometry,GC-O)技术分析其香气... 采用溶剂辅助风味蒸发法提取玉兰香、蜜兰香和桂花香3种香型凤凰单丛茶的挥发性成分,运用气相色谱-质谱(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联用技术结合气相色谱-嗅辨(gas chromatographyolfactometry,GC-O)技术分析其香气组分。通过GC-MS在3种单丛茶中共检测出91种挥发性成分,共有成分38种,各茶样均以醇类、酮类和碳氢化合物为主,但各香型间仍有明显差异。通过GC-O分析共嗅闻出31种活性香气成分,鉴定出30种,其主要香气类型表现为花香、甜香、清香、果香。芳樟醇氧化物I、橙花醇、芳樟醇氧化物II和橙花叔醇4种成分在3种单丛茶中相对含量丰富,嗅闻强度值高,且呈现出愉快的花香、花香甜香、花香蜜香、清香果香的香气特征,对凤凰单丛茶香气品质形成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凤凰单丛茶 挥发性成分 溶剂辅助风味蒸发 气相色谱-质谱法 气相色谱-嗅辨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榴叶总酚测定及提取工艺研究 被引量:22
11
作者 邱涛涛 王华 毛世红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31-134,共4页
以石榴叶为原料,采用Folin-Ciocalteu法定量测定石榴叶提取液中总酚含量,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石榴叶总酚的提取工艺进行探讨。确定其最佳提取条件为:料液比1:25(g/ml),温度70℃,提取溶剂为75%乙醇,提取时间1.5h。综合考虑成本因... 以石榴叶为原料,采用Folin-Ciocalteu法定量测定石榴叶提取液中总酚含量,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石榴叶总酚的提取工艺进行探讨。确定其最佳提取条件为:料液比1:25(g/ml),温度70℃,提取溶剂为75%乙醇,提取时间1.5h。综合考虑成本因素,原料过1mm筛较为适宜,按照该工艺提取石榴叶总酚的得率为16.6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榴叶 总酚 Folin—Ciocalteu法 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剂辅助风味蒸发-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析普洱茶干茶与茶汤的挥发性成分 被引量:12
12
作者 李季 肖凌 +2 位作者 陆昌琪 毛世红 童华荣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7年第6期2238-2245,共8页
目的比较普洱茶干茶和冲泡后茶汤的挥发性成分,并测定特征性香气物质甲氧基苯的绝对含量。方法采用溶剂辅助风味蒸发对3个不同年份的普洱茶干茶和冲泡后茶汤的挥发性成分进行提取,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挥发性组分,并利用气相... 目的比较普洱茶干茶和冲泡后茶汤的挥发性成分,并测定特征性香气物质甲氧基苯的绝对含量。方法采用溶剂辅助风味蒸发对3个不同年份的普洱茶干茶和冲泡后茶汤的挥发性成分进行提取,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挥发性组分,并利用气相色谱峰面积外标法,测定1,2,3-三甲氧基苯和1,2,4-三甲氧基苯的绝对含量。结果从普洱茶中共鉴定出70种挥发性物质,干茶含70种,茶汤含45种;鉴定出的化合物包括甲氧基苯类、酸类、酮类、酯类、内酯类、醇类、碳氢类、醛类、醚类,其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甲氧基苯类化合物;干茶中1,2,3-三甲氧基苯和1,2,4-三甲氧基苯的含量分别为7.78μg/g和5.37μg/g,茶汤中为3.45μg/g和2.73μg/g。结论冲泡后茶汤挥发性成分明显减少,2种甲氧基苯化合物含量明显降低,本研究可为普洱茶中挥发性成分的含量测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洱茶 挥发性成分 甲氧基苯化合物 溶剂辅助风味蒸发 气相色谱-质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叶中脂肪酸及其对香气的影响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13
作者 马超龙 李小嫄 +4 位作者 岳翠男 王治会 叶玉龙 毛世红 童华荣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20-224,共5页
综述茶鲜叶、成品茶中脂肪酸的种类、含量研究,在茶叶加工过程中脂肪酸氧化降解及其对茶叶香气品质的影响,也对茶叶中脂肪酸的研究方法作出了总结与展望,以期为深入研究茶叶加工、贮藏等工艺对茶叶品质的影响、改善茶叶的品质等相关研... 综述茶鲜叶、成品茶中脂肪酸的种类、含量研究,在茶叶加工过程中脂肪酸氧化降解及其对茶叶香气品质的影响,也对茶叶中脂肪酸的研究方法作出了总结与展望,以期为深入研究茶叶加工、贮藏等工艺对茶叶品质的影响、改善茶叶的品质等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酸 香气 品质 氧化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省羊产业发展情况及繁殖育种研究进展
14
作者 毛世红 敖叶 +3 位作者 吕艳丽 杨蓉 周迪 田兴舟 《贵州畜牧兽医》 2024年第5期4-8,共5页
文章介绍了贵州羊产业发展的相关情况,以及繁殖育种方面的研究进展。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大地方羊保种力度、推广繁殖育种技术应用、加强育种攻关、推进联合育种工作的建议。
关键词 肉羊 繁殖技术 育种技术 产业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化采摘茶树树冠培育制度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5
作者 邱涛涛 毛世红 《茶叶通讯》 2014年第3期12-14,33,共4页
茶园实现高效优质机械化采摘,树冠的构成状况是关键环节之一。综述了茶树树冠培育制度中茶树品种、修剪方式、施肥方式、采摘方式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其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茶树 树冠 培育制度 机械化采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茶及其提取物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2
16
作者 邱涛涛 毛世红 田景涛 《茶叶通讯》 2011年第2期24-26,共3页
绿茶具有显著的保健功能,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本文简要综述绿茶及其提取物在增加食品风味、食品护色和保鲜、脱臭、食品去毒、合成食品包装材料、形成凝胶、回收蛋白酶等方面的应用。
关键词 绿茶 食品工业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茶叶加工专业校外课程实习模式实践研究——以铜仁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被引量:1
17
作者 邱涛涛 毛世红 +1 位作者 张黎飞 田景涛 《中国园艺文摘》 2014年第5期200-202,共3页
课程实习是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重要内容,是高职院校茶叶生产加工技术专业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有效途径。针对茶叶生产加工的季节性、阶段性,提出"分季实习、换岗轮训"校外实习模式,并对该模式的内涵、运行意义进行初探。
关键词 高职茶叶生产加工技术专业 校外实习模式 按季分项 分组轮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浸式体验视角下梧州六堡茶文化旅游发展研究
18
作者 毛世红 丁伟 刘翠妍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6期23-29,共7页
茶文化旅游在“三茶统筹”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对于延伸茶产业链、促进茶产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的意义。六堡茶作为联合国非遗名录“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中的一个子项目,其制作技艺和传统饮茶习俗,都是不可多... 茶文化旅游在“三茶统筹”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对于延伸茶产业链、促进茶产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的意义。六堡茶作为联合国非遗名录“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中的一个子项目,其制作技艺和传统饮茶习俗,都是不可多得的文化旅游资源。研究基于沉浸式体验理论与剧场理论设计问卷,结合实地访谈调查,指出梧州六堡茶文化旅游发展中存在的旅游营销力度薄弱,宣传不足;游客体验感欠佳,沉浸式效果不足;非遗传承人队伍薄弱,影响沉浸式旅游发展等问题,并提出:优化旅游营销模式,加大宣传力度;打造优质的六堡茶文化旅游产品,凸显其独特性与吸引力;壮大梧州六堡茶文化旅游体验项目的人才队伍,增强旅游体验效果等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旅产业 沉浸式体验 梧州六堡茶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旅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茶提取物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进展
19
作者 邱涛涛 毛世红 田景涛 《蚕桑茶叶通讯》 2011年第2期17-19,共3页
绿茶具有显著的保健功能,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笔者就绿茶提取物在增加食品风味、食品护色和保鲜、食品脱臭、形成凝胶、合成食品包装材料、食品去毒、回收蛋白酶等方面的应用做了简要综述。
关键词 绿茶 食品工业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叶主要滋味物质研究进展 被引量:50
20
作者 岳翠男 王治会 +2 位作者 毛世红 李小嫄 童华荣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19-224,共6页
茶叶的滋味物质主要影响茶汤滋味和色泽,而滋味是茶叶的关键品质,是影响消费者决策的重要因素。这些物质不仅本身具有味道,混合存在时也可能发生相互作用,加强、弱化或者改变本身的味道,主要对当前滋味物质呈味特点及相互关系的研究现... 茶叶的滋味物质主要影响茶汤滋味和色泽,而滋味是茶叶的关键品质,是影响消费者决策的重要因素。这些物质不仅本身具有味道,混合存在时也可能发生相互作用,加强、弱化或者改变本身的味道,主要对当前滋味物质呈味特点及相互关系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 滋味物质 呈味特点 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