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热毒宁注射液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婴幼儿喘憋性肺炎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
作者 毕金珠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4年第24期3326-3327,共2页
目的:探讨热毒宁注射液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婴幼儿喘息性肺炎疗效。方法:喘憋性肺炎的婴幼儿患者7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38例。两组均给予常规综合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布地奈德、0.9%氯化钠注射液雾化吸入(... 目的:探讨热毒宁注射液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婴幼儿喘息性肺炎疗效。方法:喘憋性肺炎的婴幼儿患者7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38例。两组均给予常规综合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布地奈德、0.9%氯化钠注射液雾化吸入(3次/d ,疗程5~7d),治疗组加用热毒宁注射液静脉滴注(1次/d ,疗程5~7d),每天观察咳嗽、气喘、肺部喘鸣音变化,并记录。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咳嗽、气喘、肺部喘鸣音等症状及体征消失时间显著早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84.2%)高于对照组(5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婴幼儿喘憋性肺炎的治疗中采用热毒宁注射液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是有效治疗方法,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毒宁注射液 布地奈德 雾化吸入 婴幼儿 喘憋性肺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55例观察
2
作者 毕金珠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4年第9期829-830,共2页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MPP)的临床效果。方法:11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5例,两组均以注射用阿奇霉素治疗,治疗组另用清化痰热煎口服,10天为一疗程。结果:治疗1个疗程后,总有效率治疗组96.36%、对照组81.82%,两...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MPP)的临床效果。方法:11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5例,两组均以注射用阿奇霉素治疗,治疗组另用清化痰热煎口服,10天为一疗程。结果:治疗1个疗程后,总有效率治疗组96.36%、对照组81.8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MPP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 支原体肺炎 中西医结合 对照治疗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戊酸钠与左乙拉西坦治疗儿童原发性癫痫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12
3
作者 陆琳 马素青 毕金珠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2年第14期84-87,共4页
目的研究丙戊酸钠与左乙拉西坦治疗儿童原发性癫痫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2月江苏省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儿童原发性癫痫患儿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服... 目的研究丙戊酸钠与左乙拉西坦治疗儿童原发性癫痫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2月江苏省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儿童原发性癫痫患儿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服用丙戊酸钠缓释片,试验组服用左乙拉西坦片。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6个月后血药浓度、临床效果、脑电图评定结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平均血药浓度为(69.73±30.15)μg/ml;试验组平均血药浓度为(13.92±4.76)mg/ml。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脑电图纠正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乙拉西坦单药治疗儿童原发性癫痫的效果优于丙戊酸钠单药治疗,且具有一定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儿童 丙戊酸钠缓释片 左乙拉西坦片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麻黄平喘汤联合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喘憋性肺炎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2
4
作者 毕金珠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4年第11期42-43,共2页
目的探讨麻黄平喘汤联合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喘憋性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共84例喘憋性肺炎患儿,随机将其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两组均给予基础治疗,对照组患儿给予雾化吸入治疗,治疗组患儿则给予麻黄平喘汤联合雾化吸入治疗,疗程为7 ... 目的探讨麻黄平喘汤联合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喘憋性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共84例喘憋性肺炎患儿,随机将其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两组均给予基础治疗,对照组患儿给予雾化吸入治疗,治疗组患儿则给予麻黄平喘汤联合雾化吸入治疗,疗程为7 d。结果经1个疗程治疗后,治疗组患儿总有效率为95.2%,对照组患儿总有效率为81.0%,治疗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麻黄平喘汤联合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喘憋性肺炎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 喘憋性肺炎 麻黄平喘汤 雾化吸入
原文传递
连云港地区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呼吸道病原体感染分子病原学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张哲雄 陈洁 +5 位作者 贾嵘 朱文俊 陈玉娇 王方 毕金珠 梁伟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16-220,共5页
目的探究连云港地区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呼吸道病原体分布特征。方法选取2019年因罹患社区获得性肺炎(CAP)而收住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的61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集患者的痰或咽拭子提取核酸,用PCR毛细电泳片段分析法对呼吸道病原体进... 目的探究连云港地区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呼吸道病原体分布特征。方法选取2019年因罹患社区获得性肺炎(CAP)而收住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的61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集患者的痰或咽拭子提取核酸,用PCR毛细电泳片段分析法对呼吸道病原体进行13重核酸检测;应用SPSS统计学软件和GraphPad5.0统计制图软件分别统计分析。结果成年组呼吸道病原体检出率:冬季82.0%>春季48.4%>秋季28.0%>夏季20.0%,χ^(2)=38.473,P=0.000,不同季节核酸检测阳性率差异显著,其中冬季呼吸道病原体检出率最高;未成年组呼吸道病原体检出率:春季86.0%>冬季76.2%>夏季71.3%>秋季66.7%,χ^(2)=7.946,P=0.047,不同季节核酸检测阳性率差异显著;按照性别分组计算核酸阳性率,成年组与未成年组核酸检测阳性率在不同季节的对比:春季86.0%vs 48.4%,χ^(2)=19.436,P=0.000;夏季71.3%vs 20.0%,χ^(2)=22.180,P=0.000;秋季66.7%vs 28.0%,χ^(2)=13.485,P=0.000;冬季76.2%vs 82.0%,χ^(2)=0.758,P=0.384,除了冬季之外,未成年组病原体核酸检出率要明显高于成年组。结论不同季节、不同年龄组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的呼吸道病原体核酸检出率和病原学分布特征不同,13种呼吸道病原体多重检测手段可以为临床CAP患者的诊治提供有利的实验室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获得性肺炎 呼吸道病原体 多重检测 毛细管电泳技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