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局部解剖学实验教学改革初探 被引量:10
1
作者 毕志斐 陆利 +2 位作者 皇甫平 张卫国 杨桂姣 《基础医学教育》 2014年第12期1045-1046,共2页
局部解剖学是基础与临床医学相衔接的"桥梁课程",实验教学能够有效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化学生专业基础知识。PBL和Sandwich教学法是高等医学教育改革的新理念,但在实践过程中也受到课堂空间和学生能力的局限。以局部解剖... 局部解剖学是基础与临床医学相衔接的"桥梁课程",实验教学能够有效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化学生专业基础知识。PBL和Sandwich教学法是高等医学教育改革的新理念,但在实践过程中也受到课堂空间和学生能力的局限。以局部解剖实验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为基础,提出将PBL和Sandwich教学法相结合,以期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和运用局部解剖学知识解决实际临床问题的能力,为更好地开展PBL和Sandwich教学法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解剖学 实验教学 PBL教学法 Sandwich教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局部解剖学实验教学中体现学生主体作用探讨 被引量:4
2
作者 毕志斐 陆利 +1 位作者 皇甫平 杨桂姣 《基础医学教育》 2016年第7期541-543,共3页
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是教育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结合局部解剖学实验教学的特点,采取学生亲自尸体解剖操作,在小班教学中引入PBL+Sandwich教学法,将局解操作与临床问题紧密结合,培养学生创新意识,考核体系多元化几方面... 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是教育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结合局部解剖学实验教学的特点,采取学生亲自尸体解剖操作,在小班教学中引入PBL+Sandwich教学法,将局解操作与临床问题紧密结合,培养学生创新意识,考核体系多元化几方面措施,力求发挥学生在整个实验教学过程的主体作用,以期提高局部解剖学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解剖学 实验教学 主体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脓毒症小鼠死亡高发期腹腔脏器血流动力学观察 被引量:1
3
作者 毕志斐 罗滔 +1 位作者 王彦平 颜亮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743-748,共6页
目的:研究脓毒症小鼠死亡高发期腹腔脏器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方法:应用高分辨小动物超声成像系统对正常雄性昆明小鼠先行心脏收缩功能和血流动力学指标的超声检测(0h)后,行盲肠结扎穿孔术(CLP)。术后分5个时点(12h、24h、36h、48h、60h)... 目的:研究脓毒症小鼠死亡高发期腹腔脏器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方法:应用高分辨小动物超声成像系统对正常雄性昆明小鼠先行心脏收缩功能和血流动力学指标的超声检测(0h)后,行盲肠结扎穿孔术(CLP)。术后分5个时点(12h、24h、36h、48h、60h)对小鼠进行相应超声指标检查。每只小鼠均进行编号,以便对小鼠进行连续性的观测,7d仍存活的小鼠视为存活动物。结果:CLP小鼠在脓毒症死亡高发期心输出量(CO)大致保持在正常水平或高动力学状态。左心收缩功能出现明显的代偿性改变。腹主动脉血流量的变化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其阻力指数(RI)和搏动指数(PI)从24h开始出现明显升高。右侧肾动脉的血流量从12h开始便出现明显的下降,直到60h仍明显低于正常,其RI和PI变化不明显。门静脉血流量12h明显升高,24h明显下降,其后血流量与0h相比未见显著差异。充血指数从12h即明显升高,其后维持在高于正常的水平。结论:脓毒症小鼠腹腔各脏器在死亡高发期发生血流动力学的特征性变化。研究这些变化有助于阐明脓毒症的发病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盲肠结扎穿孔 血流动力学 超声成像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脓毒症小鼠死亡高发期心功能变化的动态观察 被引量:13
4
作者 罗滔 王彦平 +1 位作者 毕志斐 颜亮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839-843,共5页
目的:研究脓毒症小鼠死亡高发期心功能的动态变化。方法:应用高分辨小动物超声成像系统对正常雄性昆明小鼠先行超声心动图检查(0h)后行盲肠结扎穿孔术,术后分5个时点(12h,24h,36h,48h,168h)对小鼠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168h(7d)仍存活的... 目的:研究脓毒症小鼠死亡高发期心功能的动态变化。方法:应用高分辨小动物超声成像系统对正常雄性昆明小鼠先行超声心动图检查(0h)后行盲肠结扎穿孔术,术后分5个时点(12h,24h,36h,48h,168h)对小鼠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168h(7d)仍存活的小鼠视为存活动物,每只小鼠均进行编号,确保对其进行连续观察。结果:小鼠在盲肠结扎穿孔术早期即出现回心血量显著减少,左室舒张末期容积在CLP术后24h达最低点,较术前下降了46%。小鼠在脓毒症的刺激下心脏功能出现明显的代偿性改变,尤其以收缩功能最强,舒张功能的代偿弱于收缩功能,CLP术后24h,射血分数和短轴缩短率较术前分别增加了27%和39%,E/A比值和E峰减速时间较术前减少了30%和25%。结论:强大的心脏代偿功能是脓毒症小鼠得以存活的重要原因之一。重视心脏代偿功能尤其是舒张功能的保护对提高生存率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盲肠结扎穿孔 心功能 超声心动描记术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在整合医学的应用 被引量:12
5
作者 赵云鹤 刘雪芹 +3 位作者 毕志斐 高晋华 王燕 陆利 《基础医学教育》 2022年第2期132-134,共3页
近年来,山西医科大学成功实施了整合医学课程体系教学改革:以培养卓越医生为导向,整合互联网优质教学资源,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体,开展Gigsaw小组讨论、PBL翻转课堂、诊疗情境模拟、前沿学术沙龙等多种教学手段,将知识传授、能力培... 近年来,山西医科大学成功实施了整合医学课程体系教学改革:以培养卓越医生为导向,整合互联网优质教学资源,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体,开展Gigsaw小组讨论、PBL翻转课堂、诊疗情境模拟、前沿学术沙龙等多种教学手段,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塑造融为一体,应用于系统整合医学教学体系中。实践表明,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等综合素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医学 整合课程 混合式教学 教学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体断层解剖学实验教学方法的探索与应用 被引量:4
6
作者 皇甫平 罗宁 +5 位作者 毕志斐 刘雪芹 张忠 杨姣 智晓燕 张鹏云 《基础医学教育》 2018年第12期1082-1084,共3页
人体断层解剖学的教学除了传统的模块式教学,还应加强实验室教学硬件设施管理,提升教师的职业素养和综合素质。在现有超薄断层生物塑化切片技术上,加强标本的管理、标注及应用,结合"数字人"先进技术,积极尝试PBL教学模式的应... 人体断层解剖学的教学除了传统的模块式教学,还应加强实验室教学硬件设施管理,提升教师的职业素养和综合素质。在现有超薄断层生物塑化切片技术上,加强标本的管理、标注及应用,结合"数字人"先进技术,积极尝试PBL教学模式的应用和推广,是人体断层解剖实验教学的重中之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断层解剖学 断层塑化切片 实验教学 教学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肾动脉变异的应用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龙女 郭旭方 +1 位作者 孔丽 毕志斐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6年第3期384-386,共3页
肾动脉变异是较为常见的解剖变异,因其表现形式多样故而分类分型较为复杂。通过对肾脏标本具体量化观察肾动脉起源、形态及变异情况,为中国人群肾动脉的形态解剖学研究提供参考数据,并且对肾脏手术、介入治疗及活体肾移植供肾的选择具... 肾动脉变异是较为常见的解剖变异,因其表现形式多样故而分类分型较为复杂。通过对肾脏标本具体量化观察肾动脉起源、形态及变异情况,为中国人群肾动脉的形态解剖学研究提供参考数据,并且对肾脏手术、介入治疗及活体肾移植供肾的选择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动脉 变异类型 应用解剖学 肾脏手术 活体肾移植 肾脏标本 变异情况 分支分布 下极 解剖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学院校本科生创新学分制知信行现状调查 被引量:2
8
作者 胡晓琴 吴艾琳 +4 位作者 雷立健 毕志斐 李婷婷 许仙峰 王彤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8年第3期42-43,共2页
创新学分制是医学院校培养具有创新实践能力高级医学专门人才的一种有效方式和途径。对山西医科大学439名本科生创新学分制知信行现状调查,发现学生对创新学分制的知信行水平较低。提示学校应从机构建设、制度完善、强化落实等方面入手... 创新学分制是医学院校培养具有创新实践能力高级医学专门人才的一种有效方式和途径。对山西医科大学439名本科生创新学分制知信行现状调查,发现学生对创新学分制的知信行水平较低。提示学校应从机构建设、制度完善、强化落实等方面入手,增强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参与热情,推进创新学分制的施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院校 创新学分 本科生 知信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LP3富含亮氨酸重复序列结构域识别人细胞周期蛋白H和禽冠状病毒蛋白
9
作者 颜亮 罗滔 +2 位作者 蔡军伟 毕志斐 胡巢凤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21-127,共7页
目的:寻找与NALP3富含亮氨酸重复序列(leucine-rich repeat,LRR)结构域相互作用的蛋白质分子。方法:克隆NALP3富含亮氨酸重复序列(NALP3-LRR)结构域的DNA序列并经测序检验。应用酵母双杂交技术,构建以NALP3-LRR结构域为诱饵基因的酵母... 目的:寻找与NALP3富含亮氨酸重复序列(leucine-rich repeat,LRR)结构域相互作用的蛋白质分子。方法:克隆NALP3富含亮氨酸重复序列(NALP3-LRR)结构域的DNA序列并经测序检验。应用酵母双杂交技术,构建以NALP3-LRR结构域为诱饵基因的酵母双杂交载体,对人胚肺cDNA文库进行杂交筛选,经酵母回交实验验证蛋白质在酵母细胞内的相互作用并对阳性克隆的DNA进行序列测定和生物信息学分析。将筛选到的阳性克隆进一步用免疫共沉淀实验验证NALP3-LRR结构域与阳性蛋白之间相互作用的可靠性。结果:成功克隆NALP3-LRR结构域的DNA序列并经测序检验正确。用酵母双杂交技术对人胚肺cDNA文库进行酵母杂交筛选共获得4个阳性克隆。免疫共沉淀实验证实能与NALP3-LRR结构域发生相互作用的阳性蛋白是人细胞周期蛋白H和禽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株Cal99的ORF1a。结论:NALP3的富含亮氨酸重复序列结构域能与人细胞周期蛋白H和禽冠状病毒蛋白发生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LP3蛋白 富含亮氨酸重复序列 人细胞周期蛋白H 禽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酵母双杂交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氧预处理增强老年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条件培养基对H9C2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5
10
作者 宋慧芳 谈佳音 +5 位作者 康毅 李斌 毕志斐 龙女 夏仲年 郭蕊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6,共6页
背景:老年缺血性心脏损伤患者自体干细胞移植治疗效果欠佳,需要探索提高老年干细胞修复再生能力的有效途径。目的:探讨低氧预处理老年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条件培养基对心肌的保护作用,为改善老年患者自体干细胞移植疗效提供实验支持。方... 背景:老年缺血性心脏损伤患者自体干细胞移植治疗效果欠佳,需要探索提高老年干细胞修复再生能力的有效途径。目的:探讨低氧预处理老年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条件培养基对心肌的保护作用,为改善老年患者自体干细胞移植疗效提供实验支持。方法:将青年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置于常氧培养箱培养,老年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别置于常氧和低氧培养箱培养,收集条件培养基分为青年常氧培养基组、老年常氧培养基组和老年低氧培养基组。H9C2细胞用3种条件培养基在常氧培养箱中培养24 h后,加入300μmol/L过氧化氢继续培养30 min诱导氧化应激,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性,活性氧试剂盒检测活性氧水平反映氧化应激损伤程度,Western blot检测Bax、Bcl-2表达量反映细胞凋亡水平,Western blot检测p-AKT表达量反映AKT活化水平。另外,老年低氧培养基处理及过氧化氢诱导细胞氧化应激前,用含50μmol/L LY294002的DMEM培养液培养2 h,以阻断PI3K/AKT通路的激活,然后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性。结果与结论:①与老年常氧培养基组比较,老年低氧培养基组H9C2细胞活力显著增加(P<0.01);凋亡相关蛋白Bax表达显著降低(P<0.05),凋亡抑制蛋白Bcl-2表达显著增高(P<0.05);活性氧水平显著降低(P<0.05);②与老年常氧培养基组比较,老年低氧培养基组H9C2细胞中p-AKT蛋白表达显著增高(P<0.05);③与老年低氧培养基组比较,应用LY294002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后,H9C2细胞活力下降(P<0.05);④结果提示,低氧预处理老年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条件培养基通过AKT通路减弱H9C2细胞氧化应激损伤,减少细胞凋亡,提高细胞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细胞 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老年 条件培养基 低氧 预处理 H9C2细胞 AKT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拟诊疗模式在局部解剖学实习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1
作者 龙女 陆利 +2 位作者 毕志斐 杨姣 张忠 《基础医学教育》 2020年第2期105-107,共3页
为引导学生实现解剖学基础理论知识向实践操作能力的转化,从课前准备、课堂教学和课程考核及课后反馈三方面设计局部解剖学实习教学。以局部解剖学的腹部章节为例,通过对急性阑尾炎进行小组病例讨论及模拟阑尾切除术,强化学生对解剖学... 为引导学生实现解剖学基础理论知识向实践操作能力的转化,从课前准备、课堂教学和课程考核及课后反馈三方面设计局部解剖学实习教学。以局部解剖学的腹部章节为例,通过对急性阑尾炎进行小组病例讨论及模拟阑尾切除术,强化学生对解剖学基础知识的掌握及应用,提升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解剖学 模拟诊疗 实习教学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脓毒症模型小鼠血清白细胞介素-6与其早期生存率的关系
12
作者 毕志斐 陆利 +2 位作者 胡晓琴 龙女 杨桂姣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2015年第2期142-145,共4页
目的探讨盲肠结扎穿孔( CLP)、腹腔持续置管引流( CASP)脓毒症模型小鼠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与其早期生存率的关系。方法将60只雄性BALB/c小鼠编号,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3组,即假手术组( Sham组)、CLP组、CASP组,各20只。 CL... 目的探讨盲肠结扎穿孔( CLP)、腹腔持续置管引流( CASP)脓毒症模型小鼠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与其早期生存率的关系。方法将60只雄性BALB/c小鼠编号,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3组,即假手术组( Sham组)、CLP组、CASP组,各20只。 CLP组小鼠麻醉后,于中下腹正中线做纵行切口,充分暴露并结扎盲肠,用18 G注射器针头在结扎部位远端穿孔并来回贯穿2次,将少量肠内容物挤出,回纳盲肠,缝合腹壁切口。 CASP组术前准备、开腹方式同CLP模型,暴露小鼠升结肠系膜,在其对侧处插入静脉导管,退出针芯,荷包缝合并固定、剪断静脉导管,将游离端放置于腹腔内。用棉签挤压肠管,使少量肠内容物从导管口溢出,以确认导管通畅。 Sham组术前准备、开腹、术后处理同CLP组,不行盲肠结扎、穿孔。观察各组小鼠术后12、24、36、48、60、72 h的生存率。术后6 h采集各组小鼠尾静脉血,采用 ELISA 检测血清 IL-6,比较此时间点3组存活小鼠间 IL-6水平以及CLP组、CASP组的存活和死亡小鼠间IL-6水平。结果 Sham组、CLP组和CASP组术后72 h生存率分别是100.0%(20/20)、45.0%(9/20)和10.0%(2/20),3组间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32.970,P〈0.01),两两比较3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3组小鼠生存时间曲线经Log-rank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34.030,P〈0.05)。术后6 h,Sham组、CLP组、CASP组存活小鼠血清 IL-6水平分别是(36.62依10.30) ng/L、(2443.47依970.50) ng/L、(4057.93依827.41)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Hc=29.270,P〈0.01);CLP组和CASP组各组内存活小鼠血清IL-6水平平均分别为(1348.80依276.25) ng/L、2100.00 ng/L,明显低于死亡小鼠的(3157.29依330.94)ng/L、(4275.48依512.71)ng/L,CL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071,P〈0.01)。结论两种脓毒症模型小鼠的转归都有一定的病死率,较好地模拟了脓毒症的病理生理过程,CLP模型侧重于模拟局限性腹腔脓肿,CASP模型则侧重于模拟弥漫性腹膜炎。 CLP组模型术后6 h血清IL-6水平较低的小鼠,术后72 h生存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盲肠结扎穿孔 腹腔持续置管引流 白细胞介素-6 小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