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福州城郊冬夏两季大气中HCHs和DDTs分布特征
被引量:
5
1
作者
毕峻奇
黄幸然
+2 位作者
郑丽丽
郭萍萍
易志刚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77-583,共7页
2010年冬、夏两季,利用大流量采样器采集了福州市大气样品,并用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GC-ECD)分析其中六六六(HCHs)和滴滴涕(DDTs)残留水平、分布特征及来源.结果表明,大气ΣHCHs浓度范围为28.04~413.0 pg/m3,总体而言,城区高...
2010年冬、夏两季,利用大流量采样器采集了福州市大气样品,并用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GC-ECD)分析其中六六六(HCHs)和滴滴涕(DDTs)残留水平、分布特征及来源.结果表明,大气ΣHCHs浓度范围为28.04~413.0 pg/m3,总体而言,城区高于郊区,夏季高于冬季,气相高于颗粒相;气相中HCHs浓度夏季高于冬季,颗粒相中则相反;夏季气相中HCHs浓度显著高于颗粒相,而冬季气相与颗粒相中HCHs浓度基本相当.4种HCHs异构体中,气相与颗粒相中均是δ-HCH相对含量最高.大气ΣDDTs浓度范围为146.5~897.8 pg/m3,总体而言,郊区高于城区,冬季高于夏季,颗粒相高于气相;气相中DDTs浓度夏季高于冬季,颗粒相中则相反;冬季颗粒相中DDTs浓度显著高于气相,而夏季颗粒相与气相中DDTs浓度无显著差异.4种DDTs异构体/同系物中,气相中o,p′-DDT的相对含量最高,颗粒相中o,p′-DDT和p,p′-DDT相对含量较高.来源解析表明,福州城郊大气中HCHs非历史污染,存在林丹的使用或输入;大气中可能存在DDTs输入,并可能有大量三氯杀螨醇的输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氯农药
大气
冬夏
城郊
福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福州地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中六六六和滴滴涕的残留特征
被引量:
7
2
作者
毕峻奇
严登峰
+2 位作者
郑丽丽
李师炜
易志刚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752-1758,共7页
采集福州地区106个表层土壤样品,运用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GC-μECD),分析了不同土地类型土壤中六六六(HCHs)和滴滴涕(DDTs)残留水平、组成特征及来源。结果表明,福州土壤HCHs总浓度为0.581~66.9μg·kg-1,DDTs总浓度为0.782~...
采集福州地区106个表层土壤样品,运用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GC-μECD),分析了不同土地类型土壤中六六六(HCHs)和滴滴涕(DDTs)残留水平、组成特征及来源。结果表明,福州土壤HCHs总浓度为0.581~66.9μg·kg-1,DDTs总浓度为0.782~110μg·kg-1。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中HCHs残留量为未利用地>水田>旱田>草地>林地。4种HCHs异构体中,草地、旱田和林地土壤中分别以α-HCH、β-HCH和γ-HCH相对含量最高,水田和未利用地土壤中δ-HCH含量最高。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中DDTs残留量为未利用地>旱田>水田>林地>草地,除未利用地土壤中相对含量最高的同系物是p,p′-DDD外,其余4种类型土壤中均是p,p′-DDE相对含量最高。来源分析表明,福州可能有林丹(主要成分为γ-HCH)输入,草地可能还有工业HCHs的输入;未利用地、旱田、林地土壤还存在新的DDTs输入,水田和草地土壤近期无工业DDTs输入;旱田、水田、未利用地可能还有少量三氯杀螨醇的使用或输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类型
六六六
滴滴涕
福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福建茶园茶叶中六六六和滴滴涕残留水平及来源分析
被引量:
8
3
作者
易志刚
杨雯清
+2 位作者
吴燕华
杜志伟
毕峻奇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4-29,共6页
运用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GC-μECD)分析了福建茶园茶叶中六六六(HCHs)和滴滴涕(DDTs)等有机氯农药(OCPs)的分布、组成和来源。结果表明,∑OCPs浓度为0.764~10.561ng.g-1,永泰最高,福鼎最低,一般而言,老叶中∑OCPs浓度高于嫩叶;∑H...
运用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GC-μECD)分析了福建茶园茶叶中六六六(HCHs)和滴滴涕(DDTs)等有机氯农药(OCPs)的分布、组成和来源。结果表明,∑OCPs浓度为0.764~10.561ng.g-1,永泰最高,福鼎最低,一般而言,老叶中∑OCPs浓度高于嫩叶;∑HCHs浓度为0.373~7.427ng.g-1,永泰最高,政和最低,老叶中HCHs浓度显著高于嫩叶;茶叶中HCHs同系物以γ-HCH为主,占总量的51.3%~94.1%;α-/γ-HCH表明所有茶园均存在林丹的使用或输入,β-(/α+γ)-HCH表明所有茶园均非HCHs历史污染,可能存在HCHs其他新的来源。∑DDTs浓度为0.123~5.168ng.g-1,政和最高,福鼎最低,老叶和嫩叶中无显著差异;与土壤类似,茶叶中DDTs同系物以p,p′-DDT和o,p′-DDT为主,两者之和占总量的67.3%~96.0%;p,p′-DDE/p,p′-DDT表明,除福鼎、永泰和安溪外,其他茶园均存在工业DDTs的使用或输入;o,p′-DDT/p,p′-DDT表明,除政和外,其他茶园均存在大量的三氯杀螨醇的使用或输入,以安溪较为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
六六六
滴滴涕
茶园
福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福州城市及郊区冬、夏两季大气中多环芳烃特征研究
被引量:
12
4
作者
易志刚
黄幸然
+2 位作者
毕峻奇
郭萍萍
郑丽丽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252-1257,共6页
2010年冬、夏两季,利用大流量采样器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D),分析了福州市大气中多环芳烃(PAHs)的浓度水平、分布特征及来源.结果表明,福州城郊冬、夏两季大气(颗粒相+气相)中ΣPAHs浓度范围分别为115.45~187.76ng.m-3和45.55~...
2010年冬、夏两季,利用大流量采样器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D),分析了福州市大气中多环芳烃(PAHs)的浓度水平、分布特征及来源.结果表明,福州城郊冬、夏两季大气(颗粒相+气相)中ΣPAHs浓度范围分别为115.45~187.76ng.m-3和45.55~59.20 ng.m-3,整体而言,气相显著高于颗粒相,冬季高于夏季;冬季城区高于郊区,夏季城区则低于郊区,但城郊区差异不显著;气相中PAHs比例夏季高于冬季.整体而言,气相中PAHs主要以2~4环化合物组成,颗粒相中则以4~6环化合物为主.冬季气相中PAHs主要以3环化合物为主,夏季主要以3环和4环化合物为主;颗粒相中PAHs组成无明显的季节特征.毒性当量因子法分析表明福州市空气质量状况总体良好.来源解析表明,福州大气PAHs主要为燃烧源,福州机动车燃料以柴油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环芳烃
大气
冬夏
城郊
来源分析
原文传递
题名
福州城郊冬夏两季大气中HCHs和DDTs分布特征
被引量:
5
1
作者
毕峻奇
黄幸然
郑丽丽
郭萍萍
易志刚
机构
福建农林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出处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77-583,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971260
41173090)
文摘
2010年冬、夏两季,利用大流量采样器采集了福州市大气样品,并用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GC-ECD)分析其中六六六(HCHs)和滴滴涕(DDTs)残留水平、分布特征及来源.结果表明,大气ΣHCHs浓度范围为28.04~413.0 pg/m3,总体而言,城区高于郊区,夏季高于冬季,气相高于颗粒相;气相中HCHs浓度夏季高于冬季,颗粒相中则相反;夏季气相中HCHs浓度显著高于颗粒相,而冬季气相与颗粒相中HCHs浓度基本相当.4种HCHs异构体中,气相与颗粒相中均是δ-HCH相对含量最高.大气ΣDDTs浓度范围为146.5~897.8 pg/m3,总体而言,郊区高于城区,冬季高于夏季,颗粒相高于气相;气相中DDTs浓度夏季高于冬季,颗粒相中则相反;冬季颗粒相中DDTs浓度显著高于气相,而夏季颗粒相与气相中DDTs浓度无显著差异.4种DDTs异构体/同系物中,气相中o,p′-DDT的相对含量最高,颗粒相中o,p′-DDT和p,p′-DDT相对含量较高.来源解析表明,福州城郊大气中HCHs非历史污染,存在林丹的使用或输入;大气中可能存在DDTs输入,并可能有大量三氯杀螨醇的输入.
关键词
有机氯农药
大气
冬夏
城郊
福州
Keywords
organochlorine pesticides
atmosphere
winter and summer
urban and suburban
Fuzhou
分类号
X131.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福州地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中六六六和滴滴涕的残留特征
被引量:
7
2
作者
毕峻奇
严登峰
郑丽丽
李师炜
易志刚
机构
福建农林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福建省环境监测中心站
出处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752-1758,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971260)
福建省环境保护专项资金补助项目
文摘
采集福州地区106个表层土壤样品,运用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GC-μECD),分析了不同土地类型土壤中六六六(HCHs)和滴滴涕(DDTs)残留水平、组成特征及来源。结果表明,福州土壤HCHs总浓度为0.581~66.9μg·kg-1,DDTs总浓度为0.782~110μg·kg-1。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中HCHs残留量为未利用地>水田>旱田>草地>林地。4种HCHs异构体中,草地、旱田和林地土壤中分别以α-HCH、β-HCH和γ-HCH相对含量最高,水田和未利用地土壤中δ-HCH含量最高。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中DDTs残留量为未利用地>旱田>水田>林地>草地,除未利用地土壤中相对含量最高的同系物是p,p′-DDD外,其余4种类型土壤中均是p,p′-DDE相对含量最高。来源分析表明,福州可能有林丹(主要成分为γ-HCH)输入,草地可能还有工业HCHs的输入;未利用地、旱田、林地土壤还存在新的DDTs输入,水田和草地土壤近期无工业DDTs输入;旱田、水田、未利用地可能还有少量三氯杀螨醇的使用或输入。
关键词
土地利用类型
六六六
滴滴涕
福州
Keywords
land use pattern; HCHs; DDTs; Fuzhou
分类号
X83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福建茶园茶叶中六六六和滴滴涕残留水平及来源分析
被引量:
8
3
作者
易志刚
杨雯清
吴燕华
杜志伟
毕峻奇
机构
福建农林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出处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4-29,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971260)
文摘
运用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GC-μECD)分析了福建茶园茶叶中六六六(HCHs)和滴滴涕(DDTs)等有机氯农药(OCPs)的分布、组成和来源。结果表明,∑OCPs浓度为0.764~10.561ng.g-1,永泰最高,福鼎最低,一般而言,老叶中∑OCPs浓度高于嫩叶;∑HCHs浓度为0.373~7.427ng.g-1,永泰最高,政和最低,老叶中HCHs浓度显著高于嫩叶;茶叶中HCHs同系物以γ-HCH为主,占总量的51.3%~94.1%;α-/γ-HCH表明所有茶园均存在林丹的使用或输入,β-(/α+γ)-HCH表明所有茶园均非HCHs历史污染,可能存在HCHs其他新的来源。∑DDTs浓度为0.123~5.168ng.g-1,政和最高,福鼎最低,老叶和嫩叶中无显著差异;与土壤类似,茶叶中DDTs同系物以p,p′-DDT和o,p′-DDT为主,两者之和占总量的67.3%~96.0%;p,p′-DDE/p,p′-DDT表明,除福鼎、永泰和安溪外,其他茶园均存在工业DDTs的使用或输入;o,p′-DDT/p,p′-DDT表明,除政和外,其他茶园均存在大量的三氯杀螨醇的使用或输入,以安溪较为严重。
关键词
茶叶
六六六
滴滴涕
茶园
福建
Keywords
tea
HCHs
DDTs
tea garden
Fujian
分类号
X59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福州城市及郊区冬、夏两季大气中多环芳烃特征研究
被引量:
12
4
作者
易志刚
黄幸然
毕峻奇
郭萍萍
郑丽丽
机构
福建农林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出处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252-1257,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971260
41173090)
文摘
2010年冬、夏两季,利用大流量采样器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D),分析了福州市大气中多环芳烃(PAHs)的浓度水平、分布特征及来源.结果表明,福州城郊冬、夏两季大气(颗粒相+气相)中ΣPAHs浓度范围分别为115.45~187.76ng.m-3和45.55~59.20 ng.m-3,整体而言,气相显著高于颗粒相,冬季高于夏季;冬季城区高于郊区,夏季城区则低于郊区,但城郊区差异不显著;气相中PAHs比例夏季高于冬季.整体而言,气相中PAHs主要以2~4环化合物组成,颗粒相中则以4~6环化合物为主.冬季气相中PAHs主要以3环化合物为主,夏季主要以3环和4环化合物为主;颗粒相中PAHs组成无明显的季节特征.毒性当量因子法分析表明福州市空气质量状况总体良好.来源解析表明,福州大气PAHs主要为燃烧源,福州机动车燃料以柴油为主.
关键词
多环芳烃
大气
冬夏
城郊
来源分析
Keywords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
atmosphere
winter and summer
urban and suburban
source analysis
分类号
X5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福州城郊冬夏两季大气中HCHs和DDTs分布特征
毕峻奇
黄幸然
郑丽丽
郭萍萍
易志刚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福州地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中六六六和滴滴涕的残留特征
毕峻奇
严登峰
郑丽丽
李师炜
易志刚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福建茶园茶叶中六六六和滴滴涕残留水平及来源分析
易志刚
杨雯清
吴燕华
杜志伟
毕峻奇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福州城市及郊区冬、夏两季大气中多环芳烃特征研究
易志刚
黄幸然
毕峻奇
郭萍萍
郑丽丽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
12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