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扶桑绵粉蚧优良病原真菌的筛选及其初步应用
1
作者 邓嘉茹 孙龙华 +2 位作者 徐树兰 张劲蔼 毕可可 《植物保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1-71,共11页
为获得防控扶桑绵粉蚧Phenacoccus solenopsis的病原真菌优良菌株,本研究测定比较了3种昆虫病原真菌4个菌株的致病力、环境耐受力和胞外酶活性,并结合扫描电镜观察和温室防控效果,进一步评价供试菌株的应用潜力。致病力、胞外酶活性和... 为获得防控扶桑绵粉蚧Phenacoccus solenopsis的病原真菌优良菌株,本研究测定比较了3种昆虫病原真菌4个菌株的致病力、环境耐受力和胞外酶活性,并结合扫描电镜观察和温室防控效果,进一步评价供试菌株的应用潜力。致病力、胞外酶活性和农药耐受力测定结果表明,爪哇虫草Cordyceps javanica IJID003和13ID-1的致病力、农药耐受力和胞外酶活性显著大于淡紫紫孢霉Purpureocillium lilacinum 12ID-1和木贼镰刀菌Fusarium equiseti FE-1;紫外辐射耐受力比较显示,经UV暴露处理60 min和120 min后,菌株IJID003孢子萌发率分别为98.50%、80.75%,显著高于其余3个菌株。扫描电镜观察表明,菌株IJID003侵染扶桑绵粉蚧的方式是在接触表皮处形成膨大的附着胞,进而进入昆虫体腔;温室盆栽扶桑上使用浓度为5×10^(8) cfu/mL IJID003菌株孢子悬浮液接种后8 d,对扶桑绵粉蚧防效达到91.17%。爪哇虫草IJID003为防控扶桑绵粉蚧的优势病原真菌,具有开发为生防制剂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扶桑绵粉蚧 昆虫病原真菌 毒力测定 环境耐受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杀菌剂对沿阶草和银边沿阶草炭疽病的室内药效试验 被引量:1
2
作者 毕可可 黄江华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5期79-80,共2页
测定了7种药剂对沿阶草炭疽病和银边沿阶草炭疽病的室内药效,结果表明:43%好力克2 000倍和45%施保克2 000倍对沿阶草炭疽菌具有良好的抑菌效果,抑菌率分别为88.8%和91.7%;45%施保克2 000倍和40%福星4000倍对银边沿阶草炭疽菌具有良好的... 测定了7种药剂对沿阶草炭疽病和银边沿阶草炭疽病的室内药效,结果表明:43%好力克2 000倍和45%施保克2 000倍对沿阶草炭疽菌具有良好的抑菌效果,抑菌率分别为88.8%和91.7%;45%施保克2 000倍和40%福星4000倍对银边沿阶草炭疽菌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抑制率分别为88.9%和88.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杀菌剂 沿阶草炭疽病 银边沿阶草炭疽病 室内药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米西达对黄瓜霜霉病的室内药效试验
3
作者 毕可可 冯毅敏 +1 位作者 吴超 杨晓 《农业研究与应用》 2014年第1期5-10,共6页
黄瓜霜霉病是一种世界性病害,每年对黄瓜生产造成极大损失。用阿米西达(25%悬浮液)的稀释液对黄瓜霜霉病的室内药效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该药剂可有效抑制黄瓜霜霉病菌游动孢子的释放,以及病菌的侵入和扩展,600倍稀释液的抑制效果达到85%... 黄瓜霜霉病是一种世界性病害,每年对黄瓜生产造成极大损失。用阿米西达(25%悬浮液)的稀释液对黄瓜霜霉病的室内药效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该药剂可有效抑制黄瓜霜霉病菌游动孢子的释放,以及病菌的侵入和扩展,600倍稀释液的抑制效果达到85%,可推广用于防治黄瓜霜霉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米西达 霜霉病 孢子囊 游动孢子 叶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斑恩蚜小蜂寄生和取食烟粉虱的功能反应
4
作者 毕可可 周津弘 +3 位作者 杨晓俊 关月姗 王兴民 何悦 《热带农业科学》 2024年第11期61-64,共4页
烟粉虱Bemisia tabaci是一种外来入侵危险性害虫,对农作物和园林植物等危害损失严重。依赖化学防治易造成烟粉虱抗药性、农药残留和环境污染等问题,亟需寻找烟粉虱绿色防控策略。双斑恩蚜小蜂Encarsiabimaculata是中国南方地区烟粉虱的... 烟粉虱Bemisia tabaci是一种外来入侵危险性害虫,对农作物和园林植物等危害损失严重。依赖化学防治易造成烟粉虱抗药性、农药残留和环境污染等问题,亟需寻找烟粉虱绿色防控策略。双斑恩蚜小蜂Encarsiabimaculata是中国南方地区烟粉虱的主要优势天敌,可寄生及取食烟粉虱若虫,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研究分析了双斑恩蚜小蜂寄生及取食烟粉虱若虫的功能反应,以明确释放寄生蜂控制烟粉虱的益害比。结果显示,交配雌蜂的最大寄生量和取食量分别为4.05和7.46头烟粉虱若虫,未交配雌蜂的最大摄食量为5.65头烟粉虱若虫。当寄主密度达到15时,寄生量的增长趋于平缓,大规模繁育的最佳比例(双斑恩蚜小蜂:烟粉虱)为1∶15。上述结果为在田间释放双斑恩蚜小蜂控制烟粉虱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粉虱 双斑恩蚜小蜂 寄生 取食 功能反应 生物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常见花灌木对天敌昆虫成虫补充营养引诱作用的研究
5
作者 徐树兰 孙龙华 +2 位作者 郑锡荣 邓嘉茹 毕可可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93-1305,共13页
蜜粉源植物是保育型生物防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园林害虫的生物防治具有重要的意义。为筛选广州地区对天敌昆虫成虫具有补充营养作用的花灌木,本研究采用花枝下悬挂黄板诱集的方法,对广州地区常见的24种花灌木花期诱集到的天敌种类和数... 蜜粉源植物是保育型生物防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园林害虫的生物防治具有重要的意义。为筛选广州地区对天敌昆虫成虫具有补充营养作用的花灌木,本研究采用花枝下悬挂黄板诱集的方法,对广州地区常见的24种花灌木花期诱集到的天敌种类和数量进行了调查,并对诱集到的天敌数量与对照进行差异性分析。结果显示,24种花灌木诱集到的天敌昆虫主要有寄生蜂、瓢虫、食蚜蝇、褐蛉。t-检验分析发现,白花假连翘Duranta erecta'Alba'为寄生蜂嗜食补充营养的花灌木,石斑木Rhaphiolepis indica、桃金娘Rhodomyrtus tomentosa为寄生蜂喜食补充营养的花灌木,鸭嘴花Justicia adhatoda可以为寄生蜂补充营养;红粉扑花Calliandra tergemina var.emarginata、鸭嘴花、穗花牡荆Vitex agnus-castus为瓢虫嗜食补充营养的花灌木,桃金娘可以为瓢虫补充营养;黄钟花Tecoma stans、野牡丹Melastoma candidum为食蚜蝇嗜食补充营养的花灌木;白花假连翘、金英Galphimia gracilis为食蚜蝇喜食补充营养的花灌木。白花假连翘为褐蛉嗜食补充营养的花灌木,桃金娘可以为褐蛉补充营养。本研究结果表明,早春开花的鸭嘴花,夏季开花的桃金娘、穗花牡荆以及几乎全年都有花的白花假连翘对天敌昆虫成虫具有较强的补充营养引诱作用,可作为蜜粉源植物应用于广州园林害虫的保育型生物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灌木 寄生蜂 瓢虫 食蚜蝇 褐蛉 生物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扶桑绵粉蚧虫生真菌FE-1菌株的鉴定及其毒力测定 被引量:4
6
作者 毕可可 邓嘉茹 +1 位作者 张劲蔼 孙龙华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6期107-115,共9页
【目的】评价从扶桑绵粉蚧(Phenacoccus solenoposis)僵虫中分离的虫生真菌在害虫生物防治中的应用潜力,为开发其作为生物防治制剂提供基础。【方法】采用组织分离法,从扶桑绵粉蚧僵虫中分离纯化虫生真菌菌株,综合培养性状、形态学特性... 【目的】评价从扶桑绵粉蚧(Phenacoccus solenoposis)僵虫中分离的虫生真菌在害虫生物防治中的应用潜力,为开发其作为生物防治制剂提供基础。【方法】采用组织分离法,从扶桑绵粉蚧僵虫中分离纯化虫生真菌菌株,综合培养性状、形态学特性和系统发育树分析,明确其分类学地位;利用扫描电镜技术,探究菌株对扶桑绵粉蚧的侵染方式,明确其对扶桑绵粉蚧的侵染力;采用浸虫法,室内测定分离菌株对扶桑绵粉蚧雌成虫的致病力。【结果】从扶桑绵粉蚧僵虫中分离纯化获得一株真菌菌株FE-1,形态学结果发现菌株FE-1在PDA培养基培养5 d后菌落直径为50~60 mm,菌落正面为橙白色,分生孢子形态呈两种类型,小型孢子为长柱形,大型孢子为镰刀型;综合培养性状、形态学特征和系统发育树分析结果鉴定菌株FE-1为木贼镰刀菌(Fusarium equiseti);扫描电镜结果表明菌株FE-1侵染扶桑绵粉蚧的方式主要为分生孢子在表皮处萌发形成芽管,然后水平生长,并在特定接触表皮处形成膨大的附着孢进入昆虫体腔,明确了菌株FE-1对扶桑绵粉蚧侵染力;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菌株FE-1对扶桑绵粉蚧雌成虫的致病力随着分生孢子浓度的增大逐渐增强;孢子浓度为1×10^(8)CFU/mL时,LT_(50)为3.32 d,接种7 d后,扶桑绵粉蚧雌成虫的校正死亡率为87.50(±1.79)%,LC_(50)为1.8×10^(5)CFU/mL。【结论】从扶桑绵粉蚧僵虫中分离纯化获得的木贼镰刀菌菌株FE-1,其在扶桑绵粉蚧体壁能形成膨大的附着孢进行侵染,对扶桑绵粉蚧具有一定的侵染力。同时,该菌株在室内对扶桑绵粉蚧雌成虫有较好的致死效果,极具生防潜力,可为扶桑绵粉蚧的生物防治研究提供优质的原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扶桑绵粉蚧 虫生真菌 分离 鉴定 木贼镰刀菌 致病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拮抗树木褐根病菌的伯克霍尔德菌的分离及鉴定 被引量:5
7
作者 毕可可 谭凤圆 +5 位作者 吴超 李燕珍 黄华枝 何锐荣 张劲蔼 孙龙华 《林业与环境科学》 2016年第4期7-11,共5页
树木褐根病是由有害木层孔菌(Phellinus noxius)引起的一类土壤传染性根部病害,为了实施对这类病害的生物防治,结合唯一氮源1-氨基环丙烷-1-羧酸(ACC)为底物和平板对峙法,从澳门松山市政公园健康树木的根际分离得到1株对有害木层孔菌具... 树木褐根病是由有害木层孔菌(Phellinus noxius)引起的一类土壤传染性根部病害,为了实施对这类病害的生物防治,结合唯一氮源1-氨基环丙烷-1-羧酸(ACC)为底物和平板对峙法,从澳门松山市政公园健康树木的根际分离得到1株对有害木层孔菌具有较强拮抗活性的菌株1583。采用一对细菌通用引物PCR扩增获得菌株1583的16S rDNA基因序列,其片段大小为1 496 bp,系统进化树显示菌株1583与Burkholderia seminalis的亲缘关系最近,综合结果鉴定该菌株为伯克霍尔德菌(Burkholderia sp.)。拮抗性研究表明,菌株1583对油菜菌核病病原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黑松叶斑病病原菌(Pestalotiopsissp.)、香蕉枯萎病病原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cubense)、白蝴蝶炭疽病病原菌(Colletotrichum sp.)和美人蕉瘟病病原菌(Pyricularia cannaecola hashioka)等植物病原真菌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木褐根病 有害木层孔菌 伯克霍尔德菌 鉴定 16S RD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市园林植物刺吸式害虫发生调查及综合防治对策 被引量:6
8
作者 毕可可 张劲蔼 +1 位作者 孙龙华 吴超 《广东园林》 2017年第4期80-84,共5页
刺吸式害虫由于繁殖速度快、危害期长,已上升为城市绿地有害生物中的优势群体,危害也逐渐加重,广州刺吸式害虫危害尤其严重。通过对广州市绿地刺吸式害虫发生情况的调查,发现园林植物刺吸式害虫有54种,其中埃及吹绵蚧、灰同缘小叶蝉、... 刺吸式害虫由于繁殖速度快、危害期长,已上升为城市绿地有害生物中的优势群体,危害也逐渐加重,广州刺吸式害虫危害尤其严重。通过对广州市绿地刺吸式害虫发生情况的调查,发现园林植物刺吸式害虫有54种,其中埃及吹绵蚧、灰同缘小叶蝉、烟粉虱、鸭脚树星室木虱、紫薇长斑蚜、榕母管蓟马和棉叶蝉危害严重。此外,针对该类害虫在广州地区具有种类多、寄主广、繁殖速度快、危害期长和防治困难等特点,提出了规范植物检疫、加强巡查监测和开展综合防治等防治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州 刺吸式害虫 防治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市城市园林植物常见介壳虫的种类及综合防治对策 被引量:2
9
作者 毕可可 邓嘉茹 孙龙华 《广东园林》 2023年第6期25-28,共4页
介壳虫是城市园林植物的主要虫害之一,除了直接为害,还会引起煤污病,严重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为了解广州市园林常见介壳虫的种类、发生特点,为制定绿色防控技术提供数据支撑,分析2016—2022年广州市主干道和主要公园绿地为害园林植物... 介壳虫是城市园林植物的主要虫害之一,除了直接为害,还会引起煤污病,严重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为了解广州市园林常见介壳虫的种类、发生特点,为制定绿色防控技术提供数据支撑,分析2016—2022年广州市主干道和主要公园绿地为害园林植物的介壳虫的调查与监测数据。结果表明,广州市园林植物常见介壳虫主要种类有5科18种,分别为绵蚧科、粉蚧科、蜡蚧科、盾蚧科和绒蚧科,其中埃及吹绵蚧、扶桑绵粉蚧、木瓜秀粉蚧和苏铁白轮盾蚧4种为害程度为重度;主要为害园林植物的叶片、树干、枝条。针对广州市城市园林常见介壳虫的发生情况,目前常用的综合防控措施包括加强监测预警、精准化学防治、绿色生物防治和加强日常养护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园林 介壳虫种类 介壳虫发生特点 综合防治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龟纹瓢虫生殖系统及卵子发生观察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志伟 钟国辉 +2 位作者 王永跃 王兴民 毕可可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21年第6期101-106,共6页
【目的】龟纹瓢虫捕食蚜虫、粉虱、木虱等多种害虫,是农林业重要天敌昆虫。掌握龟纹瓢虫雌雄内生殖系统结构及卵细胞生成过程,为龟纹瓢虫人工繁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组织石蜡切片技术和内部解剖,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龟纹瓢虫雌... 【目的】龟纹瓢虫捕食蚜虫、粉虱、木虱等多种害虫,是农林业重要天敌昆虫。掌握龟纹瓢虫雌雄内生殖系统结构及卵细胞生成过程,为龟纹瓢虫人工繁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组织石蜡切片技术和内部解剖,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龟纹瓢虫雌雄成虫内生殖器及卵子发生过程。【结果】龟纹瓢虫雄性内生殖系统包括1对精巢、1对雄性附腺、1对输精管、贮精囊、射精管;雌性内生殖系统包括1对卵巢、1对侧输卵管、中输卵管、受精囊、生殖腔,每侧卵巢含11~13根卵巢管;卵巢管生长区可见4粒发育程度不同的卵母细胞,根据卵黄沉淀情况、滤泡细胞形态变化将卵子发生划分为前期、中期、后期、末期4个时期。【结论】卵巢结构、卵巢管和卵母细胞数量有助于解释龟纹瓢虫产卵量,不适宜的饲养条件可能抑制卵巢发育,进而导致龟纹瓢虫产卵量发生变化。因此,为实现龟纹瓢虫的规模化应用,人工繁育中应创造最优营养和环境条件以保障产生更多成熟卵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龟纹瓢虫 雄性内生殖器 雌性内生殖器 卵母细胞 卵子发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蕉枯萎病抗性防御酶的测定 被引量:8
11
作者 吴超 毕可可 +1 位作者 黄华枝 何世庆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3期107-109,211,共4页
[目的]探究香蕉防御酶与抗枯萎病之间的关系。[方法]以抗病品种粉杂一号和感病品种广粉一号为研究材料,测定了香蕉不同抗性品种接种香蕉枯萎病菌后根部防御酶活性的变化趋势。[结果]包括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和多酚氧化酶(P... [目的]探究香蕉防御酶与抗枯萎病之间的关系。[方法]以抗病品种粉杂一号和感病品种广粉一号为研究材料,测定了香蕉不同抗性品种接种香蕉枯萎病菌后根部防御酶活性的变化趋势。[结果]包括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和多酚氧化酶(PPO)在内的防御酶系活性的高低可以作为判断香蕉品种对枯萎病菌抗性的一个重要生理指标,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与品种抗病性之间的关系则需进一步研究。[结论]试验结果为进一步揭示香蕉抗枯萎病的生理生化机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枯萎病菌 防御酶 酶活性 抗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文献计量学的褐根病研究动态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孙龙华 毕可可 +2 位作者 黄华枝 邓嘉茹 张劲蔼 《植物检疫》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7-12,共6页
褐根病是由有害木层孔菌引起的一种严重的根部土传病害,是我国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之一。本文以Web of Science数据库和CNKI数据库为来源,采用文献计量的方法,对1950—2019年间褐根病研究文献的数量、年度分布、研究国家和地区、研... 褐根病是由有害木层孔菌引起的一种严重的根部土传病害,是我国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之一。本文以Web of Science数据库和CNKI数据库为来源,采用文献计量的方法,对1950—2019年间褐根病研究文献的数量、年度分布、研究国家和地区、研究机构、研究作者、出版刊物、引用频次和研究内容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在WOS共检索到来自19个国家和地区的153作者参与发表相关研究期刊文献50篇;其中我国台湾地区参与发文量最多,中国大陆发文量为5篇,排在第3位;台湾林业试验所是发文最多的机构,来自该机构的张东柱(Chang Tun-Tschu)教授发文量最高;《Forest Pathology》和《Plant Disease》是载文量最多的学术期刊。在CNKI期刊中检索到60名作者参与发表相关研究期刊文献17篇,其中海南大学的发文量最多。我国与国际上研究内容差异较大,国际上52.08%期刊文献是关于褐根病生物学研究,其次是生物防治、植物源农药、化学防治和分类系统;我国国内64.70%期刊文献是涉及褐根病防治技术,但我国对褐根病植物源农药、基因组学或基因功能上的研究没有报道。通过全面了解和分析该领域的文献发表情况,可为今后褐根病的研究提供科学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根病 有害木层孔菌 文献计量分析 WEB of SCIENCE 中国知网 研究动态
原文传递
一株淡紫紫孢菌12ID-1的分离及其对埃及吹绵蚧的致病性 被引量:7
13
作者 邓嘉茹 孙龙华 +3 位作者 毕可可 张劲蔼 唐立鸿 霍立志 《林业与环境科学》 2019年第3期63-70,共8页
从埃及吹绵蚧虫(Icerya aegyptiaca)体中分离出一株虫生真菌菌株12ID-1,对其进行了形态观察和r DNA ITS序列分析,同时优化了该菌株的产孢条件和测定了其不同浓度的孢子悬浮液对埃及吹绵蚧2龄若虫的致病性。结果表明:根据形态特征和分子... 从埃及吹绵蚧虫(Icerya aegyptiaca)体中分离出一株虫生真菌菌株12ID-1,对其进行了形态观察和r DNA ITS序列分析,同时优化了该菌株的产孢条件和测定了其不同浓度的孢子悬浮液对埃及吹绵蚧2龄若虫的致病性。结果表明:根据形态特征和分子鉴定结果,该菌株12ID-1为淡紫紫孢菌(Purpureocillium lilacinum);菌株12ID-1在SMAY培养基、28℃和光暗交替(14 L:10 D)的条件下产孢能力最强;致病性结果表明,当孢子浓度高于1×10^6孢子/m L时,随着12ID-1孢子浓度的增加,埃及吹绵蚧的校正死亡率越高,LT50值递减,在孢子浓度为1×10^8孢子/m L时,第7天校正死亡率接近100%,LT50为3.99 d;随着接种后时间的延续,LC50值递减,在接种后7 d,LC50值为1.3×10^6孢子/m L。可见淡紫紫孢菌12ID-1对埃及吹绵蚧具有较强的毒力,在埃及吹绵蚧生物防治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埃及吹绵蚧 虫生真菌 淡紫紫孢菌 分离鉴定 毒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市流花湖公园植物病虫害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唐立鸿 张劲蔼 +2 位作者 毕可可 孙龙华 吴超 《林业与环境科学》 2018年第3期115-118,共4页
2013年1月—2017年4月期间,每月对广州市流花湖公园病虫害发生情况进行调查,详细记录公园内主要园林植物病虫害的危害发生时间、地点、危害部位和危害程度等。结果显示,近5年公园内共发现虫害26种,病害17种,以及2种寄生植物,其中刺吸式... 2013年1月—2017年4月期间,每月对广州市流花湖公园病虫害发生情况进行调查,详细记录公园内主要园林植物病虫害的危害发生时间、地点、危害部位和危害程度等。结果显示,近5年公园内共发现虫害26种,病害17种,以及2种寄生植物,其中刺吸式害虫18种,食叶害虫6种,蛀干害虫2种,真菌病害15种,病毒病2种。公园内病虫害发生具5个特点:(1)病虫种类多,但仅少数种类危害程度为严重;(2)刺吸式害虫危害普遍;(3)隐蔽性的卷叶类害虫危害较严重;(4)白粉病和锈病危害严重;(5)病虫害局部发生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花湖公园 园林植物 病虫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种捕食性瓢虫生殖系统观察
15
作者 刘志伟 王永跃 +1 位作者 黄丹青 毕可可 《热带农业科学》 2022年第3期88-92,共5页
捕食性瓢虫是生物防治中害虫的重要天敌,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为评价几种重要天敌瓢虫的生殖潜能,通过内部解剖观察了四斑小瓢虫Scymnus (Pullus) quadrillum、双麟弯叶毛瓢虫Nephus (Geminosipho) dilepismoides、淡色斧瓢虫Axinoscymn... 捕食性瓢虫是生物防治中害虫的重要天敌,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为评价几种重要天敌瓢虫的生殖潜能,通过内部解剖观察了四斑小瓢虫Scymnus (Pullus) quadrillum、双麟弯叶毛瓢虫Nephus (Geminosipho) dilepismoides、淡色斧瓢虫Axinoscymnuscardilobus和广东食螨瓢虫Stethorus (Stethotus) cantonensis四种捕食性瓢虫的内生殖系统结构。结果显示,4种瓢虫雄性内生殖系统基本构成包括精巢、输精管、射精管、储精囊、附腺,淡色斧瓢虫、双麟弯叶毛瓢虫含2对附腺,广东食螨瓢虫和四斑小瓢虫附腺不明显;4种瓢虫的精巢形态和精巢管数量差异很大,四斑小瓢虫、双麟弯叶毛瓢虫、淡色斧瓢虫和广东食螨瓢虫每侧精巢管数量分别是5、5、2和1根。4种瓢虫雌性内生殖系统基本构成包括卵巢、侧输卵管、中输卵管、生殖腔、受精囊,四斑小瓢虫、双麟弯叶毛瓢虫、淡色斧瓢虫和广东食螨瓢虫每侧卵巢管数量分别是5、6、2和2根,广东食螨瓢虫的受精囊极不明显,且侧输卵管直接连接生殖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防治 瓢虫 生殖系统 卵巢 精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市榕属植物病虫害发生规律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张劲蔼 毕可可 +3 位作者 吴超 霍立志 邓嘉茹 孙龙华 《园林》 2020年第9期8-14,共7页
榕属植物是广州市园林绿化中最常见的植物种类之一。为了解榕属植物病虫害发生状况与规律,文章研究分析了2011~2019年期间广州市主干道和主要公园绿地等区域榕属植物上病虫害的调查和监测数据,结果表明:广州市绿地榕属植物以榕树为主;... 榕属植物是广州市园林绿化中最常见的植物种类之一。为了解榕属植物病虫害发生状况与规律,文章研究分析了2011~2019年期间广州市主干道和主要公园绿地等区域榕属植物上病虫害的调查和监测数据,结果表明:广州市绿地榕属植物以榕树为主;在广州市高湿高温的气候条件下,榕属植物容易滋生病虫害,且一年四季不间断发生,其中为害广州市榕属植物的主要害虫有28种,病害有5种和寄生植物2种。通过掌握榕属植物主要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可为今后其病虫害的发生进行预测,并为及时且有效地防控提供科学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榕属植物 病虫害 调查和监测 发生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市主要园林树种抗风性评价 被引量:5
17
作者 张劲蔼 孙龙华 毕可可 《广东园林》 2021年第2期19-23,共5页
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每年因台风导致的树木毁坏及次生灾害损失严重。通过分析广州市近年来26种主要园林植物风害受损和形态学指标数据,利用层次分析法、综合评价法和模糊隶属函数法分别对风害受损指标和形态学指标进行综合评分,再根据评分... 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每年因台风导致的树木毁坏及次生灾害损失严重。通过分析广州市近年来26种主要园林植物风害受损和形态学指标数据,利用层次分析法、综合评价法和模糊隶属函数法分别对风害受损指标和形态学指标进行综合评分,再根据评分结果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按受损指标统计和形态学指标评估可分别将26种园林植物分成3个类群,14种植物类别完全一致,12种植物类别相近,没有出现相互矛盾。其中,抗风性较好的树种有樟Cinnamomum camphora、海南蒲桃Syzygium hainanense、阴香Cinnamomum burmannii、木棉Bombax ceiba、红花羊蹄甲Bauhinia×blakeana、鸡冠刺桐Erythrina cristagalli、高山榕Ficus altissima和糖胶树Alstonia scholar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林树木 抗风性 层次分析法 模糊隶属函数法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市城区古树后续资源调查与保护建议 被引量:4
18
作者 冯毅敏 孙龙华 +1 位作者 李智琦 毕可可 《广东园林》 2016年第4期73-76,共4页
对广州市中心城区的建成区进行绿地普查,结果显示广州市古树后续资源有5 437株,分属30科、59属、81种(变种、品种等),主要分布在越秀、海珠、荔湾、白云等老城区。大部分古树后续资源生长状况良好,但亦存在诸如生存空间不足、树体衰弱... 对广州市中心城区的建成区进行绿地普查,结果显示广州市古树后续资源有5 437株,分属30科、59属、81种(变种、品种等),主要分布在越秀、海珠、荔湾、白云等老城区。大部分古树后续资源生长状况良好,但亦存在诸如生存空间不足、树体衰弱、病虫蚁害增多、安全事故多发等问题,同时提出相应保护对策建议,以保障古树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州市城区 古树后续资源 调查 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褐根病菌分子检测与生物防治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劲蔼 黄华枝 +1 位作者 毕可可 孙龙华 《广东园林》 2016年第6期74-77,共4页
褐根病是由有害木层孔菌Phellinus noxius引起的林木和多年生果树的重要根部病害。通过综述了近年来有关褐根病菌的单克隆抗体检测法等4种分子检测技术和生防放线菌等4种生物防治的研究,指出由于分子检测方法的敏感度和特异度高,可用于... 褐根病是由有害木层孔菌Phellinus noxius引起的林木和多年生果树的重要根部病害。通过综述了近年来有关褐根病菌的单克隆抗体检测法等4种分子检测技术和生防放线菌等4种生物防治的研究,指出由于分子检测方法的敏感度和特异度高,可用于早期诊断褐根病菌;同时也表明用生物防治替代传统的化学防治进行褐根病菌防治,并使生物制剂有效推广运用,将是今后研究的热点和控制该病害的主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根病菌 分子检测 生物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市鸭脚树星室木虱调查及其防治药剂筛选 被引量:1
20
作者 孙龙华 张劲蔼 毕可可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19年第2期197-200,共4页
以广州市糖胶树上的鸭脚树星室木虱为对象,调查其发生和为害特点,并选用0.5%印楝素、阿维·啶虫脒、3%啶虫脒和20%吡虫啉共4种低毒高效农药进行室内毒力试验和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广州市鸭脚树星室木虱发现普遍、危害严重。0.5%印... 以广州市糖胶树上的鸭脚树星室木虱为对象,调查其发生和为害特点,并选用0.5%印楝素、阿维·啶虫脒、3%啶虫脒和20%吡虫啉共4种低毒高效农药进行室内毒力试验和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广州市鸭脚树星室木虱发现普遍、危害严重。0.5%印楝素、阿维·啶虫脒和3%啶虫脒对鸭脚树星室木虱若虫的室内杀虫效果较好,20%吡虫啉则较差。林间施药0.5%印楝素、阿维·啶虫脒和3%啶虫脒20d后,鸭脚树星室木虱若虫的死亡率均达63%以上。结合害虫综合治理和环境生态保护的实际情况,建议使用0.5%印楝素对鸭脚树星室木虱若虫进行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脚树星室木虱 室内毒力 林间药效 防治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