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尿激酶溶栓联合球囊成形术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疗效观察 被引量:8
1
作者 钟明江 毕健成 +1 位作者 徐志奇 曾建新 《海南医学》 CAS 2017年第7期1071-1073,共3页
目的探讨尿激酶溶栓联合球囊成形术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LEDVT)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6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我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38例LEDVT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n=19)和对照组(n=19),对照组患者给予低分子肝... 目的探讨尿激酶溶栓联合球囊成形术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LEDVT)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6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我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38例LEDVT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n=19)和对照组(n=19),对照组患者给予低分子肝素+华法林抗凝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应用尿激酶溶栓联合球囊成形术治疗,出院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出血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出院时观察组患者的膝上及膝下健患侧周径差分别为(1.18±0.46)cm和(0.75±0.14)cm,明显小于对照组的(1.74±0.52)cm和(0.98±0.28)cm,且观察组静脉通畅改善率为(47.31±16.47)%,大于对照组的(19.67±4.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随访期间血栓后综合征(PTS)发生率为5.2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6.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出血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抗凝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尿激酶溶栓联合球囊成形术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具有确切的疗效和较好的安全性,且可显著降低PTS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深静脉血栓 抗凝 尿激酶 球囊成形术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急性心力衰竭病人非计划性再入院的预测模型构建及风险分层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毕健成 刘群英 +2 位作者 冯俊灵 车志 马文学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3年第10期1860-1864,共5页
目的:通过分析老年急性心力衰竭(AHF)病人非计划性再入院的影响因素,建立老年AHF病人非计划性再入院的预测模型,并进一步对其进行风险分层。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AHF病人33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非计划性... 目的:通过分析老年急性心力衰竭(AHF)病人非计划性再入院的影响因素,建立老年AHF病人非计划性再入院的预测模型,并进一步对其进行风险分层。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AHF病人33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非计划性再入院分为再入院组和非再入院组。另选取2020年1月—2021年7月就诊的AHF病人121例作为模型验证对象。收集病人的一般资料并进行组间比较,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纳入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利用独立影响因素构建非计划性再入院发生风险预测模型,使用验证集数据对预测模型效能进行评价,并依据列线图风险得分建立风险分层系统。结果:332例AHF病人中,74例(22.29%)发生非计划性再入院。再入院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心功能分级高于非再入院组,术后住院时间长于非再入院组,吸烟、糖尿病、独居、服药依从性差人群占比均高于非再入院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低于非再入院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吸烟、糖尿病、独居、服药依从性差、心功能分级高是老年AHF病人发生非计划性再入院的独立危险因素,LVEF高是其保护因素(P<0.05)。基于上述因素构建AHF病人非计划性再入院发生风险的列线图预测模型,经过校准曲线检验表明预测值与实际观测值较为一致。该列线图预测模型的风险分层:≤92分为低风险组,93~174分为中风险组,≥175分为高风险组,训练集、验证集病人非计划性再入院发生率均随风险分层的增加而增加(P<0.05)。结论:吸烟、糖尿病、独居、服药依从性差、心功能分级高是老年AHF病人发生非计划性再入院的独立危险因素,LVEF高是其保护因素。构建的风险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效果,基于该预测模型的风险分层系统对区分高危病人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力衰竭 非计划性再入院 老年人 预测模型 风险分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活素联合左西孟旦治疗对慢性心衰急性发展患者尿量及BUN水平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4
3
作者 毕健成 刘群英 《中外医学研究》 2020年第18期135-137,共3页
目的:探讨新活素联合左西孟旦在慢性心衰急性发展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及对尿量和尿素氮(BUN)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0月慢性心衰急性发展患者96例作为对象,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n=48)和观察组(n=48)。对照组采用新活素治... 目的:探讨新活素联合左西孟旦在慢性心衰急性发展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及对尿量和尿素氮(BUN)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0月慢性心衰急性发展患者96例作为对象,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n=48)和观察组(n=48)。对照组采用新活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左西孟旦治疗,1个月治疗后评估患者效果,比较两组尿量、BUN、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心功能水平及药物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治疗后1个月尿量多于对照组(P<0.05);BUN、CRP及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1个月LVEF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LVESV、LVEDV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活素联合左西孟旦用于慢性心衰急性发展患者中能改善肾功能、心功能水平,降低炎症因子水平,且未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活素 左西孟旦 慢性心衰 急性发展 尿量 尿素氮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托洛尔联合辛伐他汀对减少心律失常患者房性期前收缩及室性期前收缩次数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5
4
作者 毕健成 刘群英 《北方药学》 2020年第1期58-59,共2页
目的:探讨美托洛尔联合辛伐他汀对减少心律失常患者房性期前收缩及室性期前收缩次数的应用价值。方法:参与研究的60例患者,均为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接受治疗的心律失常患者,自愿参与,研究人员采用电脑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对照组以... 目的:探讨美托洛尔联合辛伐他汀对减少心律失常患者房性期前收缩及室性期前收缩次数的应用价值。方法:参与研究的60例患者,均为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接受治疗的心律失常患者,自愿参与,研究人员采用电脑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对照组以及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美托洛尔治疗,研究组接受美托洛尔联合辛伐他汀治疗,对比观察房性期前收缩、室性期前收缩次数、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对比两组治疗前后室性期前收缩、房性期前收缩次数,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有效率,研究组总有效例数较对照组多;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研究组头痛、腹泻、腹胀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美托洛尔联合辛伐他汀治疗,能够有效减少心律失常患者房性期前收缩及室性期前收缩次数,提升临床治疗效果,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托洛尔 辛伐他汀 心律失常患者 房性期前收缩 室性期前收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栓弹力图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替格瑞洛治疗中的指导价值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毕健成 刘群英 《中国处方药》 2020年第7期160-162,共3页
目的探讨血栓弹力图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替格瑞洛治疗中的指导价值及对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9年6月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102例作为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两组均行PCI手术治疗,术后24~48 h完成血... 目的探讨血栓弹力图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替格瑞洛治疗中的指导价值及对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9年6月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102例作为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两组均行PCI手术治疗,术后24~48 h完成血栓弹力图测定,对照组采用氯吡格雷治疗,观察组术后采用替格瑞洛治疗,并进行6个月的随访,比较两组血栓弹力图结果、凝血功能及主要心血管事件(MACE)及出血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血栓弹力图中R、K及CI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A、ε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凝血功能PT、APTT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IB、PL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6个月心肌梗死、脑卒中、再次血运重建、颅内出血、牙龈出血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格瑞洛用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中能获得良好效果,加强患者血栓弹力图测定能改善凝血功能,降低MACE及出血事件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格瑞洛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血栓弹力图 指导价值 凝血功能 氯吡格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BNP、TNF-α和血清cTnI水平与心室重构指标及心功能的相关性 被引量:79
6
作者 李俐 肖俊会 +4 位作者 毕健成 徐志奇 马文学 钟明江 江志羔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031-1034,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B型脑钠肽(BNP)、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血清肌钙蛋白(cTn) I水平与心室重构指标及心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择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86例作为研究组,根据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分级标准分为Ⅰ级组17...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B型脑钠肽(BNP)、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血清肌钙蛋白(cTn) I水平与心室重构指标及心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择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86例作为研究组,根据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分级标准分为Ⅰ级组17例、Ⅱ级组22例、Ⅲ级组28例和Ⅳ级组19例。另选同期体检的健康者6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血浆BNP、TNF-α、血清cTnI、平均室壁应力(MWS)水平,根据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分为LVMI正常组38例和LVMI升高组48例,比较两组血浆BNP、TNF-α、血清cTnI、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并分析血浆BNP、TNF-α、血清cTnI水平与MWS、LVMI、LVEF相关性。结果研究组血浆BNP、TNF-α、血清cTnI和LVMI、MWS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血浆BNP、TNF-α、血清cTnI和LVMI、MWS随心功能降低而升高,不同心功能分级患者血浆BNP、TNF-α、血清cTnI和LVMI、MW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LVMI升高组患者血浆BNP、TNF-α、血清cTnI和MWS显著高于LVMI正常组,LVEF显著低于LVMI正常组(P<0. 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BNP、TNF-α、血清cTnI水平与MWS、LVMI呈显著正相关(P<0. 05),与LVEF呈显著负相关性(P<0. 05)。结论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BNP、TNF-α、血清cTnI水平异常升高,其水平与患者心室重构呈正相关,与心功能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肌钙蛋白Ⅰ 肿瘤坏死因子 B型脑钠肽 心功能 心室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瑞舒伐他汀和阿伐他汀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脂、超敏C-反应蛋白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的影响 被引量:22
7
作者 马文学 江志羔 +3 位作者 古玉燕 毕健成 徐志奇 曾建新 《中国当代医药》 2012年第19期30-31,33,共3页
目的观察瑞舒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脂、炎症因子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的影响。方法 111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支架植入患者,随机分为瑞舒伐他汀组(瑞舒伐他汀20 mg+常规用药)和阿托伐他汀组(阿托伐他汀4... 目的观察瑞舒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脂、炎症因子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的影响。方法 111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支架植入患者,随机分为瑞舒伐他汀组(瑞舒伐他汀20 mg+常规用药)和阿托伐他汀组(阿托伐他汀40 mg+常规用药),术前和术后6个月分别检查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复查冠状动脉造影,测量支架内再狭窄率,记录心绞痛发生率,比较两组之间的差别。结果瑞舒伐他汀组TC、TG、LDL-C、Hs-CRP和心绞痛发生率均较阿托伐他汀组低(P<0.05),HDL-C高于阿托伐他汀组,支架内再狭窄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较阿托伐他汀有更强的调脂和抗炎作用,能减少心绞痛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舒伐他汀 阿托伐他汀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C-反应蛋白 再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缬沙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 被引量:5
8
作者 曾建新 黄干洪 +3 位作者 徐志奇 谢干 毕健成 叶家骏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17期68-69,73,共3页
目的 :评价缬沙坦对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 :经基础治疗 ,心功能仍为NYHA 3~ 4级患者 6 0例 ,随机分成 2组 ,即合用组 (n =30 )及对照组 1(n =30 ) ,合用组加用缬沙坦治疗 ,对照组继续原治疗。另外不能耐受ACEI者 6 0例 ,2周后 ,分... 目的 :评价缬沙坦对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 :经基础治疗 ,心功能仍为NYHA 3~ 4级患者 6 0例 ,随机分成 2组 ,即合用组 (n =30 )及对照组 1(n =30 ) ,合用组加用缬沙坦治疗 ,对照组继续原治疗。另外不能耐受ACEI者 6 0例 ,2周后 ,分为二组 ,即单用组 (n =30 )及对照组 2 (n =30 ) ,单用组接受缬沙坦治疗 ,对照组继续停用ACEI治疗。合用组及单用组均每天接受 80~ 16 0mg缬沙坦治疗。结果 :合用或单用缬沙坦均能改善心功能 ,提高EF ,缩小左室舒张期内径。结论 :缬沙坦可以单用或与ACEI联合应用治疗心力衰竭 ,是不能耐受ACEI者的代替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缬沙坦 治疗 慢性心力衰竭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剂量洛伐他汀治疗冠心病伴高脂血症患者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6
9
作者 左奇玉 曾建新 +2 位作者 毕健成 徐志奇 谢千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0年第18期75-77,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洛伐他汀对冠心病并发高脂血症患者的血脂及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选择冠心病并发高脂血症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给予洛伐他汀20mg/d,B组给予洛伐他汀40mg/d,两组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后4周和8周检测血清胆...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洛伐他汀对冠心病并发高脂血症患者的血脂及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选择冠心病并发高脂血症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给予洛伐他汀20mg/d,B组给予洛伐他汀40mg/d,两组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后4周和8周检测血清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C)和CRP的水平及肌酸磷酸激酶(CK),比较不同剂量洛伐他汀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洛伐他汀治疗4周后,可有效降低冠心病并发高脂血症患者的TC、TG、LDL-C以及CRP水平(P<0.01或P<0.05),且B组优于A组(P<0.05)。结论:洛伐他汀强化剂量治疗冠心病伴高血脂症疗效明显优于常规剂量,且两者均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高脂血症 洛伐他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64排CT评价两种剂量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PCI术后冠状动脉斑块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马文学 彭剑峰 +3 位作者 江志羔 古玉燕 毕健成 徐志奇 《中国当代医药》 2013年第19期26-28,共3页
目的通过64排CT观察两种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血脂、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冠状动脉斑块的影响。方法 48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1个月内进行64排CT检查,随机分为强化他汀组(阿托伐他汀40 mg/d+常规用药)和常... 目的通过64排CT观察两种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血脂、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冠状动脉斑块的影响。方法 48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1个月内进行64排CT检查,随机分为强化他汀组(阿托伐他汀40 mg/d+常规用药)和常规他汀组(阿托伐他汀20 mg/d+常规用药),入组时分别检查TC、TG、LDL-C、HDL-C、Hs-CRP和冠状动脉斑块类型及面积,随访12个月后再复查以上指标。结果治疗12个月后,两组TC、LDL-C、TG和Hs-CRP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HDL-C均较前升高(P<0.05);强化他汀组治疗后脂质斑块和纤维斑块面积缩小(P<0.05);常规他汀治疗组斑块面积无明显改变(P>0.05);两组脂质斑块和纤维斑块CT值均较前增加,强化他汀组更明显(P<0.05);两组钙化斑块面积和CT值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64排CT可以定性、定量检查冠状动脉斑块情况;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可以使冠状动脉斑块更稳定,甚至缩小、逆转非钙化斑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4排螺旋CT 冠状动脉斑块 阿托伐他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心血管自主神经功能与血压形态的关系 被引量:1
11
作者 江志羔 杨潜照 +1 位作者 马文学 毕健成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5年第12期76-79,共4页
目的:研究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心血管自主神经功能与血压形态的关系。方法:入选原发性高血压患者70例,其中合并糖尿病者35例为试验组(EH-DM组),血糖正常者35例为对照组(EH组)。两组患者均行标准心血管自主神经功能检查以及24 h... 目的:研究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心血管自主神经功能与血压形态的关系。方法:入选原发性高血压患者70例,其中合并糖尿病者35例为试验组(EH-DM组),血糖正常者35例为对照组(EH组)。两组患者均行标准心血管自主神经功能检查以及24 h动态血压监测。结果:EH-DM组自主神经功能评分显著高于EH组(P<0.05),昼夜收缩压下降率(ΔSBP%)显著低于EH组(P<0.05),具有更高的非杓型血压形态比例(P<0.05)。其中,昼夜收缩压下降率与自主神经病变评分呈负相关(r=-0.328,P<0.05)。结论:合并糖尿病的高血压病患者,心血管自主神经功能评分高,非杓型血压形态比例高,提示血糖可能通过损害心血管自主神经功能改变血压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糖尿病 心血管自主神经功能 血压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陶瓷膜封堵器介入治疗对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左奇玉 毕健成 +2 位作者 徐志奇 谢千 杨潜照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4年第13期1690-1692,共3页
目的:探讨生物陶瓷膜封堵器介入治疗对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10月-2013年6月诊治的先天性心脏病患者94例,根据术式分为两组,47例患者采用普通镍钛合金封堵器介入治疗为对照组,47例患者采用生物陶瓷膜封堵器介入... 目的:探讨生物陶瓷膜封堵器介入治疗对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10月-2013年6月诊治的先天性心脏病患者94例,根据术式分为两组,47例患者采用普通镍钛合金封堵器介入治疗为对照组,47例患者采用生物陶瓷膜封堵器介入治疗为观察组,术后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脏指标改变情况及并发症情况。结果:随访时,两组患者左心室舒张末期前后径、左房前后径、右心室舒张末期前后径、右房前后径均有所降低,而左心室射血分数均有所升高。观察组患者左心室舒张末期前后径、右心室舒张末期前后径均明显小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物陶瓷膜封堵器介入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效果良好,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心脏指标,并发症少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陶瓷膜封堵器 介入治疗 先天性心脏病 普通镍钛合金封堵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可逆避孕方法对人工流产术后青少年再次妊娠率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孙丽丽 伍亮 +1 位作者 毕健成 毕丽仪 《中国实用医药》 2022年第20期162-165,共4页
目的探究高效可逆避孕方法对人工流产术后青少年再次妊娠率的影响。方法400例进行人工流产的青少年患者,根据患者自由选择或建议的避孕措施分为A组、B组、C组、D组,各100例。A组术后未落实高效避孕方法,B组术后落实复方口服短效避孕药(C... 目的探究高效可逆避孕方法对人工流产术后青少年再次妊娠率的影响。方法400例进行人工流产的青少年患者,根据患者自由选择或建议的避孕措施分为A组、B组、C组、D组,各100例。A组术后未落实高效避孕方法,B组术后落实复方口服短效避孕药(COC),C组术后落实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商品名:曼月乐(IUS)],D组术后落实吉尼致美环、宫喜环等宫内节育器(IUD)。比较四组患者术后阴道流血时间、月经恢复时间、子宫内膜厚度及计划外妊娠率、避孕措施续用率、满意率。结果B组术后阴道流血时间为(4.32±1.25)d、月经恢复时间为(28.77±5.15)d,子宫内膜厚度为(6.56±1.42)mm;C组术后阴道流血时间为(4.80±1.29)d、月经恢复时间为(29.80±4.32)d、子宫内膜厚度为(6.77±1.35)mm;D组术后阴道流血时间为(4.57±1.14)d、月经恢复时间为(29.35±5.04)d、子宫内膜厚度为(6.76±1.25)mm;B组、C组和D组术后阴道流血时间及月经恢复时间均明显短于A组,子宫内膜厚度大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C组和D组术后阴道流血时间和月经恢复时间及子宫内膜厚度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6个月,A组计划外妊娠率分别为4.0%、10.0%、22.0%,B组分别为0、2.0%、4.0%,C组分别为0、1.0%、1.0%,D组分别为0、1.0%、2.0%;B组、C组和D组计划外妊娠率明显低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C组和D组计划外妊娠率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及术后1、3个月,B组、C组和D组避孕措施续用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C组避孕措施续用率97.0%和D组避孕措施续用率96.0%明显高于B组的8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C组和D组满意率分别为99.0%、92.0%、93.0%,均高于A组的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满意率高于C组和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高效可逆避孕方法干预能够有效降低人工流产术后青少年的再次妊娠率,缩短术后阴道流血时间、月经恢复时间,同时可增加子宫内膜厚度,保护青少年女性长期健康。在口服COC、安装曼月乐、安装宫内节育器三种方式中,患者可能更容易接受口服避孕的方式,其安全性也较高,但长期使用的安全性仍需要进一步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可逆避孕 未育青少年 重复流产率 宫内节育系统 口服避孕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孤岛工作面侧向顶板结构及切顶卸压技术
14
作者 李辉 宋宇航 +1 位作者 毕健成 李强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6期15396-15403,共8页
针对孤岛工作面开采回采巷道受到强矿压作用控制困难的问题,以山西汇能煤业15102孤岛工作面为工程背景,研究孤岛工作面顶板侧向结构及其对回采巷道稳定性的影响,提出采用切顶卸压技术保护巷道。结果表明:孤岛工作面顶板侧向结构可以分... 针对孤岛工作面开采回采巷道受到强矿压作用控制困难的问题,以山西汇能煤业15102孤岛工作面为工程背景,研究孤岛工作面顶板侧向结构及其对回采巷道稳定性的影响,提出采用切顶卸压技术保护巷道。结果表明:孤岛工作面顶板侧向结构可以分为变形移动区与弹性变形区,移动变形区域是发生应力增高的根源,对侧向顶板岩层移动变形区进行爆破切顶,可以减少顶板失稳对回采巷道的冲击影响。利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分析多种切顶方案的效果,给出具体切顶参数,明确切顶保护巷道稳定的方案,并进行现场试验。切顶后巷道围岩变形量显著降低,切顶效果良好,为类似孤岛工作面回采巷道的稳定性控制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岛工作面 回采巷道 稳定性控制 切顶卸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谷胱甘肽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表现的临床观察
15
作者 徐志奇 毕健成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06年第2期143-144,共2页
目的:比较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与正常对照血清谷胱甘肽(G SH)的含量。方法:检测40例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和40例对照组的血清谷胱甘肽含量,用统计学方法对其进行比较。结果: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与对照组血清谷胱甘肽含量分别是0.602±0.26298,... 目的:比较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与正常对照血清谷胱甘肽(G SH)的含量。方法:检测40例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和40例对照组的血清谷胱甘肽含量,用统计学方法对其进行比较。结果: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与对照组血清谷胱甘肽含量分别是0.602±0.26298,0.813±0.17437,统计学检验存在显著差异。结论:血清谷胱甘肽含量可以作为急性心肌梗塞的辅助诊断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血清谷胱甘肽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直立煤层群水平分段开采应力分布与演化特征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传义 杨胜利 +4 位作者 冯攀飞 刘垚 李明 许金梦 毕健成 《煤矿安全》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05-211,共7页
为揭示近直立煤层群水平分段综放开采条件下围岩应力分布与动态演化特征,以乌东煤矿南采区B1+2和B3+6工作面为工程背景,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等方法,对同水平两工作面交替开采的应力分布与动态演化特征开展了研究。结果表明:随开采深... 为揭示近直立煤层群水平分段综放开采条件下围岩应力分布与动态演化特征,以乌东煤矿南采区B1+2和B3+6工作面为工程背景,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等方法,对同水平两工作面交替开采的应力分布与动态演化特征开展了研究。结果表明:随开采深度增加,整体上两工作面煤体支承压力峰值不断增大,峰值点不断下移;煤体应力集中峰值呈"锯齿状"波动增长,应力峰值点下移距离呈"阶梯状"增长,B3+6工作面优先开采对B1+2煤体起到卸压作用,降低了其应力集中峰值,B3+6煤体应力峰值始终大于B1+2煤体,应力峰值位置始终低于B1+2煤体应力峰值位置;函数拟合得出了应力集中峰值与应力峰值位置与2个工作面开采深度的线性相关关系式;提出了随开采深度增加冲击地压防治方案优化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直立煤层群 冲击地压 水平分段开采 开采深度 应力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厚煤层分区切片式自动放顶煤工艺N+1模式
17
作者 陈继莹 扈树章 +2 位作者 焦庆国 毕健成 高泽伟 《煤炭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0-85,共6页
基于串草圪旦煤矿特厚煤层的地质赋存条件,为实现综放工作面高效率自动放煤,提出特厚煤层整体移架分区切片式自动放顶煤工艺N+1模式;采用数值模拟PFC2D软件分析了放煤顺序、放煤步距、放煤轮次对顶煤放出和混入矸石的影响,分析了液压支... 基于串草圪旦煤矿特厚煤层的地质赋存条件,为实现综放工作面高效率自动放煤,提出特厚煤层整体移架分区切片式自动放顶煤工艺N+1模式;采用数值模拟PFC2D软件分析了放煤顺序、放煤步距、放煤轮次对顶煤放出和混入矸石的影响,分析了液压支架系统对自动放煤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特厚煤层中上行顺序放煤量高于下行顺序放煤量;一刀一放回采率比两刀一放回采率高3.63%,多轮顺序放煤可比单轮顺序放煤提高回采率1.81%~3.92%;液压系统的滤芯堵塞是时序控制下自动放煤效果的限制性因素,采用人工干预和强约束控制可以实现时序控制的自动放顶煤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厚煤层 综采放顶煤 自动放煤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唑吡坦联合左旋氨氯地平对睡眠障碍高血压病患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8
作者 毕健成 江志羔 +1 位作者 杨潜照 马文学 《今日药学》 CAS 2019年第6期402-405,共4页
目的研究唑吡坦联合左旋氨氯地平对睡眠障碍高血压病患者心血管自主神经功能及血压形态的影响。方法利用动态血压监测和阿森斯失眠量表筛选出伴有睡眠障碍的非杓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联合治疗组予左旋氨氯地平... 目的研究唑吡坦联合左旋氨氯地平对睡眠障碍高血压病患者心血管自主神经功能及血压形态的影响。方法利用动态血压监测和阿森斯失眠量表筛选出伴有睡眠障碍的非杓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联合治疗组予左旋氨氯地平+唑吡坦,对照组予左旋氨氯地平+安慰剂处理,4周后复查动态血压、阿森斯失眠量表(AIS)评分及标准心血管自主神经功能测试(SCAFT)。结果经4周治疗,联合治疗组平均收缩压、AIS评分以及SCAFT评分均低于对照组;SCAFT评分与AIS评分成正相关,r值为0.372(P<0.05)。结论对于合并睡眠障碍的高血压患者,左旋氨氯地平联合唑吡坦能有效降低平均收缩压,将非杓型血压纠正为杓型血压,改善血压形态,其机制可能与改善睡眠障碍,改善心血管自主神经功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唑吡坦 高血压 睡眠障碍 心血管自主神经功能
原文传递
综放开采端头放煤关键技术研究
19
作者 杨胜利 +15 位作者 陈继莹 王家臣 张代军 刘利平 魏炜杰 焦庆国 韩国庆 李良晖 杨柳 李小沫 岳豪 李昂 苏涛 毕健成 高泽伟 吕江永 《中国科技成果》 2024年第22期72-74,共3页
厚煤层是煤炭高产高效开采的主力煤层,储量和产量均不小于50%.放顶煤技术是开采厚煤层的主要方法,核心是高效高回收率放煤.综放开采技术是厚及特厚煤层开采的有效方法之一,自1982年引入我国以来,经过40多年的发展,无论是在放煤技术和装... 厚煤层是煤炭高产高效开采的主力煤层,储量和产量均不小于50%.放顶煤技术是开采厚煤层的主要方法,核心是高效高回收率放煤.综放开采技术是厚及特厚煤层开采的有效方法之一,自1982年引入我国以来,经过40多年的发展,无论是在放煤技术和装备上,还是在放煤理论方面都有了丰富成果和经验,成为我国厚煤层开采处于世界先进水平的标志性成果.提高顶煤回收率一直是综放开采顶煤放出规律研究的核心内容,也是进一步实现绿色智能安全高效综放开采的技术保障.在综放工作面诸多煤损中,初末采损失、工艺损失等经过学者们和技术人员多年研究和试验已大幅度降低了工作面放煤区域顶煤损失,但工作面端头煤损一直以来却未得到很好地解决.端头放煤是提升顶煤回收率的核心关键技术,属于开创性工作,在理论和技术上需要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放开采 端头放煤 综放工作面 厚煤层开采 世界先进水平 放煤技术 顶煤损失 开创性工作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