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湖相泥质烃源岩的定量评价方法及其应用 被引量:36
1
作者 母国妍 钟宁宁 +2 位作者 刘宝 于天财 刘岩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18-224,230,共8页
对地层层序、地震相、沉积相、地化分析实验数据以及热演化程度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定量评价泥质烃源岩的有效方法。在层序地层格架下,以重构声波时差曲线为约束,反演出各沉积相带下的烃源岩分布;采用盆地模拟技术,外推出无实测镜质... 对地层层序、地震相、沉积相、地化分析实验数据以及热演化程度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定量评价泥质烃源岩的有效方法。在层序地层格架下,以重构声波时差曲线为约束,反演出各沉积相带下的烃源岩分布;采用盆地模拟技术,外推出无实测镜质体反射率(Ro)值井区的Ro数据,经由中子、深侧向电阻率和密度测井曲线获得的成熟度指数的校正后,得出各井的Ro数据,再通过克里金插值生成Ro数据体。烃源岩分布与Ro数据体二者结合即可预测出优质烃源岩的分布。该方法的优点主要表现在将储层预测的随机相控反演运用到有利烃源岩分布的预测中,并将Ro数据由点上升到体,实现了湖相泥质烃源岩的静态定量评价。利用该方法对辽河坳陷西部凹陷清水洼陷的泥质烃源岩进行了评价,取得了较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质烃源岩 定量评价 层序地层 相控反演 盆地模拟技术 清水洼陷 辽河坳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河断陷西部凹陷原油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类型 被引量:17
2
作者 母国妍 钟宁宁 刘宝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11-616,共6页
辽河断陷西部凹陷原油物性和族组成具有由深到浅、由凹陷中心向边缘,原油密度、粘度及含蜡量等逐渐增加,饱和烃含量降低,非烃+沥青质含量增高的特征。从原油饱和烃色谱实验分析来看,色谱面貌既有单峰型,又有双峰型;既有前峰,又有后峰型... 辽河断陷西部凹陷原油物性和族组成具有由深到浅、由凹陷中心向边缘,原油密度、粘度及含蜡量等逐渐增加,饱和烃含量降低,非烃+沥青质含量增高的特征。从原油饱和烃色谱实验分析来看,色谱面貌既有单峰型,又有双峰型;既有前峰,又有后峰型;既有光滑,又有锯齿型;还有降解型。色谱参数Pr/Ph比值南部普遍较北部高。从饱和烃色质分析来看,原油甾烷系列C27—C29规则甾烷以直线斜坡型为主,凹陷南部少数以C28规则甾烷占优势。综合原油的物理性质及地球化学特征,将该区原油按生源与成油环境划分成2大类,再根据成熟度与遭受的次生改造作用,将这2大类各划分3个亚类。这种以微观实验数据为依托,综合原油宏观特征的分类方法将为今后的油源对比研究及勘探预测提供可靠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标志物 地球化学 成因类型 古近系 辽河西部凹陷 辽河断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柳10块剩余油分布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母国妍 杨子荣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z1期65-67,共3页
针对进入高含水期的柳10块油田的剩余油分布进行深入研究,根据圈闭成因、形态特征等拟采用水驱特征曲线法、物质平衡法、单井出口端含油饱和度计算法及动态综合法分析计算研究区剩余油饱和度,通过建立剩余油动态模型及油藏的数值模拟,... 针对进入高含水期的柳10块油田的剩余油分布进行深入研究,根据圈闭成因、形态特征等拟采用水驱特征曲线法、物质平衡法、单井出口端含油饱和度计算法及动态综合法分析计算研究区剩余油饱和度,通过建立剩余油动态模型及油藏的数值模拟,将各油层的剩余油饱和度反演成像,从而确定可采区,加大对其勘探力度,对油田增产上储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剩余油分布 动态综合 数值模拟 含油饱和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最老古油藏——中元古界下马岭组沥青砂岩古油藏 被引量:33
4
作者 刘岩 钟宁宁 +2 位作者 田永晶 齐雯 母国妍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03-512,共10页
从冀北坳陷下马岭组(Qnx)沥青砂岩与火成岩侵入体的共存关系入手,利用有机岩石学、同位素年代学方法准确厘定Qnx沥青砂岩油藏的成藏时限。根据野外调查、实验室薄片镜下观察及浅钻结果,在前人已发现Qnx底砂岩油苗/沥青点的基础上,新发现... 从冀北坳陷下马岭组(Qnx)沥青砂岩与火成岩侵入体的共存关系入手,利用有机岩石学、同位素年代学方法准确厘定Qnx沥青砂岩油藏的成藏时限。根据野外调查、实验室薄片镜下观察及浅钻结果,在前人已发现Qnx底砂岩油苗/沥青点的基础上,新发现Qnx油苗/沥青点31处(其中肉眼可见黑色沥青点21处),基本查明了Qnx沥青砂岩油藏平面分布规律并命名了4个古油藏:平泉双洞、凌源龙潭沟、宽城芦家庄和宽城塌山古油藏。根据沥青含量,采用体积法估算Qnx沥青砂岩古油藏的规模在7×108~10×108 t。大量样品的有机岩石学分析发现,Qnx沥青砂岩中发育两类具有不同反射率特征的固体沥青,在固体沥青中发现了类天然焦结构,首次以直接证据证实Qnx底砂岩沥青遭受过严重的热蚀变效应。Qnx辉长辉绿岩斜锆石SHRIMP U-Pb测年结果为1 327 Ma±2 Ma,限定Qnx沥青砂岩油藏的成藏时间为1 400~1 327 Ma,确定Qnx沥青砂岩油藏是迄今为止中国最古老的油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砂岩 中—新元古界 下马岭组 火成岩 最古老油藏 成藏时限 燕山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辽河坳陷西部凹陷下第三系砂体时空展布规律及其主控因素 被引量:14
5
作者 刘宝 母国妍 张宁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2005年第6期747-751,共5页
指出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部凹陷一直是辽河油田的主要产区之一,已在该凹陷发现了欢喜岭、曙光、冷家堡、兴隆台等十几个油田,目前已经进入高成熟勘探阶段,原有的整装、易发现油气藏已基本勘探完毕,剩余的大多是隐蔽性较大的岩性油气藏... 指出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部凹陷一直是辽河油田的主要产区之一,已在该凹陷发现了欢喜岭、曙光、冷家堡、兴隆台等十几个油田,目前已经进入高成熟勘探阶段,原有的整装、易发现油气藏已基本勘探完毕,剩余的大多是隐蔽性较大的岩性油气藏,故而近几年在勘探上进展不大。认为从研究砂岩沉积特征入手、运用层序地层学和地震属性综合识别砂体的方法和确立构造与岩性并重的找油理念、总结老区规律、进行砂岩分布预测与评价,对于认识岩性油藏分布特征和勘探目标优选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凹陷 下第三系 层序 可容纳空间 时间域 空间域 砂体展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清市区地热资源特征及开发探讨 被引量:10
6
作者 王奎峰 母国妍 赵群 《地质调查与研究》 2007年第3期224-229,共6页
山东省临清市地热资源丰富。通过已有钻探资料及近年的勘查项目研究成果,对临清市地热资源的地热地质背景、水文地质特征、地球物理化学特征、地热资源的分布特征进行了综合研究分析,认为临清地热田属于层控型低温地热田,热储层主要为... 山东省临清市地热资源丰富。通过已有钻探资料及近年的勘查项目研究成果,对临清市地热资源的地热地质背景、水文地质特征、地球物理化学特征、地热资源的分布特征进行了综合研究分析,认为临清地热田属于层控型低温地热田,热储层主要为新近纪馆陶组下部和沙河街组上部地层。该区的地温梯度主要受构造控制,断裂导热是形成本区热水的一个重要因素。地下热水矿化度较小且主要为径流补给的承压水,目前的城区开发井数少、开采量小,但从合理开发的角度分析,尚存在开采层位单一,开采深度相近,局部井段井位过密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提高利用水平、科学布局、禁止混层开采、积极推进地热回灌等合理开发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清市 地热资源 开发探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