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体外原代培养纯化新生鼠嗅鞘细胞的实验方法:差速贴壁+阿糖胞苷+胰酶法 被引量:2
1
作者 殷义霞 李世普 +2 位作者 闫玉华 袁琳 王欣宇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284-1286,共3页
目的:通过细胞形态学观察及生物学特性鉴定,建立一种经济实用的体外原代培养纯化新生鼠嗅鞘细胞的实验方法。方法:实验于2006-06在武汉理工大学完成。①阿糖胞苷(Sigma,批号w10562);胎牛血清(杭州四季青产品);胰蛋白酶(Amresco);多聚赖... 目的:通过细胞形态学观察及生物学特性鉴定,建立一种经济实用的体外原代培养纯化新生鼠嗅鞘细胞的实验方法。方法:实验于2006-06在武汉理工大学完成。①阿糖胞苷(Sigma,批号w10562);胎牛血清(杭州四季青产品);胰蛋白酶(Amresco);多聚赖氨酸(Sigma);胶质纤维酸性蛋白,神经生长因子受体蛋白抗体(博士德)。②选取出生3d内的Wistar大鼠5只,乙醇浸泡后断头处死,取嗅球的最外两层,通过1.25g/L胰蛋白酶消化分离嗅鞘细胞,体外原代培养。③采用Nash差速贴壁+阿糖胞苷+胰酶法纯化嗅鞘细胞。培养18h后将未贴壁的细胞悬液转种于另一未涂层的器皿中,再培养36h,重复上述步骤移入0.1g/L多聚赖氨酸包被的塑料培养瓶中进行培养,纯化后的细胞在24h内陆续贴壁,常规培养2d,加入终浓度为2mg/L的阿糖胞苷,作用48h后,换上新的培养基,继续培养1d,弃去培养基,用无钙镁的Hanks液清洗2次,然后用1.25g/L的胰酶消化10min,待细胞突起回缩、胞体变圆时,立刻加入纯血清终止,其血清终浓度为20%,制备单细胞悬液。④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其形态变化,苏木精-伊红染色,同时行神经生长因子受体蛋白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免疫组化染色鉴定嗅鞘细胞,并计算嗅鞘细胞阳性百分率。结果:①活细胞形态观察:分离培养的嗅鞘细胞具有双极或多极突起,且突起细长,相互交织。②嗅鞘细胞的苏木精-伊红染色鉴定:细胞呈三角形或梭形,有长的突起,胞浆被染成粉红色,胞核呈蓝紫色,胞核内深染的为核仁,有1~3个核仁。③嗅鞘细胞的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免疫组化染色鉴定:细胞呈现棕黄色,胞核淡染,阳性细胞成网状连接,胞体多为三角形,有细长突起,阳性率91.5%。④嗅鞘细胞的P75免疫组化染色鉴定:阳性细胞呈绿色,多数细胞染色阳性,阳性率89%。结论:实验所采用的Nash差速贴壁+阿糖胞苷+胰酶法分离纯化培养嗅鞘细胞切实可行,为神经诱导修复材料的研究提供种子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培养技术/方法 嗅球/细胞学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栓塞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
作者 殷义霞 李世普 戴红莲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05年第6期46-49,共4页
本文大致按固体、液体栓塞材料就目前常用的栓塞材料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并对理想的栓塞材 料及栓塞材料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栓塞材料 非粘附性 磁性微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嗅鞘细胞与神经修复材料共培养的实验研究
3
作者 殷义霞 王永红 +4 位作者 李世普 严琼姣 万志涛 闫玉华 万涛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56-59,共4页
探索了一种分离纯化嗅鞘细胞(Olfactory Ensheathing Cells,OECs)的简单易行的新方法,将OECs与合成材料聚羟基乙酸-L-赖氨酸-乳酸(简称PLGK)以及聚乳酸共培养,比较并筛选合适的神经修复材料。通过水接触角测试、材料对细胞黏附率测试、... 探索了一种分离纯化嗅鞘细胞(Olfactory Ensheathing Cells,OECs)的简单易行的新方法,将OECs与合成材料聚羟基乙酸-L-赖氨酸-乳酸(简称PLGK)以及聚乳酸共培养,比较并筛选合适的神经修复材料。通过水接触角测试、材料对细胞黏附率测试、台盼蓝染色,计算材料表面细胞存活率以及扫描电镜观察材料表面细胞生长状况;结果得到了纯度达90%,数量达到3×106的嗅鞘细胞,共培养后测试结果表明PLGK与聚乳酸(PDLLA)比较具有更好的亲水性、细胞黏附能力和存活率以及良好的细胞生长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嗅鞘细胞 原代培养 神经修复材料 亲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的培养嗅鞘细胞方法(英文)
4
作者 殷义霞 李世普 +2 位作者 袁琳 刘婷 万志涛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01-505,共5页
为了建立一种新的培养嗅鞘细胞的方法,从而为神经诱导修复材料的研究提供种子细胞。本研究取新生鼠的嗅球最外两层经胰蛋白酶消化成单细胞悬液,经差速贴壁法纯化,观察并记录其形态特征;经HE染色以及神经生长因子蛋白受体p75(NGFR-p75)和... 为了建立一种新的培养嗅鞘细胞的方法,从而为神经诱导修复材料的研究提供种子细胞。本研究取新生鼠的嗅球最外两层经胰蛋白酶消化成单细胞悬液,经差速贴壁法纯化,观察并记录其形态特征;经HE染色以及神经生长因子蛋白受体p75(NGFR-p75)和S-100免疫组化染色鉴定并计算其纯度。结果显示,获得的嗅鞘细胞突起呈双极或三级,p75和S-100阳性细胞纯度达到91%。上述结果提示该方法经济易行,所获得的嗅鞘细胞纯度高、活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嗅鞘细胞 原代培养 纯化 免疫组化染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神经导管复合材料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相容性 被引量:4
5
作者 胡辉 张伟才 +3 位作者 黄继锋 严琼娇 殷义霞 李世普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16期2913-2920,共8页
背景:理想的神经修复材料要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可降解性、可塑性以及一定的机械强度。目的:观察自行研制的精氨酸-甘氨酸-天门冬氨酸多肽接枝聚(羟基乙酸-L-赖氨酸-乳酸)/聚乳酸/β-磷酸三钙/神经生长因子复合材料与大鼠骨髓间充... 背景:理想的神经修复材料要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可降解性、可塑性以及一定的机械强度。目的:观察自行研制的精氨酸-甘氨酸-天门冬氨酸多肽接枝聚(羟基乙酸-L-赖氨酸-乳酸)/聚乳酸/β-磷酸三钙/神经生长因子复合材料与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细胞相容性。方法:将从SD大鼠骨髓中分离纯化的第3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精氨酸-甘氨酸-天门冬氨酸多肽接枝聚(羟基乙酸-L-赖氨酸-乳酸)/聚乳酸/β-磷酸三钙/神经生长因子复合材料或浸提液共同培养作为实验组,并以含体积分数10%胎牛血清的培养液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作为对照组。观察细胞在复合材料上的生长、存活及凋亡情况。结果与结论:MTT检测结果显示,共培养5,7d,实验组吸光度值高于对照组(P<0.05);流式细胞仪AnnexinV-FITC/PI双染法结果显示,实验组细胞凋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扫描电镜观察见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精氨酸-甘氨酸-天门冬氨酸多肽接枝聚(羟基乙酸-L-赖氨酸-乳酸)/聚乳酸/β-磷酸三钙/神经生长因子复合材料表面生长良好,胞体发出多个突起,并交织成网状,呈典型的神经元样细胞表现。可见精氨酸-甘氨酸-天门冬氨酸多肽接枝聚(羟基乙酸-L-赖氨酸-乳酸)/聚乳酸/β-磷酸三钙/神经生长因子复合材料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可作为优良的载体用于构建人工仿生神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材料 材料生物相容性 周围神经损伤 精氨酸-甘氨酸-天门冬氨酸多肽接枝聚(羟基乙酸- L-赖氨酸-乳酸) 聚乳酸 Β-磷酸三钙 神经生长因子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细胞凋亡 人工神经 神经组织工程 其他基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营养因子体外诱导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神经样细胞的基础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胡辉 黄继锋 +2 位作者 张伟才 殷义霞 李宾斌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 CAS 2012年第6期532-535,共4页
目的在体外条件下诱导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分化为神经样细胞,作为周围神经损伤修复的基础研究。方法从SD大鼠胫骨和股骨提取BMSCs,采用细胞贴壁法进行培养和纯化,加入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目的在体外条件下诱导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分化为神经样细胞,作为周围神经损伤修复的基础研究。方法从SD大鼠胫骨和股骨提取BMSCs,采用细胞贴壁法进行培养和纯化,加入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和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对第三代BMSCs进行诱导,观察细胞形态变化,并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诱导分化后的神经样细胞标志物。结果 BMSCs经诱导后呈典型神经细胞样改变,有两个或多个突起,细胞突起之间相互连接成网状,胞体呈多角形或不规则形,折光性较强,可见细胞核及核仁,免疫组化检测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 specific enolase,NSE)和微管蛋白(β-tubulin)表达阳性,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阴性。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具有较强的自我增殖和分化潜能,在适宜的体外条件可诱导分化为神经样细胞,为周围神经损伤修复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诱导分化 神经样细胞 神经营养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嗅鞘细胞与神经修复支架材料的相互作用(英文) 被引量:2
7
作者 王永红 殷义霞 +3 位作者 李世普 严琼娇 万志涛 韩颖超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82-387,共6页
目的:探讨一种提取高纯度和一定数量的嗅鞘细胞( OECs)的新方法,并研究其与神经支架修复材料PLGL的生物相容性。方法:从新生的Wister大鼠身上分离制备嗅鞘细胞并与PLGL共同培养。测量其接触角、吸附率、存活率等。结果:PDLLA的接触角( 8... 目的:探讨一种提取高纯度和一定数量的嗅鞘细胞( OECs)的新方法,并研究其与神经支架修复材料PLGL的生物相容性。方法:从新生的Wister大鼠身上分离制备嗅鞘细胞并与PLGL共同培养。测量其接触角、吸附率、存活率等。结果:PDLLA的接触角( 84.5°±1.5°)明显大于PLGL的接触角(52.6°±0.8°)。PLGL的吸附率(80%)明显高于PDLLA(57%)。PLGL的细胞存活率( 88%)明显高于PDLLA(76%)。结论:PLGL比PDLLA具有更好的亲水性、存活率以及良好的细胞生长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嗅鞘细胞 脊神经损伤 PLGL 神经修复材料 生物相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乳酸-羟基乙酸-L-赖氨酸)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3
8
作者 严琼姣 殷义霞 +1 位作者 李娟 李世普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0-13,共4页
制备了一种新型的聚(乳酸-羟基乙酸-L-赖氨酸)共聚物,以改善聚乳酸材料的神经细胞亲和性。以Nε-苄氧羰基-L-赖氨酸和溴乙酰溴为起始原料,合成了单体3S-[4-(苄氧羰基氨基)丁基]-吗啉-2,5-二酮,将该单体与丙交酯聚合生成聚(乳酸-羟基乙... 制备了一种新型的聚(乳酸-羟基乙酸-L-赖氨酸)共聚物,以改善聚乳酸材料的神经细胞亲和性。以Nε-苄氧羰基-L-赖氨酸和溴乙酰溴为起始原料,合成了单体3S-[4-(苄氧羰基氨基)丁基]-吗啉-2,5-二酮,将该单体与丙交酯聚合生成聚(乳酸-羟基乙酸-Nε-苄氧羰基-L-赖氨酸),再经催化氢解脱苄氧羰基制得聚(乳酸-羟基乙酸-L-赖氨酸)。采用核磁共振氢谱、接触角测试、MTT实验和扫描电镜对其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聚(乳酸-羟基乙酸-L-赖氨酸)较聚乳酸具有更好的亲水性和神经细胞亲和性,聚(乳酸-羟基乙酸-L-赖氨酸)有望成为一种更理想的神经修复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羟基乙酸-L-赖氨酸) 制备 细胞亲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GD多肽接枝聚(乳酸-羟基乙酸-L-赖氨酸)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2
9
作者 严琼姣 李世普 +1 位作者 殷义霞 李娟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190-1195,共6页
以3S-[4-(苄氧羰基氨基)丁基]-吗啉-2,5-二酮和丙交酯为起始原料,制备一种新型的RGD多肽接枝聚(乳酸-羟基乙酸-L-赖氨酸)共聚物(PRGD)。采用核磁共振氢谱、氨基酸分析、接触角测试、MTT实验和环境扫描电镜对其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研究... 以3S-[4-(苄氧羰基氨基)丁基]-吗啉-2,5-二酮和丙交酯为起始原料,制备一种新型的RGD多肽接枝聚(乳酸-羟基乙酸-L-赖氨酸)共聚物(PRGD)。采用核磁共振氢谱、氨基酸分析、接触角测试、MTT实验和环境扫描电镜对其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RGD接枝量为6.9~14.3μmol/g;PRGD膜和聚乳酸(PLA)膜的水接触角分别为43.63°和62.45°;PRGD膜表面黏附的嗅鞘细胞较PLA组活性高,细胞密度大,生长状态好。PRGD较PLA具有更好的亲水性和神经细胞亲和性,有望成为一种理想的神经修复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GD 聚(乳酸-羟基乙酸-L-赖氨酸) 细胞亲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氯芬酸钠缓释片的体外释放度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艾玲 殷义霞 +2 位作者 杜松云 罗敏 魏启兵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96-598,共3页
以pH6.8磷酸盐为释放介质,通过测定最大吸收波长、绘制标准曲线、精密度实验、稳定性实验和加样回收率实验,建立双氯芬酸钠缓释片释放度的测定方法,对两个不同厂家的双氯芬酸钠缓释片的释放度进行测定,计算累积释放率,采用weibull方程... 以pH6.8磷酸盐为释放介质,通过测定最大吸收波长、绘制标准曲线、精密度实验、稳定性实验和加样回收率实验,建立双氯芬酸钠缓释片释放度的测定方法,对两个不同厂家的双氯芬酸钠缓释片的释放度进行测定,计算累积释放率,采用weibull方程计算释放参数T50、Td、m,并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A厂家和B厂家双氯芬酸钠缓释片的释放速率有明显差别,两厂家药品释放参数存在显著差异(P<0.01).不同厂家的双氯芬酸钠缓释片质量可能存在较大差异,临床用药应注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氯芬酸钠 缓释片 体外 释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基高固相含量β-磷酸三钙浆料的制备及其流变性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成国煌 殷义霞 陈晓明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966-1969,共4页
为了制备出高固相体积含量、分散性好的-βTCP陶瓷浆料,本文系统地研究了影响-βTCP浆料流变性的因素如浆料的pH值、分散剂的用量、固相含量、球磨时间等。实验表明,当pH值=9时,加入2%(体积分数)左右的分散剂,球磨8h,能够制备出满足凝... 为了制备出高固相体积含量、分散性好的-βTCP陶瓷浆料,本文系统地研究了影响-βTCP浆料流变性的因素如浆料的pH值、分散剂的用量、固相含量、球磨时间等。实验表明,当pH值=9时,加入2%(体积分数)左右的分散剂,球磨8h,能够制备出满足凝胶注模成型工艺的高固相含量、低粘度-βTCP/BG陶瓷浆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固相含量 流变性 Β-磷酸三钙 凝胶注模成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GD高分子材料用于周围神经修复的生物学评价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永红 殷义霞 +1 位作者 严琼娇 李世普 《亚太传统医药》 2008年第4期15-18,共4页
采用自行设计研制的新型可降解仿生RGD高分子材料用于周围神经缺损的修复治疗,研究其促进神经修复的作用。为了了解复合材料的特性,本试验从体外和体内试验多方面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显示,RGD高分子材料导管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是一... 采用自行设计研制的新型可降解仿生RGD高分子材料用于周围神经缺损的修复治疗,研究其促进神经修复的作用。为了了解复合材料的特性,本试验从体外和体内试验多方面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显示,RGD高分子材料导管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是一种理想的周围神经修复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GD高分子材料 周围神经 修复 生物学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生长因子复合材料促进大鼠神经修复研究
13
作者 王永红 殷义霞 +2 位作者 万志涛 严琼娇 李世普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6-49,共4页
采用自行设计的新型可降解仿生材料RGD多肽和β-TCP复合膜(PRGD)及PRGD与神经生长因子(NGF)共混膜(PNGF),研究其在周围神经缺损修复中对神经再生的作用。通过在Wistar大鼠体内实验,分别于3个月、6个月取材,对其再生神经进行形态学、组... 采用自行设计的新型可降解仿生材料RGD多肽和β-TCP复合膜(PRGD)及PRGD与神经生长因子(NGF)共混膜(PNGF),研究其在周围神经缺损修复中对神经再生的作用。通过在Wistar大鼠体内实验,分别于3个月、6个月取材,对其再生神经进行形态学、组织学观察,并进行三头肌湿重比、电生理及免疫组化检测。研究结果显示,PRGD膜能有效桥接修复大鼠缺损的坐骨神经,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而PNGF膜能够有效促进大鼠坐骨神经再生,加速再生神经的成熟,其部分生理指标接近正常自体神经移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生长因子 PRGD膜 坐骨神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的组织块培养新生大鼠雪旺细胞方法(英文)
14
作者 严琼姣 殷义霞 +1 位作者 万志涛 李世普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10-514,共5页
目的:为了建立一种组织块培养雪旺细胞的有效方法,为周围神经组织工程修复的研究提供种子细胞。方法:本研究从新生大鼠的周围神经分离雪旺细胞,经组织块法培养并纯化,观察并记录其形态特征;经HE染色以及S-100免疫组化染色鉴定并计算其... 目的:为了建立一种组织块培养雪旺细胞的有效方法,为周围神经组织工程修复的研究提供种子细胞。方法:本研究从新生大鼠的周围神经分离雪旺细胞,经组织块法培养并纯化,观察并记录其形态特征;经HE染色以及S-100免疫组化染色鉴定并计算其纯度。结果:结果显示,4 d后,获得的雪旺细胞突起呈双极或三极,S-100阳性细胞纯度达到95%以上。结论:上述结果表明该方法快速有效,所获得的雪旺细胞纯度高、活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旺细胞 组织块培养 纯化 神经组织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生物技术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15
作者 曹献英 殷义霞 +1 位作者 单学智 李世普 《佛山陶瓷》 2006年第4期34-35,共2页
本文从现代生物技术内容出发,初步探讨了现代生物技术在人类社会的农业、环境、能源等可持续发展中所起的作用。
关键词 生物技术 可持续发展 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力学性能可控的甲基丙烯酸化明胶(GelMA)人工软骨性能及软骨/骨表界面结合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申逸志 刘芳 +4 位作者 左丰源 余丹 邵溢纯 周鑫 殷义霞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22年第5期9-15,共7页
目的 探寻优化骨表面力学匹配的软骨修复材料,并探讨软骨修复材料与骨结合的表界面性能,为软骨修复材料的设计及制备提供依据。方法 以明胶和甲基丙烯酸酐为原料,在明胶分子中引入双键结构,使用紫外光交联的方式制备甲基丙烯酸化明胶(Ge... 目的 探寻优化骨表面力学匹配的软骨修复材料,并探讨软骨修复材料与骨结合的表界面性能,为软骨修复材料的设计及制备提供依据。方法 以明胶和甲基丙烯酸酐为原料,在明胶分子中引入双键结构,使用紫外光交联的方式制备甲基丙烯酸化明胶(GelMA)水凝胶。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万能力学试验机分析水凝胶的形貌、孔径大小和力学性能;体外降解实验、体外拉伸实验评估水凝胶的降解和拉伸特性;黏附能力定性实验、三维立体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评估水凝胶的黏附能力;细胞增殖测试和Live/Dead染色测定细胞活性和毒性。探讨了不同紫外光照时间下GelMA水凝胶的理化性能及软骨/骨材料结合的表界面结合性能,对性能适宜的修复材料进行了配比、力学优化。结果 紫外光照(UV)交联时间为1 min时水凝胶孔隙最大(110.25±6.51)μm,孔隙率高达(45.24±2.78)%;12 h时水凝胶的平衡溶胀比达(148.43±3.84)%;28 d失重率为(17.40±2.38)wt%;水凝胶的拉伸性能随紫外光照时间延长而逐渐增加;GelMA水凝胶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无明显抑制作用;水凝胶软骨修复材料与骨的结合良好,可黏附于仿生骨材料表面。结论 紫外光照交联时间1 min时GelMA水凝胶的吸水速率和平衡溶胀比最佳,降解速快,拉伸性能与天然软骨结构类似,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与骨修复材料力学匹配,该力学性能可控的GelMA水凝胶软骨修复材料为软骨/骨的连接及性能匹配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软骨损伤 软骨组织工程 甲基丙烯酸酐化明胶水凝胶 软骨/骨表界面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氯芬酸钠-壳聚糖缓释膜的制备及体外释药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杨艾玲 殷义霞 +2 位作者 张庆霞 魏君梅 林凤杰 《化学试剂》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67-570,600,共5页
通过均匀试验设计优选双氯芬酸钠-壳聚糖缓释膜的制备工艺,并进行该载药膜体外释放度方法学研究,测定其体外释放度,利用模型方程对累计释放率数据进行拟合,探讨其体外释药机理。结果表明,双氯芬酸钠-壳聚糖缓释膜最优制备工艺为壳聚糖... 通过均匀试验设计优选双氯芬酸钠-壳聚糖缓释膜的制备工艺,并进行该载药膜体外释放度方法学研究,测定其体外释放度,利用模型方程对累计释放率数据进行拟合,探讨其体外释药机理。结果表明,双氯芬酸钠-壳聚糖缓释膜最优制备工艺为壳聚糖浓度为30 mg/m L、壳聚糖分子量为40万、双氯芬酸钠投药量为0.60 g、乙酸浓度为3%。体外释放度方法学研究可靠,双氯芬酸钠-壳聚糖缓释膜可实现长期缓慢释药,体外释放符合Hixcon-Crowell溶蚀方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氯芬酸钠 壳聚糖 缓释膜 体外释药 方程拟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hoto-responsive Carboxymethyl Chitosan/Laponite Hydrogel as a Potential Spinal Cord Injury Scaffold:Characterization and Cytocompatibility Study
18
作者 Jayanti Parajuli LI Yongtao +3 位作者 CHANG Likun YE Liyuan HAN Yingchao YIN Yixia 《Journal of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Materials Science)》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6期1628-1636,共9页
We synthesized photo-responsive carboxymethyl chitosan(CMC-MA)via free radical polymerization and utilized nanoclay laponite(LAP)as an inorganic crosslinking agent to develop an injectable and 3D-printable CMC-MA/LAP ... We synthesized photo-responsive carboxymethyl chitosan(CMC-MA)via free radical polymerization and utilized nanoclay laponite(LAP)as an inorganic crosslinking agent to develop an injectable and 3D-printable CMC-MA/LAP hydrogel.We determined the optimal ratio of 2.5 w/v%CMC-MA/7.5 w/v%LAP based on injection molding,compression modulus,swelling properties,rheological properties,and 3D printing properties of the hydrogel system.In-vitro cytocompatibility experiments showed that both CMC-MA and CMC-MA/LAP hydrogel had no inhibitory effect on cell proliferation and can promote cell growth when cultur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hydrogel matrix.Moreover,the hydrogel containing LAP particles significantly facilitated cell adhesion(>60%)compared with the hydrogel without LAP(20%).Our findings demonstrate that the CMC-MA/LAP hydrogel has great potential for tissue repair in neural tissue engineer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ural injectable hydrogels spinal cord injury CMC-MA/LAP hydrogel CYTOCOMPATIBILIT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epar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pH-Responsive Charge Reversal Nanocomposite for miRNA Delivery
19
作者 余丹 YE Liyuan +2 位作者 LI Binbin MOU Fangzhi 殷义霞 《Journal of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Materials Science)》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4期1048-1052,共5页
pH-responsive charge reversal loaded miRNA nanocomposite was prepared by electrostatic self-assembly.The morphology,particle size and zeta potential of the nanocomposites were analyzed by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 pH-responsive charge reversal loaded miRNA nanocomposite was prepared by electrostatic self-assembly.The morphology,particle size and zeta potential of the nanocomposites were analyzed by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and dynamic light scattering.The synthesis of the polymer was analyzed by^(1)H-NMR.The zeta-potential changes and cellular uptake effects of the nanocomplexes under different pH environments were investigated.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surface morphology of the nanocomposite is spherical,and the average particle size is about 135 nm.As the pH value of the solution gradually decreases,the surface charge of the nanocomposite reverses from negative charge to positive charge(from-9.4 to+17.1 mV).Cellular uptake mediated by pH-responsive nanocomposite is selective for tumor cells,and the cellular uptake effect in tumor cells at pH 6.5 was approximately 3 times higher than that at pH 7.4.This pH responsive charge reversal nanocomposite has promising application prospects for gene delivery in the weak acid environment of tumo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arge conversion siRNA delivery pH responsive cancer therap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类型敷料的抑菌效果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杨少通 贺盼盼 +2 位作者 罗敏 熊枫 殷义霞 《转化医学电子杂志》 2017年第12期30-33,共4页
目的:寻找一种具有良好血液相容性和良好抑菌效果的敷料.方法:以不同类型的敷料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血液相容性实验对敷料的生物安全性作初步探究.通过分光光度计比浊法对目标材料进行抑菌效果的检测.结果:新型水刺含银藻酸盐敷料的溶血... 目的:寻找一种具有良好血液相容性和良好抑菌效果的敷料.方法:以不同类型的敷料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血液相容性实验对敷料的生物安全性作初步探究.通过分光光度计比浊法对目标材料进行抑菌效果的检测.结果:新型水刺含银藻酸盐敷料的溶血率低于5%,表明该材料无溶血现象,具有良好的血液相容性.通过与其它敷料的抑菌效果比较,新型水刺含银藻酸盐敷料有较好的抑菌效果,可以有效抑制细菌的生长.结论:新型水刺含银藻酸盐敷料作为一种医用敷料,具有能够防止伤口感染,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是一种具有较高医用价值和良好应用前景的新型敷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刺含银敷料 血液相容性 抑菌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