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2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抗旱高香型茶树新品种‘炎秀’选育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段继华 李赛君 +6 位作者 黄飞毅 雷雨 罗意 康彦凯 丁玎 陈莹玉 董丽娟 《茶叶通讯》 2024年第4期456-461,共6页
‘炎秀’(选育编号2012-6-73-3)是一个抗旱、高香、适制红茶的茶树新品种。以‘黄奇’为母本、‘鄂茶1号’为父本,采用杂交育种法育成。属灌木型,中叶类;树姿半开张,叶片稍上斜状着生,叶色绿色,叶身内折,叶齿密度中;芽叶黄绿色,茸毛少,... ‘炎秀’(选育编号2012-6-73-3)是一个抗旱、高香、适制红茶的茶树新品种。以‘黄奇’为母本、‘鄂茶1号’为父本,采用杂交育种法育成。属灌木型,中叶类;树姿半开张,叶片稍上斜状着生,叶色绿色,叶身内折,叶齿密度中;芽叶黄绿色,茸毛少,发芽密度中。内含物丰富,属茶多酚优异种质资源。制红茶外形条索紧结、乌润、带金毫,香气甜香带花香,滋味尚甜醇带花香。产量较高,扦插繁殖力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品种 ‘炎秀’ 抗旱 高香 适制性 红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抗优质型茶树新品种‘碧盛’选育研究
2
作者 段继华 李赛君 +6 位作者 黄飞毅 雷雨 罗意 康彦凯 丁玎 陈莹玉 董丽娟 《茶叶通讯》 2024年第2期168-174,共7页
‘碧盛’(选育编号为2011-15-3)是一个高抗、优质、早生、红绿茶兼制型茶树新品种,系从‘碧香早’自然杂交后代中采用单株育种法选育。属灌木型,中叶类。树姿半开张,叶片稍上斜,叶色深绿色,叶面微隆起;芽叶黄绿色,茸毛中等;发芽密度密... ‘碧盛’(选育编号为2011-15-3)是一个高抗、优质、早生、红绿茶兼制型茶树新品种,系从‘碧香早’自然杂交后代中采用单株育种法选育。属灌木型,中叶类。树姿半开张,叶片稍上斜,叶色深绿色,叶面微隆起;芽叶黄绿色,茸毛中等;发芽密度密。内含物丰富,制茶品质优。制绿茶香气清香高、带花香,滋味鲜醇;制红茶香气甜香带果香,滋味浓醇。产量高,生长势强;抗寒、抗旱性强;扦插繁殖能力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品种 ‘碧盛’ 高抗 优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绿茶兼制茶树新品种湘茶研18号
3
作者 雷雨 李赛君 段继华 《农村百事通》 2024年第2期20-20,共1页
湘茶研18号是以“金萱”为母本、“薮北种”为父本进行杂交选育的高香型红绿茶兼制茶树新品种。该品种属灌木型,中叶类,中生种。树姿开张,叶片长椭圆形、绿色,芽叶绿色带浅紫色,茸毛中等多,发芽密度中等。花瓣白色,质地薄,子房有茸毛。... 湘茶研18号是以“金萱”为母本、“薮北种”为父本进行杂交选育的高香型红绿茶兼制茶树新品种。该品种属灌木型,中叶类,中生种。树姿开张,叶片长椭圆形、绿色,芽叶绿色带浅紫色,茸毛中等多,发芽密度中等。花瓣白色,质地薄,子房有茸毛。茶叶产量高,内含物丰富,春茶茶多酚平均含量为23.74%,属茶多酚含量略高的优良茶树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新品种 茶叶产量 茶树品种 浅紫色 灌木型 茶多酚含量 中生种 树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860树脂对V(Ⅳ)的吸附性能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段继华 包申旭 +1 位作者 张一敏 周嘉郁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32-36,共5页
研究D860阳离子交换树脂对V(Ⅳ)的吸附性能,进行pH、平衡吸附时间、温度和V(Ⅳ)初始浓度试验,分析了吸附过程的热力学、动力学特征以及等温吸附模型,同时研究了共存杂质离子对D860树脂吸附V(Ⅳ)的影响。结果表明,D860树脂吸附V(Ⅳ)的最... 研究D860阳离子交换树脂对V(Ⅳ)的吸附性能,进行pH、平衡吸附时间、温度和V(Ⅳ)初始浓度试验,分析了吸附过程的热力学、动力学特征以及等温吸附模型,同时研究了共存杂质离子对D860树脂吸附V(Ⅳ)的影响。结果表明,D860树脂吸附V(Ⅳ)的最佳pH为2.5,吸附平衡时间为8h,吸附量随温度、V(Ⅳ)初始浓度的升高而增大;吸附过程的ΔH=3.78kJ/mol、ΔS=49.44J/(mol·K)、ΔG298K=-10.95kJ/mol;拟一级、拟二级动力学模型均可以较好地解释吸附过程,吸附过程速率主要受颗粒扩散控制,表观吸附活化能为23.76kJ/mol;吸附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V/Al、V/P、V/Fe的分离因数均大于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交换树脂 D860 Ⅴ(Ⅳ) 吸附 分离 富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茶树品种秋、冬扦插效果比较 被引量:4
5
作者 段继华 雷雨 +5 位作者 黄飞毅 康彦凯 陈宇宏 罗意 丁玎 李赛君 《茶叶通讯》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4-47,共4页
扦插时间是影响茶苗扦插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从扦插苗的发根率、成苗率和出圃率3个方面对碧香早等7个茶树品种的秋、冬扦插效果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长沙地区,碧香早、槠叶齐、福鼎大白茶、湘波绿2号和茗丰5个品种最佳扦插... 扦插时间是影响茶苗扦插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从扦插苗的发根率、成苗率和出圃率3个方面对碧香早等7个茶树品种的秋、冬扦插效果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长沙地区,碧香早、槠叶齐、福鼎大白茶、湘波绿2号和茗丰5个品种最佳扦插时间为9月下旬,保靖黄金茶1号和玉笋为10月下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扦插时间 茶树品种 福鼎大白茶 长沙地区 发根率 扦插苗 出圃率 成苗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1个茶树优良单株生化成分分析与特异资源筛选 被引量:1
6
作者 段继华 雷雨 +5 位作者 康彦凯 黄飞毅 罗意 陈宇宏 丁玎 李赛君 《茶叶通讯》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15-220,共6页
连续3年对筛选的21个优良单株进行主要生化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年份间生化成分含量茶多酚、咖啡碱、酚氨比存在显著差异,氨基酸、水浸出物差异不显著;酚氨比与氨基酸含量的变异系数最大。3年水浸出物含量与茶多酚相关系数分别为0.564... 连续3年对筛选的21个优良单株进行主要生化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年份间生化成分含量茶多酚、咖啡碱、酚氨比存在显著差异,氨基酸、水浸出物差异不显著;酚氨比与氨基酸含量的变异系数最大。3年水浸出物含量与茶多酚相关系数分别为0.564、0.664和0.761,均呈中度正相关,氨基酸、咖啡碱与水浸出物、茶多酚之间均无显著相关性。对21个优良单株5个生化成分进行聚类,可分为3个类群,第Ⅰ类群为适制红茶资源,第Ⅱ类群适制绿茶资源,第Ⅲ类群为红绿茶兼制资源。并从中筛选出高氨基酸特异资源3份(≥5%),高水浸出物特异资源8份(≥40%),高茶多酚特异资源8份(≥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种质资源 育种 生化成分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件化技术在程序设计中的应用 被引量:8
7
作者 段继华 刘卫 《无线电通信技术》 2003年第1期57-58,共2页
COM作为一种软件模型不仅提供了程序与程序之间的通信标准,而且改变了我们传统的程序设计方法,其中COM的组件特性使得应用程序充分发挥组件的优势,适应现代应用的需要。主要介绍了利用组件化技术实现了一个进程外的COM组件,并成功地应... COM作为一种软件模型不仅提供了程序与程序之间的通信标准,而且改变了我们传统的程序设计方法,其中COM的组件特性使得应用程序充分发挥组件的优势,适应现代应用的需要。主要介绍了利用组件化技术实现了一个进程外的COM组件,并成功地应用在高速公路应急通信系统数据传输部分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序设计 COM 组件 应用 ACTIVEX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树芽叶颜色与发酵性能相关关系初探 被引量:6
8
作者 段继华 雷雨 +3 位作者 罗意 黄飞毅 李赛君 董丽娟 《湖南农业科学》 2014年第12期68-71,共4页
以云南勐海大叶、安徽祁门种和安化云台山种3个茶树品种实生后代的优良单株为材料,进行春夏季芽叶颜色调查及氯仿发酵试验,初步探讨芽叶颜色与发酵性能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发酵性能为Ⅰ级的28个单株中,芽叶颜色为黄绿色有14株,占比达50.... 以云南勐海大叶、安徽祁门种和安化云台山种3个茶树品种实生后代的优良单株为材料,进行春夏季芽叶颜色调查及氯仿发酵试验,初步探讨芽叶颜色与发酵性能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发酵性能为Ⅰ级的28个单株中,芽叶颜色为黄绿色有14株,占比达50.00%,远高于淡紫色(35.71%)、紫色(14.29%)和绿色(0.00%);28个Ⅰ级单株中,安徽祁门种有22株,占比达78.57%,远高于安化云台山5株(17.86%)和云南勐海大叶种1株(3.57%)。因此,可认为夏季芽叶颜色为黄绿色的优质单株,选育出优良红茶品种的几率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芽叶颜色 发酵性能 相关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内存映射文件的进程间数据传输 被引量:3
9
作者 段继华 段继东 《无线电工程》 2007年第11期46-47,51,共3页
介绍了Windows操作系统的内存管理方式及Windows操作系统中进程间通信的几种方式,论述了内存映射文件的定义,以及使用内存映射文件在进程间共享内存的原理、操作和使用内存映射文件的方法和步骤。根据内存映射文件在进程间共享数据的原... 介绍了Windows操作系统的内存管理方式及Windows操作系统中进程间通信的几种方式,论述了内存映射文件的定义,以及使用内存映射文件在进程间共享内存的原理、操作和使用内存映射文件的方法和步骤。根据内存映射文件在进程间共享数据的原理,实现了多进程间数据传输共享的消息队列,并应用于工程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程间数据传输 内存映射文件 虚拟地址空间 消息队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香优质红茶新品系椀香茗的选育 被引量:1
10
作者 段继华 康彦凯 +5 位作者 雷雨 黄飞毅 李赛君 罗意 丁玎 陈莹玉 《湖南农业科学》 2022年第10期1-4,共4页
椀香茗是从金萱自然杂交后代中采用单株选择法选育的晚生、高香、优质红茶茶树新品系。属灌木型,中叶类;树姿半开张,叶片稍上斜,叶色深绿,叶面微隆起,芽叶绿带紫,茸毛中等,发芽密度中;内含物丰富,春季水浸出物平均含量为36.44%,茶多酚... 椀香茗是从金萱自然杂交后代中采用单株选择法选育的晚生、高香、优质红茶茶树新品系。属灌木型,中叶类;树姿半开张,叶片稍上斜,叶色深绿,叶面微隆起,芽叶绿带紫,茸毛中等,发芽密度中;内含物丰富,春季水浸出物平均含量为36.44%,茶多酚平均含量为21.07%;制绿茶鲜醇有花香;制红茶花香浓郁,滋味甜醇回甘;产量较高,生长势强,抗寒、抗旱能力强,扦插繁殖力强,适宜在湖南茶区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种选育 金萱 单株选择 椀香茗 高香 优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高产茶树新品系湘茶研10号的选育 被引量:1
11
作者 段继华 李赛君 +5 位作者 雷雨 黄飞毅 罗意 康彦凯 丁玎 董丽娟 《湖南农业科学》 2021年第12期13-16,共4页
湘茶研10号是以槠叶齐为母本、薮北种为父本,经杂交选育出的优质高产红绿茶兼制型茶树新品系,属灌木型,中叶类,中生种;树姿半开张,叶片稍上斜,叶色绿,叶面微隆起,芽叶黄绿,茸毛中等;产量高,生长势和扦插繁殖能力强,抗逆性和适应性均较... 湘茶研10号是以槠叶齐为母本、薮北种为父本,经杂交选育出的优质高产红绿茶兼制型茶树新品系,属灌木型,中叶类,中生种;树姿半开张,叶片稍上斜,叶色绿,叶面微隆起,芽叶黄绿,茸毛中等;产量高,生长势和扦插繁殖能力强,抗逆性和适应性均较强。湘茶研10号的内含物丰富、氨基酸含量高,制绿茶汤色黄绿明亮,嫩栗香,高长,滋味鲜醇;制红茶汤色红浓明亮,有甜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槠叶齐 薮北种 杂交育种 湘茶研10号 优质高产 红绿茶兼制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4个茶树优良新株系扦插繁殖能力早期鉴定 被引量:1
12
作者 段继华 雷雨 +3 位作者 罗意 黄飞毅 康彦凯 李赛君 《茶叶通讯》 2017年第3期17-21,共5页
扦插繁殖是无性系茶树良种选育的关键程序。对优良单株进行扦插繁殖能力的早期鉴定,能及早地淘汰低劣的材料,提高选种的准确性。本试验结合育种程序,通过调查扦插成活率、扦插苗生长势及扦插苗生长势综合评价等方法,对24个优良新株系的... 扦插繁殖是无性系茶树良种选育的关键程序。对优良单株进行扦插繁殖能力的早期鉴定,能及早地淘汰低劣的材料,提高选种的准确性。本试验结合育种程序,通过调查扦插成活率、扦插苗生长势及扦插苗生长势综合评价等方法,对24个优良新株系的扦插繁殖能力进行早期鉴定。试验结果表明,24个优良新株系扦插成活率和生长势与对照相当或高于对照,无性繁殖能力均强,尤以新株系2011-12-6为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株系 扦插繁殖能力 早期鉴定 茶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金茶1号等十个品种实生苗苗圃性状初步比较
13
作者 段继华 董丽娟 +3 位作者 罗意 张曙光 王旭 李赛君 《茶叶通讯》 2012年第2期3-7,共5页
2010年10~12月采用10个品种的种子在同一试验区、同一肥培管理条件下播种育苗,进行实生苗性状比较,初步认为勐海大叶可以在华南、西南茶区种植,龙井43、乌牛早可以在北方茶区和高山茶区种植,其余7个品种有待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 实生苗 品种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压缩背景码书模型的运动目标检测方法
14
作者 段继华 郝铎 +1 位作者 刘华宇 卢梦思 《计算机与网络》 2022年第5期59-62,共4页
运动目标检测是视频监控系统中的关键技术步骤。传统算法一般通过视频序列中像素分布的时空域特点进行判断,对亮度变化和阴影的鲁棒性较差。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压缩背景码书模型的运动目标检测方法,提出了一种改进色彩偏差和亮度差异阈... 运动目标检测是视频监控系统中的关键技术步骤。传统算法一般通过视频序列中像素分布的时空域特点进行判断,对亮度变化和阴影的鲁棒性较差。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压缩背景码书模型的运动目标检测方法,提出了一种改进色彩偏差和亮度差异阈值的检测策略,并采用形态学处理去除不规则和较小面积误检测的影响,对外界光线变化具有更强的鲁棒性。仿真实验表明,此算法在暗/亮区域目标检测中更具合理性,证明了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缩背景码书模型 运动目标检测 色彩偏差 亮度差异阈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4个茶树品种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的SSR分析 被引量:13
15
作者 王旭 董丽娟 +2 位作者 段继华 李赛君 张曙光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60-266,共7页
利用33对多态性SSR引物对84个茶树品种进行亲缘关系和遗传多样性分析,并基于SSR数据,对供试品种进行UPGMA遗传相似性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参试品种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共检测到94个等位位点,每个引物2~4个,平均2.85个;引物多态性信息... 利用33对多态性SSR引物对84个茶树品种进行亲缘关系和遗传多样性分析,并基于SSR数据,对供试品种进行UPGMA遗传相似性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参试品种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共检测到94个等位位点,每个引物2~4个,平均2.85个;引物多态性信息含量为0.20~0.79,平均值为0.56;可观测等位位点数最多9个,最少3个,平均4.79个;杂合度观测值为0.08~0.97,平均值为0.53;杂合度期望值为0.14~0.86,平均值为0.62;群体内的Shannon指数平均值为1.17);聚类分析结果显示,阿萨姆茶等6个品种各自形成了单独的分支,其余78个品种聚成1个大类群,在相似系数0.54处,这个大类群又可分为6个亚类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遗传多样性 亲缘关系 简单重复序列 非加权组平均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莽山茶树种质资源调查与品质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14
16
作者 黄飞毅 陈宇宏 +9 位作者 刘伟 丁玎 雷雨 段继华 邓晶 康彦凯 罗意 张秀军 刘硕谦 李赛君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28-337,共10页
为了解湖南莽山茶树资源遗传多样性,本研究调查和收集了33份湖南莽山茶树资源,对其中的24份资源进行了生物学性状考察,27份资源进行了品质成分分析。结果表明,24份资源树型多为小乔木,树姿多为直立状,芽叶多为无茸毛或少茸毛,芽叶色泽... 为了解湖南莽山茶树资源遗传多样性,本研究调查和收集了33份湖南莽山茶树资源,对其中的24份资源进行了生物学性状考察,27份资源进行了品质成分分析。结果表明,24份资源树型多为小乔木,树姿多为直立状,芽叶多为无茸毛或少茸毛,芽叶色泽淡绿色或黄绿色,叶色绿色或深绿,叶片锯齿密度中或稀、锐度中,叶缘平,叶面微隆起,叶尖渐尖,叶质中,12个性状的变异系数为38.07%~77.90%,平均值为58.70%,遗传多样性指数为0.51~1.05,平均值为0.81。27份资源的18项品质成分变异系数在4.86%~71.32%之间,平均值为28.29%;多样性指数在1.59~2.03之间,平均值为1.86;主成分分析表明,前5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84.36%;通过聚类分析将27份资源聚为5大类群,类群Ⅰ含15份资源并分为了2个亚群,类群Ⅱ含5份资源,类群Ⅲ含5份资源,类群Ⅳ和类群Ⅴ各包含1份资源;初步筛选出1份低咖啡碱资源和3份高咖啡碱资源。本研究为湖南莽山茶树资源挖掘与利用以及湖南茶树演变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南莽山 茶树 种质资源 品质性状 遗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ST-SSR的祁门种群体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分析 被引量:12
17
作者 李赛君 雷雨 +3 位作者 段继华 罗意 黄飞毅 董丽娟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29-335,共7页
利用24对EST-SSR引物对祁门种群体66个单株和安徽1号进行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分析。结果表明:祁门种群体具有相对较高的遗传多样性,24对引物共检测到等位位点69个,平均2.88个;引物多态性含量PIC为0.18~0.85,平均值为0.47;杂合度观测值(... 利用24对EST-SSR引物对祁门种群体66个单株和安徽1号进行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分析。结果表明:祁门种群体具有相对较高的遗传多样性,24对引物共检测到等位位点69个,平均2.88个;引物多态性含量PIC为0.18~0.85,平均值为0.47;杂合度观测值(Ho)在0.09~0.96之间,平均值为0.41;杂合度期望值(He)在0.23~0.76之间,平均值为0.50;群体内的Shannon指数I为0.39~1.50,平均0.89。根据相似系数矩阵按UPGMA法进行聚类,在相似系数平均值0.50处可将参试的67份材料划分为六大类,其中第Ⅰ类含有44个祁门种群体单株及安徽1号,占总数的67.16%,是祁门种的核心类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祁门种群体 EST-SSR 遗传多样性 亲缘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园土壤肥力质量的综合评价 被引量:16
18
作者 傅海平 张亚莲 +3 位作者 常硕其 刘红艳 段继华 罗意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1年第3期78-81,共4页
以长沙县"百里茶廊"湖南省茶叶研究所实验场茶园为研究对象,利用模糊数学、主成分分析及聚类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其土壤肥力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长沙县"百里茶廊"湖南省茶叶研究所实验场茶园土壤酸... 以长沙县"百里茶廊"湖南省茶叶研究所实验场茶园为研究对象,利用模糊数学、主成分分析及聚类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其土壤肥力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长沙县"百里茶廊"湖南省茶叶研究所实验场茶园土壤酸化程度严重,碱解氮含量较高,速效钾含量偏低,土壤养分状况存在广泛变异,各项土壤养分指标的变异系数为24.2%~90.9%。通过对土壤肥力综合指标值(IFI)的聚类分析,茶区土壤肥力分为高、中等、较低及低4个等级,属于中等以上(高、中等)土壤肥力茶园所占的比例为61.6%,茶园土壤肥力质量总体水平属于中等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肥力质量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综合评价 茶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树杂交F1真假杂种的SSR鉴定及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11
19
作者 雷雨 段继华 +7 位作者 黄飞毅 康彦凯 罗意 陈宇宏 丁玎 姚利娜 董丽娟 李赛君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748-757,共10页
利用EST-SSR分子标记对以福鼎大白茶和安徽1号为母本,保靖黄金茶1号为父本的2个杂交F1进行真假杂种的鉴定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以福鼎大白茶为母本的48株F1中共鉴定出真杂种41株,杂种率为85.42%,以安徽1号为母本的44个F1中共鉴定... 利用EST-SSR分子标记对以福鼎大白茶和安徽1号为母本,保靖黄金茶1号为父本的2个杂交F1进行真假杂种的鉴定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以福鼎大白茶为母本的48株F1中共鉴定出真杂种41株,杂种率为85.42%,以安徽1号为母本的44个F1中共鉴定出真杂种35株,杂种率79.55%。筛选出的17对SSR引物在2个杂交群体中共享等位基因41个,平均含有2.82(福鼎大白茶)和2.71(安徽1号)个,具有相对较高的多态性。2个杂交F1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参数差别不大,Nei、He、Ho、I平均值分别为0.56、0.43、0.78、0.93(福鼎大白茶×保靖黄金茶1号)和0.55、0.43、0.75、0.90(安徽1号×保靖黄金茶1号)。福鼎大白茶×保靖黄金茶1号和安徽1号×保靖黄金茶1号杂交F1中遗传相似系数的变化幅度分别在0.44~0.90和0.48~0.95之间,具有较丰富的遗传变异。根据相似系数矩阵按UPGMA进行聚类,2个杂交群体分别在相似系数为0.60和0.64处分为3大类:2个杂交子代各先聚为一类,然后再与母本聚为一类,最后与父本聚为一类,说明这2个杂交F1具有偏母本遗传倾向。该研究表明EST-SSR可应用于茶树真假杂种的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SSR 杂种鉴定 遗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耕作方式对茶园土壤理化性质和养分的影响 被引量:12
20
作者 向芬 宋志禹 +6 位作者 周凌云 李维 刘红艳 段继华 周品谦 包小村 肖宏儒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6年第12期57-60,共4页
以不耕作为对照,研究了不同耕作方式对茶园土壤理化性质和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中耕、手扶深耕、拖拉机深耕2—4个月后土壤相对含水量和土壤容重较对照低,但茶园的根系干重以及20~40cm土层的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均有所... 以不耕作为对照,研究了不同耕作方式对茶园土壤理化性质和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中耕、手扶深耕、拖拉机深耕2—4个月后土壤相对含水量和土壤容重较对照低,但茶园的根系干重以及20~40cm土层的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均有所增加。说明合理耕作有利于茶树根系生长和茶园土壤养分的均衡;使用耕作机对茶园进行深耕、中耕均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园 耕作方式 土壤 理化性质 养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