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信念、欲望与信欲:斯洛特与王阳明道德动机论之比较 被引量:5
1
作者 黄勇 段素革()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8-68,共11页
休谟式的信念-欲望模型仍是道德动机理论的主流。在当代哲学中,理性主义的反休谟主义者宣称信念自身足以使人产生行动的动机,因此欲望不是必要的;而情感主义的反休谟主义者则宣称只有欲望或情感才能解释一个人的行动。第三种反休谟主义... 休谟式的信念-欲望模型仍是道德动机理论的主流。在当代哲学中,理性主义的反休谟主义者宣称信念自身足以使人产生行动的动机,因此欲望不是必要的;而情感主义的反休谟主义者则宣称只有欲望或情感才能解释一个人的行动。第三种反休谟主义者既同意休谟主义的观点,认为信念和欲望都是为解释一个人的行动所必需的,同时又不同意休谟主义,认为信念和欲望并不是两个相互分离的心灵状态,相反它们构成了一个称作"信欲"的单一心灵状态。迈克尔·斯洛特是第三种反休谟主义者的代表,其信欲概念对道德动机问题的讨论做出了重要贡献,然而亦有其局限性;王阳明的良知概念及"知行合一"思想为克服斯洛特观点的局限性提供了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念-欲望模型 信欲 斯洛特 王阳明 道德动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