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渤海湾盆地沧东深凹区沧探1井古近系孔二段重大突破与勘探意义 被引量:1
1
作者 周立宏 陈长伟 +9 位作者 孙统 宋舜尧 董晓伟 吴雪松 杨朋 王帅 段润梅 刘会纺 李晓静 郭秋霞 《中国石油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29,共14页
近期中国石油风险探井沧探1井在古近系孔店组孔二段试油获高产油气流,实现了渤海湾盆地沧东凹陷深层岩性油气藏勘探的重大突破。为评价沧东深凹区勘探前景,基于沧探1井钻探认识,系统梳理沧东深凹区有利成藏条件,指明下一步勘探方向。研... 近期中国石油风险探井沧探1井在古近系孔店组孔二段试油获高产油气流,实现了渤海湾盆地沧东凹陷深层岩性油气藏勘探的重大突破。为评价沧东深凹区勘探前景,基于沧探1井钻探认识,系统梳理沧东深凹区有利成藏条件,指明下一步勘探方向。研究表明,孔二段沉积期深凹区为沧东断层控制的沉降中心,为半深湖—深湖相烃源岩发育提供可容纳空间,湖扩期烃源岩分布广泛,有机质类型以Ⅱ型为主,有机质丰度高,Ro平均为1.3%,处于成熟—高成熟演化阶段;深凹区位于湖盆边缘,盆山间发育完整的源—渠—汇系统,湖盆内形成多个扇三角洲规模储集体,具备形成大型岩性油气藏的条件;油气早生早排、持续充注,伴生的酸性流体与生烃增压作用促使粒间溶孔、粒内溶孔等次生孔隙发育,烃源岩成熟与储层发育时空匹配,深凹区内常规砂岩油藏与页岩油藏连续成藏。综合分析认为,沧东深凹区孔二段具有良好的勘探前景,盆缘发育的多个扇三角洲砂体具备近源成藏优势,可成为规模增储的重要接替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湾盆地 沧东凹陷 孔二段 成藏条件 勘探突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酒泉盆地营尔凹陷下白垩统下沟组沉积体系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段润梅 葛维 杨姝蔚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2015年第2期22-28,共7页
根据对营尔凹陷下沟组岩心、测井和地震资料的分析,运用现代沉积学、层序地层学理论,将营尔凹陷下白垩统下沟组划分为4个三级层序。营尔凹陷下沟组主要发育辫状河三角洲、扇三角洲、近岸水下扇、远岸水下扇、滑溻浊积体、湖泊共6种沉积... 根据对营尔凹陷下沟组岩心、测井和地震资料的分析,运用现代沉积学、层序地层学理论,将营尔凹陷下白垩统下沟组划分为4个三级层序。营尔凹陷下沟组主要发育辫状河三角洲、扇三角洲、近岸水下扇、远岸水下扇、滑溻浊积体、湖泊共6种沉积相类型,形成不同类型砂体。三角洲前缘亚相及远岸水下扇沉积相砂岩发育,砂岩物性较好,具备储集空间且储盖组合条件好,有利于油气成藏。三角洲平原亚相及近岸水下扇以粗碎屑沉积为主,砂泥分异差,储集物性差,难以形成油气藏。有利沉积相带空间展布与构造的配置关系决定了油气富集高产区的空间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尔凹陷 下白垩统 下沟组 沉积体系 油气富集高产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浅层复杂构造、微幅度圈闭地震地质解释技术在大港滩海区的应用
3
作者 段润梅 赵颖 刘广华 《华南地质与矿产》 CAS 2003年第3期70-72,共3页
针对大港滩海区白唐马沿岸带中浅层复杂构造、微幅度圈闭识别困难的情况,采用了合成记录标定技术和相干切片及时间切片等技术方法。在构造解释中总结出了对复杂断块、中浅层微幅度圈闭识别的技术系列,取得较好的地质效果。
关键词 中浅层复杂构造 微幅度圈闭识别 相干切片 时间切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渤海湾盆地黄骅坳陷二叠系致密砂岩储层特征、主控因素及发育模式 被引量:20
4
作者 韩国猛 吴雪松 +7 位作者 崔宇 付立新 李宏军 王辉 段润梅 郭淑文 楼达 刁丽颖 《中国石油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09-519,共11页
为了研究黄骅坳陷二叠系优势储层的形成与分布规律,以实物钻井取心、井壁取心为基础,综合分析钻井、录井、测井、地震等地质资料,对二叠系致密砂岩储层特征、主控因素进行分析,提出印支期古构造控制二叠系优势储层的形成与分布。研究认... 为了研究黄骅坳陷二叠系优势储层的形成与分布规律,以实物钻井取心、井壁取心为基础,综合分析钻井、录井、测井、地震等地质资料,对二叠系致密砂岩储层特征、主控因素进行分析,提出印支期古构造控制二叠系优势储层的形成与分布。研究认为黄骅坳陷二叠系岩石以长石砂岩和石英砂岩为主,致密砂岩储层储集空间以次生的粒间溶孔、粒内溶孔、铸模孔及裂缝为主,属于低孔—特低渗透储层。二叠系致密砂岩储层主要发育孔隙型储层及裂缝型储层,其中印支期古构造对两类储层的分布具有决定性影响,歧口凹陷潜山地处印支期古隆起区,古隆起区及其斜坡区溶蚀作用强烈,易于形成孔隙型优势储层;沧东凹陷潜山印支期逆冲推覆构造活动强烈,造成储层裂缝发育,易于形成裂缝型优势储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骅坳陷 二叠系 致密砂岩 储层类型 主控因素 发育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骅坳陷乌马营潜山二叠系砂岩凝析气藏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7
5
作者 周立宏 王鑫 +6 位作者 付立新 吴雪松 李宏军 楼达 段润梅 崔宇 王辉 《中国石油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31-438,共8页
黄骅坳陷乌马营潜山二叠系砂岩获高产油气流,展示出上古生界良好的勘探前景。针对黄骅坳陷上古生界煤系烃源岩、储集层系、圈闭条件、充注特征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明确了二叠系砂岩凝析气藏的优势成藏条件及其地质意义。研究认为黄骅坳... 黄骅坳陷乌马营潜山二叠系砂岩获高产油气流,展示出上古生界良好的勘探前景。针对黄骅坳陷上古生界煤系烃源岩、储集层系、圈闭条件、充注特征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明确了二叠系砂岩凝析气藏的优势成藏条件及其地质意义。研究认为黄骅坳陷石炭系—二叠系煤系地层稳定分布,生烃潜力大,热演化程度高,提供了充足的油气来源;二叠系下石盒子组发育巨厚的砂岩储层,遭受埋深后依然可保持较高的孔隙度,是油气富集层系;逆冲推覆构造形成了多个大型背斜、断鼻构造,提供了有利的成藏空间;乌马营潜山新构造运动时期断层活动趋于停止,晚期油气大规模充注有利于油气藏保存。黄骅坳陷二叠系砂岩凝析气藏的发现,证实了石炭系—二叠系煤系烃源岩巨大的生烃潜力,指明了二叠系下石盒子组这一重点勘探层系,将古生界砂岩储层的有效勘探深度拓深至5000m,大大拓展了潜山内幕油气资源的勘探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析气藏 成藏条件 地质意义 二叠系 黄骅坳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骅拗陷奥陶系岩溶储层发育特征与控制因素 被引量:4
6
作者 李宏军 付立新 +7 位作者 张津宁 周建生 楼达 吴雪松 李会慎 杨子玉 段润梅 赵勇刚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17-427,共11页
通过岩心观察和薄片鉴定,归纳总结岩溶类型,探讨岩溶作用的发育及控制因素。研究表明,黄骅拗陷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分为孔隙型、孔-洞-缝型及裂缝型3大类,储层发育程度与古风化壳的距离有关。岩溶作用主要为表生期岩溶作用和埋藏期岩溶作... 通过岩心观察和薄片鉴定,归纳总结岩溶类型,探讨岩溶作用的发育及控制因素。研究表明,黄骅拗陷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分为孔隙型、孔-洞-缝型及裂缝型3大类,储层发育程度与古风化壳的距离有关。岩溶作用主要为表生期岩溶作用和埋藏期岩溶作用,表生期岩溶作用因经历的构造运动背景不同而导致了岩溶路径和岩溶强度的明显差异,埋藏期岩溶作用多与后期的构造作用关系密切。表生岩溶作用存在均衡岩溶和差异岩溶两种,沉积-成岩与构造-古地貌对表生岩溶储层具有主要的控制作用。埋藏岩溶作用不仅受到发育沿断层、裂缝下渗大气淡水与埋藏环境压释水混合溶蚀作用的影响,而且岩浆-构造热液溶蚀作用亦对岩溶储层做出了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陶系 岩溶作用 表层岩溶 埋藏岩溶 碳酸盐岩 黄骅拗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港油田埕北断坡区油气富集主控因素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于长华 苏俊青 +3 位作者 袁淑琴 盛东杰 段润梅 张立宽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2006年第4期86-90,共5页
埕北断坡区具有优越的成藏地质背景,具有含油目的层多,油气藏类型多样,纵向叠置、平面连片的特点,油气勘探潜力巨大。通过对已发现油气藏的成藏要素剖析,认为充足的油气源、良好储集条件和储盖组合、基岩潜山背景下的断阶构造、长期继... 埕北断坡区具有优越的成藏地质背景,具有含油目的层多,油气藏类型多样,纵向叠置、平面连片的特点,油气勘探潜力巨大。通过对已发现油气藏的成藏要素剖析,认为充足的油气源、良好储集条件和储盖组合、基岩潜山背景下的断阶构造、长期继承性发育的断层、晚期成藏等是控制该区油气富集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藏 油气富集 主控因素 埕北断坡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骅坳陷孔南地区孔店期徐西断层构造活动规律研究——来自沉积响应的证据 被引量:10
8
作者 颜照坤 段润梅 +4 位作者 李勇 肖敦清 蒲秀刚 刘子藏 袁淑琴 《地质学刊》 CAS 2011年第1期1-10,共10页
根据地震资料、钻井资料,对黄骅坳陷孔南地区孔店组残留地层进行精细研究,获得对孔店组地层的沉积特征深刻认识,进而分析孔店期徐西断层拉张作用和走滑作用对孔店组沉积的控制作用,并得出徐西断层在孔店期的构造活动规律:孔店期徐西断... 根据地震资料、钻井资料,对黄骅坳陷孔南地区孔店组残留地层进行精细研究,获得对孔店组地层的沉积特征深刻认识,进而分析孔店期徐西断层拉张作用和走滑作用对孔店组沉积的控制作用,并得出徐西断层在孔店期的构造活动规律:孔店期徐西断层的拉张作用和走滑作用同时进行,并且拉张作用和走滑作用均持续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响应 徐西断层 拉张作用 走滑作用 天津孔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港油田孔南地区上石盒子组碎屑岩储层物性控制因素 被引量:5
9
作者 祝新政 李勇 +10 位作者 丘东洲 肖敦清 蒲秀刚 刘子藏 袁淑琴 段润梅 张威 张自力 曹兴 王锦程 鲍居彪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2011年第1期59-64,共6页
通过对储层物性数据资料的分析和整理,研究了孔南地区上石盒子组碎屑岩储集层特征及其控制因素。结果表明:研究区上石盒子组碎屑岩储层为低孔低渗储层,渗透率与孔隙度呈正相关性。储层孔隙的连通性好,属于孔隙型储层。孔隙类型以次生粒... 通过对储层物性数据资料的分析和整理,研究了孔南地区上石盒子组碎屑岩储集层特征及其控制因素。结果表明:研究区上石盒子组碎屑岩储层为低孔低渗储层,渗透率与孔隙度呈正相关性。储层孔隙的连通性好,属于孔隙型储层。孔隙类型以次生粒间溶孔为特征。晚成岩期,岩屑、填隙物、长石颗粒以及高岭石发生溶蚀,产生了大量的次生孔隙,改善了储层物性。沉积条件、压实作用、胶结作用和溶蚀作用是控制储层性质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港油田 上石盒子组 储层物性 碎屑岩储集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弹性二相法在油藏储量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0
作者 张枫 李静 +4 位作者 秦建敏 何滨 张延章 余文洲 段润梅 《油气井测试》 2003年第1期9-10,共2页
针对有限封闭油藏经过多个区块的实际应用 ,总结出了动、静结合的储量计算方法 ,弥补了容积法计算储量参数难确定的缺点。该方法充分运用生产实际中直接测量的数据 ,提高了储量计算的精度。弹性二相法尝试性的应用 。
关键词 弹性二相法 油藏储量 评价 容积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骅坳陷孔南地区孔店组一段物源区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冯镜权 李勇 +7 位作者 段润梅 袁淑琴 肖敦清 丘东洲 彭海燕 韩冰 兰亚萍 庞河清 《华南地质与矿产》 CAS 2012年第3期248-258,共11页
黄骅坳陷孔南地区孔一段砂岩储集物性好,是研究区内重要的含油气层段。根据砂岩成分、重矿物特征、砂体分布体系和地震剖面等资料,对孔店南部孔一段物源方向及物源区母岩性质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孔南地区孔一段物源主要来自于盆... 黄骅坳陷孔南地区孔一段砂岩储集物性好,是研究区内重要的含油气层段。根据砂岩成分、重矿物特征、砂体分布体系和地震剖面等资料,对孔店南部孔一段物源方向及物源区母岩性质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孔南地区孔一段物源主要来自于盆地北部、东部、西部和南部,其中北部物源影响范围大,可进一步分出北西和北东两个方向。古物源与成因砂体的空间展布配置关系良好。砂岩组分的Dickinson三角图解显示,物源区构造背景为大陆块区、火山弧区和构造混合区。这些结果反映了黄骅坳陷孔店期盆地在中、新生代构造转型过程中陆内裂陷盆地内形成的具有多物源供给、三分性明显的沉积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店组一段 物源体系 重矿物特征 孔南地区 黄骅坳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电缆存储式测井技术在水平井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广华 段润梅 《化工管理》 2017年第22期120-120,共1页
随钻测井技术是在电缆测井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由于电缆测井技术在满足对实时信息需要方面存在不足,随钻测井技术的应用市场会越来越大,技术的发展空间也很大。未来的勘探地质目标将日益复杂,以地质导向为核心的定向钻井技术的应用... 随钻测井技术是在电缆测井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由于电缆测井技术在满足对实时信息需要方面存在不足,随钻测井技术的应用市场会越来越大,技术的发展空间也很大。未来的勘探地质目标将日益复杂,以地质导向为核心的定向钻井技术的应用会越来越多。定向钻井技术的发展,钻井自动化程度的提高,对随钻测井技术的依赖会不断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电缆存储式 测井技术 水平井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孔南地区沧东凹陷预探目标潜力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葛维 段润梅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12年第8期71-73,81,共4页
沧东凹陷位于黄骅坳陷的南端,是孔南地区的主要生油凹陷,钻探揭示 O、Mz、Ek3、Ek2、Ek1、Es3、Es2、Es1、Ng 共 9 套含油层系,发现了枣园、王官屯两个亿吨级大油田,是发现油藏类型多、油气储量多、剩余资源潜力大的凹陷之一,其勘探前... 沧东凹陷位于黄骅坳陷的南端,是孔南地区的主要生油凹陷,钻探揭示 O、Mz、Ek3、Ek2、Ek1、Es3、Es2、Es1、Ng 共 9 套含油层系,发现了枣园、王官屯两个亿吨级大油田,是发现油藏类型多、油气储量多、剩余资源潜力大的凹陷之一,其勘探前景广阔。本文重点开展沧东凹陷孔店组、沙河街组沉积、储层研究,以地层岩性油气藏研究为核心,充分利用新技术、新方法,落实沧东浅凹陷勘探潜力,为孔南地区准备后备预探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沧东凹陷 生油凹陷 岩性油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北曲塘次凹阜二段致密油岩性及岩相特征
14
作者 张绍辉 杨子玉 +4 位作者 段润梅 米兴夺 李瑜琴 白鹏翥 王艳丽 《录井工程》 2020年第S01期95-99,共5页
曲塘次凹阜二段致密油作为一个新的非常规油气资源勘探开发领域,其在储集层岩性、岩相研究与认识方面都属于空白。基于大量岩心实物、化验分析数据,通过开展曲塘次凹阜二段储集层岩性、岩相纵向组合特征研究,明确了阜二段岩石类型可划... 曲塘次凹阜二段致密油作为一个新的非常规油气资源勘探开发领域,其在储集层岩性、岩相研究与认识方面都属于空白。基于大量岩心实物、化验分析数据,通过开展曲塘次凹阜二段储集层岩性、岩相纵向组合特征研究,明确了阜二段岩石类型可划分为黏土岩、碳酸盐岩、长英沉积岩和细粒混合沉积岩四种类型,其中优势储集层以白云岩为主;厘清了阜二段自下而上共有六种岩相,其中阜二Ⅱ亚段LF③、阜二Ⅲ亚段LF⑤岩相为源储紧邻结构,阜二Ⅱ亚段LF④岩相属于源储一体结构,这三种岩相是曲塘次凹阜二段最有利的纵向岩相组合。在此基础上,利用厚度、脆性两项指标研究阜二段岩相的平面变化和分布,为曲塘次凹阜二段致密油下步的油气勘探突破提供了地质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塘次凹 阜二段 致密油 岩性 岩相组合 平面分布 源储一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歧南凹陷西斜坡成藏模式研究与应用
15
作者 刘广华 段润梅 《化工管理》 2017年第20期151-151,共1页
本文以层序地层学理论为指导,以油藏一体化研究软件平台为依托进行综合研究,针对岩性—断块油藏的特点展开研究,建立起了一套适合岩性—断块油藏的油藏评价模式,在歧南凹陷西斜坡相继发现了几个整装的高产高效开发区块,为大港油田的增... 本文以层序地层学理论为指导,以油藏一体化研究软件平台为依托进行综合研究,针对岩性—断块油藏的特点展开研究,建立起了一套适合岩性—断块油藏的油藏评价模式,在歧南凹陷西斜坡相继发现了几个整装的高产高效开发区块,为大港油田的增储上产作出了突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坡 岩性-断块 成藏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渤海湾盆地沧东凹陷古近纪孔三段沉积时期物源体系分析
16
作者 聂舟 李勇 +2 位作者 王锦程 段润梅 郑斯赫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34-839,共6页
采用重力异常法与古地貌分析法、砂岩骨架成分分析法、重矿物分析法、地震属性分析法、砂体分散体系分析法,对沧东凹陷孔三段主体沉积区物源体系进行综合分析.根据重力异常与古地貌分析,初步标定孔三段主体沉积区6个物源口;根据砂岩骨... 采用重力异常法与古地貌分析法、砂岩骨架成分分析法、重矿物分析法、地震属性分析法、砂体分散体系分析法,对沧东凹陷孔三段主体沉积区物源体系进行综合分析.根据重力异常与古地貌分析,初步标定孔三段主体沉积区6个物源口;根据砂岩骨架成分分析和重矿物特征分析,标定4个物源体系;结合地震属性和砂体分散体系分析,确定了孔三段主体沉积区的6个物源体系及其空间分布范围;并根据地震属性特征和古地貌特征,对孔三段主体沉积区内无井资料地区的砂体规模和空间展布进行了预测,对今后的勘探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沧东凹陷 物源分析 孔三段 古近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西南地区巨尾桉与红椎混交造林试验研究 被引量:12
17
作者 张培 庞圣江 +5 位作者 杨保国 刘士玲 贾宏炎 段润梅 陈健波 郭东强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50-155,共6页
选取10年生巨尾桉纯林(1650株·hm^-2)与按2∶1行状混交的巨尾桉×红椎林(巨尾桉1100株·hm^-2∶红椎550株·hm^-2)为对象,采取典型的样地方法,对2种林分生长、土壤养分含量及其林分稳定性进行调查研究,探寻巨尾桉适宜... 选取10年生巨尾桉纯林(1650株·hm^-2)与按2∶1行状混交的巨尾桉×红椎林(巨尾桉1100株·hm^-2∶红椎550株·hm^-2)为对象,采取典型的样地方法,对2种林分生长、土壤养分含量及其林分稳定性进行调查研究,探寻巨尾桉适宜的混交模式,以促进桉树人工林可持续经营。结果表明:1)巨尾桉×红椎混交林中巨尾桉胸径、枝下高、冠幅和单株材积生长均显著高于巨尾桉纯林(P<0.05),但树高生长差异性不显著。2)巨尾桉×红椎混交林的林分总蓄积量为126.44 m^3·hm^-2,比较接近巨尾桉纯林(129.84 m^3·hm^-2)。3)混交林上层土壤速效N、速效P和速效K含量分别比巨尾桉纯林增加16.31、0.43 mg·kg^-1和16.65 mg·kg^-1。4)10年生时,混交林的种间关系协调,红椎生长尚未受到巨尾桉较大影响,但混交林中巨尾桉、红椎的胸径小于其各自平均胸径的立木比例分别占57.88%和52.42%,林分结构存在不稳定的趋势。因此,建议适时开展抚育间伐,改善林分结构和调整种间关系,以期充分发挥混交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尾桉 红椎 混交造林 森林经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遮荫对江南油杉幼苗生长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9
18
作者 张培 庞圣江 +3 位作者 刘士玲 谌红辉 段润梅 曾琪瑶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716-1722,共7页
为探究有利于江南油杉(Keteleeria fortunei var.cyclolepis)幼苗生长发育的最适光照条件,该研究以1.5年生江南油杉幼苗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为期2年不同光照强度(即全光照和遮荫率40%、60%、80%)处理,分析其形态生长、叶绿素含量、叶绿... 为探究有利于江南油杉(Keteleeria fortunei var.cyclolepis)幼苗生长发育的最适光照条件,该研究以1.5年生江南油杉幼苗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为期2年不同光照强度(即全光照和遮荫率40%、60%、80%)处理,分析其形态生长、叶绿素含量、叶绿素荧光参数、生物量积累及分配等对不同光环境的适应机制。结果表明:(1)随遮荫程度的增强,江南油杉幼苗的地径生长量、叶片厚度逐渐减小,株高生长量、叶面积和比叶面积逐渐增大,叶片干质量呈先升后降的趋势;(2)遮荫造成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初始荧光(F_(o))、PSⅡ潜在活性(F_(v)/F_(o))、PSⅡ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F_(v)/F_(m))、PSⅡ实际光化学量子产量[Y(Ⅱ)]、电子传递速率(ETR)均呈现显著增加的趋势;(3)遮荫处理下幼苗的叶、茎、根生物量和总生物量总体表现出随着光照强度的降低而减小的变化趋势,幼苗根生物量比和根冠比均减小,而叶生物量比、茎生物量比以及光合组织与非光合组织生物量比均增大。研究发现,全光照下江南油杉幼苗生长发育受到了抑制,遮荫显著影响江南油杉苗期生长及叶绿素荧光特性,适度遮荫能提高幼苗叶片的光捕获能力、光能利用效率,增强幼苗光合能力,促进生长;江南油杉幼苗在遮荫率为60%的环境下受光胁迫较小,其生长、叶片表观特征、光合能力以及生物量积累与分配等表现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南油杉 遮荫 幼苗生长 叶绿素荧光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缓释肥对江南油杉容器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0
19
作者 张培 庞圣江 +5 位作者 刘士玲 杨保国 劳庆祥 段润梅 蔡道雄 谌红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92-98,共7页
【目的】研究缓释肥用量对江南油杉幼苗生长、根系发育以及养分状况的影响,为江南油杉优质苗木繁育提供依据。【方法】以1年生江南油杉容器苗为材料,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方法,设置7个缓释肥用量处理:即对照(0 kg/m^(3),CK)、M_(1)(1.... 【目的】研究缓释肥用量对江南油杉幼苗生长、根系发育以及养分状况的影响,为江南油杉优质苗木繁育提供依据。【方法】以1年生江南油杉容器苗为材料,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方法,设置7个缓释肥用量处理:即对照(0 kg/m^(3),CK)、M_(1)(1.0 kg/m^(3))、M_(2)(2.0 kg/m^(3))、M_(3)(3.0 kg/m^(3))、M_(4)(4.0 kg/m^(3))、M_(5)(6.0 kg/m^(3))和M 6(9.0 kg/m^(3)),分析各处理江南油杉生长发育指标以及植株N、P、K养分含量。【结果】(1)与对照相比,施用缓释肥的江南油杉地径、苗高显著增加,叶、茎、根及全株生物量明显提高,且均以M_(3)(3.0 kg/m^(3))处理幼苗生长效果最佳。(2)施用缓释肥处理的江南油杉平均根直径、根表面积、根体积以及各根径等级的细根长度增幅明显,均高于对照,且M_(3)处理幼苗根系更为发达。(3)随着缓释肥用量的增加,江南油杉叶、茎、根的N、P和K含量均呈现先增加后下降趋势,M_(3)处理植株N、P和K含量整体较高。(4)江南油杉容器苗生长、生物量与缓释肥用量的二次项方程拟合效果最优,R 2均大于0.950,最佳缓释肥用量为2.75~3.28 kg/m^(3),与M_(3)处理生长最优的实测结果相吻合。【结论】适量缓释肥能促进江南油杉幼苗生长、生物量积累和根系发育,建议缓释肥用量以3.0 kg/m^(3)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南油杉 容器苗 苗木繁殖 缓释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表型及经济性状构建蒜头果初选核心种质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洪果 段润梅 +3 位作者 覃坚 曾冠 周炳江 劳庆祥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396-1404,共9页
为尽快明确天然林中蒜头果种质资源收集保存的策略和目标,本研究基于21个表型及经济性状,构建蒜头果核心种质,明确了建立蒜头果育种和保存群体的目标材料,为其资源保育提供依据。在系统聚类和优先取样法的基础上,分别利用遗传多样性法... 为尽快明确天然林中蒜头果种质资源收集保存的策略和目标,本研究基于21个表型及经济性状,构建蒜头果核心种质,明确了建立蒜头果育种和保存群体的目标材料,为其资源保育提供依据。在系统聚类和优先取样法的基础上,分别利用遗传多样性法、比例法和对数法,设定10%、20%和30%3种取样比例,产生7种构建策略;采用8个参数评价7种策略构建的核心种质,得到参数最优的核心种质;采用4重方法验证核心种质的有效性和代表性。结果表明,(1)“优先取样法+遗传多样性法+30%取样比例”形成的核心种质,8个评价参数最优,核心种质包含28个样本,取样比例为28.87%。(2)4种验证方法均表明,构建的核心种质具有较好的代表性。多样性指数的t检验表明,核心种质与原种质在21个性状上的多样性指数差异均不显著(0.05);符合率检验表明,核心种质与原种质在21个性状上的均值、极大值、极小值和多样性指数的符合率均在80%以上;主成分检验表明,核心种质与原种质具有相近的特征值、贡献率和累计贡献率;核心种质与原种质的样品分布表明,两者具有相似的分布结构。研究认为,构建的蒜头果核心种质具备代表性、有效性和实用性等特征,可作为蒜头果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和建立育种群体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蒜头果 核心种质 表型性状 种质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