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孟鲁斯特、氯雷他定、丹参酮联合治疗过敏性紫癜的细胞因子含量、免疫应答状态的评估 被引量:15
1
作者 段武琼 周长怀 罗明海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13期1787-1790,共4页
目的:评估孟鲁斯特、氯雷他定、丹参酮联合治疗过敏性紫癜的细胞因子含量、免疫应答状态。方法:收集2014年5月~2017年1月在陕西省安康市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的过敏性紫癜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孟鲁斯特组、氯雷他定组、丹参酮组、联... 目的:评估孟鲁斯特、氯雷他定、丹参酮联合治疗过敏性紫癜的细胞因子含量、免疫应答状态。方法:收集2014年5月~2017年1月在陕西省安康市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的过敏性紫癜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孟鲁斯特组、氯雷他定组、丹参酮组、联合治疗组各20例,对比4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Th17/Treg细胞免疫指标含量的差异。结果:治疗前,4组患者血清中炎症因子、Th17/Treg细胞免疫指标含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治疗组血清中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白介素(IL)-8、IL-14、IL-23、IL-33的含量低于孟鲁斯特组、氯雷他定组、丹参酮组(P<0.05);血清中IL-17的含量低于孟鲁斯特组、氯雷他定组、丹参酮组,IL-10、转化生长因子(TGF)-β的含量高于孟鲁斯特组、氯雷他定组、丹参酮组(P<0.05)。结论:孟鲁斯特、氯雷他定、丹参酮联合治疗过敏性紫癜,有助于减轻全身炎症反应,均衡Th17/Treg细胞免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紫癜 孟鲁斯特 氯雷他定 丹参酮 免疫应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替卡松联合孟鲁司特钠对儿童支气管哮喘肺功能及细胞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4
2
作者 段武琼 赵斌 田培军 《医学综述》 2016年第16期3279-3283,共5页
目的 探讨氟替卡松联合孟鲁司特钠对儿童支气管哮喘肺功能及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7月至2015年7月在安康市中心医院治疗的120例哮喘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联合治疗组和氟替卡松组,每组60例。氟替卡松组患儿给予氟替... 目的 探讨氟替卡松联合孟鲁司特钠对儿童支气管哮喘肺功能及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7月至2015年7月在安康市中心医院治疗的120例哮喘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联合治疗组和氟替卡松组,每组60例。氟替卡松组患儿给予氟替卡松气雾剂治疗(〈4岁儿童每次50~100μg,每日2次;≥4岁儿童用量控制在500μg以下),联合治疗组在氟替卡松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孟鲁司特钠治疗(口服,每次4 mg,每日1次)。两组患儿均治疗90 d。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肺功能、哮喘症状评分、血清白细胞介素4(IL-4)、IL-6、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以及免疫球蛋白E(Ig E)水平。结果 联合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氟替卡松组[93.3%(56/60)比76.7%(46/60)](P〈0.05)。治疗后,联合治疗组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以及最大呼气流量占预计值百分比(PEF%)显著高于氟替卡松组[(2.9±0.4)L比(2.4±0.3)L,(2.9±0.6)L比(2.3±0.6)L,(89.9±10.3)%比(81.6±11.1)%](P〈0.05);日间、夜间症状评分以及血清IL-4、IL-6,IL-8,TNF-α、Ig E水平显著低于氟替卡松组[(1.14±0.2)分比(2.04±0.4)分,(1.7±0.3)分比(2.8±0.5)分,(19.4±1.8)pg/L比(7.6±0.4)pg/L,(117.5±14.3)ng/L比(192.4±19.4)ng/L,(317.3±19.4)pg/L比(814.4±24.5)pg/L,(0.7±0.1)ng/L比(1.0±0.1)ng/L,(124.3±31.3)k U/L比(173.4±28.4)k U/L](P〈0.05)。结论氟替卡松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的疗效显著优于单用氟替卡松,其能改善患儿的肺功能,改善日间及夜间症状评分,降低机体IL-4、IL-6、IL-8、TNF-α和Ig E水平,抑制炎症反应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氟替卡松 孟鲁司特钠 肺功能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布拉酵母菌散对小儿轮状病毒性胃肠炎疾病进程的影响 被引量:14
3
作者 段武琼 周长怀 +1 位作者 罗明海 左小荣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17年第5期692-694,共3页
目的研究布拉酵母菌散对小儿轮状病毒性胃肠炎疾病进展的影响。方法纳入80例轮状病毒性胃肠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抽签分为两组,各40例。观察组行布拉酵母菌治疗,对照组行双歧杆菌四联活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记录两组腹泻停止时... 目的研究布拉酵母菌散对小儿轮状病毒性胃肠炎疾病进展的影响。方法纳入80例轮状病毒性胃肠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抽签分为两组,各40例。观察组行布拉酵母菌治疗,对照组行双歧杆菌四联活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记录两组腹泻停止时间、血清炎性因子和免疫指标水平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大便性状、腹痛腹胀及排便频率改善效果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腹泻持续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第3天大便次数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IL-2和CD4+显著高于对照组和治疗前,IL-10和CD8+显著低于对照组和治疗前(P均<0.05)。结论布拉酵母菌散用于轮状病毒感染性胃肠炎患儿能显著改善临床症状,缩短康复进程,这可能与布拉酵母菌改善肠道炎性因子水平,提高免疫功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拉酵母菌 轮状病毒性胃肠炎 疾病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丁香罗勒口服液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疗效探讨 被引量:4
4
作者 段武琼 周长怀 张娟 《吉林医学》 CAS 2013年第1期76-77,共2页
目的:探讨复方丁香罗勒口服液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2例诊断为轮病毒性肠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78例,对照组74例,对照组在采用免乳糖饮食、炎琥宁抗病毒、纠正酸碱失衡和水电解质紊乱等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思密达,观察... 目的:探讨复方丁香罗勒口服液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2例诊断为轮病毒性肠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78例,对照组74例,对照组在采用免乳糖饮食、炎琥宁抗病毒、纠正酸碱失衡和水电解质紊乱等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思密达,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复方丁香罗勒口服液。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6.1%,轮状病毒抗原转阴率3 d 55.1%,6 d 37.1%,6 d总转阴率96%,平均住院5.21(4.5±0.71)d,对照组总有效率73.14%,轮状病毒抗原转阴率3 d 29.7%,6 d40.5%,6 d总转阴率70.2%,平均住院8.02(7±1.02)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复方丁香罗勒口服液能有效减轻消除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症状,清除轮状病毒,缩短轮状病毒肠炎病程,无不良反应,是治疗轮状病毒肠炎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状病毒 肠炎 复方丁香罗勒口服液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足口病住院患者388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段武琼 凌婷 张森山 《吉林医学》 CAS 2013年第2期297-298,共2页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措施,为重症手足口病的防治提供依据,减少手足口病的死亡率及致残率。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手足口病病例的相关信息进行分析。结果:患儿采用综合治疗措施,治愈率为100%,无一例死亡病例。临床...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措施,为重症手足口病的防治提供依据,减少手足口病的死亡率及致残率。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手足口病病例的相关信息进行分析。结果:患儿采用综合治疗措施,治愈率为100%,无一例死亡病例。临床特点是多发生于每年3~8月份,1~3岁患儿为主,占62.8%,4~7岁占30.7%;重型手足口病发生率为6.4%,均为中枢神经系统感染;重型病情进展快,均有体温的异常,手、足皮疹,精神差、易惊、肢体抖动多见,危重患者可出现神经源性肺水肿和循环衰竭。结论:在手足口病流行季节,加强社区该病健康教育,以提高社区人群就诊意识;医务人员加强重型手足口病的早期筛查,重视重型病例早期临床表现,及时诊断及治疗是关键,早期使用甘露醇有助于避免发生神经源性肺水肿;重症病例治疗原则是以脱水降颅压、大剂量激素和静脉用丙种球蛋白冲击,以及呼吸循环支持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临床 分析 住院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胃插管术在新生儿危重症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段武琼 张静静 罗云明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6年第6期1101-1102,共2页
关键词 插管法 胃肠 消化系统/病理生理学 加强医疗 新生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84例婴幼儿迁延性及慢性腹泻病病因分析
7
作者 段武琼 周长怀 常明 《河南中医》 2014年第B11期185-186,共2页
目的探讨安康地区婴幼儿迁延性、慢性腹泻病的病因及相关高危因素.方法:2006 年6 月~2012 年12 月期间住院的迁延性及慢性腹泻病患儿384 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84 例患儿非感染性因素占67.7%,其中锌缺乏71.5%,乳糖吸收不良... 目的探讨安康地区婴幼儿迁延性、慢性腹泻病的病因及相关高危因素.方法:2006 年6 月~2012 年12 月期间住院的迁延性及慢性腹泻病患儿384 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84 例患儿非感染性因素占67.7%,其中锌缺乏71.5%,乳糖吸收不良56.9%,肝损害53.1%,免疫功能低下32.3%,轻度贫血例29.3%,中度营养不良2.3%,过敏因素1.04%;感染性因素所占的比例为32.3%,其中粪便培养阳性111 例,条件致病菌108 例.结论:安康地区迁延性及慢性腹泻病病因以非感染性因素为主,占67.7%,常多因素并存,其中锌缺乏、乳糖吸收不良居首位;感染性因素所占的比例为32.3%,粪便培养以条件致病菌为主;抗生素使用、锌缺乏、乳糖不耐受、免疫功能低下仍是迁延性及慢性腹泻病的常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幼儿 迁延性及慢性腹泻病 病因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康市儿童流行性腮腺炎138例分析
8
作者 段武琼 邹武军 陈群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7年第21期5086-5087,共2页
目的:分析安康地区流行性腮腺炎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2002-01~2006-12住院流行性腮腺炎临床资料.从患儿性别、发病区域、是否接种疫苗、发病季节、年龄分布及主要并发症等进行分析.结果:138例流行性腮腺炎在发病区域、接种疫苗有显... 目的:分析安康地区流行性腮腺炎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2002-01~2006-12住院流行性腮腺炎临床资料.从患儿性别、发病区域、是否接种疫苗、发病季节、年龄分布及主要并发症等进行分析.结果:138例流行性腮腺炎在发病区域、接种疫苗有显著差异.发病年龄以3~12岁为主占89.8%;流行性腮腺炎仍以脑炎为主,占47%,其次为胰腺炎,十二岁以上者易发生睾丸炎;有心因疾病发生占1.4%.结论:流行性腮腺炎仍以脑炎为主要并发症,重视早期正规治疗能有效预防并发症.非流行期间接种腮腺疫苗为有效预防措施;儿童心理负荷大应注意心理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易激综合征血清炎症因子表达与肠道菌群变化的关系 被引量:37
9
作者 赵斌 郭联斌 段武琼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19年第9期1046-1049,共4页
目的研究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血清炎性因子与肠道菌群水平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40例IBS患者临床资料,并作为观察组,另纳入40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血清炎性因子[白介素-6(IL-6)、IL-8、IL-13及IL-18]和肠道菌群... 目的研究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血清炎性因子与肠道菌群水平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40例IBS患者临床资料,并作为观察组,另纳入40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血清炎性因子[白介素-6(IL-6)、IL-8、IL-13及IL-18]和肠道菌群(双歧杆菌、乳酸杆菌、肠杆菌及肠球菌),分析IBS患者血清炎性因子与肠道菌群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IL-6、IL-8及IL-18分别为[(23.48±5.93)ng/L,(70.69±11.97)ng/mL,(128.63±19.51)pg/m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IL-13为(17.46±4.29)ng/L,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粪便标本中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含量分别为(6.84±1.37)lg CFU/g和(6.51±1.13)lg CFU/g,均低于对照组,肠杆菌和肠球菌含量分别为(9.01±0.87)lg CFU/g和(7.59±1.14)lg CFU/g,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BS患者炎性因子IL-6、IL-8及IL-18与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含量呈负相关,与肠杆菌和肠球菌含量呈正相关(P<0.05),IL-13与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含量呈正相关,与肠杆菌和肠球菌呈负相关(P<0.05)。结论IBS患者肠道益生菌减少,致病菌增加,肠道菌群含量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密切相关,二者相互作用,促进IBS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易激综合征 炎性因子 肠道菌群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蒙脱石散联合葡萄糖酸锌治疗小儿急性腹泻疗效分析 被引量:6
10
作者 刘红 张联合 段武琼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4年第4期683-684,共2页
目的对蒙脱石散与葡萄糖酸锌联合治疗小儿急性腹泻的疗效进行探讨。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安康市中心医院儿科收治的急性腹泻患儿180例,按照收治时间先后将患儿划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9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单纯蒙脱石散治疗,... 目的对蒙脱石散与葡萄糖酸锌联合治疗小儿急性腹泻的疗效进行探讨。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安康市中心医院儿科收治的急性腹泻患儿180例,按照收治时间先后将患儿划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9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单纯蒙脱石散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葡萄糖酸锌进行治疗,对两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治疗的总有效率比较,实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093,P<0.05)。实验组的止泻、退热、止吐、纠正脱水时间、住院平均时间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t值分别为13.923、10.283、11.023、14.831和18.532,均P<0.05)。结论在蒙脱石散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葡萄糖酸锌对小儿急性腹泻进行治疗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治愈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脱石散 葡萄糖酸锌 小儿急性腹泻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毒T淋巴细胞抗原4基因多态性与肝癌易感性的相关性 被引量:1
11
作者 赵斌 郭联斌 段武琼 《肝脏》 2019年第12期1453-1455,共3页
目的探讨细胞毒T淋巴细胞抗原4(CTLA-4)基因多态性与肝癌易感性的相关性。方法选择陕西省安康市中心医院2016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70例肝癌患者,另以7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所有患者均检测CTLA-4基因外显子49位点的基因型分布。比较... 目的探讨细胞毒T淋巴细胞抗原4(CTLA-4)基因多态性与肝癌易感性的相关性。方法选择陕西省安康市中心医院2016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70例肝癌患者,另以7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所有患者均检测CTLA-4基因外显子49位点的基因型分布。比较2组AA、AG、GG基因型分布与等位基因A、G的基因频率。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基因型分布与肝癌易感性之间的相关性,并进一步进行基因频率相对风险分析。结果2组AA、AG、GG基因型的分布存在显著差异,肝癌患者均GG基因型居多,对照组以AG基因型居多(P<0.001)。肝癌组G等位基因频率为71.43%,显著高于对照组51.43%(P<0.05)。CTLA-4基因多态性与肝癌易感性之间存在明显相关性(r=0.701,P=0.012),携带G等位基因会增加肝癌患病风险[OR=4.101(2.227~10.031)]。结论CTLA-4基因的外显子49位点基因多态性与肝癌易感性存在较大相关性,携带G等位基因的肝癌患病风险相对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毒T淋巴细胞抗原4 基因多态性 肝癌 易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崎病46例临床分析及早期诊断 被引量:1
12
作者 董根文 段武琼 +2 位作者 邹武军 李晓丽 沈贵东 《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2005年第4期51-51,57,共2页
目的观察川崎病(KD)临床特点,探讨早期诊断 KD 的诊断指标,评价静脉注射用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 KD 疗效。方法统计分析46例 KD 患儿临床症状、体征出现的时间及发生率。结果本组 KD 早期表现发热的发生率为100%,唇红干裂、皮疹、眼结... 目的观察川崎病(KD)临床特点,探讨早期诊断 KD 的诊断指标,评价静脉注射用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 KD 疗效。方法统计分析46例 KD 患儿临床症状、体征出现的时间及发生率。结果本组 KD 早期表现发热的发生率为100%,唇红干裂、皮疹、眼结膜充血及肛周皮肤改变的发生率分别为91.3%、86.9%、76%和69.6%,均出现在发病5d 内,卡疤红肿发生率为10.8%,出现在发病3d 内。46例应用 IVIG 治疗全部治愈。结论 KD 患儿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和皮肤黏膜改变,当出现发热、唇红干裂、眼结膜充血、皮疹时,应高度怀疑 KD,及时做心脏彩超检查能提高早期诊断率。肛周皮肤改变及卡疤红肿具有早期诊断意义。IVIG防治 KD 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崎病 诊断 治疗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急性偏瘫35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董根文 段武琼 +1 位作者 李晓丽 王红 《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5年第2期44-44,共1页
目的 探讨小儿急性偏瘫 (AHS)的病因、临床特点 ,并对实验室检查、诊断及治疗做一评价。方法 对 3 5例AHS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及治疗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 5例患儿中 ,3岁以下患儿占 80 % ,晚发型维生素K缺乏性颅内出血及... 目的 探讨小儿急性偏瘫 (AHS)的病因、临床特点 ,并对实验室检查、诊断及治疗做一评价。方法 对 3 5例AHS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及治疗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 5例患儿中 ,3岁以下患儿占 80 % ,晚发型维生素K缺乏性颅内出血及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为主要病因。脑脊液检查、计算机断层扫描 (CT)及核磁共振成像 (MRI)检查在AHS诊断方面提供重要信息。治疗采用综合治疗方法 ,预后良好。结论 AHS以婴幼儿多见 ,病因以感染、外伤多见 ,3个月以下小婴儿以晚发型维生素K缺乏性颅内出血多见 ,本病诊断手段多 ,侧重点不同 ,脑脊液检查、CT及MRI检查可作为AHS的重要检查手段 ,治疗上及早应用改善微循环、营养脑细胞及高压氧疗等综合治疗是AHS所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诊断 急性偏瘫 综合治疗 晚发型 维生素K缺乏 脑脊液检查 颅内出血 实验室检查 病因 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孢克肟在小儿急性细菌性肠炎中的疗效及对炎性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4
14
作者 张静 洪岩 段武琼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7期970-972,共3页
目的:观察头孢克肟在小儿急性细菌性肠炎中的疗效及对炎性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于本院进行治疗的90例急性细菌性肠炎患儿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头孢克洛组)45例和观察组(头孢克肟组)45例,然后将两组中发热与未发热者的总有效... 目的:观察头孢克肟在小儿急性细菌性肠炎中的疗效及对炎性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于本院进行治疗的90例急性细菌性肠炎患儿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头孢克洛组)45例和观察组(头孢克肟组)45例,然后将两组中发热与未发热者的总有效率及治疗前、治疗后不同时间的血清白介素-8(IL-8)、降钙素原(PCT)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和阳性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中发热与未发热者的总有效率均分别高于对照组,治疗后不同时间的血清IL-8、PCT及TNF-α含量和阳性率均低于对照组及观察组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孢克肟在小儿急性细菌性肠炎中的综合疗效较好,且其对患儿的血清炎性指标也有较佳的控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孢克肟 小儿急性细菌性肠炎 炎性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炎琥宁联合阿糖腺苷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的疗效及对T淋巴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8
15
作者 郭黎 段武琼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6年第23期82-84,共3页
目的探讨炎琥宁联合阿糖腺苷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的疗效及对T淋巴细胞的影响。方法选取95例病毒性脑炎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7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采用炎琥宁治疗,观察组采用炎琥宁联合阿糖腺苷进行治疗,... 目的探讨炎琥宁联合阿糖腺苷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的疗效及对T淋巴细胞的影响。方法选取95例病毒性脑炎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7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采用炎琥宁治疗,观察组采用炎琥宁联合阿糖腺苷进行治疗,疗程均为7 d。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症状改善情况;观察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记录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60%(P<0.05);观察组退热时间、意识恢复时间、精神症状缓解时间、头痛及呕吐缓解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2组CD3+、CD4+、CD8+T细胞亚群细胞数均显著增加(P<0.01),观察组增加程度更为显著(P<0.01);2组不良反应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炎琥宁联合阿糖腺苷可有效改善病毒性脑炎患儿T细胞亚群水平,提高临床疗效,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琥宁 阿糖腺苷 病毒性脑炎 小儿 T淋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纳洛酮治疗乙型脑炎疗效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杨晓燕 邹月新 +2 位作者 常明 段武琼 张亚莉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5年第3期562-563,共2页
目的观察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纳洛酮治疗乙型脑炎的疗效。方法安康市中心医院2012年6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95例乙型脑炎患儿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47例,给予常规综合治疗(抗病毒治疗+营养支持+对症治疗);研究组48例,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 目的观察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纳洛酮治疗乙型脑炎的疗效。方法安康市中心医院2012年6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95例乙型脑炎患儿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47例,给予常规综合治疗(抗病毒治疗+营养支持+对症治疗);研究组48例,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丙种球蛋白静脉输注1g·kg^(-1)·d^(-1)联合纳洛酮(0.01~0.02)mg/kg治疗。结果研究组患儿平均退热时间、抽搐时间及意识障碍持续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t值分别为4.526、3.371、4.487,均P<0.01);研究组较对照组呼吸衰竭发生率明显降低(x^2=14.341,P<0.05);研究组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x^2=19.234,P<0.01)。结论丙种球蛋白联合纳洛酮治疗乙型脑炎较单纯综合治疗更为有效,能够显著降低死亡率,提高治愈率,减少后遗症的发生,应在临床治疗中普遍推广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脑炎 丙种球蛋白 纳洛酮 死亡率 后遗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窒息与头颅CT41例分析
17
作者 段武琼 《陕西医学杂志》 CAS 1999年第3期144-145,共2页
对41例窒息新生儿进行常规头颅CT扫描,以现察窒息、窒息程度及持续时间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改变的影响。结果:窒息因缺氧缺血因素,引起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率高达90.2%,且多以缺氧缺血性脑病及缺氧缺血性颅内出血同时改变为主约占53.... 对41例窒息新生儿进行常规头颅CT扫描,以现察窒息、窒息程度及持续时间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改变的影响。结果:窒息因缺氧缺血因素,引起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率高达90.2%,且多以缺氧缺血性脑病及缺氧缺血性颅内出血同时改变为主约占53.6%,颅内出血以蛛网膜下腔出血为主约占78.9%。缺氧缺血性脑损伤与窒息、窒息程度及窒息时间有密切关系。提示对窒息新生儿早期应给予适度的干预性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窒息 头颅 CT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蜂蜇伤中毒后致急性肾损伤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罗明海 段武琼 +1 位作者 李聪 张森山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23年第9期1357-1360,共4页
【目的】探讨小儿蜂蜇伤中毒后致急性肾损伤(AKI)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20例蜂蜇伤中毒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患儿是否存在AKI分为AKI组(n=46)和非AKI组(n=74)。收集并比较两组患儿一般资料、蜇伤至入院时... 【目的】探讨小儿蜂蜇伤中毒后致急性肾损伤(AKI)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20例蜂蜇伤中毒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患儿是否存在AKI分为AKI组(n=46)和非AKI组(n=74)。收集并比较两组患儿一般资料、蜇伤至入院时间等各项信息及入院时红细胞(RBC)计数、白细胞(WBC)计数、血红蛋白(Hb)、血钾离子(K^(+))、血钙离子(Ca^(2+))、二氧化碳结合力(CO_(2)CP)、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丙氨酸氨基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等各项指标。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相关指标对小儿蜂蜇伤中毒后AKI发生的预测价值,将有差异的单因素纳入Logistic模型,行量化赋值,分析小儿蜂蜇伤中毒后AKI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AKI组蜇伤至入院时间、WBC计数、K^(+)、Scr、CK-MB、CK、LDH、ALT、AST水平均显著高于非AKI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ROC分析,蜇伤至入院时间、WBC计数、K^(+)、Scr、CK-MB、CK、LDH、ALT、AST预测小儿蜂蜇伤中毒后AKI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43、0.876、0.845、0.947、0.875、0.920、0.906、0.919、0.956(均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证实,蜇伤至入院时间≥11.245 h、WBC计数≥14.095×10^(9)/L、K^(+)≥5.5 mmol/L、Scr≥129.490μmol/L、CK-MB≥50.130 U/L、CK≥371.410 U/L、LDH≥470.135 U/L、ALT≥83.745 U/L、AST≥96.195 U/L是小儿蜂蜇伤中毒后发生AKI的危险因素。【结论】小儿蜂蜇伤中毒后发生AKI与蜇伤至入院时间、WBC计数、K+、Scr、CK-MB、CK、LDH、ALT、AST密切相关,临床应予以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咬伤和蜇伤 急性肾损伤/并发症 影响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在儿科的临床应用
19
作者 杨联印 段武琼 《陕西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95-97,共3页
关键词 免疫球蛋白 静脉注射 儿科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婴幼儿迁延性、慢性腹泻13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程光清 段武琼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0年第21期41-42,共2页
目的 分析婴幼儿迁延性、慢性腹泻的病因、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迁延性、慢性腹泻130例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锌缺乏93例(71.5%),乳糖不耐受74例(56.9%),肝损害69例(53.1%),肠道感染42例(32.3%),免疫功能低下42例... 目的 分析婴幼儿迁延性、慢性腹泻的病因、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迁延性、慢性腹泻130例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锌缺乏93例(71.5%),乳糖不耐受74例(56.9%),肝损害69例(53.1%),肠道感染42例(32.3%),免疫功能低下42例(32.3%),中度营养不良3例(2.3%),并发呼吸道感染41例(31.5%)、轮状病毒感染22例(16.9%),艾滋病2例(1.5%).粪细菌培养阳性38例(29.2%),除1例嗜水气单胞菌外,其余均为条件致病菌.针对病因,同时辅以支持等综合治疗,显效24例,有效103例,无效3例.结论 迁延性、慢性腹泻的病因复杂,包括锌缺乏、乳糖不耐受、肠道感染、免疫功能低下、菌群失调等.易并发感染、肝损害.其中营养不良不是主要并发症.应积极查找病因,个体化治疗,提高治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泻 婴儿 临床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