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外出流动与本地婚姻——农村青年初次流动行为及其对地理通婚圈的影响
1
作者 段朱清 滕嘉暄 《人口与发展》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9-121,95,共14页
在生命历程理论的指导下,使用2018年百村调查数据与定量分析方法,探究农村青年初次流动行为多维要素及其对地理通婚圈的影响。研究发现:近年来,“先流动、后结婚”成为农村青年主流生计安排、初次流动时点持续提前,且农村青年初婚年龄... 在生命历程理论的指导下,使用2018年百村调查数据与定量分析方法,探究农村青年初次流动行为多维要素及其对地理通婚圈的影响。研究发现:近年来,“先流动、后结婚”成为农村青年主流生计安排、初次流动时点持续提前,且农村青年初婚年龄有提前趋势;农村青年普遍呈现为“远距离务工与本地婚”,婚前有流动行为的农村青年的地理通婚圈明显扩大,反之则地理通婚圈有内卷趋势;经济发展水平落后省份对农村青年远距离流动的“挤出”效应显著,传统性别观念较重省份偏好省内通婚;农村两性青年成婚机会存在差异,男性时间成本高,女性时间成本较低且仍有缩短趋势;农村男性初次流动年龄越大、流动距离越远、婚前流动时间越长,均会促进地理通婚圈扩大。研究关于农村青年流动与通婚圈的发现为积极推进以县域为载体的就近城镇化提供了实证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青年 初次流动 地理通婚圈 生命历程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少难成家、老无所依?性别失衡下的男性婚姻挤压与家庭发展风险 被引量:3
2
作者 靳小怡 段朱清 +1 位作者 孟阳 李树茁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64-177,共14页
中国的出生性别比偏高长达近40年,男性人口过剩导致的男性婚姻挤压已带来系列严重后果,婚姻成本不断攀升、高价彩礼难以遏制、农村家庭发展面临严峻挑战。基于西安交通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所与法国国立人口研究所合作的“中国女性缺失背... 中国的出生性别比偏高长达近40年,男性人口过剩导致的男性婚姻挤压已带来系列严重后果,婚姻成本不断攀升、高价彩礼难以遏制、农村家庭发展面临严峻挑战。基于西安交通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所与法国国立人口研究所合作的“中国女性缺失背景下男性家庭性别角色和家庭生活调查”数据和西安交通大学新型城镇化与可持续发展课题组于2018年在全国11个省份收集的农业户籍人口专项调查数据,构建农村大龄未婚男性家庭发展风险分析框架与农村男性婚姻成本分析框架,使用定量分析方法,界定出农村大龄未婚男性家庭发展风险的主要场域,为婚姻场域、健康场域与养老场域;识别出各场域典型风险,为成婚风险、性健康风险与自身养老风险;构建出以国家治理模式为核心,以社会发展制度与家庭发展政策为支撑,以弱势群体家庭发展促进工作平台为突破点的农村大龄未婚男性家庭发展风险治理模式;定义了农村男性婚姻成本概念,包含婚房、彩礼、媒人中介费、婚礼四要素,识别出农村男性婚姻成本四种类型,为偏重彩礼型、偏重婚房型、彩礼-婚房并重型与混合型;揭示出农村男性婚姻成本变迁特征、结构性差异与关键影响因素;在对各级政府现行农村地区彩礼治理政策进行回溯分析与效果评价的基础上,提出加强城乡间、区域间资源合理配置,促进就地城镇化,提升农村人口教育水平与职业保障,加强人力资本投资,全方位调研地区婚姻成本实践内涵,因地制宜推进农村地区移风易俗,坚持“党建引领、党员先行”,充分挖掘村庄内生治理资源,依托群众性自治组织加强引导,建立政府主导、社区与家庭参与的婚介机构等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别失衡 婚姻挤压 城镇化 农村男性 家庭发展 婚姻成本 彩礼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庭人口禀赋对城乡夫妻抚幼投入与分工的影响——基于西部县域调查数据的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段朱清 靳小怡 杜巍 《人口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1-45,共15页
为应对人口老龄化与低生育率,国家提倡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并将婚嫁、生育、养育、教育一体考虑,因此完善家庭抚幼功能迫在眉睫。本文基于2021年陕西N县城乡家庭专项调查数据,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与多分类回归分析等方法,分析西... 为应对人口老龄化与低生育率,国家提倡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并将婚嫁、生育、养育、教育一体考虑,因此完善家庭抚幼功能迫在眉睫。本文基于2021年陕西N县城乡家庭专项调查数据,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与多分类回归分析等方法,分析西部典型农业县中家庭人口禀赋对夫妻抚幼投入与分工的影响。研究发现城乡女性在家庭抚幼中依然占据绝对主导地位,男性参与度较差,农村男性尤甚;伴随家庭抚幼负担加重,仅妻子的抚幼投入增加,“父职”缺位明显;祖辈健康状况越好,对家庭抚幼的帮助效应越显著;作为家庭的刚性需求,抚幼功能表现出较强的稳定性,家庭养老负担的增加并未对家庭抚幼产生挤占效应;县外流动的打工经历明显削弱了夫妻的抚幼投入。研究揭示了西部县域家庭抚幼功能发挥面临的诸多阻力,为进一步发挥与完善西部县域家庭功能,须持续关注家庭内部两性分工的科学性与平等性,促进教育体系改革,提升西部地区男性受教育程度,强化其个体资源与家庭责任意识,促进就地城镇化,避免远距离流动带来的家庭离散,保障西部地区家庭抚幼功能与儿童成长权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人口禀赋 抚幼投入 抚幼分工 城乡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城乡人口的婚姻匹配及其对初婚年龄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4
4
作者 段朱清 靳小怡 《人口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58-71,共14页
初婚年龄关系结婚率、出生率以及人口结构等重大议题,是反映个体初婚特征的重要指标。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关于婚龄的政策保持不变,学界对初婚年龄的探讨开始重点关注社会经济特征、人群差异、多样化影响因素等,在现代化观念、经济高速... 初婚年龄关系结婚率、出生率以及人口结构等重大议题,是反映个体初婚特征的重要指标。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关于婚龄的政策保持不变,学界对初婚年龄的探讨开始重点关注社会经济特征、人群差异、多样化影响因素等,在现代化观念、经济高速发展以及婚姻市场结构变动的影响下,个体资源、择偶观念以及择偶标准均发生转变,夫妻之间的匹配程度对个体进入婚姻的影响愈发重要。本文通过利用2015年CGSS数据以及2018年全国百村调查数据,使用描述性分析、多变量回归分析等方法,试图揭示中国城乡人口初婚年龄的发展趋势与分布,进一步聚焦婚姻匹配对初婚年龄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国初婚年龄持续攀升且城乡始终保持约2岁的差异;夫妻年龄差越大则男性初婚年龄越大、女性初婚年龄越小且不具城乡差异;跨户籍通婚的城市男性初婚年龄显著提前,跨户籍通婚的农村男女两性的初婚年龄均明显推迟;夫妻教育差越大对农村女性初婚年龄有显著推迟作用;婚姻成本与夫妻相对来源地对农村男性的初婚年龄具有显著影响。在男性婚姻挤压背景下,城市男性在婚姻市场依旧占有绝对优势,而农业户籍人口则面临较大的择偶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婚姻匹配 初婚年龄 城乡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青少年家庭的父母教育卷入及其性别差异——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影响与启示 被引量:3
5
作者 靳小怡 段朱清 《人口与发展》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62-78,共17页
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带来的居家隔离对传统教育模式产生冲击,父母共同居家时间增多,家庭教育作用上升。使用2020年2月西安市两所重点中学初中生疫情期间状况的调查数据,聚焦疫情下父母个体资源、婚姻匹配,及家庭内外部环境变化的影响... 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带来的居家隔离对传统教育模式产生冲击,父母共同居家时间增多,家庭教育作用上升。使用2020年2月西安市两所重点中学初中生疫情期间状况的调查数据,聚焦疫情下父母个体资源、婚姻匹配,及家庭内外部环境变化的影响。研究发现:疫情期间,父母教育卷入在学业辅导、亲子沟通与共同活动方面均有所增加;父母教育程度的提升对教育卷入具有显著促进作用,职业阶层升高未对教育卷入产生负面影响;夫妻教育匹配与职业匹配与父母教育卷入显著相关,“母职”的稳定性主动性与“父职”的被动性并存;因疫情带来的家庭内外部环境的剧烈变动对父母教育卷入具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疫情 父母教育卷入 相对资源 性别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透视“天价彩礼”:现状、成因与治理 被引量:8
6
作者 靳小怡 段朱清 《山东女子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37-49,共13页
近年来,“天价彩礼”现象引起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学界已对“天价彩礼”的成因、现状与后果予以关注,但对“天价彩礼”的生成机制还存在争论,对治理政策的进一步完善还缺乏研究。“天价彩礼”的主要动因是男性婚姻挤压引起的婚... 近年来,“天价彩礼”现象引起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学界已对“天价彩礼”的成因、现状与后果予以关注,但对“天价彩礼”的生成机制还存在争论,对治理政策的进一步完善还缺乏研究。“天价彩礼”的主要动因是男性婚姻挤压引起的婚姻市场恶性竞争与城镇化、市场经济和现代观念的冲击。已有关于婚姻成本的研究形成了五种经典理论,它们产生的时代背景各不相同,所关注的要素各有侧重。使用定量分析方法,基于2018年全国11个省份的抽样调查数据研究发现,城镇化发展深刻地影响了当前我国农村地区的婚姻实践,中国农村男性婚姻成本在构成与金额方面呈现出新的特征。对“天价彩礼”的治理难以一蹴而就,需要地方政府因地施策、逐步完善与细化治理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 天价彩礼 婚姻支付 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认识互联网金融 被引量:2
7
作者 段朱清 《经济师》 2014年第6期149-150,共2页
互联网金融,是依托支付、云计算、社交网络和搜索引擎等互联网工具,实现资金融通、支付和信息中介等业务的一种新兴金融。区别于传统金融,互联网金融不仅采用了互联网作为媒介,而且参与者都要遵循"开放、平等、协作、分享"的... 互联网金融,是依托支付、云计算、社交网络和搜索引擎等互联网工具,实现资金融通、支付和信息中介等业务的一种新兴金融。区别于传统金融,互联网金融不仅采用了互联网作为媒介,而且参与者都要遵循"开放、平等、协作、分享"的互联网精神,使金融业务更加透明、参与度更高、协作性更好。文章从互联网金融的特点、现有模式和潜在风险三个方面着手,探讨如何认识互联网金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余额宝 传统金融 商业银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价彩礼源何来:城镇化下的中国农村男性婚姻成本研究 被引量:48
8
作者 靳小怡 段朱清 《妇女研究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8-31,共14页
农村持续上涨的婚姻成本给个体和家庭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日益引起社会与学界的高度关注。本文使用西安交通大学"新型城镇化与可持续发展"课题组2018年全国11个省份"百村调查"数据,重点考察城镇化因素对中国农村... 农村持续上涨的婚姻成本给个体和家庭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日益引起社会与学界的高度关注。本文使用西安交通大学"新型城镇化与可持续发展"课题组2018年全国11个省份"百村调查"数据,重点考察城镇化因素对中国农村男性婚姻成本的影响。通过分人群、分区域以及OLS回归分析发现:(1)近30年来,中国农村男性婚姻成本的涨幅较大,相比于1999年以前结婚的农村男性,2010年以后结婚的农村男性婚姻总成本是前者的7.64倍;(2)各项婚姻成本在区域间呈现出不同特征,中西部农村男性的彩礼负担最重,东部农村男性则主要背负较高的婚房成本;(3)与婚前无流动经历者相比,婚前有流动经历的农村男性的各项婚姻成本显著更高;(4)婚娶城镇户籍女性的农村男性,需要支付更高的彩礼与婚房费用;(5)较高的教育程度与父辈较高的职业阶层均显著提高男性的婚姻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男性 婚姻成本 流动经历 跨户籍婚姻
原文传递
多源数据视野下的农民工跨户籍婚姻——基于城镇化类型与性别视角的分析 被引量:14
9
作者 靳小怡 段朱清 《妇女研究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7-30,60,共15页
农民工与城镇居民实现跨户籍的婚姻缔结,是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在家庭层面的具体表现形式之一。文章利用多源调查数据,基于城镇化类型与性别视角,从宏观和微观层面对农民工跨户籍婚姻进行趋势和成因分析。研究发现,中国的跨户籍通婚率在... 农民工与城镇居民实现跨户籍的婚姻缔结,是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在家庭层面的具体表现形式之一。文章利用多源调查数据,基于城镇化类型与性别视角,从宏观和微观层面对农民工跨户籍婚姻进行趋势和成因分析。研究发现,中国的跨户籍通婚率在13%左右,同质婚仍是中国人口婚配的主要模式;近年来,女性跨户籍通婚率高于男性,但男性跨户籍通婚也在持续上升;与就地城镇化地区相比,异地城镇化的社会开放程度更大、阶层流动状况更好,对婚姻缔结的影响更大,更有可能发生跨户籍婚姻。人力资本仍旧是跨户籍婚姻的决定性因素,家庭因素对跨户籍婚姻具有促进作用,年龄、职业阶层、受教育程度和收入方面的相对优势是农民工现阶段弥补户籍劣势实现与市民通婚的主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源数据 农民工 跨户籍婚姻 城镇化类型 性别视角
原文传递
试论青少年网络安全及立法建议 被引量:3
10
作者 段朱清 《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 2014年第5期234-236,共3页
网络,在传播信息、便捷生活的同时,对青少年的身心发展也产生了深刻影响,目前,我国尚无一部较为系统的立法针对青少年网络安全问题做出规范。本文将青少年网络安全问题作为立足点,剖析了网络安全出现问题的具体原因,诸如信息多且杂、个... 网络,在传播信息、便捷生活的同时,对青少年的身心发展也产生了深刻影响,目前,我国尚无一部较为系统的立法针对青少年网络安全问题做出规范。本文将青少年网络安全问题作为立足点,剖析了网络安全出现问题的具体原因,诸如信息多且杂、个人信息容易泄露、利用网络诱导青少年犯罪、网瘾等,这些因素正不断威胁着青少年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因此,本文认为,制定有关网络安全的立法,切实保护青少年上网安全,保护祖国未来的身心健康迫在眉睫,我国必须制定专门立法并对相关法律法规加以完善,发挥法律强有力的社会规范作用,为保障青少年有一个健康良好的上网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安全 青少年 个人信息 网瘾 网络犯罪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