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年性股骨下端骨折内固定材料选择及疗效对比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段文江 吴宇 +1 位作者 赵红军 陈斌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3年第1期58-60,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性股骨下端骨折内固定材料的选择及临床疗效,为老年性股骨下端骨折的临床治疗方案选择提供依据.方法 132例老年性股骨下端骨折患者均采用内固定的手术方式进行治疗.其中,32例应用动力髁螺钉(DCS),60例应用逆行交锁髓内钉,4... 目的探讨老年性股骨下端骨折内固定材料的选择及临床疗效,为老年性股骨下端骨折的临床治疗方案选择提供依据.方法 132例老年性股骨下端骨折患者均采用内固定的手术方式进行治疗.其中,32例应用动力髁螺钉(DCS),60例应用逆行交锁髓内钉,40例应用股骨髁支持钢板.随访6~18个月,按照疗效标准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进行疗效分级统计,并对3种不同固定材料患者愈合的优良率进行统计学分析,分析选取的3种不同固定材料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使用内固定材料治疗老年性股骨下端骨折均见好转,使用逆行交锁髓内钉的优良率是100%,使用动力髁螺钉的优良率是96.2%,使用股骨髁支持钢板的优良率是90.0%.t检验分析,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逆行交锁髓内钉的患者愈合的优良率较高,好于动力髁螺钉和股骨髁支持钢板.结论 3种内固定方法治疗老年性股骨下端骨折均取得良好效果,使用逆行交锁髓内钉的优良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下端骨折 内固定材料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肢骨折患者中后期治疗临床效果与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段文江 高苏宁 +1 位作者 吴宇 秦刚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1年第10期752-753,共2页
目的观察与分析四肢骨折患者中后期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80例四肢骨折患者且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手术+中后期治疗组)和对照组(单纯手术组),并对所观察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与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关节活动程度及功能情... 目的观察与分析四肢骨折患者中后期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80例四肢骨折患者且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手术+中后期治疗组)和对照组(单纯手术组),并对所观察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与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关节活动程度及功能情况评分较治疗前均得以改善,同时观察组临床治疗效果及相关指标好于对照组,住院时间也明显短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四肢骨折的中后期治疗不但可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同时还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肢骨折 中后期 治疗 观察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吸收螺钉与空心螺钉治疗单纯内踝骨折的临床疗效比较 被引量:2
3
作者 段文江 吴宇 +1 位作者 赵红军 陈斌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第1期434-435,共2页
目的探讨可吸收螺钉和空心螺钉治疗新鲜闭合性内踝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通过2006年9月到2010年9月一年时间内对124例新鲜闭合性单纯内踝骨折患者,采取两种螺钉的临床治疗(即国产可吸收螺钉和空心螺纹钉),随访半年到18个月。结果所有患... 目的探讨可吸收螺钉和空心螺钉治疗新鲜闭合性内踝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通过2006年9月到2010年9月一年时间内对124例新鲜闭合性单纯内踝骨折患者,采取两种螺钉的临床治疗(即国产可吸收螺钉和空心螺纹钉),随访半年到18个月。结果所有患者均骨性愈合,按照Mart和Teipner术后临床(功能)恢复标准,优良率分别为93%、96%,统计学无明显差异。结论利用这两种螺钉治疗单纯内踝骨折都能取得好的疗效,它们各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吸收螺钉 空心螺纹钉 内踝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内生殖细胞瘤腰骶部椎管内转移1例 被引量:1
4
作者 段文江 乐兆美 赵红军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06年第6期479-479,共1页
关键词 生殖细胞瘤 腰骶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掌骨骨纤维结构不良1例 被引量:1
5
作者 段文江 陈建民 +1 位作者 张智长 董扬 《中国骨伤》 CAS 2016年第6期570-572,共3页
患者,女,52岁。因右手第5掌骨处肿痛1年加重1周入院。2014年1月患者右手第5掌骨受到明确的外伤压砸,未就诊和处理,此后右手第5掌骨反复性轻度胀痛。1周前明显加重,无发热、游走性关节疼痛、晨僵等症状。平素患有糖尿病,血糖控制正常。... 患者,女,52岁。因右手第5掌骨处肿痛1年加重1周入院。2014年1月患者右手第5掌骨受到明确的外伤压砸,未就诊和处理,此后右手第5掌骨反复性轻度胀痛。1周前明显加重,无发热、游走性关节疼痛、晨僵等症状。平素患有糖尿病,血糖控制正常。入院查体:右手背第5掌骨处略肿胀,不红,皮温不高,无色素沉着,无静脉怒张,压痛明显,右手第5掌指间关节活动受限伴疼痛,指间关节活动正常,末梢血运好,皮肤感觉未见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掌骨 骨折 肌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吸收张力带治疗髌骨骨折 被引量:1
6
作者 段文江 赵红军 +1 位作者 高苏宁 苏明海 《临床骨科杂志》 2006年第3期211-211,共1页
关键词 髌骨骨折 骨折固定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凝器换热管断裂与疲劳强度研究
7
作者 段文江 钱振明 《化工机械》 CAS 1999年第5期284-286,301,共3页
用断裂力学理论研究了高压甲铵冷凝器换热管的裂纹扩展和疲劳寿命等问题。计算了临界裂纹尺寸和疲劳寿命。结果表明,只要产生的裂纹尺寸不大于临界值,此设备在正常工况下可延长使用期限。
关键词 换热管 断裂 疲劳 冷凝器 甲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人移位性股骨颈骨折 被引量:7
8
作者 苏明海 赵红军 +3 位作者 王进 段文江 高苏宁 方振东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2期2790-2792,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人移位性股骨颈骨折手术方法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00~2004年手术的65例老年人移位性股骨颈骨折病例,采取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组48例,全髋关节置换组17例,术后随访12~48个月,平均26个月。结果按Harris评分,股骨头... 目的探讨老年人移位性股骨颈骨折手术方法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00~2004年手术的65例老年人移位性股骨颈骨折病例,采取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组48例,全髋关节置换组17例,术后随访12~48个月,平均26个月。结果按Harris评分,股骨头置换组44例关节功能优良,全髋关节置换组15例优良;发生并发症6例分别为:股骨头置换组并发髋部疼痛2例,两组各有1例并发假体周围骨折,两组各有1例发生感染,按Harris评分此6例关节功能均差。结论选择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移位性股骨颈骨折主要根据患者具体病情情况和术者技术熟练程度做出合理选择,要正确掌握手术技术和重视围手术期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全髋关节置换 股骨头置换 双极人工股骨头 老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踝骨折手术治疗24例 被引量:15
9
作者 赵红军 王进 +2 位作者 邱康宁 苏明海 段文江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6年第11期937-937,共1页
关键词 手术治疗 三踝骨折 交通事故伤 疗效满意 临床资料 致伤原因 坠落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16L材料的力学性能及临界裂纹张开位移测试
10
作者 段文江 《大氮肥》 1995年第6期477-478,共2页
介绍不锈钢材料AISI316L的化学成分、常规力学性能数据,引用国外对其疲劳行为研究的结果测试断裂韧性的两个指标棗临界裂纹张开位移洌撸椤_0.05,试验结果与Shahinian的疲劳试验相应结果吻合。
关键词 不锈钢材料 AIS1316L 力学性能 临界裂纹张开位移 CO2汽提塔 高压冷凝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树脂界面剪切强度及纤维强度分布参数的实验测定 被引量:8
11
作者 邓传斌 钱振明 段文江 《实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204-208,共5页
界面剪切强度及纤维强度分布参数是复合材料设计及应用研究中的重要参数,本文采用单纤维段埋入法测定了上述两个参数。通过实验研究说明了单纤维段埋入法是一种测定界面剪切强度及纤维强度分布参数的有效的实验方法;同时证实了基体的... 界面剪切强度及纤维强度分布参数是复合材料设计及应用研究中的重要参数,本文采用单纤维段埋入法测定了上述两个参数。通过实验研究说明了单纤维段埋入法是一种测定界面剪切强度及纤维强度分布参数的有效的实验方法;同时证实了基体的力学性能对界面剪切强度有着重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界面强度剪切 Weibull参数 纤维 树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管内肿瘤的临床诊断及症状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赵红军 杨书丰 +4 位作者 高苏宁 段文江 王进 邱康宁 苏明海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08年第7期627-629,共3页
目的:探讨椎管内肿瘤的临床表现,提高早期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81例椎管内肿瘤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影像学检查及病理类型。结果:椎管内肿瘤早期主要症状是疼痛(75%)、感觉异常(24%)和肌无力(49%),特别是夜间休息时疼痛加重,活... 目的:探讨椎管内肿瘤的临床表现,提高早期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81例椎管内肿瘤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影像学检查及病理类型。结果:椎管内肿瘤早期主要症状是疼痛(75%)、感觉异常(24%)和肌无力(49%),特别是夜间休息时疼痛加重,活动后症状减轻是主要临床特点。核磁共振是重要的检查诊断手段。结论:重视椎管内肿瘤的临床表现,完善体格检查,及时进行核磁共振等影像学手段的检查是提高早期诊断水平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管内肿瘤 临床症状 诊断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哑铃型椎管肿瘤的临床诊治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杨书丰 赵红军 +4 位作者 高苏宁 段文江 王进 邱康宁 苏明海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10年第11期1011-1013,共3页
目的 探讨哑铃型椎管肿瘤的临床特征以及诊疗方法 .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自1998至2008年10年间收治的28例哑铃型椎管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8例哑铃型椎管肿瘤患者均经MRI和术后组织病理学检查明确诊断,临床特征主要为椎管内压迫症状... 目的 探讨哑铃型椎管肿瘤的临床特征以及诊疗方法 .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自1998至2008年10年间收治的28例哑铃型椎管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8例哑铃型椎管肿瘤患者均经MRI和术后组织病理学检查明确诊断,临床特征主要为椎管内压迫症状(根性疼痛、感觉异常、肌无力)和椎管外压迫症状(椎体周围发现包块).所有病例均行Ⅰ期手术切除,无手术死亡,23例获得随访,随访7个月~10年,18例恢复正常工作.结论 对椎管肿瘤患者应重视临床病史和体格检查;MRI检查在哑铃型椎管内肿瘤的诊断和手术方式的选择上占重要地位;早期诊断、Ⅰ期手术完全切除肿瘤是优选有效的治疗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哑铃型肿瘤 临床症状 诊断 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锁髓内钉治疗前臂骨不连及延迟愈合 被引量:6
14
作者 苏明海 赵红军 +5 位作者 王进 杨书丰 段文江 邱康宁 方振东 高苏宁 《临床骨科杂志》 2007年第3期257-258,共2页
目的评价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前臂骨不连及延迟愈合的临床效果。方法12例前臂骨折后骨不连及骨延迟愈合的患者行前臂髓内钉固定治疗,术中自体髂骨植骨,术后石膏托外固定。结果随访12-26个月,12例中10例平均6个月骨折愈合,2例初次C型骨折... 目的评价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前臂骨不连及延迟愈合的临床效果。方法12例前臂骨折后骨不连及骨延迟愈合的患者行前臂髓内钉固定治疗,术中自体髂骨植骨,术后石膏托外固定。结果随访12-26个月,12例中10例平均6个月骨折愈合,2例初次C型骨折者随访期内仍未愈合,但交锁钉无松动断裂现象。按Anderson评定标准:优6例,良4例,差2例。结论应用交锁髓内钉固定方法是治疗尺桡骨骨不连和骨延迟愈合的良好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尺骨骨折 桡骨骨折 交锁髓内钉 骨折 不愈合 延迟愈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节段固定结合单枚椎间融合器治疗腰椎滑脱症 被引量:4
15
作者 高苏宁 杨书丰 +4 位作者 赵红军 段文江 邱康宁 陈斌 吴宇 《颈腰痛杂志》 2012年第1期21-24,共4页
目的评估椎弓根钉撑开、复位、固定系统结合单枚Cage手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临床效果。方法腰椎滑脱症患者38例,男16例,女22例;年龄22~69岁(平均44.8岁)。根据Meyerding分级:Ⅰ度滑脱20例、Ⅱ度14例、Ⅲ度4例;峡部裂滑脱22例,退变滑... 目的评估椎弓根钉撑开、复位、固定系统结合单枚Cage手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临床效果。方法腰椎滑脱症患者38例,男16例,女22例;年龄22~69岁(平均44.8岁)。根据Meyerding分级:Ⅰ度滑脱20例、Ⅱ度14例、Ⅲ度4例;峡部裂滑脱22例,退变滑脱16例;单节段滑脱32例,双节段6例。采用后路节段性固定加单枚Cage斜放椎间融合方法进行治疗。结果本组38例均获得随访,时间6~34个月,平均16个月。根据Nakai评分标准评价,优20例,良15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92%。术后6~16个月,X线示椎体间植骨融合36例,融合率94.7%,无高度及复位丢失。结论选择个性化的减压,应用单枚Cage椎间融合椎弓根固定是一种比较理想的腰椎滑脱症治疗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滑脱症 单枚Cage 椎弓根固定 后路减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纤维实验技术的现状和展望 被引量:3
16
作者 钱振明 邓传斌 段文江 《实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487-493,共7页
本文综述了目前流行的测量纤维/树脂界面力学性能的单纤维实验技术。重点介绍了三种单纤维实验技术——单纤维拔出法、单纤维段埋入法和单纤维压出法的基本原理。
关键词 复合材料 界面 单纤维实验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吸收材料在关节内骨折治疗中的应用(附35例报告) 被引量:1
17
作者 苏明海 赵红军 +4 位作者 高苏宁 方振东 段文江 杨书丰 邱康宁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3期3637-3638,3640,共3页
目的探讨有关可吸收材料在关节内骨折合理应用相关问题。方法用可吸收螺钉及可吸收缝合线治疗膝关节、肘关节、踝关节、髋关节内骨折共35例。均采用常规关节内手术方式手术,根据骨折情况选择可吸收螺钉或可吸收缝线进行固定,术后用石膏... 目的探讨有关可吸收材料在关节内骨折合理应用相关问题。方法用可吸收螺钉及可吸收缝合线治疗膝关节、肘关节、踝关节、髋关节内骨折共35例。均采用常规关节内手术方式手术,根据骨折情况选择可吸收螺钉或可吸收缝线进行固定,术后用石膏托固定4 ̄6周。结果关节解剖复位29例,接近解剖对位5例,复位欠佳1例,关节功能优25例,良8例,可2例,差1例。全组病例随访3 ̄10个月,4例术后出现骨折端不同程度的移位。结论可吸收材料是关节内骨折的一种较为理想的内固定物,可以避免2次手术,减少关节内粘连。但需要严格掌握其适应症,并要合理应用外固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 关节内 手术 内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椎间盘突出致马尾综合征的手术疗效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高苏宁 陆晓哲 +3 位作者 赵红军 杨书丰 邱康宁 段文江 《东南国防医药》 2009年第3期218-220,共3页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源性马尾综合征(CES)的损伤机制、病程特点、手术时机和疗效。方法对38例CES手术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术式包括:全椎板、大开窗、双侧扩大开窗。根据临床症状、体征,确定CES伤型,对CES患者的手术时间窗与疗效作评...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源性马尾综合征(CES)的损伤机制、病程特点、手术时机和疗效。方法对38例CES手术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术式包括:全椎板、大开窗、双侧扩大开窗。根据临床症状、体征,确定CES伤型,对CES患者的手术时间窗与疗效作评析。结果随访2-17年(平均3.4年)。手术时间:〈48 h组优良率73%,〉48 h组优良率56%;差6例,其中5例为术前完全瘫痪者。结论CES是腰椎间盘的严重并发症,要求及时诊断、早期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综合征 腰椎间盘突出症 手术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推导直杆横截面上应力及变形公式的探讨 被引量:2
19
作者 段文江 《力学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52-53,共2页
借用弹性力学几何方程、物理方程及材料力学中常用的平面假设、静力平衡方程,一次性推导出材料力学中的常用公式:阐述了用此法进行试验性教学的体会.
关键词 材料力学 应力 变形 直杆 横截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退变性腰椎病合并髋骨性关节炎的诊断 被引量:1
20
作者 高苏宁 赵红军 +3 位作者 邱康宁 王进 段文江 苏明海 《颈腰痛杂志》 2006年第6期513-513,共1页
关键词 老年人 退变性腰椎病 髋骨关节炎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