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联合卫星定位和测量机器人的超高层建造过程水平位移监测 被引量:7
1
作者 黄善琪 段志钦 +1 位作者 吴玖荣 陈俊平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38-146,共9页
在超高层建筑建造过程中,常用测量机器人监测中间楼层的监测点的变形。削弱建筑晃动影响对于监测结果的稳定性至关重要。为此,首先提出一种利用楼顶卫星接收机测量建筑晃动情况,通过内插得到中间楼层瞬时晃动影响的方法,并通过实验验证... 在超高层建筑建造过程中,常用测量机器人监测中间楼层的监测点的变形。削弱建筑晃动影响对于监测结果的稳定性至关重要。为此,首先提出一种利用楼顶卫星接收机测量建筑晃动情况,通过内插得到中间楼层瞬时晃动影响的方法,并通过实验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在此基础上,利用该方法对多期监测数据进行处理,结果表明该方法可获得更加稳定的监测结果。将处理结果与有限元分析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使用该方法后监测结果与有限元分析的结果吻合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卫星定位技术(GNSS) 全站仪/自动测量机器人(RTS) 超高层建筑 水平位移监测 削弱建筑晃动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OD站点影响成效分析——以南宁万象城站为例
2
作者 黄善琪 段志钦 《综合运输》 2022年第11期151-157,共7页
为探讨城市土地利用与交通规划之间的关系,TOD应运而生,并成为城市规划的重要方向。本文将Cervero提出的“3D”规划原则和层次分析法(AHP)相结合,搭建TOD站点评估体系,并以南宁轨道交通1号线万象城站为例,遴选出具体的指标因子,量化评估... 为探讨城市土地利用与交通规划之间的关系,TOD应运而生,并成为城市规划的重要方向。本文将Cervero提出的“3D”规划原则和层次分析法(AHP)相结合,搭建TOD站点评估体系,并以南宁轨道交通1号线万象城站为例,遴选出具体的指标因子,量化评估TOD站点对其辐射区域的影响成效。研究表明,TOD站点以多维立体开发方式实现土地高效、集约化利用,取得“一地多用”的成效,并在一定程度上可优化周边公共交通环境,引导城市功能布局转变,带动城市经济发展。同时,本文针对分析结果所指出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以期对此类站点进行TOD模式开发建设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D 站点 评价 辐射圈 土地利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