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S8000智能分拣系统在我院PIVAS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21
1
作者 连玉菲 尚清 +4 位作者 段宝京 庞国勋 任炳楠 曹格溪 董占军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933-937,共5页
目的:提高静脉用药集中调配中心(PIVAS)的自动化和信息化水平,为PIVAS的发展提供参考。方法:介绍DS8000智能分拣系统的相关功能及其对PIVAS的影响;比较系统使用前后的工作环境、工序环节、工作效率、工作强度及分拣差错等。结果:智能分... 目的:提高静脉用药集中调配中心(PIVAS)的自动化和信息化水平,为PIVAS的发展提供参考。方法:介绍DS8000智能分拣系统的相关功能及其对PIVAS的影响;比较系统使用前后的工作环境、工序环节、工作效率、工作强度及分拣差错等。结果:智能分拣系统的使用实现了软袋成品输液分拣工作中包括复核确认、分拣、自动计数、自动生成科室交接单、相关信息统计查询在内的多项工作的自动化;与系统使用前的人工分拣模式比较,系统使用后工作面积缩小、工作环境整齐有序,工序环节减少(6 vs.10),工作用时缩短(分拣每袋输液平均用时13.53 s vs.3.11 s),工作强度减小,工作差错率降低(0.128‰vs.0.013‰);同时,还提高了遮光药品的管理水平,实现了PIVAS工作数据分析和管理的信息化。结论:DS8000智能分拣系统的应用推进了PIVAS工作的自动化和信息化,推动了PIVAS的建设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分拣系统 静脉用药集中调配中心 成品输液 自动化 信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西汀与帕罗西汀的Mini卫生技术评估 被引量:2
2
作者 段宝京 方灵芝 +2 位作者 李晓明 曹格溪 董占军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361-1367,共7页
目的通过对药品的综合评价,为氟西汀和帕罗西汀的临床选用、患者个体化抗抑郁方案制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药品Mini卫生技术评估量表分别对氟西汀与帕罗西汀的药学特性、有效性、安全性、经济性、医疗保险属性、基本药物属性、贮藏... 目的通过对药品的综合评价,为氟西汀和帕罗西汀的临床选用、患者个体化抗抑郁方案制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药品Mini卫生技术评估量表分别对氟西汀与帕罗西汀的药学特性、有效性、安全性、经济性、医疗保险属性、基本药物属性、贮藏属性、市场属性和企业属性等共计10个大项进行量化评估,汇总得分。结果氟西汀最终分值为71分,帕罗西汀最终分值为73分,二者在治疗抑郁症方面具有不同于其他类抗抑郁药物的作用机制,选择性高,安全性好,疗效肯定,应用广泛。但在疗效、药代力学参数、不良反应、药物相互作用等方面,二者仍存在诸多差异。结论临床应用时,可综合考虑患者因素与药物因素的差异选择使用该两种抗抑郁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西汀 帕罗西汀 抑郁 药物评价 药品遴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型高血压与脑卒中相关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段宝京 连玉菲 +1 位作者 董占军 庞国勋 《中南药学》 CAS 2017年第8期1088-1092,共5页
高血压与高同型半胱氨酸(Hcy)均是脑卒中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伴Hcy升高的高血压(即H型高血压)约占我国成年高血压患者的75%,且H型高血压患者脑卒中的发生率较高,因此深入研究H型高血压与脑卒中的相关性对脑卒中发生、发展及结局有着十... 高血压与高同型半胱氨酸(Hcy)均是脑卒中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伴Hcy升高的高血压(即H型高血压)约占我国成年高血压患者的75%,且H型高血压患者脑卒中的发生率较高,因此深入研究H型高血压与脑卒中的相关性对脑卒中发生、发展及结局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故本文从多方面对近年来H型高血压与脑卒中关系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进一步研究H型高血压与脑卒中相关性提供更可靠、更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同型半胱氨酸 高血压 H型高血压 脑卒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菌药物使用与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率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1
4
作者 郭桐宇 段宝京 +2 位作者 李泽 史国兵 党大胜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710-717,共8页
目的探讨沈阳军区总医院(以下简称"该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与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率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该院2011年1月至2015年9月每季度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及同期住院患者送检标本中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对常用抗菌药... 目的探讨沈阳军区总医院(以下简称"该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与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率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该院2011年1月至2015年9月每季度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及同期住院患者送检标本中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应用SPSS21.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鲍曼不动杆菌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率高,仅对米诺环素耐药率相对较低。一、二代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类酶抑制剂用药频度为该院前3位。鲍曼不动杆菌对左氧氟沙星耐药率与半合成四环素类及甘氨酰环素类抗菌药物的用药频度呈高度负相关(r=-0.891,P=0.042)。结论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率居高不下,其治疗方案的制定可根据地区或医院细菌检测数据经验选择抗菌药物,适当的抗菌药物品种更替也可降低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曼不动杆菌 耐药性 抗菌药物 医院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奈唑胺致黑毛舌的文献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关丽叶 邱学佳 +1 位作者 赵娜 段宝京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901-904,共4页
目的 了解利奈唑胺致黑毛舌的临床特点。方法 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和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时间为建库至2021年1月,收集利奈唑胺致黑毛舌的病例报告类文献,提取患者相关信息(一般情况、原发病、利奈唑胺应用情况、合并... 目的 了解利奈唑胺致黑毛舌的临床特点。方法 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和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时间为建库至2021年1月,收集利奈唑胺致黑毛舌的病例报告类文献,提取患者相关信息(一般情况、原发病、利奈唑胺应用情况、合并用药情况以及黑毛舌发生情况、处置及转归等),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 共检索到利奈唑胺致黑毛舌的病例报告类文献21篇,最终纳入14篇,涉及17例患者(中国7例,印度3例,美国、意大利各2例,阿联酋、葡萄牙、土耳其各1例)。男13例,女4例;年龄10~83岁;原发疾病为肺结核2例,肺癌2例,B细胞淋巴瘤1例,慢性肾脏病1例,糖尿病1例,高血压2例,系统性红斑狼疮1例。6例为静脉给药治疗,7例口服给药治疗,3例先静脉给药后改为口服序贯治疗。黑毛舌发生在首次应用利奈唑胺2~70 d,中位时间为14 d。舌变色发生在舌背部中后侧,舌尖和舌两侧无变化,多呈黑色,但也有棕色或黄色;舌乳头呈毛发样改变;4例有伴发症状,包括味觉障碍1例、口干合并味觉障碍1例,口干合并舌部异物感1例,舌头肿胀1例,恶心、呕吐1例;1例进行了真菌培养,3例进行了细菌和真菌培养,结果均为阴性。停药后所有患者黑毛舌均消失,消失时间为3 d~1个月,中位时间为11 d。结论 利奈唑胺致黑毛舌可发生在用药2~70 d,多发生在用药14 d内;大部分患者可耐受该不良反应,发生黑毛舌后可立即停药,也可继续应用利奈唑胺至疗程。停用利奈唑胺后,黑毛舌会完全消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奈唑胺 黑毛舌 抗菌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期服用苯妥英钠致蓄积中毒1例
6
作者 王芳 李影 段宝京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310-1311,共2页
1病例介绍患者,男,65岁,因头晕、恶心、呕吐于2019年5月14日入院。患者于入院前6 d无明显诱因突发头晕,表现为视物模糊、不敢睁眼,伴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无头痛,无肢体麻木无力、无意识障碍等。于当地医院输液治疗(具体用药不... 1病例介绍患者,男,65岁,因头晕、恶心、呕吐于2019年5月14日入院。患者于入院前6 d无明显诱因突发头晕,表现为视物模糊、不敢睁眼,伴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无头痛,无肢体麻木无力、无意识障碍等。于当地医院输液治疗(具体用药不详),症状无明显缓解。既往癫■病史20余年,坚持口服苯妥英钠片0.5 g,qd,20余年,自诉癫■控制可,未监测苯妥英钠血药浓度,当地医院治疗期间未停用苯妥英钠片。体检可见双眼水平眼震,指鼻试验及下肢跟腱试验完成欠佳,闭目难立征(+)。初步诊断:①头晕(待查);②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妥英钠 蓄积中毒 癫■ 药品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服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的临床综合评价
7
作者 段宝京 方灵芝 +2 位作者 刘敬 李晓明 曹格溪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24年第9期59-63,81,共6页
目的对常用口服第二代抗精神病药(SGAs)进行综合评价,以期为医疗机构药品遴选、临床用药决策提供参考。方法应用《中国医疗机构药品评价与遴选快速指南(第二版)》评价体系,从药学特性、有效性、安全性、经济性和其他属性5个维度对纳入... 目的对常用口服第二代抗精神病药(SGAs)进行综合评价,以期为医疗机构药品遴选、临床用药决策提供参考。方法应用《中国医疗机构药品评价与遴选快速指南(第二版)》评价体系,从药学特性、有效性、安全性、经济性和其他属性5个维度对纳入的10个SGAs进行赋分与评价。结果药学特性最具优势的是利培酮片、帕利哌酮缓释片、盐酸鲁拉西酮片,有效性最具优势的是奥氮平片,安全性和其他属性最具优势的均为阿立哌唑片,经济性最佳的是氯氮平片;10个SGAs中总分最高的是阿立哌唑片74.8分,总分最低的是布南色林片58.5分,其中有7个药品总分在70分以上。结论SGAs是治疗精神分裂症的首选治疗药物,在临床治疗中有不同优势,该评价结果为医疗机构药品遴选、临床治疗药物选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二代抗精神病药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 精神分裂症 药物遴选评价 药物临床综合评价
原文传递
基于美国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数据库的羧基麦芽糖铁不良事件信号挖掘
8
作者 关丽叶 吴玉佩 段宝京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24年第8期46-51,58,共7页
目的 挖掘并分析羧基麦芽糖铁上市后的药物不良事件(ADE)信号,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提取美国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AERS)数据库2013年第1季度至2023年第3季度羧基麦芽糖铁相关的ADE报告,采用比例失衡法中的报告比值比(ROR)法... 目的 挖掘并分析羧基麦芽糖铁上市后的药物不良事件(ADE)信号,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提取美国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AERS)数据库2013年第1季度至2023年第3季度羧基麦芽糖铁相关的ADE报告,采用比例失衡法中的报告比值比(ROR)法和英国药品和健康产品管理局的综合标准法(MHRA法)进行数据挖掘与分析。结果 共检索到以羧基麦芽糖铁为首要怀疑药物的ADE报告6685例,排除与药物治疗无关的信号,经ROR法和MHRA法挖掘到ADE信号206个,涉及20个系统器官分类,累计报告13 152例次,主要累及全身性疾病及给药部位各种反应、皮肤及皮下组织类疾病、各类神经系统疾病、各种肌肉骨骼及结缔组织疾病、呼吸系统、胸及纵隔疾病、胃肠系统疾病等。ADE报告数排名前20位的首选术语(PT)中,排名前10位的PT依次为低磷血症、恶心、呼吸困难、头痛、头晕、瘙痒、荨麻疹、焦虑、关节痛、肌痛,在药品说明书中均有记载,情绪困扰、快感缺乏和胸部不适3个PT未在药品说明书中记载;信号强度排名前20位的PT中,排名前10位的PT依次为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GF-23)增加、低磷血症、输液部位变色、高磷酸盐尿、尿磷增加、Fishbane反应、血磷降低、低磷血症性骨软化症、血1, 25-二羟胆钙化醇降低、给药部位褪色,FGF-23增加、高磷酸盐尿、尿磷增加、Fishbane反应、血1, 25-二羟胆钙化醇降低、给药部位褪色等10个PT均未在药品说明书中记载。结论 羧基麦芽糖铁上市后常见ADE的发生情况与药品说明书基本一致。建议针对有慢性基础疾病、代谢性碱中毒等的患者选用其他静脉铁剂;给药过程中应减慢滴注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羧基麦芽糖铁 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 数据挖掘 药物不良事件
原文传递
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新药:依达拉奉右莰醇 被引量:20
9
作者 段宝京 方灵芝 +2 位作者 关丽叶 李晓明 董占军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588-593,共6页
依达拉奉右莰醇为先声药业自主研发的国家1类新药,是治疗缺血性卒中的新型神经保护剂。依达拉奉右莰醇中依达拉奉和右莰醇两种活性成份以4 1的配比组合。依达拉奉是自由基清除剂,右莰醇可调节血脑屏障通透性,增加依达拉奉在脑组织中浓度... 依达拉奉右莰醇为先声药业自主研发的国家1类新药,是治疗缺血性卒中的新型神经保护剂。依达拉奉右莰醇中依达拉奉和右莰醇两种活性成份以4 1的配比组合。依达拉奉是自由基清除剂,右莰醇可调节血脑屏障通透性,增加依达拉奉在脑组织中浓度,两者协同发挥清除自由基、抗炎、保护血脑屏障等多重作用。临床试验表明与依达拉奉相比,依达拉奉右莰醇在疗效方面更有优势,且安全性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达拉奉 右莰醇 缺血性卒中 临床研究
原文传递
波生坦、安立生坦及马昔腾坦的药品遴选实践 被引量:3
10
作者 方灵芝 邱学佳 +3 位作者 段宝京 连玉菲 张玥 董占军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691-696,共6页
目的药物遴选波生坦、安立生坦、马昔腾坦,为医院决策者遴选和临床合理使用提供循证依据。方法以《中国医疗机构药品评价与遴选快速指南》为依据制定百分制评估体系,对评分细则进一步优化,并参考药品说明书、临床指南及万方、维普、中... 目的药物遴选波生坦、安立生坦、马昔腾坦,为医院决策者遴选和临床合理使用提供循证依据。方法以《中国医疗机构药品评价与遴选快速指南》为依据制定百分制评估体系,对评分细则进一步优化,并参考药品说明书、临床指南及万方、维普、中国知网、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等数据库相关文献,从有效性、药学特性、安全性、经济性、国家医保、基本药物情况、贮藏条件、有效期、全球使用情况及药品生产企业状况10个方面对波生坦、安立生坦和马昔腾坦进行量化评分,并根据评分结果划分推荐级别。结果最终得分波生坦84.2分,安立生坦80.0分,马昔腾坦80.3分。三药均是WHO功能分级Ⅱ~Ⅲ级肺动脉高压患者靶向治疗的一线用药,波生坦在特殊人群(儿童患者)用药方面略优,但由于波生坦肝毒性较大,中度肝损伤患者用药不做优选,安立生坦和马昔腾坦在患者依从性方面略优,安立生坦经济性最为优秀。三药总分均高于80分,较强推荐进入医疗机构药品使用目录。结论波生坦、安立生坦、马昔腾坦在不同属性方面各有优势,医疗机构可根据本机构患者人群特点及是否有可替代药品,决定是否引进三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素受体拮抗剂 波生坦 安立生坦 马昔腾坦 肺动脉高压 药物评价
原文传递
贝伐珠单抗联合厄洛替尼治疗NSCLC疗效及安全性Meta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吴惠珍 邱学佳 +2 位作者 段宝京 魏欣 董占军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637-643,共7页
目的贝伐珠单抗(bevacizumab,B)及厄洛替尼(erlotinib,E)作用于不同的靶点,在抗肿瘤机制中有相互补充的作用,本研究通过Meta分析比较贝伐珠单抗联合厄洛替尼(B+E)与贝伐珠单抗单药治疗(Bevacizumab,B)或联合化疗(B+chem)对非小细胞肺癌(... 目的贝伐珠单抗(bevacizumab,B)及厄洛替尼(erlotinib,E)作用于不同的靶点,在抗肿瘤机制中有相互补充的作用,本研究通过Meta分析比较贝伐珠单抗联合厄洛替尼(B+E)与贝伐珠单抗单药治疗(Bevacizumab,B)或联合化疗(B+chem)对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和EMbase等数据库,结合手工检索,检索时间至2016-12-18,收集比较B+E与B或B+chem治疗NSCLC的临床试验,按照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分析了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survival,PFS)、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和不良事件(adverse event)等结局指标。结果共纳入6项临床试验。B+E与B单药治疗相比,能够提高患者的PFS,HR=0.65,95%CI为0.57~0.74;两组O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R=0.96,95%CI为0.83~1.11。对于EGFR突变的患者,B+E与B单药治疗相比,能够提高患者的PFS,HR=0.43,95%CI为0.30~0.61;而在EGFR野生型患者中,B+E与B单药治疗PF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R=0.85,95%CI为0.70~1.04。而B+E与B+chem治疗相比,B+E组PFS(HR=1.88,95%CI为1.45~2.44)及OS(HR=1.36,95%CI为1.03~1.79)均显著低于B+chem组。EGFR突变的患者,B+E与B+chem相比,PF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R=0.58,95%CI为0.22~1.55)。而在EGFR野生型患者中,B+E与B+chem相比,PFS更短,HR=1.96,95%CI为1.37~2.82。B+E方案可能会增加患者发生3~4级皮疹及腹泻的可能。结论在NSCLC患者中,B+E治疗方案与B单药治疗相比具有更好的疗效,然而与B+chem方案相比,B+E方案仅在EGFR突变患者中具有更好的疗效。结果仍需大样本量研究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伐珠单抗 厄洛替尼 非小细胞肺 联合治疗
原文传递
利奥西呱的药品遴选量化评估 被引量:1
12
作者 方灵芝 段宝京 +2 位作者 关丽叶 曹格溪 董占军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04-307,共4页
目的对利奥西呱进行药品遴选量化评估,为医疗机构临时采购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Med、Metstr等中外文数据库及相关政府网站获得利奥西呱的适应证、药理作用、指南推荐情况、药品价格等信息,按照药学特性、有... 目的对利奥西呱进行药品遴选量化评估,为医疗机构临时采购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Med、Metstr等中外文数据库及相关政府网站获得利奥西呱的适应证、药理作用、指南推荐情况、药品价格等信息,按照药学特性、有效性、安全性、经济性、医保属性、基药属性、贮藏条件、有效期、药品使用情况及生产企业状况10项医疗机构快速指南评估细则对利奥西呱进行药品遴选量化评价,汇总得分并根据评分结果划分推荐级别。结果利奥西呱的药学特性19.1分,有效性17分,安全性5分,经济性12分,国家医保情况2分,国家基本药物情况1分,贮藏条件3分,药品有效期3分,全球使用情况3分,生产企业状况3分,最终得分为68.1分,推荐级别为弱推荐。结论利奥西呱可作为弱推荐药品进入医疗机构用于肺动脉高压和慢性血栓栓塞性肺高血压的治疗;药品调出时,可根据临床是否有替代药物建议调出或暂时保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评估 生物医学 基于价值采购 利奥西呱 肺动脉高压
原文传递
二维三七桂利嗪胶囊致迟发性运动障碍不良反应1例 被引量:2
13
作者 段宝京 李振兴 +1 位作者 邱学佳 田冬冬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105-1106,共2页
1 临床资料患者,男,67岁,因'双手不自主运动3年余,间断头晕2年余,加重1月余'于2018年9月29日入院。患者3年余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手不自主运动,表现双手腕关节及指关节不自主小幅度扭转,不影响日常生活,主观意识下可基本控制数分... 1 临床资料患者,男,67岁,因'双手不自主运动3年余,间断头晕2年余,加重1月余'于2018年9月29日入院。患者3年余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手不自主运动,表现双手腕关节及指关节不自主小幅度扭转,不影响日常生活,主观意识下可基本控制数分钟,不伴头部及大关节不自主运动,未予诊治,2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间断头晕,表现为头憋胀、昏沉不适,伴心悸、大汗、烦躁不安、易激惹,症状持续约半小时后可自行缓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三七桂利嗪 桂利嗪 运动障碍 锥体外系 不良反应
原文传递
慢性类固醇肌病(附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1
14
作者 段宝京 蔡爽 +5 位作者 周磊 刘珏 朱雯华 赵重波 卢家红 董占军 《中国临床神经科学》 2018年第3期294-300,共7页
目的报道1例糖皮质激素致慢性类固醇肌病的病例,探讨患者发生慢性类固醇肌病的原因。方法回顾性收集1例使用糖皮质激素致慢性类固醇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文献分析。结果患者自7年前诊断为系统性红斑狼疮后开始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2... 目的报道1例糖皮质激素致慢性类固醇肌病的病例,探讨患者发生慢性类固醇肌病的原因。方法回顾性收集1例使用糖皮质激素致慢性类固醇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文献分析。结果患者自7年前诊断为系统性红斑狼疮后开始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2017年5月诊断狼疮性肾病,行环磷酰胺和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后患者逐渐出现下肢乏力、肌肉萎缩,完善检查后诊断为慢性类固醇肌病,建议患者就诊风湿免疫科调整治疗方案,尽量减少糖皮质激素用量。结论慢性类固醇肌病发病与糖皮质激素的应用剂量无明确相关性,糖皮质激素与环磷酰胺同时应用可能会使糖皮质激素的代谢受到抑制,糖皮质激素相关不良反应也更易发生,但仍需临床研究进一步确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固醇肌病 慢性 肌病 糖皮质激素 环磷酰胺
原文传递
碘克沙醇致急性尿潴留1例 被引量:3
15
作者 段宝京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60-360,共1页
1病例资料患者,男,56岁,2019年3月4日因头晕20余年,加重1个月入院。2019年2月18日,患者在河北省人民医院行MRA和MRI的检查,提示颅内多发局限性狭窄,头颅MRI未见明显异常。为进一步明确脑血管的狭窄程度,于2019年3月6日下午14:00在局麻... 1病例资料患者,男,56岁,2019年3月4日因头晕20余年,加重1个月入院。2019年2月18日,患者在河北省人民医院行MRA和MRI的检查,提示颅内多发局限性狭窄,头颅MRI未见明显异常。为进一步明确脑血管的狭窄程度,于2019年3月6日下午14:00在局麻下行全脑血管造影,造影剂为碘克沙醇注射液(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03675,规格:100 mL︰65.2 g),夜间23:00患者诉排尿困难伴下腹憋胀,遂下导尿管治疗,引出淡黄色尿液约400 mL,并嘱其多饮水促进造影剂排出。3月7日16:32拔除导尿管,患者可自行排尿。既往史:甲型肝炎病史24年,偶有肝区疼痛不适。入院体格检查:体温36.2℃,脉搏每分钟70次,呼吸每分钟30次,血压133/77 mmHg。查体神志清楚,言语流利,四肢肌力正常、肌张力正常,心肺查体未见明显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碘克沙醇 尿潴留 不良反应
原文传递
吉西他滨致溶血尿毒综合征文献病例分析
16
作者 邱学佳 曹格溪 +1 位作者 段宝京 董占军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CSCD 2020年第7期393-397,共5页
目的探讨吉西他滨致溶血尿毒综合征(HUS)的临床和病理特点。方法检索国外相关数据库(截至2018年11月12日),收集吉西他滨致HUS的病例报告与临床研究论文,记录患者一般情况、吉西他滨用药情况、HUS症状、相关实验室指标检测结果、肾组织... 目的探讨吉西他滨致溶血尿毒综合征(HUS)的临床和病理特点。方法检索国外相关数据库(截至2018年11月12日),收集吉西他滨致HUS的病例报告与临床研究论文,记录患者一般情况、吉西他滨用药情况、HUS症状、相关实验室指标检测结果、肾组织活检结果、用药至出现HUS时间以及HUS治疗与转归情况,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分析吉西他滨致HUS的临床和病理特点。结果纳入分析的患者共61例,男性22例,女性35例,性别不明4例;年龄25~81岁;原发疾病为胰腺癌者22例,肺癌18例,胆管癌7例,乳腺癌5例,卵巢癌4例,非霍奇金淋巴瘤2例,软组织肉瘤、膀胱癌、肾癌各1例;HUS发生在首次应用吉西他滨后2~34个月,中位时间6个月;发生HUS时吉西他滨累积剂量为4000~99540 mg/m^2,中位累积剂量19100 mg/m^2。61例患者中54例出现HUS症状,主要表现为高血压(43例,79.6%)、外周性水肿(31例,57.4%)和呼吸困难(20例,37.0%);7例无症状。61例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血清肌酐、乳酸脱氢酶水平升高和血小板、血红蛋白减少。15例患者做了肾活检,均可见血栓性微血管病变。发生HUS后均停用吉西他滨,给予对症或血浆置换或血液透析治疗,或对症+血浆置换、对症+糖皮质激素治疗,或在上述基础上再加利妥昔单抗或依库珠单抗治疗。61例患者中34例(55.7%)好转;27例(44.3%)在发生HUS后1~65个月内死亡,其中13例(21.3%)因HUS死亡。结论吉西他滨致HUS的临床表现主要为高血压、外周性水肿和呼吸困难,少数可无症状,但均出现与尿毒症和溶血相关的实验室指标异常,肾脏主要病理学改变为血栓性微血管病变。HUS预后较差,严重者可导致患者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肿瘤药 溶血尿毒综合征 吉西他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