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藏铁格隆南铜(金银)矿床地质特征及勘查模型——西藏首例千万吨级斑岩-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床 被引量:84
1
作者 唐菊兴 宋扬 +19 位作者 王勤 林彬 杨超 郭娜 方向 杨欢欢 王艺云 高轲 丁帅 张志 段吉琳 陈红旗 粟登逵 冯军 刘治博 韦少港 贺文 宋俊龙 李彦波 卫鲁杰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63-690,共28页
铁格隆南矿床(荣那矿段)位于多龙矿集区多不杂斑岩型铜(金)矿的北东中部,铜(金)矿体的主要赋矿围岩为早白垩世中酸性斑岩及早中侏罗统色哇组(J1-2^s)复理石或类复理石建造;下白垩统美日切错组(K1m)陆相中基性火山岩建造(110M... 铁格隆南矿床(荣那矿段)位于多龙矿集区多不杂斑岩型铜(金)矿的北东中部,铜(金)矿体的主要赋矿围岩为早白垩世中酸性斑岩及早中侏罗统色哇组(J1-2^s)复理石或类复理石建造;下白垩统美日切错组(K1m)陆相中基性火山岩建造(110Ma)覆盖在斑岩-浅成低温热液成矿系统之上,是该矿床得以良好保存的重要原因.通过详细的地质填图、地质编录、岩石地球化学、镜下鉴定、电子探针分析、流体包裹体分析、同位素年代学、岩石地球化学测量、音频大地电磁测深和综合研究,确定了矿体形态整体上为一个似筒状体,铜(金、银)矿体总体呈北东向,控制矿体北东延长约2000m,南东-北西向约1200m,Cu平均品位大于0.5%,伴生Au品位0.08g/t,伴生银品位2g/t左右,单个矿床铜资源量约1100万吨,远景资源量超过1500万吨.矿石以典型的细脉浸染状为主,从浅部至深部,金属矿物由铜蓝、蓝辉铜矿、斯硫铜矿、雅硫铜矿、久辉铜矿、斜方蓝辉铜矿及黄铜矿、斑铜矿(微量辉钼矿),主要非金属矿物有明矾石、地开石、高岭石、水铝石、绢云母、石英、硬石膏等组成(图2-17),矿物和蚀变组合显示高硫型浅成低温热液矿体叠加于斑岩型矿体.成矿岩体为120Ma侵位的花岗闪长斑岩,辉钼矿Re-Os同位素年龄显示斑岩成矿形成于119Ma左右,明矾石Ar-Ar同位素测年结果为116Ma左右,表明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化略晚于斑岩型矿化.由于羌塘地体南缘的不断隆升,导致浅成低温热液矿化持续向深部迁移,形成巨厚典型的浅成低温热液矿物组合.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显示存在2套明显不同温度的流体,即形成斑岩及其围岩钾硅化与绢英岩化带矿化的中高温流体以及高级泥化带中的中低温流体,高温、高盐度的流体代表了斑岩系统的流体特征,而中低温、低盐度的流体代表了高硫化型浅成低温热液系统的流体特征.铁格隆南矿区的岩体侵位较浅,浅部岩体已经在ZK1604与美日切错组呈角度不整合接触,表明在美日切错组火山岩喷发覆盖于矿体上之前,含矿岩体已经出露地表,根据其估算形成深度(约1.2km),可以判断在矿床形成之后地壳已抬升了一定高度,斑岩-浅成低温热液系统上部的矿体和独立金矿体可能已被剥蚀.岩石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特征表明,均为高钾钙碱性,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高场强元素,具弧岩浆地球化学特征;在Y-Th/Ta和Ta/Yb-Th/Yb图解中多龙地区主要侵入岩均位于活动大陆边缘,在Th-Co-Zr/10和Th-Sc-Zr/10微量元素构造图解中,大部分样品落在陆缘弧区域.区域上构造岩浆活动也表明多龙地区岩浆岩形成与班公湖-怒江特提斯洋早白垩世北向俯冲至南羌塘地体之下密切相关,类似于南美安第斯成矿带洋陆俯冲背景下的陆缘弧环境.锆石铪同位素落在球粒陨石与亏损地幔之间,地壳模式年龄相对年轻与多龙地区主要侵入岩一致,表明岩浆主要来源亏损地幔,同时也有部分新生地壳物质的加入,岩浆表现出角闪石源区作为主要源区熔融矿物的特征,表明班公湖-怒江特提斯洋壳俯冲至50-70km下发生相变,从而导致类似角闪石等矿物脱水引发的楔形地幔部分熔融.短波红外光谱填图和岩石地球化学剖面测量显示在尕尔勤、地堡那木岗还有寻找铁格隆南(荣那矿段)式矿床的潜力,区域找矿潜力极大,多龙矿集区铜资源量可以达到2500万吨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床地质特征 勘查模型 斑岩-浅成低温铜(金 银) 铁格隆南 多龙 西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两个斑岩-浅成低温热液矿床成矿亚系列及其“缺位找矿”之实践 被引量:71
2
作者 唐菊兴 王勤 +15 位作者 杨超 丁帅 郎兴海 刘鸿飞 黄勇 郑文宝 王立强 高一鸣 冯军 段吉琳 宋杨 王艺云 林彬 方向 张志 杨欢欢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151-1170,共20页
斑岩_浅成低温热液型铜金矿床是西藏最新发现的组合矿床类型,其具有巨大的找矿潜力。笔者在西藏多龙矿集区铁格隆南铜金矿床、雄村矿集区主要矿体系统地质编录、综合研究的基础上,对其矿床地质背景、矿体形态产状、矿物组合、蚀变特征... 斑岩_浅成低温热液型铜金矿床是西藏最新发现的组合矿床类型,其具有巨大的找矿潜力。笔者在西藏多龙矿集区铁格隆南铜金矿床、雄村矿集区主要矿体系统地质编录、综合研究的基础上,对其矿床地质背景、矿体形态产状、矿物组合、蚀变特征、成岩成矿年龄等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班怒成矿带与早白垩世岛弧型中_酸性火山岩_浅成岩组合有关的铜、金、银、铅锌矿床成矿亚系列,以及冈底斯成矿带与早侏罗世—晚侏罗世岛弧型中_酸性火山岩_浅成岩组合有关的铜、金、银、铅锌矿床成矿亚系列,是西藏最重要的寻找斑岩型_浅成低温热液型铜金矿的矿床成矿系列。依据"缺位找矿"理论,预测多龙矿集区尕尔勤、地堡那木岗、铁格隆山是浅成低温热液型铜金矿床的进一步勘查评价区,色那、拿顿角砾岩筒是寻找独立高硫化型浅成低温热液金矿床的重要靶区。铁格隆南浅成低温热液矿体叠加在斑岩型矿体之上,高硫化型浅成低温热液矿床浅部发育多孔状硅帽和明矾石_地开石_高岭石蚀变组合,金属矿物以硫砷铜矿_铜蓝_蓝辉铜矿_黝铜矿_黄铜矿_斑铜矿_黄铁矿等铜硫二元体系矿物组合为主,其中黄铁矿_黄铜矿_斑铜矿形成较早,矿床规模可突破1200万吨。雄村铜金矿集区发育低硫化型浅成低温热液多金属金矿体,矿体呈脉状,或在火山机构边缘构造中独立产出,或叠加于斑岩型铜金矿体之上产出,以绢云母化、叶蜡石化、伊利石化发育,闪锌矿、黝铜矿、磁黄铁矿_黄铁矿为主要金属矿物组合为特征,洞嘎、普钦木_哑达是低硫化型浅成低温热液矿床的勘查评价区,深部有找到斑岩型铜金矿的可能。上述2套矿床成矿系列亚系列都与燕山期斑岩铜金矿床的流体演化有关,具有特殊的蚀变矿物、金属矿物组合,寻找独立的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是下一步需要重视的找矿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学 斑岩-浅成低温热液型 矿床成矿系列 缺位找矿 铜金矿 多龙矿集区 雄村矿集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多龙矿集区发现浅成低温热液型铜(金银)矿床 被引量:110
3
作者 唐菊兴 孙兴国 +14 位作者 丁帅 王勤 王艺云 杨超 陈红旗 李彦波 李玉彬 卫鲁杰 张志 宋俊龙 杨欢欢 段吉琳 高轲 方向 谭江云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10,共5页
根据2013年最新勘查成果、详细的地质编录,对西藏多龙铜金矿集区铁格龙南(荣那)铜(金银)矿床地质特征、矿床类型进行了初步研究,认为该矿床是斑岩.浅成低温热液成矿系统的产物,是典型的高硫型浅成低温热液矿床。矿床规模巨大,... 根据2013年最新勘查成果、详细的地质编录,对西藏多龙铜金矿集区铁格龙南(荣那)铜(金银)矿床地质特征、矿床类型进行了初步研究,认为该矿床是斑岩.浅成低温热液成矿系统的产物,是典型的高硫型浅成低温热液矿床。矿床规模巨大,矿石中发育条带状、层纹状、皮壳状、致密块状明矾石、地开石,深部发育黄铁绢英岩化,黄铁矿的含量为3%~35%,矿石矿物由铜蓝、蓝辉铜矿、硫砷铜矿、斯硫铜矿、雅硫铜矿、久辉铜矿、斜方蓝辉铜矿、斑铜矿、黝铜矿、黄铜矿等组成。综合研究表明,推断浅部或外围发育独立的高硫型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深部存在斑岩型铜(金银)矿体。该矿体的发现结束了西藏至今没有发现典型浅成低温热液矿床的历史,对区域找矿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成低温热液矿床 斑岩型 高硫型 西藏铁格龙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曲水县达布斑岩型铜钼矿床金属沉淀机制探讨 被引量:12
4
作者 王艺云 唐菊兴 +3 位作者 郑文宝 段吉琳 宋俊龙 杨超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81-97,共17页
西藏曲水县达布斑岩型铜钼矿床位于冈底斯成矿带中东段,其矿化体主要产于含矿斑岩体与围岩的内外接触带中。文章以矿石内Cu、Mo矿化石英脉中的流体包裹体为研究对象,探讨了成矿金属沉淀的机制。通过详细的显微镜下鉴定,发现Cu、Mo矿化... 西藏曲水县达布斑岩型铜钼矿床位于冈底斯成矿带中东段,其矿化体主要产于含矿斑岩体与围岩的内外接触带中。文章以矿石内Cu、Mo矿化石英脉中的流体包裹体为研究对象,探讨了成矿金属沉淀的机制。通过详细的显微镜下鉴定,发现Cu、Mo矿化阶段的流体包裹体类型均以L型为主,但Cu矿化阶段的V型包裹体明显较Mo矿化阶段多,而S型包裹体较少。Cu、Mo矿化石英脉中,常见L型、V型、S型流体包裹体共存的现象,且它们的均一温度范围非常接近,说明成矿流体经历了不混溶作用,使得高盐度流体与低密度气相流体发生分离。单个流体包裹体激光拉曼光谱测试显示,在Cu、Mo矿化阶段的气相包裹体中均检测到CO2的特征峰和H2O峰,而在Mo矿化阶段的气相包裹体仅检测到CH4特征峰,说明Mo矿化阶段的流体的相对还原性更强;同时,检测到硬石膏、赤铁矿、磁铁矿、黄铜矿、黄铁矿等子矿物,但硬石膏、赤铁矿、磁铁矿主要分布于Cu矿化阶段,说明Cu矿化阶段的流体氧化性相对较强。对单个流体包裹体进行同步辐射X射线荧光分析(SR-RXF)显示,Cu、Au等金属主要富集于流体包裹体气相中,表明Cu、Au元素可能是气相运移。对Cu、Mo硫化物沉淀的一系列化学反应研究表明,呈氧化态以及酸度低(HCl浓度低,即偏中性)的流体会促进黄铜矿饱和;活性较高的H2S和略呈还原性的流体有利于辉钼矿的沉淀。综合分析认为,铜矿化与偏中性、结晶分异程度相对较低的花岗闪长斑岩关系密切,而钼矿化与酸性、结晶分异程度相对较高的花岗斑岩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金属沉淀机制 流体包裹体 同步辐射X射线荧光分析 达布斑岩铜钼矿床 冈底斯 西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藏南扎西康锌多金属矿床辉绿岩锆石U-Pb年代学、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杨超 唐菊兴 +4 位作者 郑文宝 林彬 王立强 段吉琳 康浩然 《有色金属(矿山部分)》 2014年第5期30-37,共8页
对藏南扎西康锌多金属矿床辉绿岩进行锆石U-Pb年代学,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研究。研究发现藏南扎西康矿区内辉绿岩锆石U-Pb年龄为(132.9±2.4)Ma,与区域上喜马拉雅带中早白垩世基性岩共同组成了一套同时代产出的基性火成岩群。岩石地... 对藏南扎西康锌多金属矿床辉绿岩进行锆石U-Pb年代学,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研究。研究发现藏南扎西康矿区内辉绿岩锆石U-Pb年龄为(132.9±2.4)Ma,与区域上喜马拉雅带中早白垩世基性岩共同组成了一套同时代产出的基性火成岩群。岩石地球化学研究中,Zr/Nb-Y/Nb和Zr-Y图解显示辉绿岩成岩物质来自富集地幔,而Zr/Ba=1.46-14.57和LILE的弱亏损表明有亏损地幔的特点。扎西康辉绿岩形成于早白垩世新特提斯洋形成后,大陆被动边缘伸展,大陆地壳拉张减薄的动力学背景,拉张过程中可能发生了软流圈上涌导致岩浆从富集地幔向亏损地幔过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辉绿岩 锆石U-PB年代学 岩石地球化学 地球动力学 扎西康 藏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斑岩铜矿中成矿流体来源及演化模式探讨:来自流体包裹体和稳定同位素的证据
6
作者 王艺云 郑文宝 +1 位作者 段吉琳 徐云峰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2期503-504,共2页
世界上大约一半的铜资源储量以及一半以上的铜资源年产量均来自于斑岩型铜矿床。斑岩型铜矿是所有斑岩型矿床中研究最深入的一类矿床,而斑岩铜矿成因问题中的一个有争议的方面是成矿热液流体的来源及演化。在这个问题上,流体包裹体数据... 世界上大约一半的铜资源储量以及一半以上的铜资源年产量均来自于斑岩型铜矿床。斑岩型铜矿是所有斑岩型矿床中研究最深入的一类矿床,而斑岩铜矿成因问题中的一个有争议的方面是成矿热液流体的来源及演化。在这个问题上,流体包裹体数据和稳定同位素比值为其提供了一些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包裹体 斑岩铜矿 演化模式 成矿流体 斑岩型铜矿 稳定同位素 岩浆热液 均一温度 热液流体 铜资源
原文传递
安徽东至兆吉口铅锌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被引量:6
7
作者 段开兵 庄天明 段吉琳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3年第2期143-151,共9页
安徽东至兆吉口铅锌多金属矿床与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安庆-贵池矿集区南侧毗邻,区域成矿地质条件优越。通过对区域地质背景、矿区地质特征、矿区物化探成果和矿体地质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得出兆吉口铅锌矿主要产于兆吉口倒转背斜核部蓟县系... 安徽东至兆吉口铅锌多金属矿床与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安庆-贵池矿集区南侧毗邻,区域成矿地质条件优越。通过对区域地质背景、矿区地质特征、矿区物化探成果和矿体地质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得出兆吉口铅锌矿主要产于兆吉口倒转背斜核部蓟县系环沙组下段细碎屑变质岩中的断裂或裂隙中,综合分析认为兆吉口矿床可能为浅变质岩断裂带中的中低温充填交代脉型铅锌矿床类型。激电测深、磁法和地球化学方法在该矿床具有良好的找矿效果,磁性特征显示兆吉口矿床下部存在隐伏岩体,化探特征显示异常区位于东至断裂与岩体接壤区。综合矿区地质特征和物化探特征,指出该区下一步找矿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锌多金属 矿床地质 找矿方向 兆吉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质工作助力乡村振兴的实践路径--以浙江省余村地质文化村为例 被引量:1
8
作者 赵神祖 何晓雪 +5 位作者 吕赟珊 陆明锋 丁志磊 张建芳 段吉琳 延孟孟 《华南地质》 CAS 2024年第3期592-599,共8页
浙江省余村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简称“两山”理念)的发源地,其丰富的地质资源为探索地质工作推动乡村振兴的实践路径提供了绝佳的窗口。本文解析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内涵和目标,阐明地质工作的支撑效能及具体职责,以及地质资... 浙江省余村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简称“两山”理念)的发源地,其丰富的地质资源为探索地质工作推动乡村振兴的实践路径提供了绝佳的窗口。本文解析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内涵和目标,阐明地质工作的支撑效能及具体职责,以及地质资源的价值所在,探索了地质工作在助力乡村振兴中应发挥的作用和实现途径,以及基于地质资源的振兴策略。本文以余村地质文化村为例,对其自然地理环境、地质遗迹资源等方面进行细致剖析,通过余村的地质工作在“两山”理念践行下实现的多赢局面以及总结“五星级”地质文化村建设中的成果与经验,论证了地质工作不仅能推动乡村经济发展,还能提升生态环境质量、丰富文化内涵,从而助力乡村振兴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工作 乡村振兴 余村 地质文化 实践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质量发展的西藏班戈错绿色矿山建设
9
作者 延孟孟 段吉琳 +3 位作者 赵忠 陈起宏 王钰 陈伟 《矿产综合利用》 CAS 2024年第2期214-220,共7页
这是一篇矿业工程领域的论文。近年来,绿色矿山实践经验和成功案例层出不穷,国内对于绿色矿山建设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于矿山生态修复,而实际上绿色矿山建设绝不仅限于矿山“复绿”,还应综合考虑其经济、社会、环境效益。本文将二十大强... 这是一篇矿业工程领域的论文。近年来,绿色矿山实践经验和成功案例层出不穷,国内对于绿色矿山建设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于矿山生态修复,而实际上绿色矿山建设绝不仅限于矿山“复绿”,还应综合考虑其经济、社会、环境效益。本文将二十大强调的高质量发展理念引入西藏班戈错绿色矿山建设实例中,把高质量评价标准与以往的绿色矿山评价体系进行融合,为绿色矿山提供新的建设思路,丰富绿色矿业的内涵,为矿业绿色可持续发展、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业工程 绿色矿山 高质量发展 评价体系 班戈错 矿山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分数据理论和无监督聚类K-means方法提取背景和异常信息——以安徽省兆吉口铅锌矿床为例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艳鹏 朱立新 +2 位作者 马生明 段吉琳 弓秋丽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4038-4055,共18页
地球化学数据是应用地球化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化学勘查工作的基础成果。勘查地球化学数据基本上以元素的质量百分浓度(简称浓度)的形式表达,是典型的成分数据。其表达的是“组分/总体”相对质量贡献信息,而不是绝对的质量变化信息... 地球化学数据是应用地球化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化学勘查工作的基础成果。勘查地球化学数据基本上以元素的质量百分浓度(简称浓度)的形式表达,是典型的成分数据。其表达的是“组分/总体”相对质量贡献信息,而不是绝对的质量变化信息。浓度数据分布在单纯形空间,而不是整个欧式空间。对成分数据进行处理之前,进行适当的对数比值转换处理可以提高其信息表达。本文以安徽省兆吉口铅锌矿床土壤中Pb数据为示范案例,通过对数比值转换方法优化浓度数据的结构以提高相对信息的表达,并利用无监督学习K-means聚类方法根据对数比值转换数据分布空间质心的距离识别背景和异常信息,最后对K-means聚类方法识别的背景和异常与迭代2倍标准差法和浓度-面积分形分析法进行比较以衡量其表现。结果表明:浓度数据表达的是相对质量信息,而不是绝对质量关系,不同样品间不能通过比较浓度高低推断出质量的多寡关系。对数比值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浓度数据的结构和信息表达,K-means方法能够准确识别对数比值转换数据的背景和异常信息,其效果类似浓度-面积分形分析方法,比迭代2倍标准差法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学习 无监督分类 成分数据 K-MEANS聚类 背景异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