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妇科肿瘤放射治疗中不同摆位方法的对比研究及位置偏差分析
1
作者 明学中 顾洁 +2 位作者 孙丽 张彬 武雅琴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2025年第1期34-40,共7页
目的探讨不同摆位方法在妇科肿瘤放射治疗中的应用,比较其在治疗位置偏差和摆位时间上的差异,以期提高治疗的准确度和患者的舒适度。方法选择江苏省肿瘤医院2023年4月至10月进行放射治疗的妇科肿瘤患者106例,年龄24~76岁,平均年龄49.6岁... 目的探讨不同摆位方法在妇科肿瘤放射治疗中的应用,比较其在治疗位置偏差和摆位时间上的差异,以期提高治疗的准确度和患者的舒适度。方法选择江苏省肿瘤医院2023年4月至10月进行放射治疗的妇科肿瘤患者106例,年龄24~76岁,平均年龄49.6岁;身高147~170 cm,平均身高160.4 cm;体质量45~80 kg,平均体质量61.9 kg;小学及以下37.7%,中学59.4%,大学2.9%;卡氏功能评分80~90分,平均卡氏功能评分87.9分。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A、B两组。A组使用自然体位摆位法,B组采用“三线合一”摆位法进行摆位治疗,以患者体表标记线与激光线吻合为标准。记录分析摆位时间及分次间和分次内六维方向上的体位移动误差。结果两组患者摆位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分次间的误差中,组间平移误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旋转误差显著优于B组[左右方向(0.93±0.48)°vs(1.18±0.41)°,头脚方向(0.97±0.49)°vs(1.24±0.53)°,腹背方向(1.21±0.65)°vs(1.73±0.69)°。P<0.05];在分次内的误差中,A组在腹背方向的平移误差明显更优[(0.12±0.18)cm vs(0.14±0.20)cm。P<0.05]。误差累积分布显示,A组在腹背方向上,分次间的旋转误差和分次内的平移误显著低于B组(26.3%vs 37.1%,2.6%vs 6.6%。P<0.05),表现出更高的摆位精度和稳定性。结论自然体位摆位法在减少摆位误差和提高靶区覆盖率方面表现出色,特别是在控制旋转误差和分次内体位稳定性上的改进明显,适用于临床放射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体位 摆位方法 妇科肿瘤 放射治疗 位置偏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增强和复杂特征优化的类不平衡病理嗓音检测
2
作者 武雅琴 张佳庆 张涛 《应用声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34-244,共11页
该文以提高病理嗓音多分类准确性为目标,构建了一种基于数据增强和复杂特征优化的类不平衡病理嗓音检测系统。首先,对32种声学特征进行分析并将其归类为时域类特征和频域类特征;其次,采用改进的合成少数类过采样技术对数据集进行增广与... 该文以提高病理嗓音多分类准确性为目标,构建了一种基于数据增强和复杂特征优化的类不平衡病理嗓音检测系统。首先,对32种声学特征进行分析并将其归类为时域类特征和频域类特征;其次,采用改进的合成少数类过采样技术对数据集进行增广与均衡处理;然后,结合高效相关性特征选择算法和盒图对多维声学特征进行融合优化,综合评估各特征的判别能力;最后,基于随机森林分类器,详细分析和验证不同特征组合的分类性能。结果表明,该文提出的融合优化特征集(To、Fatr、Jita、sAPQ、vAm、NHR)在随机森林分类器下,对声带小结、息肉、水肿及麻痹4种病理嗓音的分类性能表现优异,取得了88.6%的分类准确率、88.4%的召回率、88.4%的F1分数和99.7%的AUC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理嗓音 数据增强 复杂特征 高效相关性特征选择 盒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癌放疗病人症状困扰的变化轨迹及核心影响因素 被引量:1
3
作者 陈国萍 窦启金 武雅琴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4137-4144,共8页
目的:探讨宫颈癌放疗病人症状困扰的变化轨迹及核心影响因素决策树分析。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2020年1月—2022年12月在我院接受放疗的260例宫颈癌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罗德适应症状困扰量表、疾病进展恐惧简化量表... 目的:探讨宫颈癌放疗病人症状困扰的变化轨迹及核心影响因素决策树分析。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2020年1月—2022年12月在我院接受放疗的260例宫颈癌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罗德适应症状困扰量表、疾病进展恐惧简化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身体意象量表对病人进行基线调查,并分别于病人放疗前、放疗结束时、放疗结束后3个月和放疗结束后6个月调查病人的症状困扰水平,采用潜变量增长模型识别症状困扰轨迹类别,最后通过决策树分析症状困扰轨迹类别的核心影响因素。结果:宫颈癌放疗病人放疗前、放疗结束时、放疗结束后3个月和放疗结束后6个月的罗德适应症状困扰量表得分依次为(68.14±14.57)分、(62.54±11.36)分、(71.52±16.32)分、(75.35±18.58)分。宫颈癌放疗病人症状困扰评分变化趋势识别出中症状困扰组(83.85%)和高症状困扰组(16.15%)2条症状困扰轨迹。决策树模型显示,文化程度、职业状态、癌因性疲乏、毒副反应程度、疾病进展恐惧简化量表得分、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得分、身体意象量表得分均可预测宫颈癌放疗病人症状困扰变化轨迹类别,其中毒副反应程度是症状困扰变化轨迹类别最为重要的预测因素。结论:宫颈癌放疗病人在放疗前至放疗结束后6个月的症状困扰轨迹分为中症状困扰和高症状困扰2种趋势。临床可根据文化程度、职业状态、癌因性疲乏、毒副反应程度、疾病进展恐惧简化量表得分、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得分、身体意象量表得分因素识别可能进展为高症状困扰组的高危病人,并根据决策树的预测变量重要性排序制定以毒副反应程度、身体意象量表得分等变量为主的干预方案,以改善宫颈癌放疗病人的症状困扰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放疗 症状困扰 变化轨迹 影响因素 决策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治疗宫颈鳞癌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分析
4
作者 吴嘉纯 朱莺 +2 位作者 邹美英 武雅琴 周超 《河北医学》 CAS 2024年第6期1040-1044,共5页
目的:探究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治疗宫颈鳞癌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2年10月我院就诊124例宫颈鳞癌患者为受试对象,采用简单随机化法分为两组(观察组62例和对照组62例)。两组均给予放疗处理,对照组采用紫杉醇联... 目的:探究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治疗宫颈鳞癌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2年10月我院就诊124例宫颈鳞癌患者为受试对象,采用简单随机化法分为两组(观察组62例和对照组62例)。两组均给予放疗处理,对照组采用紫杉醇联合顺铂,观察组予以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与顺铂。记录治疗4个周期后两组患者临床效果及治疗期间毒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治疗前、治疗4个周期后两组血清肿瘤标志物[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CA125)]、T淋巴细胞水平(CD3^(+)、CD4^(+)、CD8^(+))的变化。结果:治疗4个周期后,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更高(P<0.05),两组治疗期间毒副反应出现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个周期后两组血清SCCA、CEA、CA125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降低幅度更显著(P<0.05)。治疗4个周期后,两组血清CD3^(+)、CD4^(+)水平均降低,对照组降低幅度更显著,CD8^(+)均升高,对照组升高幅度更显著(P<0.05)。结论: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用于宫颈鳞癌疾病其疗效显著,可有效控制宫颈鳞癌进展,且安全性较高,适合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 宫颈鳞癌 肿瘤标志物 毒副反应 淋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静态调强放疗与容积旋转调强放疗的剂量学比较 被引量:12
5
作者 武雅琴 韩晶晶 +2 位作者 朱必清 黄健 陆谔梅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275-1279,1291,共6页
目的:比较静态调强放疗(intensity modulated radiotherapy,IMRT)与容积旋转调强放疗(volumetric modulated arc therapy,VMAT)在宫颈癌伴腹主动脉旁淋巴结(para-aortic lymph node,PALN)转移患者放疗中的剂量学参数,为局部晚期宫颈癌... 目的:比较静态调强放疗(intensity modulated radiotherapy,IMRT)与容积旋转调强放疗(volumetric modulated arc therapy,VMAT)在宫颈癌伴腹主动脉旁淋巴结(para-aortic lymph node,PALN)转移患者放疗中的剂量学参数,为局部晚期宫颈癌放疗方式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例病理学证实经PET-CT检查诊断为宫颈鳞癌PALN转移接受放疗的患者,对同一CT图像分别进行IMRT和VMAT计划设计,比较两种放疗计划的靶区剂量和危及器官(organ at risk,OAR)的剂量学差异、靶区适形性指数(conformity index,CI)、均匀性指数(homogeneity index,HI)、加速器跳数(number of monitor units,MU)和治疗时间。结果:IMRT和VMAT组计划的靶区剂量均能够满足剂量学要求,在靶区CI和HI上,VMAT计划优于IMRT计划。OAR保护方面,VMAT计划中两侧肾脏平均剂量低于IMRT计划,直肠V40、直肠V50、小肠V40和膀胱V40的剂量均低于IMRT计划(P<0.05)。VMAT计划的MU(859.92±248.47)低于IMRT计划(1 649.50±167.44,t=11.836,P<0.001)。VMAT计划的治疗时间[(304.30±41.98)s]明显短于IMRT计划[(435.90±37.52)s,t=12.750,P<0.001]。结论:宫颈癌伴PALN转移患者,采取IMRT和VMAT技术均可达到临床靶区剂量要求和OAR的剂量保护,而VMAT计划在靶区CI和HI上优于IMRT计划,同时VMAT具有降低OAR剂量的优势,MU明显降低,照射时间缩短,提高了患者放疗的耐受性,提升了宫颈癌放射治疗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 放射治疗 静态调强放疗 容积旋转调强放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T/CT和CT在局部晚期肺癌新辅助化疗后淋巴结再分期中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武雅琴 冯冬杰 +1 位作者 许林 蒋峰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11年第10期891-894,共4页
目的评价PET/CT和CT在局部晚期(N2)非小细胞肺癌(NSCLC)新辅助化疗后淋巴结再分期中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方法将2005年11月至2010年5月118例经细胞学或病理学确诊的N2期NSCLC患者随机分为PET/CT组和CT组,每组59例,在新辅助化疗后... 目的评价PET/CT和CT在局部晚期(N2)非小细胞肺癌(NSCLC)新辅助化疗后淋巴结再分期中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方法将2005年11月至2010年5月118例经细胞学或病理学确诊的N2期NSCLC患者随机分为PET/CT组和CT组,每组59例,在新辅助化疗后分别行PET/CT和CT检查,对评价为缓解或稳定的病例根据显像结果评判纵隔淋巴结的转移情况,并与术后病理诊断相比较,从而对患者进行再分期。结果 CT组45例患者和PET/CT组51例患者评价为缓解或稳定。PET/CT组对N2期NSCLC新辅助化疗后淋巴结再分期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7.5%、88.2%,明显高于CT组的56.0%和68.9%;PET/CT和CT的诊断准确性分别为85.0%和69.5%。CT组纵隔淋巴结分期的诊断相符率为66.7%,低于PET/CT组的85.7%。结论 PET/CT对于N2期NSCLC新辅助化疗后淋巴结的准确再分期有重要价值,其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及纵隔淋巴结分期的诊断相符率均高于C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计算机断层扫描 计算机断层扫描 非小细胞肺癌 新辅助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T-CT在非小细胞肺癌诊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2
7
作者 武雅琴 蒋峰 许林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11年第8期874-878,共5页
PET-CT是利用正电子放射性示踪剂显示活体组织器官内生化状态的显像技术。它以18F-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为最常用的放射性显像剂,具有灵敏性高、特异性强及定位精确等特点,是目前较为理想的肿瘤检测手段。文中就PET-CT在非小细胞肺癌... PET-CT是利用正电子放射性示踪剂显示活体组织器官内生化状态的显像技术。它以18F-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为最常用的放射性显像剂,具有灵敏性高、特异性强及定位精确等特点,是目前较为理想的肿瘤检测手段。文中就PET-CT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诊断中的应用作一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 18F-氟代脱氧葡萄糖 非小细胞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步放化疗和单纯放疗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6
8
作者 武雅琴 陆谔梅 《中外医学研究》 2015年第24期34-35,共2页
目的:比较同步放化疗和单纯放疗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对确诊为ⅡB~ⅢB期115例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单纯放疗组患者56例,同步放化疗组患者59例,按化疗方案不同分为:紫杉醇联合顺铂方案... 目的:比较同步放化疗和单纯放疗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对确诊为ⅡB~ⅢB期115例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单纯放疗组患者56例,同步放化疗组患者59例,按化疗方案不同分为:紫杉醇联合顺铂方案(TP)32例和奈达铂单周化疗方案(NDP)27例,比较单纯放疗组与同步放化疗组患者的近期疗效、3年生存率以及不良反应,同时对同步放化疗组两种不同化疗方案组的近期疗效、3年生存率及不良反应进行比较。结果:全部治疗结束3个月,单纯放疗组与同步放化疗组有效率分别为64.2%、94.9%,二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TP和NDP方案组近期疗效(96.8%、92.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放疗组与同步放化疗组3年生存率分别为48.2%、89.8%,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P和NDP方案组3年生存率(93.7%、85.1%)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放疗组与同步放化疗组之间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放射性膀胱炎、放射性直肠炎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P与NDP方案之间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放射性膀胱炎、放射性直肠炎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纯放疗相比,同步放化疗可明显提高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的近期疗效和远期生存率。在同步放化疗组两种不同的化疗方案中,紫杉醇联合顺铂方案组患者3年生存率略高于奈达铂化疗方案,且不良反应可耐受,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局部晚期 同步放化疗 单纯放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145通过下调OCT4基因抑制肺腺癌干细胞增殖 被引量:20
9
作者 张帅 武雅琴 +4 位作者 冯冬杰 张治 蒋峰 尹荣 许林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11年第4期317-322,共6页
背景与目的 miR-145是通过miRNA芯片及qPCR验证筛选出的一种潜在肺癌"保护性"miRNA。本研究旨在探讨miR-145与肺癌干细胞之间的关系及分子机制。方法 miRNA芯片对肺腺癌患者瘤旁和正常组织进行表达谱分析;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m... 背景与目的 miR-145是通过miRNA芯片及qPCR验证筛选出的一种潜在肺癌"保护性"miRNA。本研究旨在探讨miR-145与肺癌干细胞之间的关系及分子机制。方法 miRNA芯片对肺腺癌患者瘤旁和正常组织进行表达谱分析;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miR-145潜在的靶基因;脂质体2000介导转染miR-145模拟物和阻遏物进入A549细胞株;实时定量PCR检测miR-145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OCT4蛋白水平;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验证miR-145是否作用于OCT4mRNA的3'UTR区预测靶位;细胞增殖实验检测miR-145对于A549细胞生长的作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干细胞表型CD133+的表达。结果在肺腺癌组织中miR-145表达明显低于瘤旁正常组织;miRanda软件预测OCT4是miR-145潜在靶基因;与对照组相比,miR-145模拟物组和阻遏物组miR-145表达分别明显上调和下调;miR-145对A549细胞的生长有双向调节作用,过表达miR-145抑制细胞生长;过表达miR-145可明显降低OCT4蛋白水平及干细胞表型CD133百分比,而抑制miR-145表达则明显增加OCT4蛋白水平及CD133百分比。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证明miR-145可作用于OCT4mRNA的3'UTR区预测靶位。结论 miR-145可通过下调OCT4基因表达抑制A549肺腺癌细胞株中干细胞的增殖,是一种潜在的肺癌"保护性"miR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145 肺癌干细胞 A549细胞株 OCT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电视访谈节目主持人语言品质的提升 被引量:6
10
作者 武雅琴 王悦东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52-153,共2页
关键词 主持人语言 思维品质 电视访谈节目 语言运用过程 语言素养 语言风格 语言形式 言语交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癌术后静态调强放疗与容积旋转调强放疗的比较 被引量:10
11
作者 朱必清 武雅琴 +3 位作者 韩晶晶 李倩 徐寒子 陆谔梅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88-91,98,共5页
目的:比较宫颈癌术后静态调强放疗(intensity modulated radiotherapy,IMRT)与容积旋转调强放疗(volumetric modulated arc therapy,VMAT)近期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剂量学参数,为早期宫颈癌根治术后放疗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整... 目的:比较宫颈癌术后静态调强放疗(intensity modulated radiotherapy,IMRT)与容积旋转调强放疗(volumetric modulated arc therapy,VMAT)近期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剂量学参数,为早期宫颈癌根治术后放疗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整理接受IMRT或VMAT治疗的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各50例,观察所有患者放疗期间急性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较两组放疗计划危及器官的受照剂量,计划靶区的适形度指数(conformity index,CI)、均匀性指数(homogeneity index,HI)、照射时间及跳数(the number of monitor unit,MU)。结果:VMAT组急性放射性肠炎的发生率明显低于IMRT组,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8%vs.64%,P<0.05);与IMRT组相比,上消化道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20%vs.6%,P<0.05);VMAT组直肠V40、小肠V40均低于IMRT组(P<0.01),而直肠和小肠的V20、V30在两组中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中膀胱V20、V30、V40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VMAT计划CI优于IMRT计划(P<0.05);HI在两组中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IMRT计划比较,VMAT计划的MU值和治疗时间分别减少了50%和54%(P<0.01)。结论: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选择VMAT治疗,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患者急性放射性肠炎和上消化道反应的发生率,减轻正常器官的受照剂量,缩短放疗时间,从而提高患者术后放疗的耐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术后 放射治疗 静态调强放疗 容积旋转调强放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不饱和脂肪酸不同组分抑制肺腺癌干细胞作用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胡振东 尹荣 +5 位作者 武雅琴 张治 李明 贾辉 许林 李宁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16-122,共7页
比较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各有效成分抑制肺腺癌干细胞增殖及迁移能力,筛选出最强组分,并探讨其量效关系.对肺腺癌细胞株A549及SPC-A-1进行无血清培养,待肿瘤干细胞(CSC)微球形成后,每日分别加入50μmol/L的α-亚麻酸(LA)、二十碳五烯酸... 比较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各有效成分抑制肺腺癌干细胞增殖及迁移能力,筛选出最强组分,并探讨其量效关系.对肺腺癌细胞株A549及SPC-A-1进行无血清培养,待肿瘤干细胞(CSC)微球形成后,每日分别加入50μmol/L的α-亚麻酸(LA)、二十碳五烯酸(EPA)、二十二碳六烯酸(DHA)、c9,t11-共轭亚油酸(c9,t11-CLA)和t10,c12-共轭亚油酸(t10,c12-CLA),连续3d.分别行干细胞微球形成观察、干细胞微球定量分析,筛选出最强组分.加入不同浓度最强组分进行侵袭试验.干细胞微球定量分析显示:除LA外,EPA、DHA、c9,t11-CLA和t10,c12-CLA都可不同程度地抑制A549及SPC-A-1干细胞微球的形成.在两种细胞株中,与EPA及DHA组相比,同等浓度CLA组平均干细胞微球个数及单个微球干细胞密度均显著下降,表明两种CLA为抑制作用最强组分.选取最强组分CLA行侵袭试验,c9,t11-CLA、t10,c12-CLA均能不同程度地抑制肺癌干细胞的迁移及浸润能力,随着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增加,两者混合物的抑制作用最强.结果说明,PUFA组分EPA、DHA、c9,t11-CLA和t10,c12-CLA对A549及SPC-A-1干细胞微球都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c9,t11-CLA和t10,c12-CLA为最强组分.c9,t11-CLA和t10,c12-CLA体外试验能够不同程度的抑制肺腺癌干细胞的浸润和迁移能力,并具有剂量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 干细胞微球 干细胞微球定量分析 侵袭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疗联合多方案化疗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海蓉 戴东方 武雅琴 《中国肿瘤外科杂志》 CAS 2022年第5期435-440,共6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放疗联合多方案化疗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并分析2012年1月至2013年2月在江苏省肿瘤医院行同步放化疗的124例宫颈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根据化疗方案分为周化疗组和周期化疗组,对不同方案化疗患者的不... 目的回顾性分析放疗联合多方案化疗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并分析2012年1月至2013年2月在江苏省肿瘤医院行同步放化疗的124例宫颈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根据化疗方案分为周化疗组和周期化疗组,对不同方案化疗患者的不良反应、疗效及预后进行亚组分析。结果研究发现周化疗组与周期化疗组有效率分别为97.56%(40/41)与96.39%(80/83)(P=0.916)。1、3、5年的总生存率分别为95.1%、68.3%、65.9%与90.4%、72.3%、67.5%(P=0.572,0.645,0.845)。周化疗组与周期化疗组之间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周期化疗组患者共4例发生了Ⅳ度骨髓抑制,发生率和严重程度高于周化疗组患者。肿瘤复发及远处转移是两组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两组患者之间的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放疗过程中行周化疗与周期化疗的疗效相似,两种方案中患者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出于经济考虑和并发症的考虑,可优先选择同步周化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中晚期 放疗 同步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扎鲁特旗出土辽代器物 被引量:2
14
作者 武雅琴 李铁军 《内蒙古文物考古》 2001年第2期96-97,共2页
关键词 扎鲁特旗 出土文物 辽代 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中数学情境教学路径探讨
15
作者 武雅琴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2024年第9期120-122,共3页
情境教学法作为一种指向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教学方法,其在初中数学课堂上的有效运用,对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有着重要作用。本文阐述核心素养下初中数学情境教学的价值,并探讨其实施策略,旨在通过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激... 情境教学法作为一种指向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教学方法,其在初中数学课堂上的有效运用,对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有着重要作用。本文阐述核心素养下初中数学情境教学的价值,并探讨其实施策略,旨在通过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为教学的提质增效提供能动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素养 初中数学 情境教学 实施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新工科的Matlab仿真课程教学实践
16
作者 武雅琴 邓林强 +2 位作者 吕嘉 罗改芳 常艳 《集成电路应用》 2024年第7期329-331,共3页
阐述Matlab仿真课程的教学案例,探讨教学内容的设计和教学模式创新,包括在教学内容中构建三位一体教学目标,并对教学内容进行再设计,在教学模式中探索“2M+3P”纵横分段模式,设计最佳课堂认知负荷量,实现学生注意力最优刺激,探索学科专... 阐述Matlab仿真课程的教学案例,探讨教学内容的设计和教学模式创新,包括在教学内容中构建三位一体教学目标,并对教学内容进行再设计,在教学模式中探索“2M+3P”纵横分段模式,设计最佳课堂认知负荷量,实现学生注意力最优刺激,探索学科专业之间的交叉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TLAB仿真 新工科 教学模式创新 认知负荷 纵横分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音频多模态研究的信号分析系统设计
17
作者 武雅琴 邓林强 +2 位作者 杨晨艺 吕嘉 公徐路 《山西电子技术》 2024年第1期95-98,共4页
通过统计分析NSP模态文件准确定位真实数据,解析WAV模态文件结构、编码特征和影响因素,充分考虑声道数、采样频率、PCM采样位数,实现不同模态格式转换,设计基于音频多模态研究的信号分析系统。实验从文件内码、文件参数信息、信号声波... 通过统计分析NSP模态文件准确定位真实数据,解析WAV模态文件结构、编码特征和影响因素,充分考虑声道数、采样频率、PCM采样位数,实现不同模态格式转换,设计基于音频多模态研究的信号分析系统。实验从文件内码、文件参数信息、信号声波波形和主观听觉感受方面进行综合对比分析,验证该系统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频多模态 信号分析 NSP WAV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媒体数学教学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影响
18
作者 武雅琴 《数理天地(初中版)》 2024年第7期128-129,F0004,共3页
本文阐述多媒体教学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影响,提出要合理使用多媒体教学,并简单展示此思想下的一些教学案例.
关键词 多媒体 初中数学 课堂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32例中晚期宫颈腺癌治疗后生存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叶侠 朱必清 +2 位作者 黄健 陆谔梅 武雅琴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22年第2期138-142,共5页
目的探讨中晚期宫颈腺癌患者行根治性放化疗后的生存状况以及相关预后因素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1年08月至2015年02月期间在江苏省肿瘤医院就诊且随访资料完整的132例中晚期宫颈腺癌患者,对其临床病理资料进行收集。对132例宫颈腺... 目的探讨中晚期宫颈腺癌患者行根治性放化疗后的生存状况以及相关预后因素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1年08月至2015年02月期间在江苏省肿瘤医院就诊且随访资料完整的132例中晚期宫颈腺癌患者,对其临床病理资料进行收集。对132例宫颈腺癌患者进行生存分析,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影响宫颈腺癌预后的因素。结果宫颈腺癌患者3年总体生存率为87.1%,5年总体生存率为63.7%。同步放化疗组与单纯放疗组5年生存率分别为68.2%和51.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分期、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治疗方式是影响中晚期宫颈腺癌OS的独立预后因素(P<0.05)。结论中晚期宫颈腺癌同步放化疗的治疗效果优于单纯放疗,其中临床分期、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治疗方式是影响局部晚期宫颈腺癌预后的独立预后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腺癌 同步放化疗 预后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打印圆柱形模板在局部晚期宫颈癌近距离治疗中的宫旁剂量覆盖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丝雨 杨勇琴 +8 位作者 徐寒子 武雅琴 张彬 吴一凡 陆谔梅 朱必清 翟振宇 孙丽 孙志华 《广东医学》 CAS 2023年第2期133-137,共5页
目的评价局部晚期宫颈癌近距离治疗中3D打印圆柱形模板的宫旁剂量覆盖。方法回顾2021年2月至2022年6月采用3D打印圆柱形模板引导腔内联合组织间插植近距离治疗的大体积(>40 cm^(3))伴宫旁浸润的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24例,从施源器库(ap... 目的评价局部晚期宫颈癌近距离治疗中3D打印圆柱形模板的宫旁剂量覆盖。方法回顾2021年2月至2022年6月采用3D打印圆柱形模板引导腔内联合组织间插植近距离治疗的大体积(>40 cm^(3))伴宫旁浸润的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24例,从施源器库(applicator library)中导入Vienna标准施源器结构进行Vienna虚拟计划(以下简称虚拟计划)制作并与3D打印圆柱体模板计划(以下简称模板计划)进行剂量学比对,配对t检验分析差异。结果HRCTV平均模外体积(55.38±14.74)cm^(3),平均宽度(5.35±0.57)cm,最大径向距离(maximum radical distance,MRD)(3.27±0.46)cm。剂量学比对结果显示:整体宫旁范围内,模板计划IRCTV D_(90)明显优于虚拟计划(P<0.05);在宫旁外1/3区域,模板计划的CI、HRCTV D_(90)、D_(98)均显著优于虚拟计划(P<0.05);模板计划小肠D_(2cc)总体高于虚拟计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D打印圆柱体施源器可以实现大体积伴有宫旁浸润的局部晚期宫颈癌剂量覆盖目标,尤其对于宫旁外1/3浸润者有明显剂量学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近距离治疗 3D打印 宫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