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氯蔗糖-6-乙酸酯的合成及其工艺优化 被引量:6
1
作者 冷一欣 刘晓成 +4 位作者 苏继光 张云 武玉真 黄成龙 万屹东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2期106-110,共5页
用SOCl2和N,N-二甲基甲酰胺(DMF)合成Vilsmeier试剂,氯化蔗糖-6-乙酸酯制得三氯蔗糖-6-乙酸酯,并经IR、1H NMR确认其结构。考察投料物质的量比、向反应体系中所添加甲苯的比例、还原反应过程中pH值及氯代温度。结果表明:在80℃条件下最... 用SOCl2和N,N-二甲基甲酰胺(DMF)合成Vilsmeier试剂,氯化蔗糖-6-乙酸酯制得三氯蔗糖-6-乙酸酯,并经IR、1H NMR确认其结构。考察投料物质的量比、向反应体系中所添加甲苯的比例、还原反应过程中pH值及氯代温度。结果表明:在80℃条件下最适宜制备Vilsmeier试剂;n(Vilsmeier试剂):n(蔗糖-6-乙酸酯)=11:1,m(甲苯):m(DMF)=1:10,还原反应中pH7.5;反应分3个阶段,一氯代在70℃、二氯代在90℃、三氯代在110℃最适宜进行氯代反应;合成三氯蔗糖-6-乙酸酯收率达到55.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蔗糖-6-乙酸酯 三氯蔗糖-6-乙酸酯 Vilsmeier试剂 氯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农林废弃物杉木屑制备糠醛的工艺 被引量:4
2
作者 冷一欣 武玉真 +1 位作者 黄春香 张云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261-263,共3页
以杉木屑为原料,采用两步法用固体酸SO42-/ZrO2水解制备糠醛,考察相关因素对杉木屑中半纤维素水解及戊糖脱水制备糠醛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半纤维素水解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二醇质量分数80%、液固比11∶1(m∶m)、反应时间3.0 h、固体... 以杉木屑为原料,采用两步法用固体酸SO42-/ZrO2水解制备糠醛,考察相关因素对杉木屑中半纤维素水解及戊糖脱水制备糠醛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半纤维素水解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二醇质量分数80%、液固比11∶1(m∶m)、反应时间3.0 h、固体酸用量1.5 g,该条件下戊糖收率为83.61%;戊糖脱水制备糠醛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150℃、固体酸用量1.0 g、反应时间1.0 h,该条件下糠醛收率达53.2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林废弃物 固体酸 戊糖 糠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氯蔗糖-6-乙酯的制备及结构表征 被引量:3
3
作者 冷一欣 张兆 +1 位作者 黄春香 武玉真 《化学世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556-559,共4页
以蔗糖为原料,原乙酸三乙酯为酯化剂,经C-6乙酰化,生成蔗糖-6-乙酯,再用氯化亚砜和DMF制备的Vilsmeier试剂与蔗糖-6-乙酯进行氯化反应,得到三氯蔗糖-6-乙酯。考察了反应物的投料比对酯化反应的影响;反应温度、反应物的投料比和反应时间... 以蔗糖为原料,原乙酸三乙酯为酯化剂,经C-6乙酰化,生成蔗糖-6-乙酯,再用氯化亚砜和DMF制备的Vilsmeier试剂与蔗糖-6-乙酯进行氯化反应,得到三氯蔗糖-6-乙酯。考察了反应物的投料比对酯化反应的影响;反应温度、反应物的投料比和反应时间等因素对氯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反应条件为酯化反应温度为0℃,反应时间4 h,n(蔗糖)∶n(原乙酸三乙酯)∶n(对甲苯磺酸)=1∶2.5∶3.0×10-2,收率为70.2%。氯化反应温度110℃,反应时间2 h,n(蔗糖-6-乙酯)∶n(Vilsmeier)=1∶18.5,收率为51.9%。通过HPLC-MS、IR、1H NMR和13C NMR对产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蔗糖 三氯蔗糖-6-乙酯 Vilsmeier试剂 氯化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O_4^(2-)/ZrO_2-MgO固体酸催化剂的合成及其催化合成醋酸丙酸纤维素 被引量:1
4
作者 冷一欣 张云 +2 位作者 黄春香 刘晓成 武玉真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24-528,574,共6页
用浸渍法制备SO24-/ZrO2-MgO固体酸催化剂,用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NH3程序升温脱附等方法对SO24-/ZrO2-MgO固体酸催化剂进行表征。结果表明,SO24-/ZrO2催化剂中加入适量的Mg有利于四方晶相ZrO2(t)的形成;有利于增加固体酸表面酸强度和... 用浸渍法制备SO24-/ZrO2-MgO固体酸催化剂,用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NH3程序升温脱附等方法对SO24-/ZrO2-MgO固体酸催化剂进行表征。结果表明,SO24-/ZrO2催化剂中加入适量的Mg有利于四方晶相ZrO2(t)的形成;有利于增加固体酸表面酸强度和酸量。SO24-/ZrO2-MgO催化剂在合成醋酸丙酸纤维素(CAP)的反应中有很高的活性,当n(ZrO2)∶n(MgO)=15∶1,焙烧温度500℃时,催化活性最佳,50℃下,反应8 h后,CAP收率达116.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酸催化剂 四方晶相 酸强度 醋酸丙酸纤维素 催化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对性管理对肺癌同步放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3
5
作者 武玉真 李超 +2 位作者 许超荣 申丽 翟会民 《癌症进展》 2020年第9期962-965,共4页
目的针对性管理措施对肺癌同步放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的改善作用。方法随机数字表法将122例肺癌同步放化疗患者分为常规组和针对组,每组61例,常规组患者接受常规管理措施,针对组患者在常规管理的基础上采用针对性管... 目的针对性管理措施对肺癌同步放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的改善作用。方法随机数字表法将122例肺癌同步放化疗患者分为常规组和针对组,每组61例,常规组患者接受常规管理措施,针对组患者在常规管理的基础上采用针对性管理措施。管理前后,采用Piper疲乏修订量表(PFS-R)评估两组患者的癌因性疲乏程度;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采用洲癌症研究治疗组织(EORTC)癌症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QLQ-C30)评估患者生活质量。结果管理前,两组患者PFS-R评分各维度评分,SAS、SDS评分,EORTC QLQ-C30各维度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后,两组患者PFS-R评分各维度评分,SAS、SDS评分均低于本组干预前,且针对组患者PFS-R评分各维度评分,SAS、SDS评分均低于常规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后,两组患者EORTC QLQ-C30各维度评分均高于本组管理前,且针对组患者EORTC QLQ-C30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常规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性管理可明显改善肺癌同步放化疗患者的癌因性疲乏程度与心理状态,并可由此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同步放化疗 心理状态 癌因性疲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乳腺癌放疗病人疾病不确定感、癌因疲乏与社会支持相关性研究及护理干预措施 被引量:7
6
作者 武玉真 刘云梦 《全科护理》 2021年第4期540-542,共3页
目的:研究老年乳腺癌放疗病人疾病不确定、癌因疲乏与社会支持相关性,并就此提供相应护理干预措施。方法:资料选取2017年8月—2019年8月收治的100例老年乳腺癌放疗病人相关资料,采用疾病不确定感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Piper疲乏量表... 目的:研究老年乳腺癌放疗病人疾病不确定、癌因疲乏与社会支持相关性,并就此提供相应护理干预措施。方法:资料选取2017年8月—2019年8月收治的100例老年乳腺癌放疗病人相关资料,采用疾病不确定感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Piper疲乏量表评定病人疾病不确定感、社会支持程度、癌因疲乏,受试病人中经社会支持量表选取43例支持度中低组病人作为研究组,同时采用量表选取57例支持度高病人作为参照组,同时采用简单相关性量表评价各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经调查统计发现,研究组病人疾病不确定感、癌因疲乏评分分别为(119.67±10.59)分、(151.26±11.27)分,均处于中低水平;支持度中低组疾病不确定感、癌因疲乏与社会支持之间均存在负相关性(P<0.05);支持度中低组病人疾病不确定感与癌因疲乏呈正相关(P<0.05)。结论:老年乳腺癌放疗病人可由于社会支持度较低,导致产生疾病不确定感、癌因性疲乏,因此,护理人员应增强社会各方面支持,提高病人疾病治疗积极性和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乳腺癌 放疗 疾病不确定感 癌因性疲乏 社会支持 相关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癌化疗期间侵袭性真菌感染危险因素及细胞色素CYP2C19基因多态性 被引量:11
7
作者 武玉真 李超 +2 位作者 申丽 许超荣 王琳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3期1926-1929,共4页
目的肺癌患者化疗期间侵袭性真菌感染(IFI)危险因素及细胞色素CYP2C19基因多态性分析。方法选择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科2018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原发性肺癌患者83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其放化疗期间是否发生IFI分为IFI组(n=26)及非IFI... 目的肺癌患者化疗期间侵袭性真菌感染(IFI)危险因素及细胞色素CYP2C19基因多态性分析。方法选择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科2018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原发性肺癌患者83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其放化疗期间是否发生IFI分为IFI组(n=26)及非IFI组(n=57)。通过电子病历调查收集两组患者住院期间临床资料,分析肺癌患者化疗期间IFI危险因素。采用DNA测序法检测CY2C19*2和CY2C19*3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肺癌患者化疗期间IFI发生与抗菌药物应用种类、糖皮质激素应用、住院时间有关(P<0.05),与性别、年龄、肿瘤分期、放化疗方式、合并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无关。多元回归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抗菌药物应用种类≥3种、糖皮质激素应用、住院时间≥21 d是肺癌患者发生IFI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IFI组患者快代谢型、中代谢型、慢代谢型基因型频率分别为30.77%、57.69%、11.54%,三型患者游离型药物浓度分别为(1.87±0.66)mg/ml、(2.49±0.68)mg/ml、(3.33±0.78)mg/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中应根据危险因素加强对肺癌患者IFI的针对性预防,CYP2C19多态性对于患者伏立康唑药物浓度有一定影响,可用于抗真菌用药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肺癌 侵袭性真菌 放化疗 危险因素 CYP2C19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