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转基因抗虫耐除草剂复合性状玉米‘双抗12-5’对亚洲玉米螟的抗性及对草甘膦的耐受性研究 被引量:14
1
作者 王江 武奉慈 +2 位作者 刘新颖 冯树丹 宋新元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45-50,共6页
通过田间接虫、室内生测以及田间植株喷施草甘膦试验,在吉林省公主岭市综合评价了转cry1Ab/cry2Aj和G10evo-epsps基因抗虫耐除草剂复合性状玉米‘双抗12-5’对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Guenée)]的抗性以及对草甘膦的耐受... 通过田间接虫、室内生测以及田间植株喷施草甘膦试验,在吉林省公主岭市综合评价了转cry1Ab/cry2Aj和G10evo-epsps基因抗虫耐除草剂复合性状玉米‘双抗12-5’对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Guenée)]的抗性以及对草甘膦的耐受性,为‘双抗12-5’在吉林省产业化应用提供基础科学数据。结果表明,与非转基因对照‘郑单958’相比,‘双抗12-5’全生育期对亚洲玉米螟都具有良好的抗性,达到高抗水平;取食‘双抗12-5’心叶、雄穗及花丝等组织7d后的亚洲玉米螟幼虫存活率为4%~12%,而取食‘郑单958’各个组织的亚洲玉米螟幼虫存活率均高于96%。‘双抗12-5’在喷施推荐剂量(1 230g/hm2)及在2倍推荐剂量(2 460g/hm2)草甘膦情况下,4周内均生长正常,受害率为0;对照‘郑单958’植株第一周即表现出明显的药害症状,逐渐枯萎死亡,受害率达到100%。综上所述,‘双抗12-5’在吉林省表现出良好的抗虫性和除草剂耐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玉米 复合性状 亚洲玉米螟 抗虫性 除草剂耐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EPSPS基因抗除草剂玉米CC-2对田间节肢动物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20
2
作者 王尚 王柏凤 +4 位作者 严杜升 王军 武奉慈 席景会 宋新元 《生物安全学报》 2014年第4期271-277,共7页
【背景】转基因手段已成为改良玉米品种的重要途径之一,具有诸多优点的转基因玉米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转基因玉米带来巨大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同时,其安全风险问题也引发人们广泛关注,因此有必要对转基因玉米进行生物多样性影响评价。... 【背景】转基因手段已成为改良玉米品种的重要途径之一,具有诸多优点的转基因玉米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转基因玉米带来巨大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同时,其安全风险问题也引发人们广泛关注,因此有必要对转基因玉米进行生物多样性影响评价。【方法】采用直接观察法和陷阱法对种植转EPSPS基因抗除草剂玉米CC-2及其对应的非转基因对照郑58的田间节肢动物进行调查,分析其群落组成、群落结构及主要类群动态。【结果】转基因玉米CC-2无论是喷施除草剂还是不喷施除草剂处理,与其对应的非转基因对照郑58相比,田间节肢动物群落组成、群落结构,以及田间主要节肢动物类群动态均无显著差异。【结论与意义】初步认为转EPSPS基因抗除草剂玉米CC-2对节肢动物多样性无安全风险,为转EPSPS基因抗除草剂玉米的推广提供一定生态安全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抗除草剂玉米 节肢动物 种群动态 生物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Cry1Ac基因抗虫玉米Bt-799对田间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10
3
作者 尹俊琦 武奉慈 +1 位作者 周琳 宋新元 《生物安全学报》 2017年第2期159-167,共9页
【目的】安全评价是转基因品种研发的重要保障,为明确转基因玉米Bt-799在生物多样性影响方面的安全性,并为其在吉林春玉米区种植提供安全保证,开展了转基因玉米Bt-799对田间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影响的研究。【方法】综合利用直接观察法... 【目的】安全评价是转基因品种研发的重要保障,为明确转基因玉米Bt-799在生物多样性影响方面的安全性,并为其在吉林春玉米区种植提供安全保证,开展了转基因玉米Bt-799对田间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影响的研究。【方法】综合利用直接观察法和地面陷阱法,以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优势度指数等参数以及主要种群动态作为评价指标,系统研究转基因玉米Bt-799对田间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转基因玉米Bt-799较之对应的非转基因对照郑58在田间节肢动物群落结构参数、主要种群动态等方面均无显著差异。【结论】转Cry1Ac基因玉米Bt-799在吉林省种植,不会对田间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造成显著不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Cry1Ac基因抗虫玉米 节肢动物 群落结构 种群动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性状转基因玉米外源蛋白的时空表达规律 被引量:2
4
作者 龙丽坤 李飞武 +2 位作者 李葱葱 武奉慈 宋新元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29-33,共5页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定量检测转基因玉米MON89034×NK603的3个复合性状转基因玉米中Cry1A.105、Cry2Ab2、CP4-EPSPS蛋白在各组织中的表达量,分别取苗期和心叶期叶片、吐丝期花粉和花丝、灌浆期籽粒、雌穗顶端和茎髓组织...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定量检测转基因玉米MON89034×NK603的3个复合性状转基因玉米中Cry1A.105、Cry2Ab2、CP4-EPSPS蛋白在各组织中的表达量,分别取苗期和心叶期叶片、吐丝期花粉和花丝、灌浆期籽粒、雌穗顶端和茎髓组织进行检测。结果显示,3个转基因品种中,外源基因在各组织中的表达显示较高的一致性,均在叶片组织表达最高。转化体同一组织中表达外源蛋白在品种间变异不明显,组织间差异大于品种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性状转基因玉米 ELISA 外源蛋白 时空表达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扩展蛋白Expansin基因家族定位及基因表达模式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姜志磊 周琳 +1 位作者 武奉慈 宋新元 《生物技术进展》 2018年第1期34-40,F0003,共8页
扩展蛋白(Expansin)是一类能够使植物细胞壁松弛的活性蛋白,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利用PLAZA、NCBI、Maize GDB、Uniprot、PLEXdb等基因组数据库,获得玉米Expansin家族的基因序列、染色体基因座位、蛋白质序列以及长度,构... 扩展蛋白(Expansin)是一类能够使植物细胞壁松弛的活性蛋白,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利用PLAZA、NCBI、Maize GDB、Uniprot、PLEXdb等基因组数据库,获得玉米Expansin家族的基因序列、染色体基因座位、蛋白质序列以及长度,构建玉米Expansin基因家族系统进化树,进行基因组织表达谱的分析。结果表明,玉米基因组中含有93个Expansin基因,分布于玉米的9条染色体上;多数Expansin具有250~300个氨基酸;玉米Expansin基因家族有40个Expansin A(EXPA)、47个Expansin B(EXPB)、6个Expansin-like A(EXLA),未发现Expansin-like B(EXLB);44个玉米Expansin基因在不同玉米组织中特异表达。该研究结果不仅为玉米扩展蛋白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而且为其他研究人员对基因信息的获取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扩展蛋白 生物信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Cry1Ab-Ma基因抗虫玉米CM8101对白符跳和赤子爱胜蚓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鲁鑫 宋新元 +4 位作者 武奉慈 杨小艳 翁建峰 王振华 李新海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90-397,共8页
白符跳Folsomia candida和赤子爱胜蚓Eisenia fetida是土壤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指示动物。本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剂法(ELISA)测定转Cry1Ab-Ma基因抗虫玉米CM8101完熟期叶片、茎秆、根组织的Cry1Ab-Ma蛋白含量,并通过在培养基和土壤中添加转... 白符跳Folsomia candida和赤子爱胜蚓Eisenia fetida是土壤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指示动物。本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剂法(ELISA)测定转Cry1Ab-Ma基因抗虫玉米CM8101完熟期叶片、茎秆、根组织的Cry1Ab-Ma蛋白含量,并通过在培养基和土壤中添加转基因玉米CM8101残体分别饲养白符跳和赤子爱胜蚓,研究了转基因玉米CM8101对白符跳存活率和赤子爱胜蚓生长发育及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叶片、茎秆、根组织中均能检测到Cry1Ab-Ma蛋白,含量介于1.06-4.66μg/g鲜重之间;转基因玉米CM8101较之非转基因对照郑58,对白符跳的存活率,赤子爱胜蚓的存活率、体重变化量、蚓茧量和孵化幼蚓量均无显著影响,可初步推断转基因玉米CM8101在两个月内对土壤动物无安全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抗虫玉米 土壤指示动物 白符跳 赤子爱胜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Cry1A.401基因抗虫玉米CM8302和CM8303对亚洲玉米螟的抗性研究
7
作者 王云鹤 武奉慈 +4 位作者 谢树章 翁建峰 宋新元 杨小艳 李新海 《玉米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4-161,共8页
采用农杆菌介导法获得转Cry1A.401基因抗虫玉米CM8302和CM8303,通过多代回交与自交获得BC_(4)F_(1)、BC_(4)F_(2)和BC_(4)F_(3)世代的转基因玉米材料。利用qRT-PCR和ELISA方法明确转基因抗虫玉米叶片、花丝和子粒均有Cry1A.401基因表达... 采用农杆菌介导法获得转Cry1A.401基因抗虫玉米CM8302和CM8303,通过多代回交与自交获得BC_(4)F_(1)、BC_(4)F_(2)和BC_(4)F_(3)世代的转基因玉米材料。利用qRT-PCR和ELISA方法明确转基因抗虫玉米叶片、花丝和子粒均有Cry1A.401基因表达,不同世代间目的基因表达量无显著差异。田间接虫鉴定结果表明,CM8302和CM8303三个世代心叶期和吐丝期的抗性等级均为1级,抗性水平为高抗。室内生测结果表明,亚洲玉米螟幼虫取食CM8302心叶、花丝和子粒第6天存活率分别为0、4.0%和4.0%;取食CM8303心叶、花丝和子粒第6天存活率分别为0、4.0%和2.0%。分析显示转基因抗虫玉米CM8302和CM8303的心叶、花丝和子粒均具有显著杀虫效果且遗传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玉米 亚洲玉米螟 抗虫性 遗传稳定性
原文传递
转Cry1Ab-ma基因玉米CM8101对草地贪夜蛾1龄和2龄幼虫的抗性 被引量:8
8
作者 武奉慈 翁建峰 +2 位作者 李新海 尹俊琦 宋新元 《植物保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815-821,共7页
为明确转Bt基因玉米对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的抗性,采用室内玉米离体组织生测法测定取食转Cry1Ab-ma基因抗虫玉米CM8101心叶、花丝和籽粒后草地贪夜蛾1龄和2龄幼虫存活数量、存活幼虫的体重、蛹重、化蛹和羽化等参数,分析转C... 为明确转Bt基因玉米对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的抗性,采用室内玉米离体组织生测法测定取食转Cry1Ab-ma基因抗虫玉米CM8101心叶、花丝和籽粒后草地贪夜蛾1龄和2龄幼虫存活数量、存活幼虫的体重、蛹重、化蛹和羽化等参数,分析转Cry1Ab-ma基因抗虫玉米CM8101三种组织对草地贪夜蛾1龄和2龄幼虫的抗性。结果显示,转Cry1Ab-ma基因玉米CM8101心叶可完全杀死草地贪夜蛾1龄幼虫,2龄幼虫有存活,存活率为10.0%,但不能化蛹与羽化;花丝可杀死大部分草地贪夜蛾1龄幼虫,存活率为3.3%,并阻断其生活史,但对2龄幼虫杀伤力弱,存活率为73.3%,存活幼虫化蛹率和羽化率分别为20.0%和13.3%;籽粒可完全杀死草地贪夜蛾1龄幼虫,2龄幼虫有存活,存活率为13.3%,有少量可化蛹,化蛹率为3.3%、有少量羽化,羽化率为3.3%。表明转Cry1Ab-ma基因玉米CM8101在短期内对草地贪夜蛾1龄和2龄幼虫有良好的控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贪夜蛾 转Cry1Ab-ma基因玉米CM8101 抗虫性 室内生测
原文传递
转基因抗虫玉米对亚洲玉米螟的抗性评价 被引量:7
9
作者 武奉慈 刘金文 +3 位作者 刘娜 曲文利 张明 宋新元 《玉米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48-150,共3页
采用田间人工接虫鉴定方法,根据玉米抗螟性田间鉴定评价标准,研究转基因玉米Bt799和NC6304YGRR对亚洲玉米螟的抗性。心叶期接虫试验结果表明,以食叶级别作为评价参数,2种转基因玉米对亚洲玉米螟具有良好的抗性,食叶级别均为1级;2种非转... 采用田间人工接虫鉴定方法,根据玉米抗螟性田间鉴定评价标准,研究转基因玉米Bt799和NC6304YGRR对亚洲玉米螟的抗性。心叶期接虫试验结果表明,以食叶级别作为评价参数,2种转基因玉米对亚洲玉米螟具有良好的抗性,食叶级别均为1级;2种非转基因玉米食叶级别均大于7级。吐丝期接虫试验结果表明,以单株虫孔数、单株活虫数、单株隧道个数及单株隧道长度作为评价参数,2种转基因玉米对亚洲玉米螟抗性均显著高于各自对应的非转基因玉米。转基因抗虫玉米Bt799和NC6304YGRR田间抗虫效果良好,均能保护玉米在整个生育期内不受亚洲玉米螟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转基因 亚洲玉米螟 抗虫性鉴定
原文传递
转基因抗除草剂玉米CC-2生存竞争能力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宋新元 武奉慈 +3 位作者 刘金文 曲文利 张明 刘娜 《作物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4-66,共3页
选取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转基因抗除草剂玉米CC-2,研究其在栽培地与荒地环境中的生存竞争能力。试验结果表明,在栽培地环境中,转基因玉米CC-2与其对应的非转基因玉米在生育期、株高、产量等方面均一致,可正常生长;在荒地环境中,转基... 选取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转基因抗除草剂玉米CC-2,研究其在栽培地与荒地环境中的生存竞争能力。试验结果表明,在栽培地环境中,转基因玉米CC-2与其对应的非转基因玉米在生育期、株高、产量等方面均一致,可正常生长;在荒地环境中,转基因玉米CC-2及其对应的非转基因玉米与杂草相比不具竞争优势,无杂草化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抗除草剂玉米 生存竞争能力 杂草化
原文传递
转cry1Ac基因抗虫玉米Bt-799种植对土壤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柏凤 范春苗 +3 位作者 尹俊琦 武奉慈 王大铭 宋新元 《植物保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67-174,共8页
为调查转基因抗虫玉米种植对非靶标土壤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以转cry1Ac基因抗虫玉米Bt-799及其对应的非转基因对照玉米郑58为试验材料,于2014—2015连续2年在东北黑土区采用手捡法和干漏斗法分别调查大型和中小型土壤动物的类群和数量,... 为调查转基因抗虫玉米种植对非靶标土壤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以转cry1Ac基因抗虫玉米Bt-799及其对应的非转基因对照玉米郑58为试验材料,于2014—2015连续2年在东北黑土区采用手捡法和干漏斗法分别调查大型和中小型土壤动物的类群和数量,比较分析转基因与非转基因玉米田中土壤动物群落组成和多样性,并利用冗余分析(redundancy analysis,RDA)各环境因子在土壤动物群落结构形成中的作用。结果表明,郑58和转基因玉米Bt-799田中大型土壤动物总体群落组成相同,各类群多度无显著差异;2种玉米田间所有类群总体多度、物种丰富度、Simpson优势度指数、Shannon-Weiner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均无显著差异,2014年其P值分别为0.949、0.867、0.751、0.998、0.985,2015年其P值分别为0.869、0.406、0.532、0.115、0.410;RDA分析表明玉米品种(系)在大型、中小型土壤动物群落结构形成中几乎没有作用。表明中短期内转基因玉米种植对非靶标土壤动物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玉米 土壤动物 群落结构 冗余分析
原文传递
转基因玉米Bt蛋白降解规律及其与土壤动物互作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柏凤 范春苗 +3 位作者 姜志磊 尹俊琦 武奉慈 宋新元 《玉米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9-53,共5页
以转CryllAc基因玉米及其非转基因对照为试验材料,利用大、中、小不同孔径的凋落物分解袋,研究黑土区转基因玉米外源基因表达Bt蛋白的降解规律及其与土壤动物的互作关系。结果表明,第二年春天大孔径凋落物分解袋内转基因玉米残体Bt... 以转CryllAc基因玉米及其非转基因对照为试验材料,利用大、中、小不同孔径的凋落物分解袋,研究黑土区转基因玉米外源基因表达Bt蛋白的降解规律及其与土壤动物的互作关系。结果表明,第二年春天大孔径凋落物分解袋内转基因玉米残体Bt蛋白含量为初始含量的25.98%,至8月份Bt蛋白只剩下初始含量的0.35%。分解袋孔径对转基因玉米及其对照玉米凋落物分解率和Bt蛋白降解率均有显著影响,表现为大孔径〉中孔径〉小孔径,说明大型和中型土壤动物都可以促进凋落物分解和Bt蛋白的降解。与对照玉米相比,转基因玉米凋落物分解率和凋落物内土壤动物群落结构参数都没有显著差异(P〉0.05,t-test),说明导人助基因对玉米残体分解速率和土壤动物均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玉米 BT蛋白 土壤动物 降解规律
原文传递
融合蛋白mCry1AbVip3A对亚洲玉米螟和草地贪夜蛾的抗虫效率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望舒 武奉慈 +3 位作者 宋新元 王振华 翁建峰 李新海 《玉米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69-76,共8页
将融合基因mCry1AbVip3A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ET30A-mCry1AbVip3A,转入大肠杆菌BL21(DE3),通过优化诱导条件获得mCry1AbVip3A蛋白。室内生测mCry1AbVip3A蛋白对亚洲玉米螟和草地贪夜蛾的杀虫效果,发现饲喂终浓度为128.44 ng/mL的mCry1AbVi... 将融合基因mCry1AbVip3A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ET30A-mCry1AbVip3A,转入大肠杆菌BL21(DE3),通过优化诱导条件获得mCry1AbVip3A蛋白。室内生测mCry1AbVip3A蛋白对亚洲玉米螟和草地贪夜蛾的杀虫效果,发现饲喂终浓度为128.44 ng/mL的mCry1AbVip3A蛋白的亚洲玉米螟1龄幼虫和草地贪夜蛾1龄、2龄幼虫存活率均为0;草地贪夜蛾3龄和4龄幼虫的存活率分别为23.33%和36.67%。结果表明,mCry1AbVip3A蛋白对亚洲玉米螟1龄幼虫的杀虫效果与Cry1Ab-ma蛋白无显著差异,显著高于Vip3A蛋白;mCry1AbVip3A蛋白对草地贪夜蛾3龄和4龄幼虫的杀虫效果与Vip3A蛋白无显著差异,显著高于Cry1Ab-ma蛋白。构建植物过表达载体pTF101.1-mCry1AbVip3A进行玉米遗传转化并获得转基因事件,为转基因抗亚洲玉米螟和草地贪夜蛾玉米育种提供了新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融合基因 原核表达 抗虫效率 遗传转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