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532 nm偏振激光雷达互比对实验及结果分析
1
作者 步志超 殷振平 +7 位作者 毛松 王龙龙 王安宙 张江涛 赵兵 易洋 陈玉宝 王宣 《大气与环境光学学报》 2025年第2期123-133,共11页
针对我国超大城市气溶胶激光雷达网的发展,借鉴欧洲气溶胶激光雷达网(EARLINET)的组网标定策略,开展气溶胶激光雷达组网标定方法和定量化方法的持续研究与攻关。2021年9月,在北京南郊观象台对不同单位研制的6台532 nm波段的偏振激光雷... 针对我国超大城市气溶胶激光雷达网的发展,借鉴欧洲气溶胶激光雷达网(EARLINET)的组网标定策略,开展气溶胶激光雷达组网标定方法和定量化方法的持续研究与攻关。2021年9月,在北京南郊观象台对不同单位研制的6台532 nm波段的偏振激光雷达进行自比对/互比对标定和定量化研究。通过对激光雷达的光学几何校准、暗噪声、瑞利拟合和有效探测距离等关键性能自检查标定后,进行了与参考激光雷达的互对比观测标定实验,并利用统计分析系统偏差和标准偏差的策略对参与标定的激光雷达偏振性能进行了质量评估。结果表明,完成自标定测试后的532 nm激光雷达,其水平偏振信号P在0.5~2 km高度范围内,平均相对偏差可控制在10%之内,在2~5 km高度范围内,可控制在20%之内;垂直偏振信号S具有较大差异(>50%)。整体距离平方矫正信号的相对偏差传递到后向散射系数后,其平均相对偏差在0.5~2 km高度范围内可控制在10%之内;在2~5 km高度范围内,可控制在20%之内。该种自标定以及与参考激光雷达对比的方法有助于对我国532 nm偏振激光雷达的观测性能进行定量评估,并作为常规化质控手段用于提升大气气溶胶探测激光雷达网信号产品的一致性和反演产品的精度,为大气气溶胶探测激光雷达进入定量化组网观测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振激光雷达 气溶胶 组网标定 互对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干测风激光雷达望远镜孔径及截断因子的优化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步志超 郭磐 +4 位作者 陈思颖 张寅超 陈和 陈胜哲 葛宪莹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694-699,共6页
基于相干多普勒测风激光雷达外差探测理论,给出自由空间和光纤耦合两种模式下外差效率的解析表达式,并通过参数替换使两者具有统一的形式;结合此表达式以及湍流环境下的信噪比公式,仿真给出了地基及星载相干测风激光雷达系统不同探测距... 基于相干多普勒测风激光雷达外差探测理论,给出自由空间和光纤耦合两种模式下外差效率的解析表达式,并通过参数替换使两者具有统一的形式;结合此表达式以及湍流环境下的信噪比公式,仿真给出了地基及星载相干测风激光雷达系统不同探测距离处的最优望远镜和截断因子。研究结果表明地基系统信噪比随着望远镜孔径变化比较陡峭,存在最优望远镜孔径和截断因子,如若取值不恰当,会造成系统信噪比巨大损失;而星载平台下回波信号的信噪比随着望远镜孔径先增加后保持平稳,望远镜孔径可以综合成本和信噪比进行合理取值,最优化的截断因子为80%。此研究对相干多普勒测风激光雷达探测理论的发展及系统器件的最优化配置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干测风激光雷达 外差效率 望远镜孔径 截断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μm星载相干测风激光雷达风速及风向误差建模与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步志超 陈思颖 +3 位作者 张寅超 陈和 郭磐 葛宪莹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65-470,共6页
基于全微分和统计理论推导了星载相干测风激光雷达合成水平风速和风向误差的解析表达式,利用克拉默-拉奥误差下界代替Frehlich经验公式对风场的随机风速误差进行评估,建立了通用型的星载相干测风激光雷达合成水平风速和风向误差计算模型... 基于全微分和统计理论推导了星载相干测风激光雷达合成水平风速和风向误差的解析表达式,利用克拉默-拉奥误差下界代替Frehlich经验公式对风场的随机风速误差进行评估,建立了通用型的星载相干测风激光雷达合成水平风速和风向误差计算模型.在NASA/NOAA提出的星载测风激光雷达系统设计指标框架下,对风速及风向误差模型进行可行性分析,得到了总的径向随机误差随着探测距离的变化关系及水平风速区间的选取对随机误差的影响.同时,为了计算合成采样误差,改变不同的垂直分辨率和方向角取值,对水平分量的采样误差进行对比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合成的水平风速和风向的误差范围为0.8~3.2 m/s和2.38°~3.49°,基本符合星载测风激光雷达的相关指标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载相干测风激光雷达 风速误差 风向误差 克拉默-拉奥误差下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INRAD/SA天气雷达双PRF技术I/Q信号仿真及算法对比验证 被引量:3
4
作者 步志超 李柏 +3 位作者 邵楠 胡学英 李喆 陈玉宝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289-1293,共5页
以CINRAD/SA天气雷达双PRF技术为研究对象,采用大气分层模型,建立基于端到端I/Q时域信号仿真算法,生成I/Q仿真信号并进行可靠性验证.对比分析不存在速度模糊、低重频下的速度模糊和双重频模糊情况下的快速傅里叶变换算法FFT和脉冲对算法... 以CINRAD/SA天气雷达双PRF技术为研究对象,采用大气分层模型,建立基于端到端I/Q时域信号仿真算法,生成I/Q仿真信号并进行可靠性验证.对比分析不存在速度模糊、低重频下的速度模糊和双重频模糊情况下的快速傅里叶变换算法FFT和脉冲对算法PPP的评估精度,并分别采用标准解模糊算法和改进解模糊算法进行速度解模糊对比计算.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基于端到端I/Q信号仿真算法能对探测体内的风速细节进行很好的描述;当发生速度折叠时,脉冲对算法PPP的评估精度要高于快速傅里叶变换算法FFT的运算精度,同时改进解模糊算法精度高于标准解模糊算法,且与单PRF下的脉冲对算法PPP的评估精度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气雷达 I/Q信号仿真 双PRF 解速度模糊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干多普勒测风激光雷达外差效率的数值计算与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步志超 陈思颖 +5 位作者 张寅超 陈和 郭磐 陈文博 陈胜哲 葛宪莹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824-827,843,共5页
论述了相干多普勒测风激光雷达外差效率的基本理论.对同轴系统中本振光和发射激光均是截断高斯光束情况下的外差效率进行了研究,利用圆孔光阑函数展开为高斯函数相叠加的方法,给出外差效率的解析表达式;采用计算机软件Mathematica分析... 论述了相干多普勒测风激光雷达外差效率的基本理论.对同轴系统中本振光和发射激光均是截断高斯光束情况下的外差效率进行了研究,利用圆孔光阑函数展开为高斯函数相叠加的方法,给出外差效率的解析表达式;采用计算机软件Mathematica分析外差效率随菲涅尔数和截断因子的变化关系,给出最大外差效率随着菲涅尔数的变化曲线和不同菲涅尔数下最佳截断因子的取值.该研究为相干多普勒测风激光雷达探测理论的发展及系统器件的最优化配置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干多普勒测风激光雷达 夫琅和费衍射 外差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气雷达I/Q信号仿真建模及统计验证 被引量:2
6
作者 步志超 邵楠 +2 位作者 李柏 陈玉宝 李喆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5,共5页
基于天气雷达发射脉冲的时间自相关特性,采用大气分层模型,建立天气雷达发射端到接收端的I/Q信号仿真算法;并通过统计分析,对算法可靠性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仿真得到的I/Q信号均符合高斯随机分布,回波功率符合指数分布,与天气雷达真... 基于天气雷达发射脉冲的时间自相关特性,采用大气分层模型,建立天气雷达发射端到接收端的I/Q信号仿真算法;并通过统计分析,对算法可靠性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仿真得到的I/Q信号均符合高斯随机分布,回波功率符合指数分布,与天气雷达真实回波信号统计特性一致;同时以南京大学的C波段双偏振天气雷达的真实弱降水回波数据为基础,进行仿真回波数据与真实数据对比分析。统计结果表明相似的参数设定下,仿真回波信号的反射率因子和速度的标准差与真实信号的统计特性基本一致;且与理论公式结果基本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气雷达 信号仿真 功率标准差 速度标准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产双偏振天气雷达差分反射率测量性能分析 被引量:32
7
作者 李喆 李柏 +3 位作者 赵坤 邵楠 步志超 王崇文 《气象科技》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55-859,895,共6页
双偏振天气雷达对气象目标差分反射率(Z_(DR))的精确测量是我国新一代天气雷达双偏振升级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文介绍了采用机外仪表、机内测试信号、太阳、小雨等方法对双偏振天气雷达系统引入的Z_(DR)偏差进行测量的原理,分析了影... 双偏振天气雷达对气象目标差分反射率(Z_(DR))的精确测量是我国新一代天气雷达双偏振升级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文介绍了采用机外仪表、机内测试信号、太阳、小雨等方法对双偏振天气雷达系统引入的Z_(DR)偏差进行测量的原理,分析了影响Z_(DR)测量精度的关键因素,即发射机、接收机和方位旋转关节引入的Z_(DR)动态偏差。比较了各种标定方法的优点和局限性。以南京大学C波段双偏振雷达为例,给出了采用机外仪表、太阳、小雨方法对雷达系统引入的Z_(DR)偏差的实测结果,并对测量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发现3种方法的测量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且Z_(DR)测量值随方位角的变化具有一定的规律,因此随着双偏振雷达的长期运转,方位旋转关节的影响不可忽略。本文对未来我国双偏振雷达的业务运行和组网观测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偏振天气雷达 差分反射率 标定 测量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远连州CINRAD/SA-D型业务试验双偏振天气雷达技术评估 被引量:6
8
作者 邵楠 步志超 +1 位作者 李柏 陈玉宝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953-958,共6页
以北京敏视达雷达有限公司生产的国内首部S波段业务试验双偏振雷达(清远连州CINRAD/SA-D型)为研究对象,从硬件升级、在线/离线标定方法、信号处理及软件技术等方面与美国WSR-88D双偏振天气雷达进行比对分析,重点对采用机内信号源法的长... 以北京敏视达雷达有限公司生产的国内首部S波段业务试验双偏振雷达(清远连州CINRAD/SA-D型)为研究对象,从硬件升级、在线/离线标定方法、信号处理及软件技术等方面与美国WSR-88D双偏振天气雷达进行比对分析,重点对采用机内信号源法的长期标定结果和小雨数据全链路标定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机内长期标定情况下,差分反射率因子ZDR和差分传播相位ΦDP的统计方差分别为0.205 3dB和1.135 8°;通过关键参数筛选出的业务观测小雨数据,ZDR的标准差值控制在了0.5dB以内,这些结果与美国天气雷达标定指标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偏振雷达 机内定标 小雨法定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相干多普勒激光雷达探测风廓线精度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邵楠 陈玉宝 +3 位作者 步志超 韩旭 刘秉义 高玉春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44-352,共9页
多普勒激光雷达在晴空大气风场探测中具有高精度和高时空分辨率的特点。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的车载非相干多普勒激光雷达基于高光谱技术,可以进行大气风廓线、水平风场和扇形风场的探测。2011年3月~4月,用该激光雷达在北京南郊观象... 多普勒激光雷达在晴空大气风场探测中具有高精度和高时空分辨率的特点。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的车载非相干多普勒激光雷达基于高光谱技术,可以进行大气风廓线、水平风场和扇形风场的探测。2011年3月~4月,用该激光雷达在北京南郊观象台与L波段探空雷达进行了同步对比观测,得到50组可对比风廓线数据,平均有效探测高度为6038 m。在能见度较好的情况下,有效探测距离可达10 km;共得到30240对风速风向可对比统计点,风速的相关系数为0.82,系统差、标准差分别为0.586 m、5.38 m/s;风向的相关系数为0.94,系统差、标准差分别为5.93°、37.98°,两者的一致性较好。把5 km高度以下的数据按1000 m一层进行分层,分析各层风速、风向的相关系数、系统差和标准差显示。结果表明在1000~2000 m高度层激光雷达探测风廓线与L波段探空雷达的一致性最好,并对产生原因进行了分析。对于非相干多普勒激光雷达,探测数据的精度同时受到回波信号信噪比及低空气溶胶迅速变化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技术 多普勒激光雷达 风廓线 探空雷达 对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纯转动拉曼激光雷达中阶梯光栅单色仪设计 被引量:2
10
作者 葛宪莹 陈思颖 +4 位作者 张寅超 陈和 郭磐 步志超 陈胜哲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567-570,共4页
纯转动拉曼激光雷达测温系统通常根据大气中N2分子高低阶量子数的转动拉曼散射回波信号来反演大气温度,而探测转动拉曼谱的一种有效方法就是采用单色仪。文章阐述了中阶梯光栅单色仪的探测原理和结构,分析了探测谱线的高阶和低阶量子数... 纯转动拉曼激光雷达测温系统通常根据大气中N2分子高低阶量子数的转动拉曼散射回波信号来反演大气温度,而探测转动拉曼谱的一种有效方法就是采用单色仪。文章阐述了中阶梯光栅单色仪的探测原理和结构,分析了探测谱线的高阶和低阶量子数及对应的拉曼散射波长。通过对中阶梯光栅的分光原理及色散能力分析计算了准直-聚焦系统的焦距,给出了光学系统的设计参数。利用Zemax软件对光路进行了模拟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在探测激光波长为532nm的条件下,采用两块中阶梯光栅设计的单色仪,能够将529.05,530.40,533.77和535.13nm的拉曼谱线很好的分开,同时对对称量子数的谱线信号进行求和,增强系统的信噪比。中阶梯光栅单色仪体积较小,利于测温雷达系统的小型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阶梯光栅 拉曼谱线 激光雷达 大气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大城市试验气溶胶激光雷达标定及结果分析 被引量:7
11
作者 陈玉宝 王箫鹏 +4 位作者 步志超 王一萌 郭泽勇 熊峰 王宣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35-443,共9页
为了保证雷达观测数据的准确性,2017年9月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在国内首次开展了组网气溶胶激光雷达标定实验,通过采用单部雷达的光电系统标定和基于统计分析策略的多部雷达比对观测标定方法,对组网试验雷达共有的532nm米散射通道进... 为了保证雷达观测数据的准确性,2017年9月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在国内首次开展了组网气溶胶激光雷达标定实验,通过采用单部雷达的光电系统标定和基于统计分析策略的多部雷达比对观测标定方法,对组网试验雷达共有的532nm米散射通道进行了检查标定。结果表明,标定完成后,532nm通道的后向散射系数的相对标准差在1km~2km高度范围从90.8%降低到20.4%,在2km~5km高度范围从244.3%降低到了35.9%,数据质量得到了较大提高。此次气溶胶激光雷达标定试验,使雷达后向散射系数差异显著减小,大大地改善了雷达观测数据的一致性,这将为气溶胶激光雷达组网应用提供很好的硬件质控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技术 气溶胶激光雷达 比对观测标定 统计分析方法 后向散射系数一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偏振天气雷达双通道一致性分析与校准 被引量:8
12
作者 李斐斐 邵楠 +2 位作者 虞海锋 步志超 郭泽勇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076-1080,共5页
差分反射率和差分相位与双偏振天气雷达双通道一致性密切相关。以S波段双偏振天气雷达为例,首次对包括旋转关节在内的接收通道一致性、除天线反射体以外的收发全链路一致性进行测试分析,并采用逐径向校准的方法对双通道偏差进行校准。... 差分反射率和差分相位与双偏振天气雷达双通道一致性密切相关。以S波段双偏振天气雷达为例,首次对包括旋转关节在内的接收通道一致性、除天线反射体以外的收发全链路一致性进行测试分析,并采用逐径向校准的方法对双通道偏差进行校准。结果表明:校准前差分反射率因子最大变化范围为0.04 dB,标准差为0.0120 dB,差分相位最大变化范围为1.60°,标准差为0.3857°;校准后差分反射率因子最大变化范围为0.03 dB,标准差为0.0051 dB,差分相位最大变化范围为0.20°,标准差为0.033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关节 双通道一致性 差分反射率因子 校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天气雷达数据质量问题的理论分析与试验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喆 李柏 +4 位作者 何平 邵楠 步志超 李昭春 杨亭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76-81,共6页
针对新一代天气雷达在业务运行中低仰角观测时经常出现的相邻径向交替变化的条状回波(称为"马赛克"现象)的数据质量问题,分析了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提出了改进天气雷达观测模式,在低仰角采用较低的双脉冲重复频率组合或随机相... 针对新一代天气雷达在业务运行中低仰角观测时经常出现的相邻径向交替变化的条状回波(称为"马赛克"现象)的数据质量问题,分析了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提出了改进天气雷达观测模式,在低仰角采用较低的双脉冲重复频率组合或随机相位编码技术的解决方案。介绍了双脉冲重复频率技术扩展测速范围以及随机相位编码技术退距离模糊的基本原理和实现方法,并在新一代天气雷达上开展了数据质量提升试验。通过比较多种适配参数组合下实际天气过程的观测结果,验证了之前的理论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气雷达 二次回波 双脉冲重复频率 随机相位编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太阳法提高新一代天气雷达探测精度 被引量:7
14
作者 邵楠 潘新民 +2 位作者 陈玉宝 步志超 王箫鹏 《气象科技》 2018年第6期1065-1072,共8页
针对一些型号新一代天气雷达普遍存在太阳法天线波束指向检测成功率低、精度差,而且没有天线波束宽度、雷达接收系统全链路回波强度测量误差检测功能等问题,采取5个方面改进措施:(1)改进算法;(2)改进数据质控方法;(3)改进天线控制方式;... 针对一些型号新一代天气雷达普遍存在太阳法天线波束指向检测成功率低、精度差,而且没有天线波束宽度、雷达接收系统全链路回波强度测量误差检测功能等问题,采取5个方面改进措施:(1)改进算法;(2)改进数据质控方法;(3)改进天线控制方式;(4)改进太阳位置搜索方式;(5)降低天线转速并提高采集分辨率。实际测试评估表明:改进后的太阳法天线波束指向检测明显提高了天线波束指向精度,解决了太阳法天线波束指向检测可靠性差、成功率低的问题;现场太阳法天线波束宽度测量可靠性高,测量精度可以满足回波强度定标要求;雷达接收系统全链路回波强度测量误差检测功能能够发现雷达回波强度定标中无法发现与天馈参数有关的回波强度测量误差偏大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一代天气雷达 太阳法 天线波束指向 天线波束宽度 接收系统全链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镜频抑制零差探测的全光纤测风激光雷达系统 被引量:2
15
作者 陈玉宝 步志超 王振会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05-210,共6页
相干多普勒测风激光雷达多采用外差技术来获得大气风场在雷达径向方向上的速度大小和正负.本文基于镜频抑制技术,使用全光纤90°相位控制器研制了连续相干多普勒测风激光雷达系统.该系统通过对本振光或接收信号进行相位控制,得到正... 相干多普勒测风激光雷达多采用外差技术来获得大气风场在雷达径向方向上的速度大小和正负.本文基于镜频抑制技术,使用全光纤90°相位控制器研制了连续相干多普勒测风激光雷达系统.该系统通过对本振光或接收信号进行相位控制,得到正交的IQ信号,采用镜频抑制技术,探测得到径向风速的大小和正负,相对于使用外差技术的相干多普勒激光雷达系统,该系统具有信噪比更高、雷达存储能力更强、在相同的ADC采样速率下测速范围更大等特点.文中最后通过与风速计的大量对比试验,进一步对连续相干多普勒测风激光雷达系统的数据的可信性进行了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测得的风向正负与风速计完全一致,风速大小的偏差为-0.03m/s,标准差为0.63m/s,具有较高的探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镜频抑制 零差 多普勒 激光雷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激光遥感技术的硬靶相干测速试验 被引量:4
16
作者 陈玉宝 李强 +1 位作者 步志超 李龙 《气象科技》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97-701,共5页
随着光纤激光技术的快速发展,全光纤相干多普勒激光雷达已逐步应用于大气风场探测业务中。为了更好地发挥相干多普勒激光雷达的效益,必须使激光雷达保障和使用人员更好地了解其基本原理及结构。基于多普勒效应和激光相干原理,以迈克耳... 随着光纤激光技术的快速发展,全光纤相干多普勒激光雷达已逐步应用于大气风场探测业务中。为了更好地发挥相干多普勒激光雷达的效益,必须使激光雷达保障和使用人员更好地了解其基本原理及结构。基于多普勒效应和激光相干原理,以迈克耳逊干涉仪结构为原型,在实验室中搭建了基于532nm可见激光的空间多普勒测速系统,利用频谱处理技术,准确地测得了漫反射转轮的切向速度,直观地展示了激光相干多普勒测速系统的原理、结构及速度反演方法。此外,在532nm相干测速试验的基础上,搭建了基于1550nm激光的全光纤硬靶相干测速实验系统,开展了大量对比观测试验,在转轮速度分别为2.9m/s和4.8m/s时,试验系统与实测转轮速度之间的系统差分别为-0.01m/s和0.04m/s,标准差分别为0.08m/s和0.1m/s,说明了激光测速系统测量数据的可信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普勒 相干 迈克耳逊干涉仪 傅立叶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第39届国际气象雷达会议看相控阵天气雷达发展 被引量:3
17
作者 高玉春 陈浩君 +7 位作者 步志超 陶法 徐鸣一 王箫鹏 张乐坚 李瑞义 文浩 马舒庆 《气象科技进展》 2020年第6期14-18,共5页
相控阵多波束快速扫描的特点,成为气象和大气探测领域的关注点。会议上交流了不同类型的短程探测相控阵天气雷达的共同点:径向探测范围大部分为几十千米,峰值发射功率较小(几百瓦量级),采用有源天线体制,采用数字波束形成技术(DBF),一... 相控阵多波束快速扫描的特点,成为气象和大气探测领域的关注点。会议上交流了不同类型的短程探测相控阵天气雷达的共同点:径向探测范围大部分为几十千米,峰值发射功率较小(几百瓦量级),采用有源天线体制,采用数字波束形成技术(DBF),一维相控阵(俯仰电扫、方位机械扫描),体扫时间显著缩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源天线 相控阵 气象雷达 数字波束形成技术 大气探测 机械扫描 多波束 快速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发双收双偏振天气雷达信噪比改善方法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喆 步志超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0期160-165,共6页
针对双偏振天气雷达在同时发射同时接收体制下,存在信噪比损失3 d B的现象,分析了信噪比损失对雷达回波产品显示的影响,并详细介绍了一种在信号处理器中对水平和垂直通道内的I/Q回波信号进行相干叠加,改善雷达回波信噪比的方法。理论分... 针对双偏振天气雷达在同时发射同时接收体制下,存在信噪比损失3 d B的现象,分析了信噪比损失对雷达回波产品显示的影响,并详细介绍了一种在信号处理器中对水平和垂直通道内的I/Q回波信号进行相干叠加,改善雷达回波信噪比的方法。理论分析和计算表明,该方法可以提高雷达信噪比2-3 d B;观测结果证实,该方法可以增强双偏振天气雷达对弱信号的探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偏振天气雷达 信噪比 相干叠加 相关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级天气雷达仿真平台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学华 何建新 +7 位作者 邵楠 陈玉宝 步志超 刘洁 王旭 唐顺仙 王俊 张双 《气象科技进展》 2021年第4期53-53,共1页
国家级天气雷达仿真平台对照天气雷达国家级、省级及台站级实物组件清单,对雷达组件进行建模,形成与组件实物对应的组件库。以天气雷达仿真组件库为基础,仿真发射机、天馈线、接收机、信号处理等雷达分机系统,以及整个天气雷达系统。该... 国家级天气雷达仿真平台对照天气雷达国家级、省级及台站级实物组件清单,对雷达组件进行建模,形成与组件实物对应的组件库。以天气雷达仿真组件库为基础,仿真发射机、天馈线、接收机、信号处理等雷达分机系统,以及整个天气雷达系统。该项目是气象雷达发展专项规划(2017-2020年)支持的重要可研项目,由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和成都信息工程大学联合研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气雷达 气象探测 天馈线 气象雷达 信号处理 中国气象局 组件库 仿真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Burst技术改善CINRAD/SA天气雷达相位噪声 被引量:1
20
作者 邵楠 秦建峰 步志超 《气象科技》 2019年第2期201-206,共6页
为了改善系统相位噪声及地物杂波抑制能力,对国内部分CINRAD/SA天气雷达实施了Burst技术改造,以减少和消除发射信号相位抖动的影响。为了检验CINRAD/SA天气雷达在Burst技术改造后相位噪声及地物杂波抑制能力的改善效果,采用理论分析、... 为了改善系统相位噪声及地物杂波抑制能力,对国内部分CINRAD/SA天气雷达实施了Burst技术改造,以减少和消除发射信号相位抖动的影响。为了检验CINRAD/SA天气雷达在Burst技术改造后相位噪声及地物杂波抑制能力的改善效果,采用理论分析、性能测试和回波数据分析等方法对性能进行了测试。检验结果表明,Burst技术改造后CINRAD/SA天气雷达系统的相位噪声降低约0.05°,地物杂波抑制能力提高到55dB以上,相位噪声及地物杂波抑制能力改善较明显,可作为其他型号天气雷达技术改造的良好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urst技术 天气雷达 相位噪声 地物杂波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