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比阿培南不同给药时间对急性脓毒症伴感染性休克患者疗效的影响
1
作者 欧阳慕梅 李甜甜 张欢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9期35-38,共4页
目的:探讨比阿培南不同给药时间对急性脓毒症伴感染性休克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3年6月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感染性疾病科接收的急性脓毒症伴感染性休克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分为两组。对照组(n=30)采取... 目的:探讨比阿培南不同给药时间对急性脓毒症伴感染性休克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3年6月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感染性疾病科接收的急性脓毒症伴感染性休克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分为两组。对照组(n=30)采取比阿培南常规30 min输注治疗,观察组(n=40)采取比阿培南2 h输注用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评价治疗前、治疗后患者的健康状况评分,测定患者血常规指标。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73.33%)(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7.50%)与对照组(13.3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价Ⅱ(APACHEⅡ)评分、序贯器官衰竭评估(SOFA)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N)、降钙素原(PCT)、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比阿培南常规30 min输注用药相比,延长2 h输注用药治疗急性脓毒症伴感染性休克可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抑制炎症反应,减轻患者器官功能损害,改善健康状况,而且延长用药时间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感染性休克 比阿培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排除疑似病例早期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熊小明 欧阳慕梅 +9 位作者 张欢 王义为 夏旭 王熠 廖彬 冯徐俊 童国强 刘晓峰 是德海 杨春静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991-995,共5页
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COVID-19)、排除疑似病例(N-COVID-19)早期临床特征,寻找有鉴别意义的潜在生物标志物。方法收集我院感染科隔离病房收治的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早期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COVID-19组血清乳酸脱... 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COVID-19)、排除疑似病例(N-COVID-19)早期临床特征,寻找有鉴别意义的潜在生物标志物。方法收集我院感染科隔离病房收治的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早期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COVID-19组血清乳酸脱氢酶、有流行病学史、胸部CT定量评分较N-COVID-19组显著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血清乳酸脱氢酶、胸部CT定量评分ROC曲线下面积(AUC)对COVID-19的诊断正确度为中等偏下;其他临床特征指标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COVID-19与N-COVID-19病例早期临床特征绝大多数无明显差异,但疑似病例早期血清乳酸脱氢酶水平、胸部CT定量评分对COVID-19诊断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确诊病例 疑似病例 排除疑似病例 早期临床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RP、PCT、IL-6、NEU%、NLR、CD64联合检测对尿源性脓毒血症的早期预测价值
3
作者 王义为 欧阳慕梅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24年第19期2963-2965,共3页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及中性粒细胞64(CD64)联合检测对尿源性脓毒血症的早期预测价值。方法将2021年1月至2024年6月我院收治的65例尿源...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及中性粒细胞64(CD64)联合检测对尿源性脓毒血症的早期预测价值。方法将2021年1月至2024年6月我院收治的65例尿源性脓毒血症患者纳入脓毒血症组,2021年5月至2024年4月我院收治的65例非尿源性脓毒血症患者纳入非脓毒血症组,比较两组CRP、PCT、IL-6、NEU%、NLR及CD64水平,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CRP、PCT、IL-6、NEU%、NLR及CD64联合检测预测尿源性脓毒血症的价值。结果脓毒血症组CRP、PCT、IL-6、NEU%、NLR及CD64指数均高于非脓毒血症组(P<0.05);CRP、PCT、IL-6、NEU%、NLR及CD64指数联合检测预测尿源性脓毒血症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63,灵敏度为0.967,特异度为0.817,约登指数为0.784,均高于各指标单一检测。结论CRP、PCT、IL-6、NEU%、NLR及CD64指数均是诊断尿源性脓毒血症的有效指标,各指标联合检测可更准确地预测尿源性脓毒血症,指导临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源性脓毒血症 C反应蛋白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降钙素原 白细胞介素-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脓毒症患者血T淋巴细胞亚群、血清炎症因子的变化与疾病早期严重程度预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欧阳慕梅 熊小明 +3 位作者 王义为 吴红琴 李甜甜 张欢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3年第24期47-50,共4页
目的研究脓毒症患者血T淋巴细胞亚群、血清炎症因子的变化与疾病早期严重程度、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21年7月至2022年9月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78例脓毒症患者作为观察组,按照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脓毒血症组(n=64)与脓毒性休克组(n=1... 目的研究脓毒症患者血T淋巴细胞亚群、血清炎症因子的变化与疾病早期严重程度、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21年7月至2022年9月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78例脓毒症患者作为观察组,按照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脓毒血症组(n=64)与脓毒性休克组(n=14),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对各组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白细胞计数(WBC)、血小板(PLT)、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进行检测,并记录患者SOFA评分,分析各指标与SOFA评分的关系。结果脓毒血症组与脓毒性休克组的CD3、CD4、CD8低于对照组,CD4/CD8、WBC、CRP、PCT、IL-6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脓毒性休克组的PLT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脓毒血症组的CD4/CD8高于脓毒性休克组,CRP、PCT、IL-6低于脓毒性休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脓毒血症组的SOFA评分低于脓毒性休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CD4/CD8与SOFA评分呈负相关,CRP、PCT、IL-6与SOFA评分均呈正相关(r=-0.635、0.493、0.621、0.573,P<0.05)。结论血T淋巴细胞亚群、血清炎症因子在脓毒症患者中呈异常表达状态,且血CD4/CD8、CRP、PCT、IL-6均与SOFA评分密切相关,临床检测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血T淋巴细胞亚群 血小板 降钙素原 C反应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哌拉西林舒巴坦联合阿奇霉素治疗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8
5
作者 欧阳慕梅 《医疗装备》 2018年第8期101-102,共2页
目的观察哌拉西林舒巴坦联合阿奇霉素治疗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住院治疗的81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为观察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与试验组(41例)。两组均接受常规治疗,对照组在此... 目的观察哌拉西林舒巴坦联合阿奇霉素治疗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住院治疗的81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为观察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与试验组(41例)。两组均接受常规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接受阿奇霉素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以哌拉西林舒巴坦治疗。分析两组治疗效果、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95.1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发热、咳嗽、肺部干湿性啰音消失时间及白细胞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呼吸道感染患者接受哌拉西林舒巴坦联合阿奇霉素治疗,临床疗效确切,有助于临床症状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呼吸道感染 哌拉西林舒巴坦 阿奇霉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使用肠道微生态调节剂对脓毒症胃肠损伤的预防及临床预后的研究
6
作者 王义为 欧阳慕梅 +5 位作者 吴红琴 冷从玉 张欢 李甜甜 薄春燕 熊小明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3年第31期33-36,共4页
目的探究早期使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对脓毒症患者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7月至2022年4月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8例脓毒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使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的时间将其分为早期组(40例)和延期组(48例),所有患者均于... 目的探究早期使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对脓毒症患者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7月至2022年4月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8例脓毒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使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的时间将其分为早期组(40例)和延期组(48例),所有患者均于入院24 h内实施肠内营养,早期组入院24 h内使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延期组48例出现胃肠道损伤时使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比较两组患者的胃肠功能、T细胞亚群(CD3^(+)细胞百分比、CD4^(+)细胞百分比、CD4^(+)/CD8^(+)比值)、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及随访14 d死亡情况。结果早期组反流呕吐消失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短于延期组,早期组每天排便次数多于延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早期组患者的CD3^(+)细胞百分比、CD4^(+)细胞百分比、CD4^(+)/CD8^(+)比值高于延期组,SOFA评分低于延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使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可有效改善脓毒症胃肠功能,可改善机体免疫和临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 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 脓毒症 排便次数 临床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血液净化治疗对重症脓毒血症患者血乳酸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李甜甜 欧阳慕梅 +4 位作者 吴红琴 王义为 张欢 刘明姣 徐华初 《淮海医药》 CAS 2021年第6期613-615,共3页
目的:探讨连续血液净化(CBP)治疗对重症脓毒血症(SS)患者血乳酸(Lac)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某院治疗的86例SS患者,将接受常规对症治疗的43例患者纳入常规组,在常规对症基础上加CBP治疗的43例患者纳入CBP组。比较2组患者Lac水... 目的:探讨连续血液净化(CBP)治疗对重症脓毒血症(SS)患者血乳酸(Lac)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某院治疗的86例SS患者,将接受常规对症治疗的43例患者纳入常规组,在常规对症基础上加CBP治疗的43例患者纳入CBP组。比较2组患者Lac水平、炎症因子水平[白细胞介素(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Ⅱ)评分及并发症、病死率。结果:CBP组治疗后APACHE-Ⅱ评分及Lac、IL-8、TNF-α、CRP水平低于常规组,CBP组并发症总发生率及死亡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CBP治疗SS有利于降低Lac及炎症因子水平,抑制炎症反应,加速患者病情恢复,减少并发症,降低患者病死率,是治疗SS较为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连续血液净化 血乳酸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