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庆大霉素联合肝素作为透析导管封管液稳定性的观察 被引量:9
1
作者 欧阳凌霞 陈江华 +3 位作者 何强 郑海斌 张萍 吕蓉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6年第11期646-648,共3页
目的观察庆大霉素和肝素相溶的情况及封管液体外抗菌活性。方法体外无菌条件下配制不同庆大霉素和肝素浓度的混合液,1周内不同时间点参照生理盐水在澄明度检查仪上检查混合液的澄明度,选择封管液,并比较该液体和同等浓度的庆大霉素对大... 目的观察庆大霉素和肝素相溶的情况及封管液体外抗菌活性。方法体外无菌条件下配制不同庆大霉素和肝素浓度的混合液,1周内不同时间点参照生理盐水在澄明度检查仪上检查混合液的澄明度,选择封管液,并比较该液体和同等浓度的庆大霉素对大肠埃希菌的抑菌圈。结果肝素原液和庆大霉素注射液配制成庆大霉素浓度≤4mg/ml和肝素45mg/ml的混合液澄清。庆大霉素4mg/ml和肝素45mg/ml的混合液1周内抗菌活性和4mg/ml的庆大霉素相当,能有效杀灭大肠埃希菌,72h抑菌圈均无明显减小。结论庆大霉素和肝素混合是否沉淀和两者的浓度有关,两者混合后未影响庆大霉素的抗菌效果。庆大霉素4mg/ml和肝素45mg/ml的混合液澄清,1周内能有效杀灭大肠埃希菌,推荐其作为临床封管用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庆大霉素 肝素 澄明度 抗菌活性 透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液透析导管相关感染 被引量:71
2
作者 欧阳凌霞 陈江华 张萍 《国外医学(移植与血液净化分册)》 2005年第3期4-7,共4页
本文综述了血液透析导管相关感染的危险因素、诊断及防治进展。
关键词 导管相关感染 血液透析 危险因素 防治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生素封管技术在透析导管相关菌血症防治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4
3
作者 欧阳凌霞 陈江华 张萍 《国际移植与血液净化杂志》 2006年第2期1-3,共3页
本文综述了应用抗生素封管对预防血液透析患者导管相关菌血症的方法与疗效。
关键词 抗生素 血液透析 导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时的急性肾功能衰竭 被引量:22
4
作者 欧阳凌霞 叶朝阳 袁志忠 《临床内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47-49,共3页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PNS)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 (ARF)的病理特征、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 回顾分析近 10年间 2 6 1例PNS中并发ARF的 2 2例患者的临床特征、病理结果、治疗方法及预后情况。结果 PNS并发ARF的发生率为 9.9% ,临...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PNS)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 (ARF)的病理特征、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 回顾分析近 10年间 2 6 1例PNS中并发ARF的 2 2例患者的临床特征、病理结果、治疗方法及预后情况。结果 PNS并发ARF的发生率为 9.9% ,临床治愈好转率为 86 .4% ,需终生透析者 4.5 % ,成活率为 95 .9%。 2 2例中微小病变型肾病 (MCD )占 40 .9% ,膜增殖性肾病(MPGN)占 2 7.3 % ,其共同病理变化是小管间质病变广泛。ARF恢复及NS缓解所需时间 :肾小球病变轻微组为 (2 2 .4± 15 .3)d及 (40 .5± 2 0 .7)d ;肾小球病变较重组为 (2 4.7± 18.6 )d及 (5 7.5±19 .8)d。结论 PNS并发ARF以MCD多见 ,其预后比MPGN好。应兼顾PNS和ARF的两个环节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急性肾功能衰竭 肾小管间质
原文传递
老年急性肾功能衰竭5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欧阳凌霞 袁志忠 +1 位作者 郁胜强 张黎明 《新医学》 2000年第10期614-614,共1页
关键词 急性肾功能衰竭 临床特点 治疗 死亡相关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液灌流抢救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临床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欧阳凌霞 陈江华 +2 位作者 颜依红 林亚红 张秋桂 《浙江医学》 CAS 2004年第3期202-204,共3页
关键词 血液灌流 抢救措施 有机磷中毒 HP 吸附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确定环境下项目拆分和带缓冲时间的多项目协同调度研究
7
作者 欧阳凌霞 倪静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3025-3029,共5页
针对不确定环境下移动式装配的项目存在项目工期随机延长的问题,首先引用项目拆分思想,将单项目虚拟拆分成多项目;在加入最大鲁棒性约束下,以最小化项目工期为目标建立数学优化模型。提出了改进的两阶段循环算法求解:项目划分阶段通过... 针对不确定环境下移动式装配的项目存在项目工期随机延长的问题,首先引用项目拆分思想,将单项目虚拟拆分成多项目;在加入最大鲁棒性约束下,以最小化项目工期为目标建立数学优化模型。提出了改进的两阶段循环算法求解:项目划分阶段通过子项目拆分算法进行子项目划分;项目调度阶段以布谷鸟算法为框架对划分后的多项目调度进行求解,并将调度结果反馈至上阶段。最后选取PSPLIB算例库中不同规模的算例,分析各种参数在不同规模下对项目计划的影响。实例验证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在不确定环境下提高项目资源利用率并缩短工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项目 任务网络 时间不确定 项目调度 自适应布谷鸟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液灌流治疗重度有机磷中毒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欧阳凌霞 颜依红 +1 位作者 周攀 陆海娜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12年第3期244-246,共3页
目的探讨血液灌流抢救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的临床效果。方法1997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87例,其中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行血液灌流治疗的47例作为治疗组,仅给予常规治疗的4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用气相色... 目的探讨血液灌流抢救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的临床效果。方法1997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87例,其中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行血液灌流治疗的47例作为治疗组,仅给予常规治疗的4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用气相色谱法、氮磷检测器测定治疗组中12例患者血液灌流治疗不同时间点的血清敌敌畏浓度,计算血液灌流对敌敌畏的清除率。结果血液灌流2h血清敌敌畏浓度从(6.91±3.48)μg/dl降至(2.81±2.08)μg/dl(P〈0.01),清除率为(82.07±15.18)ml/min;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的抢救成功率治疗组为91.49%,对照组为62.50%(P〈0.05)。结论血液灌流可提高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磷中毒 血液灌流 清除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药物治疗的新进展 被引量:4
9
作者 欧阳凌霞 姚许平 《现代实用医学》 2016年第4期425-426,430,共3页
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HPT)是慢性肾脏病(CKD)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可引起代谢性骨病、软组织及血管钙化,使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增加。其机制复杂,低钙、高磷血症及活性维生素D缺乏是导致SHPT的重要因素,传统药物治疗包括补... 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HPT)是慢性肾脏病(CKD)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可引起代谢性骨病、软组织及血管钙化,使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增加。其机制复杂,低钙、高磷血症及活性维生素D缺乏是导致SHPT的重要因素,传统药物治疗包括补钙、传统磷结合剂及活性维生素D的使用等,但这些手段并不能完全改善其症状,且可引起高钙血症、高磷血症及钙磷乘积升高等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磷血症 钙敏感受体 血管钙化 代谢性骨病 钙磷乘积 结合剂 成纤维细胞 骨化三醇 骨化醇 药物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磷农药中毒的血液灌流治疗 被引量:4
10
作者 欧阳凌霞 胡超峰 《国际移植与血液净化杂志》 2007年第1期4-5,共2页
本文综述了血液灌流的作用原理及其在抢救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中的应用指征、治疗量及疗效评价。
关键词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 治疗 血液净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液灌流治疗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效果观察 被引量:1
11
作者 欧阳凌霞 颜依红 +1 位作者 周攀 陆海娜 《中国乡村医药》 2011年第9期54-55,共2页
血液灌流自20世纪70年代进入临床后,在重度有机磷中毒方面的应用已有数十载,但对其疗效现仍存在较大争议。我们采用血液灌流治疗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并与仅常规内科治疗作比较,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及分组选择1997年... 血液灌流自20世纪70年代进入临床后,在重度有机磷中毒方面的应用已有数十载,但对其疗效现仍存在较大争议。我们采用血液灌流治疗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并与仅常规内科治疗作比较,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及分组选择1997年1月至2010年1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87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 血液灌流治疗 重度有机磷中毒 毒效 内科治疗 中毒患者 病例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小球轻微病变型肾病综合征并发特发性急性肾衰临床分析
12
作者 欧阳凌霞 袁志忠 +1 位作者 张黎明 张玉强 《河北医学》 CAS 2000年第10期881-883,共3页
目的 :探讨肾小球轻微病变 NS并发 IARF的病理特征、治疗效果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 12例肾小球轻微病变 NS并发 IARF患者的临床特征、病理结果、治疗及预后情况。结果 :本组 12例病理示肾小球病变轻微 ,肾小管间质病变较广泛。 10... 目的 :探讨肾小球轻微病变 NS并发 IARF的病理特征、治疗效果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 12例肾小球轻微病变 NS并发 IARF患者的临床特征、病理结果、治疗及预后情况。结果 :本组 12例病理示肾小球病变轻微 ,肾小管间质病变较广泛。 10例肾功能恢复正常、2例好转 ,肾衰恢复或好转的平均时间为 2 2 .4± 15.3d;8例 NS缓解 ,时间为 4 0 .5± 2 0 .7d。结论 :肾小球轻微病变 NS并发 IARF可能为肾小管间质的亚致死性损伤所致 ,兼顾 PNS和 ARF两个环节的治疗 ,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小球轻微病变型肾病综合征 急性肾功能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液净化治疗重度中毒64例效果观察
13
作者 欧阳凌霞 陆亿华 +3 位作者 颜依红 周攀 林亚红 张秋桂 《中国乡村医药》 2007年第6期60-60,共1页
血液净化技术现已成为抢救药物、毒物急性重度中毒的重要措施之一。我院血液净化中心成立近10年来,运用血液净化治疗各类重度中毒64例,取得了较好疗效。现回顾分析如下:
关键词 急性重度中毒 血液净化治疗 血液净化技术 血液净化中心 药物 抢救 毒物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脾活血益肾汤治疗慢性肾脏病3期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怡 陈妙 +1 位作者 张倩倩 欧阳凌霞 《新中医》 CAS 2022年第19期110-115,共6页
目的:观察健脾活血益肾汤治疗慢性肾脏病3期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疗效及对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10例慢性肾脏病3期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肾衰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 目的:观察健脾活血益肾汤治疗慢性肾脏病3期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疗效及对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10例慢性肾脏病3期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肾衰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健脾活血益肾汤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高钾血症发生率;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肾功能指标、颈动脉超声指标、中医证侯积分及血钾浓度。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38%,高于对照组83.26%(P<0.05)。治疗后,2组白细胞介素-6 (IL-6)、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C-反应蛋白(CRP)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炎症因子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2组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内生肌酐清除率(CCr)水平升高(P<0.05),观察组肾功能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斑块数目、颈动脉斑块Crouse积分、中医证候积分、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较治疗前降低(P<0.05),血钾浓度升高(P<0.05),观察组上述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钾血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活血益肾汤治疗慢性肾脏病3期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疗效确切,能有效改善患者肾功能,减少炎性反应和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脏病3期 颈动脉粥样硬化 健脾活血益肾汤 白细胞介素-6 炎症因子
原文传递
单中心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7
15
作者 崔宁 欧阳凌霞 +5 位作者 范汪洋 施翎 吕敏 唐莉 姜继光 陈其军 《现代实用医学》 2016年第4期427-430,共4页
目的分析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使用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765例血液透析患者的人口学和临床资料、透析方案、血管通路使用概况,分析首次血液透析及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中不同类型血管通路的分布情况,并按性别、年龄、透龄对各种血... 目的分析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使用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765例血液透析患者的人口学和临床资料、透析方案、血管通路使用概况,分析首次血液透析及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中不同类型血管通路的分布情况,并按性别、年龄、透龄对各种血管通路的选择进行分层分析,随访动静脉内瘘及导管使用功能和并发症。结果新入首次透析患者187例(24.44%),首次使用各种血管通路的比例为自体动静脉内瘘(AVF)56.15%,带卡夫的深静脉透析导管(TCC)28.88%,临时透析导管14.97%。578例MHD患者血管通路的比例分别为AVF 88.41%,TCC 10.55%,移植物内瘘(AVG)1.04%。AVF患者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慢性肾小球肾炎三大原发病的比例与TCC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留治的422例MHD患者年龄〈30岁、30~60岁、61~80岁和〉80岁的患者中AVF的使用率分别为91.67%、89.95%、78.57%、65.00%,TCC的使用率分别为8.33%、9.13%、20.13%、35.00%。本组患者全年AVF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6.40%,导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54.10%。结论 AVF是透析患者的主要血管通路类型,TCC是第二位的通路类型,AVG使用比例最低。如何积极有效的预防并发症,建立稳定可靠的血管通路,提高患者的生存时间和生活质量依然是临床工作者的研究目标和努力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自体动静脉内瘘 带卡夫的深静脉透析导管 临时导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那卡塞治疗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6
16
作者 施翎 欧阳凌霞 +5 位作者 范汪洋 唐莉 邬民香 崔宁 吕敏 姜继光 《现代实用医学》 2016年第4期436-437,共2页
目的探讨西那卡塞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SHPT)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5例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发中、重度SHPT且存在高血钙及高血磷的患者,给予盐酸西那卡塞联合小剂量活性维生素D治疗,于治疗前,治疗2、4、8... 目的探讨西那卡塞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SHPT)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5例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发中、重度SHPT且存在高血钙及高血磷的患者,给予盐酸西那卡塞联合小剂量活性维生素D治疗,于治疗前,治疗2、4、8、12周检测血钙、血磷、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并分别于治疗前,治疗4、8、12周检测血清碱性磷酸酶等生化指标。结果患者治疗2周iPTH水平开始下降,治疗4周下降幅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周iPTH水平最低;治疗2周后血钙、血磷水平均较治疗前低(均P〈0.05),治疗12周血磷达标率为50.0%,血钙水平治疗2~12周期间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例发生低钙血症;观察期间血清碱性磷酸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西那卡塞可以降低血液透析SHPT患者的iPTH和血磷水平,联合小剂量活性维生素D的治疗,低钙血症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 继发性 血液透析 活性维生素D 西那卡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肾病患者对信息化延续护理需求的探讨 被引量:3
17
作者 毛聪波 冯微微 +4 位作者 李维娜 马珊珊 郁安娜 孙懿 欧阳凌霞 《现代实用医学》 2021年第1期101-101,128,共2页
延续护理是一种提供给治疗复杂但病情稳定的患者或有康复需求患者的有成本效益的健康照护,使患者在出院后得到持续的卫生保健,促进其康复。目前关于糖尿病、脑卒中及慢性心力衰竭方面延续护理报道较多,针对慢性肾病(CKD)的延续护理研究... 延续护理是一种提供给治疗复杂但病情稳定的患者或有康复需求患者的有成本效益的健康照护,使患者在出院后得到持续的卫生保健,促进其康复。目前关于糖尿病、脑卒中及慢性心力衰竭方面延续护理报道较多,针对慢性肾病(CKD)的延续护理研究报道较少。笔者通过对CKD住院患者对延续护理的认知和需求的调查分析,为延续护理的信息化模式提供参考。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病 延续护理 需求 信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护理 被引量:2
18
作者 潘敏丽 欧阳凌霞 +4 位作者 施翎 崔宁 陈红 潘信增 徐志波 《现代实用医学》 2016年第4期549-550,共2页
近年来,随着社会老龄化以及生活习惯的改变,糖尿病肾病发病率逐年上升。美国科研项目数据库(USRD)资料显示美国新透析患者糖尿病肾病的比例为44.8%。由于糖尿病肾病患者动静脉内瘘不易成功且并发症较多,因此,如何加强对其动静脉内瘘... 近年来,随着社会老龄化以及生活习惯的改变,糖尿病肾病发病率逐年上升。美国科研项目数据库(USRD)资料显示美国新透析患者糖尿病肾病的比例为44.8%。由于糖尿病肾病患者动静脉内瘘不易成功且并发症较多,因此,如何加强对其动静脉内瘘的护理,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糖尿病肾病 动静脉瘘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钙磷代谢现状的单中心横断面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唐莉 欧阳凌霞 +4 位作者 姜继光 施翎 冯微微 吕敏 姚许平 《现代实用医学》 2016年第4期434-435,473,共3页
目的探讨单中心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钙、磷和甲状旁腺激素等水平。方法选取透龄在3个月以上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340例,于透析前检测电解质、肝功能及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等指标,参照KDIGO慢性肾脏病矿物质和骨异常临床实践指南及K/... 目的探讨单中心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钙、磷和甲状旁腺激素等水平。方法选取透龄在3个月以上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340例,于透析前检测电解质、肝功能及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等指标,参照KDIGO慢性肾脏病矿物质和骨异常临床实践指南及K/DOQI指南标准分析钙、磷及iPTH达标情况,并对患者性别、年龄、透龄及透析频率等进行分析。结果 (1)参照KDIGO慢性肾脏病矿物质和骨异常临床实践指南,患者血钙达标率59.7%(203/340),血磷达标率为18.8%(64/340),iPTH达标率为62.9%(214/340)。参照K/DOQI指南,患者血钙达标率41.5%(141/340),血磷达标率为29.7%(101/340),iPTH达标率为28.8%(98/340)。(2)多因素方差分析显示:患者年龄在45岁以下患者血磷达标率最低,透龄在37~60个月血磷达标率最低,血钙达标率最低分别为透龄3~12个月及60个月以上;透龄〉60个月时iPTH达标率最低。每周3次透析频率患者血磷水平较每周2次患者显著降低,但达标率未见差异。结论按指南建议的钙磷达标标准,中心患者普遍存在钙磷代谢紊乱,尤其是血磷的水平。应加强患者的限磷饮食宣教及降磷药物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持性血液透析 钙磷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化随访系统在高尿酸血症患者长程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毛聪波 陈妙 +4 位作者 施翎 应一樱 苏醒 徐暄玮 欧阳凌霞 《现代实用医学》 2020年第8期971-972,共2页
目的观察使用信息化随访系统在高尿酸血症患者长程管理的效果。方法选取使用慢性肾病信息化随访系统前后1年内使用降尿酸药物治疗并随访管理12个月以上高尿酸血症患者各60例,分别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比较两组基线,治疗2周,1、2、3、6、9... 目的观察使用信息化随访系统在高尿酸血症患者长程管理的效果。方法选取使用慢性肾病信息化随访系统前后1年内使用降尿酸药物治疗并随访管理12个月以上高尿酸血症患者各60例,分别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比较两组基线,治疗2周,1、2、3、6、9和12个月时血尿酸水平、达标率及主要生化指标。结果干预组治疗2周后尿酸均值已经明显下降,1个月时达标率达80%,2和3个月时达标率有所下降,6个月后均值稳定在360 mol/L内,达标率一直在80%以上;两组6个月开始血尿酸水平及血尿酸达标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组12个月时18例(占30%)基线肾功能异常的患者血肌酐下降10%以上。结论对于高尿酸血症患者使用信息化随访系统进行长程管理可以提高血尿酸水平的达标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尿酸血症 信息化 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