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VIPC抢救程序在ICU创伤性休克患者急救护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
作者 欧阳其适 陈春香 叶巧如 《齐鲁护理杂志》 2013年第6期68-69,共2页
目的:探讨VIPC抢救程序在ICU创伤性休克患者急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98例ICU创伤性休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急救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VIPC抢救程序,比较两组救治成功率。结果:观察组抢救成功4... 目的:探讨VIPC抢救程序在ICU创伤性休克患者急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98例ICU创伤性休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急救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VIPC抢救程序,比较两组救治成功率。结果:观察组抢救成功44例,死亡5例,救治成功率为90.00%;对照组35例抢救成功,14例死亡,救治成功率为71.00%。两组救治成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ICU创伤性休克患者在急救护理过程中应用VIPC抢救程序,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IPC抢救程序 ICU创伤性休克 急救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5%碳酸氢钠溶液治疗危重患者厚腻舌苔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7
2
作者 欧阳其适 陈春香 蔡方 《护理学报》 2013年第16期56-57,共2页
目的探讨1.25%碳酸氢钠用于厚腻舌苔危重患者口腔护理的效果。方法将80例危重症合并厚腻舌苔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生理盐水实施常规口腔护理,观察组采用1.25%碳酸氢钠溶液实施口腔护理清洁厚腻舌苔,观察比较两组患... 目的探讨1.25%碳酸氢钠用于厚腻舌苔危重患者口腔护理的效果。方法将80例危重症合并厚腻舌苔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生理盐水实施常规口腔护理,观察组采用1.25%碳酸氢钠溶液实施口腔护理清洁厚腻舌苔,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在清洁厚腻舌苔方面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为30%,两组比较χ2=65.88,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1.25%碳酸氢钠溶液实施口腔护理清洁厚腻舌苔具有较好的疗效,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氢钠 1 25% 厚腻舌苔 危重患者 口腔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微信的翻转课堂结合CIPP评价模式在低年资护士DVT培训中的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欧阳其适 刘梨花 +6 位作者 黄蓓蓓 王丽 蔡方 钟柏良 叶颖昌 张艳红 吴凤兰 《齐鲁护理杂志》 2022年第15期39-41,共3页
目的:探讨基于微信的翻转课堂结合CIPP评价模式在低年资护士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1日~2020年6月1日低年资护士80名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名,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进行培训与评... 目的:探讨基于微信的翻转课堂结合CIPP评价模式在低年资护士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1日~2020年6月1日低年资护士80名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名,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进行培训与评价,观察组采用基于微信的翻转课堂结合CIPP评价模式进行培训与评价;培训结束后,比较两组教学满意度、教学质量,教学前后理论考核成绩、操作技能考核成绩及护理专业自我概念量表(PSCNI)评分。结果:教学后,两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成绩高于教学前(P<0.01),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教学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1),教学模式满意、学习兴趣提高、临床操作能力增加、交际能力增加、自学能力增强高于对照组(P<0.01,P<0.05);教学后,两组PSCNI中灵活性、领导、满意度、技能、沟通交流及总分均高于教学前(P<0.01),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微信的翻转课堂结合CIPP评价模式在低年资护士在DVT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满意,可提高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成绩、教学满意度及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课 翻转课堂 CIPP评价模式 低年资护士 培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序贯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效果观察与护理 被引量:7
4
作者 欧阳其适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2014年第3期237-238,共2页
目的:探讨序贯机械通气(MV)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临床效果与护理方法。方法:将我院ICU 2010年10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61例ARDS患者随机分为序贯组(n=31)和对照组(n=30),序贯组使用有创-无创序贯MV,对照组常规有创MV。结果:序... 目的:探讨序贯机械通气(MV)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临床效果与护理方法。方法:将我院ICU 2010年10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61例ARDS患者随机分为序贯组(n=31)和对照组(n=30),序贯组使用有创-无创序贯MV,对照组常规有创MV。结果:序贯组拔管后改用无创MV24 h及48 h后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有创通气时间、总通气时间、ICU驻留时间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序贯MV治疗ARDS能有效减少有创通气时间、总通气时间、ICU驻留时间及VAP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序贯机械通气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25所中小学校老师进行心肺复苏培训后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欧阳其适 俞苑芬 叶丽兰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2012年第5期358-359,共2页
目的:探讨广东省东莞市大朗镇25所中小学校老师进行心肺复苏术急救技能培训的效果。方法:我院急诊科主治以上医师组成的培训专家小组分别对广东省东莞市大朗镇25所中小学老师共1795人进行心肺复苏术急救技能的培训,对培训前、培训后心... 目的:探讨广东省东莞市大朗镇25所中小学校老师进行心肺复苏术急救技能培训的效果。方法:我院急诊科主治以上医师组成的培训专家小组分别对广东省东莞市大朗镇25所中小学老师共1795人进行心肺复苏术急救技能的培训,对培训前、培训后心肺复苏术的理论及操作技能掌握情况进行对比分析,以判断培训效果。结果:培训后该镇中小学老师对心肺复苏术急救操作技能掌握程度较培训前显著提高,P<0.05。结论:对中小学校老师进行心肺复苏术急救知识的培训,可提高他们的心肺复苏技能,为心跳骤停的第一目击者实施心肺复苏提高普及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学老师 心肺复苏术 培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联合俯卧位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4
6
作者 刘卫明 叶锐良 +2 位作者 欧阳其适 金同新 林耀国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z1期-,共2页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呼吸衰竭类疾病,一般由严重的感染或创伤造成.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急性的呼吸窘迫,呼吸频率加快,血氧浓度降低等,严重时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随着现代人们生活中感染和创伤事件不断增加,临床中呼...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呼吸衰竭类疾病,一般由严重的感染或创伤造成.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急性的呼吸窘迫,呼吸频率加快,血氧浓度降低等,严重时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随着现代人们生活中感染和创伤事件不断增加,临床中呼吸窘迫甚至衰竭的患者数量逐年增多,给医者的救治造成了严重的负担.临床针对ARDS病症,以尽早发现感染病灶,清除致病菌为主,抑制炎症的同时,应及时改善患者的呼吸困难缺氧状态,为解决基本病灶争取时间,避免发生严重事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俯卧位 机械通气 序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意识障碍的病因构成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杨进兴 赵国江 欧阳其适 《中国现代医生》 2011年第11期147-148,共2页
目的探讨引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意识障碍的病因构成。方法回顾性分析COPD急性加重期意识障碍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引起意识障碍的原因。结果肺性脑病31例(51.67%):早期出现神志恍惚、兴奋多语,继而出现谵妄、躁动、... 目的探讨引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意识障碍的病因构成。方法回顾性分析COPD急性加重期意识障碍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引起意识障碍的原因。结果肺性脑病31例(51.67%):早期出现神志恍惚、兴奋多语,继而出现谵妄、躁动、肌肉抽动、昏迷等,动脉血气PaCO2明显升高等;低渗性脑病19例(31.67%):头痛、口渴、表情淡漠、幻觉、抽搐、昏迷,血电解质紊乱等;脑梗死6例(10.00%):意识改变外,有偏瘫、失语等,头颅CT、MRI异常等;药物不良反应4例(6.67%):兴奋、欣快、情感改变等,有相关药物应用史。结论 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意识障碍病因多,表现既有相同又各有特点,临床上通过询问病史及体格检查,及时完善电解质、动脉血气等检查,必要时并需行CT检查等可基本明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PD 急性加重期 意识障碍 病因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肺复苏患者80例的抢救体会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3
8
作者 杨进兴 赵国江 欧阳其适 《当代医学》 2011年第2期69-70,共2页
目的探讨心肺复苏的抢救临床效果,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80例呼吸心跳骤停患者根据其病情,给予及时科学的复苏抢救。结果复苏成功34例,成功率为42.5%,死亡46例,死亡率为57.5%。结论心肺复苏与患者自身因素和有效的复苏措施均有关,应... 目的探讨心肺复苏的抢救临床效果,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80例呼吸心跳骤停患者根据其病情,给予及时科学的复苏抢救。结果复苏成功34例,成功率为42.5%,死亡46例,死亡率为57.5%。结论心肺复苏与患者自身因素和有效的复苏措施均有关,应快速判断病情,综合考虑多种影响因素,制定适合患者的抢救复苏方案,并在复苏过程中规范科学操作,从而尽可能提高患者的复苏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肺复苏 抢救体会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门急诊护理不良事件原因分析及其对策
9
作者 欧阳其适 李碧光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2014年第2期158-159,共2页
目的:通过对门急诊护理不良事件发生原因的分析,提出减少或杜绝不良事件的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门急诊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发生的护理不良事件的临床护理资料。结果: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与护士安全风险意识、核心制度、管理... 目的:通过对门急诊护理不良事件发生原因的分析,提出减少或杜绝不良事件的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门急诊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发生的护理不良事件的临床护理资料。结果: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与护士安全风险意识、核心制度、管理与培训力度、告知义务、护理操作行为等有关。结论:建立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规范操作流程,严格执行核心制度,履行告知及加强培训及管理是减少与杜绝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重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急诊 护理 不良事件 原因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外非同步电击除颤救护心室颤动25例临床分析
10
作者 欧阳其适 杨进兴 曾林秀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2013年第2期161-162,共2页
目的:探讨胸外非同步电击除颤治疗心室颤动25例的急救护理及不同时间应用电击除颤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0年1月至2012年10月应用电击除颤救护的心室颤动患者25例的临床护理资料。结果:25例中,电击除颤治疗的有效率为72... 目的:探讨胸外非同步电击除颤治疗心室颤动25例的急救护理及不同时间应用电击除颤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0年1月至2012年10月应用电击除颤救护的心室颤动患者25例的临床护理资料。结果:25例中,电击除颤治疗的有效率为72%(18/25),其中发病至除颤时间2分钟以内者除颤有效率为87.5%(7/8),2-4分钟间除颤的有效率为83.3%(10/12),4分钟以上者的除颤有效率为20%(1/5);发病至三个不同时间段电击除颤的有效率随着时间的延长而逐渐下降,P<0.05。结论:对心室颤动患者尽早进行电击除颤是抢救的首要措施,且发病至除颤时间越短,电除颤效果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击除颤 心室颤动 急救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联合俯卧位治疗ARDS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刘卫明 金同新 +3 位作者 叶锐良 欧阳其适 林耀国 魏志亮 《中国医药科学》 2018年第23期165-168,共4页
目的探讨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联合俯卧位治疗ARDS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2月~2018年2月间我院收治的ARDS患者100例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联合俯卧位治疗... 目的探讨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联合俯卧位治疗ARDS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2月~2018年2月间我院收治的ARDS患者100例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联合俯卧位治疗,对照组气管插管行有创机械通气直到脱机,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通气后均较通气前各项临床指标有所好转,通气前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在通气时间和预后指标方面,VAP发生率和病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通过ICU对肺外疾病造成的ARDS患者最初阶段采用俯卧位完成复张的方法的基础上,最初阶段撤除辅助呼吸器管后序贯无创机械疏通有很高的安全性,能让患者在最快的速度下实现生理学方面的肺复张,降低机械复张对肺部的伤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通气 无创通气 撤机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序贯通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危重病监护室新护士培训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2
12
作者 叶雪雯 欧阳其适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2005年第3期240-240,共1页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综合性危重病监护室(ICU)新护士培训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3年7月至2005年1月新护士培训的实践过程。结果:ICU不定期为医院培训新护士,使其成为ICU后备专业护士。结论:利用ICU专科护士培...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综合性危重病监护室(ICU)新护士培训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3年7月至2005年1月新护士培训的实践过程。结果:ICU不定期为医院培训新护士,使其成为ICU后备专业护士。结论:利用ICU专科护士培训新护士,可实行忙闲不均时护理人力资源的全院调配,节省人力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护士 培训 问题及对策 危重病监护室 护士培训 理中 护理人力资源 2003年7月 基层医院 2005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诊胸外电除颤抢救25例心室颤动的疗效观察
13
作者 杨进兴 赵国江 +2 位作者 欧阳其适 曾林秀 俞苑芬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第12期200-201,共2页
目的观察胸外非同步电除颤抢救25例心室颤动的疗效及不同时间应用电除颤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0年1月至2012年10月间抢救的心室颤动患者的疗效。结果所有患者,经电除颤治疗,有效率为72.00%,其中发病至除颤时间少于2min... 目的观察胸外非同步电除颤抢救25例心室颤动的疗效及不同时间应用电除颤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0年1月至2012年10月间抢救的心室颤动患者的疗效。结果所有患者,经电除颤治疗,有效率为72.00%,其中发病至除颤时间少于2min患者,有效率87.50%;时间2~4min患者,有效率83.33%;时间超过4min患者,有效率20.00%。随着患者发病至除颤时间的延长,胸外电除颤有效率逐渐下降,经统计学分析,P〈0.05,具统计学意义。结论电除颤治疗心室颤动疗效明显,且发病至除颤时间越短,胸外电除颤越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外非同步电除颤 心室颤动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