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甲型和乙型肝炎疫苗研究概况
1
作者 欧阳佩英 徐志一 《医学研究杂志》 1996年第8期8-11,共4页
病毒性肝炎是目前我国的一种主要传染病,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病毒性肝炎共有甲、乙、丙、丁和戊五型,目前仅甲、乙型两种疫苗研制成功。甲型肝炎疫苗自1979年Provost和Hilleman用体外细胞培养方法分离甲肝病毒(HAV)成功,使得生产甲肝疫... 病毒性肝炎是目前我国的一种主要传染病,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病毒性肝炎共有甲、乙、丙、丁和戊五型,目前仅甲、乙型两种疫苗研制成功。甲型肝炎疫苗自1979年Provost和Hilleman用体外细胞培养方法分离甲肝病毒(HAV)成功,使得生产甲肝疫苗有了基础。通过分子流行病学方面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疫苗 甲肝活疫苗 甲肝疫苗 病毒性肝炎 抗体阳转率 乙肝疫苗 甲肝病毒 保护率 体外细胞培养 接种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孕妇血清HBV-DNA水平与乙型肝炎疫苗免疫接种阻断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效果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邓新清 欧阳佩英 +4 位作者 田美 徐志一 陆佩华 庄依亮 段恕诚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1期655-656,共2页
对97例单用乙肝疫苗和53例乙肝疫苗联合含HBIG免疫的新生儿随防观察,结果表明无论单用乙肝疫苗还是采用联合免疫,母亲HBVDNA水平高的新生儿发展为持续携带HBV的危险性也较大;对母亲HBVDNA高水平的新生儿... 对97例单用乙肝疫苗和53例乙肝疫苗联合含HBIG免疫的新生儿随防观察,结果表明无论单用乙肝疫苗还是采用联合免疫,母亲HBVDNA水平高的新生儿发展为持续携带HBV的危险性也较大;对母亲HBVDNA高水平的新生儿联合免疫效果优于单用疫苗。建议对高危新生儿应在出生时加HBIG免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母婴传播 乙肝疫苗 接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H_2株)的免疫原性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张勇 林曦敏 +2 位作者 赵守军 欧阳佩英 徐志一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7年第4期209-210,共2页
本文对国产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H2株)的免疫原性进行了研究。使用随机分组对照的方法,给195名儿童和青年易感者分别接种3种剂量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近期免疫应答效果显著,阳转率分别为79.5%、90.4%、97.5%;... 本文对国产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H2株)的免疫原性进行了研究。使用随机分组对照的方法,给195名儿童和青年易感者分别接种3种剂量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近期免疫应答效果显著,阳转率分别为79.5%、90.4%、97.5%;几何平均浓度分别为81.2、101.5、266.3mIu/ml;免疫应答呈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在本研究使用的剂量条件下,年龄因素对抗体应答没有明显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型肝炎 减毒活疫苗 免疫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肝减毒活疫苗的随机对照试验
4
作者 徐志一 欧阳佩英 《上海预防医学》 CAS 1996年第1期8-8,共1页
甲肝减毒活疫苗的随机对照试验上海医科大学200032徐志一,欧阳佩英等在现场考核有效性的试验中,在3省约18万人中用个人或集体随机分为疫苗组及对照组。测试了两种疫苗(H2和LA-1)。皮下注射一针含病毒105.5TC... 甲肝减毒活疫苗的随机对照试验上海医科大学200032徐志一,欧阳佩英等在现场考核有效性的试验中,在3省约18万人中用个人或集体随机分为疫苗组及对照组。测试了两种疫苗(H2和LA-1)。皮下注射一针含病毒105.5TCID50,无不良反应。受接种者3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肝减毒活疫苗 随机对照试验 研究对象 随机分组 口服疫苗 免疫原性 血清阳转率 不良反应 保护作用 现场考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现场效果考核 被引量:12
5
作者 吴婉贞 徐志一 +4 位作者 夏家骠 欧阳佩英 闵秀瑾 林曦明 刘翌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1996年第12期535-536,共2页
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现场效果考核吴婉贞,徐志一,夏家骠,欧阳佩英,闵秀瑾,林曦明,刘翌为了解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以下简称为甲肝疫苗)的现场效果,于1992年起在苏州市的太仓、张家港、昆山、常熟等4市和盐城市的东台市进行... 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现场效果考核吴婉贞,徐志一,夏家骠,欧阳佩英,闵秀瑾,林曦明,刘翌为了解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以下简称为甲肝疫苗)的现场效果,于1992年起在苏州市的太仓、张家港、昆山、常熟等4市和盐城市的东台市进行了甲肝疫苗接种后反应和流行病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型肝炎 疫苗 流行病学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肝疫苗与麻疹疫苗同时接种的免疫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李艳萍 徐志一 +5 位作者 王树声 李荣成 温厚波 杨进业 陈琨琳 欧阳佩英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1994年第5期199-199,共1页
乙肝疫苗与麻疹疫苗同时接种的免疫研究李艳萍,徐志一,王树声,李荣成,温厚波,杨进业,陈琨琳,欧阳佩英乙肝疫苗在大规模预防婴幼儿乙型肝炎母婴传播方面已被证明是安全、有效的(1,2).并将逐步纳入计划免疫。乙肝疫苗与“百... 乙肝疫苗与麻疹疫苗同时接种的免疫研究李艳萍,徐志一,王树声,李荣成,温厚波,杨进业,陈琨琳,欧阳佩英乙肝疫苗在大规模预防婴幼儿乙型肝炎母婴传播方面已被证明是安全、有效的(1,2).并将逐步纳入计划免疫。乙肝疫苗与“百白破”同时免疫不产生互相干扰,但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疫苗 麻疹疫苗 接种 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放射性乙型肝炎病毒核酸探针的制备和应用
7
作者 张幼辰 程华 +4 位作者 钱荆 欧阳佩英 卫国荣 陈传炜 俞顺章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1994年第3期130-133,129,共5页
非放射性的生物素(Biotin)和地高辛(Digoxigenin)标记的乙肝病原基因探针(Bio-HBVDNA和Dig-HBVDNA探针),特异性强,灵敏度高,最低检出值分别为1pg和0.5pg。320份血清检测了H... 非放射性的生物素(Biotin)和地高辛(Digoxigenin)标记的乙肝病原基因探针(Bio-HBVDNA和Dig-HBVDNA探针),特异性强,灵敏度高,最低检出值分别为1pg和0.5pg。320份血清检测了HBVDNA和HBeAg,并与α-_(32)P标记的探针检测结果相比较,它们的特异性分别为96.5%、98.1%和88.9%;灵敏度分别为81.7%、86.7%和61.7%;符合率则为93.8%、95.9%和83.8%。应用Dig-HBVDNA探针,作斑点杂交试验,在乙肝患者血清、白细胞、尿、粪、唾液以及旅客列车的桌面、车箱门把手、厕所门把手和水笼头上,均可检得阳性结果。我所研制的非放射性乙型肝炎病原基因诊断试剂,为科学研究和临床检测提供了极为有用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生物素 地高辛配基 DNA探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孕妇血清中HBV-DNA与乙型肝炎疫苗阻断母婴传播HBV的效果
8
作者 邓新清 卢林耿 +2 位作者 奚龙福 欧阳佩英 徐志一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4年第2期89-92,共4页
血清HBsAg、HBeAg双阳性母亲的新生儿分别于出生时、1月龄、6月龄各接种1剂20μg乙型肝炎(乙肝)疫苗后随访2a。随机抽取母婴乙肝病毒(HBV)传播阻断成功的64例、失败的29例。用斑点杂交测定孕妇临产时血清... 血清HBsAg、HBeAg双阳性母亲的新生儿分别于出生时、1月龄、6月龄各接种1剂20μg乙型肝炎(乙肝)疫苗后随访2a。随机抽取母婴乙肝病毒(HBV)传播阻断成功的64例、失败的29例。用斑点杂交测定孕妇临产时血清HBV-DNA水平。结果表明疫苗阻断母婴传播成功组孕妇血清HBV-DNA水平明显低于失败组提示孕妇血清HBV-DNA水平高可能是疫苗阻断母婴传播失败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疫苗 母婴传播 斑点杂交 乙型肝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规模人群接种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的免疫效果 被引量:6
9
作者 黄全诚 江世平 +5 位作者 吴才仰 李荣成 徐志一 欧阳佩英 陈俊民 李玉霜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1期47-49,共3页
应用国产甲型肝炎(下称甲肝)减毒活疫苗采用整群随机分组方法对31421名中小学生进行接种,于接种后4~6周随机抽取1546人进行血清学观察,观察组抗HAV-lgG阳性率为78.7%,其中长春苗组为79.77%,昆明苗组为78.09%。观察组抗HAV... 应用国产甲型肝炎(下称甲肝)减毒活疫苗采用整群随机分组方法对31421名中小学生进行接种,于接种后4~6周随机抽取1546人进行血清学观察,观察组抗HAV-lgG阳性率为78.7%,其中长春苗组为79.77%,昆明苗组为78.09%。观察组抗HAV-lgG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4.2%和免疫前的10.4%。经4年的观察,观察组发病为3.97/10万,其中长春苗组为5.0/10万,昆明苗2.82/10万。对照组发病率为29.16/10万,长春苗组为30.26/10万,昆明苗组为28.24/10万。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保护率为86.9%,其中长春苗保护率为83.5%,昆明苗保护率为86.99%,两所疫苗效果差异无显著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毒活疫苗 免疫 甲型肝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e-S_2抗原在乙肝疫苗中的免疫作用的探讨 被引量:1
10
作者 欧阳佩英 徐志一 +8 位作者 段恕诚 朱启镕 徐华芳 庄依亮 陆培华 刘雅鸿 郑凤 陈如钧 郭盛淇 《上海免疫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155-158,共4页
比较三种乙型肝炎血源疫苗和一种重组DNA(r-DNA)疫苗诱导Pre-S_2抗体阳性率与阻断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的有效率,其中rDNA疫苗不含有Pre-S_2蛋白,免疫后不产生Pre-S_2抗体,加热灭活疫苗按3μg与6μg两种剂量免疫后,半数以上对象均可产生... 比较三种乙型肝炎血源疫苗和一种重组DNA(r-DNA)疫苗诱导Pre-S_2抗体阳性率与阻断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的有效率,其中rDNA疫苗不含有Pre-S_2蛋白,免疫后不产生Pre-S_2抗体,加热灭活疫苗按3μg与6μg两种剂量免疫后,半数以上对象均可产生Pre-S_2抗体,甲醛一步法灭活疫苗免疫后有30%婴儿产生Pre-S_2抗体。阻断母婴传播的有效率分别为:rDNA疫苗72.2%,甲醛一步法灭活疫苗70.1%,加热灭活疫苗3μg组35.6%,6μg组71.9%。疫苗免疫效果同HBsAg含量有关,似同Pre-S_2蛋白关系不明显。免疫后抗HBs阳性率与反映抗HBs含量的S/N值均同Pre-S_2抗体阳性率没有明显联系。Pre-S_2蛋白似非决定乙肝疫苗有效率的主要成分,而疫苗中的S蛋白含量对疫苗的免疫效果起十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疫苗 Pre-S2抗原 免疫
原文传递
用重组DNA乙肝疫苗免疫健康人的抗体反应
11
作者 欧阳佩英 周联娣 +3 位作者 田美 徐志一 朱邦榆 马爱珍 《上海免疫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102-103,共2页
乙型肝炎血源疫苗的广泛应用,对乙型肝炎的预防控制起了很大作用。但血源疫苗需要从慢性携带者血浆中提取HBsAg颗粒,加以纯化、灭活,而血浆供应有限,制备工艺复杂,成本高,价格昂贵。近年来研究表明,用遗传工程DNA重组技术制备乙肝疫苗(r... 乙型肝炎血源疫苗的广泛应用,对乙型肝炎的预防控制起了很大作用。但血源疫苗需要从慢性携带者血浆中提取HBsAg颗粒,加以纯化、灭活,而血浆供应有限,制备工艺复杂,成本高,价格昂贵。近年来研究表明,用遗传工程DNA重组技术制备乙肝疫苗(rHBsA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乙肝疫苗 免疫 抗体反应
原文传递
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免疫原性和保护效果的初步观察 被引量:59
12
作者 徐志一 李荣成 +16 位作者 孟宗达 张勇 阎纯楷 周廷魁 汪萱怡 龚健 李艳萍 江世平 黄全诚 赵玉良 马景臣 史同深 刘新立 夏建玲 李燕婷 刘洪斌 欧阳佩英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254-256,共3页
目的观察我国研制的规范化甲型病毒性肝炎(以下简称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H2株与LA1株的免疫原性并考核其保护效果。方法135340名受试儿童以系统随机分组方法,另360012名儿童以整群随机分组方法,分为疫苗接种组与... 目的观察我国研制的规范化甲型病毒性肝炎(以下简称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H2株与LA1株的免疫原性并考核其保护效果。方法135340名受试儿童以系统随机分组方法,另360012名儿童以整群随机分组方法,分为疫苗接种组与对照组。观察并比较两组甲型肝炎发病率。此外,检测甲型肝炎抗体为阴性的部分易感者,在接种H2株与LA1株后2~6个月,抽血检测甲型肝炎抗体阳转率与几何平均滴度(GMT)。结果对照组发现甲型肝炎37例,两株疫苗接种组均未发现病例,保护率均为100%,两组保护率合并后的95%可信限下限为921%。用于现场研究的H2株(1070TCID50)抗体阳转率为9487%,LA1株(10675TCID50)为8316%。抗体阳转率与疫苗滴度有剂量效应关系。活疫苗接种2次,抗体阳转率达100%。观察期间未发现任何严重副反应。结论H2株与LA1株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免疫原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型肝炎 减毒活疫苗 疫苗 免疫原性 接种
原文传递
新生儿乙型肝炎疫苗免疫的远期效果考核(11年随访结果) 被引量:57
13
作者 林曦敏 徐志一 +5 位作者 欧阳佩英 吴维寿 邵志萍 应庆茹 曹惠霖 刘崇柏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74-177,共4页
目的 研究新生儿乙型肝炎( 乙肝) 疫苗接种的远期效果和加强免疫的必要性。方法 对上海市南市区1986 年出生时接种乙肝疫苗的儿童至少隔年随访一次,抽血检测HBsAg、抗- HBc 和抗- HBs。在第5 年,对同年出生但... 目的 研究新生儿乙型肝炎( 乙肝) 疫苗接种的远期效果和加强免疫的必要性。方法 对上海市南市区1986 年出生时接种乙肝疫苗的儿童至少隔年随访一次,抽血检测HBsAg、抗- HBc 和抗- HBs。在第5 年,对同年出生但未接种过乙肝疫苗的邻近行政区儿童进行调查,以此作为外对照计算疫苗的远期保护效果。结果 11 年HBsAg 阳性率在0 .46 % ~0.98 % 之间,平均0.70 % (25/3 578) ,大大低于免前本底对照和外对照,而且没有随免后时间的延长而升高的趋势。同外对照相比首针接种后5 年的保护效果为85 .42 % (95% 可信区间:70 .11 % ~100% )。结论 新生儿首针接种后11 年内无加强免疫的必要,是否或何时加强,尚需进一步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肝疫苗 新生儿 乙型肝炎 表面抗原 免疫接种
原文传递
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免疫原性与保护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19
14
作者 徐志一 欧阳佩英 +14 位作者 汪萱怡 赵守军 李荣成 龚健 李艳萍 黄全诚 罗东 孟宗达 赵玉良 刘洪斌 张勇 马景臣 夏建玲 刘新立 李燕婷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678-681,共4页
目的 观察国产甲型肝炎 (甲肝 )减毒活疫苗 (H2 株与LA 1株 )的免疫原性及预防效果。方法 在广西、河北、上海等地 4 5 72 5 1例观察对象中进行随机对照试验 ,比较接种疫苗组与对照组甲肝发病率 ,观察疫苗保护效果 ;并筛选易感者 ,观... 目的 观察国产甲型肝炎 (甲肝 )减毒活疫苗 (H2 株与LA 1株 )的免疫原性及预防效果。方法 在广西、河北、上海等地 4 5 72 5 1例观察对象中进行随机对照试验 ,比较接种疫苗组与对照组甲肝发病率 ,观察疫苗保护效果 ;并筛选易感者 ,观察疫苗接种后发生甲肝感染的转归及免疫后甲肝抗体阳性率与持久性。结果 H2 株 (10 7.0 TCID50 )与LA 1株 (10 6.75TCID50 )疫苗保护效果均达 95 % ,抗体阳转率峰值分别出现在疫苗接种后 2个月与 6个月 ,为 94 .9%与 86 .0 % ,3年后抗体阳性率下降至 75 %~ 80 % ,但保护效果不变。结论 国产甲肝减毒活疫苗 (H2 株与LA 1株 )具有很好免疫原性与保护效果 ,可与国外灭活疫苗相媲美。接种者可通过隐性感染获得加强免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型肝炎 减毒活疫苗 免疫原性 保护效果 研究
原文传递
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再免疫的研究 被引量:22
15
作者 刘翌 徐志一 +2 位作者 欧阳佩英 赵守军 吴婉贞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62-164,共3页
目的对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加强免疫的可能性进行研究。方法分别设置再免疫组、初免疫组和自然感染组。用AbbotEIA改良法定性和定量检测血清中的甲型肝炎抗体。结果再免疫后甲型肝炎抗体阳性率和几何平均滴度在2周内升高,与初... 目的对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加强免疫的可能性进行研究。方法分别设置再免疫组、初免疫组和自然感染组。用AbbotEIA改良法定性和定量检测血清中的甲型肝炎抗体。结果再免疫后甲型肝炎抗体阳性率和几何平均滴度在2周内升高,与初免疫组抗体阳性率和几何平均滴度缓慢上升至3个月以后达到高峰形成对比。再免疫组和自然感染组对活疫苗免疫反应存在区别,这在研究疫苗免疫持久性时应予考虑。再免疫组初免成功抗体又转阴者,再免疫后抗体阳性率833%(10/12),显著高于初免疫失败者再免疫后的阳性率50%(17/34),两者又均高于初免疫者(296%)。结论再免疫可引起免疫回忆反应,且初免疫成功率直接影响到再免疫的效果。AbbotEIA改良法检测血清中甲型肝炎抗体仍低估了原发性免疫反应,需用更为灵敏特异的方法检测疫苗抗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型肝炎 减毒活疫苗 再免疫 疫苗 接种
原文传递
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与灭活疫苗免疫效果的比较 被引量:15
16
作者 汪萱怡 孟宗达 +10 位作者 李荣成 马景臣 罗东 刘洪斌 龚健 徐志一 韩常全 江世平 黄全诚 欧阳佩英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422-424,共3页
目的 观察甲型肝炎 (甲肝 )减毒活疫苗H2 株与LA 1株的不同剂量、不同免疫程序的免疫原性及抗体动态变化。方法 在河北、广西两地选择 318名经甲肝抗体检测为阴性的易感儿童 ,按不同剂量程序及不同甲肝疫苗 ,分为 6组 ,并在首剂接种... 目的 观察甲型肝炎 (甲肝 )减毒活疫苗H2 株与LA 1株的不同剂量、不同免疫程序的免疫原性及抗体动态变化。方法 在河北、广西两地选择 318名经甲肝抗体检测为阴性的易感儿童 ,按不同剂量程序及不同甲肝疫苗 ,分为 6组 ,并在首剂接种后 1、6、7、12、13月份分别采集血清标本 ,检测甲肝总抗体。结果 各组抗体水平均于再免疫后 1个月达高峰 ,以后开始下降 ;再免半年后抗体水平仍明显高于初免抗体水平 ;灭活疫苗与不同剂量的减毒活疫苗再免后抗体阳转率均达 10 0 % ,并于再免半年后仍维持在 10 0 %。结论 甲肝减毒活疫苗加强免疫能诱导很好的免疫记忆反应 ,其免疫学效果与史克灭活疫苗相当 ;加强免疫的针次宜有一定时间间隔 ,在抗体水平较高时 ,加强免疫意义不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型肝炎 减毒疫苗 灭活疫苗 免疫效果
原文传递
乙型肝炎的控制—上海地区乙肝疫苗远期效果考核 被引量:9
17
作者 林曦敏 徐志一 +6 位作者 赵守军 吴维寿 欧阳佩英 傅廷源 殷振良 曹惠霖 刘崇柏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1期39-41,共3页
目的与方法 1994年上海南市区新生儿与学龄前儿童普种乙肝疫苗后8年乙肝感染和免疫水平进行血清学调查。结果与结论与十年前相比,1~8岁儿童 HBsAg 平均携带率从既往9.21%下降为0,41%;9~14岁儿童的携带率从12.8%下降到2%以下,而15岁以... 目的与方法 1994年上海南市区新生儿与学龄前儿童普种乙肝疫苗后8年乙肝感染和免疫水平进行血清学调查。结果与结论与十年前相比,1~8岁儿童 HBsAg 平均携带率从既往9.21%下降为0,41%;9~14岁儿童的携带率从12.8%下降到2%以下,而15岁以上 HBsAg 则与1984年本底调查结果一致,仍保持在10%以上,说明乙肝疫苗远期效果很好,实施新生儿普种,可在一代人期间使人群 HBsAg 携带率降到1%以下.学龄前接种也可得到显著的免疫效果。随着乙肝疫苗在人群中的大规模应用,人群免疫水平大大提高,因接种年限不等,1~12岁人群抗-HBs 阳性率在50%与90%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疫苗 血清流行病学 HBSAG 携带率
原文传递
乙型肝炎免疫预防持续效果探讨(18年随访结果) 被引量:34
18
作者 吴维寿 孙超美 +5 位作者 姜铭波 张国华 周宁 欧阳佩英 汪萱怡 徐志一 《中国计划免疫》 2005年第3期204-207,共4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接种血源乙型肝炎(乙肝)疫苗后的持续效果.方法对1986年出生并接种乙肝疫苗的对象隔年随访1次,考核乙肝疫苗接种率、及时接种率,采血检测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抗-HBs)、乙肝病毒核心抗体(抗-HBc),1... 目的探讨新生儿接种血源乙型肝炎(乙肝)疫苗后的持续效果.方法对1986年出生并接种乙肝疫苗的对象隔年随访1次,考核乙肝疫苗接种率、及时接种率,采血检测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抗-HBs)、乙肝病毒核心抗体(抗-HBc),1998年以后对乙肝免疫人群开展乙肝发病监测.结果乙肝疫苗接种率、及时接种率持续稳定在95%上下.18年间11次随访检测HBsAg阳性率始终<1%,平均HBsAg阳性率0.62%,较免疫前本底的HBsAg阳性率均呈大幅度下降.疫苗的远期保护效果为93.65%(95%可信区间为92.51%~94.78%).1986年后出生并已接种乙肝疫苗的对象中,仅2002年发生急性乙肝1例.结论新生儿血源乙肝疫苗免疫后18年尚无需加强免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源乙型肝炎疫苗 接种管理 发病监测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 随访研究
原文传递
疫苗时代人群乙型肝炎血清流行病学研究 被引量:26
19
作者 吴维寿 孙超美 +7 位作者 姜铭波 张国华 沈福杰 刘崇伯 曹惠霖 欧阳佩英 汪萱怡 徐志一 《中国计划免疫》 2005年第4期276-278,共3页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乙肝)疫苗免疫时代人群乙肝病毒(HBV)感染状况与抗体水平.方法于1984年、1999年分别采集上海市黄浦区(原南市区)1~49岁人群血清1 540份和838份,检测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抗-HBs)、乙肝病毒核...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乙肝)疫苗免疫时代人群乙肝病毒(HBV)感染状况与抗体水平.方法于1984年、1999年分别采集上海市黄浦区(原南市区)1~49岁人群血清1 540份和838份,检测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抗-HBs)、乙肝病毒核心抗体(抗-HBc),分析并比较各组HBV携带率与感染率.结果1999年横断面调查中,各年龄组HBV携带率与感染率较1984年各年龄组均有所下降,其中以免疫人群下降更为显著.结论新生儿乙肝疫苗免疫是控制及消除人群HBV感染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疫苗 横断面调查 携带 感染
原文传递
高流行区甲型肝炎疫苗免疫方案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张勇 马景臣 +7 位作者 赵守军 杨丽华 韩常全 陈吉朝 孙永德 欧阳佩英 徐志一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295-296,共2页
目的探讨甲型肝炎高流行区疫苗免疫方案。方法观察新生儿母传抗HAV抗体的衰减及处于甲型肝炎流行不同阶段儿童甲型肝炎病毒感染率随年龄上升的规律。结果新生儿母传抗体的阳性率按logistic曲线下降,13个月内从97.4... 目的探讨甲型肝炎高流行区疫苗免疫方案。方法观察新生儿母传抗HAV抗体的衰减及处于甲型肝炎流行不同阶段儿童甲型肝炎病毒感染率随年龄上升的规律。结果新生儿母传抗体的阳性率按logistic曲线下降,13个月内从97.4%下降为5.0%;非流行期儿童甲型肝炎病毒感染率从1.5岁起随年龄上升,2岁前保持在10%以内;流行期儿童甲型肝炎病毒感染率随年龄增加而起点提前,速度加快。鉴于甲型肝炎发病随年龄上升的起点滞后于感染,认为甲型肝炎高流行区新生儿甲型肝炎母传抗体向自然感染抗体转换的“窗口期”是在出生后12~24个月。结论根据流行情况与经济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型肝炎 疫苗免疫 流行病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