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黏土介质地下水非达西渗流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
作者 欧光照 吴益平 +2 位作者 王增帅 廖建民 何高峰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40-143,共4页
Darcy定律自从诞生以来已经被广泛地运用于多项工程技术领域。然而,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黏土介质地下水中存在着非达西渗流现象,而且这种现象不可忽略。本文综述了近几十年来黏土介质地下水非达西渗流的研究进展,重点概述了黏土介质地下... Darcy定律自从诞生以来已经被广泛地运用于多项工程技术领域。然而,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黏土介质地下水中存在着非达西渗流现象,而且这种现象不可忽略。本文综述了近几十年来黏土介质地下水非达西渗流的研究进展,重点概述了黏土介质地下水非达西渗流的存在性、非达西渗流的本构方程、非达西渗流的产生机理以及非达西渗流临界点转化判据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并对黏土介质地下水非达西渗流研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对今后的前沿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土介质 地下水 非达西渗流 本构方程 临界判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库区巴东组泥灰岩顺层缓倾高边坡变形破坏模式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欧光照 吴益平 +1 位作者 肖威 谭伟梅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64-169,共6页
三峡库区广泛分布的巴东组泥灰岩工程性质较差,分布在此地层中的泥灰岩高边坡稳定性引人关注。结合泥灰岩的工程地质特性,建立了巴东组泥灰岩顺层缓倾岩体工程地质模型。并以此为基础,根据岩性组合特征与结构面特征,分析了其变形破坏模... 三峡库区广泛分布的巴东组泥灰岩工程性质较差,分布在此地层中的泥灰岩高边坡稳定性引人关注。结合泥灰岩的工程地质特性,建立了巴东组泥灰岩顺层缓倾岩体工程地质模型。并以此为基础,根据岩性组合特征与结构面特征,分析了其变形破坏模式主要为滑移或者滑移压致拉裂模式。最后,基于UDEC对巴东白岩沟高边坡进行了变形演化过程数值模拟,结果显示白岩沟高边坡变形破坏经过了2阶段:坡脚开挖使切坡产生了蠕变,而降雨使得边坡稳定性态发生突变,发生滑移破坏,这给此类型高边坡的治理一个启示,做好边坡地表防水、地表与地下排水,对边坡十分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库区 巴东组泥灰岩 顺层缓倾岩体 变形破坏模式 数值模拟 UDE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因子分析法的白水河滑坡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欧光照 吴益平 张秋霞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99-102,共4页
滑坡位移受众多因素影响,找出主要影响因素对于认识滑坡诱发机理、演化过程具有重要意义。以白水河滑坡为研究对象,依据2009—2011年位移监测资料,选取当月降雨量、前两月降雨量、当月库水位最高值、当月库水位平均值等4个影响因素作为... 滑坡位移受众多因素影响,找出主要影响因素对于认识滑坡诱发机理、演化过程具有重要意义。以白水河滑坡为研究对象,依据2009—2011年位移监测资料,选取当月降雨量、前两月降雨量、当月库水位最高值、当月库水位平均值等4个影响因素作为变量进行因子分析,得到了反映白水河滑坡位移与外界诱因的两个主要因子和因子载荷矩阵,进而按年度分析了影响白水河滑坡位移的主要因素。综合分析4个影响因素在因子Ⅰ上的载荷量,得出各因素对白水河滑坡位移影响从大到小顺序为前两月降雨量>当月降雨量>月库水位最高值>月库水位平均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雨量 库水位 因子分析 影响因素 载荷矩阵 白水河滑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省大方县地质灾害现状及防治措施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李生红 欧光照 《地下水》 2017年第4期175-177,共3页
大方县是贵州省地质灾害较为发育的地区之一,且近年来地质灾害对大方县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危害。在充分研究地质环境资料的基础上,本文根据大方县地质灾害隐患点调查及其相关的成果资料,确定大方县现有地质灾害隐患点共245处,包... 大方县是贵州省地质灾害较为发育的地区之一,且近年来地质灾害对大方县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危害。在充分研究地质环境资料的基础上,本文根据大方县地质灾害隐患点调查及其相关的成果资料,确定大方县现有地质灾害隐患点共245处,包括滑坡172处、崩塌26处、地面塌陷14处、地面沉降6处、地裂缝22处、泥石流5处,共威胁4 470户,22 798人,学校4所。通过分析引发地质灾害的因素有自然因素和诱发因素。其中,诱发因素中的降雨和人类工程活动为主导因素。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地质灾害防治措施,以期为今后大方县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供地质依据,以达到防灾减灾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灾害 成因 防治措施 大方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省某钼镍矿矿区水文地质特征分析及矿坑涌水量预测
5
作者 李生红 欧光照 《西部探矿工程》 CAS 2017年第2期92-94,共3页
分析了矿区含隔水层、地下水补径排等水文地质特征以及矿坑冲水因素及充水通道,最终采用"大井法"对矿坑涌水量进行计算,得出未来矿井开采中正常涌水量为11275.20m^3/d,矿井最大涌水量19055.09m^3/d,为未来矿山安全开采提供水... 分析了矿区含隔水层、地下水补径排等水文地质特征以及矿坑冲水因素及充水通道,最终采用"大井法"对矿坑涌水量进行计算,得出未来矿井开采中正常涌水量为11275.20m^3/d,矿井最大涌水量19055.09m^3/d,为未来矿山安全开采提供水文地质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省 某钼镍矿 水文地质特征 矿坑涌水量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省某高速公路贵阳至惠水段地质灾害防治
6
作者 李生红 欧光照 《山西建筑》 2016年第28期100-101,共2页
从气象水文、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等方面,介绍了贵州省某高速公路贵阳至惠水段的地质环境特征,并预测评估了该地段的地质灾害危险性,提出了地质灾害的防治措施,保证了工程建设的安全性。
关键词 高速公路 地质环境 地质灾害 防治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雨重现期标准化及其在某滑坡稳定性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3
7
作者 苗发盛 吴益平 +2 位作者 谢媛华 欧光照 范小光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52-156,共5页
鉴于三峡库区降雨标准化、定量化研究对库区降雨型滑坡稳定性评价与预测具有重要意义,采用数学期望公式(Weibull公式)与P-Ⅲ型频率曲线相结合,在海森几率格纸上绘制降雨频率曲线的方法求取不同降雨重现期时万州区4~6月单次最大降雨过... 鉴于三峡库区降雨标准化、定量化研究对库区降雨型滑坡稳定性评价与预测具有重要意义,采用数学期望公式(Weibull公式)与P-Ⅲ型频率曲线相结合,在海森几率格纸上绘制降雨频率曲线的方法求取不同降雨重现期时万州区4~6月单次最大降雨过程,在此基础上,以万州区某滑坡为例,对稳定性与破坏概率进行计算。结果表明,通过降雨频率曲线,可以找到不同极值降雨过程重现期对应的降雨量;库水位下降期间浸润线逐渐趋于凸型;该滑坡是库水+暴雨复合型滑坡;在20年(及以上)一遇暴雨与库水位联合作用下,滑坡将达到欠稳定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 降雨重现期 P-Ⅲ型频率曲线 稳定性系数 破坏概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滑带土抗剪强度参数空间变异性的黄土坡临江#1滑坡稳定性分析
8
作者 康田 薛阳 +1 位作者 欧光照 吴益平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37-140,8,共5页
在多期次地质作用下,滑带土的抗剪强度参数存在着空间变异性,且控制着滑坡的变形破坏与稳定性,因此探究其空间变异性对滑坡稳定性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以具有双层滑带的黄土坡临江#1滑坡为例,通过多期次地质勘察钻孔与野外综合试验场手... 在多期次地质作用下,滑带土的抗剪强度参数存在着空间变异性,且控制着滑坡的变形破坏与稳定性,因此探究其空间变异性对滑坡稳定性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以具有双层滑带的黄土坡临江#1滑坡为例,通过多期次地质勘察钻孔与野外综合试验场手段,获取深部滑带土的抗剪强度参数空间分布数据,结合GS+和ArcGIS地统计分析模块分析深部滑带土抗剪强度参数的统计特征值与变异特性,并对比分析不同插值方法下粘聚力与内摩擦角参数的空间变异分布特征,基于非侵入式有限元数值模拟技术和有限元强度折减法,研究了三种极端工况下滑带土力学参数确定模型与不确定模型的黄土坡临江#1滑坡稳定性差异。结果表明,黄土坡临江#1滑坡滑带土粘聚力与内摩擦角的相对较好的插值方法分别为反距离权重法(IDW)与经验贝叶斯法;短时强降雨对滑坡位移场影响更为明显;与滑带土抗剪强度参数确定型模型相比,考虑空间变异性模型的滑坡水平位移均较大,且稳定性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坡临江#1滑坡 抗剪强度参数 空间变异性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时代面向企业需求的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路径
9
作者 王倩 邹晔 +2 位作者 刘冰 赵文军 欧光照 《山西建筑》 2024年第24期196-198,共3页
人工智能时代智能建造成为工程管理的新模式。智能建造企业运用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和BIM等信息技术手段进行工程管理,对工程管理人才的创新能力提出新的要求。然而,现行的工程管理专业教育模式无法完全满足企业新的需求... 人工智能时代智能建造成为工程管理的新模式。智能建造企业运用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和BIM等信息技术手段进行工程管理,对工程管理人才的创新能力提出新的要求。然而,现行的工程管理专业教育模式无法完全满足企业新的需求,如数据分析、智能决策、跨学科协作等技能人才不足。文章在总结传统工程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人工智能时代工程管理专业面临的课程体系滞后、技能结构不完善、跨学科协作不足、实践资源有限和创新与持续学习能力欠缺五个方面的挑战。针对存在的问题,文章提出了面向人工智能时代的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路径,即进行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建立校企合作与实习实践体系、培养跨学科协作与创新能力、优化职业发展规划与持续学习等路径。研究结果表明未来的工程管理人才培养应全面融合人工智能技术、强化数据驱动的决策能力、注重跨学科与创新能力,并构建终身学习体系,以满足企业在人工智能时代的需求,推动工程管理行业实现新的突破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工程管理 人才培养路径 企业需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环剪仪对滑带土抗剪强度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廖建民 吴益平 +2 位作者 欧光照 张秋霞 程聪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92-95,共4页
以黄土坡滑坡滑带土为研究对象,利用环剪仪研究了滑带土天然样和饱和样在不同法向应力条件下的峰值强度与残余强度特性,并对残余强度的剪切位移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有效法向应力越大,滑带土颗粒越容易沿剪切方向完成定向排列;同... 以黄土坡滑坡滑带土为研究对象,利用环剪仪研究了滑带土天然样和饱和样在不同法向应力条件下的峰值强度与残余强度特性,并对残余强度的剪切位移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有效法向应力越大,滑带土颗粒越容易沿剪切方向完成定向排列;同级有效法向应力下,饱和样达到残余强度所需的最小剪切位移比天然样的大,但是其定向排列的程度要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剪试验 滑带土 剪切位移 峰值强度 残余强度
原文传递
基于证据理论的隧道挤压变形预测 被引量:6
11
作者 焦玉勇 欧光照 +4 位作者 王浩 张国华 邹俊鹏 谭飞 张为社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156-1170,共15页
准确预测或识别隧道挤压变形对于隧道的设计和施工非常重要.基于案例统计和证据理论,建立了一种新的隧道挤压变形等级预测方法.首先综合考虑隧道挤压变形影响因素,选取强度应力比、隧道埋深、隧道等效直径、支护刚度、岩体质量指标作为... 准确预测或识别隧道挤压变形对于隧道的设计和施工非常重要.基于案例统计和证据理论,建立了一种新的隧道挤压变形等级预测方法.首先综合考虑隧道挤压变形影响因素,选取强度应力比、隧道埋深、隧道等效直径、支护刚度、岩体质量指标作为挤压变形预测评价指标.然后基于Hoek提出的隧道挤压变形分级方案,建立了隧道挤压变形等级的识别框架.基于挤压变形案例统计和分析,建立了各评价指标的高斯分布隶属度模型,客观地确定各指标的基本概率分配(BPA).最后通过D-S合成公式融合生成的BPA,实现对隧道挤压变形等级的预测.此外,采用准确率和Kappa系数作为模型准确率的评价指标,对国内外139组隧道挤压变形数据进行了验证,准确率和Kappa系数分别为82%和0.77.将该模型应用于木寨岭高速公路隧道的围岩挤压变形预测,预测结果与现场实际条件完全一致,进一步验证了本文模型的准确性和适用性.本文的研究结果有利于提高隧道挤压变形预测的理论水平和可靠性,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挤压变形预测 预测指标 案例统计 证据理论 高斯分布 基本概率分配(BPA)
原文传递
深埋隧道钻爆法开挖段突涌水灾害的形成机制及防控研究综述 被引量:9
12
作者 焦玉勇 张为社 +2 位作者 欧光照 邹俊鹏 陈光辉 《隧道与地下工程灾害防治》 2019年第1期24-34,共11页
深埋隧道具有地应力高、渗透压大和灾害源广等特点,突涌水工程灾害风险较大,部分工段多采用钻爆法开挖。深埋隧道钻爆法开挖段突涌水成灾机制较为复杂,具有隐蔽性、复杂性、突发性和破坏性的特点,现有相关理论和技术研究存在着灾害源探... 深埋隧道具有地应力高、渗透压大和灾害源广等特点,突涌水工程灾害风险较大,部分工段多采用钻爆法开挖。深埋隧道钻爆法开挖段突涌水成灾机制较为复杂,具有隐蔽性、复杂性、突发性和破坏性的特点,现有相关理论和技术研究存在着灾害源探测及辨识不明、突涌水灾害形成机制认识不清、恶性灾害预防控制不力等问题,已不能完全适用,工程灾害防控成为亟待解决的关键科技难题。从深埋隧道钻爆法开挖段突涌水的灾害源探测、成灾机制和灾害防控三方面对现有研究进行剖析,对深埋隧道钻爆法开挖段突涌水灾害研究的重点和方向提出三点建议:第一,要探明不良地质体和围岩结构,需要基于相对成熟的技术成果,结合实际工况融合多种超前地质探测方法,动态补探,充分吸收大数据强大的分析能力进行关联分析、模式识别,逐渐逼近"真解",做到定量化、精确化探测,形成多方法多设备的综合超前地质预报技术体系;第二,从能量储存与释放的角度建立灾害源的灾变模式,揭示突涌水灾害的发生条件和突发机制,发展隔水隔泥层安全性计算方法,将现有研究成果应用到实际工程方面;第三,要做到突涌水灾害的准确预警和有效控制,需要研究建立针对深埋隧道钻爆法开挖段的风险评估理论,根据隧道洞内围岩及其上覆岩层地质条件,将不同的治水技术有机结合起来,以求实现技术、经济、资源和环境利益的最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埋隧道 钻爆法开挖 不良地质条件 突涌水 超前地质探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