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复位摩擦耗能支撑钢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的数值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樊长林 路国运 冯武女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16,共8页
自复位摩擦耗能(SCFED)支撑可以经历较大的变形,耗散地震动能,并且具有自复位功能,减少结构残余变形,因而得到广泛应用。为了研究SCFED支撑框架的抗震性能,用SAP2000多段线性连接单元和Wen塑性单元分别模拟复位系统和耗能系统的力学性能... 自复位摩擦耗能(SCFED)支撑可以经历较大的变形,耗散地震动能,并且具有自复位功能,减少结构残余变形,因而得到广泛应用。为了研究SCFED支撑框架的抗震性能,用SAP2000多段线性连接单元和Wen塑性单元分别模拟复位系统和耗能系统的力学性能,二者并联模拟SCFED支撑力学性能,比对实验结果验证模型后,对6层FEDB和SCFEDB两种钢框架进行了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响应分析,通过调整地震波的峰值,考虑了小震FOE、中震DBE和大震MCE下的结构抗震性能,分析结果表明文中的数值模拟模型分析结果和试验基本吻合,可以研究SCFED支撑框架抗震性能。与FEDB框架相比,SCFEDB框架可以减小结构的最大层间位移和残余位移,减少了与结构构件刚性连接的非结构构件的损伤,提高了结构的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模拟 预应力 自复位 摩擦耗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筋混凝土框架刚塑性抗震设计方法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樊长林 张善元 路国运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67-73,共7页
在罕遇地震作用下,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通常要经历相当大的塑性变形,地震输入的动能绝大部分转化为塑性变形能而被耗散,仅有很少部分转化为弹性变形能,基于这种能量转化机制,采用刚塑性模型来预测地震反应。同时建议在结构设计时于适当... 在罕遇地震作用下,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通常要经历相当大的塑性变形,地震输入的动能绝大部分转化为塑性变形能而被耗散,仅有很少部分转化为弹性变形能,基于这种能量转化机制,采用刚塑性模型来预测地震反应。同时建议在结构设计时于适当位置预设塑性铰,使结构在强烈地震作用下的能量耗散集中在塑性铰处,并保证结构整体性,从而达到结构大震不倒的设防水准。以塑性理论为基础,发展了一种适用于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刚塑性抗震设计方法。文中最后以5层钢筋混凝土框架为例给出了分析结果,并与弹塑性时程分析进行了对比,两者的一致性是相当满意的。由此表明,刚塑性抗震设计方法概念清晰,计算简单,具有可靠精度,可以满足罕遇地震作用下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刚塑性抗震设计方法 刚塑性模型 倒塌机构 能量耗散 刚塑性反应谱 基于性能抗震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隔震体系基于双质点模型的参数分析比较 被引量:9
3
作者 樊长林 张善元 张文芳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20-323,330,共5页
借助简化的竖向串联双自由度体系统一地描述了顶部隔震(TMD系统)、基础隔震、层间隔震三种减震控制方式力学特点,揭示了三者的减震机理。以上、下部分的质量比、频率比和阻尼比等参数,计算了复频响应函数模值的变化曲线,分析了这些动... 借助简化的竖向串联双自由度体系统一地描述了顶部隔震(TMD系统)、基础隔震、层间隔震三种减震控制方式力学特点,揭示了三者的减震机理。以上、下部分的质量比、频率比和阻尼比等参数,计算了复频响应函数模值的变化曲线,分析了这些动力学参数对隔震系统减震效果的影响。研究分析表明:根据质量比值不同可以区分三种隔震方式;顶部隔震结构频率比最佳为0.8~1.2,隔震系统的阻尼比越大减震效果越好;基础隔震结构的频率比最佳为1.2~2.0,隔震系统的最佳阻尼比为0.1~0.3;层间隔震质量比越大,隔震效果越好,最佳频率比为0.2~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隔震结构 TMD减震体系 层间隔震 基础隔震 复频响应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能量被动耗能结构抗震设计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樊长林 张善元 路国运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40-147,共8页
将结构前两阶振型各自等效为单自由度,采用模态pushover分析确定各等效单自由度的屈服强度系数和延性系数,然后由反应谱计算各阶振型耗散能量需求,利用各振型能量分布曲线,求得各层耗散能量需求,叠加得到各层地震总能量需求,据此确定耗... 将结构前两阶振型各自等效为单自由度,采用模态pushover分析确定各等效单自由度的屈服强度系数和延性系数,然后由反应谱计算各阶振型耗散能量需求,利用各振型能量分布曲线,求得各层耗散能量需求,叠加得到各层地震总能量需求,据此确定耗能装置的类型及设计参数。运用该方法对9层钢框架进行了设计,并通过非线性动力分析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精确度符合实际工程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被动耗能结构 基于能量抗震设计 模态pushover分析 耗能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房屋外套框架加层摩擦减震的设计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樊长林 张善元 路国运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81-86,104,共7页
介绍了8度区某办公楼采用外套框架和原结构间设置摩擦消能装置的加层设计方案,阐述了摩擦阻尼消能支撑外套框架加层的设计参数确定及设计步骤,给出了地震反应的分析方法和分析结果。分析结果表明,在外套框架和原结构之间增设摩擦消能支... 介绍了8度区某办公楼采用外套框架和原结构间设置摩擦消能装置的加层设计方案,阐述了摩擦阻尼消能支撑外套框架加层的设计参数确定及设计步骤,给出了地震反应的分析方法和分析结果。分析结果表明,在外套框架和原结构之间增设摩擦消能支撑,外套框架加层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位移响应减小,在多遇、罕遇水平地震作用下,能分别满足变形要求,尤其大幅减小了外套框架柱的剪力值,为框架柱的优化设计提供了较大空间,同时也减小了对原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擦阻尼器 消能支撑 加层结构 快速非线性分析方法 结构设计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摩擦耗能钢框架刚塑性抗震设计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樊长林 路国运 陈维毅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72-180,共9页
基于强震下摩擦耗能钢框架的能量转化机制,发展了一种结构基于性能刚塑性抗震设计方法。将预设的耗能部位(梁柱塑性铰及摩擦耗能元件)假定为理想刚塑性,其它部位为刚性,采用刚塑性模型来预测结构地震反应。以预控的塑性机构及位移限值... 基于强震下摩擦耗能钢框架的能量转化机制,发展了一种结构基于性能刚塑性抗震设计方法。将预设的耗能部位(梁柱塑性铰及摩擦耗能元件)假定为理想刚塑性,其它部位为刚性,采用刚塑性模型来预测结构地震反应。以预控的塑性机构及位移限值作为性能目标,考虑结构的P-Δ效应,根据能量相等原则,将结构等效为刚塑性单自由度体系,运用刚塑性位移反应谱完成结构内力计算,最后通过9层的摩擦耗能钢框架进行设计,并运用pushover分析和非线性动力分析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满意的精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擦耗能钢框架 刚塑性位移反应谱 塑性机构 摩擦耗能元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C框架结构地震塑性损伤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樊长林 路国运 张善元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69-173,共5页
基于经典塑性模型与连续损伤模型,根据广义应力空间塑性力学确定了塑性变形的演化法则,文中发展了一种地震塑性损伤分析方法。用来进行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震分析,将塑性损伤的本构关系运用于两端具有塑性铰的梁模型,模拟框架结构的梁柱... 基于经典塑性模型与连续损伤模型,根据广义应力空间塑性力学确定了塑性变形的演化法则,文中发展了一种地震塑性损伤分析方法。用来进行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震分析,将塑性损伤的本构关系运用于两端具有塑性铰的梁模型,模拟框架结构的梁柱。同时该方法的损伤指数可以确定结构各单元和整体的地震时性能,确定结构极限荷载,算例表明该方法具有可靠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震塑性损伤分析 非线性动力分析 整体损伤指数 钢筋混凝土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IM在建筑节能改造可持续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樊长林 曹红梅 魏宝兰 《建材技术与应用》 2021年第2期21-24,共4页
随着全球气温变暖和可持续发展的标准日益严格,建筑节能改造项目大幅增加,在建筑改造项目中应遵循可持续性的理念。结合当前国际上可持续性决策方法及采用的环境计划认证标准(BREEAM和LEED)提出在改造项目中利用BIM可持续设计工具,建立... 随着全球气温变暖和可持续发展的标准日益严格,建筑节能改造项目大幅增加,在建筑改造项目中应遵循可持续性的理念。结合当前国际上可持续性决策方法及采用的环境计划认证标准(BREEAM和LEED)提出在改造项目中利用BIM可持续设计工具,建立建筑材料生命周期能量库,为改造项目的可持续性设计、评价提供可靠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持续设计 BIM 生命周期能量 节能改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办公楼动力测试与摩擦阻尼抗震加固的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樊长林 路国运 张善元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4-78,共5页
介绍了8度区某办公楼动力测试与利用摩擦阻尼进行抗震加固。首先对结构进行动力测试,然后,根据测得动力参数建立有限元模型对结构进行了三维分析,利用测试结果验证计算模型的正确性。最后,分析了结构加固后的抗震性能。分析结果表明,利... 介绍了8度区某办公楼动力测试与利用摩擦阻尼进行抗震加固。首先对结构进行动力测试,然后,根据测得动力参数建立有限元模型对结构进行了三维分析,利用测试结果验证计算模型的正确性。最后,分析了结构加固后的抗震性能。分析结果表明,利用摩擦阻尼器对结构进行抗震加固可以改善结构的抗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性能测试 摩擦阻尼 抗震加固 计算机仿真模拟 模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隔震桥梁非线性地震反应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樊长林 史志强 +1 位作者 路国运 张善元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8-72,共5页
随着隔震技术的广泛研究,许多桥梁结构采用了隔震技术。基于隔震桥梁的设计特点,利用连接单元来模拟隔震支座的非线性性能及作用,对桥梁结构非线性弹塑性动力反应进行了研究;采用结构分析软件ZEUS-NL,结合算例分析得出了隔震桥梁震害及... 随着隔震技术的广泛研究,许多桥梁结构采用了隔震技术。基于隔震桥梁的设计特点,利用连接单元来模拟隔震支座的非线性性能及作用,对桥梁结构非线性弹塑性动力反应进行了研究;采用结构分析软件ZEUS-NL,结合算例分析得出了隔震桥梁震害及上部结构扭转的原因,为隔震桥梁的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隔震桥梁 非线性分析 地震 隔震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常用结构加固技术 被引量:3
11
作者 樊长林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5年第2期136-137,共2页
文章主要阐述了三种常用加固技术的特点、施工方法与适用范围。
关键词 粘钢加固 植筋加固 碳纤维加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弹塑性抗震分析设计方法的综述 被引量:1
12
作者 樊长林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年第10期140-141,共2页
在罕遇地震作用下,结构处于弹塑性阶段,本文主要阐述常用的结构弹塑性分析设计方法的特点,及其适用范围,同时提出了选择的原则,精确性够用为度,同时应注意计算的经济性、简单性与实用性。
关键词 振型分解法 PUSHOVER分析法 “能力谱”法 刚塑性反应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震作用下RC延性框架的简化计算
13
作者 樊长林 张善元 路国运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59-165,共7页
提出了一种RC延性框架抗震设计方法,选取合理的倒塌机构并用虚功原理将其转化为等效的单自由度系统,针对选取的倒塌机构、设防烈度及场地条件计算刚塑性反应谱并据此计算结构的动力需求。以五层和九层RC框架为算例并与弹塑性时程分析比... 提出了一种RC延性框架抗震设计方法,选取合理的倒塌机构并用虚功原理将其转化为等效的单自由度系统,针对选取的倒塌机构、设防烈度及场地条件计算刚塑性反应谱并据此计算结构的动力需求。以五层和九层RC框架为算例并与弹塑性时程分析比较,研究表明该方法计算简单,精度可靠,可以满足强烈地震作用下RC延性框架抗震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刚塑性抗震设计方法 刚塑性模型 倒塌机构 刚塑性反应谱 强烈地震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进课堂素质教育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被引量:1
14
作者 樊长林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年第5期64-65,共2页
课堂是学校教学的主阵地,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最主要的实施环节,文章主要结合教学实际,阐述了如何在课堂上推进素质教育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并对课堂教学的环节改革进行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 课堂素质 课堂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混合振动控制装置的性能试验研究
15
作者 樊长林 路国运 张善元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15-119,114,共6页
为了研究高阻尼橡胶串联屈曲约束支撑的混合振动控制装置性能,本文采用1∶2的缩尺模型,对该模型行了试验研究。基于试验结果,将混合振动控制装置的性能分为两个阶段,即橡胶阻尼工作阶段及约束支撑工作阶段,二者通过封锁结构进行转化。... 为了研究高阻尼橡胶串联屈曲约束支撑的混合振动控制装置性能,本文采用1∶2的缩尺模型,对该模型行了试验研究。基于试验结果,将混合振动控制装置的性能分为两个阶段,即橡胶阻尼工作阶段及约束支撑工作阶段,二者通过封锁结构进行转化。绘制了两个阶段的阻尼橡胶与约束支撑及混合振动控制装置的力-位移关系曲线。分析了各部件的工作性能。得出了该混合振动控制装置具有较好耗能性能,可以在实际工程中加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阻尼橡胶 被动耗能 实验研究 结构振动控制 封锁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钢结构住宅抗震设计
16
作者 樊长林 武寅刚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年第2期9-10,共2页
文章主要论述了多层钢框架和框架———支撑两种结构体系各自的抗震特点,并对其抗震设计与有关抗震构造措施提出了一些看法。
关键词 框架结构 框架———支撑结构 中心支撑 偏心支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进课程改革,构建和谐课堂
17
作者 樊长林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第8期166-167,共2页
高职高专培养目标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为根本任务,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为了适应高职高专培养目标,需进行课程改革,构建和谐课堂。
关键词 高职高专 课程改革 和谐课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框架——煤矸石ALC墙板多层结构体系
18
作者 樊长林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5年第1期146-147,共2页
文章初步探讨了煤矸石在多层钢结构住宅中的应用的问题,首次提出煤矸石轻质砼板作为抗侧力墙体,构成框架—墙板承重结构体系。
关键词 多层钢结构住宅 框架—墙板鸦结构体系 抗侧力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矸石ALC板系在多层轻钢住宅中的应用构想
19
作者 樊长林 雷宏刚 《山西建筑》 2004年第6期9-10,共2页
针对煤矸石在多层轻钢住宅中的应用问题 ,介绍了煤矸石ALC板系的概念 ,并且提出用煤矸石ALC板作为抗侧力墙体 。
关键词 多层轻钢住宅 煤矸石ALC板系 墙板结构 承重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传染性胃肠炎及其防控措施 被引量:2
20
作者 樊长林 穆晓旭 刘泽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6年第4期124-124,共1页
猪传染性胃肠道是冠状病毒科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引起的主要侵害猪胃肠道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其临床症状主要是严重水样腹泻,剧烈呕吐,10日龄内的仔猪可100%发病,死亡率可达100%,病程一般7d左右,对养猪业危害巨大,现将该病的流行特点、... 猪传染性胃肠道是冠状病毒科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引起的主要侵害猪胃肠道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其临床症状主要是严重水样腹泻,剧烈呕吐,10日龄内的仔猪可100%发病,死亡率可达100%,病程一般7d左右,对养猪业危害巨大,现将该病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及防控措施做一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 防控措施 接触性传染病 临床症状 冠状病毒科 水样腹泻 10日龄 流行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