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冲动性不同维度对酒依赖患者复饮的影响 被引量:7
1
作者 樊运莉 王军凯 +3 位作者 李芹 牛雅娟 杨楹 孙洪强 《精神医学杂志》 2019年第2期92-95,共4页
目的比较酒依赖患者和健康对照、复饮者与未复饮者之间的冲动性差异,并从冲动性的不同维度探讨冲动性不同维度对酒依赖复饮的影响。方法选取酒依赖患者(研究组)41例和健康对照(对照组)22例,分别进行Barratt-11冲动性量表(BIS-11)、延迟... 目的比较酒依赖患者和健康对照、复饮者与未复饮者之间的冲动性差异,并从冲动性的不同维度探讨冲动性不同维度对酒依赖复饮的影响。方法选取酒依赖患者(研究组)41例和健康对照(对照组)22例,分别进行Barratt-11冲动性量表(BIS-11)、延迟折扣任务(DDT)、气球模拟风险任务(BART)和GO/NO-GO任务测试。对酒依赖患者进行出院后3个月的随访,分为复饮组和未复饮组,分析冲动性不同维度对酒依赖复饮的影响。结果研究组BIS-11总分及注意冲动性、BART、DDT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复饮组DDT评分高于未复饮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延迟折扣率的自然对数lnk是酒依赖复饮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酒依赖患者在注意冲动性方面和认知冲动性(气球模拟风险和延迟折扣)方面冲动性高。酒精复饮者在延迟折扣方面明显高于未复饮者,且延迟折扣与酒依赖的复饮密切相关,是酒依赖复饮发生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依赖 冲动性 复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因检测指导精神科临床用药一例报告
2
作者 于晓东 孙萌萌 +2 位作者 王玮 樊运莉 李宪伟 《精神医学杂志》 2017年第3期216-217,共2页
精神障碍由于其自身的复杂性已经成为社会巨大的医疗负担,预计到2020年将占全国疾病总负担的25%[1]。精神障碍在我国的发病率约为17%,并呈逐年上升的趋势[2],目前控制精神障碍的主要手段是药物治疗,但药物治疗存在较为明显的个体差异,... 精神障碍由于其自身的复杂性已经成为社会巨大的医疗负担,预计到2020年将占全国疾病总负担的25%[1]。精神障碍在我国的发病率约为17%,并呈逐年上升的趋势[2],目前控制精神障碍的主要手段是药物治疗,但药物治疗存在较为明显的个体差异,主要表现为疗效不稳定,甚至引发一系列的不良反应,这可能与体内代谢酶、受体或转运体的突变有关[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用药 基因检测 精神科 精神障碍 药物治疗 医疗负担 个体差异 主要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性别、年龄、剂量对利培酮和氨磺必利致泌乳素升高的影响 被引量:10
3
作者 李芹 樊运莉 +3 位作者 张绪 张猛 邹连勇 杨楹 《精神医学杂志》 2019年第3期200-203,共4页
目的探索利培酮、氨磺必利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泌乳素的影响有无差异,并进一步分析这种影响与性别、年龄以及用药剂量的关系。方法选取25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将其分为利培酮组(169例)和氨磺必利组(87例),治疗4周,分别于基线及治疗后第4周末... 目的探索利培酮、氨磺必利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泌乳素的影响有无差异,并进一步分析这种影响与性别、年龄以及用药剂量的关系。方法选取25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将其分为利培酮组(169例)和氨磺必利组(87例),治疗4周,分别于基线及治疗后第4周末检测两组患者的泌乳素水平。结果治疗后第4周末两组泌乳素均较基线时升高(P<0.05)。亚组分析显示,利培酮组患者中,性别和年龄对泌乳素的影响存在交互作用,女性患者中,儿童青少年患者泌乳素的升高幅度小于成年患者(P<0.05);分层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利培酮的剂量对患者泌乳素的升高幅度有预测作用(P<0.05)。氨磺必利组患者中,性别和年龄对泌乳素的影响不存在交互作用,女性患者的泌乳素升高幅度大于男性患者(P<0.05);分层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氨磺必利的剂量对患者泌乳素的升高幅度无预测作用(P>0.05)。结论利培酮对女性成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泌乳素影响最大,且存在量效关系,氨磺必利亦对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泌乳素的影响最大,未发现这种影响与年龄有关,且不存在剂量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培酮 氨磺必利 精神分裂症 泌乳素 性别 年龄 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REBP/PCSK9通路与抗精神病药物所致脂代谢紊乱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马家树 郑云哨 +6 位作者 孙丰霞 樊运莉 范允明 苏现彪 王忠宝 翁柠 李然然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529-1538,共10页
抗精神病药物是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主要药物,但其使用会导致脂代谢紊乱,从而增加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的风险,缩短患者的预期寿命,并严重影响治疗的依从性。目前,抗精神病药物引起脂代谢紊乱的具体机制尚不清楚。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stero... 抗精神病药物是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主要药物,但其使用会导致脂代谢紊乱,从而增加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的风险,缩短患者的预期寿命,并严重影响治疗的依从性。目前,抗精神病药物引起脂代谢紊乱的具体机制尚不清楚。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sterol regulatory element binding protein,SREBP)是调控脂代谢的关键转录因子。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proprotein convertase subtilisin/kexin type 9,PCSK9)作为SREBP下游调控基因之一,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是最近降脂药物研究的重要靶点。近期研究表明,抗精神病药物可以通过SREBP/PCSK9通路影响脂代谢。深入了解该通路在抗精神药物相关代谢异常中的作用机制将促进精神分裂症患者脂代谢紊乱的预防和新药的研发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精神病药物 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 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 脂代谢紊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准医疗在精神医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马家树 刘洁 +5 位作者 季加翠 崔翠翠 苏现彪 樊运莉 白录东 李然然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 2024年第2期349-352,371,共5页
现代科技和生物医学的发展促进了临床医学技术的全面进步,使医学变得更加准确和精细。然而,在精神医学领域尚缺乏客观的诊断测试和治疗反应性生物标记物,导致大多数精神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依赖于临床特征。这严重阻碍了精神医学的发展... 现代科技和生物医学的发展促进了临床医学技术的全面进步,使医学变得更加准确和精细。然而,在精神医学领域尚缺乏客观的诊断测试和治疗反应性生物标记物,导致大多数精神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依赖于临床特征。这严重阻碍了精神医学的发展。因此,精准医疗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本文对精准医疗在精神医学领域的应用进行了综述,旨在为精神科医生提供应用精准医疗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准医疗 精神医学 药物基因检测 治疗药物监测 人工智能
原文传递
北京市214名非医学专业大学生危险及有害饮酒行为影响因素调查
6
作者 肖艳霞 樊运莉 +3 位作者 马梦颖 朱冉 国佳佳 杨可冰 《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5期351-355,共5页
目的探索大学生危险及有害饮酒行为的影响因素。方法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北京市两所大学内共招募214名非医学类院校大学生入组,以酒精使用障碍筛查量表评分为标准,判断是否具有危险及有害饮酒行为,采用自制一般情况调查问卷、饮酒... 目的探索大学生危险及有害饮酒行为的影响因素。方法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北京市两所大学内共招募214名非医学类院校大学生入组,以酒精使用障碍筛查量表评分为标准,判断是否具有危险及有害饮酒行为,采用自制一般情况调查问卷、饮酒期望问卷、12岁前童年行为调查问卷、应激感受量表对危险及有害饮酒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评估。结果91.6%的大学生有过饮酒行为,19.2%的大学生有危险及有害饮酒行为,二分类Logistic回归发现男性(P=0.006,OR=18.58,95%CI:2.32-148.76)、12岁前违纪行为(P=0.002,OR=1.26,95%CI:1.09-1.45)、饮酒期望中的提升异性缘因子(P=0.002,OR=1.11,95%CI:1.04-1.19)是影响大学生危险及有害饮酒行为的危险因素。结论大学生危险及有害饮酒行为的发生受性别、12岁前的违纪行为问题及饮酒期望中的提升异性缘因子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饮酒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