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学习任务设计的五个意识
1
作者 樊新强 《语文教学通讯》 2024年第25期1-1,共1页
新课标提出“学习任务群”这一概念。学习任务群的提出,是课堂教学理念的一次重要变革,是实现以教为中心转向以学为中心的重要路径。然而,这样的理念如何落实到位,尤其是学习任务如何设计,值得认真探索。笔者认为,学习任务的设计应该有... 新课标提出“学习任务群”这一概念。学习任务群的提出,是课堂教学理念的一次重要变革,是实现以教为中心转向以学为中心的重要路径。然而,这样的理念如何落实到位,尤其是学习任务如何设计,值得认真探索。笔者认为,学习任务的设计应该有如下五个意识:一、指向学习目标的意识学习任务的设计,自然要指向学习目标。新课标提出了18个任务群,每一个任务群都有相应的“学习目标与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学为中心 课堂教学理念 新课标 五个意识 学习任务群 学习任务设计 以教为中心 目标与内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让文言文教学动起来
2
作者 樊新强 《现代教学》 2024年第9期1-1,共1页
文言文学习为什么会让学生感到困难:一是因为文言文的语体形式让学生感到陌生,学生读不懂;二是因为文言文反映的社会生活、思维方式让学生感到有隔阂。然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承载形式之一是文言文,教好文言文,让学生亲近、喜欢、... 文言文学习为什么会让学生感到困难:一是因为文言文的语体形式让学生感到陌生,学生读不懂;二是因为文言文反映的社会生活、思维方式让学生感到有隔阂。然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承载形式之一是文言文,教好文言文,让学生亲近、喜欢、学好文言文,语文教师责无旁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文言文教学 文言文学习 语文教师 语体形式 承载形式 思维方式 责无旁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登山则情满于山——《登泰山记》教学手记
3
作者 樊新强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24年第2期115-120,共6页
在强调单元学习的今天,如何设计经典名篇的学习路径与策略?本文以姚鼐的《登泰山记》为例,梳理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策略的形成、教学效果的巩固,以期体现出在整体关联中进行单篇学习的路径与方法。教学目标在任务群目标与内容、单元导... 在强调单元学习的今天,如何设计经典名篇的学习路径与策略?本文以姚鼐的《登泰山记》为例,梳理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策略的形成、教学效果的巩固,以期体现出在整体关联中进行单篇学习的路径与方法。教学目标在任务群目标与内容、单元导语与提示、学生的困惑与需求等三方面协调中综合确定。目标确定之后,在言文融合、动静相宜、内外相连等三条策略引领下设计学习任务。课后再布置三项学习任务,巩固课堂教学效果并进一步启发学生疑问,提升语文核心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目标 言文融合 动静相宜 内外相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古诗词教学的路径与策略 被引量:3
4
作者 樊新强 《现代基础教育研究》 2019年第3期87-91,共5页
在古诗词教学中落实语文学科核心素养,需要具体而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文章提出了“咬文嚼字”“因诗定教”“回归语言”的实现路径,又提出了品味语言时“因声求气、一片神行、比较探究、思摹经典”四个具体的实施策略,以期为课堂教学... 在古诗词教学中落实语文学科核心素养,需要具体而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文章提出了“咬文嚼字”“因诗定教”“回归语言”的实现路径,又提出了品味语言时“因声求气、一片神行、比较探究、思摹经典”四个具体的实施策略,以期为课堂教学中落实核心素养提供可行之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诗词教学 语文核心素养 咬文嚼字 因诗定教 回归语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游褒禅山记》中两处异文的考释--兼论文言文教学中的版本意识 被引量:1
5
作者 樊新强 《语文教学通讯》 2020年第9期55-57,共3页
现通行版的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一文中有两处文字,“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中的“华山洞”,“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中的“独其为文犹可识”,比较难解。而清代的《含山县志》《直隶和州志》等地方... 现通行版的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一文中有两处文字,“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中的“华山洞”,“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中的“独其为文犹可识”,比较难解。而清代的《含山县志》《直隶和州志》等地方志中所引的《游褒禅山记》,在文字上与通行版稍有不同,这为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思考的角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山洞 其文漫灭 文献版本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莽作〈孩儿塔〉序》课例赏鉴
6
作者 樊新强 范飚 《语文教学通讯(高中)(A)》 2017年第7期119-123,共5页
《白莽作〈孩儿塔〉序》一文蕴藏着鲁迅先生复杂、浓烈而又跌宕的情感。鲁迅先生在文中的笔法极尽顿挫、吞吐、变化之能事,显示出极高的艺术魅力,同时给学生的阅读也带来了很大障碍。本课试图借助一些支架,如手稿与定稿的比较、原文... 《白莽作〈孩儿塔〉序》一文蕴藏着鲁迅先生复杂、浓烈而又跌宕的情感。鲁迅先生在文中的笔法极尽顿挫、吞吐、变化之能事,显示出极高的艺术魅力,同时给学生的阅读也带来了很大障碍。本课试图借助一些支架,如手稿与定稿的比较、原文与改文的比较、核心问题的推动等,使学生沉浸文本,走进先生的情感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感基调 语言形式 鲁迅手稿 教者改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刍议高中教育阶段教学学术的生成根基
7
作者 樊新强 程林 《现代教学》 2020年第9期4-6,共3页
追求教学学术,应成为高中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然选择。高中教育阶段教学学术的生成根基在于关注教学学术的实践性,注重教师专业素养提升,研究学生的成长需求,打造教学学术研究共同体。
关键词 教学学术 教师专业素养 研究共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与行合一”的教学沟通
8
作者 樊新强 刘姗 《现代教学》 2018年第11期12-12,共1页
基于上海市上海中学本部与国际部化学学科两堂教学公开课,我们可以看出学科比较教学中"知与行合一"的教学沟通。这种学科比较教学实质上是在营造一种支持教师教学领导力与课堂驾驭力的教学研讨文化,从而促进学校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关键词 教学沟通 教学改革 知行合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胡同文化》“同文异教”引发的立意思考
9
作者 樊新强 《现代教学》 2015年第S1期62-63,共2页
语文如何"教到学生的心上",如何彻底解决语文教学长期存在的"少、慢、差、费"的问题?我认为要解决这个问题,不如从教师的教学立意着眼,"意在笔先",提纲挈领,理出头绪,丝丝不乱,也许问题的解决便能化难为... 语文如何"教到学生的心上",如何彻底解决语文教学长期存在的"少、慢、差、费"的问题?我认为要解决这个问题,不如从教师的教学立意着眼,"意在笔先",提纲挈领,理出头绪,丝丝不乱,也许问题的解决便能化难为易了。下面以高二年级《胡同文化》一课为例,谈谈我对语文教学立意的思考。我今年在上海中学承担两个班的教学任务,两个班级呈现出迥异的班级个性。一个班的学生比较沉静,逻辑思维能力较强,思考问题较深,但是对于文字的体悟能力较弱;另一个班的学生比较活跃,情感相对细腻,对文字有较强的感受力,但思维较为跳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文 教学任务 上海中学 感受力 板书设计 阅读过程 学习障碍 教学重点 自主阅读 告诉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春年少好读书
10
作者 樊新强 《语文世界(中旬刊)》 2022年第4期9-11,共3页
编前语:从2008年至今,我们已成功举办“世界读书日”专辑活动15个年头了。对奔忙的我们来说,这更像是一个提醒:别忘记读书,别忘记阅读带来的欢乐与感动,希望人们回归阅读这一健康、高尚、纯粹的生活方式。“读书·语文教师说”我们... 编前语:从2008年至今,我们已成功举办“世界读书日”专辑活动15个年头了。对奔忙的我们来说,这更像是一个提醒:别忘记读书,别忘记阅读带来的欢乐与感动,希望人们回归阅读这一健康、高尚、纯粹的生活方式。“读书·语文教师说”我们邀请来自沪湘鄂等地的三位优秀语文青年教师分享他们的阅读体会和感悟。感谢樊新强老师感同身受的经验之谈:“学会阅读,不仅要形成正确的读书观,还要具备享受阅读的能力。”感谢谭嘉慧老师从“择境而读”“寻师而读”“远眺而读”“伴思而读”几个方面教你感受读书之乐趣,诗意而踏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读书日 读书观 学会阅读 享受阅读 青年教师 语文教师 老师 经验之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来你还在这里
11
作者 樊新强 《语文世界(中旬刊)》 2021年第7期4-6,共3页
艾略特有几句很美的诗:我们不停地探索,所有探索结束时,都是物归初始,都是此境初识,他依然还在探索。从复旦大学中文系毕业至今,我在上海中学的讲台上已经探索了十四年了,一直以为走上教师的岗位,不过是生命中的偶然,然而回首初高中的... 艾略特有几句很美的诗:我们不停地探索,所有探索结束时,都是物归初始,都是此境初识,他依然还在探索。从复旦大学中文系毕业至今,我在上海中学的讲台上已经探索了十四年了,一直以为走上教师的岗位,不过是生命中的偶然,然而回首初高中的读书生涯,又让人不禁感叹,冥冥之中自有一股力量,始终引导着我走向那三尺讲台。我所就读的初中叫里塘中学,这是一所乡镇初级中学,现已经被改成了中心小学。里塘,浙北的一个小乡镇,在上个世纪90年代,和绝大多数农村乡镇一样贫穷落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小学 冥冥之中 三尺讲台 乡镇初级中学 一所 初高中 农村乡镇 复旦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寻文本“矛盾处”,巧设阅读兴趣点——以《白莽作<孩儿塔>序》为例
12
作者 樊新强 《上海课程教学研究》 2017年第11期54-58,共5页
在文学作品的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才能带领学生沉浸文本,走进作者的情感世界。"激趣"的策略显得非常重要。本案例中,教师努力探寻文本内外的多重矛盾,希望利用矛盾点,给学生造成阅读的新鲜感,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同... 在文学作品的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才能带领学生沉浸文本,走进作者的情感世界。"激趣"的策略显得非常重要。本案例中,教师努力探寻文本内外的多重矛盾,希望利用矛盾点,给学生造成阅读的新鲜感,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同时,在发现与解决矛盾点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发展他们的探究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矛盾 激趣 语言形式 写作意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情视野下的文言文试题设计刍议
13
作者 樊新强 《现代教学》 2020年第1期76-78,共3页
近年,文言文试题的命制出现了考查形式陈旧、考查文本类型单一的问题,学生在文言文阅读过程中,也出现了比较普遍的畏难情绪和厌倦情绪。针对这些问题,为激发学生阅读的动力,更好地以考促学,本文提出了在命题设计中增加情境、在文本选择... 近年,文言文试题的命制出现了考查形式陈旧、考查文本类型单一的问题,学生在文言文阅读过程中,也出现了比较普遍的畏难情绪和厌倦情绪。针对这些问题,为激发学生阅读的动力,更好地以考促学,本文提出了在命题设计中增加情境、在文本选择上丰富类型、在试题设计中增加空间三条命题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境 文本类型 开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满足学生内心的学习需求
14
作者 樊新强 《现代教学》 2014年第1期80-80,共1页
在新形势之下,师生关系因社会环境和学生结构的变化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营造融洽的师生关系成为教师教学过程中的一大挑战。我认为师生关系本质上是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教师只有充分认识并实现学生的内心需要,才能营造融洽的师生关... 在新形势之下,师生关系因社会环境和学生结构的变化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营造融洽的师生关系成为教师教学过程中的一大挑战。我认为师生关系本质上是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教师只有充分认识并实现学生的内心需要,才能营造融洽的师生关系。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认为,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是人的较高层级的需求,只有满足人的这种高层次的心理需求,才能激发一个人的最大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内外联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中数理化比较教学公开课的教学智慧
15
作者 刘茂祥 樊新强 刘姗 《现代教学》 2018年第9期4-5,共2页
本文介绍了上海市上海中学高中数理化六堂比较教学公开课,显现了可供借鉴与参考的独特教学智慧:“实与活融通”的教学交流,“智与慧互动”的教学节奏,“融通中外与中国特色”的教学风格。
关键词 教学公开课 教学智慧 教学节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利水电工程中的水闸施工技术探讨
16
作者 樊新强 《电子乐园》 2021年第9期128-128,共1页
在当前我国的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水闸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具有普遍应用性,并且水闸技术也是当前水利工程中最为关键的技术组成。在对水闸技术进行应用的过程中,需要我们根据水利水电工程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从而进一步确定技术方法。在此... 在当前我国的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水闸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具有普遍应用性,并且水闸技术也是当前水利工程中最为关键的技术组成。在对水闸技术进行应用的过程中,需要我们根据水利水电工程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从而进一步确定技术方法。在此过程中,我们还需要从技术难点、导流施工等多个环节加强对工程的落实与应用,尤其应该加强对水利水电工程的特点分析。在此背景下,就要实现对技术重点和施工重点的掌握。基于此,将对水利水电工程中水闸施工技术展开详细研究,旨在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更有效的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利水电工程 水闸 施工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化整合,深化言语实践活动——“公众号七夕专题推文”语文项目学习 被引量:3
17
作者 樊新强 《语文学习》 2020年第2期31-36,共6页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在“教学与评价建议”中指出:“加强课程实施的整合,通过主题阅读、比较阅读、专题学习、项目学习等方式,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合,整体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项目学习...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在“教学与评价建议”中指出:“加强课程实施的整合,通过主题阅读、比较阅读、专题学习、项目学习等方式,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合,整体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项目学习虽然源于美国、盛于美国,但已经受到中国教育界的广泛注目,并被纳入课程标准的“教学建议”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教育界 主题阅读 课程实施 语文素养 过程与方法 专题学习 教学建议 课程标准
原文传递
语文项目学习下的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教学 被引量:2
18
作者 樊新强 《语文学习》 2021年第9期21-25,共5页
一、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教学的背景与现状中华传统文化是民族的根与魂,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统编高中语文教材都充分显示了对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教育的重视。在新版的课程标准中,多个板块... 一、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教学的背景与现状中华传统文化是民族的根与魂,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统编高中语文教材都充分显示了对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教育的重视。在新版的课程标准中,多个板块如“学科核心素养”“课程目标”“课程内容”“附录”中都有与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教育相关的重要论述。⑴在统编高中语文教材中,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教育的资源也非常充足,一些公认的经典篇目依然选入其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语文教材 经典教育 学科核心素养 经典教学 语文教学 中华传统文化 课程标准 课程目标
原文传递
先秦诸子散文教学的重点与策略--以统编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二单元为例 被引量:2
19
作者 樊新强 《语文学习》 2021年第6期28-32,共5页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学习任务群8“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旨在引导学生通过阅读中华传统文化经典作品,积累文言阅读经验,培养民族审美趣味,增进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提升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学习任务群8“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旨在引导学生通过阅读中华传统文化经典作品,积累文言阅读经验,培养民族审美趣味,增进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提升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增强文化自信,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先秦诸子可以说是根基。统编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专设一个单元,让学生集中学习先秦诸子散文,以加深对传统文化之根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高中语文 先秦诸子散文 学习任务群 传统文化经典 集中学习 中华传统文化 统编
原文传递
登楼记 被引量:1
20
作者 樊新强 《语文学习》 2022年第7期76-80,共5页
丰子恺在《我与弘一法师》一文中将人生比作“三层楼”,生活就是登楼。这个比喻非常精妙,让我印象深刻。回顾自己多年的语文教学生涯,我感觉也像在登楼,每登上一层楼.就能看到更辽远的语文教学风景,返诸己身,往往能产生更为深入的感悟... 丰子恺在《我与弘一法师》一文中将人生比作“三层楼”,生活就是登楼。这个比喻非常精妙,让我印象深刻。回顾自己多年的语文教学生涯,我感觉也像在登楼,每登上一层楼.就能看到更辽远的语文教学风景,返诸己身,往往能产生更为深入的感悟。虽然不能说“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更谈不上“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有时也不免产生“但觉新来懒上楼”的疲惫感,但在登楼的过程中偶尔兴起的一己之得,也足能让我兴奋不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教学 弘一法师 疲惫感 蓦然回首 登楼 一层楼 三层楼 丰子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