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hiari畸形Ⅰ型患者术后常规腰大池置管引流术的临床疗效
1
作者 樊宇耕 袁胤淞 +2 位作者 赵开胜 杨小岗 强京灵 《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2025年第1期32-36,共5页
目的观察常规行腰大池置管引流术(lumbar continuous drainage of fluid,LCDF)对Chiari畸形Ⅰ型患者术后早期并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07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Chiari畸形Ⅰ型6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均在全麻下行后正中入路... 目的观察常规行腰大池置管引流术(lumbar continuous drainage of fluid,LCDF)对Chiari畸形Ⅰ型患者术后早期并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07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Chiari畸形Ⅰ型6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均在全麻下行后正中入路软膜下下疝小脑扁桃体切除及枕大池重建术。按照术后第1天是否行LCDF分为两组,观察组36例行LCDF,对照组32例未行LCDF,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术后临床症状恢复时间、术后并发症及术后住院时间,术后随访12个月,观察两组的远期疗效情况。结果两组术后随访无死亡病例,对照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为71.88%,观察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为25.0%,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对照组平均术后住院时间(14.8±1.8)d,观察组平均术后住院时间(10.4±1.5)d,观察组术后住院时长较对照组更短,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上的显著性意义。两组术后临床症状恢复时间、术后远期疗效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hiari畸形I型患者实施后正中入路小脑扁桃体软膜下下疝切除联合枕大池重建术后常规行LCDF可明显降低术后并发症,缩短术后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符合术后加速康复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iari畸形Ⅰ型 小脑扁桃体切除 腰大池引流 枕大池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内镜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樊宇耕 杨海贵 +1 位作者 白小飞 寇欣 《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2016年第2期44-46,共3页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3-06~2015-09期间经神经内镜手术治疗的4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疗效。结果根据术后6 h内复查头颅CT显示血肿清除情况:完全清除27例,次全清除18例,部分清除3例...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3-06~2015-09期间经神经内镜手术治疗的4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疗效。结果根据术后6 h内复查头颅CT显示血肿清除情况:完全清除27例,次全清除18例,部分清除3例。术后主要并发症:肺部感染、颅内积气、消化道出血,无内镜手术直接相关并发症发生。术后6月随访,按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ADL)分级评价患者预后,Ⅰ级21例,Ⅱ级16例,Ⅲ级9例,Ⅳ级2例。结论神经内镜手术对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具有微创性、并发症少、疗效好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镜 高血压脑出血 微创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管内外沟通性肿瘤手术治疗方法和临床疗效评价 被引量:2
3
作者 樊宇耕 米良 +3 位作者 寇欣 杜宏瑞 白小飞 杨海贵 《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2019年第3期38-41,52,共5页
目的探讨临床中不同节段椎管内外沟通性肿瘤手术治疗方法和临床疗效评价。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10月在延安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住院经显微手术切除的16例椎管内外沟通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均完善脊柱X线、CT三维重建、M... 目的探讨临床中不同节段椎管内外沟通性肿瘤手术治疗方法和临床疗效评价。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10月在延安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住院经显微手术切除的16例椎管内外沟通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均完善脊柱X线、CT三维重建、MRI(平扫+增强)检查,明确肿瘤大小、位置及其周围组织的解剖关系,对于颈段的肿瘤,术前还需行颈部血管CTA检查评估肿瘤与椎动脉之间的关系,有利于指导术中肿瘤完整切除和避免损伤椎动脉。手术方式采取后正中入路暴露病变椎体节段、显微镜下一期完整切除肿瘤,其中14例采用钉棒系统内固术重建脊柱的稳定性。术后行脊柱CT三维重建和X线检查评价脊柱稳定性,行MRI检查评价肿瘤的切除情况,对手术前后感觉、运动障碍恢复情况,采用美国脊髓损伤学会(ASIA)评分进行统计学分析评估。结果本组16例椎管沟通性肿瘤均在显微镜下行一期全部切除。术后无一例脑脊液漏、切口感染及死亡病例发生。术后随访3月~2年,16例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恢复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影像检查随访均无肿瘤复发及脊柱失稳。结论对于椎管内外沟通性肿瘤选择显微镜下手术一期全切肿瘤,同时行脊柱内固定术维持术后脊柱稳定性,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管肿瘤 脊柱 显微手术 内固定术(非MeSH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内镜经鼻蝶手术治疗垂体腺瘤的随机对照试验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樊宇耕 寇欣 +1 位作者 白小飞 杨海贵 《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2018年第3期42-44,共3页
目的评价神经内镜经鼻蝶手术治疗垂体腺瘤的疗效。方法本研究将80例垂体腺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的患者给予神经内镜经鼻蝶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显微镜经鼻蝶手术治疗。评价两组患者的肿瘤全切率、手术时... 目的评价神经内镜经鼻蝶手术治疗垂体腺瘤的疗效。方法本研究将80例垂体腺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的患者给予神经内镜经鼻蝶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显微镜经鼻蝶手术治疗。评价两组患者的肿瘤全切率、手术时间、术后鼻腔通畅率和术后复发率、以及术后患者的催乳素、生长激素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水平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肿瘤全切率为17 (42. 50%)、手术时间为(88. 41±10. 94) min、术后鼻腔通畅率为33(82. 50%)以及术后复发率为3(7. 50%);对照组患者的肿瘤全切率为5(12. 50%)、手术时间为(129. 18±19. 25) min、术后鼻腔通畅率为4(10. 0%)以及术后复发率为11(27. 5%)。两组比较,各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另外,观察组患者术后的催乳素、生长激素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水平分别为(1. 32±0. 54) nmol/L、(0. 63±0. 17) nmol/L和(9. 43±2. 58) pmol/L,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 13±0. 85) nmol/L、(1. 41±0. 38) nmol/L和(16. 13±3. 30) pmol/L。结论神经内镜经鼻蝶手术治疗垂体腺瘤的疗效优于显微镜经鼻蝶手术,可作为垂体腺瘤手术治疗的首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腺瘤 神经内镜经鼻蝶手术 显微镜经鼻蝶手术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脑损伤术后颅内压监测的临床作用及意义 被引量:1
5
作者 樊宇耕 杨海贵 +7 位作者 张维涛 杜宏瑞 张永兵 高永开 白小飞 王亚飞 寇欣 李郭辉 《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2015年第4期27-29,32,共4页
目的探讨颅内压(ICP)监测在颅脑损伤术后患者临床治疗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08例在我科因颅脑损伤收住院手术治疗的患者,根据患者术后是否行ICP进行分组。其中62例行ICP监测作为监测组,参考ICP监测数据值作为调整治疗方案。... 目的探讨颅内压(ICP)监测在颅脑损伤术后患者临床治疗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08例在我科因颅脑损伤收住院手术治疗的患者,根据患者术后是否行ICP进行分组。其中62例行ICP监测作为监测组,参考ICP监测数据值作为调整治疗方案。常规组中46例根据患者意识、生命体征等临床症状变化情况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GOS评分)、甘露醇的应用情况、术后并发症等差异。结果监测组患者预后有效率为69.35%(43/62),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监测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2.90%(8/62),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监测组甘露醇使用剂量均值为(758.5±35.9)g,使用时间为(6.4±2.5)d,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颅内压监测在急性重型颅脑损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确切,对颅脑损伤术后患者应及早动态观察颅内压力变化,有助于指导临床脱水药物的使用,降低术后并发症,合理有效的治疗措施可提高患者术后生存率,减少病残率,并对患者临床预后具有较好的评估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重型颅脑损伤 颅内压监测 术后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影像融合神经导航精准定位下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10
6
作者 樊宇耕 寇欣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21年第7期428-429,共2页
高血压性脑出血(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HICH)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外科急重症,好发于基底节区,其致死率和致残率非常高,早发现、早清除对缓解继发性脑损伤和改善预后有重要的作用[1]。目前治疗方法以手术为主,往往因其发... 高血压性脑出血(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HICH)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外科急重症,好发于基底节区,其致死率和致残率非常高,早发现、早清除对缓解继发性脑损伤和改善预后有重要的作用[1]。目前治疗方法以手术为主,往往因其发生位置较深,手术创伤较大,且术后并发症较多[2]。神经导航技术将立体定向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现代影像学技术和微创手术技术相结合,通过神经导航系统对虚拟的数字化影像与神经系统实际解剖结构之间建立起动态关系[3]。神经导航技术具有三维空间定位和术中实时导航功能,将该技术应用于脑出血手术能实时向神经外科医生反馈手术过程,使脑出血手术实现微创化[4]。鉴于此,本研究通过分析本院60例HICH患者经神经导航定位治疗后的预后情况,了解CT影像融合神经导航精准定位治疗HICH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导航技术 高血压脑出血 微创外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立体定向技术靶点误差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米良 樊宇耕 +2 位作者 张永兵 杨海贵 杜宏瑞 《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2020年第3期31-33,37,共4页
目的测量Leksell-G型立体定向系统靶点误差的范围,分别对不同位置靶点误差进行描述,研究靶点相关指标对靶点误差的影响因素。方法利用颅骨标本制作模拟靶点,完成立体定向手术,测量模拟靶点误差范围,分析靶点误差影响因素。结果Leksell-... 目的测量Leksell-G型立体定向系统靶点误差的范围,分别对不同位置靶点误差进行描述,研究靶点相关指标对靶点误差的影响因素。方法利用颅骨标本制作模拟靶点,完成立体定向手术,测量模拟靶点误差范围,分析靶点误差影响因素。结果Leksell-G系统模拟立体定向活检手术的平均靶点误差范围为(3.49±1.15)mm,其中前颅窝底靶点误差范围为(3.64±0.98)mm,中颅窝底靶点误差范围为(3.56±1.09)mm,后颅窝底靶点误差范围为(3.30±1.25)mm,垂体窝靶点误差范围为(3.44±1.43)mm,枕骨大孔靶点误差范围为(3.36±1.31)mm。对可能影响Leksell-G系统模拟手术靶点误差的X、Y、Z、环角、弧角数据进行单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靶点位置的X、Y、Z坐标值对靶点误差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908、0.813、0.836)。穿刺路径的环角和弧角对靶点误差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32、0.007)。结论Leksell-G系统靶点位置对靶点误差没有影响,对Leksell-G系统活检手术的靶点误差产生影响的是环角、弧角角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体定向活检术 靶点误差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内外血管搭桥术在颅内动脉瘤治疗中的应用现状 被引量:5
8
作者 樊宇耕 陈延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4年第4期251-253,共3页
颅内动脉瘤是一种常见的危害极大的脑血管疾病,是导致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的主要原因,占SAH的75%~80%。颅内动脉瘤发病原因尚不十分清楚。其治疗方法包括血管内治疗和手术治疗。颅内外血管搭桥... 颅内动脉瘤是一种常见的危害极大的脑血管疾病,是导致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的主要原因,占SAH的75%~80%。颅内动脉瘤发病原因尚不十分清楚。其治疗方法包括血管内治疗和手术治疗。颅内外血管搭桥术在颅内复杂动脉瘤的治疗中已确立了重要地位[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血管闭塞试验 荧光素血管造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酒精性肝硬化并发脑出血1例并文献复习
9
作者 樊宇耕 陈延 赵开胜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2014年第1期43-45,共3页
1病例报告 患者男性,52岁。突发右侧肢体偏瘫3天入院。入院前3天患者无明显诱因突发右侧肢体无力、活动受限,无意识障碍,无肢体抽搐。在当地医院行脑CT检查示:左顶叶脑出血,以“脑出血”治疗1天后患者病情渐加重,意识不清,后转... 1病例报告 患者男性,52岁。突发右侧肢体偏瘫3天入院。入院前3天患者无明显诱因突发右侧肢体无力、活动受限,无意识障碍,无肢体抽搐。在当地医院行脑CT检查示:左顶叶脑出血,以“脑出血”治疗1天后患者病情渐加重,意识不清,后转入我院进一步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酒精性肝硬化 文献复习 右侧肢体无力 并发 无意识障碍 脑CT检查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期与分期行脑室-腹腔分流术与颅骨修补术治疗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的效果及对脑积水程度、脑灌注异常指数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苗海军 孔德军 +4 位作者 毛彦军 樊宇耕 马兵博 乔楠 薛世斌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3年第3期54-57,共4页
目的探讨同期与分期行脑室-腹腔分流术(VPS)与颅骨修补术治疗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的效果及对脑积水程度、脑灌注异常指数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21年2月我院收治的117例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 目的探讨同期与分期行脑室-腹腔分流术(VPS)与颅骨修补术治疗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的效果及对脑积水程度、脑灌注异常指数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21年2月我院收治的117例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将其分为同期组(n=62)和分期组(n=55)。同期组给予VPS联合同期颅骨修补术,分期组于VPS术后3个月后开展颅骨修补术。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术后第2天、术后1周,两组的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评分均升高,且同期组高于分期组(P<0.05)。术后1周,两组的脑积水程度及脑灌注异常指数均降低,且同期组低于分期组(P<0.05)。术后1周、术后3个月,两组的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均降低,Fugl-Meyer、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及Barthel指数(BI)评分均升高,且同期组优于分期组(P<0.05)。同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分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分期组(P<0.05)。结论同期行VPS与颅骨修补术治疗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临床效果更佳,可改善脑积水程度及脑灌注异常指数,促进神经功能、认知功能及运动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且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室-腹腔分流术 颅骨修补术 颅骨缺损 脑积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鼻蝶入路神经内镜手术和显微镜手术治疗垂体瘤的临床效果比较 被引量:2
11
作者 苗海军 樊宇耕 +2 位作者 毛彦君 乔楠 马兵博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3年第10期59-62,共4页
目的 比较经鼻蝶入路神经内镜手术和显微镜手术治疗垂体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45例垂体瘤患者,根据治疗方案的差异将其分为神经内镜组(25例,给予经鼻蝶入路神经内镜手术)和显微镜组(20例,给予经鼻蝶入路显微镜手术)。比较... 目的 比较经鼻蝶入路神经内镜手术和显微镜手术治疗垂体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45例垂体瘤患者,根据治疗方案的差异将其分为神经内镜组(25例,给予经鼻蝶入路神经内镜手术)和显微镜组(20例,给予经鼻蝶入路显微镜手术)。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神经内镜组的手术时长、住院时间短于显微镜组,术中出血量少于显微镜组,肿瘤切除情况优于显微镜组(P<0.05)。术后1个月,两组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人生长激素(GH)、促甲状腺激素(TSH)、泌乳素(PRL)水平均明显降低,且神经内镜组低于显微镜组(P<0.05)。术后1个月,两组的视野指数(VFI)、模式标准差(PSD)、平均缺损(MD)均明显改善,且神经内镜组优于显微镜组(P<0.05)。术后1个月,两组的鼻腔鼻窦结局测试-20(SNOT-20)评分均明显降低,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升高,且神经内镜组优于显微镜组(P<0.05)。神经内镜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显微镜组(P<0.05)。结论 经鼻蝶入路神经内镜手术治疗垂体瘤可明显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激素水平和视觉功能,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蝶入路 神经内镜手术 显微镜手术 垂体瘤 激素水平 视觉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灌注成像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亚急性期血肿量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14
12
作者 白小飞 寇欣 +2 位作者 樊宇耕 李郭辉 杨海贵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9年第2期172-174,共3页
目的探讨CT灌注成像参数对高血压性脑出血(hypertensive cerebral hemorrhage,HCH)患者亚急性期血肿量的相关性。方法 HCH亚急性期患者100例,均行CT灌注成像检测血肿区及对称健侧区血流量、平均通过时间、血容量、表面通透性等灌注参数... 目的探讨CT灌注成像参数对高血压性脑出血(hypertensive cerebral hemorrhage,HCH)患者亚急性期血肿量的相关性。方法 HCH亚急性期患者100例,均行CT灌注成像检测血肿区及对称健侧区血流量、平均通过时间、血容量、表面通透性等灌注参数,并依据血肿量分为低量组(5~30mL)40例和中量组(>31~60mL)60例,比较2组CT灌注参数;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CT灌注参数与血肿量的关系。结果 HCH亚急性期患者血肿区血流量[(9.62±1.58)mL/(min·100g)]、血容量[(1.06±0.12)L/g]明显低于对称健侧区[(26.34±3.12)mL/(min·100g)、(1.88±0.20)L/g],平均通过时间[(11.27±1.24)s]、表面通透性[(2.14±0.22)mL/(min·100g)]明显高于对称健侧区[(5.42±0.56)s、(1.19±0.14)mL/(min·100g)](P<0.05);中量组血肿区血流量[(8.60±0.94)mL/(min·100g)]、血容量[(0.86±0.10)L/g]明显低于低量组[(11.14±1.26)mL/(min·100g)、(1.35±0.16)L/g],血肿区平均通过时间[(12.26±1.38)s]、表面通透性[(2.33±0.26)mL/(min·100g)]明显高于低量组[(9.78±1.04)s、(1.85±0.20)mL/(min·100g)](P<0.05);血流量、血容量与血肿量呈负相关(r=-0.821,P<0.001;r=-0.836,P<0.001),平均通过时间、表面通透性与血肿量呈正相关(r=0.811,P<0.001;r=0.842,P<0.001)。结论 CT灌注成像中血流量、血容量、平均通过时间、表面通透性与HCH亚急性期患者血肿量有关,可作为评估患者病情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性脑出血 CT灌注成像 亚急性期 血肿量
原文传递
基于神经传导束成像的立体定向治疗在基底节区脑出血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白小飞 寇欣 +1 位作者 樊宇耕 杨海贵 《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 2017年第6期346-349,共4页
目的研究基于神经传导束成像的立体定向治疗在基底节区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将2016年3月~2017年9月在我院确诊的70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达法分为内镜微创手术治疗组(对照组)和立体定向治疗组(观察组),每组各35例。... 目的研究基于神经传导束成像的立体定向治疗在基底节区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将2016年3月~2017年9月在我院确诊的70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达法分为内镜微创手术治疗组(对照组)和立体定向治疗组(观察组),每组各35例。观察记录手术24小时后血肿的清除率,治疗3周后患者的SSS(斯坎德纳威亚卒中量表评分)评分,手术的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肿清除率为80.67%±5.41%,对照组为71.38%±4.73%;观察组术后SSS评分为35.21±6.54分,对照组为28.65±5.10分;观察组出现偏瘫和再出血的病例数分别为0例和4例,对照组为2例和9例(三组数据结果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神经传导束成像的立体定向治疗可有效清除基底节区脑出血后的血肿块,改善患者预后,可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传导束成像 立体定向治疗 神经内镜微创术 脑出血
原文传递
FLI-1在星形细胞瘤组织中的表达及与预后的关系
14
作者 樊宇耕 寇欣 《肿瘤学杂志》 CAS 2019年第11期1012-1015,共4页
[目的]探讨FLI-1在星形细胞瘤手术患者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104例星形细胞瘤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化技术分析患者肿瘤组织及癌旁组织的FLI-1表达水平,分析FLI-1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 [目的]探讨FLI-1在星形细胞瘤手术患者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104例星形细胞瘤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化技术分析患者肿瘤组织及癌旁组织的FLI-1表达水平,分析FLI-1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并分析星形细胞瘤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结果]星形细胞瘤组织中FLI-1高表达比例(74.0%)显著高于癌旁组织(11.5%)(P<0.001)。FLI-1表达水平与星形细胞瘤患者的WHO分级显著相关(P<0.001)。FLI-1低表达的星形细胞瘤患者中位生存期(35.3±5.6个月)和3年生存率(44.4%)均高于FLI-1高表达患者(8.9±2.1个月,13.0%;P均<0.05)。Cox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均显示WHO分级及FLI-1表达水平是星形细胞瘤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P<0.05)。[结论]星形细胞瘤组织中FLI-1表达水平显著升高,且与患者预后相关,是一个潜在的预后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LI-1 星形细胞瘤 预后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