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黑刺粉虱在不同茶树品种上的越冬趋性研究
1
作者 樊吉君 缪有成 +4 位作者 刘伟 谭吉慧 谭琳 周玲红 刘跃荣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2期56-59,共4页
为了明确黑刺粉虱在不同茶树品种上的越冬趋性,对越冬代黑刺粉虱在10个中叶种和大叶种茶树品种上的分布动态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总体而言大叶种茶树上的越冬代黑刺粉虱虫口密度显著大于中叶种茶树,其中大叶种福鼎大毫上的越冬代... 为了明确黑刺粉虱在不同茶树品种上的越冬趋性,对越冬代黑刺粉虱在10个中叶种和大叶种茶树品种上的分布动态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总体而言大叶种茶树上的越冬代黑刺粉虱虫口密度显著大于中叶种茶树,其中大叶种福鼎大毫上的越冬代黑刺粉虱虫口密度显著高于其他品种茶树,聚集性最强。越冬代黑刺粉虱在树冠上的空间分布受茶树品种的影响,但是碧香早、潇湘红21-3、龙井43号和槠叶齐9号4个茶树品种的树冠上、中、下层越冬代黑刺粉虱虫口密度均无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刺粉虱 茶树品种 越冬代 空间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带食蚜蝇对茶蚜的捕食作用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樊吉君 胡秋龙 +5 位作者 贾世平 史子涵 张晨 李清昊 李密 谭琳 《茶叶通讯》 2021年第3期443-447,506,共6页
为明确黑带食蚜蝇对茶蚜的捕食能力,研究了黑带食蚜蝇各龄幼虫对3~4龄茶蚜的捕食功能反应、寻找效应及整个幼虫阶段的日捕食量变化趋势。结果表明,黑带食蚜蝇各龄幼虫对3~4龄茶蚜的捕食功能均符合HollingⅡ型功能反应模型,其捕食能力随... 为明确黑带食蚜蝇对茶蚜的捕食能力,研究了黑带食蚜蝇各龄幼虫对3~4龄茶蚜的捕食功能反应、寻找效应及整个幼虫阶段的日捕食量变化趋势。结果表明,黑带食蚜蝇各龄幼虫对3~4龄茶蚜的捕食功能均符合HollingⅡ型功能反应模型,其捕食能力随幼虫龄期的变大而增强,1~3龄幼虫的日最大捕食量分别为28.49头、93.46头和200.00头;随3~4龄茶蚜密度的上升,黑带食蚜蝇各龄幼虫的寻找效应逐渐下降,二者呈线性相关,相关系数为0.9842~0.9960,其中1龄幼虫寻找效应的下降趋势最大,3龄幼虫最小;黑带食蚜蝇幼虫对茶蚜的每日取食量随发育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变化趋势,3龄幼虫总捕食量占整个幼虫总捕食量的73.5%,平均可取食410.9头茶蚜。试验结果可为黑带食蚜蝇应用于茶蚜生物防治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带食蚜蝇 茶蚜 捕食功能 病虫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蚜天敌——狭带贝食蚜蝇形态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程予奇 樊吉君 +3 位作者 史子涵 杨中侠 胡秋龙 谭琳 《茶叶通讯》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77-184,共8页
在田间和室内条件下,对狭带贝食蚜蝇(Betasyrphus serarius)各虫态进行了详细的调查,记述了该虫的形态特征、发育历期、生活史,并开展了幼虫取食量的研究。结果表明,狭带贝食蚜蝇在长沙茶园生境内优势度指数为27.03,频度指数为86.67,一... 在田间和室内条件下,对狭带贝食蚜蝇(Betasyrphus serarius)各虫态进行了详细的调查,记述了该虫的形态特征、发育历期、生活史,并开展了幼虫取食量的研究。结果表明,狭带贝食蚜蝇在长沙茶园生境内优势度指数为27.03,频度指数为86.67,一年发生6~8代,完成一个世代历期需32~70 d。狭带贝食蚜蝇幼虫取食茶蚜对比取食其他两种蚜虫,幼虫阶段取食量最大305±22.09头,幼虫及蛹阶段历期最短,24℃、RH75%条件下仅7.00±0.73 d和5.56±0.73 d,蛹重最重0.040±0.003 g,室内化蛹率和羽化率均达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狭带贝食蚜蝇 茶蚜 形态学 生物学 生活史 天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和光周期对黑带食蚜蝇蛹及食蚜蝇姬蜂羽化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程予奇 谭琳 +4 位作者 伍绍龙 朱三荣 李佳颖 樊吉君 胡秋龙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19年第4期56-59,I0002,共5页
为黑带食蚜蝇规模化饲养、运输和延长货架期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室内人工饲养的方法,研究不同光周期和温度条件对黑带食蚜蝇蛹和食蚜蝇姬蜂发育历期及羽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是黑带食蚜蝇蛹发育的关键因子,在湿度和光周期恒定条件下... 为黑带食蚜蝇规模化饲养、运输和延长货架期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室内人工饲养的方法,研究不同光周期和温度条件对黑带食蚜蝇蛹和食蚜蝇姬蜂发育历期及羽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是黑带食蚜蝇蛹发育的关键因子,在湿度和光周期恒定条件下,15~30℃时,黑带食蚜蝇蛹的历期随温度的升高缩短,平均历期从11.35d缩短至5.06d;在30℃时羽化率最高,为82.5%;在光周期L∶D=12h∶12h,温度20~25℃条件下,食蚜蝇姬蜂羽化率高达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带食蚜蝇 光周期 温度 食蚜蝇姬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摇青、发酵工艺对汝城白毛茶加工夏季红茶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8
5
作者 缪有成 谭吉慧 +4 位作者 刘伟 周玲红 樊吉君 刘跃荣 李志国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1期31-39,共9页
以汝城白毛茶夏季鲜叶为原料,以感官审评得分、内含物质含量、香气成分为指标,探究摇青及发酵时间对其加工夏季红茶品质的影响。感官审评结果表明,摇青茶样其汤色和叶底更红亮,滋味更甘醇,以摇青处理、发酵5.5 h的汝城白毛茶夏季红茶品... 以汝城白毛茶夏季鲜叶为原料,以感官审评得分、内含物质含量、香气成分为指标,探究摇青及发酵时间对其加工夏季红茶品质的影响。感官审评结果表明,摇青茶样其汤色和叶底更红亮,滋味更甘醇,以摇青处理、发酵5.5 h的汝城白毛茶夏季红茶品质更优。内含物质分析表明,摇青工艺能降低茶样中的茶多酚及儿茶素组分含量,发酵时间与茶样内的儿茶素组分含量成反比。香气成分分析表明,不同处理茶样中花香型香气组分芳樟醇、香叶醇和反式-橙花叔醇的相对含量占比更为突出,因此认为这3种香气化合物是汝城白毛茶红茶特征香气的关键组成成分。β-环柠檬醛(果香)为摇青处理茶样独有的香气化合物,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其相对含量在成品茶中呈上升趋势,初步判定此香气化合物是摇青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摇青 发酵 汝城白毛茶 夏季红茶 感官审评 生化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期间遮阴处理对汝城白毛茶幼龄茶树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刘伟 樊吉君 +5 位作者 谭吉慧 孙小军 何学军 李小梅 缪有成 周玲红 《中国茶叶》 2023年第7期57-59,共3页
以汝城白毛茶幼龄茶树为试验对象,研究高温下遮阴处理对其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遮阴处理可有效降低汝城白毛茶幼龄茶树的灼伤株率和单株伤叶率,提高幼龄茶树成活率,并降低后期补苗成本。其中,以8针遮阳网遮阴处理效果最显著,汝城白毛... 以汝城白毛茶幼龄茶树为试验对象,研究高温下遮阴处理对其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遮阴处理可有效降低汝城白毛茶幼龄茶树的灼伤株率和单株伤叶率,提高幼龄茶树成活率,并降低后期补苗成本。其中,以8针遮阳网遮阴处理效果最显著,汝城白毛茶幼龄茶树灼伤株率和单株伤叶率较不遮阴处理降低57.65、41.77个百分点,成活率提升43.68个百分点,每666.7 m2补苗成本降低58.44%。综上所述,认为在原生境外移植汝城白毛茶幼龄茶树后,加以8针遮阳网进行遮阴处理,可显著提升汝城白毛茶的移栽表现及成本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遮阴 汝城白毛茶 幼龄茶树 灼伤株率 成活率 单株伤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郴州市野生茶树种质资源调查报告
7
作者 刘伟 谭吉慧 +6 位作者 樊吉君 李勇 袁胜全 孙红玉 李辉 周玲红 缪有成 《中国茶叶》 2025年第3期58-62,共5页
郴州市域内保存有大量的野生茶树种质资源。文章对郴州市现有野生茶树种质资源的类别、分布及植物学性状等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调查,对野生茶树生长利用情况及当前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并针对性地提出了保护和开发利用野生茶树种质资源的意... 郴州市域内保存有大量的野生茶树种质资源。文章对郴州市现有野生茶树种质资源的类别、分布及植物学性状等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调查,对野生茶树生长利用情况及当前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并针对性地提出了保护和开发利用野生茶树种质资源的意见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郴州市 野生茶树 种质资源 调查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