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培养创新实践能力的高校实验教学体系改革探索 被引量:52
1
作者 楼盛华 戴文战 叶秉良 《高等理科教育》 2008年第3期109-113,共5页
文章分析了高校实验教学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介绍了浙江理工大学省级基础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在先进的实验教学理念的引领下,在实验教学内容体系、实验教学方法和手段、实验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等方面的改革和创新,提出了新型实验教学体... 文章分析了高校实验教学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介绍了浙江理工大学省级基础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在先进的实验教学理念的引领下,在实验教学内容体系、实验教学方法和手段、实验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等方面的改革和创新,提出了新型实验教学体系构建的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实践能力 实验教学体系 实验教学理念 示范中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评教的现状分析及其对策 被引量:7
2
作者 楼盛华 张艺 《高教发展与评估》 CSSCI 2008年第4期34-38,共5页
学生评教作为高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主要组成部分,已被许多高校纳入学校常规教学管理之中。影响学生评教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分析这些因素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 学生评教 教学质量 质量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努力推进选修制,培养复合型人才 被引量:3
3
作者 楼盛华 王芳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3年第2期24-25,共2页
选修制是高等院校课程设置的特色。本文就其内涵、功能进行阐述,分析目前选修制中存在的问题,探讨相应对策,使其能对培养复合型人才更好地发挥作用。
关键词 选修制 复合型人才 高等院校 课程设置 人才培养 课程体系 课程模式 教学计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业特色院校本科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探讨 被引量:2
4
作者 楼盛华 徐定华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6期533-537,共5页
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在一些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已经进行了很多尝试,行业特色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有所作为。文章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厘清拔尖创新人才的历史发展脉络,从行业特色院校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必然性与紧迫... 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在一些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已经进行了很多尝试,行业特色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有所作为。文章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厘清拔尖创新人才的历史发展脉络,从行业特色院校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必然性与紧迫性、培养类型与规格、提高培养质量的实施策略等问题进行探讨,通过对行业特色院校本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分析、理论透视,提出可供借鉴的策略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业特色院校 拔尖创新人才 人才培养类型 人才培养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63
5
作者 楼盛华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年第3期309-312,共4页
指出毕业设计(论文)是实现本科生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分析当前毕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实践,提出措施:转变观念,营造氛围;加强过程管理,建立和完善制度;加强指导教师队伍建设;加强质量监控,建立科学规范的评价制度;加强学生线与... 指出毕业设计(论文)是实现本科生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分析当前毕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实践,提出措施:转变观念,营造氛围;加强过程管理,建立和完善制度;加强指导教师队伍建设;加强质量监控,建立科学规范的评价制度;加强学生线与教学线的联系和沟通等。从而提高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毕业设计(论文) 质量 本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高校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抽评结果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楼盛华 《理工高教研究》 2008年第2期121-124,共4页
目前高校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通过对浙江省高校近三年的毕业设计(论文)抽评结果的统计和分析,揭示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就如何提高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及其评价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 毕业设计(论文) 浙江 高校 本科 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回顾与展望——基于期刊论文的文本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楼盛华 《丽水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77-83,共7页
梳理不同时期学者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成果对探讨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创新改革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以期刊论文为对象,运用文本数据挖掘的方法,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系统性、多维度... 梳理不同时期学者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成果对探讨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创新改革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以期刊论文为对象,运用文本数据挖掘的方法,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系统性、多维度、立体式地展现思政课研究演变历程,考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变迁及时代特征,分析思政课的研究热点和难点。新时代背景下思政课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思政课教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及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是未来一段时期重点探讨研究的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理论课 期刊论文 可视化分析 演变历程 新时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学评教”中两种评价方式 被引量:9
8
作者 楼盛华 《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 2007年第2期129-131,共3页
“学评教”作为高校教学质量评价的一种基本方法,已被各高校广泛采用,但采取的评价方式不尽相同。本文拟通过对“学评教”中两种评价方式进行对比分析,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和建议,旨在增加“学评教”的效度和信度。
关键词 学评教 纸质评教 网上评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师生双向评估机制实践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楼盛华 《纺织教育》 2006年第3期38-40,共3页
课堂教学是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一个主要环节,课堂教学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办学水平,关系到人才培养质量。目前高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估主要有学生评估、专家评估、领导评估、同行评估、教师自评等几种方法。这些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各... 课堂教学是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一个主要环节,课堂教学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办学水平,关系到人才培养质量。目前高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估主要有学生评估、专家评估、领导评估、同行评估、教师自评等几种方法。这些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各有优劣,高校大多选取几种不同方法,辅以相应的权重,综合评定。但上述方法均存在偏重对教师评估,忽视了学生对课堂教学质量的影响。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参与的双向活动,任何一方在教学活动中都是不可或缺的,课堂教学质量的评估不仅与教师的授课质量相关,也与学生的接受程度、参与程度密切相关。因此,我们力求探索一种新的教师一学生相互促进的评估方式,即师生双向评估,在开展学生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活动(简称“学生评教”)的同时,开展教师对学生的学风评价(简称“教师评学”),从而更为全面科学地评价课堂教学质量,客观地评价教与学双方,促进师生共同发展,体现“以学生为本”、“以发展为目标”的新的教育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师生共同发展 课堂教学 教学质量 教学评估 人才培养质量 教师评估 “以学生为本” 学生评估 评价活动 双向评估机制 高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托示范中心开展机械基础认知教学的实践 被引量:4
10
作者 竺志超 杨文珍 +1 位作者 楼盛华 胡培钧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2007年第12期102-104,131,共4页
依托省级机械基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构建认知教学内容体系和教学平台,开展对工程类和非工程类学生的机械基础和工程素质认知教学活动。通过教学实践和革新,取得了一定成效,相关课程深受学生欢迎。
关键词 认知教学 示范中心 机械基础 工程素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科研资源转化为教学资源的路径研究 被引量:10
11
作者 徐木兴 陈芳芳 楼盛华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 2019年第11期52-54,共3页
教学与科研是现代大学的两项基本职能,大力推进科研资源转化为教学资源是新时代高校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文章在分析高校科研资源转化为教学资源的时代价值、现实状况与困境的基础上,提出高校科研资源转化为教学资源的路径... 教学与科研是现代大学的两项基本职能,大力推进科研资源转化为教学资源是新时代高校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文章在分析高校科研资源转化为教学资源的时代价值、现实状况与困境的基础上,提出高校科研资源转化为教学资源的路径:强化“科教协同育人”理念,优化资源转化方式,打造高效资源转化平台,完善资源转化机制,营造资源转化的良好氛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研资源 教学资源 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先修课程:高校与高中协同培养创新人才的新路径 被引量:2
12
作者 楼盛华 沈婷 《纺织服装教育》 2019年第3期200-204,共5页
大学先修课程(简称AP课程)是指在高中开设的具有大学水平,供高中学生选修的,旨在让高中生及早接触大学课程内容,接受大学思维方式、学习方法训练的一系列课程。阐述AP课程的定义和内涵,介绍美国开展AP课程的情况及其经验,提出在我国实... 大学先修课程(简称AP课程)是指在高中开设的具有大学水平,供高中学生选修的,旨在让高中生及早接触大学课程内容,接受大学思维方式、学习方法训练的一系列课程。阐述AP课程的定义和内涵,介绍美国开展AP课程的情况及其经验,提出在我国实施AP课程的对策与建议,以推动高校与高中协同培养创新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P课程 高校与高中 创新人才 协同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高校专业规范与专业特色的内涵及关系 被引量:23
13
作者 徐定华 关勤 楼盛华 《中国高等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57-58,共2页
面向高等教育大众化和全球化趋势,既要防止因办学随意或借多样化发展为名而忽视办学的基本规范和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又要防止因过于追求统一性而带来的“模式趋同”和“千校一面”。如何理解专业规范与专业特色的内涵,如何正确处理... 面向高等教育大众化和全球化趋势,既要防止因办学随意或借多样化发展为名而忽视办学的基本规范和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又要防止因过于追求统一性而带来的“模式趋同”和“千校一面”。如何理解专业规范与专业特色的内涵,如何正确处理两者的关系,是值得我们认真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特色 专业规范 内涵 高等教育大众化 高校 全球化趋势 多样化发展 模式趋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